风机倒塌原因探讨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机倒塔处置方案

风力发电机倒塔处置方案

风力发电机倒塔处置方案风力发电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其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风力发电机可能会倒塔,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风力发电机倒塔处置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保护设备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风力发电机倒塔原因分析风力发电机倒塔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设备失效设备失效是造成风力发电机倒塔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力发电机设备失效可能是由于设备的材料质量、加工和安装质量等方面不达标,导致设备出现缺陷和隐患,从而导致设备失效。

2. 飓风/暴风天气飓风/暴风天气是造成风力发电机倒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风力发电机可能会遭受极大的冲击和阻力,从而导致倒塔。

3. 地质条件不利地质条件不利也可能导致风力发电机倒塔。

比如,土壤承载力不足,地面沉降等,都可能导致风力发电机倒塔。

风力发电机倒塔处置方案风力发电机倒塔后的处置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应急处置一旦风力发电机发生倒塔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置,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现场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及时对现场进行救援和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现场调查和分析对于风力发电机倒塔事故,应当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查清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范围和损失,并尽快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3. 设备维修和更换如果事故原因是设备本身失效导致的,应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应当对设备的加工、安装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改进,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风力发电机倒塔处置对于风力发电机倒塔,需考虑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在其轴心附近放置支撑杆,稳定叶片和塔筒。

同时,修复塔筒并进行加固。

2.将塔筒切断,将其拆解并拖走。

这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但需要依靠大型起重设备的帮助。

3.将塔筒和安全绳捆绑在一起,将其整体倾倒在一个预定区域。

风机倒塔事故引发的思考

风机倒塔事故引发的思考

风机倒塔事故引发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6-03T13:51:32.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王升[导读] 摘要:2020年受政策导向各发电企业形成风机“抢装潮”,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各发电企业容易对风机吊装安全突破管理的底线,这样以来,工程管理环境将会对工程监理的吊装安全监管造成了现场工作压力和安全管理的风险,结合近年来某地区风机倒塔事故,引发的几点思考。

宁夏兴电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 750001摘要:2020年受政策导向各发电企业形成风机“抢装潮”,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各发电企业容易对风机吊装安全突破管理的底线,这样以来,工程管理环境将会对工程监理的吊装安全监管造成了现场工作压力和安全管理的风险,结合近年来某地区风机倒塔事故,引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风机倒塔事故思考近年来,风电项目风机倒塔事故频发,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参建各方的企业和个人影响很大,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究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存在诸多的诱发因素。

现根据2020年11月16日发生在某地区风电项目风机倒塔事故,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引发的几点思考。

某风电项目设计单机型号EN141/3000-140型,安装17台3.0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0MW,风场中编号为14号风机在整体吊装作业完成第5日,一名安装人员在进行风机安装消缺时,发生风机倒塔事故,造成风机设备损失和该消缺人员被困死亡。

1、.榆阳风机倒塔事故的诱因针对某风电项目风机倒塔事故的情况,通过和业内人士的咨询和分析,本次倒塔事故发生的诱因主要在于:在管理层面上,风机吊装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报告中涉及的安全内容相对较少,论证深度不够,涉及吊装作业的本质安全内容较少后缺失,从业过程中,风机设备消缺时,消缺人员独自一人登高消缺,消缺部位无施工监护和监理旁站人员,监理人员未在底段塔筒以上塔筒连接力矩紧固工序的部位监督旁站,工程建设单位“赶工期、抢装潮”,盲目追求进度,未严格履行风机吊装技术和管理程序。

风机倒塔调查报告

风机倒塔调查报告

风机倒塔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针对近期发生的风机倒塔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便了解事故原因、损失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风电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二、事故概述事故发生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地点位于[XXXXX]的某风力发电场。

当天晚上,该风电场一台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倒塌,导致风机本身和周边设施受到严重损坏,未造成人员伤亡。

三、调查结果1. 事故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专家分析,本次风机倒塔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风机基础设计不当:风机基础的地质勘察不够细致,导致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基础承载能力不足。

(2)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基础混凝土浇筑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下降。

(3)风机维护不当:风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使得设备性能下降,稳定性受到影响。

2. 损失情况本次事故导致以下损失:(1)风机设备损失:倒塌的风机本身受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

(2)周边设施损失:由于风机倒塌,周边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3)经济损失:由于设备损坏和停机维修导致的经济损失较大。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 加强地质勘察:在风场选址阶段,应重视地质勘察工作,确保风机基础的地质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2. 提高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基础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加强风机维护:定期对风机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风机故障和自然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5. 提高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风场管理和维护水平。

