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家湾与杨山庄锯目洞180平巷贯通技术总结
井工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体会

井工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体会作者简介:刁武昌(1968-),男,吉林辽源人,1990年毕业于阜新煤炭工业学校测量专业工程师,现任吉林省辽源市大水缸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测量工程师。
煤矿井下测量工作是井工煤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而且井下巷道纵横交错,贯通测量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按设计施工,井下准确标定施工要素,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防止误透事情发生。
标签: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贯通测量是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井下生产作业中离不开测量工作。
只有准确的测量工作才能指导井下生产,实现平面控制。
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用相向工作面掘进巷道,或一个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一定地点与另一个巷道相遇这就是贯通测量。
常见巷道贯通有二种情况:两水平巷道之间的贯通;平巷和斜巷之间的贯通。
用贯通的方法掘进巷道,可以加快巷道的掘进工期,因此,在我国的矿山和铁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通过长期的井下测量实践工作,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谈一下井下贯通测量的几点看法:1 施测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所要贯通巷道的实际情况和性质,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
(2)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方法先进行计算,比如,先用坐标点计算出贯通巷道的方位角和贯通距离及贯通时的坡度。
并且对每个计算环节都要进行复算,确保计算数据准确可靠。
专人检查复核,做到万无一失。
(3)按贯通的几何要素在井下进行施测。
(4)贯通的施工要素在井下标定完后,在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查。
发现不按贯通要素施工的要及时给予纠正,保证按设计施工。
(5)贯通后应立即测量贯通的实际偏差值,并且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整工作。
及时总结本次测量贯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2 水平巷道的贯通为了使水平巷道按照预计的位置准确贯通必须在贯通巷道的两个端头(如用A、B两点表示)正确地给出掘进的方向和坡度。
因此,需要求出A、B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
坐标的求法如下:从井下某一导线点开始敷设全站仪导线到贯通巷道的两端。
两巷贯通措施

10604切眼对通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截止11月29日止,10604下切眼距上切眼30米,为做到安全、顺利贯通,特制定本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二、贯通前准备工作1、技术部门标明贯通位置,施工队在被贯通处及其附近5米范围内做好巷道的维修、加固工作。
2、10604上切眼迎头积水必须及时抽干。
三、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一)加强工程规格质量1、加强在掘工作面的工程规格质量,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清除松动浮矸,搞好前探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巷道施工必须严格跟好中、腰线。
3、炮后当班班长及安全员由外而内检查工作面的顶板、支护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加强“一通三防”及放炮管理工作1、工作面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包括被贯通处及其附近的瓦斯浓度。
严禁无风、微风及瓦斯超限作业。
2、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工作,风筒破损处及时修补,杜绝风筒漏风;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超过5米。
