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版图重组
李嘉诚商业帝国将大规模重组

另一家公司——长江实业地产(CK Property),将接手这两家公司的房地产资产,并将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被剥离。
在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低迷之际,87岁的李嘉诚正重组其商业帝国。目前,中国经济达到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最慢增速。
长江实业发布会上的两个幻灯片显示了这些诚商业帝国将大规模重组
亚洲首富李嘉诚正将其商业帝国中的两家旗舰企业合并,同时将剥离该集团主要位于亚洲的房地产资产,这一大规模重组将让他的银行家和律师们忙碌好几个月。
一家新公司将控股总部设在香港的长江实业(Cheung Kong Holdings)和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的非房地产资产。其中包括这家香港繁忙的海港码头运营商和英国零售连锁Superdrug。
一段时间以来,李嘉诚一直在评估酝酿重组其巨大的商业帝国。去年,他取消了零售业务屈臣氏(AS Watson)的IPO计划,以60亿美元将其部分股权出售给新加坡财富基金淡马锡(Temasek)。屈臣氏是Superdrug的所有者。
1979年,在汇丰银行(HSBC)的巨大帮助下,李嘉诚获得了和记黄埔的控股权。这一重组已经震动香港。 }
理性看待李嘉诚的“撤资”

理性看待李嘉诚的“撤资”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梁海明2015年可谓李嘉诚旗下公司“重组年”,继年初宣布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重组方案,分别以“长和”、“长地”两间开曼群岛注册的新公司来取代上市地位后,上周又公布了将老牌公用企业电能实业合并入长江基建的方案。
这次重组之后,除了泓富、汇贤这两家房地产信托基金外,长和系内不再有香港注册的上市公司。
这并不意外,这一重组的方案再度引发各界纷纷揣测,有些分析更是作出了不少过度的解读,甚至认为改变上市公司注册地和投资部署都是李嘉诚要“跑了”。
这些过度、恶意的解读并无助各界了解李嘉诚公司重组的真实意图,反而容易混淆视听,引发无端恐慌。
李嘉诚重组方案的核心,实际上可以用16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超高财技,更国际化,大势所趋,精明投资。
”在“超高财技”方面,今年该集团的两次大重组显然可以为李嘉诚带来更庞大的资金。
例如长实与和黄未重组之时,“长和系”是垂直式的股权架构,李嘉诚以家族信托的方式,持有以香港房地产为主业务的长实43%的股权,长江实业则持有涵盖电讯、能源和港口等跨国业务的和黄的49%的股权。
这种股权安排之下,由于长实持有和黄股份的价值,在股价表现上并未非常充分反映出来,与实际资产值有一定折让。
与此同时,也没有凸显出和黄作为一家横跨50个国家的跨国大企业的真实价值。
然而重组之后,长和、长地两家新公司业务区分清晰,被低估的数百亿价值也就随之释放,这对李嘉诚家族乃至长和系的股东,都是非常有利的,至于长建和电能实业的重组则更为明显,长建过去多年在基建投资上一直非常活跃,只是资金有限,而电能则相反在分拆港灯时获得巨额现金收益,却没有清晰的投资方向。
换股合并后,长建得到了电能在分拆港灯时获得的逾500亿港元巨额资金,有望成为市值逾3000亿港元的全球基建巨头之一。
在“更国际化”方面,李嘉诚重组后的各公司分别注册于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除了上述所说获得各种财务收益之外,另一重要意图是要将其公司由具有香港色彩的机构,发展成为更具国际色彩的机构。
清理地产大老虎李嘉诚

李嘉诚的长和系迁到开曼群岛去了,不在中国管控范围之内,是战略调整?还是背后另有隐情?中国在清理官场大老虎的同时,经济领域的大老虎岂能安睡?没错,李嘉诚是中国地产界真正的大老虎。
李嘉诚从1992年进入内地地产界,在中国北上广为首的一线城市那是攻城略地,繁华地段总能看到长和系的标志性楼盘。
李嘉诚在内地到底囤了多少土地呢?在这一次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重组中,李嘉诚第一次公开披露了长和系在内地的土地储备:1580万平方米。
很多人说,跟我泱泱大中华的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相比,李嘉诚他们家囤的那点土地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啦。
别开玩笑了,李嘉诚难道要去沙漠、山地盖楼么?别看李嘉诚将长和系迁到开曼群岛,他在国内的土地储备,占整个长和系全球土地储备的75%以上。
内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李嘉诚他们家地产业的命脉。
