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专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版)

专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一:眼与视觉1.眼球的结构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 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 → 玻璃体 → 视网膜 (形成物像)→视觉神经→ 大脑皮层 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近视及其预防(1)近视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 长 ,或者晶状体曲度过 大 且不易恢复原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 视网膜前方 ,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2)矫正:配戴近视镜—— 凹透 加以矫正。
(3)预防近视: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知识点二:耳与听觉1.耳的结构⎧⎧⎪⎨⎩⎪⎪⎪⎪→⎧⎪⎪⎪⎨⎨⎪⎪⎩⎪⎪⎧⎪⎪⎪⎨⎪⎪⎪⎩⎩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声波 中耳鼓室:连通:传到振动半规管内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1)外界声波→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2) 耳蜗 感受声波的刺激,听觉在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
3.耳的保健(1)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和 神经性耳聋 。
(2)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 张口 ,使 咽鼓管 张开,或 闭嘴 、 堵耳 ,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 外耳道 或 鼓膜 。
知识点三: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组成晶状体虹膜角膜 睫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 巩膜脉络膜振动 咽 听小骨 感受器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由 细胞体 和 突起 组成。
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知识点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 刺激 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各组成结构的功能: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
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 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接受信号,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 传出神经 。
专题08 生命活动的调节(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专题08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必背知识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P2)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P3)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P8)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9)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P16)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P20)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P24)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P27)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P28)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P48)1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P50)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P54) →教材必会知识 1、内环境的组成 ⑴内环境的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称为体液。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细胞赖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内环境。
⑵内环境的范围: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此外还有脑液、脊液等。
⑶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有水分,血浆蛋白、组织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不包括消化道中的成分和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
⑷内环境的组成关系:⑸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初一生物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初一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为人体肾脏的部分血管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若a为出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a、c内都为动脉血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a为出球小动脉,c内为含尿素较多的静脉血2.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①膀胱②输尿管③肾脏④尿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3.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C.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排出的主要是血液中的尿素等物质D.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4.人体泌尿系统中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A.输尿管B.膀胱C.肾脏5.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是流经甲后形成的B.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流经甲后会明显减少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丙处会被重吸收6.人体的肾脏中,肾单位中的肾小体由什么组成()A.肾小球和肾小管B.肾小球和肾小囊C.肾小囊和肾小管D.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7.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1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甲960.000.00 1.10 1.80乙908.000.100.720.03丙980.030.100.720.03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8.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A.动脉血B.静脉血C.原尿D.尿液9.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2处重吸收C.1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3结构内的液体叫原尿10.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11.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
中考生物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激素调节1.分泌腺:外分泌腺:通过导管运输分泌的液体,分泌到体外(唾液腺、肠液、胃液、胰腺、肝脏)。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物质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分泌的物质是激素,量少2.激素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含量少,但对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卵巢睾丸)4.激素的主要功能和病症(1)生长激素分泌腺:垂体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分泌异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激素分泌腺:甲状腺(人体最大的分泌腺)作用: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分泌异常: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
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
症状:食量大但身体消瘦,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注: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但是该病不是由缺乏激素引起的。
(3)胰岛素分泌腺:胰岛作用: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病症:分泌量少,导致糖尿病(三多一少)治疗:注射胰岛素(4)性激素分泌物:睾丸卵巢作用: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持生殖功能。
问: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问:胰腺和胰岛的区别?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分分泌胰岛素。
因此,胰腺包含胰岛,胰岛是胰腺的一部分。
考点二: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轴突+髓鞘:神经纤维(2)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或兴奋)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树突: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神经末梢外有髓鞘。
2.神经系统的组成(1)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巩固*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的发育。
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
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
如海带。
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
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
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上有许多突起,突起有两种:长的突起和短的突起。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大腿肌肉(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如:缩手反应,眨眼反应,排尿反应,膝跳反射。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
4、向性运动: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如向光性、向化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触性5、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
如感光性、感触性、感温性、感振性第二节神奇的激素1、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2、内分泌腺和激素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word精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巩固*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的发育。
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
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
如海带。
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
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
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上有许多突起,突起有两种:长的突起和短的突起。
*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7传入神经T脊髓(神经中枢)7传出神经T大腿肌肉(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如:缩手反应,眨眼反应,排尿反应,膝跳反射。
中考生物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健康人的肾单位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的液体与血液成分相同B.⑤的末端与膀胱相连C.④中的血液为静脉血D.人体每个肾脏就是一个肾单位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为()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膀胱有调节排尿的作用C.输尿管有贮存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3.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②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B.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①处形成尿液D.③结构内的液体是尿液4.人体泌尿系统中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A.输尿管B.膀胱C.肾脏5.生活中我们有时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
