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上泥盆统变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_徐静刚

合集下载

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天水地区新近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刘平;张平;刑强;宋春晖;唐玉虎;张军;匡永生;夏维民;潘美慧;鲁新川【期刊名称】《地球与环境》【年(卷),期】2007(35)3【摘要】通过对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物地化特征的研究表明:(1)天水盆地下山剖面泥岩富MgO、CaO、Nb、Sr、Th,贫SiO2、Al2O3、Ba、Cr、Ni、Rb,高Al2O3/TiO2、Cr/Zr、Cr/Th、Th/Sc,结合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和地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沉积相的横向变化,初步认为盆地南区西秦岭北缘各时代花岗闪长岩和偏中性岩主要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而古秦岭洋闭合期蛇绿岩套中的基性-超基性岩有很大的影响,其结果是它们高度混合的物质给盆地提供物源,泥岩样品中K2O的含量随时间增长而增高,说明物源区在溯源侵蚀的过程中富钾值岩大量出现;(2)CIA和ICV值指示天水盆地碎屑沉积物的物源区古风化程度较强,沉积物成熟度较低,源区沉积再循环的物质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在上新世到更新世之间存在化学风化作用减弱的趋势;(3)天水盆地从西秦岭山麓到华家岭地层沉积厚度越来越薄,从湖相逐渐过渡为湖泛平原相,结合主、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认为下山剖面沉积物是在压扭作用下的山前凹陷盆地构造环境中形成。

【总页数】8页(P239-246)【关键词】新近纪沉积物;地化分析;物源分析;构造背景;天水盆地【作者】刘平;张平;刑强;宋春晖;唐玉虎;张军;匡永生;夏维民;潘美慧;鲁新川【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P59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纪最大湖泛期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J], 范萌萌;李文厚;卜军2.内蒙古东乌旗巴彦塔拉盆地新近纪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指示意义 [J], 王玮3.西昆仑甜水海地区新近纪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J], 赵波;李有波;陈思尧;孙勇4.陇东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和风化指示意义 [J], 綦琳;乔彦松;刘宗秀;王燕;彭莎莎5.北羌塘沙窝滩、洪玉泉地区新近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金灿海;朱同兴;周帮国;于远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洪硅化木埋藏地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的指示

射洪硅化木埋藏地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的指示
的性 质 ” ’ 。 射洪 明星镇 龙凤 峡蓬 莱镇组 泥岩 样 品的(a b 值 的范 围为 9 ~ 1 L/ )Y . 1.,平 均为 1.,表 明该样 品 的轻 5 1 0 4
重稀 土 的分馏 程度较 高 ,具 中等负铕 异常 ;轻稀 土 的(a m 3 L/ )为 . .,重稀 土的 (dY ) 1 S 4~37 G /b 为 . ., 7~1 9 表 明轻 稀土 分馏 程度较 高 ,而 重稀 土分馏 程 度较 低 。稀土 元素 的这 些特 征表 明物 源 区 的原 始 物质 是长英
2 1 年 9月第 3 卷 第 3 01 l 期
 ̄Jl 质学 报 t地 W
3 讨论
31物 源 区性 质 .
R E , h e和 高场强 等元 素在 水柱 中停 留时 间短 ,几 乎全 部进人 了沉 积物 中 ,这些 相 容和不相 容 E T 、S 元 素 的 比例能 够 区分 泥岩 和砂 岩 中长英质 和铁镁 质来 源 的成分 ' 。基性 岩 L E /R E比值低 ,无 E R EH E u 异 常 ,而 酸性岩 通常具 有较 高 的 L E / R E比值和 负 E R EH E u异常 ,稀土 配分 型式可 以被 用于来 指示 物源 区
1 地质特征及样品的采集
四川 射洪硅 化木 埋藏 地位 于 明星镇 龙凤 峡 ,其硅 化木 化石群 集 中产 于 晚侏 罗统 蓬 莱镇组 下段 的长 石 砂岩 中 。在 近 1 m 范 围内发 现 出露 地表 的硅化 木达 5 2根 ,硅化木 为保 存次 生木 质部 的侏罗 纪松柏 类植 k 1
物 ,隶 属 于拟罗 汉松 型 、云杉 型 、原始 松型 、南 洋松 型 。出露 的硅 化木纹 理 清晰 ,质 地坚 硬 ,木质 “ 结 构 ”年轮 清晰可 见 。同时 ,在该 层 中还发 现有零 星分 布 的蜥脚类 恐龙 骨骼化 石” 。目前 已建立 了国家地