6. 开展安全评估:定期对风场进行安全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7. 强化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风电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连倒塔原因初探

二连倒塔原因初探

二连风场#7风机倒塔原因初探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是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有用物体的进程.工程学的发展是和事故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说,事故是财富.打开财富的钥匙,是找出引发事故的真正原因.遵从这一原则,我们分析一下二连#7风机倒塔原因.2014年2月28日18时33分二连风电场#7风机塔筒在1-2节联接处折断,断口在第一节塔筒上端,距法兰下平面10mm。

#7风机倒塌前状态:有功1350kw,(90%负荷)风速10.0m/s。

图1 事故现场塔架是风力发电组的重要承载部件,它承受的载荷有塔架自重,机舱及风轮的重力载荷、风轮反作用力及风力载荷、风轮的振动载荷、启动和停机的惯性力、偏航系统启动和制动的惯性力、阵风变化、塔影效应等,此外还要考虑正常工作时叶片突然断裂引起的故障载荷,叶片结冰而引起的振动载荷等。

风机运行中,对应每一种工况塔架的受力状态是不一样的,应力差别很大,最大应力所在区域不同。

所以可以通过分析断裂位置来推断塔架断裂前的工作状态.1.塔架受力分析针对风机运行特点,在有限元分析中,我们把风机运行分成9个工况,分别分析各个工况下的塔架应力状态:表1 风机运行的9个工况图2 9个工况的应力表2 9个工况的最大应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最危险工况是上叶片断裂时,加力向下,应力为304.8MPa,危险部位是第一节塔架上部。

这种工况下塔架的应力有一个突变过程,当叶片发生断裂,风载荷突然卸载,塔架在弹性作用下,使主机迎风回弹, 同时未断裂叶片的离心力及重力加速度对塔架产生一个附加弯矩,塔架迎风面由拉应力变为压应力,而背风面的塔筒则由压应力变为拉应力。

这种工况相当于一根头部有一重物的钢管被一根线拉弯,突然砍断拉线,钢管将倒向拉线的另一方.也就是塔架将迎风倒下。

最大应力为何发生在第一节塔筒上部,由于叶片断裂引起的载荷变化时间极短,只有1-2秒,属于冲击载荷.塔筒压应力来不及完全释放,抵消一部分外界拉力,因此危险部位不在由基础法兰附近,而是向上转移,下图是叶片断裂后塔筒背风面应力示意图:图3 塔筒背风面应力示意图由于叶片断裂引发塔架倒塌事故时有发生,下面看几个实例。

分析风电整机倒塌与螺栓质量有关

分析风电整机倒塌与螺栓质量有关

分析风电整机倒塌与螺栓质量有关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资讯频道 2012-05-07 11:14:21 我要投稿风电技术资料先是从国外买来的,风电也是国外设计的,再经国内人士研发成中型、大型,如3兆瓦到6兆瓦。

近三年倒塌的风电基本上是1兆瓦~1.5兆瓦,恰恰是从国外买来的图纸和先进的技术资料(包括安装紧固等等方面多属于技术方面的资料)。

从风电整机倒塌十几台,说明和紧固连接的高强度10.9级螺栓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在安装时根据德国DASt-Richtlinie021技术要求紧固,螺栓发生屈服拉长,甚至扭断,还有螺牙变形滑丝。

在安装中不可能停下来,怎么办?就放低预紧力,放低扭矩系数值,不按风电技术要求紧固。

根据风电资料安装紧固高强度 10.9级螺栓小于M39规格型号是欧标EN14399-4,大于M36规格型号是德标DASt。

(安装紧固执行多是参照的表技术要求DASt-Richtlinie021标准预紧力是屈服强度的70%,扭矩系数k≥0.15)由于在2009年底国内安装的多台1.5兆瓦风电使用的高强度螺栓10.9级使用在进口螺栓,基本上运行都很正常。