为啥说李嘉诚是地产界大老虎呢?中国地产界曾经很喜欢囤地皮,令很多地方政府那是相当的窝火。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内决不允许有地产商长时间囤地,可李嘉诚从1992年到现在,长和系在地产界是有名的囤地大户,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一线城市,长和系的土地囤积10年那都是常事,在北京十三陵附近的一个项目,10年了,到现在还没有开工呢。
长和系在广东增城的一个项目通过囤地,溢价近100倍。
长实上海真如项目是普陀区一个极具战略性的项目,地方政府将其规划为上海市的城市副中心。
一旦建成,真如将与、五角场和浦东花木并列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
长实2005年就拿下了19.7公顷的土地,规划要建造“沪西第一楼”。
土地到手了,可是长实一直没有动静。
真如项目拖延下去导致整个规划区的建设无法如期进行,上海市政府为了让李嘉诚他们尽快开发,于2009年给长和系的管理层写亲笔信。
那个时候,长实集团囤积的土地溢价300%,李嘉诚躺在那里就净赚60亿元土地溢价。
李嘉诚为啥那么牛呢?因为李嘉诚的长和系一直拿的都是地方区域重点地块,对一个地区的发展那是举足轻重啊,比如上海真如项目,引入李嘉诚他们那是地方政府区域发展的战略关键。
李嘉诚开启长和系世纪大重组 强调并非撤资离港

李嘉诚开启长和系世纪大重组强调并非撤资离港2015年01月12日 07:02来源:京华时报132人参与31评论李嘉诚亚洲首富李嘉诚准备将把自己推向香港首富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进行“世纪大重组”,李氏商业帝国将开启整合升级。
1月9日,李嘉诚旗下两大“巨子”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宣布,将重组两集团业务,并创立两间新的上市公司,分别为“长和”及“长地”,前者会接手两集团所有的非房地产业务,后者则会合并两集团的全部房地产业务。
京华时报记者平亦凡综合新华社□公重组以地产及告非地产业务划分根据公告,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将进行业务合并及股份互换,未来将合并成为两家新公司:长和(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长地(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
两大集团以地产及非地产业务划分,重组后的长和将持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和飞机租赁业务。
长地将持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
换股方式方面,原长江实业股东持有的每一股长实股份将获得一股长和股份,原和黄股东持有的每股和黄股份则将获得0.684长和股份。
重组完成后,所有新长和股东将就其持有的每一股长和股份获得一股长地股份。
换股比例按长实及和黄截至今年1月7日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而定,不含溢价。
公告显示,长江实业将先行重组,于开曼群岛建立“长和”,成为长江实业的控股公司。
随后,长和集团将与和记黄埔进行股份交换。
并购方案完成后,李氏家族信托和李氏家族将继续作为长和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30.15%。
作为本次大整合的最后一步,原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各自的房地产业务将转让予“长地”。
所有的并购协议完成后,和记黄埔将被除牌。
而新成立的长和、长地两家公司将再次实现独立上市。
据了解,该方案预期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
□回应缘何启动世纪大重组?1有利于提升股东价值对于本次世纪大重组,李嘉诚称之为集团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表示,重组完成后有利于提升股东价值。
商业剪报:李嘉诚长和系洗牌,阿里投资印度电商

李宁预报其亏损将连续三年
根据 WWD 的报道,自从 2008 年奥运会以来,李宁一直面临着重组、存货积压和需 求减缓的问题,所以在上周五(1 月 9 日)公司在其公布的财报预期中表示,大规模 的亏损将延续三年时间。 李宁在 2014 年预计的净损失达到 8.2 亿人民币,上半年的损失预计为 5.86 亿人民 币。李宁表示亏损的原因是由于集团正在进行变革计划,短期内仍面临压力,并且影 响到了盈利能力。
对于投资的具体金额及股权占比等细节,董明珠并未透露。2014 年 12 月 10 日,万 达商业在香港 IPO。曾有媒体称 11 名基石投资者锁定了此次 IPO 超过 56% 股份,其 中格力电器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香港格力电器销售公司认购 2 亿美元成为基石投资者 之一。