甘肃天水花石山金矿外围地层岩石学研究

甘肃天水花石山金矿外围地层岩石学研究

甘肃天水花石山金矿外围地层岩石学研究甘肃天水市花石山金矿属于构造(热液)蚀变岩型金矿,以含金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

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为震旦奥陶系葫芦河群石嘴组浅变质的变质砂岩、绿岩和中级变质结晶片岩、变粒岩,岩石中可见大量碳酸岩脉和石英脉,亦有轻微变质作用。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花石山金矿外围所采岩石样品进行肉眼鉴定、镜下鉴定及X衍射分析,初步探讨了研究区的岩性组合,即:属区域变质岩的泥质变质岩类、长英质变质岩类、铁镁质变质岩类和属动力变质岩的糜棱岩类;通过并对该区的变质岩进行原岩恢复,得出原岩主要为砂岩、泥质岩、铁镁质基性火成岩。

最后推斷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以中级变质岩构成结晶基底,后为浅变质碎屑岩不整合覆盖于其上,受区域构造影响,形成大量走滑及次级断裂,并衍生出较多构造岩,最终形成现在的地质特征。

标签:构造演化;原岩;岩性组合;变质作用;花石山花石山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之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柴家庄一利桥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中。

目前对于甘肃天水花石山金矿的研究程度总体不是很高,已有该地区的1:200000及1:50000区域地质图,但是彼此结果不符。

甘肃省地勘局第一地勘院的王强同于2006年发表了《花石山金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桂林理T:大学矿床预测研究所于2008年5月1日始,在包家沟金矿普查区东部设计的3.06平方公里工作区内,完成了南北长1760米,东西宽1700米,工作测网100×40米的约2.992平方公里的地化勘查工作。

依附于地学院隐伏矿床研究所进行的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包家沟金矿普查区1:10000地质填图项目,对花石山金矿外围地层岩石进行岩石学研究。

1研究方法1.1镜下鉴定本次实习室内鉴定的主要方法是光薄片的镜下鉴定,是在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磨得。

首先从所有采集的标本中挑出具有鉴定价值的标本,把它们列为制作薄片的对象,再从挑出的标本中再次选择金属矿物含量比较高的岩石样品,把它们列为制作光片的对象,然后尽量选择与岩石层理相垂直的一角,用油笔圈出,再送往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进行磨片工作。

歧口凹陷古近系盆地构造对沉积层序发育和砂分散体系的控制

歧口凹陷古近系盆地构造对沉积层序发育和砂分散体系的控制

歧口凹陷古近系盆地构造对沉积层序发育和砂分散体系的控制陈莹1 ,林畅松2 ,张学伟1 ,杨孝法1,雷艳萍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试验中心,北京 100083E-mail: chenying_546@摘要:受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控制,歧口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始裂陷期半干旱浅湖环境、强烈裂陷期深水湖盆环境和裂陷晚期开阔浅湖沉积演化序列。

受整个盆地古构造格架的控制, 研究区内可划分七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分布决定着特定沉积相带的展布;构造格局影响并形成三大物源体系,在西南断阶带、凹陷南缘中部、东北部盆缘断裂与F1断裂交汇处以及东北部盆缘断裂与低凸起南缘断裂交汇处分别控制着四个规模较大的砂分散体系。

关键词:歧口凹陷古近系;古构造格架;沉积演化;物源体系;砂分散体系1.引言将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作用相结合,分析盆地演化过程中各种构造作用与层序、沉积体系域以及沉积物分散体系分布的成因关系,是近年来国际上构造地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1,2]。

近十多年来,我国在中新生代湖盆油气勘探实践中注重了构造作用对层序结构和沉积体系发育演化的成因分析,在理论和勘探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突破[3-5]。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是渤海西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

渤海中、新生代地质的显著特征是沉积作用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6]。

本文从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等方面入手,研究不同阶段构造背景下的沉积体系以及砂分散体系的分布规律,揭示古构造运动的控制作用,有效地预测有利储集体的分布。

