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制备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木犀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作者:崔建强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11期摘 ; 要:木犀草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多分布于蔬菜水果中。
本文对近年来木犀草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木犀草素;提取;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TQ461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268-01木犀草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其性质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28~230℃,分子式为C15H10O6,分子量为286.24,木犀草素的化学名为3’,4’,5,7一四羟基黄酮,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物当中,富含木犀草素的植物常被用于治疗疾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现对近年来木犀草素提取工艺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一、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从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周建新等①通过不同溶剂对木犀草素提取得出丙酮的最好,乙醇次之,甲醇略低于乙醇,因为丙酮和甲醇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一般选择相对安全乙醇作为提取木犀草素的溶剂。
王超等②对乙醇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 70 %乙醇溶液作溶剂,料液比(g/m L)1:20,温度85℃,提取1.5h,木犀草素的提取量可达7.41 mg/g。
二、超声辅助法超声波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助于溶质扩散。
张红梅③报道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绞股蓝木犀草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甲醇为溶剂,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时间40min,甲醇含量6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400W,含量为2..437mg/g。
肖淑娟等④报道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花生壳木犀草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为1∶10(g/m L),提取 3 次,每次15 min,得到木犀草素粗提率为3.82%,含量为0.31%。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作者:王琪李坤伟周长征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 木犀草素(Luteol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对木犀草素制剂的开发研究逐渐增多,固体分散体、纳米制剂、金属离子配合物以及包合物等制剂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木犀草素的生物利用度,还促进了中药现代化制剂研究的发展。
本文对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犀草素;药理作用;制剂[中图分类号]R 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22)01-0059-05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Preparation of LuteolinWANG Qi, LI Kunwei, ZHOU Changzheng(College of Pharmac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Abstract: Luteolin is a flavonoid with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inflammatory, anti-bacterial, antitumor, antioxidant and antivirus. In recent years, the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luteolin preparations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dispersion, nanoformulation, metal ion complex and inclusion complex not only improv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luteolin,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luteolin and its prepara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Luteolin;Pharmacological effect;Preparation木犀草素(Luteol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图1),其化学名为3’,4’,5,7-四羟基黄酮,最初是从木犀草属的草本植物木犀草的茎、叶、枝中分离出而得名。
乌蔹莓中木犀草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WA GJa LA h- ig, N n, ND a -i C I ig N n, I NZ iqn WA GJ WA un j , A n u i B 1
( . hn o a c u e d s il o Ld R&D C ne, h n4 0 5 , b iC ia 2 Isi t f mba eP o es 1 C ia b c oH b in u ta . t. T I r C e trWu a 3 0 Hu e, hn ; .ntueo 1 t Me rn rc s
木犀草 素作 为Βιβλιοθήκη 种天然抗氧 化剂 , 具有很广 泛的
1 . 木犀草 素的提取 .1 2
准确称取乌蔹莓药 材 ,用 7 %的乙醇 回流提取 , O 提取 时间 3 , 取 3次 , 提 h 合并 3次提取 液 , 抽滤 , 滤液 减压浓缩 ,用 9 5%的 乙醇定 容至 10m ,. m膜 0 L 04 5
Ke r : y ai r ; g o et; xr cin ywo ds Ca r taHe b min n t e ta to e
乌蔹莓为双子 叶植物 药葡萄科植物 , 药用 部分为
友 思生物技术公 司 ;10系列高效 液相 色谱仪 :美 国 10 安 捷 伦公 司 ; X 10型 高速 粉碎 机 : 江省 永康 市 H 一0 浙
t t k e i l f t p r et . e etxr t g odt n ee7 e e t mae h n e a o e ei nsT set ci n ios r:0% e a o v )m t i — s do t sg crx m hb a nc i w t nl( v ae a h /, rl
过滤即得待测样 品。
花生壳论文: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分离

