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2 结 果
两 种引流 术后 各项 指标结 果详 见表 1 。
YB D 3 可 以提供 3 P 低 负压 。 . X2 D, Ok a
1 2 2 引流方法 ..
在 乳腺 癌改 良根 治术 完 成 后 , 全部 病 例 都取 两
根带有 多侧孔 的硅胶 引流 管 , 根 沿着 壁 外侧 放 置 一
于距腋 动静 脉约 1 5 2C 的腋 窝顶 , . ~ m 另一 根 放置 在前胸 上 方 , 过下 部 皮瓣 的两 个 戳孔 口分 别 引 出 通 并 固 定 , 合 皮 肤 切 口 , 经 Y 型 管 接 头 连 通 缝 再 D an b g真空 负压 引流 瓶 的外 置 管或 持 续 低 负压 rio a 电动 吸引器 的外 置管 , 外 置连接 管 , 用 中心负压 经 利 吸瘪创 面 , 用无 菌纱 布 和棉 垫 均 匀 包扎 使 皮 肤 和胸 壁展平 紧贴后 , 分 别 与 D an b g真 空 负 压 引 流 再 rio a 瓶或持 续低 负压 电动 吸引器 相连 。
标 准 为引 流量 每 小 时小 于 1 0mL。③皮 下积 液 : 需
乳腺 癌改 良根 治 术患 者 1 5例 , 8 术后 ( 照 组 ) 对 9 例 患者选 择持 续 电动负 压 吸引 引流 ,实 验 组 ) 3 2 ( 9 例患 者应 用 D a o a r i b g真 空 负 压 引 流瓶 引 流 , 为 n 均 女性 , 两组 病人 的平 均 年 龄 、 术 方式 、 理 类 型 和 手 病 分期 均无 明显差 别 。
1 2 材 料 和 方 法 .
要 再次 穿 刺 抽 吸 或 引 流 处 理 , 出或 引 流 量 大 于 抽 2 0mL。④皮 瓣坏 死 : 肤 出 现血 运 障碍 , 层不 同 皮 皮
使用真空垫改善胸腹部肿瘤放疗体位误差

使用真空垫改善胸腹部肿瘤放疗体位误差摘要】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固定方法,比较利用真空垫与不用真空垫时0位源皮距的改变情况。
方法利用真空垫为胸腹肿瘤患者进行模拟定位,并将50例胸腹部肿瘤病人进行背后野,背侧野治疗时,利用真空垫与否的源皮距(SSD)的误差比较。
结果利用真空垫对胸腹部肿瘤患者的体位固定具有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真空垫本身对患者后背具有桥梁支撑作用。
结论真空垫固定体位是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简便易行,作用良好的方法。
在放射线治疗胸腹部肿瘤时,照射误差主要来自治疗设备的机械精度、摆位的准确性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体位的稳定性呼吸动度四方面因素[1]。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真空垫固定体位能同时改善四方面误差。
现总结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真空垫体模制成形及模拟定位嘱患者脱去上身厚重衣物,仅留衬衫或质地柔软轻薄的开衫衣服平卧于真空垫上,包括头,手及躯干,根据病变部位和考虑治疗时机架的入射角度决定双手抱头或平放于躯干两侧。
要点:病人平卧时要求自然、舒适,必须重复摆位确定,Z轴激光线定于人体中线,与身体两侧平行。
抽真空固定体位,首先,用X轴激光线标出身体与真空垫位置的关系;第二,患者在塑好型体的真空垫体模中行CT扫描,根据CT片确定靶区;第三,利用TPS系统设计治疗计划,根据治疗计划的各照射野参数在模拟机下定位,检查核实治疗计划的可行性,同时在治疗单上记录各照射野参数并在患者体表标出“0”位源距点。
2测量不同定位方式的“0”位源皮距变化:随机选择50例胸腹部肿瘤的放疗患者,均采用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即(A)棉枕头部固定下的自然体位,(B)头、颈、躯干、上肢真空垫塑形固定的特定体位。
然后以A方式在模拟机下进行等中心定位,在患者皮肤上做出激光标志,0 位标志,同时测量0位源皮距。
再以B方式固定体位,在模拟定位机下进行等中心定位,同时在真空垫上进行二维激光标识,在患者皮肤上做0位标志,测出0位源皮距。
乳腺癌术后中心负压吸引与单纯负压袋引流的应用观察

乳腺癌术后中心负压吸引与单纯负压袋引流的应用观察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负压引流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
方法:将21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使用中心負压吸引,对照组11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引流。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引流方式均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疗效相当。
乳腺癌是现代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然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42%[1]。
负压吸引是防治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手段[2]。