2. 盆地充填序列与构造演化与渤海湾盆地其它断陷盆地相似,歧口凹陷的构造格架和沉积充填序列受盆地裂陷构造演化和幕式过程的控制, 呈阶段性演化[3]。

古近系可划分出四个由古构造运动面(孔店底界、沙三下底界、沙二底界及东营组顶界)分隔的构造层序,分别具有不同的构造沉降速率和特定的沉积组合,经历了3个从较快的水进-水退的沉积旋回,依次为孔店-沙四二级层序、沙三下-沙三上二级层序、沙二-东一二级层序,分别对应古近纪三个幕式裂陷过程,初始裂陷期、强烈裂陷期和裂陷晚期(图1)。

西秦岭伯阳—元龙地区中泥盆统变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西秦岭伯阳—元龙地区中泥盆统变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注 :本文 为大陆动力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 (编号 :201210133)的成果 。 收稿 日期 :2018-O1.12;改回 日期 :2018.07.23;责任编辑 :刘志强 。Doi:10.16509/j.georeview.2018.05.004 作 者 简介 :生 ,构 造 地 质 学 和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专 业 。 Email:707107057@ qq.oom。 通 讯 作 者 :罗 金 海 ,男 1967年 生 ,博 士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区 域 构 造 研 究 。 Email:luojh@ nwu.edu.cn。
关键 词 :西 秦 岭 ;中 泥 盆 统 :变 砂 岩 ;地 球 化 学 ;碎 屑 锆 石 U—Pb年 代 学
西秦 岭 地 区位 于祁连造 山带与 秦岭 造 山带 的结 合 部位 ,在北 秦 岭一 祁 连 结 合 区 和 天 水一 武 山构 造 带 (商丹 构 造 带 西 延 部 分 )北 侧 伯 阳镇 保 安 村一 元 龙镇 红 星村 一带 出露 一套 高绿 片岩 相一 低角 闪 岩相 变砂 岩 ,前人 对这 套 变砂岩 的形 成 时代 有不 同看 法 , 对 其地 质意 义 的研 究 目前 还 很 薄 弱 。1:20万 香 泉 幅矿产 图o(1968)根据 区域 地层 对 比将 保 安村 南 变 砂 岩 地 层标 定 为 中泥 盆 统 F岩 组 (D, ),而 红 星 村 南 这套 地层 被标 定 为 石 炭一 二 叠纪 闪长 岩 (6 )。 1:25万天 水 市 幅地 质 图9(2003)把 红 星村 南 的 闪 长 岩重新 厘 定为 变 砂 岩 ,并 根 据 区域 地 层 对 比将 保 安 村南 变砂 岩 和红 星村南 变砂 岩均 标定 为奥 陶 系草 滩 沟群 张家 庄组 (Ozh ),但 是 伯 阳镇 和元 龙 镇 的这 套 变砂 岩 与奥 陶系 草滩沟 群 生物化 石 采集 剖面 相距 甚 远 ,所 以这 套变 砂 岩 的形 成 时 代仍 值 得 进 一 步 研 究 。晚古生 代 以来 西 秦岭 造 山带北 缘 的构造 和 古地 理 格局 均发 生 了重 大 变 革 ,对 不 同 时期 和不 同环 境 沉 积地 层形 成 时代 和沉积 环境 的研 究 对该 地 区大 陆 动 力学研 究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科 学 意 义 (王元 元 等 , 2014)。伯 阳一 元龙 一 带 变 砂 岩 的 形成 时代 和 形 成 环 境对 天水 一武 山构 造带 板块 拼接 作 用 的时 限有 良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矿物学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陶士振,米敬奎,高晓辉,杨春,张响响,庞正炼,范建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多层系产气、大面积含了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长期生烃、持续充注的特气、天然气分布不受构造控制,气水分异差,含征。

分析了流体包裹体中的气体成分和同位素特气饱和度变化大。

前人对该区烃源岩和现今气田征,揭示了地史时期天然气充注和运聚过程中,气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根据613C2介于一30%o~保存下来的气体613Cl和613C2总体上比现今气田一249/00之间,8Dc2H6=一1509'/oo~-110‰(梁艳等,气稍偏重,表明经历的运移和水洗、同位素分馏2006:肖芝华等,2008),认为须家河组天然气效应较弱;而包裹体中613Cc02较轻,表明地层流为自生自储的煤成气,煤系烃源岩全天候生气,体中溶解的无机成因C02气体混入较少。

