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选择题解法1[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复习 专题11 一元二次方程试题(B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中考数学复习 专题11 一元二次方程试题(B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一元二次方程一、选择题1. (某某某某,5,4分)—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根的情况( )A .有一个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答案】B【逐步提示】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确定a 、b 、c 的值,再求判别式b 2-4ac 的值,最后根据判别式值的情况作出判断.【详细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中,a =1,b =2,c =1,所以b 2-4ac =22-4×1×1=0,故选择B .【解后反思】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以上结论反过来也成立.【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 ( 某某省,14,2分)a ,b ,c 为常数,且(a -c )2>a 2+c 2,则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有一根为0【答案】B【逐步提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先化简不等式得到ac <0,进而判断出b 2-4ac 的符号,由此可知方程根的情况.【详细解答】解:∵(a -c )2>a 2+c 2,即a 2-2ac+c 2>a 2+c 2,∴ac <0,a ≠0.∴关于x 的方程ax 2+bx+c 是一元二次方程,且b 2-4ac >0,故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后反思】1.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以上结论反过来也成立.ax 2+bx +c =0来说,只有当a≠0时,这个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关键词】不等式;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3. (某某省某某市,10,3分)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k 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k 的值为( )A.k =-4B.k =4C.4-≥kD.4≥k【答案】B【逐步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得到判别式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第一步,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判断“0=∆”;第二步, 由ac b 42-=∆,列出含有字母k 的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022年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讲解 第四章三角形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2022年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讲解 第四章三角形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2)问题解决 如图②,在Rt△ABC中,∠ABC=90°,CB=4,AB=2,以AC为直角边、点A为 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DAC,连接BD,求△ABD的面积;
第5题图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解:(2)如解图②,过点D作DM⊥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M.
∵BC⊥AB,DM⊥AB,∠CAD=90°,AC=AD,
FB FA DBF EAF BD AE
∴△DBF≌△EAF(SAS)
第2题图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DF=EF,∠BFD=∠AFE, ∴∠DFE=∠DFA+∠AFE=∠DFA+∠BFD=60°, ∴△DEF为等边三角形.
第2题图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模型二 一线三垂直(直角)
模型分析 已知A、B、C三点共线,且∠1=∠2=∠3=90°.
第4题图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设BP=x,则PD=14-x.
①当△ABP∽△PDC时,AB = BP ,
PD CD
即6=
14 x
x 4
,解得x1=2,x2=12,
∴当BP=2或12时,△ABP∽△PDC;
AB BP
②当△ABP∽△CDP时,CD = PD ,
即6
4
=x
14 x
,解得x=8.4,
.
又∵△PMN∽△MNO,
∴ PN = MO = 1 .
MN NO 2
第6题解图①
微专题 一线三等角模型
∵PN⊥MN,PB⊥y轴,
∴△PNB∽△NMO.
∴x = x2 3x b= 1 .
b
1b
2
2
解∴得点P,的x1坐=标12为,(x12=,50()舍.去).
24

备战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精析(全国)第一章 数与式真题测试(基础卷)(解析版)

备战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考点精析(全国)第一章 数与式真题测试(基础卷)(解析版)
a b2 a2 2ab b2 ,故 B 不符合题意;
a3b2 a2 ab2 ,故 C 不符合题意;
a2b 2 a4b2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 的含义,熟记基础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3.(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二次根式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 表示为( )
【答案】C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可进行排除选项. 【详解】解:A、 (a 3)2 a2 6a 9 ,属于整式的乘法,故不符合题意;
B、 a2 4a 4 a a 4 4 ,不符合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不符合题意;
C、 5ax2 5ay2 5a x y x y ,属于因式分解,故符合题意;
9.(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已知 k 2 5 3 5 3 ,则与 k 最接近的整数为( )
A.2
B.3
C.4
D.5
【答案】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进行计算,进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即可求解.
