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两比培训班
五强两比题库大全

关闭一.单选题注:总分36,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1.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采用支辊式弯曲装置,支辊内侧距为()。
(A)D+2.5d;(B)D+3d;(C)(D+3d)±0.5d;(D)(D+2.5d)±0.5d。
2. 根据《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标准,直角扣件进行抗破坏性能试验要求力P为()kN时扣件各部位不得破坏。
(A)10.0;(B)17.0;(C)25.0;(D)50.0。
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时的加荷速率宜为()MPa/s。
(A)5~10;(B)30~60;(C)10~30;(D)均匀加力。
4. 对于直径为6.5mm的盘卷光圆钢筋,其原始标距为()。
(A)65mm;(B)30mm;(C)60mm;(D)35mm。
5. 钢筋拉伸时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保持恒定并在材料弹性模量小于150000MPa时为()MPa/s的控制范围内。
(A)2~20;(B)6~60;(C)随便一个恒力;(D)随着力值增大施加的力可以增大。
6.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其抗拉强度的测定()。
(A)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B)从测力度盘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C)从测力度盘读取屈服阶段的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D)从测力度盘读取屈服阶段的最小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
7. 对于直径为28mm、HRB335钢筋闪光对焊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应选用的弯曲角度为()。
(A)45°;(B)90°;(C)100°;(D)180°。
8. 牌号为HRB400,规格为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做冷弯试验时的支辊间距离应为()。
(A)100mm;(B)110mm;(C)140mm;(D)180mm。
五强两比砖及试块

五、吸水率:
要点:2、W24和W3的区别 W24常温水浸泡24h试样吸水率 W3试样沸煮3h吸水率 3、试验步骤
五、吸水率:
要点:4、计算公式及结果表示
六、孔洞率及孔洞结构:
1、台秤:分度值不应大于5g;
2、砖用卡尺:分度值0.5mm; 3、水桶; 4、吊架。 要点:1、计算公式9
《砌墙砖试验方法》
GB/T2542-2012
重点关注的内容: 1、尺寸、外观质量、抗压强度、体积密度、
孔洞及其结构、吸水率的试验方法(仪 器、步骤、计算); 2、明确每项检测项目的试样数量。
几种试验方法所用主要仪器和试 验要点
一、尺寸测量: 1、砖用卡尺:分度值0.5mm。 要点:4.2测量方法 4.3结果表示
适用于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混凝土实心砌块和混凝土多孔(空心)砖。
其中:尺寸、外观、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块体密度、空心率、含水率、吸水率、 相对含水率为资质就位必备项目。
几种试验方法变更及所用主要仪器
一、尺寸测量: 4.1:钢直尺或钢卷尺:分度值1mm。
4.4.1:结果以偏差表示,精确至1mm。
例题:
1、砌墙砖的长度应在砖的两个 面处分别测量两 个尺寸;宽度应在砖的两
个 面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高度应在两个 面 处分别测量两个尺寸。精确至 mm,每一方 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A)大,大,条,0.5; (B)大,大,条,1;
(C)条,顶,顶,0.5; (D)条,顶,顶,1;
3、增加和完善了抗压强度试验具体步骤要求、试件找平和 粘结材的 内容和要求(本版附录 A);
4、增加了不规则尺寸和形状特殊混凝土块材抗压强度试验 方法(本版 附录 B);
五强两比

关闭一.单选题注:总分36,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1. 某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相对含水率为28%,则该砌块可用于(D)。
正确(A)潮湿地区;(B)中等地区;(C)干燥地区;(D)所有地区。
2.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对最小外壁厚度和最小肋厚度的要求是分别不小于(C)。
错误(A)20mm,15mm;(B)30mm,20mm;(C)30mm,25mm;(D)25mm,20mm。
3. 多孔砖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常用于承重部位,其孔洞率(C)。
正确(A)大于25%;(B)大于15%;(C)大于或等于25%;(D)大于或等于15%。
4.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块体密度计算公式为(A)。
正确(A)试件绝干质量/试件体积;(B)试件面干潮湿状态质量/试件体积;(C)试件绝干质量/试件排开水的体积;(D)试件取样时质量/试件体积。
5. GB/T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中规定块体密度中试件要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B)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正确(A)100℃±5℃;(B)105℃±5℃;(C)110℃±5℃;(D)115℃±5℃。
6. 变异系数评定标准是(B)。
正确(A)≥0.20;(B)≥0.21;(C)≤0.21;(D)<0.21。
7. GB/T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中块体密度试验时将试件烘干至恒量,恒量是指在烘干过程中前后两次试件的质量相差不超过后一次的(B)。
正确(A)0.1% ;(B)0.2% ;(C)0.3% ;(D)0.4% 。
8. 非烧结砖抗折强度试验应将样品放在温度为()℃的净水中浸泡( B )h后取出,用湿面拭去其表面水分。
正确(A)(20±5),12;(B)(20±5),24;(C)(20±2),24;(D)(20±2),48。
9. 同一种原材料配制成,同一工艺生产的相同外观质量等级、强度等级的烧结砖以()块为一检验批,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块为一检验批,混凝土多孔砖以(A)块为一检验批。
混凝土配合比

3、粗、细骨料用量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调整。
校正
