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是怎样转变的

合集下载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各种高程的换算关系

港口水利工程高程、水位关系转换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56黄海高程基准:+0.00085高程基准(最新的黄海高程):56高程基准-0.029吴淞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1.688珠江高程系统:56高程基准-0.586我国目前通用的高程基准是:85高程基准一直没搞清楚56黄海高程基准和85高程基准的关系!总算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看一下吧!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gps高程转换的方法

gps高程转换的方法

gps高程转换的方法GPS高程转换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它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和电子导航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将GPS定位坐标转换成对应高程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为了得到可靠的结果,需要对GPS 高程转换方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下面将逐步介绍GPS高程转换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获取GPS坐标数据首先需要获取GPS定位数据,包括经度、纬度和椭球高程。

椭球高程也被称为天球面高程,是指从GPS卫星到地球表面上的点所在的椭球体的中心点(地球质心)的距离。

椭球高程很难被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和测量中,因此需要进行高程转换。

第二步:确定大地高程接下来需要确定大地高程。

大地高程是从地球表面到一个特定的水平参考面的垂直距离。

它可以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的高程点和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获得。

通常,大地高程采用海平面作为参考面,即平均海平面。

第三步:计算椭球高程和大地高程的差异一旦测量了大地高程和GPS坐标数据,就可以通过计算椭球高程和大地高程之间的差异来获得高程转换结果。

这个过程被称为高程的正常高差或高差变换。

这些高差数据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高程转换模型来进行计算。

第四步:应用高程转换模型现在,需要使用特定的高程转换模型将椭球高程转换为大地高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椭球体长轴的长度以及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

例如,欧洲和北美采用的高程转换模型是EGM96(Earth Gravitational Model 1996),该模型基于WGS84椭球体。

第五步:校准结果最后需要校准高程转换的结果。

为了保证高程转换的精度,需要采用校准点进行校准。

这些校准点通常是相对于大地高程确定的。

通过校准,可以更准确地将椭球高程转换为大地高程。

综上所述,GPS高程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谨的方法和流程。

正确的GPS高程转换方法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度和可靠性的关键。

熟悉这些步骤和方法可以使高程转换计算更具准确性。

85高程转换2000高程

85高程转换2000高程

85高程转换2000高程
高程转换是指将一个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转换为另一个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

在这种情况下,85高程转换为2000高程可能涉及不同的测量单位或者不同的基准。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85高程和2000高程所使用的高程系统和单位。

如果它们使用的是相同的高程系统和单位,那么转换就会比较简单。

但如果它们使用的是不同的高程系统和单位,那么就需要进行详细的转换计算。

假设这里的高程是指海拔高度,以米为单位。

如果85高程和2000高程是基于不同的基准,比如85高程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基准点,而2000高程是基于另一个基准点,那么就需要进行基准转换。

这可能涉及到使用地球物理学模型和大地水准面理论来进行精确的转换计算。

另外,如果这里的高程是指的大气压力高度,那么85高程和2000高程可能需要考虑地球的气压变化和温度变化,这就需要考虑气象学的知识来进行转换计算。

总之,高程转换涉及到不同的测量系统和基准点,以及可能涉及到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的知识。

因此,确切的转换方法取决于具
体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详细研究和计算来得出准确的转换结果。

不同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不同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不同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概述:不同高程系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测量和表示高程的不同方法和标准。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不同的高程系统会采用不同的基准和测量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程系统,包括大地水准面、椭球面高程、正高程和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的转换关系。

一、大地水准面(Mean Sea Level)大地水准面是指地球上所有点的平均海平面。

它是一个理想的参考面,用于测量和比较不同地点的高程。

在大地水准面上,海平面的高程被定义为0。

大地水准面可以通过水准测量和重力测量等方法来确定和维护。

二、椭球面高程(Ellipsoidal Height)椭球面高程是指相对于一个参考椭球体的高程。

参考椭球体是一个近似于地球形状的椭球体,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

椭球面高程的基准点通常是一个参考椭球体上的某个点,称为基准点。

椭球面高程与大地水准面的高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被称为大地水准面偏差。

三、正高程(Orthometric Height)正高程是指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程。

它是通过测量从地面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来确定的。

正高程可以通过水准测量和重力测量等方法来测量和计算。

在测量正高程时,需要考虑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和重力变化等因素。

四、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的转换关系由于大地水准面和椭球面是两种不同的高程系统,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