【详解】解: k 2 5 3 5 3 = 2 5 3 2 2
y
,可得到关于
y
的整式方程为
()
A. y2 5 y 5 0 B. y2 5 y 5 0
C. y2 5y 1 0
D. y2 5 y 1 0
【答案】D
【分析】设
2x 1 x2
y
,则原方程可变形为
y
1 y
5
,再化为整式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设
2x 1 x2
y
,则原方程可变形为
y
8.(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化简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多边形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多边形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多边形一、学习目标:1.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镶嵌平面,能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二、重点、难点: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难点:多边形能覆盖平面需要满足的条件.三、考点分析:本讲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属基本内容,主要考点有两个:1.多边形的边数与角度的换算,对角线的条数和边数之间的关系;2.用一种或几种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知识梳理1.多边形的有关概念(1)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2)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3)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ABCDEF ABC DE123453.镶嵌(1)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2)一般地,多边形能覆盖平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周角);②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例1. 一个十二边形有几条对角线? 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多边形的边数和对角线条数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过十二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可以画9条对角线,但每条对角线在每个顶点都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实际对角线的条数应该为12×9÷2=54(条). 解答过程:十二边形的对角线共有54条.解题后的思考:对于一个n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共有n (n -3)2条,牢记这个公式,以后只要用相应的n 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对角线的条数.例2.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7∶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应用及外角和.解题思路:由于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为360°,故此题只要根据7∶2的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过程: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题意,得(n -2)·180°360°=72.解得,n =9.解题后的思考:此类问题多是通过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来求边数.例3. 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 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正多边形的性质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得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5-2)×180°5=108°. 解答过程:108°解题后的思考: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 -2)·180°,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如果设其内角为x °,则5x =(5-2)×180,可解得x =108.或利用外角和列方程:180-x =360÷5.例4. 如图所示,求∠A +∠B +∠C +∠D +∠E +∠F 的度数.AB CDEF思路分析:题意分析:这个多边形不是我们通常研究的多边形类型,需先进行转化,将其变成凸多边形,再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解.解题思路:要求六个角之和,则需在同一个多边形中,故需连接BF 将原多边形转化为四边形.解答过程:连接BF.A BCDEF 12因为∠1=∠C+∠D,∠1=∠CBF+∠DFB,所以∠C+∠D=∠CBF+∠DFB.所以∠A+∠ABC+∠C+∠D+∠E+∠DFE=∠A+∠ABC+∠CBF+∠DFB+∠E+∠DFE=∠A+∠ABF+∠BFE+∠E=360°.解题后的思考:多边形问题常通过连接两点或对角线从而转化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问题来解决.例5.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60°,∠B=75°,将△ABC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2的度数是多少?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AB C D12思路分析:题意分析:可把∠2看作四边形ABED一个内角的一部分.解题思路:解本题的基本思路是:在△ABC中求出∠C,在△CED中求出∠CDE+∠CED,在四边形ABED中求出∠1+∠2,进而求出∠2.解答过程:∠2=70°.因为∠A=60°,∠B=75°,所以∠C=180°-(∠A+∠B)=45°.所以∠CDE+∠CED=180°-∠C=135°.所以∠1+∠2=360°-(∠A+∠B+∠CDE+∠CED)=90°.又因为∠1=20°,所以∠2=70°.解题后的思考:折叠前后∠C的度数不变,是解此题的关键.例6.如图所示,已知六边形ABCDEF中,∠A=∠B=∠C=∠D=∠E=∠F=120°,边长AB=2cm,BC=8cm,CD=11cm,DE=6cm,求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多少?ABC D EF思路分析:题意分析:在这个六边形中,有四条边长已知,求其周长关键是要求出AF和EF的长.解题思路:由题意中各角都为120°,想到它的外角为60°,如果延长各边,能得到4个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EF、AF的长.解答过程:向两边分别延长AB、CD、EF,如图所示,得△PQR.ABC DE FPQ R因为∠PAF=180°-∠BAF=180°-120°=60°,同理∠AFP=60°,所以∠P=60°.所以∠P=∠PAF=∠AFP.所以△PAF为等边三角形.同理△BCQ、△DER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QR也为等边三角形.所以CQ=BQ=BC=8(cm),DR=ER=DE=6(cm).所以QR=8+11+6=25(cm),AF=PA=PQ-AB-BQ=25-2-8=15(cm),EF=PR-PF-ER=25-15-6=4(cm).所以六边形ABCDEF的周长为2+8+11+6+4+15=46(cm).解题后的思考:当题中涉及到120°、60°、45°、30°等特殊角时,应想到把它们转到特殊三角形中,如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本题就是把AF和EF转化成等边三角形的边,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来求解的.