使用国内生产的高强度10.9级螺栓在2010年时安装好,整机倒塌十几台之多,更有甚至风电坠头几百台之多,同时发现回转支承和轴承开裂上千个。

这些事故发生和螺栓质量有直接关系。

由于螺栓质量有问题,大直径M36~M72螺栓芯部多没有达到10.9级机械性能要求。

当风电连接紧固时,纵向受力和轴向受力及径向受力(综合力学为扭矩系数k≥0.15)才能把螺栓螺母紧固后20年至50年不会松弛。

并且维修时卸下来螺纹牙没有变形,郑常常能旋卸。

(而国内许多生产高强度螺栓厂家只知道外形尺寸与国内标准GB/T1228差不多)故安装时按国内GB/T1228技术要求紧固。

因为国内GB/T1228技术紧固要求预紧力的范围很大,可以放低到扭矩系数值=0.11。

二项技术紧固标准都放低,故造成风机整机倒塌。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塌事故培训课件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塌事故培训课件
瓜州北大桥第五风电场2010年8月26日发生风 机倒塌事故。风力机组摔落在地,机舱严重受损 ,叶片全部摔碎,上段塔筒严重变形,倒塌。
事故原因:
2.设备质量差、保护失控,检测不到位。 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可靠性与经济性。从设备监造、到场验收、安装 、调试、240小时试运行和运行检修过程必须严格 执行安全质量监管,记录完整并存档。定期开展设 备状态检测工作。 事故案例2变桨系统应定期维护和试验。 5)液压站及管路检修完毕应做耐压试验、泄漏试验、打压 泄压时间测试、半泄压测试。 6)确保机组保护功能完好,对于超速保护,振动保护应对 检测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进行整体功能测试。
防止风电机组倒塌反事故措施
为防止风电机组倒塌事故的发生,应认真贯彻执行集团 公司Q/HN-1-0000.08.005-2012《风力发电场金属监督技术 标准》、风力发电场监控自动化监督技术标准》、《风力 发电场风力机监督技术标准》等相关企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定期检查塔筒本体有无变形和焊缝有无裂纹情况(重点 检查基础环—对法兰焊缝),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机,同时对 同一批次的塔架进行扩大检查,并进行探伤检测。 2)每年检查基础环内外与混凝土基础结合处有无锈蚀,发 现锈蚀及时处理并做好防腐。
防止风电机组倒塌反事故措施
3)每次定期检验项目必须包括有关安全回路的测试盒各高 强螺栓连接部件的力矩检查。 4)应每年对各类力矩扳手进行校验,确保紧固力矩准确。 5)应定期对超速保护、振动保护检测元件、逻辑元件、执 行元件进行整体功能测试,禁止只通过信号测试代替整组 试验。 6)发现风电机组声音和振动明显偏大,必须立即停机并对 机组全面检查,未查明原因前或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前, 不得投入运行。 7)任何情况下,禁止风电机组重要保护功能退出时运行。

吉林某风场风机倒塌事故分析报告1

吉林某风场风机倒塌事故分析报告1

吉林某风场风机倒塌事故分析报告1吉林某风场风机倒塌事故分析报告1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吉林风场风机倒塌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事故原因和改善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事故概述:风场位于吉林省的一个山区,该风场拥有多台风机用于发电。

事故发生在2024年9月15日上午,当时正在发电的风机突然发生倒塌。

事故导致一名工作人员死亡,另有两名工作人员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风机结构强度不足:经初步调查分析发现,该风机的主体结构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强度不足,无法承受持续的大风载荷。

同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使得风机结构更加脆弱。

2.风机维护保养不到位:风机是长期暴露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工作的设备,定期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该风场在维护保养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风机的部分关键零部件未能及时检查和更换。

3.风场管理责任不明确:风场管理者未能明确风机的运行和维护责任,导致对风机的管理和维修存在一定混乱。

在事故中,无人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阻止风机倒塌,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三、改善措施建议:1.风机结构设计优化:对于已建成的风机,应加强结构强度评估,针对弱点进行优化加固,确保风机能够承受更大的风载荷。

对于新建风机,设计过程中应加入更加科学和严格的强度计算和验证,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加强风场维护保养:风场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并定期对风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关键部件的运行正常。

对于出现故障的部件,应及时更换和修复,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确定风机管理责任:明确风机的管理和维护责任,将其纳入正规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风机问题,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

四、结论:本次吉林风场风机倒塌事故是由于风机结构强度不足、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管理责任不明确等原因共同导致的。

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加强风机结构设计优化,加强风场维护保养以及明确风机管理责任,以确保风机的安全运行。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塌事故培训课件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塌事故培训课件