因此,根据有限的包裹体温度统计分布呈现双峰特征包裹体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用于揭示(90~100℃和130~150℃),认为天然气幕式油气运移和充注过程中的地质与地球化学信息,充注,裂缝是主要输导通道,具有晚期成藏特征恢复油气形成演化历史中天然气地球化学行为(蒋裕强等,2006)。

现今气田气成分和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晚期特征。

成藏聚集的天然气组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本研究采集了42口井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但无法反映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生排出的天然层中100余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均分布于川中地气组分和同位素特征,即无法揭示运移和充注过区各个气田的含气层段中,所采集的须家河组岩程中的天然气地球化学演化和特征。

石样品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目前须家河组天然气研究中存在的基础问分成熟度较高,但结构成熟度低。

所属沉积微相题主要是,须家河组地史时期烃源岩生气排驱充为三角洲平原一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中粗粒砂注过程中保存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现今岩。

天山成矿带境内外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中国东天山和哈萨克斯坦楚伊犁地区(王学求,

天山成矿带境内外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中国东天山和哈萨克斯坦楚伊犁地区(王学求,

收稿日期:2007-10-26;修订日期:2007-10-31科技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编号:2005DFA21130)资助。

作者简介:王学求(1963-),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

E-mail:wangxueqiu@igge.cn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第26卷第12期2007年12月Vol.26,No.12Dec.,2007天山成矿带境内外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中国东天山和哈萨克斯坦楚伊犁地区王学求1,2,Λ.А.Ярчева3,徐善法1,2,迟清华1,2,Т.А.Волкова3,Ж.Кушербаев3,刘大文4,聂兰仕1,2,张必敏1,2,孙彬彬1,2,申伍军2WANGXue-qiu1,2,XUShan-fa1,2,CHIQing-hua1,2,LIUDa-wen4,NIELan-shi1,2,ZHANGBi-min1,2,SUNBin-bin1,2,SHENWu-jun2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中国地质科学院应用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3.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萨特巴耶夫地质科学研究所,阿拉木图;4.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1.Instituteof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Exploration,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Langfang065000,Hebei,China;2.KeyLaboratoryforAppliedGeochemistry,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Langfang065000,Hebei,China;3.K.I.SatpaevInstituteofGeologicalSciences,MinistryofEducationandSciencesoftheRepublicofKazakhstan,Almaty,Kazakhstan;4.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ChinaGeologicalSurvey,Beijing100037,China摘要:对天山成矿带中国境内的东天山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楚伊犁地区1∶100万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填图所揭示的信息进行了对比研究。

西秦岭四儿沟门金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西秦岭四儿沟门金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西秦岭四儿沟门金矿床成矿规律探讨王乃伟(甘肃省西和县中宝矿业有限公司,甘肃 西和 742100)摘 要:文章主要对西秦岭四儿沟门金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该矿床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地层中,矿体赋存特征较复杂,主构造及次级构造均发育,成矿具多期次性。