小结:有关多边形的问题,常考查对角线的条数,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等知识,熟记其中蕴含的规律性的东西,遇到这些问题时就能迎刃而解.知识点二:平面镶嵌例7.如果限定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在下面的正多边形中,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的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用同种正多边形镶嵌平面.解题思路:当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360°的约数时,用这样的正多边形能镶嵌平面.题目中A 、B 、C 项的内角度数均是360°的约数,而只有D 项不符合,因为正八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8-2)×180°8=135°,显然135°不是360°的约数,所以限定用正八边形这一种正多边形来镶嵌,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故选D . 解答过程:D解题后的思考:判断用同种正多边形能不能进行镶嵌时,只需用360°除以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如果能整除,就能进行平面镶嵌;如果不能整除,就不能进行平面镶嵌.例8. 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图案的地面,它们分别是全用正方形或全用正六边形形状的材料铺成的,这样的材料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1)你能不能另外想出一个用一种多边形(不一定是正多边形)的材料铺地的方案?把你想到的方案画成草图.(2)请你再画出一个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材料铺地的草图.思路分析:题意分析:这是一道平面镶嵌的实际应用问题.解题思路: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镶嵌问题,从中找到灵感,还要进行多次尝试,善于创新.解答过程:(1)符合要求的铺地方案很多,下面提供几例作为参考.(2)符合要求的铺地方案很多,下面提供几例作为参考.解题后的思考:在实际生活中,镶嵌平面时最常用的是四边形,有时也会用三角形和六边形,不管用什么样的图形,只要满足镶嵌的条件即可.小结:平面镶嵌的关键是使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提分技巧本讲我们探索归纳了几条规律,正确利用这些规律可大大加快解题速度和准确程度: 1. n 边形的对角线条数:n (n -3)2.2.n边形的内角和:(n-2)·180°,n边形的外角和是360°,与边数无关.3.根据镶嵌的定义可知,用一种相同的多边形能否镶嵌平面,关键是看这种多边形的几个内角之和是否等于360°(或180°),如图①和②所示;用一种相同的正多边形能否镶嵌平面,关键是看周角360°能否被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整除,如图③④⑤所示.用多种多边形镶嵌平面时,如图⑦⑧⑨所示,要看两点:a.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周角);b.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2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条A. 5B. 6C. 7D. 82.用正四边形一种图形进行平面镶嵌时,它在一个顶点周围的正四边形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且内角和为1260°,那么它的一个外角为()A. 30°B. 36°C. 40°D. 45°4.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可能是()A. 810°B. 540°C. 1800°D. 180°5.如果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则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分别()A.增加180°,增加180°B.不变,增加180°C.不变,不变D.增加180°,不变6.能够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组合是()A.正八边形和正方形B.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C.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D.正四边形和正七边形*7.在n边形一边上取一点与各顶点相连,可得三角形的个数为()A.n个B.(n-2)个C.(n-1)个D.(n+1)个*8.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9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条A. 9B. 10C. 11D. 12二、填空题9.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120°,AB=2cm,则∠D=__________,DE=__________.10.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11.n(n为整数,且n≥3)边形的内角和比(n+1)边形的内角和小__________度.12.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引出了5条对角线,则这个n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这5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了__________个三角形.*13.如果用三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地面,一个顶点处已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地砖,则还需一个正__________边形地砖.**14.用正三角形与正方形两种图案作平面镶嵌,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a个正三角形和b个正方形,则a=__________,b=__________.三、解答题15.若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周长为63,且内角和为900°,求它的边长.16.如图所示,(1)四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角线,五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角线,六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角线;(2)你能说出七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吗?(3)由(1)、(2),请猜想n边形的对角线的总条数,说说你的理由.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17.将五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得的多边形有几条对角线?*18.小军在进行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时,求得的内角和为1125°,当发现错了之后,重新检查,发现是少加了一个内角,求:(1)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2)这个内角是多少度?四、拓广探索**19.(1)填表:(2)如果限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形?(3)从正三角形、正四边(方)形、正六边形中选一种,再在其他正多边形中选一种,请画出这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的草图,并探索这两种正多边形共能镶嵌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说明你的理由.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 解析:因为(n -2)·180°=1260°,解得n =9.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外角也都相等.所以它的一个外角是360°÷9=40°.4. A 解析:用内角和公式验证.5. D 解析:外角和与边数无关,故不变.