当容重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2%时,应进行调整,各类材料用量应乘以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δ=ρc,t/ρc,c
即实测值/计算值
耐久性验证
1、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后,应测定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试方法应符合《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二)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
计与计算
(三)试配
(四)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基本参数
1、水胶比W/B;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w;
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b;
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C;
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f;
6、砂率βS: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S;
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g。
3、坍落度大于60mm的砼,其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5.4.2基础上,进行数值修正:
1)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
2)根据砂的细度修正
细砂:砂率减小
粗砂:砂率提高
3)采用人工砂时,砂率增大;
4)骨料级配较差时,砂率增大。
例题
1、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
A.应适当减小;B.不变;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1、混凝土设计要求:满足砼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砼拌和物具有适应施工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耐久性的要求、经济、节约的要求;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及石子最大粒径;
五强两比土工部分 (1)

土工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轻型击实试验的落高为305mm。
()正确答案:对2.土试样的含水率试验结果应准确至1%。
()正确答案:错3.干密度须通过试验测定。
()正确答案:错4.标准击实试验,分3层,每层27击。
()正确答案:错5.含石膏土土样的含水率测试方法与其它土样一样。
()正确答案:错6.土是地表岩石经过长期风化而形成的松散矿物颗粒的集合体。
()正确答案:对7.砂土的含水率试验烘干时间不得少于6h。
()正确答案:对8.灌水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正确答案:对9.砂的相对密度试验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
()正确答案:对10.重型击实试验的锤质量为2.5kg。
()正确答案:错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11.土粒比重Gs的定义式为()。
正确答案:C(A)A;(B)B;(C)C;(D)D。
12.击实试验每次制备样至少应选择()个不同含水率的土样。
正确答案:C(B)4;(C)5;(D)6。
13.相对密度Dr的定义式为()。
正确答案:A (A)A;(B)B ;(C)C ;(D)D。
14.含水率试验,粉土的烘干时间不得少于()h。
正确答案:C (A)4;(B)6;(D)10。
15.粘土击实试验的正确步骤顺序是()。
正确答案:D(A)风干土样,过5mm筛,测定土的风干含水率,加水选配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静置6h,开始试验;(B)过5mm筛,风干土样,测定土的风干含水率,加水选配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静置8h,开始试验;(C)风干土样,过2mm筛,测定土的风干含水率,加水选配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静置24h,开始试验;(D)风干或在60℃低温下烘干土样,过5mm筛,测定土的风干含水率,加水选配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静置24h,开始试验。
16.含水率试验步骤中下列那种步骤是正确的为()。
正确答案:D(A)取粘土25g放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0℃的恒温下烘6h。
知道了五强两比

通过学习,我现在知道了五强,就是五个强度,分别是钢筋、混凝土试块、沙浆试块、水泥试块、砖及砌块这五种建筑材料的强度检测;两比,就是混凝土和水泥沙浆的配合比。
具体考试体现于六份试卷,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是一门,主要考察钢筋的强度指标,以及检测方法,还有涉及钢筋的焊接和扣件的检测。
砖及砌块检测是第二门,这门课程是相对简单的,因为除了砖及砌块的抗压、抗折强度的检测没有很多的计算,选择题和判断题都是考察基本知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砖的分类是很多的,需要记忆些砖的强度指标和具体实验操作具体步骤。
试块强度是第三门,主要就是些标准养护的内容,两种试块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计算题目是关于水泥试块及混凝土试块的不相同的抗压强度计算方法及合格与否的评定要求。
两强配合比是第四门,主要考察,混凝土试块和水泥沙浆试块的具体配合方法这门是最难的,因为公式有10余步,一般都需要根据塌落度要求自己记忆住需水量,然后根据公式推导水灰比,根据求住的水灰比和已经查表知道的水量的出水泥含量,再通过两元方程式解出骨料和砂的用量,很多时候还要涉及到粉煤灰的替代,而且引入了粉煤灰的超量系数,最后需要把超过的体积,用砂来替换等体积去除。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是第五门,主要考察水泥的安定性、初凝、细度等项目测试的细节及水泥试样的抗压、抗折性能的检测。
第六门是土工试验,这是我们的本行,建筑材料专业,对我们这门要求比较简单,主要考察击实试验、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这个项目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听一下很有收获)、和根据已知土的含水量配置要求的含水量所需要的用水量。