3、加强监测监控工作,按规定设置瓦斯及一氧化碳监控探头并保证能正常使用。
4、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放炮前在10604风巷入口、回风下山等处设置放炮警戒,放炮前派责任心强的职工在规定位置设好放炮警戒(附:放炮警戒示意图)。
5、巷道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四位一体”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三)严格执行班汇报制度当班安全员必须汇报当班进尺、工作面工程质量等情况,调度员作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
四、贯通操作1、当在掘工作面距被贯通工作面20米时用探水钻探通被贯通工作面,以确定贯通位置,并及时做好贯通处及其附近的修理加固工作。
2、巷道贯通时严禁放大炮,采用浅循环、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
3、贯通时采用小断面贯通,通后逐步刷大断面。
刷断面时按由外而内的顺序进行。
4、巷道贯通后及时将贯通处进行加固,以防垮冒。
五、通后通风系统调整1、贯通后拆掉现有10604运输巷风门。
2、在回风石门指定位置砌筑两道正反风门,杜绝风流短路。
苦李树煤矿2014年11月29日10602采面补风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我矿10602采面机尾以下约15米段顶板压力特别大,局部漏顶严重,而且回风巷距采面17米段顶板压力大,片帮严重,对回采工作造成严重威胁。
使用汽油锯总结

使用汽油锯总结
5月4日,万州车间组织组织车间电力管理人员、电力工、汽车司机共计7人(刘大军、邹波、鲜广杰、蒲尚俊、郭斌洲、张小毛、唐朋),根据上月巡视、工区及车间管理人员登乘发现电力贯通线附近的树竹情况,有真对性的对麻柳-梁平共计5区间进行电力贯通线通道清理。
出发前准备了采板、砍刀、汽油锯、另克棒、验电器等工具,并对汽油锯、验电器进行了实验,均正常。
通道清理到葫芦潭时,汽油锯无法正常启动,经检查和分析,认为是汽油锯发动拉绳所带动的储能弹簧松动,无法储能所致,刘大军带领随行人员卸开汽油锯,从新固定储能弹簧,对转动机构涂抹黄油等,经修理,汽油锯比故障前更好使用。
体会:1、本车间油锯型号为OROGEN YD-5200型,使用比较简单,需使用者操作的部位仅四处,有风门FULL (启动时压下),开关STOP(启动时上扳),发动拉绳(启动时脚采汽油锯踏板,左手压住提环,右手拉动拉绳),发动成功后,左手提住提环,右手握住后手柄并按住开关,即可带动油锯锯片转动和进行砍伐作业。
2、本车间汽油锯已使用多次,前期发现发动拉绳拉动不够灵活,拉完后弹簧回绞拉绳有卡阻现象,但未及时安排人员检修。
3、以前让职工操作多,自己亲自动手少,通过本次汽
油锯使用及解体修理,明白了汽油锯发动拉绳及储能弹簧工作原理,通过解体修,也弄清楚了汽油锯风门拉杆在发动时究竟应该拉出还是应该压下的真正原理。
4、通过使用及修理,对汽油锯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现场教学,效果胜过其他教学方式,参加通道清理人员全部学会了简单故障修理和操作。
附录:出发前检查汽油锯和现场修理图片。
如何做好贯通测量工作总结

如何做好贯通测量工作总结
贯通测量工作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整个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但是,如何做好贯通测量工作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做好贯通测量工作的几点要点。
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范围。
在进行贯通测量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测量的范围是多大。
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量工作,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指标。
在进行贯通测量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指标,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出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所在。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指标,才能够准确地了解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第三,要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进行贯通测量工作时,要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要及时了解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数据情况,从而找出瓶颈和问题所在。