内角和的变化从公式(n -2)·180°中可以看出,n 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6. A 解析:正八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35°.在一个顶点处,两个正八边形和一个正方形可拼出135°×2+90°=360°.所以正八边形和正方形组合能铺满地面.7. C 解析:可采用归纳猜想法,当n =3时,得三角形2个;当n =4时,得三角形3个;…;n 边形得三角形(n -1)个.8. C 解析: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的9个三角形中,除去两端各一个三角形,中间的7个三角形分别含有多边形的一条边,两端的三角形各含有多边形的两条边.所以多边形的边数是2+7+2=11(条).二、填空题9. 120°,2cm 10. 正五 11. 18012. 八,6 解析:这5条对角线是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并不是所有的对角线条数. 13. 十二 解析:根据题意,另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是360°-90°-120°=150°,所以(n -2)·180°=150°×n ,解得n =12.14. 3,2 解析:根据题意有60°×a +90°×b =360°,即2a +3b =12,且a 、b 为正整数,解得a =3,b =2.三、解答题15. 解:设该多边形有n 条边,则(n -2)×180°=900°,解得n =7. 因为63÷7=9,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长为9.16. 解:(1)2,5,9(2)14.因为过七边形的一个顶点可引4条对角线,故过7个顶点可引28条对角线,由于每条对角线均重复计算一次, 所以七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3)n 边形共有(n -3)×n2条对角线, 理由与(2)类似.17. 解:因为将五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可能得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三种(如图所示)多边形.当得到四边形时,有12×4×(4-3)=2条对角线;当得到五边形时,有12×5×(5-3)=5条对角线;当得到六边形时,有12×6×(6-3)=9条对角线.18. 解:(1)设这是一个n 边形,则(n -2)·180°=1125°,n =8.25, 故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 (2)135°.设这个内角为x °,则(9-2)×180°=1125°+x °, 解得x =135.四、拓广探索19. 解:(1)60°,90°,108°,120°,(n -2)·180°n. (2)根据角的度数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完成平面镶嵌. (3)如正方形和正八边形,草图如图所示,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 个正方形的角,n 个正八边形的角, 则m ·90°+n ·135°=360°,即2m +3n =8, 因为m 、n 为正整数,所以m =1,n =2. 所以这两种正多边形只能镶嵌成一种图形.。

中考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解题技巧选择题解法大全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方法五: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方法十:不完全归纳法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人教版)2020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人教新目标版

(人教版)2020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00分)6的相反数是()A.﹣6 B.C.D.62.(3.00分)26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6×109B.2.6×108C.2.6×109D.26×1073.(3.00分)图中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A.B. C.D.4.(3.00分)观察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C.D.5.(3.00分)下列数据:75,80,85,85,8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是()A.85,10 B.85,5 C.80,85 D.80,106.(3.00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3=a6B.3a﹣a=2a C.a8÷a4=a2D.7.(3.00分)把函数y=x向上平移3个单位,下列在该平移后的直线上的点是()A.(2,2)B.(2,3)C.(2,4)D.(2,5)8.(3.00分)如图,直线a,b被c,d所截,且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1=∠2 B.∠3=∠4 C.∠2+∠4=180°D.∠1+∠4=180°9.(3.00分)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x个,小房间有y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B.C.D.10.(3.00分)如图,一把直尺,60°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盘如图摆放,A为60°角与直尺交点,AB=3,则光盘的直径是()A.3 B.C.6 D.11.(3.00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是()A.abc>0B.2a+b<0C.3a+c<0D.ax2+bx+c﹣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3.00分)如图,A、B是函数y=上两点,P为一动点,作PB∥y轴,PA∥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OP≌△BOP;②S△AOP=S△BOP;③若OA=OB,则OP平分∠AOB;④若S△BOP=4,则S△ABP=16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12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3.00分)分解因式:a2﹣9= .14.(3.00分)一个正六面体的骰子投掷一次得到正面向上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15.(3.00分)如图,四边形ACDF是正方形,∠CEA和∠ABF都是直角且点E,A,B三点共线,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3.00分)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BE平分∠ABC,AD、BE相交于点F,且AF=4,EF=,则A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00分)计算:()﹣1﹣2sin45°+|﹣|+(2018﹣π)0.18.(6.0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9.(7.00分)某学校为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抽查了部分学生,并制作了如下表格与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上图完成下面题目:(1)总人数为人,a= ,b=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全校有600人,请你估算一下全校喜欢艺术类学生的人数有多少?20.(8.00分)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与三角形的一个角重合,然后它的对角顶点在这个重合角的对边上,这个菱形称为这个三角形的亲密菱形,如图,在△CFE中,CF=6,CE=12,∠FCE=45°,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AD,再分别以点A和点D为圆心,大于AD长为半径作弧,交EF于点B,AB∥CD.