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策划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以书为伴,共同成长二、活动目标:1.提升教师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3.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四、活动对象:全校小学教师五、活动内容:1.主题一:经典名著阅读(1)活动形式:分组阅读,每周分享一次阅读心得。
(2)活动安排:第一周:分组,确定阅读书籍。
第三周: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交流。
第五周: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交流。
2.主题二:教育类书籍阅读(1)活动形式:个人阅读,每周提交一篇读书笔记。
(2)活动安排:第一周:推荐教育类书籍,教师自选阅读。
第二周:提交第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周:提交第二篇读书笔记。
第四周:提交第三篇读书笔记。
3.主题三:诗歌、散文阅读(1)活动形式:诗歌朗诵、散文欣赏。
(2)活动安排:第一周:推荐诗歌、散文作品,教师自选阅读。
第二周:举办诗歌朗诵会。
第三周:举办散文欣赏会。
六、活动奖励:1.每位参与者均可获得一份精美礼品。
2.优秀读书笔记、诗歌朗诵、散文欣赏作品将有机会在校园广播、公众号等平台发表。
七、活动组织: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2.设立读书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具体事务的落实。
3.设立读书活动监督组,负责对活动进行监督与评估。
八、活动宣传:1.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海报等形式进行活动宣传。
2.邀请校领导、家长代表参加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
九、活动预算:1.活动礼品:1000元2.活动宣传:500元3.活动场地:免费4.总预算:1500元2.对活动中的亮点与不足进行梳理,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3.对参与者进行表彰,激励教师们持续阅读,共同成长。
注意事项一: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哎呀,老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怎么才能让大家踊跃参与呢?得让老师们觉得这个活动有意思,有意义。
咱们可以在活动开始前,做一些小调查,了解老师们感兴趣的书籍类型,针对性地推荐书籍。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教师读书心得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阅读照亮人生,书香润泽心灵二、活动目标: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培养教师的阅读兴趣,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3.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三、活动时间:每月一个星期五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流程:1.开场致辞:由校长或教导主任为活动拉开序幕,简要介绍活动意义和目的。
2.读书分享:每位教师提前准备一篇读书心得,活动现场进行分享。
分享内容可以包括书籍简介、阅读感悟、教育教学启示等。
3.互动环节:教师们就分享的书籍或心得进行讨论,互相提问、解答,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4.优秀心得评选:由全体教师投票选出最佳读书心得,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活动具体内容:1.读书主题:教育教学类书籍、教育心理学书籍、文学名著等。
2.分享形式:PPT展示、口头分享、视频分享等。
3.互动环节:设置问题抢答、情景模拟、教学案例讨论等。
4.优秀心得评选标准:内容充实、观点独特、启示性强、语言流畅等。
七、活动准备:1.提前一个月通知教师,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读书心得。
2.准备活动场地,布置现场,确保氛围温馨、舒适。
3.准备奖品,如书籍、教育教学资料等。
4.安排摄影师,记录活动精彩瞬间。
八、活动宣传:1.制作活动海报,在校内外张贴。
2.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
3.邀请家长、学生参加活动,共同感受阅读的魅力。
九、活动效果预期:1.教师们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教师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团队凝聚力增强。
4.活动成果得以传承,成为学校的一项传统活动。
让我们携手共进,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书香润泽我们的心灵。
在这场教师读书心得活动中,期待与大家共同成长,共创美好未来!注意事项一:确保活动参与人数和参与度解决办法:提前做好动员工作,强调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同时可以将参与情况纳入教师个人年终考核,以此提高参与积极性。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范文(三篇)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范文____年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计划在____年开展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旨在通过读书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拓宽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 书籍选择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发展定位,选择一批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教育类书籍,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书籍。
同时,也鼓励教师选择一些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等书籍,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理论视野。
2. 读书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读书方案,包括书籍的选择、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目标的设定等。
同时,建立读书小组,由一名教师担任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读书活动的形式(1)个人阅读教师根据读书方案,每月安排时间进行个人阅读,包括每周阅读计划和每月总结。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形成读书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每月组织一次小组讨论,由组长带领讨论各种问题和观点,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经验分享不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讲解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实践经验,分享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4. 读书成果展示每学期末,组织读书成果展示活动,邀请教师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整体读书成果,以激励和鼓励教师。
三、活动的支持和保障1. 资金保障学校将为读书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用于购买图书和举办相关活动。
2. 时间安排学校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时间,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参加相关活动。
3. 阅读资源支持学校将建立图书馆或者阅读角,为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并购买相关的教育类书籍。
4. 学习机会提供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学习机会,如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小学教师度读书活动方案

小学教师度读书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小学教师读书活动
活动目的: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活动内容:
1. 读书推荐:每月由活动组织者推荐一本与教育相关的优秀图书,供教师选择并积极
阅读。
2. 读书讨论会:每季度组织一次读书讨论会,教师们就阅读的图书进行讨论、分享心
得体会,并围绕教学实践展开深入的交流。
3. 读书笔记:教师们在阅读过程中记录有价值的思考和心得,可以通过内部网站或邮
件分享给其他教师,促进互相学习和启发。
