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变化
2021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及应激状态范文2

2021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及应激状态范文 子宫肌瘤为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一般在29~50 岁左右的育龄期妇女,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会增加[1].对于其治疗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而手术包括子宫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全切术对于患者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大,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临床在积极治疗提高治愈率的同时,亦越来越重视患者的预后,所以为提高患者的健康,子宫肌瘤剔除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子宫全切术的应用除了出现癌变很少应用。
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是通过开腹进行的,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也得到了推广[3,4].然而此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如何、孰优孰劣,各自的适用情况如何,众说纷纭,许多学者亦对这两种术式均做出了对比研究。
因此,本研究选择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入住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及临床效果,以期为子宫肌瘤的诊疗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 2011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入住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采用个体匹配,按照 1: 1 比例选取对照,即调查每一个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同时,调查 1个年龄相同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共搜集 170例患者,两组患者平均年龄 40.50±10.56 岁,生育状态、肌瘤大小、生长部位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常规全麻后以四孔法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压力 14mmHg,先腹腔病灶探查,同时电凝止血,较小的病灶直接剔除然后取出,较大的病灶则粉碎后取出。
开腹组行开腹手术,常规全麻,腹正中线切口,大小为7.0~10.0cm左右,探查病灶,同时电凝止血,切除并取出病灶,后进行缝合。
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抗炎补液支持等相关治疗,并在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后出院。
对比分析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影响

对比分析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4-15T05:58:13.5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李莹[导读]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
参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应激情况。
李莹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5月-2019年5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
参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应激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应激指标的比较上存在差异,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波动显著小于开腹手术患者,这则有利于术后康复。
因此,可结合临床实际优先使用此术式。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应激状态[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and open myomectomy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state of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experiment.They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myomectomy,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comparison of stress indicators there are differenc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he perioperative stress fluctu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tomy,which is conducive to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Therefore,it can b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use of this oper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open surgery;myomectomy;perioperative period;stress state在临床上,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在对此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便是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术式【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及其他敏感应激指标的变化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及其他敏感应激指标的变化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血清应激激素及其他敏感应激指标的变化。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54例需要剔除子宫肌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术前10 min、术中及术后30 min血清中应激激素和其他应激激素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30 min的NE、Co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AngⅡ的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30 min的5-HT、Lep和血糖浓度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应激激素变化小,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术后的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perioperative serum levels of stress hormones and other sensitive stress index in hysteromyomectomy under laparoscope. Methods 54 patients treated for myom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27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pen myomectomy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myomectormy,then the changes of stress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in preoperative 10 min,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30 