(1)求证:四边形ACDB为△FEC的亲密菱形;(2)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21.(8.00分)某超市预测某饮料有发展前途,用1600元购进一批饮料,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又用6000元购进这批饮料,第二批饮料的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但单价比第一批贵2元.(1)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多少元?(2)若二次购进饮料按同一价格销售,两批全部售完后,获利不少于1200元,那么销售单价至少为多少元?22.(9.00分)如图在⊙O中,BC=2,AB=AC,点D为AC上的动点,且cosB=.(1)求AB的长度;(2)求AD•AE的值;(3)过A点作AH⊥BD,求证:BH=CD+DH.23.(9.00分)已知顶点为A抛物线经过点,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B与x轴相交于点M,y轴相交于点E,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F,在直线AB上有一点P,若∠OPM=∠MAF,求△POE的面积;(3)如图2,点Q是折线A﹣B﹣C上一点,过点Q作QN∥y轴,过点E作EN∥x轴,直线QN与直线EN相交于点N,连接QE,将△QEN沿QE翻折得到△QEN1,若点N1落在x轴上,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00分)6的相反数是()A.﹣6 B.C.D.6【分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定义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6的相反数是:﹣6.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3.00分)26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6×109B.2.6×108C.2.6×109D.26×107【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26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6×108.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3.00分)图中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A.B. C.D.【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的图形解答.【解答】解:从正面看,共有两层,下面三个小正方体,上面有两个小正方体,在右边两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关键是根据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行解答.4.(3.00分)观察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C.D.【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5.(3.00分)下列数据:75,80,85,85,8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是()A.85,10 B.85,5 C.80,85 D.80,10【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众数为85,极差:85﹣75=1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和极差,关键是掌握众数定义,掌握极差的算法.6.(3.00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3=a6B.3a﹣a=2a C.a8÷a4=a2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a2•a3=a5,故此选项错误;B、3a﹣a=2a,正确;C、a8÷a4=a4,故此选项错误;D、+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加减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3.00分)把函数y=x向上平移3个单位,下列在该平移后的直线上的点是()A.(2,2)B.(2,3)C.(2,4)D.(2,5)【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解析式,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该直线向上平移3的单位,∴平移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y=x+3;把x=2代入解析式y=x+3=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一次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3.00分)如图,直线a,b被c,d所截,且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1=∠2 B.∠3=∠4 C.∠2+∠4=180°D.∠1+∠4=180°【分析】依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解答】解:∵直线a,b被c,d所截,且a∥b,∴∠3=∠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3.00分)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x个,小房间有y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B.C.D.【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①大房间数+小房间数=70;②大房间住的学生数+小房间住的学生数=480,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大房间有x个,小房间有y个,由题意得:,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二一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10.(3.00分)如图,一把直尺,60°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盘如图摆放,A为60°角与直尺交点,AB=3,则光盘的直径是()A.3 B.C.6 D.【分析】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连接OA、OB,由切线长定理得出AB=AC=3、∠OAB=60°,根据OB=ABtan∠OAB 可得答案.【解答】解: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连接OA、OB,由切线长定理知AB=AC=3,OA平分∠BAC,∴∠OAB=60°,在Rt△ABO中,OB=ABtan∠OAB=3,∴光盘的直径为6,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切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长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1.(3.00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是()A.abc>0B.2a+b<0C.3a+c<0D.ax2+bx+c﹣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a<0,由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得到b>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得到c>0,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抛物线开口方向得a<0,由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得到b>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得到c>0,A、abc<0,错误;B、2a+b>0,错误;C、3a+c<0,正确;D、ax2+bx+c﹣3=0无实数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a≠0),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侧;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侧;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2﹣4ac >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12.