花⽣壳论⽂:花⽣壳中⽊犀草素的提取分离花⽣壳论⽂:花⽣壳中⽊犀草素的提取分离【中⽂摘要】花⽣壳中除含有碳⽔化合物和粗纤维物质外,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犀草素是其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解痉祛痰、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花⽣壳是⼀种价廉且可再⽣的天然资源,如能提取并分离其中的有效成分⽊犀草素,将该产物⽤于药物或保健⾷品⽣产,具有⼴阔的市场应⽤前景。
本⽂就酶预处理-醇提联合⼯艺,探讨了酶解液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量对花⽣壳中黄酮成分⽊犀草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最优酶预处理提取⼯艺条件为:pH值5.4、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 h、酶⽤量0.10%。
在该最优预处理条件下,⽊犀草素的提取得率达到2.83 mg·g-1。
同时本⽂依据Fick第⼆定律,对醇溶液提取过程建⽴了提取动⼒学模型。
通过实验测得的⽊犀草素提取得率随提取时间变化的数据,推算出速率常数(k)、活化能(Ea)及有效扩散系数(D)等动⼒学参数值,为⽊犀草素的提取⼯艺设计和操作条件的优化提供了⼀定的理论依据。
利⽤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了聚酰胺树脂对花⽣壳中⽊犀草素静态吸附的热⼒学和动⼒学特征。
实验测得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并利⽤热⼒学函数关系式计算得到吸附焓(ΔH)、⾃由能(ΔG)及吸附熵(ΔS),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发进⾏且伴随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同时采⽤拟⼀级反应和拟⼆级反应模型描述了吸附动⼒学数据,得出拟⼆级吸附动⼒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聚酰胺树脂对⽊犀草素的吸附⾏为。
另外,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测定了穿透曲线,得到聚酰胺树脂对⽊犀草素的动态吸附容量(Q)为0.2817 mg·g-1,总传质系数(KFav)为0.0570 s-1,传质长度(Za)为28.40 cm,为⽊犀草素⽣产的放⼤操作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经不同⽐例的醇溶液梯度洗脱分离花⽣壳提取液中的⽊犀草素,确定75%⼄醇溶液洗脱效果最佳。
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

木犀草素的测定与分析作者:范娜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0期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约20%的植物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例如银杏叶中富含芦丁,山楂中槲皮素含量较高,木犀草素是白毛夏枯草或青兰的有效成分。
常见的黄酮类物质有芦丁、槲皮素、桑色素,木犀草素等。
1、木犀草素的介绍木犀草素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28℃~230℃,分子式为C15H10O6,分子量为286.24,木犀草素化学名为3’,4’,5,7-四羟基黄酮。
因最初从木犀草科木犀草属草本植物木犀草的叶、茎、枝中分离出而得名,是一种天然色素组分。
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碱性溶液,微溶于热水,溶于浓硫酸生成锌盐,呈暗红黄色。
木犀草素分子因存在酚羟基,故其水溶液呈微弱酸性,木犀草素能与铁、镁、钙、铜、铝、锆等金属离子生成带色络合物,是一种重要黄酮化合物,在自然界以糖甙型或游离型存在。
木犀草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目前发现主要存在于金银花、菊花、荆芥、白毛夏枯草、洋蓟、紫苏属、黄芩属等天然药物和芹菜、甜椒、辣椒、落花生等蔬菜果实中,其它如橄榄油和红酒及野凤仙花、百里香草、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等也含有木犀草素。
2、木犀草素生理功能(1)抗氧化:体内存在许多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物质,使体内自由基生成和消除维持相对平衡。
以木犀草素等为代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自由基清除剂作用,它主要通过酚羟基与自由基反应生成较稳半醌式自由基,从而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
(2)抑菌:一定浓度木犀草素可抑制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生长,对卡他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作食品防腐保鲜剂。
(3)抗炎:木犀草素具有抗炎症作用,炎症发生与体内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密切相关,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分泌过程、有丝分裂基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减少杀伤性T细胞产生而起效。
(4)抗肿瘤:木犀草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主要是通过靶向调节细胞生长中信号转递、基因表达、酶活化或抑制而实现,有较广抗癌谱。
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

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一、本文概述木犀草素,又称为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草本植物、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包括其来源、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其机制、药物研发进展等方面,以期为木犀草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我们将概述木犀草素的来源和提取方法,介绍如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这种化合物。
我们将重点介绍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及其机制,包括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我们还将对木犀草素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临床试验的进展等。
我们将总结木犀草素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木犀草素的生物学特性木犀草素,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活性。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在生物体内的多种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