1.安装技术不科学,现场监管不到位。
安装人员没有考虑到风电主要运行部件都位于80-
100米的塔顶机舱内。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极大,
而且振动频率螺栓未按规定力矩紧固到 位,在强大振动中出现螺栓松动,摩擦剪切造成 螺栓断裂最终导致整机倒塌,致使机舱、风轮等 部件毁灭性破坏。 事故案例1: 瓜州北大桥第五风电场2010年8月26日发生风
风电机组倒塌防范措施
2.检修维护方面 1) 风机检修应严格执行风机检修相关规定和工艺要求,并
进行三级验收合格。
2)检修完毕的风机应进行性能指标的评价,修后指标应优 于修前指标,重复缺陷必须进行重新修理,以提高检修消 缺质量。 3)巡视中发现机组声音和振动明显偏大时,必须立即停机 检查,未查明原因前或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前,不得投入 运行。
《防止风力发电机组倒塌事故》

风力发电机组倒塌原因
一.原因分析
近年来,风电行业发生风电整机倒塌、风电塔筒法
兰连接处折断倒塌等类似倒塌事故屡见不鲜,对企业 乃至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现如今随着 大型机组的陆续投运,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塔筒高度 不断增加,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大,风电倒塌事故预防 必须予以重视。 分析历年风电倒塌事故可以得出如下几点主要因素:
求进行超速、安全链等保护传动试验,试验不合格,严禁
风机并网和出质保。 2)要加强运行监视管理。必须认真查看各类报警,风机脱 网后必须监视并确认风机确实已经收桨停运,发现桨叶没 有收回和超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制定风机的启停、复位规定,修编完善运行规程,明确 风机保护控制逻辑,明确风机启停、复位规定和故障处理 方法。
防止风电机组倒塌反事故措施
3)每次定期检验项目必须包括有关安全回路的测试盒各高 强螺栓连接部件的力矩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标 GB/T1228-84 扭矩摩擦系数最低值 0.11,从 1984 年执行到现在已有 27 年了, 从事这项检测工作的人也按这个标准干了 27 年了,要想改变理念扭矩最低值摩擦系数 μ≥0.14 很难, 尽管有建设部发布的国标 JG/T5057.40 对建筑机械设备扭矩紧固力的要 求和有国外扭矩摩擦系数 μ≥0.15-0.21 的扭矩紧固力要求。想改变 GB/T1228 最低值 是扭矩摩擦系数 μ=0.11 是不可能了,只有从以后中型风机 1.5MW-5MW 倒塌几百台中再 去思考最低扭矩值了。
分析上述风电整机倒塌、风电塔筒法兰盘连接处折断倒塌、风机坠头叶片损坏等事 故的原因,可以得出如下几点: 风电材料设备
(一)安装技术不科学,凭经验想当然。安装员工没有考虑到风电主要运行部件都 位于 80-100 米的塔顶机舱内,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极大,而且振动频率很高。安装连接 风机机主螺栓没有按科学紧固,风机坠头风叶打坏。风电地脚螺栓没有紧固到位,在强 大振动中螺栓松动,摩擦剪切造成迟断倒塌而且是整机倒塌,造成塔顶机舱内部件毁灭 性破坏。风机塔筒安装法兰盘连接处螺栓预紧力和预紧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才 能防止螺栓螺母松动,因为塔筒从地面算起 40 米以下是受风机机仓内 25 吨左右部件和 风叶片转动产生振动力最大部位处。风机拦腰折断倒下多是在连接法兰盘处,倒塌折断 多是法兰盘振裂(法兰盘连接螺栓孔振裂)。但是,实际是螺栓松动后造成风机倒下而 把法兰盘振开裂了,而风机倒下螺栓没有断是因为风机有直径 4 米的塔筒支撑,倒下没 有把大直径螺栓折断而已,其实,罪魁祸首是螺栓没有按建设部公布的 JG/T5057.40-1995 预紧力和预紧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紧固而造成螺栓螺母松 动致使风机倒塌。这三类事故的发生都与安装有重大关系,没有按科学依据扭矩紧固螺
栓螺母而造成风机倒塌。欧美日本等国家没有发生过整机倒塌和拦腰折断等重大事故, 风机坠头现象也没有发生过。 风电材料设备