(3.00分)如图,A、B是函数y=上两点,P为一动点,作PB∥y轴,PA∥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OP≌△BOP;②S△AOP=S△BOP;③若OA=OB,则OP平分∠AOB;④若S△BOP=4,则S△ABP=16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由点P是动点,进而判断出①错误,设出点P的坐标,进而得出AP,BP,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判断出②正确,利用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③正确,先求出矩形OMPN=4,进而得出mn=4,最后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P是动点,∴BP与AP不一定相等,∴△BOP与△AOP不一定全等,故①不正确;设P(m,n),∴BP∥y轴,∴B(m,),∴BP=|﹣n|,∴S△BOP=|﹣n|×m=|12﹣mn|∵PA∥x轴,∴A(,n),∴AP=|﹣m|,∴S△AOP=|﹣m|×n=|12﹣mn|,∴S△AOP=S△BOP,故②正确;如图,过点P作PF⊥OA于F,PE⊥OB于E,∴S△AOP=OA×PF,S△BOP=OB×PE,∵S△AOP=S△BOP,∴OB×PE=OA×PE,∵OA=OB,∴PE=PF,∵PE⊥OB,PF⊥OA,∴OP是∠AOB的平分线,故③正确;如图1,延长BP交x轴于N,延长AP交y轴于M,∴AM⊥y轴,BN⊥x轴,∴四边形OMPN是矩形,∵点A,B在双曲线y=上,∴S△AMO=S△BNO=6,∵S△BOP=4,∴S△PMO=S△PNO=2,∴S矩形OMPN=4,∴mn=4,∴m=,∴BP=|﹣n|=|3n﹣n|=2|n|,AP=|﹣m|=,∴S△APB=AP×BP=×2|n|×=8,故④错误;∴正确的有②③,故选:B.【点评】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角平分线定理逆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12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3.00分)分解因式:a2﹣9= (a+3)(a﹣3).【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2﹣9=(a+3)(a﹣3).故答案为:(a+3)(a﹣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4.(3.00分)一个正六面体的骰子投掷一次得到正面向上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六面体的骰子六个面三个奇数、三个偶数,从而可以求得相应的概率.【解答】解:个正六面体的骰子投掷一次得到正面向上的数字为奇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概率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概率.15.(3.00分)如图,四边形ACDF是正方形,∠CEA和∠ABF都是直角且点E,A,B三点共线,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C=AF,∠CAF=90°,证明△CAE≌△AF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C=AB=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CDF是正方形,∴AC=AF,∠CAF=90°,∴∠EAC+∠FAB=90°,∵∠ABF=90°,∴∠AFB+∠FAB=90°,∴∠EAC=∠AFB,在△CAE和△AFB中,,∴△CAE≌△AFB,∴EC=AB=4,∴阴影部分的面积=×AB×CE=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3.00分)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BE平分∠ABC,AD、BE相交于点F,且AF=4,EF=,则AC= .【分析】先求出∠EFG=45°,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FG=EG=1,进而求出AE,最后判断出△AEF∽△AFC,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AD,BE是分别是∠BAC和∠ABC的平分线,∴∠1=∠2,∠3=∠4,∵∠ACB=90°,∴2(∠2+∠4)=90°,∴∠2+∠4=45°,∴∠EFG=∠2+∠4=45°,过点E作EG⊥AD于G,在Rt△EFG中,EF=,∴FG=EG=1,∵AF=4,∴AG=AF﹣FG=3,根据勾股定理得,AE==,连接CF,∵AD平分∠CAB,BE平分∠ABC,∴CF是∠ACB的平分线,∴∠ACF=45°=∠AFE,∵∠CAF=∠FAE,∴△AEF∽△AFC,∴,∴AC===,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出AE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00分)计算:()﹣1﹣2sin45°+|﹣|+(2018﹣π)0.【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和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2×++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6.0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把x=2代入得: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9.(7.00分)某学校为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抽查了部分学生,并制作了如下表格与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上图完成下面题目:(1)总人数为100 人,a= 0.25 ,b= 15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全校有600人,请你估算一下全校喜欢艺术类学生的人数有多少?【分析】(1)根据“频率=频数÷总数”求解可得;(2)根据频数分布表即可补全条形图;(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艺术”类频率即可得.【解答】解:(1)总人数为40÷0.4=100人,a=25÷100=0.25、b=100×0.15=15,故答案为:100、0.25、15;(2)补全条形图如下:(3)估算全校喜欢艺术类学生的人数有600×0.15=90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应用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根据题意求出样本总人数是解题关键.20.(8.00分)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与三角形的一个角重合,然后它的对角顶点在这个重合角的对边上,这个菱形称为这个三角形的亲密菱形,如图,在△CFE中,CF=6,CE=12,∠FCE=45°,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AD,再分别以点A和点D为圆心,大于AD长为半径作弧,交EF于点B,AB∥CD.