木犀草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性。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并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木犀草素还表现出强大的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它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治疗炎症相关疾病如关节炎、皮炎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木犀草素在抗肿瘤方面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这些发现为木犀草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木犀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它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或膜结构,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使得木犀草素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木犀草素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和生物活性,这使得它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对于木犀草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并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6分开放分类:健康科学药品药物中文名称列表收藏分享到顶[0]编辑词条新知社人人网开心001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目录1 理化性质2 天然来源3 提取工艺4 合成方法5 药理活性6 成品药物展开全部1 理化性质2 天然来源3 提取工艺4 合成方法5 药理活性6 成品药物7 相关词条8 参考材料收起摘要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luteolin)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
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消炎、抗过敏、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临床主要用于止咳、祛痰、消炎、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SARS,肝炎等。
 木犀草素-理化性质化学名:3',4',5,7-四羟黄酮别名:黄色黄素、黄示灵CasNo:491-70-3化学式:C15H10O6分子量:286.23结构式:见上图物理性状:黄色针状结晶,熔点328-330℃。
微溶于水,具弱酸性,可溶于碱性溶液中,正常条件下稳定。
木犀草素-天然来源 木犀草木犀草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因最初是从木犀草科(Resedaceae)木犀草属草本植物木犀草(ResedaodorataL.)的叶、茎、枝中分离出而得名,可从多种天然药材、蔬菜果实中分离得到。
目前发现主要存在于金银花、菊花、荆芥、白毛夏枯草、洋蓟、紫苏属、黄芩属等天然药材中,以及芽甘蓝、洋白菜、菜花、甜菜、椰菜、胡萝卜、芹菜、甜椒、辣椒、落花生等蔬菜果实中,其它如橄榄油和红酒等植物产品以及野凤仙花、百里香草、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等也含有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提取工艺1、药材预处理:富含木犀草素的药材,经过洗涤、干燥后,粉碎成粗粉备用。
2、提取纯化:药材粉末加入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后以石油醚、环己烷等溶剂萃取脱脂,水相过弱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用水洗涤至流出液无色后,以95%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洗脱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并重结晶后得到木犀草素纯品。
乙醇回流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工艺条件优化

乙醇回流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工艺条件优化王超;林娇;周建新【摘要】分别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乙醇回流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温度、回流时间、料液比和回流次数等因素对花生壳中木犀草素提取量均有影响,其中回流温度影响显著.优化的花生壳中木犀草素提取工艺条件为:回流温度85℃,提取液7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g/mL)为1∶20,提取1.5h,此时木犀草素的提取量达到7.41 mg/g.【期刊名称】《粮食与食品工业》【年(卷),期】2013(020)006【总页数】5页(P29-32,36)【关键词】回流法;花生壳;木犀草素;提取【作者】王超;林娇;周建新【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丹阳 212300;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6;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花生壳是其主要副产物,约占果实重量的33%,因此,花生加工业产生了大量花生壳。
据统计,我国花生年产量超过1400万t,每年大约有400 t的花生壳[1],而花生壳大部分用作燃料或当作废渣弃去,仅有少量被加工成饲料或用于化工原料,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何更好地使花生壳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2]。
木犀草素作为花生壳中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已被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性,抗炎症,抗病毒性,降血脂和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3-9],同时也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进行开发[10-12]。
目前,从花生壳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或木犀草素主要有溶剂法[13],辅助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法[14]和微波法[15]等。
而回流提取法具有节省溶剂用量、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生产[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ta t R t a d cdt l el ydtin ewt mco ae r dao q eu oim h doieslt n T ey l o A s c ] ui w s eu e to nb i o i i i w v r itni auo s du yrx o i . h i d f r n r ou i h t h r ia i n s d uo e
微 波加热法 , 在碱性条件下 , 用保 险粉 ( a 将 N O) S
芦 丁 (ui ) 原 , 到 了木 犀 草 素 , rt 还 n 得 反应 一 步 完成 , 图1 木 犀草 素的 结构
收率较 好 。与其 它 文献报 道 [ 比 , 法具 有反 应 相 该
时 间 短 、 料 价 格 低 廉 且 易 得 、 骤 简 单 、 作 简 原 步 操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0 4 3 ( )6 6 6 7 2 0 ,0 5 :6 — 6 .