常见的转换方法有以下几种:1. 大地水准面高程到椭球面高程的转换:大地水准面高程可以通过加上大地水准面偏差来转换为椭球面高程。

大地水准面偏差可以通过水准测量和重力测量等方法来确定。

2. 椭球面高程到大地水准面高程的转换:椭球面高程可以通过减去大地水准面偏差来转换为大地水准面高程。

3. 正高程到椭球面高程的转换:正高程可以通过加上大地水准面偏差来转换为椭球面高程。

4. 椭球面高程到正高程的转换:椭球面高程可以通过减去大地水准面偏差来转换为正高程。

需要注意的是,大地水准面和椭球面的转换关系是基于特定的基准点和参考椭球体来确定的,不同的基准点和参考椭球体会导致不同的转换结果。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高程转换是地理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地表的高度和海拔的计算,对于地形地貌的研究和工程测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是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高程转换计算的工具,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的相关知识。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球的椭球体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分布规律,通过测量和计算地表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地表点的三维位置。

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主要包括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和椭球面高程变换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的计算公式口诀。

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是指将地球表面的高程转换到大地水准面上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口诀为,H=h+N,其中H表示大地水准面高程,h表示地表的高程,N表示大地水准面的高程改正数。

这个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的计算公式口诀。

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是指将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转换到另一个大地水准面上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口诀为,H2= H1+ΔH,其中H1表示第一个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H2表示第二个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ΔH表示两个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大地水准面高程变换的计算。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椭球面高程变换的计算公式口诀。

椭球面高程变换是指将地球椭球体上的高程转换到地球表面上的过程,其计算公式口诀为,h= H-Δh,其中h表示地表的高程,H表示地球椭球体上的高程,Δh表示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口诀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椭球面高程变换的计算。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高程转换计算公式口诀是地理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高程转换的计算。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口诀来进行高程转换的计算,以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高程换算

高程换算

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及其换算关系作者:周杰鑫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验潮资料确定的水准原点高程及其起算面。

目前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主要包括“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和“珠江高程基准”等四种。

1.“1956年黄海高程”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该高程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56年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029(米)“1956年黄海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688(米)“1956年黄海高程”=“珠江高程基准”+0.586(米)2.“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1956年黄海高程”计算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 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用精密水准测量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

习惯说法是“新的比旧的低0.029m”,黄海平均海平面是“新的比旧的高”。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029(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1.717(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0.557(米)3.“吴凇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采用上海吴淞口验潮站1871~1900年实测的最低潮位所确定的海面作为基准面,该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一直为长江的水位观测、防汛调度以及水利建设所采用。

测绘技术中的高程转换方法概述

测绘技术中的高程转换方法概述

测绘技术中的高程转换方法概述引言高程是指地物表面点与一个确定的基准面的垂直距离,是测绘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在不同的测绘项目中,常常需要进行高程的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概述测绘技术中常用的高程转换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一、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测绘中最基本、最精确的高程测量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不同点上的水准线来获得高程信息。

常用的水准测量法包括闭合水准、开放水准和精密水准等。

闭合水准是最常见且应用广泛的一种,它通过建立一个回路将测量的高程封闭起来,以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二、重力测量法重力测量法是利用地球上的重力场来推导高程信息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地球重力场在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计算出该位置的高程。

重力测量法在大地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较大范围的高程转换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进行高程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高程信息。

GPS测量法具有快速、精确、成本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和导航等领域。

四、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获取地物的光谱信息和相应的高程数据,可以进行高程转换。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形和地貌的测绘,尤其对于较大范围和复杂地形的高程转换具有很大的优势。

五、插值方法插值方法是在已知高程点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数学推算方法来推测未知位置的高程信息。

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插值和克里金插值等。

插值方法在实际测绘工程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地形或DEM(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中,能够对离散的高程点进行平滑的拟合。

六、地面形态分析地面形态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地表特征的定量分析,来获得高程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地面形态分析方法包括等高线分析、坡度分析和曲率分析等。

高程转换

高程转换

高程转换珠江高程+5.00(m)=广州高程珠江高程+0.59(m)=黄海高程珠江高程+0.74(m)=国家85高程**我国高程系统大全一、高程系统的一般意义变化曲线基面是指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

在水文资料中涉及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等四种。

(1)绝对基面。

是将某一海滨地点平均海水面的高程定义为零的水准基面。

我国各地沿用的水准高程基面有大连、大沽、黄海、废黄河口、吴淞、珠江等基面。

(2)假定基面。

为计算测站水位或高程而暂时假定的水准基面。

常在水文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而一时不具备接测条件的情况下使用。

(3)测站基面。

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假定的固定基面。

一般选为低于历年最低水位或河床最低点以下0.5m~1.0m。

(4)冻结基面。

也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固定基面。

一般测站将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

二、常用高程系统高程系统的换算是令人困扰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个高程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往往都有所区别。

可以查到的资料相当匮乏。

先收集整理如下。

(1) 波罗的海高程波罗的海高程十0.374米=1956年黄海高程中国新疆境内尚有部分水文站一直还在使用“波罗的海高程”。

(2) 黄海高程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该原点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计算的高程为72.289米。