1、检测一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已知所用勃氏仪的试料层体积V=1.898 cm3,Ss=3080cm2/g, ρs=3.17g/cm3,Ts=60.9s, εs=0.5,ts=26.0℃,所测水泥的密度ρ=3.03 k/cm3,选用的空隙率ε=0.53,求制备试料层所需的试样量m。
如透气试验后,所得的检测数据如下:第一次透气试验T1=48.0s,t1=20.0℃,第二次透气试验T2=48.4s,t2=20.0℃,求该水泥的比表面积S。
五强两比砖墙部分 (4)

墙砖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烧结多孔砖抗压强度试验的试件数量为10块。
()正确答案:对2.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抗压强度。
()正确答案:错3.GB 13544-2011《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中,砖裂纹长度以在三个方向上测量的平均长度作为测量结果。
()正确答案:错4.型式检验质量等级的判定中,检测项目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批,称为不合格批。
()正确答案:对5.混凝土多孔砖抗压强度检验依据GB/T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进行,样品数量5块。
()正确答案:错6.用于清水墙的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出厂检验应检验抗渗性。
()正确答案:对7.GB/T 2542-2003《砌墙砖试验方法》中规定抗折强度试验中,抗折夹具下支辊的跨距为砖规格长度减去40mm。
()正确答案:错8.混凝土多孔砖抗压强度检验依据GB/T4111-199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进行,样品数量5块。
()正确答案:错9.测量烧结多孔砖的体积密度时,砖的体积是由砖排开水的体积来确定的。
()正确答案:错10.根据GB/T 2542-2003《砌墙砖试验方法》,中等泛霜是指试样表面出现一层细小明显的霜膜,但试样表面仍清晰。
()正确答案:错轻微泛霜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1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块体密度计算公式为()。
正确答案:A(A)试件绝干质量/试件体积;(B)试件面干潮湿状态质量/试件体积;(C)试件绝干质量/试件排开水的体积;(D)试件取样时质量/试件体积。
12.GB5101-2003《烧结普通砖》中样本平均偏差是20块试样( )个测量尺寸的( )减去( )。
()正确答案:C(A)40,最大值,最小值;(B)40,算术平均值,最大值;(C)40,算术平均值,公称尺寸;(D)20,最大值,最小值。
13.GB/T 2542-2003《砌墙砖试验方法》中规定砖养护的温湿度要求是()。
试卷(五强两比)要点

钢筋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标准GB 1499-2-2007,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的最小保证值是(C)A、400MPa、540MPa、17%B、335 MPa、490 MPa、23%C、400 MPa、540 MPa、16%D、335 MPa、455 MPa、17%2、牌号为HPB235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抗拉强度不小于(A)A、370 MPa B、490 MPa C、410 MPa D、570 MPa3、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透用钢材的实测屈服强度与规定值的比值不大于(D)。
A、1.05 B、1.10 C、1.25 D、1.304、代号HRB400含义为(D)A、抗拉强度不小于400 MPa冷轧带肋钢筋B、抗拉强度不小于400 MPa热轧带肋钢筋C、屈服强度不小于400 MPa光圆钢筋D、屈服强度不小于400 MPa热轧带肋钢筋5、牌号为HRB400、直径28mm的钢筋,弯芯直径为(D)A、28mm B、56mm C、112mm D、140mm6、下列钢筋测定断后伸长率时,原始标距不为5d的是(A)A、Q125 B、HRB400 C、HPB235 D、HRB3357、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C)吨。
每批应以同一牌号,炉罐号,规格,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A、10B、40C、60D、1008、焊接试件弯曲试验,当试件外侧横向裂纹宽度达到(A)mm时,应认定已经破裂。
A、0.5 B、0.3 C、1.0 D、1.29、反复弯曲试验,进行第9次弯曲时试样断裂,则弯曲结果(B)A、9次 B、8次 C、合格 D、不合格10、热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取样方法是(D)A、一拉一弯 B、一拉两弯 C、两拉一弯 D、两拉两弯11、钢筋焊接接头应以(D)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三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A、100 B、150 C、200 D、30012、热轧光圆钢筋,公称直径为8-20mm,弯芯直径为(A)A、a B、3a C、a D、a13、已知某HRB335钢筋的原始标距为90mm,则其钢筋直径为(D)A、12mm B、14mm C、16mm D、18mm14、钢材的强屈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A)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二者无关15、下面哪项不属于钢筋机械连接接头(A)A、电弧焊接头B、锥螺纹接头 C、直螺纹接头 D、套筒挤压接头16、《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现行标准为(A)A、GB/T228-2002 B、GB/T 238-2002 C、GB/T 238-1999 D、GB/T228-198717、牌号为HRB400,规格为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帮冷弯试验时的支辊间距离应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强两比培训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概述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和,经一定时间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和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
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混凝土的分类(一)按照混凝土表观密度分类(二)按照不同工程的用途分类(三)按照胶凝材料的种类不同分类(四)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分类不同表观密度1、特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3的混凝土。