mi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and average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E and Cor postoperative 30 min in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but the degree of varibility of AngⅡ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i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The 5-HT,Lep an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of postoperation 30 m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uterine fibroids excluded patients perioperative body′s stre ss hormones change is small,i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operation and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Key words] Hysteromyomectomy under laparoscope;Perioperative;Stress hormones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其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30%,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及应激反应分析

治疗的同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意事项等。5)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主动指导其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5例子宫
合麻醉师操作,安抚患者,将其心理状态调至最佳状态,确保 手术顺利 进 行。术 中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操 作、严 密 监 测 患 者 体 征,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6)术后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并仔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全程为其提供优质服
务,以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关心患者为主导,提倡人文关怀。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密切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定时查房、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
合理的饮食、运动、预防并发症方案。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包 SPSS21.0进行
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由 (狓珔±狊)表示,行狋检验,计数资料由率 (%)表示,行χ2 检验,若 犘 <0.05表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的呼吸、血压及心率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
组的基础上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1)成立路径 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组员为患者制定具有 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并在执行中进行跟踪、评价及
波动,但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018年6月第12期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狓珔±狊),分]
组别
护理态度
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
研究组(狀=50) 98.75±5.73b 92.43±3.25b 88.75±6.42b 对照7 76.39±5.79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以11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结果:T0时点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以及肾上腺素(D、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水平等各项应激反应指标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L、T2时点时,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应激反应对于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是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手术质量的关键。
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11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55例,平均年龄(40.23±2.58)岁;对照组55例,平均年龄(40.29±2.17)岁。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首先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对患者生理、心理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并以时间为横轴,以患者评估结果、护理结果、出院计划等为纵轴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建立表格式程序及路径图;其次,嘱咐相关医护人员严格落实临床护理路径,并就护理工作开展定期讨论,不断修订方案。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之后的应激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使得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期几率增加,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在我国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依据特定手术或疾病而制定出的一种具有费用低、效率高、品质高的护理治疗模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必须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护理治疗工作,才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我国的临床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应用较为广泛,手术的方式也较为简单,后期的变异也较少。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56岁,平均36岁。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6岁。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排除标准排除哺乳期妇女和孕妇,排除滥用药物患者和药物过敏史患者,排除肥胖以及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排除高血压患者。