为了解不同负压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笔者将21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心负压吸引与单纯负压引流袋引流两组,观察得出,两组各有利弊,疗效相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2年1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216例,男1例,余均为女性。
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和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引流)。
实验组106例,年龄30~72岁,平均43.6岁;国际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69例,Ⅲ期23例。
对照组110例,年龄28~73岁,平均43.7岁;国际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76例,Ⅲ期21例。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的重要脏器病变,两组年龄、肿块大小、肿瘤分期、手术方式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电刀切除乳腺及清扫腋窝淋巴脂肪组织,创面彻底止血(电凝和结扎止血),大量蒸馏水(2000~3000 ml)冲洗创面至液体清亮,无脂肪粒漂浮,腋下侧胸壁置22号潘氏引流管一根,对部分胸壁较宽广,或胸骨旁凹陷病例则在胸骨旁另置一根10号脑室引流管,均另戳孔引出,间断缝合切口,对合好皮缘,吸引器吸尽皮下积液积气,腋窝处加纱布垫,胸壁垫较厚层敷料,外加胸带适当压力包扎。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比较

1引言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仅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美容效果,而且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比,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没有明显影响。
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的更新、计算机技术及放射物理知识的进步,放射治疗进入精确放疗时代,体位固定装置已成为保证治疗体位重复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1]。
由于乳腺形状特殊,器官活动度大,相对于刚性较好的头颈部肿瘤其体位固定和重复性均更差,在分次治疗间容易发生较明显的摆位误差及器官的内移动[2]。
目前,各放疗中心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时采用的体位固定方法各有差异。
本研究采用2种不同的体位固定装置,比较两者在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值,以选择出更好的体位固定方法。
2材料与方法2.1临床资料本放疗中心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2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
左侧12例,右侧8例.年龄29~38岁,平均年龄36岁。
术后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11例,高分化管状腺癌7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
随机分为真空垫固定组和热塑料膜固定组。
2.22种体位固定方法2.2.1真空组先将真空垫稍抽取部分真空,使其稍变硬而能塑型即可,在真空垫上缘做一凹陷部位以便使患者头置其中,选择合适的头枕。
将真空袋中间部分做成凹形,以利于躯干部位的稳定。
患者仰卧,下颚稍上仰偏向健侧,健侧上肢自然靠身体一侧。
患侧上臂充分上抬保证患者胸壁充分暴露。
在真空垫沿患侧上肢走行做一凹陷使上肢置其中。
确定体位后把真空袋上下左右塑型,然后抽取真空固定体位。
2.2.2热塑料膜组将头颈肩架放在模拟机床上的合适位置,嘱患者暴露上身仰卧在体架上,选择适合的头枕。
患侧上肢外展上举抱头,充分暴露患侧胸壁。
把热塑料膜浸泡在70℃左右热水中,待面罩变透明,有下坠及漂浮感时取出,用毛巾吸去水珠,2人配合快速轻拉置于患者头、颈、胸部上,下界完全包裹乳房,轻压至热塑料膜冷却成型。
2.3定位及体位验证2组患者体位固定后均用GE Light speed螺旋CT模拟机扫描。
真空垫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 2 0 1 2年 8月至 2 0 1 3 年 2月期间在我科 利用真空垫固定摆 位技术接受放射治疗 的 3 0例患者 ,年龄 4 7 ~ 8 2岁 , 平均( 6 1 + - 1 2 ) 岁 。其中男性 2 1 例, 女性 9 例。 1 . 2 真空垫 的使用方法 :①首先将真空垫平铺在定位床上 , 将真空垫 内的塑料泡沫 整理平整 ,颈部堆积稍 厚 的塑 料泡
反之 , D H小于等 电点时 , 碱性物质容易被酸性染料所染【 I J 。 病理标本通过 固定 , 脱水 , 透 明, 浸蜡 , 包埋 , 切片 , 染色等
f 2 】 冷水梅 , 贾晓南 , 邓永江 , 等. H E 染色细胞核发灰的处理方法,
诊断病理学杂志 , 2 0 0 0 ,1 2 ( 4) : 3 0 5 .
