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比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特点和贡献-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2.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埃及、希腊、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异同-世界文明交往与融合的历史案例【第二单元:封建社会与科技进步】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农业经济的基础与特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2.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农业文明与手工业的发展-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出现及影响-科技进步对封建社会及人民生活的改变【第三单元:民族融合与元明清的王朝更迭】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经济交流与影响2.元明清王朝的更迭-元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明朝的建立与社会制度-清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欧洲的商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文化交流与科技传播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经济衰落原因分析-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探索【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近代科技】1.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起因-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新发明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2.近代科技的发展与变革-近代科技的典型代表及其应用领域-科学思想的更新与教育-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第六单元:民主与科学的伟大变革】1.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战争-自由、平等、人权等民主思想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与过程-美国宪法的制定和意义2.科学思想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科学革命的影响与启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制定和影响。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提纲

约三 万年
氏 族
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 生产工具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特 点
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旧石 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 器时 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生产工具上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 新 家禽为主 石器 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 时代 开始使用陶器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禹划定“九州”,铸造“九鼎“作为权力的象 征。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 世袭制代替了 禅让制。 血缘关系来区分尊卑等 禅让制。商周时期统治者以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 级。妇好 妇好是中国第一位 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 妇好 第一位 领。夏商墓葬中的骨架说明当时出现的人殉和人 祭。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 《汉谟拉比法典》 最早 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 奴隶主意 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 具。
1、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 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 国家的出现 标志。 标志 2、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产生 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 产生 域,都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 3、世界上第一长河是---尼罗河 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 尼罗河 米。 4、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几十个小 公元前3500 公元前3500年 国,这是最早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初 公元前3 公元前 00年 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15世纪 公元前15世纪,埃 公元前15世纪 及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 公元前6 亚 公元前 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僧侣、掌管祭司大权 国王、武士和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迁徙和进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其中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中,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丰富了科技、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城邦制为基础,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印度文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各种革命运动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政治制度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经济制度一般包括农耕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社会(统治阶级)、中层社会(小资产阶级)、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

这三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和矛盾。

3.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近现代历史上,各种国家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改革等。

4.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doc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doc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都离不开劳动。

2、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木领。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6、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9、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火的作用有: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御寒;熟食,缩短消化过程,促进人类体质的发展;驱逐野兽,增强自卫及狩猎能力。

10、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12、你认为古人类定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以及陶器的发明。

、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16、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 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7、古代诉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18、炎帝的功绩有:发明未耕,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媒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9、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1)秦王嬴政统治期间,历经十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在公元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定都咸阳。

2)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称“秦始皇”。

3)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在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统一采有郡县制。

4)秦统一后,将秦的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给范文字。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
纽带;
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统一了度,量,衡;
秦始皇下令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为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5)秦朝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6)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爷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国富兵强,又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doc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doc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代1、什么是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

2、根据什么变化把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直立行走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制造工具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5、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云南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6^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使用天然火。

7、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距今三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人工取火。

8、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大约在一万年以前。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距今九千年)10、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是哪一部?古代西亚《吉尔伽美什》、古希腊《荷马史诗》。

11、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功绩是什么?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水?炎帝的功劳: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劳: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服、教人打井。

禹,他采用疏导的方法,使平地的积水注入江河,再流入大海。

12、为什么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初祖?炎帝和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3、什么叫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制。

14、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不用背,读熟即可。

)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

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一、古代文明1.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2.世界三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3.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罗马帝国等。

二、世界古代史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斯巴达军国、亚历山大帝国。

2.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皇帝统治、罗马法等。

3.伊斯兰文明:麦加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的兴起。

4.欧洲中世纪:封建体制、十字军东征、封建经济等。

三、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夏商周等。

2.早期封建社会:西周、春秋战国。

3.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汉朝。

4.唐宋辽金元时期:唐朝的繁盛、宋金的对立、元朝的统一5.明清时期:明朝的繁荣和亡国、清朝的建立和后期的衰退。

四、世界近代史1.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哥伦布的航海、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

2.宗教与宗教战争:路德的宗教、宗教战争的起因和后果。

3.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英国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君主专制与启蒙运动:法国的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

五、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外的变革。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推动力量。

3.民主革命的发展:北洋政府的建立、政治派别争夺的过程。

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现代史1.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和冷战的主要事件。

2.世界经济的变革: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3.当代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社会矛盾。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一)古代埃及: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1)尼罗河定期泛滥,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

(2)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3)尼罗河水流平缓,是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2、发展历史:(1)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小国,标志着尼罗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2)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3)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4)公元前6世纪,古代埃及被波斯所灭。

(5)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与阿拉伯人逐渐融合。

3、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1)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

(2)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

还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金字塔。

4、文化成就:(1)建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①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②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王权的神圣权威。

③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即“灵魂不死”。

④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2)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

(3)天文历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与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

后来的罗马历法和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4)医学: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

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

P5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

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

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

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

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4、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

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6、先民的精神世界体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科学萌芽,图腾崇拜等方面7、第一单元内容列表P15[自我测评]1、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

因为原始人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能加工出适合生产的石斧等各种促进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工具,体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传说故事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

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2、P17○这些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这些文物说明当时人们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还出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的历史有什么意义?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

3、评价禅让制: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成员的微弱力量汇集起来,跟自然界进行斗争,对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但是,当时人类社会处在最低的发展阶段,原始的民主制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

P18[自我测评] 1.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还有:官员、妻子的功绩) 2.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有什么共同特点:①从传说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②从内容来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③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④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3.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①黄帝、炎帝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4、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冲突?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书上P20案例:埃及金字塔体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平遥古城体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尼罗河沿岸古迹体现了文物保护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

)5.保护文物古迹有何意义?①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可以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文物古迹有许多研究和欣赏价值,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自然,增长见识。

③文物古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④保护文物古迹不仅是历史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生活的人文环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6.怎样样保护文物古迹?①根据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对古迹的整修建议;②划定专门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③落实消防措施,有专人看护;④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绿化。

⑤政府要投入资金、技术、人才组织修复等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P28这一时期已经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农业上已经率先进入了犁耕时代。

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温带。

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1、2、3.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4、《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5、印度种姓制度(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1、书P36答案①、刻划符号根据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根据形象的画面来表达信息;图画文字比刻划符号更进一步,是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表达思想的手段,它没有读音,目的只在表意。

②、刻划符号和图画文字只是帮助记忆的一种途径,离开了记忆者,别人就无法了解其意义。

人们并不能把这种图画形式和语言结合起来,一个个读出音来,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它交流思想。

使用,标志着人类告别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②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经验和知识更好地得到交流和传播、继承和积累,为科学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

水涨落的细致观察,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制订的。

6、书P43[自我测评] 1.四大古文明中的哪些成果对今天仍有直接影响?①古代埃及的历法;②西亚的星期制度;③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④西亚的“60进位法”。

7.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用事例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①古代文献证明:“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少,人们就会停止呼吸。

”这是在一张纸草上记载的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它说明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

②地理环境证明: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这里是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惟一的水源。

若无此水源,埃及人将无法生存。

由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河水退却后,埃及人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简陋的工具,清除荆棘,排干沼泽,开构筑坝,辛勤耕耘。

③科学与数学证明:埃及天文历法的产生,是因为要准确预测洪水的泛滥和播种时节。

埃及的数学是要计算洪水退却后的土地面积。

8.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①云南元谋人,170万年前②北京人:70~20万年前③山顶洞人:18000年前④河姆渡文化:约7000年前⑤半坡文化:约5000~6000年前⑥华夏族初祖:大约4000--5000年以前⑦中国最早王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⑧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1、希腊文明: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渊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