关键词:西秦岭;四儿沟门;金矿床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6-0119-2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of the Siergoumen gold deposit in West Qinling MountainsWANG Nai-wei(Gansu province Xihe County Zhong Bao Mining Co., Ltd., Xihe 74210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of the Siergoumen gold deposit in West Qinling Mountains. The deposit is hosted in the Xihanshui Formation strata of the Middle Devonian.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re complex. The main and secondary stru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and the mineralization is of multiple stages.Keywords: West Qinling Mountains; Siergoumen; gold deposit收稿时间:2018-07作者简介:王乃伟,生于1984年,男,地质工程师,本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34 )
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36 卷
微量元素协变关系是岩石成因和形成环境判别 的良好标志。在 T iO2 ) TF e2O 3 + M gO 图解 ( 见图 3 , a) 中, 多数样品落入大陆岛弧区, 少数样品有向大
洋岛 弧区 漂移 的 趋势。在 A l2 O3 / S i O2 ) TFe2 O3 + M gO 图解 (见图 3 , b)中 , 样品在岛弧区和活动大陆 边缘区均有分布, 而与被动陆缘无关。
均 TFe2 O3 + M gO, T i O2 含 量与大陆岛弧 型相似, 而 K 2 O /Na2O 和 A l2 O3 / ( C aO+ N a2 O )值偏高 , 高出 M. R. Bhat ia 给 出 的 K2 O /N a2 O 和 A l 2 O 3 / ( CaO + N a2 O ) 最 大 值 11 60 和 41 15 。 K2 O /N a2 O 值 与
第 3期
徐静刚等 : 天水上泥盆统变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 造环境
)
433 )
图 1 天水地区地质略图 F ig . 1 The geo log ica l sketch m ap of the T ianshu iA rea 1 中、 新生界 辉长岩 裂 2 二叠系 3 中上泥盆统舒家坝群 11 被覆盖的基底断裂 16 研究区 4 上泥盆统大草滩群 12 推测断裂 5 下元 古界 6 下古生界 7 碱 性岩 8 基性 9 花岗岩 10 断裂 13 商丹蛇 绿构造混杂 岩带 14 主要构造带 边界断
1 地质概况 2 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构造环境
研究表明: 天水地区关子 ) 武山蛇绿岩带具有 板块缝合带特征 , 是东秦岭商丹缝合带的西延对应 部分; 以关子 ) 武山蛇绿岩带为界, 南北两侧具有不 同的岩石构造组合 ( 见图 1) ; 北侧主要出露前寒武 纪牛头河群变质基底岩系 , 其上主要为下古生界李 子园群绿片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 而南侧自北 而南依次出露上泥盆统大草滩群和中上泥盆统舒家
图 3 常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 [ 2] F ig. 3 M ajor e lement plots fo r tecton ic setting d iscr i m ina tion B 大陆岛弧 C 活动陆缘 D 被 动陆缘 A 大洋岛弧
2 . 2 稀土元素 天水地区大草滩群变质砂岩微量和稀土元素化
10
- 2
Z J- 19 平均值 641 72 671 18 01 60 01 72 111 28 141 01 41 17 51 03 01 12 01 07 21 39 21 50 61 12 11 90 11 17 11 50 21 20 31 07 01 15 01 16 61 78 31 61 991 70 991 74 61 56 71 53 01 17 01 21 11 88 21 12 11 55 41 97
现有的研究表 明, 砂 岩的 TF e2 O 3 + M gO, T i O2 含量, 以及 A l2 O3 /S i O 2, K2 O /Na2 O 和 A l2O 3 / ( C aO+ N a2 O )等比值具有显著的构造背景差异, 因而成为 大地构造环境判别的 重要参数
[ 1]
。该区变砂岩平
学组成分析结果列于表 2 。
表 2 天水地区大草滩群变砂岩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含量 Tab. 2 Trace and rare earth e le m en t abundan ces of the m etasandstones of D acaotan G roup
样 品编号 Ba Rb Sr Th U Zr Nb Hf Sc V Cr Co Ni Cu Zn Y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L- 2 834 1161 3 641 6 131 70 31 21 295 131 1 81 51 141 0 92 1051 1 78 40 151 6 591 6 271 7 381 3 701 1 81 04 321 2 61 24 11 30 61 04 01 91 41 77 11 01 L- 4 889 1541 6 851 5 171 36 31 93 255 181 0 71 43 191 3 146 1151 4 251 0 49 261 7 86 351 5 411 7 821 3 91 09 371 2 71 31 11 49 71 32 11 10 51 95 11 26 L- 5 849 1671 2 841 7 151 09 31 59 243 171 7 61 22 161 4 126 1081 0 231 3 45 271 2 771 0 351 0 411 4 801 4 91 25 361 6 61 89 11 41 61 53 11 00 51 62 11 14 L- 6 793 1511 1 821 0 131 99 31 28 222 161 4 51 62 141 5 120 951 3 191 6 41 261 5 751 4 321 5 371 5 731 3 81 38 321 8 61 27 11 31 51 97 01 91 51 19 11 04 Z J- 6 6471 9 1321 7 921 5 121 64 11 73 234 151 8 51 69 141 0 103 981 1 261 4 43 61 7 701 3 251 4 331 4 621 8 71 39 281 4 51 34 11 09 41 91 01 78 41 32 01 86 Z J- 15 6041 7 1081 3 134 151 80 11 81 267 161 3 71 93 101 2 76 471 11 65 221 3 111 8 681 0 231 4 321 6 681 1 61 77 251 3 41 58 01 93 41 55 01 68 41 00 01 83 Z J- 16 857 1511 0 1061 9 161 89 21 30 249 171 5 71 40 141 1 80 771 6 291 8 37 191 1 751 6 301 0 531 4 961 7 111 33 431 6 71 81 11 60 71 38 11 05 51 55 11 08 ZJ- 17 6501 9 1161 2 154 151 12 21 30 263 161 4 71 32 121 2 80 781 6 321 5 38 151 1 741 8 291 1 351 0 671 8 71 95 301 9 51 89 11 21 51 62 01 90 51 05 11 07 Z J- 18 772 1391 5 141 161 28 21 30 242 171 1 61 96 131 8 83 921 4 321 1 45 51 35 821 8 311 0 491 8 961 1 111 24 431 7 71 99 11 55 71 40 11 07 51 69 11 14
现有的研究表明, 东秦岭商丹缝合带西延经周 至黑河、 太白岩湾 , 在天水地区经关子镇、 武山以出 露蛇绿岩为标志 , 但关于蛇绿岩的侵位、 南北板块的 拼接时限尚存在较大争议。那么, 在板块拼接过程 中形成的沉积岩系, 就成为记录板块作用、 过程及其 时限的良好示踪剂。在天水关子 ) 武山蛇绿岩带南 侧出露上泥盆统大草滩群 , 主要为低绿片岩相变质 的碎屑岩。其形成环境对于揭示商丹带的西延 , 尤 其是南北板块拼接作用的方式与过 程具有重要意 义。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 对天水地区大草 滩群变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 探讨 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收稿日期 : 2005 -01-06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0234041 ; 40472115) 作者简介 : 徐静刚 ( 1978-), 男 , 陕西兴平人 , 西北大学硕士生 , 从事构造地质学研 究。
2 . 1 主元素 本研究样品分别采自天水皂郊镇和武山四门镇 两条剖面 , 主要岩性为杂砂岩 ,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 部国家重点实验 室采用 XRF 和 ICP-M S 测试主元素和静刚, 董云鹏, 马海勇, 朱
摘要: 目的
涛, 王

