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治中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

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1. 背景介绍静脉空气栓塞是一种医疗急救中常见的紧急情况,它发生在输液、输血、手术等过程中,当空气进入静脉系统后,可能堵塞血管并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制定一套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对医护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发生此类事件时迅速、准确地应对。
2.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静脉插管和输液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标准化。
- 确保输注设备无漏气现象,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
- 操作过程中严禁对输液袋进行摇晃。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在进行插管和拔管操作时,坚持采用无空气推注或者自动灌注装置,确保无空气滞留。
3. 预案内容3.1 事前准备- 制定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
- 负责静脉输注的医护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 准备相应的应急药物和设备,如新鲜的氧气、急救药品和静脉插管工具。
3.2 应急流程- 第一步:当发现可能发生静脉空气栓塞时,立即停止输注,并通知相关人员。
- 第二步:将患者转移到水平位置,头稍微低于身体,以减少空气进入心脏的机会。
- 第三步:立即与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或专家联系,寻求进一步的指导。
- 第四步:进行心肺复苏(CPR),保证患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 第五步:尽早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超声检查、动脉内插管。
- 第六步:记录事件的详细情况,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的事故调查和处理。
4. 培训和演练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必须定期组织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静脉空气栓塞的定义、病因和危害;-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应急流程和操作技能的演示和实操;- 应急药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5. 审查和更新静脉空气栓塞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与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
同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一、预防
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时勤观察,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
二、处理
1、当发现空气进入人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
一步进入。
2、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
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
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3、立刻给患者吸氧、遵医嘱给药。
4、做好护理记录。
三、流程
立即夹住静脉通路→左侧头低足高位→通知医生→吸氧→药物治疗→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原因及抢救过程→继续观察。
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处理流程图。
病人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风险预案与应急程序

• (3)让病人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 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防止栓塞。
• (4)立即报告值班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给予
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血氧浓度;有条件者可行高压 氧疗。 • (5)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 (7)病人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 进入的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
空气栓塞的风险预案
•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输液 前要排尽输液器内的空气;输液过程中,要 注意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及更换液体;输液 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要有专人守护, 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 (2)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住静 脉管路,及时更换或停止输液,防止空气进 一步进入。