4. 读书报告:鼓励教师们主动撰写读书报告,可以在学校内部刊物或内部网站上分享,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并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5. 读书角/图书馆:在学校建设一个小型的读书角,提供丰富的教育类图书供教师借阅,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 专家讲座/学习分享:定期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讲座,为教师们分享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
7. 读书任务:每个学期布置一个读书任务,教师们需选择一本与班级教学相关的图书进行阅读,并在班级会议上分享阅读感悟和教学应用方法。
8. 读书奖励:鼓励教师阅读,设立阅读积分制度,教师每次参与活动获得一定积分,按照积分排名给予相应奖励,例如图书卡、学习资源资料等。
9. 同行互助:教师们可以互相推荐好书和学习资源,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
活动时间:全年持续进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活动内容。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教师参与度、讨论会效果、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定期汇总反馈,并进行改进。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说明读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了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我校计划组织一系列读书活动,通过学习优秀的教育理论著作和教材、教学案例分享以及教育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强教学技能。
2.促进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3.分享优秀教育资源和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4.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阅读经典教育理论著作与教材通过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导论》等经典教育理论著作,以及新编教材,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水平。
2.教学案例分享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和案例,组织教师交流讨论。
根据学科、年级设立小组,由小组成员轮流组织分享,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
3.教育研讨会定期组织教育研讨会,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授课,介绍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政策,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4.读书会设立学校的读书会,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每个学期选取两本优秀的教育专著,组织教师进行集中读书和讨论,加深理解和思考,形成读书笔记,总结和分享读书感悟。
5.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学校的优秀课堂,学习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
安排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步骤1.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需求,制定一学年的读书活动计划,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2.组织活动推进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团队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推进工作,包括活动宣传、教材采购、活动安排和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等。
3.活动实施和评估根据活动计划,按时组织各项活动,并及时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活动评估和改进。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和意义在快节奏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教师常常身心俱疲,无法拓展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因此,开展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拓宽教育理念,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活动目标1. 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升专业素养。
2. 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
3. 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4. 建立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1. 阅读推荐书单:教育教学类经典著作、优秀教育类图书、名师讲座记录等。
- 《教育的艺术》(作者:陶行知):这本书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艺术。
- 《学会提问》(作者:尼尔·布朗):该书通过故事和案例,讲解了提问的艺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中的提问能力。
- 《教育的心理学》(作者:赫兹伯格):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非常有益。
- 《教师的日常修养》(作者:郭家铭):该书以小说形式展示了教师修养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引发思考,有助于教师个人成长。
2. 读书研讨会:根据推荐书单,组织教师参加读书研讨会,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研讨会,时间可根据教师的工作安排灵活安排。
- 研讨方式:参会教师围绕书中的重要观点、疑问等展开讨论和交流,引导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思想碰撞。
- 研讨成果:汇总各位教师的研讨心得,形成读书心得分享集,供其他教师借鉴。
3. 教学经验交流:组织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 活动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会。
- 分享内容:教师可围绕教学中的难题、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借鉴和提升。
- 知识共享:教师将教学设计、优质课例、教育教学资源等进行共享,实现资源互通互享。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范本目标:1. 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2. 鼓励小学教师积极阅读,丰富专业知识;3. 搭建小学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的合作。
活动内容:1. 读书征集a. 邀请小学教师参与征集优秀教育教学相关书籍的意见和建议;b. 教师可推荐自己认为对教育教学有价值的图书;c.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和整理教师的读书意愿和推荐书单。
2. 读书指南制作a. 整理教师的推荐书单,根据主题和分类进行总结;b. 编写每本书的简介和阅读指南,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梗概、重点章节等;c. 制作精美的读书指南册子,给每位教师发放,方便教师选择阅读的书籍。
3. 读书会组织a. 每月举办一次小学教师读书会,邀请教师阅读过的书籍进行分享和交流;b. 按照书籍的分类进行讨论,促进教师们对同一主题的书籍进行深入解读;c. 每次读书会设定主题,组织教师提前阅读相应书籍,以促进讨论和互动。
4. 专题研讨活动a. 不定期举办小学教师专题研讨活动,深入讨论某一领域的专业书籍;b. 邀请教育专家或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讲座,向教师分享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c. 教师针对专题书籍进行分组研读,组织教师分享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5. 读书报告撰写a. 鼓励小学教师根据阅读的书籍撰写读书报告,包括书籍的简介、阅读感悟、影响和应用等;b. 由学校设立读书报告评选,每学年评选出优秀读书报告,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6. 读书角落建设a. 在学校图书馆、教师办公室等场所设立读书角落,配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相关书籍;b. 定期更新和补充书籍,满足教师们的需求和阅读兴趣。
预期效果:1. 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2. 增强教师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习惯;3. 加强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经验的共享与借鉴;4. 提高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提升教育质量。