只有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才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最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在进行贯通测量工作之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解决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改进,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做好贯通测量工作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整个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只有明确了测量的目的和范围,选择了合适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改进,才能够做好贯通测量工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贯通测量设计、审批、总结

贯通测量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设计、审批、总结陈家湾乡煤矿贯通测量设计轨道巷贯通于总回风巷东三顺槽口,其贯通距离为53.2m,设计贯通方位为120°50′,沿煤层底板掘进,掘进断面8.1m2,其贯通测量工作设计如下:1、由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点P5、D1、D2、O6测得轨道巷中开口坐标C1′(如图)。
2、在P5′点架设经纬仪,后视P5,转角β=120°50′+180-αP5-P5′定设一组中线。
20xx年11月1日轨道巷与总回风巷东三顺槽口贯通测量总结轨道巷与总回风巷东三顺槽口经实测贯通中线坐标为:x测=8075.915y测=8445.908中线坐标为x=8075.9109y=8445.913fx=+6mmfy=-5mm18.426fs=8.426k==5320xx313完全满足《测量规程》对井下一翼长度小于5km,基本控制导线115″级,相对闭合差为6000的精度要求,因此,该贯通工程质量为优良工程。
技术科20xx年11月20日贯通测量设计神东煤炭公司榆家梁煤矿45202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神东煤炭公司地测分公司20xx年12月6日贯通测量设计榆家梁煤矿45201综采工作面于二OO二年9月4日切眼贯通工作面形成由于进行了贯通的测量设计,并在测量中采取了一糸列措施,贯通精度高予预期,为保证生产的接续,十月份,榆矿连采一队开始掘进45202运顺45203回顺,计划工期8个月,在顺槽掘进至6400米处开切眼,在切眼掘进至45202回顺位置时,返掘130m与45202回顺贯通形成45202工作面,井下贯通长度为一万叁仟佘米。
根据《煤矿测量规程》第208条“进行重要的贯通测量前,须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的要求,特编写贯通测量设计书,经保证贯通的精度,从而满足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一、井巷贯通偏差及差参数1、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1)45202运顺(胶带机巷)的中线偏差根据1992年发布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9条的规定“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从巷道道碴面起1.6米的高度内,必须留有宽度0.8米的人行道,管道应吊挂在1.8米以上的巷道上部;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米,巷道内安设输送机时,输送机距支护或碹墙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
45202工作面贯通技术总结

45202工作面贯通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45202工作面位于榆家梁矿井田二盘区西部,为二盘区第二个综采工作面,西侧为45201工作面,现正在回采;东侧为45203工作面,现开始掘进准备。
该面设计长度6500米,设计宽度245.2米,顺槽间距25米,顺槽沿5-2煤层双巷掘进,与煤层倾向大体一致,煤层结构简单,平均厚度4.51米。
在工作面可采范围内,地面大部分为峁梁和平沙地,个别地方为自然冲沟,主要冲沟有榆树沟、折家沟、王花圪垯沟和正则沟,从北向南依次有任火盘、苏火盘、板墩堰、赵家堰、王花圪垯等自然村;在45202工作面内有居民住宅的为板墩堰、赵家堰两个村。
工作面上有大量耕地;有4-2煤层火烧区等。
二、基本控制:因45202工作面位于榆家梁矿三条大巷南侧,在回风大巷直接开口,沿180度方位进行条带式布置,工作面设计长度为6500米。