常规石蜡切 片,镜检 中因细胞核发灰 即核质结构不清而
影 响诊断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 P B S缓冲液高温蒸 气处理。
复, 或接近等电点状态 , 易与染料结合 , 同时组织充分水化 , 组 织间隙变大 , 染料易于渗透 , 促进组织 与染料的化学反应[ 2 1 。
参 考 文 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1 王泊云 , 李玉松 , 龚高昂 ,等. 病理学技术.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0 : 8 8 .
・
1 2 4 8・
医撞盘圭 2 1 ) 1 3 午! j 且第 2 0 卷第 1 1 期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s , N o v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2 0,N0 .1 1
乳腺托架与真空垫体膜联合固定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直肠癌保肛手术可行性临床研究指 出直 肠癌淋 巴引 流只 有向上和向侧方 扩散 , 极少 向下方扩 散。肿瘤 远端肠 壁 内的 扩 散是罕见的 , 在 绝大多 数病 例 中 , 其 扩散 范 围不超过 2 e m, 这成 为低位 直肠 癌根 治术 时保 肛 的基 础。相关 临床研 究表
血 彻底 。严格 采用直肠 系膜全 切除 术 ( T M E) 原 则进行 , 在 非 牵 引状 态下切除 肿瘤 远端直肠 不少于 2 e m, 并切 除直肠肿瘤 下段肠 系膜不少 于 5 e m。因为盆腔狭小 , 手工 吻合 困难 , 以双
[ 1 ] 吴在德 , 吴肇汉 .外科学 [ M] .第 6版 .北京 : 人 民出版
吉林医学 2 0 1 3年 3月第 3 4卷 第 7期
・
1 3 0 3・
置引流管 , 经肛旁戳空引出 。近 2 年 常规行预防性 回肠造瘘 , 3 个月后还纳。近一年 有 2例在腹腔镜 小切 口辅助下 完成腹 腔 镜行低位直肠癌 保肛根治术 , 不仅可达到 开腹根治术 的要求 ,
吻合器吻合为妥 。吻合 口要 对合 良好 , 保证 吻合血运正常 , 做 到“ 上通 、 中松 、 下空 ” 。选择合适 的吻合 器 , 可 以获 得满 意的 吻合 口对 E l及 E l径 , 与病方沟 通后 , 尽量行 术前预 防性造 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 直肠远端切除 长度与术 后肿 瘤复发 及预 后无关 联。现在
制排便功能 的肛 门 ; 不能损伤 肛门括 约肌 , 否 则不如 行 M i .