•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直至病人 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病人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处理流程
发生输液器内有空气 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
立即关闭财节器,更换输液器,防止空气继续输入 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头低脚高位
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 给予吸氧
严格观察病情变化
遵医嘱对症处理 安抚患者及家属
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病人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风险预案与应急程• 输液时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 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拔针 • 输液管连接不紧,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守护
静脉空气栓塞的主要症状
病人感胸部异常不适,出现胸闷、气促、频死感 、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等;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 亮的、持续的“水泡音” 。
做好抢救记录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空气栓塞是指在输液或注射过程中,由于管路、注射器或针头等不完全密闭,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到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空气栓塞可以引起肺不张、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危险后果。
因此,预防和处理空气栓塞至关重要。
预防空气栓塞的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选用注射针头、输液管路或者使用注射器和输液器时,应选择质量优良且符合标准的产品,确保无菌操作。
2.减少空气汇入的可能性。
在操作时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保证注射器和输液器中气体排出,并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实心中心,防止院外气体进入。
3.使用显著标识。
用标志性粘贴带或标签标志输液管路和注射器与输液泵之间的连接,以确保正确安装和连接。
4.观察病人的情况。
当病人使用输液或者静脉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和心跳。
5.要经常监测注射器残留量。
确保注射用的药物完全注入患者体内,减少残留多少可能引起气门开启。
空气栓塞的处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或注射,并保持病人呼吸通畅,保持呼吸道和血管通畅。
2.让病人保持平躺或左侧卧位,以防止空气进入在心脏中形成气泡。
3.卧床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辅助呼吸。
4.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监测脉搏、呼吸、体温和心电图等生命体征。
5.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祛痰、纠正心律失常或者给予引流等处理措施。
总之,预防和处理空气栓塞是患者安全的重要方面,医护人员在进行注射和输液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和操作流程,减少空气污染的可能性,确保病人安全。
对于出现空气栓塞的病人,必须迅速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空气栓塞是一种相对较常见的医疗意外,它出现在医院、病房、手术室等地方。
空气栓塞是指气体(空气)在血管中形成,通过血流进入体内,导致血管梗塞、缺氧、心血管衰竭等症状的医疗意外。
空气栓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它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和降低其危害。
下面是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 预防措施
(1)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手术过程中口腔、鼻腔、呼吸道、消化道等管道与手术操作区域发生交叉感染。
(2)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空气栓塞的风险因素,如心脏手术、颈部手术、愈合不良的创口、静脉穿刺等,并根据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3)手术期间,需要注意患者的姿势、呼吸等情况,尽量避免打鼾、呼吸窒息等情况的发生。
2. 处理措施
(1)当发生空气栓塞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2)如果栓塞范围较小,可进行患部局部按摩、热敷、呼吸深呼吸等措施,促进栓塞溶解和分散。
(3)较广泛、较严重的空气栓塞,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急性血管再通术等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空气栓塞是一种有一定风险的医疗意外。
预防和处理措施十分重要。
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因素,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患者也要注意自我保护和遵守医嘱,避免风险过大的行为,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宫腹腔镜空气栓塞抢救流程

宫腹腔镜空气栓塞抢救流程