故对45202工作面的顺槽控制是利用榆家梁矿井下7”基本控制导线上的H25、H26测点为起算点,其精度情况如下:导线全长6.818KM,方位角闭合差为-1.9秒,测角中误差0.2秒,座标闭合差fs=0.16米,全长相对闭合差1/42610。
导线全长高程闭合差为0.081米。
其精度远高于7秒控制导线的规范要求。
三、测量方法:45202工作面长度较长,两侧顺槽均为双巷掘进,若用支导线往前延伸,工作面的宽度很难满足;为了保证顺槽按设计位置施工,我们采用了井下7秒基本控制导线的测量方法,即每站仪器的水平角观测采用两个测回,当不超过《煤矿测量规程》中7秒控制导线的限差后取均值为最终值;天顶距测一个测回,边长采用单程测边;且当巷道每掘进800—1000米时进行一次导线闭合,加入各项改正后导线进行平差,平差后的成果做为下次导线延伸的起算点,以此类推,直至到切眼处贯通。
四、施测情况:45202工作面于2002年8月3日放线开始施工,于2003年5月10日贯通,历时9个多月。
由连采一队进行施工。
贯通小结

巷道贯通小结
我矿管子道与东二回风大巷于2015年2月4日中班贯通,现将贯通前后的详细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作业队组:综掘二队
贯通方向:管子道向东二回风大巷
贯通时间:2月4日中班 21:20
现场人员:
一、贯通前准备工作
1、贯通前通风队安排了一名管理人员对队组所用的局部通风机、风筒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局部通风机不喝循环风,迎头风量满足要求。
2、检查了队组的警戒设置位置符合要求。
3、对管子道新设置的板墙进行了检查和维护。
二、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步骤
1、关停了管子道的局部通风机,封堵了管子道板墙上的风筒过道。
2、调整管子道板墙调节,管子道风量为578m3/min,东二辅运末端风量420m3/min。
三、贯通记录
四、贯通后对其他作业地点通风系统的影响
经现场测风,贯通后405风量为652m3/min ,406工作面风量612m3/min,风量正常,满足需要。
2015年2月5日
通风队。
浅谈立井贯通的施工放线及经验总结

浅谈立井贯通的施工放线及经验总结摘要:通过刘桥一矿主副井与新北风井之间实现的大型立井贯通,为以后的立井贯通提供一定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实用帮助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立井贯通平面控制网误差分析精度前言刘桥北风井设计井深500米,北风井—主副井两井间的水平距离约2.1公里,副井上井口至测量水平深约350米,副井—北风井井下测量路线长约3.6公里,贯通闭合线路全长约7.2公里,属于大型两井贯通工程。
一、贯通方案确定在进行两井贯通时,需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确定贯通方案(采用井上下同一资料起算)。
分为以下步骤:1.分析矿区平面控制网矿建初期,淮北矿务局测量队于1980年布设了矿区首级控制,该首级控制网按5″小三角精度要求以煤仓为中心布设成中心多边形。
其中,前吕东—黄北为基线点,黄东为交会点,从相山(Ⅲ等)补测而来。
1.1主副井近井点由来刘桥一矿主、副井近井点,K21、K23、K25是由北京研究所于1984年采用光电测距,以煤仓—杨代庄为已知后视边起算,按5″级导线精度要求布设施测的复测支导线。
2.分析井下平面系统刘桥一矿井下平面控制导线点,是以原有的以煤仓为中心的多边形联测过来的,永1、永2、G1、G3’是以煤仓——K25为已知后视边,经主、副井双井定向联系测量于1985年2月12日和1985年2月16日两次独立测量,经平差后求得。
永1—G3’为井下控制导线的起算边。
永1和G3’为井下控制导线的起始坐标点。
3.根据已有控制网来确定测量方案由于矿井开采的沉降影响,大部分控制点已经遭到破坏,整个矿区控制网已经不复存在。
目前仅存的控制点有杨代庄、煤仓两测点和工广主、副井近井点K21、K23。
通过对近年来工业广场沉降监测资料的分析,显示工业广场受矿区水位下降和采动影响,有整体下沉的趋势。
由此推断,位于工广内的煤仓,K21、K23各控制点有可能发生位移。
这样一来,整个矿区范围内,已无完整的控制点可选用。
为了满足主、副井与北回风井的贯通工程的精度要求必须重新建立地面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家湾与杨山庄锯目洞180平巷贯通技术总结
摘要通过地表控制测量,井下导线测量及井下施工测量,贯通后对贯通效果进行精度评定,总结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控制测量;导线测量;施工测量;精度评定
1 工程概况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根据整个开拓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决定组织实施井下180平巷贯通工程.整个工程连接华家湾、杨山庄和田心三个工区,全长共6028 m,分7个阶段,16个独立的掌子面,其中包括华家湾与杨山庄180平巷贯通工程。
本次工程从3号脉180中段27穿脉以东进行贯通施工,杨山庄180从锯目洞斜井180中段开门,往西与华家湾180贯通,工程全长1258米。