活动实施计划:月份活动内容负责人备注1月读书征集和问卷调查教务处收集教师的意见和推荐书籍2月读书指南制作教务处整理书单,编写读书指南3月第一次读书会各班主任分享和交流书籍,讨论主题4月专题研讨活动教研组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讲座5月读书报告撰写语文组教师根据书籍撰写读书报告6月读书角落建设图书馆设立和更新阅读角落7月第二次读书会各班主任分享和交流书籍,讨论主题8月专题研讨活动教研组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讲座9月读书报告评选和表彰教务处评选出优秀读书报告并表彰10月第三次读书会各班主任分享和交流书籍,讨论主题11月专题研讨活动教研组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讲座12月活动总结和反馈教务处撰写活动总结和听取教师反馈以上是一份针对____年小学教师读书活动的方案,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或启示。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三篇)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小学教师阅读分享活动一、活动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和扩展。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同时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通过阅读和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____年3月至6月地点:学校教研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三、活动内容和方式1. 读书推荐与选购在活动开始之前,组织小学教师共同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图书,并与学校图书馆合作,争取增加相关图书的采购量,为教师提供更多优质的阅读资源。
2. 阅读研讨会通过组织小学教师参加阅读研讨会,引导教师深入研读专业书籍和学术著作,了解教育教学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
教师可以在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与他人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和学习。
3. 读书会定期组织小学教师参加读书会,以小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和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本书籍,阅读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鼓励教师在读书会上进行读书笔记和总结,形成文字记录。
4. 读书分享会在读书分享会上,邀请学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或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来学校演讲和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和观点。
教师可以从专家的演讲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5. 文学沙龙在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定期举办文学沙龙,邀请小学教师分享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名著和经典文章。
通过朗诵、解读和讨论,加深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6. 教学案例分享鼓励小学教师在读书活动中,选择与自身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并将读书的收获与自己的教学案例结合起来,分享给其他教师。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可以相互借鉴,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7. 教师写作活动为了培养教师的写作能力和分享经验的意识,鼓励教师将阅读和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发表在学校网站、校报或其他教育平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方案2006年9月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为学与从教的基础。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生的成长。
在知识高度增长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老师,要追求自我完善,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可以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是可以使老师获得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见效最快的成长方式。
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突出“书香校园”建设,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走内涵发展之路,让读书成为习惯,培养学习型教师,构建学习型学校。
为此,我们倡导:打开书本,阅读经典,充实精神,丰富人生,获取一生幸福。
为使全校教师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提出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学习文学作品,提高教师内在的文化修养;加强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空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二、活动目标为使我们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
同时,为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形成作出贡献。
1、在读书活动中,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在读书活动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
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三、活动主题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四、活动口号与知识为友,与书本为友。
最是书香能致远。
亲近母语,阅读为先。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与博览同行,与真理同行。
读书明礼,格物致知。
五、参加人员全校所有在职教师领导小组组长:陈国胜副组长:殷叶红、陆海云成员:陶翠萍、吴文杰、邱振叶、曹静芳六、读书活动内容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读书不仅要专,更要博。
教育局推荐图书及学校赠阅图书为必读书目。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读五种书:一是名人传记。
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学习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是教育家的书。
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时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
三是专业书。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
四是现代科技书。
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五是学习方法书。
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
七、活动措施1、制定读书计划:(1)每个教师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
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现时间等。
(2)每个学科组结合教师的计划和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学校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学校教导处学期内组织一次“读书计划书讨论会”。
2、读书内容:每个教师每学期要读3本书以上专著,其中必须有一本教育类图书。
撰写读书笔记,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健全图书管理,开拓图书资源:读书活动中,学校要规范图书管理,建好教师阅览室,利用好学校图书资源,并能充分挖掘“天华文化中心——图书馆”的优势,鼓励教师多读书。
4、参与读书实践活动:(1)读书活动中,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调查报告、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读书笔记评优等。