(1)求证:四边形ACDB为△FEC的亲密菱形;(2)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分析】(1)根据折叠和已知得出AC=CD,AB=DB,∠ACB=∠DCB,求出AC=AB,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求出菱形的边长和高,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由已知得:AC=CD,AB=DB,由已知尺规作图痕迹得:BC是∠FCE的角平分线,∴∠ACB=∠DCB,又∵AB∥CD,∴∠ABC=∠DCB,∴∠ACB=∠ABC,∴AC=AB,又∵AC=CD,AB=DB,∴AC=CD=DB=BA∴四边形ACDB是菱形,∵∠ACD与△FCE中的∠FCE重合,它的对角∠ABD顶点在EF上,∴四边形ACDB为△FEC的亲密菱形;(2)解:设菱形ACDB的边长为x,∵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E,∴∠FAB=∠FCE,∠FBA=∠E,△EAB∽△FCE则:,即,解得:x=4,过A点作AH⊥CD于H点,∵在Rt△ACH中,∠ACH=45°,∴,∴四边形ACDB的面积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求出四边形ABCD 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1.(8.00分)某超市预测某饮料有发展前途,用1600元购进一批饮料,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又用6000元购进这批饮料,第二批饮料的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但单价比第一批贵2元.(1)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多少元?(2)若二次购进饮料按同一价格销售,两批全部售完后,获利不少于1200元,那么销售单价至少为多少元?【分析】(1)设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为x元,则第二批饮料进货单价为(x+2)元,根据单价=总价÷单价结合第二批饮料的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销售单价为m元,根据获利不少于120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为x元,则第二批饮料进货单价为(x+2)元,根据题意得:3•=,解得:x=8,经检验,x=8是分式方程的解.答: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为8元.(2)设销售单价为m元,根据题意得:200(m﹣8)+600(m﹣10)≥1200,解得:m≥11.答:销售单价至少为11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根据各数量间的关系,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2.(9.00分)如图在⊙O中,BC=2,AB=AC,点D为AC上的动点,且cosB=.(1)求AB的长度;(2)求AD•AE的值;(3)过A点作AH⊥BD,求证:BH=CD+DH.【分析】(1)作AM垂直于BC,由AB=AC,利用三线合一得到CM等于BC的一半,求出CM的长,再由cosB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B的长即可;(2)连接DC,由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一对角相等,根据一对公共角,得到三角形EAC与三角形CAD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求出所求即可;(3)在BD上取一点N,使得BN=CD,利用SAS得到三角形ACD与三角形ABN全等,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及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解答】解:(1)作AM⊥BC,∵AB=AC,AM⊥BC,BC=2BM,∴CM=BC=1,∵cosB==,在Rt△AMB中,BM=1,∴AB==;(2)连接DC,∵AB=AC,∴∠ACB=∠ABC,∵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ADC+∠ABC=180°,∵∠ACE+∠ACB=180°,∴∠ADC=∠ACE,∵∠CAE公共角,∴△EAC∽△CAD,∴=,∴AD•AE=AC2=10;(3)在BD上取一点N,使得BN=CD,在△ABN和△ACD中,∴△ABN≌△ACD(SAS),∴AN=AD,∵AN=AD,AH⊥BD,∴NH=HD,∵BN=CD,NH=HD,∴BN+NH=CD+HD=BH.【点评】此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3.(9.00分)已知顶点为A抛物线经过点,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B与x轴相交于点M,y轴相交于点E,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点F,在直线AB上有一点P,若∠OPM=∠MAF,求△POE的面积;(3)如图2,点Q是折线A﹣B﹣C上一点,过点Q作QN∥y轴,过点E作EN∥x轴,直线QN与直线EN相交于点N,连接QE,将△QEN沿QE翻折得到△QEN1,若点N1落在x轴上,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分析】(1)将点B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得a的值即可得;(2)由∠OPM=∠MAF知OP∥AF,据此证△OPE∽△FAE得,即OP=FA,设点P(t,﹣2t﹣1),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之可得;(3)分点Q在AB上运动、点Q在BC上运动且Q在y轴左侧、点Q在BC上运动且点Q在y轴右侧这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得.【解答】解:(1)把点代入,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由知A(,﹣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代入点A,B的坐标,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1,易求E(0,1),,,若∠OPM=∠MAF,∴OP∥AF,∴△OPE∽△FAE,∴,∴,设点P(t,﹣2t﹣1),则:解得,,由对称性知;当时,也满足∠OPM=∠MAF,∴,都满足条件,∵△POE的面积=,∴△POE的面积为或.(3)若点Q在AB上运动,如图1,设Q(a,﹣2a﹣1),则NE=﹣a、QN=﹣2a,由翻折知QN′=QN=﹣2a、N′E=NE=﹣a,由∠QN′E=∠N=90°易知△QRN′∽△N′SE,∴==,即===2,∴QR=2、ES=,由NE+ES=NS=QR可得﹣a+=2,解得:a=﹣,∴Q(﹣,);若点Q在BC上运动,且Q在y轴左侧,如图2,设NE=a,则N′E=a,易知RN′=2、SN′=1、QN′=QN=3,∴QR=、SE=﹣a,在Rt△SEN′中,(﹣a)2+12=a2,解得:a=,∴Q(﹣,2);若点Q在BC上运动,且点Q在y轴右侧,如图3,设NE=a,则N′E=a,易知RN′=2、SN′=1、QN′=QN=3,∴QR=、SE=﹣a,在Rt△SEN′中,(﹣a)2+12=a2,解得:a=,∴Q(,2).综上,点Q的坐标为(﹣,)或(﹣,2)或(,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

第二单元 第五讲 整式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总复习人教版(山东)

第二单元 第五讲 整式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总复习人教版(山东)
方程
一般形式
5
对点练习
1.(1)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D )
A.3-2x
B.6+2=8
C.x2-49=0
D.5x-7=3(x+1)
(2)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D )
A.
C.

2

3
2 2 + = 1
B.
3 − = 4

3
+ =7
D.
3 − = 0
− =1
− =2
当p=-1时,Δ=p2-4=-3<0;
∴p=3.
30
【方法技巧】
判别式的“双向应用”
1.正向:系数已知,可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2.逆向:已知方程根的情况,可以求未知系数或参数的值.
提醒:要根据a≠0和Δ≥0这两个前提进行所求参数值的检验和取舍.
31
【变式训练】
1.(2024·上海中考)以下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 ( D )
【解析】(1)x2-(m+2)x+m-1=0,
这里a=1,b=-(m+2),c=m-1,
Δ=b2-4ac
=[-(m+2)]2-4×1×(m-1)
=m2+4m+4-4m+4
=m2+8.