对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减弱,导致排尿困难B.憋尿时,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C.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D.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6.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成的一个血管球B.肾小球若发生病变,会引起血尿C.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是小动脉D.入球小血管是小动脉,出球小血管是小静脉7.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肝脏B.脾脏C.肾脏D.膀胱8.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9.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A.肾脏、膀胱B.膀胱、尿道C.肾脏、输尿管D.输尿管、尿道10.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11.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4]和结构[5]构成肾小体B.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可能病变的部位是结构[4]C.结构[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从结构[3]流出的液体是尿液D.血液透析治疗模拟的是人体内的A生理活动12.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①至⑦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肾单位是由①②⑥等部分组成B.①②起过滤作用,⑥起重吸收作用C.③、⑤、⑥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⑥D.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⑦中盐分会增加13.如图为人体肾脏的部分血管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若a为出球小动脉,则在b处进行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a、c内都为动脉血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a为出球小动脉,c内为含尿素较多的静脉血14.如图是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的名称是入球小动脉B.原尿是血液经过图中④的过滤作用形成的C.原尿经过图中③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D.某病人尿液中有蛋白质,从尿液的形成过程看,其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图中的③15.尿的生成虽然是连续的,可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小球有过滤作用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16.人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A.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B.肾小管对无机盐的吸收C.代谢废物的及时排出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7.在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A.静脉血、动脉血、原尿B.尿液、原尿、静脉血C.原尿、动脉血、尿液D.动脉血、原尿、尿液18.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①提供营养物质;②提供能量;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④排出代谢废物;⑤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19.我们每天都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A.蛋白质、葡萄糖、尿素的合成B.人体对无机盐的吸收C.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D.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20.每个肾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④肾静脉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1.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A.收集声波B.传导振动C.感受刺激D.产生听觉22.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23.一些同学经常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导致患上近视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耳 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
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
咽鼓管:与咽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差
注意: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
以免震破鼓膜。
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
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辣、咸等。
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略
例题解析
【例 1】某人 20 岁,身高 1 米,智力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B.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婴幼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婴幼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解析:由于此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因此此人患呆小症。呆小症是由于婴幼儿时期甲
2. 李大爷进来身体消瘦,并伴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在大
夫的建议下,他做了尿常规化验,请你仔细阅读右侧化验报告单,并运用学过的生物学
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含有该成分,“-”表示不含有该成分)
(1)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
。
URINALYSIS
(2)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指标是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生物的发育。 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 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
胰岛: 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岛 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 剂来治疗。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等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 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 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由脑发出的 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体上有许多突起,突起有两种:长的突起和短的突起。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大腿肌肉(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如:缩手反应,眨眼反应,排尿反应,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积累形成,如:望梅止渴、听见上课铃声进教室。与语言文 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如谈梅生津、谈虎色变。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信息 眼:角膜 虹膜 瞳孔 晶状体(睫状肌)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典型中考试题
1
1. 关注健康,善待生命。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
3
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几
年来,近视逐渐低龄化,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
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据图回
答:
①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
所示结构的
调节有关。
-4-
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
1.① [2]晶状体 ②[3]视网膜 凹透 ③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④条件 大脑皮层 2.(1)尿素 (2)糖 糖尿 (3)不能 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后)被消化 分解 3.(1)A→B→E→C→D(2 分) (2)【G】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束)(2 分) (3)反射、传导(2 分) (4)吃梅(2 分) 4.(1)铃声 (2)食物(或非条件刺激) (3)非条件反射 适应环境的能力 (4)耳蜗 大 脑皮层 5.(1)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4]视网膜 [2]晶状体 (3)倒像 (4)晶状体的 曲度 (5)[5]睫状体 增大 (6)6→1→2→3→4 [4] 视网膜(大脑皮层的) 视觉中 枢 6. (1)耳蜗 听觉中枢 (2)不能 (3)咽鼓管 (4)3
-5-
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根据题
目给出的四个选择中,B、C、D 三个选项与近视的形成特点是不符的。答案:A
【例 5】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对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说,这是( )。
A.使神经中枢交替活动和休息
B.寻求新的突破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使大脑得到休息
②物像只有落到[ ]____________上,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带装
有__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③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
___________
。
④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__。
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 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 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近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径增加(过度变凸),物象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可以通 过凹透镜来调节。
-2-
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
解析:我们的学习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所形成的暂 时神经联系需多次的刺激强化。因此我们学习已掌握的知识要不断地复习,巩固已形成 的条件反射。选项 A、B、D 与题干无关。答案:C
色泽灰暗,叫灰质;而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在灰质里,功能相同
的神经元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
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答案:C
【例 3】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
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内;听觉
产生的部位是
。(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
(能,不能) 产生
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
(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转变成了条件刺激。
(2)为防止已建立起来的该反射活动消退,就要不断地用
进行强化。
(3)此类反射活动是在
的基础上建立的,其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动物
。
(4)各种生命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其结构基础,猴子表演爬杆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
位于
内;就参与活动的神经中枢而言,与猴子吃到食物分泌唾液的不同在于该
反射活动必须有
++
KET(酮体): 一
3.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UBG(尿酸): 正常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
BIL(胆红素): 一
。
(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
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
损伤部位是【 】
。
(3)由(1)(2)可知,脊髓具有
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
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
-3-
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
活动的是。ຫໍສະໝຸດ 4. 如果用锣声与喂食相结合,训练猴子进行爬杆表演,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猴子一听到
锣声,就会作出爬杆的动作。请就这一反射活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反射活动的形成过程中,原本属于无关刺激的
此人的其他结构完好,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沿传入神经到达
神经中枢而产生感觉。答案:B
【例 4】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近视特点的是( )。
A.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B.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C.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解析:近视的形成是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从而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
参与。
5. 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解剖后,绘出了眼球构造图(如图甲),并根据眼球结构特
点,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眼球的内容物是指
(填结构名称)。
(2)成像实验中的玻璃板相当于模拟眼球的[ ]
,凸透镜相当于眼球[ ]
。
(3)模拟实验中,可在白纸板上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推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
像也是
。
(4)由模拟成像实验可推理眼睛是通过调节
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5)正常人的晶状体的曲度是由[ ]
调节的。当人眼睛看近处物体时,
晶状体的曲度
。
(6)请写出眼睛成像经过眼球的结构
(用甲图序号、箭头表
示),物像刺激了[ ]
上的感光细胞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着
视神经传入
,形成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