2、普通混凝土:干密度为2000~2800 kg/m3的混凝土。
3、轻骨料混凝土:干密度小于1900 kg/m3的混凝土。
不同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不同施工工艺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等。
砼基本性能砼拌合物性能(工作性能)1、稠度干硬性砼:维勃稠度坍落度塑性砼:坍落度流动性砼:坍落度流动度2、凝结时间3、保水性(泌水率)4、含气量砼力学性能1、抗压强度2、抗折强度3、劈拉强度4、疲劳强度砼耐久性能1、抗渗等级2、抗冻融等级3、体积变化(收缩率、膨胀率等)4、抗碳化性能5、抗腐蚀性能a、电通量、氯离子渗透系数b、硫酸盐侵蚀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一、新旧标准的主要区别二、总则三、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四、设计方法和步骤五、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六、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七、配合比计算实例新旧标准的主要区别1、增加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规定(氯离子、含气量、碱含量等);2、修订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3、修订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胶砂强度取值和回归系数αa和αb;4、在混凝土试配中增加了耐久性试验验证的内容;5、增加了高强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
总则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1、混凝土设计要求:满足砼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砼拌和物具有适应施工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耐久性的要求、经济、节约的要求;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4、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及石子最大粒径;5、施工方法。
设计方法和步骤(一)基本参数(二)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三)试配(四)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基本参数1、水胶比W/B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 b;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 C;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 f;6、砂率βS: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 S;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 g。
理论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 、计算水胶比;3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4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5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用量;6 、确定混凝土砂率;7、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f cu.0≥f cu.k+1.645σ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645——强度保证率为95%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的取值1、有近1~3个月同品种、同等级混凝土资料时(≥30组数据)按式4.0.2统计计算≤C30 σ≥3.0MPa>C30 且<C60 σ≥4.0MPa2、无统计资料时,按表4.0.2取值≤C20 C25~C45 C50~C554.0 MPa5.0 MPa6.0 MPa计算水胶比W/B近年来水泥中多加入不同的掺合料,有效胶凝材料含量不确定性较大,故配合比设计的水灰比难以反映有效成分的影响。
因此改用胶凝材料总量作水胶比及各种含量的控制。
计算水胶比W/B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W/B=(αa ·f b)/(f cu.0+αa ·αb ·f b)砼强度与胶水比成正比(f cu=A×B/W+C ),大等于C60时由于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不同,强度与胶水比的关系不能再延伸,即线性关系较差,分散性较大,故该公式仅适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60的混凝土。
1、f b为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或按式5.1.3计算f b=γf ·γs·f ceγf、γs分别为粉煤灰和矿渣粉影响系数,按表5.1.3选用2、f ce为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或富余系数乘以水泥抗压强度标准值,富余系数按表5.1.4选用。
f ce=γc ·f ceg3、回归系数αa、αb可通过试验建立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无统计资料时可按表5.1.2选取水胶比限值根据混凝土使用时所处的环境条件,考虑其满足耐久性要求所必要的水胶比,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 w01、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砼的坍落度(维勃稠度)、粗骨料品种及最大粒径查本标准表5.2.1-1 和5.2.1-2;2、数值修正1)根据砂的细度修正细砂+ (5~10kg)粗砂-(5~10kg)2)根据坍落度值修正以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坍落度每增加20mm,用水量增加5kg。
95~110mm +5kg115~130mm +10kg135~150mm +15kg155~170mm +20kg坍落度大于等180mm以上时,随坍落度相应增加的用水量可减少。