(3) 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程是地理测绘专门用语,就是所谓海拔高(程)的,以海平面为绝对零点,与之比对的高度。

标高也是一个工程术语,更多使用在建筑方面,有关他的解释参考以下引用:标高/绝对标高/高度/建筑标高/结构标高
绝对标高:相对对海平面的高度,
海平面的标高规定为0,在以上的为正值,
以下的为负值,相平的为0,也叫海拔高度,高程
相对标高:对于一个地区,
通常市政国土部门会测量出某个特定的、固定的点的绝对标高,
其他的测点相对于绝对标高的高度,其上为正,下为负;
建筑标高: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差别在于装修,通常情况下,施工放线会在结构高度上作出而不是装修高度,一些地区经常忽略掉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差别。

以上的量单位只能是米(m)高度,值具体的、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只能为正或者0,不能为负数,单位是毫米(mm)
在生产建设和手工计算习惯意识里,
大家都还是习惯于m,但请注意单位的相互转换
|评论
2007-5-10 09:39 偶是歌迷|四级
标高;是在建筑房屋时所用的一个术语,一般都是建筑第一层地面是0点,在建筑
方线时以这一平面为基点,向下或向上算高度!
高程;通俗地讲,就是某一水平面或一点,与相对照的海平面平均高度的高差,其高程即海拔为多少米,称为水准点。

从某一指定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称为高程。

由于选用的基准面的不同,因而可产生不同的高程系统。

采用平均海平面,即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建立起来的高程系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

这里应该指出,由于各国有各自确立的平均海平面即大地水准面,因此建立了各自的高程系统。

一、高程系统的一般意义
变化曲线基面是指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

在水文资料中涉及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等四种。

(1)绝对基面。

是将某一海滨地点平均海水面的高程定义为零的水准基面。

我国各地沿用的水准高程基面有大连、大沽、黄海、废黄河口、吴淞、珠江等基面。

(2)假定基面。

为计算测站水位或高程而暂时假定的水准基面。

常在水文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而一时不具备接测条件的情况下使用。

(3)测站基面。

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假定的固定基面。

一般选为低于历年最低水位或河床最低点以下0.5m~1.0m。

(4)冻结基面。

也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固定基面。

一般测站将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

二、常用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的换算是令人困扰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个高程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往往都有所区别。

可以查到的资料相当匮乏。

先收集整理如下。

(1) 波罗的海高程
波罗的海高程十0.374米=1956年黄海高程
中国新疆境内尚有部分水文站一直还在使用“波罗的海高程”。

(2) 黄海高程
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该原点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计算的高程为72.289米。

(3)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5) 广州高程及珠江高程
广州高程=1985国家高程系+ 4.26(米)
广州高程=黄海高程系+ 4.41(米)
广州高程=珠江高程基准+ 5.00(米)
(6)大连零点
入侵中国东北期间,在大连港码头仓库区内设立验潮站,并以多年验潮资料求得的平均海面为零起算,称为“大连零点”。

该高程系的基点设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港原一号码头东转角处,该基点在大连零点高程系中的高程为3.765米。

原点设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人民广场内,已被毁坏。

该系统于1959年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曾广泛使用。

1959年中国东北地区精密水准网在山海关与中国东南部水准网连接平差后,改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大连基点高程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为3.790米。

(7) 废黄河零点
江淮水利测量局,以民国元年11月11日下午5时废黄河口的潮水位为零,作为起算高程,称“废黄河口零点”。

后该局又用多年潮位观测的平均潮水位确定新零点,其大多数高程测量均以新零点起算。

“废黄河口零点”高程系的原点,已湮没无存,原点处新旧零点的高差和换用时间尚无资料查考。

在“废黄河口零点”系统内,存在“江淮水利局惠济闸留点”和“蒋坝船坞西江淮水利局水准标”两个并列引据水准点。

(8)坎门零点
民国期间,军令部陆地测量局根据浙江玉环县坎门验潮站多年验潮资料,以该站高潮位的平均值为零起算,称“坎门零点”。

在坎门验潮站设有基点252号,其高程为6.959米。

该高程系曾接测到浙江杭州市、苏南、皖北等地,在军事测绘方面应用较广。

原黄河流域采用的高程系统
黄河流域高程系统较为紊乱,目前使用的高程系统有9种之多(大沽、黄海、假定、冻结、1985国家高程基准、引据点III、导渭、坎门中潮值、大连葫芦岛)。

目前已经全部统一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 吴凇(口)高程系统
该高程系统比较混乱,不同地区采用数值不一,如采用,需要仔细核对。

宁波:“1985国家高程基准”注记点=“吴淞高程系统”注记点-1.87
嘉兴::“1985国家高程基准”注记点=“吴淞高程系统”注记点-1.828
|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