窝 窝 团 在 美 提 交 IPO 申 请
200 英里的电动汽车是 Tesla S。该车 60kWh 的基本版承诺单次充电后可行驶 208 英 里,顶配的 85kWh 车可行驶 265 英里。
日 产 与 NASA 合 作 研 发 自 动 驾 驶 技 术
《福布斯》网站报道,日产和 NASA 埃姆斯中心日前宣布,双方建立为期 5 年的研发 伙伴关系,致力于合作研发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使这一技术能最终投入商业应用。 研发中的自动驾驶安全技术包括汽车桩基感应及自动刹车,以及自动泊车。日产方面 计划在 2016-2020 年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市场。
Apple Pay 计 划 于 3 月 份 进 入 加 拿 大
在美国,苹果推出的移动支付功能 Apple Pay 基本完成了与金融机构的谈判合作,但 是至今还没有进入其他国家。苹果新闻网站 9 to 5 Mac 获得消息称,苹果现在正在与 加拿大金融机构协商,希望能够在 3 月份左右进入加拿大市场。 苹果早些时候的招聘信息也透露出它在欧洲、中东,以及亚洲等地区扩展移动支付业 务的意图。另有报道称,2015 年上半年 Apple Pay 将进入英国。
李嘉诚的棋局玄机

李嘉诚的棋局玄机2015-01-16 来源:经济观察网导语:这是一盘精妙的棋局,从抛售内地物业,到东撤西进,再到资产重组、迁册海外,接连落子、重重布局。
这盘由李嘉诚一手操控的大棋局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被最先看空的中国商业地产,其掘金时代是否即将落幕?编者按:这是一盘精妙的棋局,从抛售内地物业,到东撤西进,再到资产重组、迁册海外,接连落子、重重布局。
我们借由“商业地产透视”系列报道之三的契机,和您一起参详李嘉诚这盘大棋局背后的玄机。
经济观察网子钺/文李嘉诚日前突然宣布启动”世纪大重组”——将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合并重组,两集团资产最终将分拆为两间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的新公司,分别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长和”)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下称“长地”),在香港上市。
前者将接手两集团所有的非房地产业务,后者则会合并两集团的全部房地产业务。
李嘉诚开始为撤资大手笔布局了么?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的“长和系”接连抛售旗下物业,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上更未再有任何土地入账。
值得注意的是,其所抛售的的物业,基本均为商业地产。
几十年来,总能把握住经济兴衰、精妙布局的李嘉诚,其一举一动,早已成为投资者的风向标,尤其是对于地产商而言。
那么,这一次,连番大动作背后的玄机是什么?被最先看空的中国商业地产,其掘金时代是否即将落幕?借势:地产做大靠股市李嘉诚的地产发家史与香港的地产业发展密切相连,历经了每一次潮起潮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李嘉诚在香港工业区——北角买下第一块地皮,兴建了长江工业大厦,除了自用,还用于商业出租,从而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并在六十年代末趁着香港楼市低潮大笔逢低吸纳。
七十年代初,香港股市进入空前牛市,一大批地产公司借此时机挂牌上市。
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新世界发展等日后在香港地产界举足轻重的地产公司几乎都在这一时期在港上市。
他们通过股市筹集大量资金,迅速壮大公司的资产规模。
房企从股市募集资金后大量拿地,大量的土地储备又推动公司业绩和股价的上升以利于再融资,如此循环,逐渐形成了香港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股地拉扯”。
香港四大豪族分家催变商业版图 进“富二代”时期

香港四大豪族分家催变商业版图进“富二代”时期[提要]香港四大富豪家族以地产起家,控制着超过1.5万亿港元财富,这四大富豪家族包括李嘉诚家族、郭得胜家族、李兆基家族及郑裕彤家族。
随着近期李嘉诚正式把家族资产交由长子李泽钜,四大富豪家族庞大的商业帝国也正式由“创一代”全面进入“富二代”时期,香港商业版图,特别是地产业版图可能发生微妙变化。
香港的商业版图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催动这些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来自于香港经济内生的需求,也来自于香港四大富豪家族内部的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四大富豪家族以地产起家,控制着超过1.5万亿港元财富,这四大富豪家族包括李嘉诚家族、郭得胜家族、李兆基家族及郑裕彤家族。