宫腹腔镜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病因包括膨宫介质、CO2、进水管中的空气、组织气化产生的空气以及宫颈或子宫肌层暴露的静脉和子宫切缘的静脉窦。
诊断方面,患者突然出现憋气、呛咳、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心动过缓。
全麻病人呼气末CO2压力突然降低,是空气栓塞重要的早期症象,具有高度敏感和特异性。
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
听诊心前区闻及水轮音,说明空气进入心脏。
为了预防宫腹腔镜空气栓塞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膨宫液进气针头高度应超过出液针高度,两针头距离应在30mm以上,术前排空管道气体,防止空气从进水管
道进入宫腔。
其次,在扩张宫颈后,暂时不要拔出扩棒,以防止空气进入宫腔。
在扩张宫颈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颈管撕裂或造成子宫肌层损伤形成假道。
对于未产妇或有宫颈手术史者,术前应使用海藻棒对宫颈进行处理。
此外,需要将头低臀高位,使心脏和腔V低于子宫水平,防止空气进入心脏。
在
术中使用自动膨宫仪时,最低有效膨宫压力应≤100mmHg。
在
宫腔镜进入宫腔内时,应打开排水阀将宫腔气体排出。
同时,
需要监测呼气末CO2压力、血氧饱和度,测量SpO2,监测超声心动图,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
处理宫腹腔镜空气栓塞时,需要迅速将患者头低臀高位,并进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气道通畅。
同时,需要进行心肺复苏,进行抗休克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压测定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空气栓塞原因:1、延长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
2、未及时关注莫非氏滴管水柱下降情况。
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患者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
如空气量少,到达毛细血管时发生堵塞,损害较小。
如空气量大,则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预防:1、测量过程中注意检查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
2、及时关注莫非氏滴管水柱下降情况。
处理:1、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3、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2、导管堵塞原因:血液凝结。
临床表现:输注液体滴速缓慢或滴注停止,或无法从静脉导管内抽出回血,冲洗导管有阻力。
预防:1、测量前后规范执行冲管和封管技术。
2、发现管腔内有回血时应及时处理。
处理:1、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脱出,排除机械性堵管。
2、发生血液凝结性堵管,可用5000u/ml尿激酶进行管内溶栓。
3、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1、医护人员因素,未规范执行手卫生、肝素帽和连接口消毒不彻底,不规范地冲管和封管。
2、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力低下,现存有或潜在感染者,有严重的合并症,营养障碍者。
临床表现:血流感染时出现发热(以弛张热或间歇热多见)、寒战、头痛、背痛、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1、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操作。
2、测量后更换肝素帽。
处理:1、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根据是保留导管还是拔除导管的不同进行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2、一旦确定导管相关性感染,遵医嘱拔除导管。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空气栓塞是指在静脉输液、注射或手术等操作中,由于管路连接不严或输液速度过快等原因导致空气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一种危
险情况。
空气栓塞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进行输液、注射和手术等操作时,必须注意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
以下是预防空气栓塞的措施:
1. 确认管路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
2. 确认药液中无明显气泡,如有气泡可轻轻振药瓶使其消除。
3. 静脉输液时应将液体袋高于输液部位,保证液体流畅。
4. 采用滴定器输液可以有效地避免输液速度过快。
5. 在进行手术时,应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部位,防止局部
感染以及空气栓塞。
如果出现了空气栓塞,需及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或注射,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以利于空气上浮。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等,及时进行抢救。