(二)大型风机多是在 80 米以上,1.5MW 以上风机的安装在国内是门新课。本人年 青时做过设备、吊塔和宝钢建设安装,讲的螺栓预紧力是屈服强度 70%,预紧扭矩值摩 擦系数 μ≥0.14。由于以前吊机和机械设备上使用表面发黑螺栓,扭矩值摩擦系数要求 在 0.15 以上,原因是发黑螺栓表面有点油,必须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5 才能预防螺 栓螺母松动。否则吊机和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会造成螺栓松动而迟断,吊机在高空 中倒下,当时追查责任要杀头的。现在讲究安装进度、经济效益,出事故是常有的事, 讲效率低也就没有人去分析事故原因了,因此风机倒塌屡见不鲜了。
附件: 附件:要使风机不倒塌必须改变理念
风机高强度上使用的 10.9 级连接副扭矩系数值按国标 GB/T1228-84 要求用滑度控 制摩擦系数在 0.11-0.15 范围内,还是按国标 JG/T5057.4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 布:“建筑机械与设备高强度紧固技术条件 JG/T5057.40-1995:预紧力和预紧扭矩值摩 擦系数 μ=0.14” )要求扭矩值紧固呢?
当在预紧力屈服强度 70%,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时螺栓扭断或滑丝、屈服、 螺栓跟转多属于螺栓质量问题,而不是超扭造成的,必须更换螺栓,绝对不能降低扭矩 值或扭矩紧固力。cnwpme·com
预紧力是屈服强度 70%,这是全世界的共识,放余量 30%是有科学道理的。美国、 日本对 8.8 级、10.9 级有时采用屈服强度的 75%-80%作预紧力。一般用在桥梁上的预紧 力也在范围之内的。如果预紧力定为屈服强度的 45%-50%,当扭矩紧固时螺栓会团团转, 这时安装人员多知道是不允许的。但安装人员认为大直径 M48 以上螺栓扭矩值低一点没 有关系,这就大错特错了。
风机倒塌原因探讨 2011-04-25 16:06:37 作者:陈三弟
从 2008 年到 2010 年, 发生了多起风电整机倒塌、 风电塔筒法兰盘连接处折断倒塌、 风机坠头叶片损坏等事故,如风电 1.5MW 在辽宁地区整机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 报道指出一台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国内近两年这类倒塌事故屡见不鲜。随着大型风电 2.5MW-5MW 的上马,安装不当更会发生上述倒塌事故,必须予以重视。
再举个例子,德标 DIN933,DIN934,国标 GB5782,GB5783,GB897,GB898,GB901 等,包括英标、美标,表面镀达克罗,热镀锌,也要按国标 GB/T1228 标准增加滑度降 低摩擦系数来扭矩紧固吗?要搞清楚增加滑度必须增加摩擦系数,而不是降低摩擦系 数。学过力学都懂这些道理的。表面越滑越要增加扭矩值(摩擦系数)才能预防螺栓螺 母松动。
(三)钢铁材料不管什么级别 8.8 级或 10.9 级,用直径再粗如 M64 或 M72 直径的 螺栓,只要螺栓松动后,受摩擦压挤,在振动状态下工作时受横向剪切力作用,迟断是 必然的,早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一般延迟 3 个月到 2 年是必断的。大型风机法兰盘直 径增大到 6 米或 10 米更要求平稳,螺栓直径规格增粗到 M64 来连接塔筒法兰盘,如果 扭矩值低于 0.14, 螺栓螺母还是会松动的。 只有螺栓螺母不松动, 才会没有摩擦和压挤, 横向才不会产生剪切,螺栓 30 年不会断。只有按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紧固技 术要求安装,螺栓螺母才不会松动,风机才不会倾斜,也就不会倒塌了。防止螺栓松动 靠科学扭矩最低值(摩擦系数 μ≥0.14),通俗一点讲,螺栓 10.9 级中的抗拉强度应 大等于 1040MPa 到 1220MPa,低于 1040 MPa 属于抗拉强度不合格。扭矩值也是一样,μ <0.14 属于没有紧固牢,会发生螺栓螺母松动。没有一个国家对高强度螺栓 8.8 级和 10.9 级的扭矩值的要求是低于 0.14 的。再举个例子,数学里的 π 是 3.14,计算卫星 轨道圆周率 π 是 3.141592654……,小数点越多,计算出来的卫星轨道越精确,这是一 样的道理。但不能用 π=3.13 去求圆的面积和周长,这是小学三年级学生都知道的。只 不过近 40 年没有人去研究螺栓扭矩问题而已。但风机地脚螺栓和风机法兰盘连接螺栓 扭矩紧固时必须一步到位,因为风机是每秒钟都在振动,如果螺栓螺母松动,风机随时 会倒塌的。