随着近期李嘉诚正式把家族资产交由长子李泽钜,四大富豪家族庞大的商业帝国也正式由“创一代”全面进入“富二代”时期,香港商业版图,特别是地产业版图可能发生微妙变化。
李嘉诚“分槽喂马”在今年5月份时,李嘉诚曾主动向媒体披露“分家”细节,“现在还没给,将来才分”。
时过境迁,李嘉诚的分家细节也向外界公布得更加具体。
近日长江实业发言人证实,7月中旬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托已分予长子李泽钜。
这一举动意味着,长子李泽钜名下将直接掌控李嘉诚家族资产的近三分之二,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继续由李嘉诚本人继续持有。
这也使得李泽钜个人财富接近3000亿港元,超越父亲李嘉诚成为华人新首富。
“不患寡而患不均。
”李嘉诚显然深谙这一点。
但如果平分家产,不仅会令他一手创下的商业帝国的实力受损,也会对日后的运作埋下隐患。
李嘉诚此次采取分槽喂马的方式传承家业,显然吸取了郭氏家族的教训。
郭氏家族家长郭得胜于20多年前逝世,留下一妻三子共同打理庞大的商业帝国。
过去十多年,郭家三兄弟一直以“兄弟齐心”面貌示人,但近年来,郭家三兄弟开始不断上演一场场同室操戈的闹剧。
先是两位小弟联合罢免了长兄郭炳湘的总裁职务。
其后长兄郭炳湘反击,举报两位兄弟。
接二连三的兄弟相斗,使得郭氏家族的家业也深受其害。
李嘉诚商业帝国完成资产重组

李嘉诚忙着重组羊城晚报记者孙晶莫谨榕在接连抛售中国内地和香港物业之后,亚洲首富李嘉诚日前突然发布重磅消息,其商业帝国中的两家旗舰企业长江实业(以下简称“长实”)与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将进行合并、重组、再分拆,成为两家新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时计划将“和黄”退市。
新成立的两家公司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地”),将分别接手原两集团的非房地产业务及房地产业务。
预计整个方案在今年上半年前后完成。
该消息一出,李嘉诚的身价暴涨超过20亿美元,令其与中国内地首富马云的身价差距再次拉大。
“和黄”退市,李嘉诚身家暴增158亿港元35年前,李嘉诚出手收购“和黄”,开始香港首富之路;35年后,李嘉诚再次出手重组“长和”系。
公告显示,“长实”及“和黄”两大集团业务将以换股方式合并,重新归类,以简化结构。
根据“长实”和“和黄”的重组方案,“长实”计划股东每持有1股长实股份将换取1股“长和”股份,而“和黄”计划股东每持有1股和黄股份将按照1:0.684的比例换取新发行的“长和”股份,交易完成后,所有“长实”和“和黄”计划股份将被注销及销毁,“和黄”将会在港交所除牌。
重组完成以后,“长和系”资产的股权架构将由原来的三层缩减为两层。
李氏家族信托将成为新公司“长和”(非地产业务)及“长地”(地产业务)的直接控股股东;李嘉诚将分别担任“长和”与“长地”的主席,其长子李泽钜将担任副主席及(联席)董事总经理,而香港“打工皇帝”霍建宁任“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
根据长实及和黄管理层预期,本次的世纪大重组方案将在2015年年中完成。
有报道称,李嘉诚这一世纪大重组初步获市场欢迎,集团于美国挂牌的预托证券(ADR)上周五晚弹升逾10%。
李嘉诚身家一夜暴增158亿港元(相当于20.38亿美元)。
之前有调查显示,在2014年12月底,李嘉诚的身家只比中国内地首富马云的身家高出3亿美元,为294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诚股权结构图
李超人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老谋深算”,又来了次“一石三鸟”。
9日,李嘉诚旗下的两家公司长实及和黄宣布合并,组成新公司长和。
两家公司的地产业务归入另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长地,将分管地产业务和分拆出来的基建、能源、零售等业务,并分拆上市。
李嘉诚同时担任长和和长地的主席。
有关交易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简而言之,这场交易就是把长江实业资产(控股)及和记黄埔放到一起,然后再分成地产公司和非地产公司。
重组议案宣布时的股权架构是这样的(汇丰银行制图):
如果议案顺利实施,则将变成这样的(汇丰银行制图):
为何重组?官方理由是消除长江实业持有的和黄股份控股公司的23%折价。
《南华早报》专栏作家Shirley Yam认为,这个理由太显而易见了,也有很多途径可以解决。
例如和记黄埔可将地产业务置换为长江实业的非地产业务,之后则是长江实业及股东对和记黄埔股权的再分配。
这一资产置换方案明显要简单的多,只需两家公司的少数股东同意即可。
而目前李嘉诚提出的重组议案,则涉及剥离上市公司资产成立新公司,不仅需要股东同意,还需要法院批准。
李嘉诚缘何舍近求远?
