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最全版)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最全版)一、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002)。
2.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
(2)T1、T2 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下列一项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可以考虑术后放疗:①年龄≤40岁;②激素受体阴性;③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④Her-2/neu过表达等。
3.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证,但70岁以上,I期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单纯内分泌治疗。
(二)选择放射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2011年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等。
1.保乳术后放疗照射靶区:(1)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患者,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腋窝清扫彻底(腋窝淋巴结检出数≥10个),且不含有其他复发的高危因素的患者,照射靶区只需包括患侧乳腺;(2)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3)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含有其他高危复发因素,如年龄≤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可以包括或不包括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4)腋窝未作解剖或前哨淋巴结阳性而未做腋窝淋巴结清扫者,原则上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房,腋窝和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
2.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1)适应症:①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②腋淋巴结转移≥4个;③T1,T2,淋巴结转移1-3个者,包含下列一项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可以考虑术后放疗(需结合患者病情):年龄≤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复发高危因素。
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

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
一、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
临床症状:乳腺肿块
辅助检查:乳腺X线摄影、彩超、乳腺MRI;
病理: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
(三)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日为1-5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伴Z51.002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
(3)胸部CT、心电图、乳腺、浅表淋巴结、腹部和妇科超声。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ECT骨扫描、痰培养、血培养等。
(六)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查评估病情变化须调整治疗方案。
二、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0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结束。
乳腺癌(手术)临床路径

XXX人民医院大病专项救治乳腺癌(手术)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ICD10 : C50 ) 行乳腺癌切除术( ICD9CM-3 : 85.2/85.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 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 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 MRI 、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 Core needle 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 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 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 1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 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5 天,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 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 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 、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 X 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 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 CT 、 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 285 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2. 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3 .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 天。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X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 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 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 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一五七医院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护理临床路径

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恐惧和焦虑
由于对癌症的恐惧以及治疗过程 的不确定性,乳腺癌患者常常感 到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自卑和羞耻感
乳房的缺失或变形可能导致患者 产生自卑和羞耻感,影响其社交 和情感生活。
01 02 03 04
抑郁和悲伤
癌症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身 体和情感痛苦可能导致患者感到 沮丧和悲伤。
为家属提供心理咨询
对于在照顾患者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 的家属,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咨询和 支持。
04
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Chapter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 理健康。
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定期乳腺检查
避免长期接受激素治疗
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和医生触诊,发现 问题及时就医。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
如瑜伽、太极等,不仅有助于身体康复,还 能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
乳腺癌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提供信息和支持
向家属提供关于乳腺癌及其治疗的相 关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感受和 需求。
鼓励家属表达情感
让家属有机会倾诉他们的担忧和情感 困扰,医护人员应给予理解和支持。
指导家属如何支持患者
如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协助处理 治疗带来的日常问题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 缺乏运动、肥胖等,也可能增加 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的症状和诊断
早期症状
早期乳腺癌通常无明显症状,可 能仅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乳 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
诊断方法
乳腺癌的诊断依赖于医生触诊、 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乳腺 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组 织学活检。
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患者评估与筛查(1)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a:家族史评估b:基因突变筛查c: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2)乳腺癌患者初步评估a: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b:影像学检查c:组织学诊断二、分子分型与分级(1)ER/PR/HER2状态评估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基因检测(2)乳腺癌TNM分期a: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评估b:淋巴结转移评估c:远处器官转移评估(3)乳腺癌分子分型a: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b: HER2阳性乳腺癌c:三阴性乳腺癌三、化疗适应症评估(1)术前化疗适应症评估a:初治肿瘤体积大或肿瘤浸润深b:远处转移的不可切除乳腺癌c:锁骨上组淋巴结转移d:临床症状明显且无法耐受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2)术后化疗适应症评估a:预期高复发风险患者b:预期高转移风险患者四、化疗药物选择及剂量(1)常用化疗药物a:舒尼替尼b:索拉非尼c:帕妥珠单抗d:卡培他滨(2)化疗药物剂量选择a:不同分子分型的剂量选择 b:副作用考虑与剂量调整五、化疗方案选择(1)术前化疗方案a: FEC方案b: AC-T方案c: TCH方案(2)术后化疗方案a: CMF方案b: EC方案c: TAC方案六、化疗监测与评估(1)化疗药物毒性监测a:实验室指标监测b:临床症状监测(2)疗效评估a:影像学评估b:病理学评估七、化疗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1)常见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b:骨髓抑制c:心脏毒性d:神经系统毒性(2)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措施附件:乳腺癌化疗药物副作用处理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指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
2、P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指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孕激素受体。
3、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指乳腺癌细胞中HER2基因的扩增。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IIfi床路径—X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 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电解质;(3)肝胆胰脾、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部CT、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MRI;(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常规放疗。
2.适形或调强放疗。
3.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等。
(六)出院标准。
L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L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临床路径
(2009版)
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
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
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
扩大切除术等;
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
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
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
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
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
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九)术后住院恢复≤12 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
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
3.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
“I”期再造手术;
4.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
5.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 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
6.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7.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
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二、乳腺癌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8 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5天住院第3-6天(手术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交待病情,将“乳腺肿瘤诊疗
计划书”交给患者
□书写病历
□开具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穿刺活检(视情况而定)
□根据体检、彩超、钼靶、穿
刺病理结果等,行术前讨论,
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医师完成术前小结、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
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
注意事项
□实施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
术后注意事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Ⅱ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
生化检查,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光片、心电图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
□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
头颅CT、ECT等(据临床需
要而定)
□必要时行乳管镜、核磁检查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手术医嘱:
在全麻或局麻下行乳腺肿瘤活检
术+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或根治术、乳腺肿瘤保乳术或
乳腺癌肿块扩大切除术+前哨淋
巴结活检术;乳腺单纯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术前禁食水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一次性导尿(必要时)
长期医嘱:
□明日普食
□腋窝引流计量
□尿管接袋计量(必要时)
临时医嘱:
□全麻或局麻术后
□心电监护
□吸氧
□静脉输液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
□入院评估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生活护理、疼痛护理
□定时巡视病房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住院第4-7天(术后第1日)
住院第5-9天
(术后第2-3日)
至住院第18天
(术后第4-12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引流量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根据引流情况明确是否拔除
引流管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
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
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
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并案首页、
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
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
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普食
临时医嘱:
□止吐(必要时)
□止痛(必要时)
□停尿管接袋计量
□静脉输液(必要时)
长期医嘱:
□停引流计量
临时医嘱:
□切口换药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生活护理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疼痛护理
□指导术后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生活护理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等)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
□出院指导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师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