2 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工程高质高效的完成,地测中心成立华-杨180平巷测量技术组,负责测量施工等技术管理工作,确实做到定点到人,统一管理。
3 工程测量
3.1 地表控制测量
由于2个矿段相距较远,各类误差较大,在地表布设2条一级导线建立闭合环并进行闭合测量。
一条导线的控制点布设在2矿段间的山顶上,并经过一条废石运输平巷,布设测站12站。
另一条导线沿着公路进行布设,共布设测站28站,在锯目洞坑口进行闭合,导线全长7.5 km。
地表采用徕卡TCR402全站仪进行往返测量,每次观测2个测回,并记下观测的平距、高差、水平夹角、前视高,仪器高和后视高。
在不同时段进行复测,复测观测2个测回。
由于测量导线较长,测站较多,温度、湿度、仪器误差和人为观测误差积累较大。
为了降低系统和人为误差,避免误差单向发散传播,观测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进行复测,复测选择不同的观测人员和记录人员。
导线测量误差指标与标准误差见下表1。
一测回中正镜与倒镜高差<±3 mm,,每2次观测同一观测点的高差<±5 mm。
以上指标均符合贯通要求对于超限的站再进行复测检查。
地表导线测量闭合环精度评定中主要技术要求对比表2。
3.2 地表水准测量
在地表布设四等水准网,以检核全站仪测距的三角高程。
分别在华家湾坑口与杨山庄坑口埋设水准点,从已知水准点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往返观测,并进行复测。
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精度,在水准测量之前要检查水准尺是否有弯曲,程度如何;圆水准器的装置是否正确。
在观测时要尽量减小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水准尺的读数误差,水准尺竖立不直的误差。
并且每次观测仪器前后距离尽量相等。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
水准往返测量较差为25 mm,符合贯通要求。
水准测量2次进行对比,并与全站仪所测的高程进行对比,2种方法测量相差46 mm,取2种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高程成果,且符合贯通的限差要求。
3.3 井下导线测量
在井下布设1级导线,并用徕卡TCR402全站仪进行往返测量。
并进行复测。
本次井下测量利用《胡家里与华家湾3号脉20中段贯通》的从炸药库斜井到华家湾二车场的成果,并对其成果进行检查,复核,确保利用的成果准确无误。
由于井下观测光线,活动范围等条件影响,加之温度、湿度的误差影响,每站产生的误差要比地表产生的要大。
井下测量误差见下表4。
每2次观测同一观测点的高差<±5 mm。
以上指标均符合贯通要求。
对于测量数据要认真解算、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 多手段误差分析
由于本次贯通距离很长,地表地形复杂,布设贯通导线总长为6600米,超过了《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布设要求,但是由于仪器,资质力量等硬件设施有限,不能进行四等控制网的布设观测。
为了保证贯通精度在误差预计范围之内,必须多方面、多手段研究、分析误差。
①降低视觉误差。
在观测时,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使仪器照准十字丝和前视成像达到最清晰。
在井下光线不好,则前视用手电照射细线和棱镜,仪器物镜用镜布檫干净。
②消除点位误差。
每观测一测回,把仪器从三脚架上取下再对中整平,消除对中整平造成的点位误差,每2次观测与对中整平换不同的观测者。
地表测量前视、后视都要用架设三脚架和棱镜,读取前后视,仪器高、前后视高量取斜长,再通过勾股定理计算竖直长度。
③减小测角测距误差。
为了减小人为误差,对于仪器测量的半测回归零差不得大于5秒,一测回的2C较差不得大于5秒,同方向各测回较差不得大于8秒,每条边测距中误差不得大于6 mm。
如由超限的数据,则及时换人复测,
确保达到点位精度要求④消除度盘误差。
每次测量观测2测回,每2测回采取制0和制90度观测,消除度盘、横轴、竖轴等引起的系统误差⑤减小气候影响误差。
每次测量修改次仪器所在位置的温度和高程。
温度由温度计实测出,高程由1:10000的地形图高程确定。
对于湿度和光线的影响则选择不同的观测时段进行观测。
4 施工测量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决定采用全断面两端相向掘进的的施工方法。
以地表控制测量和井下导线测量的成果为依据,在现场测量并解算2相向当头面的坐标,用坐标反算出2当头面的方位角,用全站仪放样的方法放出中线。
杨山庄180掘进面采取吊中线的方法定向,每隔30米吊2根细线。
在掘进时严格按照所放的中线掘进,规格为:宽为2.4米,高为2.6米,规格不不符合要求的要削邦;由于杨山庄锯目洞掘进面按照设计要求为负坡,放腰线的形式采用喷漆在墙上直接画坡度线,每隔15 m放腰线一次,坡度线的坡度为-2‰。
华家湾掘进面按实测的方向和坡度放置激光指向仪,并在激光仪前方用水泥布设2条中线,以检查激光仪指向的准确性,并定期根据测量结果纠正激光指向仪的方向与坡度,确保掘进的方向与坡度精确,华家湾段总体坡度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