1 e s 手术。
由于随着医学基 础理论 的更新 与进 步 , 技 术 与手术 器械
的发展与广泛应 用 , 低 位直肠 癌保 肛手术 得到更 多 开展。保 肛患者术后 无人 工造 口, 身体无异味及心 理障碍 , 其工作及 生 活影响较小 ,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乳腺癌放射治疗真空垫固定摆位误差分析及优势

乳腺癌放射治疗真空垫固定摆位误差分析及优势曹鸿斌;任伟;于靓杰;高美梅;吴旭东;白永瑞【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2(22)4【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乳腺癌放射治疗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摆位的精度较高,但许多单位没有大孔径CT,因此乳腺托架无法使用.该研究旨在探讨在没有大孔径CT时,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射治疗时使用真空垫固定的摆位误差和产生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并用真空垫固定进行CT定位,使用医科达Precise型加速器上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对患者实施锁骨上野和胸壁切线野拍片,并与治疗计划中的射野位置对比验证,统计出X、Y、Z轴3个方向的平均误差及最大误差.结果 X、Y、Z轴平均误差分别为(1.61±1.12)、(1.56±1.12)和(1.50±0.9)mm.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真空负压成型垫固定,能保证摆位的精度,在没有固定架条件下实用性高.%Background and purpose: Using the breast bracket would bring patient low position set-up. But the breast bracket is too big to be scanned in normal aperture CT in many radiation centers.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tision set-up tolerance, with no big aperture CT, for postoperated breast cancer immobilized by vacuum mold when CT scanning during the radiation therapy. Methods: Thirty post-operat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elected from Sep. 2011 to Feb. 2012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EPID was used for taking the posision set-up verification film. Comparing theverification film will obtain the average tolerance and max tolerance. Results: The average tolerance of X, Y and Z axis were (1.61±1.12),(1.56±1.12) and (1.50±0.98)mm. Conclusion: Using the vacuum mold will do favor to immobilize the patient position for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It would bring patients comfortable position while under radiotherapy and very low tolerance.【总页数】4页(P283-286)【作者】曹鸿斌;任伟;于靓杰;高美梅;吴旭东;白永瑞【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托架与真空垫联合固定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J], 李明;吴建亭;金建华2.乳腺癌放射治疗真空垫固定摆位的影响因素可行性分析 [J], 成俊;周春;杨宁;徐金济3.真空垫与热塑体模不同固定方式在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比较 [J], 周卫湘4.胸中段食道癌调强放射治疗真空垫与体膜加真空垫的摆位误差比较 [J], 陈秀杯;石丽婉;吴琼5.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真空袋体位固定与真空袋加翼型板体位固定的应用及其摆位误差分析 [J], 吕得刚;张清圣;史亚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比较

肺癌放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比较王佳琦1,2,杨敬贤1,于松茂1,岳海振11.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2. 齐鲁医药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山东淄博 255300[摘 要] 目的 比较真空垫结合腹压板与单纯真空垫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精度,为患者体位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方面抽样的方法选取31例肺癌放疗的病例,分别以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为对照组(A组)、以真空垫结合腹压板固定为实验组(B组)进行摆位,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通过CBCT 和参考定位CT刚性配准的方式获取床板在六个维度方向(x、y、z、Rtn、Pitch 、Roll)的床值,记录并分析两组摆位误差大小。
结果 A组在x、y、z方向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18±0.16)、(0.21±0.16)、(0.34±0.32)cm,Rtn、Pitch、Roll三个旋转角度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62±0.50)°、(0.67±0.56)°、(0.47±0.42)°;B组误差取绝对值后分别为(0.19±0.19)、(0.14±0.13)、(0.26±0.21) cm,(0.46±0.37)°、(0.52±0.46)°、(0.44±0.34)°。
B组摆位误差均值全部小于A组(x方向除外),y、z、Rtn、Pitch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真空垫结合腹压板固定肺癌患者虽略微复杂,但摆位精度比单纯使用真空垫固定更高,且可以有效减小肿瘤运动度,降低照射靶区体积。