风电在国内是新发展的事业,又是节能环保型事业,而在欧美国家发展得早些,安 装技术数据与国标 JG/T5057.40 中建设部发布的预紧力和预紧值摩擦系数 μ≥0.14 是 一样的,如美国铁路工程师学会规定摩擦系数 kt=0.2,西德 1974 年规定螺栓涂二硫化 钼时 kt=0.15-0.16,涂少量油时增加滑度必须摩擦系数值要高 kt=0.2-0.21,日本国铁 桥梁所规定 kt=0.15-0.19。这些国家和我国建设部发布的 JG/T5057.40-1995 紧固扭矩 最低值数据还不能算科学扭矩最低紧固值吗? cnwpem
摩擦系数 kt 值,美国铁路工程师学会规定 kt=0.2,西德 1974 年规定螺栓涂二硫化 钼时 kt=0.15-0.16,涂少量油时 kt=0.2-0.21(涂油增加滑度时摩擦系数要比涂二硫化 钼时大),日本国铁桥梁所规定 kt=0.15-0.19。如此看来,国标 GB/T1228-84 规定的摩 擦系数 μ=0.11 是否太低了吧。如果按 GB/T1228-84 测试时在摩擦系数为 0.22-0.23 时 扭断,这时测试中心出的报告为不合格,怎么办?必须对这批摩擦系数 0.23 扭断做拉 伸检测 GB3098.1 机械性能,也就是讲 GB3098.1 是检测螺栓的机械性能的标准。机械性 能合格,GB/T1228 有滑度或没有滑度无所谓了。因为安装时是根据预紧力和预紧扭矩值 摩擦系数 μ≥0.14, 紧固时螺栓没有扭断, 没有屈服, 没有滑丝, 能讲这批 GB/T1228-84 螺栓不合格吗?以上例子说明再清楚不过了。
这理念必须要搞懂搞清楚。使用在风机连接副上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近两年倒塌了 几十台风机已经说明高强度 10.9 级连接副扭矩值到底按 GB/T1228-84(摩擦系数 0.11
或更低点 0.08)还是按建设部发布的国标 JG/T5057.40-1995 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 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物理学力学博士能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查一下国外资料,对比 一下就清楚了。
就不需要按建设部发布的 JG/T5057.40-1995 预紧力和预紧扭矩值 (摩擦系数 μ≥0.14) , 行吗?
现在安装公司在安装紧固时图快而对大直径 M36 以上螺栓扭矩时采用 GB/T1228 检 测滑度控制摩擦系数在 0.11-0.15 范围内来紧固螺栓螺母,导致螺栓松动,风机倒塌。 应该讲增加滑度,扭矩值必须高而不是扭矩值低,这最起码的常识不懂是造成风机倒塌 的罪魁祸首。
由于国内对高强度 8.8 级和 10.9 级螺栓紧固力的观点不同,按国标 GB/T1228 钢结 构检测时的标准来代替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 的标准是不对的。观点不同,甚至是 混为一谈的糊涂认识造成了风机安装不科学,导致了几十台风机倒塌的重大事故的发 生。国标 GB/T1228 钢结构检测标准是用磷皂化增加滑度来控制螺栓螺母的摩擦系数 μ=0.11-0.15。通过滑度来控制摩擦系数是 GB/T1228 检测标准之一,而不是扭矩紧固 力的标准(检测螺栓标准是按国标 GB3098.1 机械性能)。当大直径 M42 以上检测合格,
二者相比同样规格 M64 扭矩紧固力相差 4480 N·m,相当于少 M42 规格 10.9 级高强 度螺栓扭矩紧固力的值。 中国
建设部发布的 JG/T5057.40-1995 预紧力和预紧扭矩值(摩擦系数 μ≥0.14)是老一辈 科学家根据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研究物理力学得出的科学依据,运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物 理学家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等老前辈研究的成果。我们按照使用还会错吗?近 50 年国内没有出一个科学家,也只能按建设部发布的 JG/T5057.40-1995 预紧力和预紧扭 矩值(摩擦系数 μ≥0.14)来预防螺栓螺母松动的科学依据。
扭矩值低紧固在静态连接处不会出事故的,比如钢结构房梁上,固定在钢架上、货 架上。中石化管道连接螺栓等静态部位扭矩值低有好处,维修时折断螺栓比较方便。而 在桥梁上特别是风机法兰盘连接螺栓螺母必须要按摩擦系数 μ≥0.14,否则会松动,风 机倒塌。去年以来倒塌几十台要引起老总们的关心和重视了。 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