∵m2≥0,∴Δ>0.∴无论m取何值,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3
(2)若方程x2-(m+2)x+m-1=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18
− = ①
【自主解答】(1)
,
− = + ②
由①,得y=3x-5,③
把③代入②,得5(3x-5)-1=3x+5,

中考数学选择题常用解法

中考数学选择题常用解法

浅析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用解法摘要:要在数学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扎实的数学知识与灵活的答题技巧.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简要介绍了中考数学选择题的特点,其次介绍了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常见解法技巧. 关键词:中考数学选择题特点解题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基础弱的学生一定要用好教材,了解初中三年数学课本上的知识脉络,整体把握知识,最基础的是教材上所有的黑体字(定义、定理)、例题.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中考考什么题型就练什么题型,自己哪些知识薄弱就加强练习,选择题要重点训练,力求快速正确地解答.每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变化都不大,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时,回归基础是最重要的.将课本上的知识脉络好好地过一遍,查缺补漏.打好基础后,再结合中考试卷的题型,有针对性地训练,对中考试卷中的选择题型应该注重训练快速解答技巧.对不同的题型采用不同的解题技巧,在实际练习中不断地纠错—总结—归纳—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同时,也要注重变通思路,多多尝试一题多解.此外,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1.中考数学选择题的特点第一,中考数学考试中,选择题丢分比较严重,有的学生做后面的大题可得满分,可是做选择题一错就是好几道,十几分没有了,对最终的分数有直接影响.怎样选正确答案,学生很茫然,没有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好方法.第二,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一种,具有题目小、答案简明、解法灵活等特点,是一种要求学生从四个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它的代号填入指定的位置上的一种题型.第三,中考选择题不用体现解题过程,可以根据选择题的结构灵活运用解答方法和技巧,快速准确地解答选择题,既得到了分数又节省了时间,是考试得高分的关键.2.中考数学常用解题方法和技巧2.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选择答案. 这种直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判断或推理而得到的答案的解选择题的方法被称为直接法.例1:抛物线y=x■-4x+5的顶点坐标是(?摇?摇?摇?摇)a.(-2,1)?摇?摇?摇?摇b.(-2,-1)?摇?摇?摇?摇c.(2,1)?摇?摇?摇?摇d.(2,-1)本例是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可用直接法解,用顶点坐标公式即可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所以应选c.例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6cm,ab=12cm,则ad的长为(?摇?摇?摇?摇).a.14cm?摇?摇?摇?摇b.16cm?摇?摇?摇?摇c.18cm?摇?摇?摇?摇d.20cm本题可采用直接法来解,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6cm,得出ab+ad=28cm,由ab=12cm,得ad=16cm,所以应选b.例3:方程(x+1)(x-2)=0的两个根为(?摇?摇?摇?摇)a.1,2?摇?摇?摇?摇b.1,-2?摇?摇?摇?摇c.-1,2?摇?摇?摇?摇d.-1,-2本题可用直接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左边是两个因式的积,右边是0,故每个因式至少有一个因式为0,x+1=0或x-2=0,得出x■=-1或x■=2,所以应选c.2.2间接法选择题的命题结构决定了解选择题时,除了使用直接法外,还可以经常使用间接法,间接法又称试验法,可分为结论排除法、特殊值排除法、逐步排除法和逻辑排除法等.结论排除法的通常做法是将题目中的四个选项一个一个地代回原题进行分析,不合理的答案会和原题不匹配,最后找出正确的答案.例4:北京站出发的一列货运火车,匀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几小时后,火车在下一车站停下,装完货以后,又开始匀加速前进,几小时后再次开始匀速行驶,那么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近似图形是(?摇?摇?摇?摇)a b c d解析:由于火车并不是匀速行驶,因此很快排除d,又由于火车从车站出发有个匀加速过程,因此可排除a,火车在途中有匀速行驶过程,可排除c,故选b.2.3其他选择题解法技巧2.3.1排除法.排除法是针对解选择题的特点而采用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解法.是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并依据已掌握的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结构,将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在第一时间内排除,那么就可以将剩下的唯一的选项作为正确的答案.有时候不可能将其他三个选项都排除掉,但可以排除一两个选项,缩小选择范围,从而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2.3.2特殊值法.这一方法是做选择题比较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一些利用公式计算的选择题,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可以将选项依据题目中的要求,选取最符合条件的某个或某几个殊值带入原题进行推算或推理,也可以做出特殊图形进行观察.这类问题常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题目中包含一些常识性的条件,而所求的结果是某些结果或数值.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对问题特殊对待,因为这些特殊图像或数值往往是该题的答案.2.3.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得出结果.中考数学题中探索性的问题应用猜想的方法比较奏效.在猜想过程中,根据题目要求和答案,采取不完全归纳法,通过尝试、猜想、总结再尝试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答中考数学试题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各试题的解答时间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尤其是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根据中考数学选择题的特点实现快速解答.当然,快速答题离不开丰富而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相信,只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利用不同解答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训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生就一定能够在中考数学考试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解答选择题.参考文献:[1]王军.浅析数学选择题的教学功能[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7.[2]韩春见.从中考数学看填空题的解法[j].初中生世界,2010,z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