(2)积极参加市教育部门举办的读书活动。
5、建立读书档案:每个教师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档案”,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6、读书活动管理办法:(1)分学科成立读书活动小组,各教研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管理教研组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确保每周有不少于2小时的集体读书研究时间。
(2)每个教师每学期能读书2本以上(最少含一本教育专著),根据实际,经学校考核小组考评,表现突出的可评为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3)抓好“读(阅读)、写(读书征文)、讲(读书演讲)、赛(读书知识竞赛)”四个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
(4)提倡教师将读书心得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按同等级教学论文奖励。
(5)将教师参加读书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评价中,与评优晋级、年终考核、工作调动等挂钩。
八、保障措施1、组织机构保障。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实施,以教研组为载体进行校本研修读书活动。
从上至下层层管理,责任到位,分工合作。
2、管理制度保障。
建立相应的活动细则,使教师读书活动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
3、评价机制保障。
建立教师读书活动档案管理;读书情况将与教师团队考核挂钩,表彰奖励先进,优秀教师作品展示。
4、资金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所需资金的开支。
附:教师读书推荐书目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王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3、《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4、《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仲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6、《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赵祥麟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8、《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9、《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刘新群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11、《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傅道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2、《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李镇西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13、《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罗素著,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4、《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5、《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6、《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7、《和老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8、《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9、《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20、《爱弥儿》(法)卢梭著,李世章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1、《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孙云晓主编湖南少儿出版社1999年版22、《教育诗》(苏)马卡连柯著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2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4、《终身教育引论》(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版25、《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6、《回答未来的挑战》(美国)J.W.博特金著,林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7、《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窦桂梅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9、《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高万祥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0、《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1、《孔子评传》匡亚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2、《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印)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版33、《教海泛舟》傅东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34、《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5、《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周学平、刘国正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6、《顺生论》张中行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7、《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8、《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9、《科学家论教育》周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0、《教育论》(英)斯宾塞著,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41、《人的教育》(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2、《再论教育目的》(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43、《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44、《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英)英克尔斯著,殷陆君译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5年版45、《成功智力》(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46、《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47、《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8、《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49、《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5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51、《教师人文读本》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锦书出版社2003年版52、《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3、《组织行为学》朱永新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4、《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学校里老师不教的50件事》(日)中谷彰宏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5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57、《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58、《教育基础》朱永新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9、《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0、《教育心理学》张斌贤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