[ ] 朗克. 2普 理论物理学导引・ 光学: 卷[ . 间, 北 第4 M] 钟 译.
京: 高等教 育 出版 社 ,9 9 15 .
[ 收稿 日期 ] 0 1 1— 9 2 1- 2 0
[ 修回 日期 ] 0 2 0 — 0 2 1— 1 1
[ 摘要 ] 报道 了在碱性水溶液 中, 利用微 波辐射 , 以保 险粉( a 还原芦丁制备木犀草素 的反应。采用功率为20W条件下 , N :0) S 5
加热 回流1 ( 0m n 3 , 2 ix ) 收率6 %。与 已知方法相 比, h 7 本法原料易得 , 操作简单 , 艺稳定 , 工 反应 时间短 , 收率较好。同时, 对微波 加热的机制和优点进行 了分 析和 总结。 [ 关键词 ] 制备 ; 芦丁; 木犀草素; 微波加热 [ 中图分类号 ] 6 [ 0 2 文献标志码 ] [ A 文章编号 ]17 ~ 3 5 2 1 )4 04 — 3 6 2 24 (0 2 0 — 0 5 0
也有 人 报 道 木 犀 草 素 有 降 低 粥样 动脉 硬 化 和 胆 固 醇 、 强毛 细管 通透 性 的作用 。 由于其具 有抗 氧 增
效成分 , 其结构为5 7 3, 一 , , 4 四羟基黄酮 , 见图1 。
化性而用于抑制含油食 品的酸败 , 可作为食品保鲜
剂 [] 2。木犀 草素 在植 物 中 的含 量 不高 , 如菊 花 中含 量 为00 ~ .7 【]而 且 资源有 限 、 取率 低 , .200 % 3, 提 因而 大大影 响 了其在 临床 和其它 方 面的应 用 。以下将 用
l to i a 7 w e e mit r a e u e o ny miu e n e 5 f r h e me . h t o f r p rt n o to i u e l w s6 % h n t x u e w sr f x df rt t n tsu d r2 0 W o r e t s T emeh d o e a ai fl e l n h l we t i p o u n i o v n e ta d t s vn t ih y ed Att e s me t , h d a tg n c a im f e t g h v lo b e ic s e . sc n e in n i a i gwi h g il . a i me h h me t e a v na e a d me h n s o ai a ea s e n d s u s d h n
木 犀草 素 具有 抗 菌 、 炎 、 癌作 用 , 天 然 品 抗 抗 其 已在 临床 上 用 于止 咳 、 痰 、 炎 , 较 好 的疗 效 。 祛 消 有
便、 收率 较高 的优点 。反应 式 见 图2 。
深人 认识 自然界 和人类 社会 有着 重要 的启示 意义 。 [ 考文 献 ] 参
Pr pa a o o e r t n fLut o i b M i r w a r a aton i e ln y c o veI r di i
ZI u qn , ANG Jwe, n ig W J i iHUANG Bi e g s n h
( a nvr t D l Y n a 7 0 3 C ia D l U i sy a , u nn6 1 0, hn ) i e i, i
[ ]梁绍 荣, 1 刘昌年 , 盛正华 , 普通物理 学・ 学: 等. 光 第四分册
[ . 北京 : M] 版. 3 高等教 育出版社 ,0 5 20.
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9 8 3 :4 9 . 19 ( )9 — 4
[ ]罗凌 霄. 4 惠更斯一 菲涅耳原理 的定量化[ ] J. 西南民族 大学
[ yw rs pe aao ;ui;uel ; co aeia i i Ke o d ] r rt n rt l o n mi w v rda o p i n t i r r tn
木 犀 草 素 ( toi)又 名 藤 黄 菌 素 , 从 白毛 1 el , u n 是 夏 枯 草 、 花 、 叶青 兰等 药 用 植 物 中分 离 出 的有 菊 全
[ 作者简介 ]张瑶 , 讲师 , 主要从 事科技 史研 究.
大理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D IUNI RS T AL VE I Y
第 1 卷 第4 2 1 年4 1 期 02 月
V 11 N . A r o. 1 o4 p. 2 1 02
微波法制备木犀草素
自 俊青 , 王基伟 , 黄毕 生
( 大理 学 院 , 南大理 云 6 10 ) 7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