《南华早报》专栏作家Shirley Yam认为,答案就是,资产置换的方案无法实现将李嘉诚帝国的注册地转移出香港、从而获得“外国公司”这一额外保护的目的。
在提出的重组议案中,李嘉诚地产和非地产公司都将注册在开曼群岛。
李嘉诚对此回应说,“人们有自由待在自己喜欢的地方。
实际上,我的很多公司仍然
注册在香港且在此上市。
过去10年,超过70%的新上市公司都注册在开曼群岛。
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只是方便而已。
”
只是为了便利吗?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最大的便利在于重组和没有资本金限制,这都是亏损公司的特征。
显然,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不在此列。
对了,这一重组议案还有一个亮点在换股比率,明显是有利于长江实业股东及李嘉诚家族的。
每一股和记黄埔只能换股0.684股新公司股权,而长江实业可实现与新公司股权1对1折换。
也就是说,和记黄埔的股东将比长江实业股东少得到31%的新公司股权。
《南华早报》专栏作家Shirley Yam称,公平的说,这与过去几个月和记黄埔股价表现不佳有关。
和记黄埔持有赫斯基能源的股权,因油价下挫而受到拖累。
对于和记黄埔的股东来说,现在卖出绝对是坏的时机、不划算的价格。
而且,和记黄埔股东的“亏本买卖”在以资产估值的资产置换方案中是可以避免的。
而对李嘉城家族来说呢?重组议案如果顺利实施,李嘉诚家族将以和记黄埔的间接控股权得到地产和非地产公司30.15%的股权。
和记黄埔的股东是否能接受这一方案仍需要拭目以待。
反正李嘉诚承诺,如果方案通过,将提高派息率。
李嘉诚宣布重组长实和黄李氏家族仍持新公司30%股权
长江实业集团(长实)与和记黄埔(和黄)9日发出联合公告,身为两家公司主席的香港商人李嘉诚在当日召开的记者会宣布,将两家公司的资产合并、重组及分拆,成立长和与长地两家新的香港上市公司,预计重组方案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
通过以股份交换、资产合并及重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将持有长实及黄和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包括港口、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和动产租赁业务。
和黄原股份将被注销,另再分拆房地产业务独立上市,由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地)持有长实及和黄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
和黄目前持有33.97%的赫斯基能源公司股权。
并购方案完成后,长和亦将持有额外6.24%的赫斯基股权,该赫斯基股权将由和黄从李氏家族信托收购,并以新发行的长和股份作为支付代价。
李嘉诚在记者会上表示,有关重组交易是集团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有助消除控股公司折让,从而为股东释放公司实际价值,惠及长实及和黄股东。
长实及和黄的现有业务经整合后将拥有更高的透明度及业务一致性,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
长和在开曼群岛成立公司,并在香港注册及上市,李嘉诚对外界指此次重组是变相迁册的说法并不同意。
他强调,选择在开曼群岛成立是为了更方便做生意,并称香港过去十多年有七成至八成上市公司,到开曼群岛或海外注册。
李氏家族信托现为长实的控股股东,而长实持有和黄49.97%的股权。
重组完成后,李氏家族信托将成为长和与长地的控股股东,李嘉诚及其长子李泽钜将会出任两家新公司的主席及副主席。
李嘉诚透露,现阶段未有退休时间表。
此次交易完成后,通过去除现有分层控股架构,和黄股份将不再被间接持有,由此导致的控股公司折让随之被消除,故该等方案应能为股东实时释放价值。
李嘉诚指,长和及长地成立后,能够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认为两间公司均是好公司。
重组完成后,长和集团将成为规模更为庞大的的跨国企业,业务遍及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
长地集团则将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之一和最大的上市酒店业主营运商,在香港拥有具领导地位的市场占有率,业务深入中国内地、足迹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