3.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总之,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在输液、注射和手术等操作中必须注意操作规范,提高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结果 本组1例黏膜下肌瘤 患 者在 行 电 切 术时 发生空气栓塞,经 过 早 期 正 确 识 别 和 积 极 处 理,预 后 良 好 ,其 余 56 例 未 发 生 空 气 栓 塞 ,术 后 均 痊 愈 出 院 。 2 空 气 栓 塞 的 预 防 及 处 理 2.1 严 格 膨 宫 系 统 管 理 2.1.1 膨 宫 液 选 择 一 般 宫 腔 镜 手 术 中 需 膨 宫 液 2 000~4 000mL,频 繁 更 换 膨 宫 液 增 加 了 灌 入 空 气 的机会。膨宫液在膨胀宫腔、提供清晰观察视 野的同 时,也带来了空气栓塞的潜在风险。 本组选用 生理盐 水(3 000 mL/袋 )2 袋 同 时 泵 入,当 设 定 流 速 为 240 mL/min时,可保证25 min 内 不 用 更 换 膨 宫 液,避 免 手 术 过 程 中 频 繁 更 换 膨 宫 液 而 导 致 空 气 漏 入 ,减 少 空 气栓塞发生的风险。 2.1.2 膨 宫 管 选 择 本 组 选 用 奥 林 巴 斯 原 装 膨 宫 管 ,其 进 水 端 有 2 个 入 口 ,出 水 端 接 入 宫 腔 镜 鞘 内 ,并 分别配有3个控制卡和2片压力感应膜。使用前检 查 是 否 完 好 ,有 无 破 损 ,如 发 现 控 制 卡 损 坏 、压 力 感 应 膜破裂,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操作时 2 个入口 各接入 3 000mL 生理盐 水 1 袋,手 术 前 打 开 膨 宫 泵 及 3 个 控制卡,如静脉 输 液 排 气 法 一 样 排 空 管 内 空 气,并 认 真检查,对黏附 管 壁 的 气 体 小 心 弹 出,直 至 排 出 所 有 气 泡 。 宫 腔 镜 手 术 中 若 膨 宫 液 中 混 有 气 泡 ,在 膨 宫 泵 加压状态下,气 泡 会 很 快 进 入 血 管 引 起 空 气 栓 塞 。 [3] 禁止因手术时间短,为了节约膨宫液人为将 1 个入口 封闭,这样一方 面 违 反 无 菌 操 作 原 则,另 一 方 面 不 能 将整个膨宫通路密闭而发生空气漏入。选择有2个 入 口 的 膨 宫 管 是 为 了 确 保 膨 宫 过 程 的 连 续 性 ,减 少 膨 宫液输入完毕因更换不及时而发生空气漏入。 2.1.3 严密监视膨宫系统 腔镜 管 理者 需 全 程 密切 监测仪器运行情况,不可随意离开。 由于灌注 液流速 较快,因此术中 需 及 时 添 加 膨 宫 液,保 证 宫 腔 内 有 充 足 的 液 体 。 膨 宫 液 的 用 量 与 手 术 时 间 有 关 ,手 术 越 复 杂,手术时间越 长,所 需 膨 宫 液 越 多。 应 积 极 观 察 膨 宫液的使用情况 以 及 是 否 通 畅,剩 余 数 量,当 膨 宫 液 约 剩 100 mL,及 时 通 知 医 生 并 嘱 其 取 出 宫 腔 镜 ,更 换 膨 宫 液 ,并 再 次 排 气 ,确 认 排 气 完 成 后 再 次 进 入 宫 腔 , 继 续 手 术 。 另 外 压 力 感 应 膜 在 术 后 消 毒 时 要 取 出 ,术
· 38 ·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Jul.2013 Vol.28 No.14
宫腔镜诊治中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
吴 芬 ,李 玲 新 *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venous air embolism in hysteroscopy∥Wu Fen,Li Lingxin 摘要:对57例妇科住院患者行宫腔镜诊治手术,仅1例出现空气栓塞,经过早期识别和积极处理,预后良 好。 提 出 在 宫 腔 镜 手 术 中对膨宫系统的严格管理,膨宫压力的合理设定,进行宫颈的预处理,合适 的 病 例 选 择,以 及 早 期 识 别 和 处 理,可 以 有 效 避 免 空 气 栓塞的发生及恶化。 关 键 词 :宫 腔 镜 手 术 ; 静 脉 空 气 栓 塞 ; 膨 宫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7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1 4152(2013)14 0038 02 DOI:10.3870/hlxzz.2013.14.038
静 脉 空 气 栓 塞 (Venous Air Embolism)是 一 种 较 常 见 而 又 威 胁 生 命 的 医 疗 操 作 并 发 症 ,主 要 发 生 在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加 压 静 脉 输 液 和 输 血 、人 工 气 腹 、取 坐 位 的脑外科手术、外伤、减压、正 压 换 气 等 的 患 者 。 [1] 少 量气体进入体内时,可 无 明 显 症 状,当 进 入 气 体 达 20 mL 时,即 可 出 现 临 床 症 状,其 致 死 量 一 般 为 3~5 mL/kg[2]。我院 妇 科 病 房 2011 年 12 月 至 2012 年 4 月实施宫腔镜诊 治 手 术 57 例,采 取 一 系 列 严 格 预 防 措 施 ,仅 1 例 发 生 空 气 栓 塞 ,经 及 时 发 现 和 处 理 ,预 后 良 好 ,预 防 措 施 及 处 理 报 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本 组 57 例,年 龄 24~57 岁。 均 在 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其中息肉摘除术 15 例,分段诊 刮术12例,宫腔粘连 分 解 术 8 例,子 宫 纵 隔 切 除 术 7 例,黏膜下肌瘤摘除术5例,取环术 3 例,胎盘残留组 织刮出术3例,宫 角 妊 娠 组 织 清 除 术 3 例,切 口 妊 娠 组织清除术1例。 1.2 方 法 手 术 开 始 前 检 查 手 术 器 械 处 于 完 好 状 态 ,检 查 宫 腔 镜 设 备 ,调 试 至 备 用 状 态 ,设 定 各 仪 器 参 数,其 中 膨 宫 压 力 设 置 为 120 mmHg(1 mmHg= 0.133kPa),膨宫液流速设置为 240 mL/min,电凝功 率设置为90 W,电 切 功 率 设 置 为 210 W。 对 于 使 用 电切镜的手术,根 据 患 者 不 同 病 情 选 择 电 极 (黏 膜 下 肌瘤患者 选 择 环 形 电 极,宫 腔 粘 连 患 者 选 择 针 形 电 极)。患者取膀 胱 结 石 平 卧 位 (坐 骨 结 节 超 出 背 板 下 缘5~6cm,大腿与 躯 干 的 纵 轴 呈 90°~100°,大 腿 与 小腿纵轴呈90°~100°,双下肢之间的角度应为 80°~ 90°)。待手术者消毒铺 巾 后,与 手 术 者 一 起 依 次 连 接 摄 像 主 机 、冷 光 源 、膨 宫 管 及 双 极 电 凝 线 ,将 各 种 导 线 妥善固定在无菌巾上。其中膨宫管上端两开口分别 连接生理 盐 水 3 000 mL 各 1 袋,进 入 宫 腔 前 排 空 管 内 气 体 。 手 术 中 严 密 监 测 膨 宫 液 使 用 情 况 ,输 入 完 毕 前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