3)根据外加剂和掺和料修正m w0=m’w0(1-β)β—外加剂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m’w0 —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1、胶凝材料用量m b0= m w0/(W/B)考虑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所必要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除C15及其以下等级外,应符合本标准中表3.0.4的规定。
2、矿物掺合料用量m f0= m b0 βfβf—矿物掺合料掺量(%),可按表3.0.5确定3、水泥用量m c0 =m b0 ﹣m f0确定每立方米砼外加剂用量m a0m a0 = m b0βaβa—外加剂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确定混凝土砂率βS1、坍落度小于10mm的砼,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2、坍落度为10~60mm的砼,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水胶比按本标准表5.4.2选取;3、坍落度大于60mm的砼,其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5.4.2基础上,进行数值修正:1)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2)根据砂的细度修正细砂:砂率减小粗砂:砂率提高3)采用人工砂时,砂率增大;4)骨料级配较差时,砂率增大。
例题1、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
A.应适当减小;B.不变;C.应适当增加;D.无法判定答案:A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砂率是依据()确定的。
A.粗骨料种类B.混凝土设计强度C.粗骨料最大粒径 D.混凝土水胶比答案:A、C、D3、判断:砂率越大,拌合物流动性越好。
答案:错误当砂率过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增大,当混凝土中水泥浆量一定的情况下,包裹骨料颗粒表面的水泥浆层相对减薄,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就变小。
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粗骨料用量:m g0细骨料用量:m s01、重量法——假定容重法2、体积法——以1立方米混凝土计算重量法1、假定混凝土拌合物容重为2350~2450kg/m32、则m f0+m c0+m g0+m s0+m w0=m cpβs=[m s0/(m s0+m g0)]×100%体积法m c0/ρc+m f0/ρf+m g0/ρg+m s0/ρs+m w0/ρw+0.01α=1βs=[m s0/(m s0+m g0)]×100%ρc:2900-3100kg/ m3;ρf:矿物掺合料密度,按GB/T 208测定;ρg:按JGJ52-2006测定,约2650kg/ m3;ρs:按JGJ52-2006测定,约2650kg/ m3;ρw :1000kg / m3;α:含气量百分数,使用非引气型外加剂时α=1试配1、试配时应采用与工程现场相同的原材料和搅拌方法,且每盘最小搅拌量不少于搅拌机额定量的25%;2、按理论配合比试拌,并根据拌合物性能作出调整(保证水胶比不变,调整用水量或砂率),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得出强度试验用的试拌配合比;3、应采用三个水胶比进行试配,水胶比在试拌配合比基础上±0.05,用水量相同,砂率可相应增减1%;(A) 试拌配合比(B) (C)W/B+0.05 W/B W/B-0.05w w wβs+1% βsβs-1%4、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拌合物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5、每个配比至少制作一组试件,标养至28天或设计规定龄期时抗压。
例题1、试拌时,当发现砼拌合物坍落度或粘聚性、保水性不佳时,可通过下列哪一种手段调整配合比?( )(A)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增加用水量(B)保持用水量不变,增加水泥用量(C)保持用水量不变,调整砂率(D)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砂率答案:D2、判断:为了增加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可直接加水。
答案:错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1、确定胶水比2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3 、校正确定胶水比根据得出的各组砼强度结果,绘制强度和胶水比的线性关系图或插值法确定略大于砼配制强度(f cu.0)相对应的胶水比数值。
或者选三个(或多个)强度中的一个所对应的胶水比,该强度大等于配制强度。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在试拌配合比基础上,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应根据确定的水胶比进行调整;2、胶凝材料用量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的胶水比;3、粗、细骨料用量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调整。
校正当容重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2%时,应进行调整,各类材料用量应乘以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δ=ρc,t / ρc,c即实测值/ 计算值耐久性验证1、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后,应测定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试方法应符合《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2、对耐久性有要求的混凝土应进行相关的耐久性试验验证,包括抗渗、抗冻、抗氯离子渗透等试验验证。
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情况下列情况应重新设计:1、砼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2、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抗渗混凝土(二)抗冻混凝土(三)高强混凝土(四)泵送混凝土(五)大体积混凝土抗渗砼一、对原材料的要求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宜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给予限制;3、宜采用膨胀剂、防水剂、引气剂、减水剂等,掺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应为Ⅰ级或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