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论语》正式课件

名著导读《论语》正式课件
孔子认为礼是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通过遵守礼制,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 境界。
礼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 展和完善。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 学思想之一,主张在处理问题时 应该采取适中的态度和方法,以
达到最佳的效果。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 状态,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
道德修养名言
01
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仁爱是道德修养的核心,人们应该具备关爱和同情他人的品质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
感受,以宽容和友爱的态度对待他人。
02
谦虚谨慎
孔子认为谦虚谨慎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人们应该虚心学习、谨慎行
事。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人们要时刻保持谦虚的
主要内容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
结构
分二十篇,每篇若干章,共约492章
《论语》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文学地位
儒家经典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学 、哲学、文化影响深远
影响
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文 化也有深远影响
02
《论语》的核心思 想
仁爱思想
仁爱思想是《论语》的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值观之 一,主张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尊 重和帮助,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
困难。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自我修养
孔子强调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才能成为真正优秀 的人。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告诉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坦然,不 为私欲和杂念所困扰。
教育理念名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1《论语》 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1《论语》 课件     (共31张PPT)
(译文)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 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
的 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 伤。”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 (前551
年~前479年)子姓, 以 孔为氏,名丘,字
仲尼。排行老二,又 称:孔二,汉族人, 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 邑(今山东曲阜fù) 人。孔子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译文 )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
不也愉快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
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 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得。”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
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
改正并告诉他人。”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 满 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

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18页)

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18页)

文革时期打倒孔家店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 入,汉语热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升温,汉语 言文化传播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 局面。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已经在全球 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0多所孔子学院和 200多个孔子课堂。
二《论语》其书
• 学而第一 • 里仁第四 • 述而第七 • 乡党第十 • 子路第十三 • 季氏第十六 • 子张第十九
• 墨家关于儒家学说非议儒家的繁琐 礼仪。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 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 董仲舒
有志于学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为所欲为、不踰矩。〞
• 一、孔子其人 • 少贫且贱 • 年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 • 周游列国,到处碰壁 • 晚年返鲁,整理《诗》《书》 • 悠悠身后事
周游列国,到处碰壁
• 《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 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 “东门有人, 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 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假设丧家之狗。〞子贡 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论语》是一部_语_录_体散文集,是孔 子的__门_人和__再_传_弟_子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三、对后世精神品行的塑造

名著导读《论语》PPT演示课件

名著导读《论语》PPT演示课件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 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译文:颜渊、子路陪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说 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 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用破了也不会抱怨。”颜渊说: “我愿意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听先生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 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 到关怀。”
完善自我的核心要素,这本书用事件描述灵魂,用幽默启迪心智,用历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们面前放了一面镜子:正心、正形。当 读完一本书,真正静下心来品的时候,才会发现能触动内心令人无法平静的感动多是由于书里的故事、情理正好纠正了自己的偏差,
• (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智慧、高尚、宁静、宽容、公正等关键词就是镜子里的标识,通达真善美。智慧的人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责任感的认同是通向智慧
教学目标:
• 1.读《论语》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并走 入《论语》, 通过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 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 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 3.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体验并追求理想的 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两笔,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人生的基本保障,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提升民族素质的根本力量,教师则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养的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天做教师就意味着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也是多年在工作中一直禀承的信念。 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希望和救星,他找到监狱长,救他,说这是他可以翻案的机会,只要找到那名犯人,再加上他的学生做证,他就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论语》专题课件(共66张PPT)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论语》专题课件(共66张PPT)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
论语
• • • • • 第一节:孔子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礼 第三节:仁 第四节:学与乐 第五节:权与中庸
孔子的生平与著作
1· 孔子的时代
孔子向往之过去:传统的周朝礼乐文明 孔子生活之现实:传统的秩序礼崩乐坏 孔子展望之未来:重建传统的礼乐秩序
·孔子的文化个性与人格魅力
孔子的文化个性:珍惜传承,因时变通
『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 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吾与点也”出自《论语· 先进篇》第26章。 原文如下: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 孔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 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 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 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读bi四声)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 哂之。
齐之辩士。授,与也。受,取也。古礼,男女不亲授 受,以远别也。援,救之也。权,称锤也,称物轻重 而往来以取中者也。权而得中,是乃礼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言今天下大乱,民遭陷溺,亦当从权以 援之,不可守先王之正道也。曰:“天 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 欲手援天下乎?”言天下溺,惟道可以捄之,非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者,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君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二章
“时中”小注:
(1)唯变所适,时指情境。 (2)时,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故能时中。历史意识。 (3)忧患意识。 “中”而不偏一端,端是危险的。
仁: (1)同情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 (2)由同情别人出发,修养自己,凝炼品 性。 (3)由对人的同情上升为对于宇宙的理解 与同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37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37张
韩国尊儒最甚
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 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 辰。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
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
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
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
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 时期鲁国的都城, 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创 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 庙、孔府、孔林。
一、孔子其人
⒈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 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 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 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 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 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格言体 答问体 对话体 议事体
格言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 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 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 的人长寿。”
2020/9/27
名著导读《论语》
29
答问体: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 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 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 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 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 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命的张力。
万名网民大调查 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
与同学共勉:
阅பைடு நூலகம்,终身的承 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 皱眉是在读书时 那苦思的刹那;