1.3方法1.3.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手术之前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皮肤护理和肠道护理要准备好,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手术之前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在病房安置好导尿管,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湿度,服务态度要热情,在进行操作护理的时候动作要轻柔,降低刺激性的噪声,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1]。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均出现明显上升,与T0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出现降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明显要小,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临床表明,由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愈合快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病理复杂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应激反应,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干预,降低应激反应,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1-2]。
本文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特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200名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20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名,试验组年龄23岁-55岁,平均年龄(35.44±10.14)岁;对照组年龄22岁-56岁,平均年龄(34.47±10.42)岁。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10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临床护理路径。
观察围手术期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温(T)、呼吸(HR)、心率(T)及血压(BP)波动较对照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并消除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腹腔镜;临床护理路径;应激反应作为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子宫肌瘤通过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致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子宫出血、腹部包块与压迫、疼痛,严重者甚至引起流产及不孕症等[1]。
患者出于对手术结果的担忧,会产生较重的思想负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针对此类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入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排除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27 kg/m2)、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高血压疾病及既往存在滥用药物史者。
将所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5.1±8.2)岁。
观察组患者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6.5±10.4)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常规心理辅导、皮肤护理、肠道准备护理以及病房环境护理;术中配合麻醉师和医师开展相关工作;术后清洁患者创口皮肤,并观察各类引流液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 1 d ,2组 患 者 的血 清 T AC、 S O D、 R OS
及 Vi t E等抗 氧化 能力 指标 比较 无显 著差 异 , 而术
0 . 7 ) c m, 其 中单 发 患者 3 0例 , 多发 患者 8例 ; 肌 瘤类 型 : 肌壁 间肌 瘤 2 9例 , 其他 类型 肌瘤 9例 。2
组手 术患 者 的年龄 、 肌 瘤直 径 、 单 发 多发 比例 及肌 瘤类 型构 成 比较 均 无 显 著 差 异 ( 尸>0 . 0 5 ) , 具 有
王越 凤
( 四川省彭州 市人 民医院 妇产科 ,四川 彭州 , 6 1 1 9 3 0 )
关键词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围术期 ; 抗氧 化能力 ;致炎状态 ; 抑 炎状 态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3 7 . 3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5 ) 1 3 — 1 0 6 — 0 2 DOh 1 0 . 7 6 1 9  ̄c mp . 2 0 1 5 1 3 0 3 5
后l 、 3及 7 d观察 组 的血 清 T AC、 S O D及 Vi t E均
高 于对 照组 , 而血清 R O S则 低 于 对 照组 , 差 异 有 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见表 1 。 2 . 2 2组 患者 围术期 致 炎相 关血 清指 标 比较
术前 1 d , 2组 患 者 的血 清 I L 一 1 8 、 T NF — Q及 P D G F等 致炎 相 关 血 清 指 标 比较 无 显 著 差 异 , 而 术后 1 、 3及 7 d观 察 组 的血 清 I L 一 1 l 3 、 T NF — a及
2 结
果
2 . 1 2组 患者 围术期 抗 氧化 能 力相 关血 清指 标
比
2 . 5 ~1 1 . 0 c m, 平 均 直径 ( 4 . 9±0 . 8 )c m, 其 中单 发患 者 3 0例 , 多 发患 者 8例 ; 肌瘤类 型 : 肌壁 间肌 瘤3 0例 , 其他 类 型 肌 瘤 8例 。观 察组 的 3 8例 患
・
1 0 6 ・
J 实用临 医 药鸯志 o u r n a l o f C1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r a c t i c e
2 0 1 5 年 第1 9 卷 第1 3 期 … 。… … … …
腹 腔镜 子 宫肌 瘤 剔 除 术 围术 期 应 激 状 态 的 变化
能力 、 致 炎及抑 炎状 态相 关 血 清 指 标 进行 分别 统 计及 比较 。
对于本类手术的相关研究也并不少见 , 且本类手 术 的技 术 已经 相 对完 善 , 对其的I 临床 评 估 指 标 方 面的研 究也 得 到 了较 为广 泛 的肯 定 , 但 是 对 于 手
术 导致 的机 体 整 体 应激 的研 究 仍 相 对 匮 乏 , 其 中 包 括 氧化及 炎 性 应 激 的 匮乏 , 而 这些 又 与 患 者 手
腹 腔镜子 宫 肌瘤 剔 除 术 的临 床 应用 率 较 高 ,
血供进行有效切断 , 然后常规剔除肌瘤 , 进行后期
关 腹及 缝合 处理 。观察组 的患者则 采 用腹 腔镜 手 术 方式 对 肌瘤进 行剔 除 , 对 患者进 行麻 醉后 , 以常 规 的三 孔法 进行 治 疗 , 然后 依 次 进 行 对 病 灶 进 行 探查 , 了解 肌瘤 的数 目及 位 置等情 况 , 然后将 子 宫 血供进 行 有效 切断 , 然后 常 规剔 除肌 瘤 , 较 大 的肌 瘤先切 碎 后取 出 , 然 后 进 行 其 他 他 后 期 处 理 。然 后将 2组患 者术 前 1 d及 术 后 1 、 3 、 7 d的抗 氧 化
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P D G F水 平 均低 于对 照组 ( P<0 . 0 5 ) , 见表 2 。
2 . 3 2组 患者 围术期抑 炎相 关血 清指标 比较 术前 1 d , 2组患 者 的血 清 I L 一 4 、 T GF -  ̄ 及 I L _ 1 0等抗 炎 相关 血清 指标 比较无 显 著 差 异 , 而 术后 1 、 3及 7 d 观 察 组 的血清 I L 一 4 、 TG F — B及 I L - 1 0水 平 均低 于对 照 组 ( P<0 . 0 5 ) , 见表 3 。
选取 2 0 1 3年 1 2月一2 0 1 4年 1 1月于 本 院 采 用 开腹 子 宫肌瘤 剔 除术 治 疗 的 3 8例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选 取 同期采 用 腹 腔 镜 子 宫 肌 瘤剔 除术 治 疗 的 3 8例患 者 为 观 察 组 。对 照 组 的 3 8例 患 者 中 , 年 龄2 4 ~5 0岁 , 平 均年龄 ( 3 6 . 4 ±6 . 4 ) 岁, 肌瘤 直径
术性反应程度及术后的康复 等密切相关… 1, 因此
对 其 进行 探讨 的价 值较 高 。本文 中作 者就 腹 腔镜
子宫 肌瘤 剔除 术 围术 期 抗 氧 化 能力 、 致 炎 及抑 炎 状态 的变 化情 况 进 行 观 察 , 并 将 研 究 结果 报 告 如
下。
检测 指 标 与 方 法 : 抗 氧化能力指标 为 T AC、
S OD、 R OS及 Vi t E, 致 炎指 标 为 I L 一 1 8 、 TNF — o 【 及 P D GF, 抗炎 指标 为 I L - 4 、 T GF — l 3 及 I L 一 1 0 。首 先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取 患者 的外周 静 脉 血 进 行 离 心 处 理 , 取 上 清 液 进 行 检测 , 以酶联 免疫 法进行 检 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