[关键词]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真空垫;腹压板;肺癌Comparative Study of Setup Errors between Two Body Position FixationTechniques for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WANG Jiaqi1,2, YANG Jingxian1, YU Songmao1, YUE Haizhen11. Key Laboratory of Carcinogenesi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142, China;2.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Qilu Medical University, Zibo Shandong 255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wo posture fixation techniques of vacuum pa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and vacuum pad alone in radi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position fixation methods for patients. Methods The aspect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31 cases of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A) were fixed with vacuum pad alon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B) were fixed with vacuum pa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before treatment. The values of the bed board in six dimensions (x, y, z, Rtn, Pitch, Roll) were obtained by rigid registration of CBCT and reference positioning CT. The setup err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gistration errors of group A in the three linear directions of x, y, z were taken as absolute values: (0.18±0.16) cm, (0.21±0.16) cm, (0.34±0.32) cm, and the absolute values of errors in Rtn, Pitch and Roll directions were (0.62±0.50) °, (0.67±0.56) °, (0.47±0.42) °; the absolute values in group B were (0.19±0.19) cm, (0.14±0.13) cm, (0.26±0.21) cm, (0.46±0.37) °, (0.52±0.46)°, (0.44±0.34)°. The setup errors of group B were all less than those in group A (except in x dir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in y, z, Rtn, and Pitch direction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vacuum pad combined with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to fix lung cancer patients is slightly complicated, but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higher than using vacuum pad alone, and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umor motion and the volume of the irradiated target area.Key words: radiotherapy; setup error; vacuum pad; abdominal pressure plate; lung cancer[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1.04.013 [文章编号] 1674-1633(2021)04-0053-04引言随着放射治疗技术、计算机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得肿瘤患者的精确放疗成为可能[1],这也推动着放射治疗向“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三精放疗”时代迈进[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在临床上,术后放射治疗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过程中,其准确性与患者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同时与放疗并发症存在联系。
有研究指出,放疗中体位的移动、照射野准确性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放射治疗中对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十分关键。
我院针对自制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取120例我院乳腺胸壁放疗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
年龄范围为24-68(48.2±1.2)岁。
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乳腺癌,分期显示均为T3以及T3以上。
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予以普通软枕对体位进行固定,实验组予以自制负压真空垫对体位进行固定。
将患者信息资料(年龄、分期)等进行分析比较,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乳腺癌胸壁放疗,取6Mec电子线进行照射,剂量控制为50Gy,每周5次,每次20cGy,持续治疗5周到6周。
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软枕对体位进行固定,告知患者抬高患侧肩背部,并垫置普通软枕使患者呈半侧卧位,结合实际情况告知患者上举患侧手臂抱头或者叉腰,确保肘部形成90°夹角,固定体位后由医师对胸壁照射靶区进行勾画,并由模室工作人员结合情况对铅挡进行制作。
实验组患者予以自制负压真空垫对体位进行固定,取真空抽气泵抽取真空袋,使其部分真空,确保其能塑形。
稍垫高真空袋上缘将其作为头枕部,中间保持凹陷便于患者头部置入,对真空袋进行塑形使中间位置凹陷,患者取半侧并将身体置入其中,预先在患侧背部对真空垫预留充足空间,背部真空垫塑成斜坡形,便于患者背部后仰时支撑。
健侧上肢自然置于身体一侧,患侧手臂上举抱头或者叉腰。
双肩保持与上缘反折的真空袋紧贴,对真空袋上、左、右进行塑形使其与患者身体紧贴,确保胸壁照射野皮肤保持水平,体位确定后予以抽取真空成型。
由模室工作人员结合情况对铅挡进行制作。
1.3 观察指标