名著导读《论语》 ppt课件

名著导读《论语》 ppt课件
名著导读《论语》
引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 的主要解释。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 二是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通过人们 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里强调的是 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人的道德自 觉,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人们通过克 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
•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里,在那里。
• 【译文】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 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 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 【译文】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 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 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 巧:好。 • 色:脸色。
令:美好。 鲜:少。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 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儒家崇尚质朴,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反 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言行一致, 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空谈浮言,只说不做。
5.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 北辰:北极星。 所:处所,位置。 • 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 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 环绕在它的周围。”
9.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 愤:心里想求通而未能通的样子。 启:开导。 • 悱:想说却又无法用言辞表达的样子。 发:启发。 • 隅:角、角落。 反:意思是类推。 • 不复:意思是不再告诉,不再次教育。

《论语》导读完整PPT课件

《论语》导读完整PPT课件
——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 的宣言
一、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人”,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 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其人
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 仁者远矣。”
为政治国
•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則民服;举 枉错诸直,則民不服。”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時。”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
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原因
(四)《论语》思想
➢1、仁礼思想 ➢2、为人处世 ➢3、为政治国 ➢4、好学深思
1、仁礼思想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三、《论语》其书
(一)《论语》简介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 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 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 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一、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有异质,学
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
《论语》是一部__语_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 _门_人和__再_传_弟所子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_》 合称为“四书”。
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 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 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孔子
他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孔子的历史贡献
1、编修书籍
以修赞定删
传《《《《
先春易礼诗
王秋经记经
之》》》》

《《
乐尚
记书
》》
2、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学琴于师襄。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
( 公 元 前 551 ) , 卒 于敬王四 十一年
(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孔子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 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 返鲁。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 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 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 之首。
——(汉)董仲舒
四、论语其书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
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
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
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特点
•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
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 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 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 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44.21% 43.08%
7.04% 5.67%
5620人 5477人
895人 721人
六、思考练习
孔子,名_丘_,字_仲_尼_,_儒_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__,仁政治上主张___礼治,鼓励人们 ___入,仕即“出来做事”。开__私_人讲学的风气, 传说有弟子___三人千,身通六艺者___七_十人二。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
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
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
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民间当时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致定诚隐太人

太天不,宗,

平下出对尝所赵 经
。,此曰以读普 《
』今。:此者再 鹤
欲昔『语止相 林
以以臣问《, 玉
其其平普论人 露
半半生,语言 》
辅辅所普》普 载
……
陛太知略
山:
下祖,不

于丹《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命的张力。
您上学的时候对《论语》感兴趣吗?

名 网
超 过
民 44
%
大网
调民

常 看




1.很喜欢,现在还经常看 2.一般,反正都是必修课 3.很枯燥,当时就不喜欢 4.不记得是否学过
——《史记·孔子世家》
桃立赞 李杏周 三坛礼 千,, 。育写
才春 德秋 ,,
师创删 表儒诗 万学书 世,, ;传定
经礼 艺乐 ,,
三、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

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
“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
的至高准则。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论语》体式
议对答格 事话问言 体体体体
• • • •
五、论语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对很多
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
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
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 化才会有未来。”
请为孔子写一个颁奖词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 华
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
文 化
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 的
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先 驱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 :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孔 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