710069)
( 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学系 , 陕西 西安
探讨天水地区上泥盆统大草滩群变砂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方法
利用砂岩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结合区域地质研究。 结果 天水地区上泥盆统大草滩群主要 为变砂岩、 粉砂岩 、 泥质岩石, 其中的变砂岩地球化学具有相对低 S i O 2, Na2 O, 高 T i O2, M gO, F e2 O 3, A l2O 3 的特征; 富集 Nb , Co, L a , Ce , Nd , 亏损 Sc , Th , H f以及 L a /Th , La / Sc , Th / Sc , T i/Z r , Z r/H f等特 征参数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沉积物相似 。结论 变砂岩碎屑来源于活动大陆边缘 。 关 键 词 : 天水地区 ; 变砂岩; 地球化学 ; 构造环境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274 Ⅹ ( 2006) 03 -0432 -05 坝群 , 其上角度不 整合覆盖侏罗 系砾岩、 砂 岩夹煤 线。天水地区中上泥盆统舒家坝群是典型的被动陆 缘型浅海带沉积建造 , 而上泥盆统大草滩群北部与 关子 ) 武山蛇绿岩带以及下古生界李子园群以断层 带相分隔 , 南侧与中泥盆统舒家坝群不同层位构成 超覆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大草滩群主要岩石组合 为不均匀变质的绿片岩、 绿泥石英片岩、 千枚岩, 未 变质的中 ) 细粒石英砂岩、 泥质粉砂岩及杂砂岩等, 强变形变质区段岩石主要显示强烈的片理化, 叠加 改造了原始层理, 弱变形变质区段沉积层理清晰 , 发 育变余砂质结 构。其中的杂 砂岩具有杂基 支撑结 构, 碎屑主要为矿物碎屑 , 以斜长石、 石英为主, 长石 普遍发生绢云母、 绿泥石化, 杂基主要为微粒长石、 石英、 绢云母、 绿泥石等矿物。 中图分类号 : P588121 天水地区上泥盆统大草滩群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