汇总两组患者的固定体位偏差结果以及移动误差,并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取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并经χ2检验确定数据关系;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并经t检验确定数据关系。
P<0.05则数据的比较满足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条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固定体位偏差比较
实验组的体位偏差比对照组小,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固定体位偏差比较(mm)
组别例数上下左右
实验组601.28±0.211.88±0.21
对照组602.04±0.152.88±1.02
2.2 两组患者体位移动偏差比较
实验组体位移动误差率为8.33%(5/60),对照组的体位移动误差率为38.33%(23/60),实验组的体位移动误差率比对照组小,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体位移动偏差比较
组别例数>2mm>3mm>4mm>5mm误差率
实验组6032008.33%(5/60)对照组60866338.33%(23/60)3 讨论
胸壁放疗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常见方法,基于机体生理形态,平躺时患者胸壁一般为弧形,导致胸壁野皮肤无法处在水平方向,使胸壁放疗出现照射不均匀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对患者实施乳腺癌胸壁放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实施体位固定,抬高患者肩背部,倾斜向健侧,确保胸壁照射位置保持水平,且上举患侧手臂抱头或者叉腰。
因此需要保障患者体位的稳定性以及重复性[1]。
负压真空垫的应用,相比普通软枕固定,其不易变形,且稳定性好,固定效果好,可保证患者在舒适的情况下体位不易移动,保障重复性。
具体优势如下[2]:
(1)稳定性好:负压真空垫的材料以及形状可保证其在受压情况下不容易变形,对年老体弱、肥胖患者其能够支撑其头部、背部以及腰部,确保患者体位得到维持。
(2)准确性好:真空袋的塑形保证了患者头部、患侧上肢在凹陷处固定,肩部、背部、腰部贴于真空垫上缘,健侧上肢、躯干与真空袋两缘紧贴,避免了患者的肢体移动。
(3)舒适性好:真空垫的受力均匀且支撑性好,可确保患者机体放松,防止因变形影响支撑力,导致患者不适。
自制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沙比热,古力扎尔·吾甫尔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放疗科,新疆 伊犁)
摘要:目的评价自制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取120例我院乳腺胸壁放疗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
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予以普通软枕对体位进行固定,实验组予以自制负压真空垫对体位进行固定。
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体位偏差比对照组小,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体位移动误差率为8.33%(5/60),对照组的体位移动误差率为38.33%(23/60),实验组的体位移动误差率比
对照组小,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
结论对乳腺癌胸壁放疗患者实施自知负压真空垫体位固定,能够减少固定误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关键词:自制负压真空垫;乳腺癌;胸壁放疗;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75.068
(下转第96页)·临床研究·
磨牙结合种植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不适应症状发生较少,且磨牙位移显著减少,同时上中切牙凸距、倾角的减少量比较大,其应用效果良好,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参考文献
[1] 桂娟,龚青华.微种植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
床医药杂志,2014,18(24):83-84.
[2] 罗哲.微种植支抗在矫正前牙重度拥挤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
学,2013,20(1):63.
[3] 吕莉萍.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医学美学
美容(中旬刊),2014,22(12):271-272.
我院研究得出,实验组的体位偏差比对照组小,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
实验组体位移动误差率为8.33%(5/60),对照组的体位移动误差率为38.33%(23/60),实验组的体位移动误差率比对照组小,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
综上所述,应用自制负压真空垫对乳腺癌胸壁放疗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体位固定效果,避免移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杜武,刘桂芝,梁广立.30°楔形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应
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5):73-75.
[2] 刘桂芝,杜武.自制负压真空垫在乳腺癌胸壁放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
修杂志,2015,29(3):272-273.
(上接第90页)
伸肌,则让患者在屈指的同时,有意识地练习伸拇指指间关节。
注意:早期练习时,应避免同时做伸腕、伸拇和伸指的联合运动。
参考文献
[1] P ollock FH. Treatment of radial hearopathy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 of the
Humoerus[J]. J bone Joint sure(Am),1981,63(7):239.
[2] 葛子钢,范源,王承武.肱骨髁上骨折伴移位时神经损伤的观察[J].中
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5):291-292.
[3] 胡国庆.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J].医学信
息旬刊,2011,24(5):9-9.
[4] 彭怡,杨亿,吕金凤.中西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12例[J].内蒙古中医
药,2014,33(34):49-50.
(上接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