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精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精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

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

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

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

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30.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

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C.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D.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31.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

“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实现。”这表明路德

A.维护上帝权威

B.主张因信称义

C.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

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A.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价

D.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33.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34.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现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

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

A.实现了工商业者白身的优雅化

B.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

C.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35.1917 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

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西周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材料二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

——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5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20分)

42、(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15分)【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路德说)“我呼吁每一个人应该善待犹太人,同时教他们研读《圣经》这样做,我想我们可以争取他们到我们这边。”但当路德发现犹太人并不相应地转向新教时,他失望了,他曾经说“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他开始仅仅反对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后发展到反对一般的犹太人。1735年,当选帝侯约翰在萨克森驱逐犹太人时,一个犹太人曾经请路德出面调停,但他竟一口拒绝。他在《桌边细谈》一书中把“犹太人与教皇信奉者”视为“一丘之貉”的不敬

神的坏蛋。晚年的路德要是公开指责犹太人,说他们是“一个僵颈、不信神、骄傲、邪恶、可厌的民族”,并声称他们的学校及教堂应被付之一炬。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因为他所反对的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强大的支柱。而且,与僵化了的天主教神学不同,路德的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因而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但是,路德的新教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思想的影响。他反对叛乱,他说“叛乱不是正当的,不管它如何合乎正义; 它的结果从都是损害大干利益。……因为叛乱发生后必然造成损失和流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 阅读材料一,概括指出马丁·路德思想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5分)

46、(15分)【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 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12分)

(2) 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47、(15分)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 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

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

——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汉奸、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的原因。(6分)

(2) 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9分)

一、选择题(48分)

24------28:BDBCD 29------33CCBAB 34------35 CC

二、材料题

41题.(25分)

(1)特点:①深受传统思想影响;(或其思想基础于传统的“民本”思想、儒家仁爱学说、佛教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或指导思想体系庞杂而丰富)②历史传承久远;③官方主导,民间逐渐参与;(或慈善主体多元)(或由政府慈善到以政府慈善为主,民间慈善为重要补充)④主要方式是收养、救助和济贫;

⑤(慈善对象为)救助特定人群;⑥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⑦带有“人治”色彩。(答任意3点得5分)(2)变化:①引入了近代西方慈善理念;②由专事收养发展为教养并重;③慈善组织(或机构)多样化[或一系列新型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纷纷建立];④救济内容主要有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两大类;⑤慈善家群体形成;⑥由面向特定人群发展为面向大众或整个社会。(答任意4点得8分)

原因:①西方慈善理念的影响;②政府的推动;③慈善家的推动;④社会变革的影响(或剧烈的社会变迁);

⑤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答任意3点得6分)

影响:①促进了慈善事业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加速了慈善事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②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近代化和社会秩序的稳定;③推动新型社会风气的形成;④有利于思想的启蒙和解放。(答任意3点得6分)

42题(12分)

示例一

论题: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3分)

阐述: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财富空前增加。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经济上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但苏联固守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及苏联解体。由此可见,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9分)

示例二

论题: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3分)

阐述: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

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19世纪英国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出现了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科技革命为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而社会革命反过推动科技革命新发展。(9分)

选考题

45.【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1)先:主张善待犹太人。(1分)

原因:争取犹太人支持新教。(2分)

后:指责(或排斥)犹太人。(1分)

原因:部分犹太人放高利贷;犹太人不支持路德教;路德自己的认识趋于偏激狭隘。(6分)

(2)进步: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路德的新教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4分)

局限:他反对革命(或他强调人民服从政府)。(1分)

46.【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3分)

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3分)

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3分)

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3分,任一角度作答均可)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3分)

47.【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原因:①在革命党人的眼中,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儒家纲常名教的;

②其思想得到慈禧太后支持和认可;③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6分,每点2分)

(2)看法:①材料认为张之洞是坚定的改革家,其与维新派的区别在于变法方式的缓行与激进之分;②认为人们对“中体西用”思想存在误解,其重心是强调变革而非固守,西学不仅包括西方科学技术(西艺),而且包含西方的制度(西政);③认为张之洞对西学的感知程度相当深刻。(9分,每点3分)

2016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 语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选择 What Will You Discover Today Whether you are a new or regular visitor, this is your guide to all of the free family-friendly activities coming up at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the Oxford University in the next few months. From planting to painting; the deep blue sea to the sky above us; storybook characters, historical figures and monsters—there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Learn together, have fun together, and become a family of museum explorers together.... Tales of Trees and Other Plants Every day from l Mar.-31 Oct. Hear Philip Pullman read from the His Dark Materials and members of the Botanic Garden staff talk about their favorite plants. Age 17+ During opening hours.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受可用性限制) Brilliant Medicine Trail (路线) Every day from l Mar.-9 Oct. Take our medicine trail around the Botanic Garden to find out how plants have helped to keep us health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continue to be essential to making medicines today. Age 17+ During opening hours. Saturday Backpacks Every Saturday If you want to visit the much-loved Pitt Rivers Museum, housing the finest collection of anthropological artifacts (人类学手工艺品)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on a Saturday, keep a look out for our family backpacks full of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all! 10 a.m.-4 p.m.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Advance bookings are required. Big Botanic Backpacks Every day from 1 Mar.-31 Oct. Borrow a backpack from our information desk and use the activities inside to help you explore our collection of plants and tree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Suitable for all!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计40分) 1. 已知向量()1,2a =,()6,b k =-,若//a b ,则k =( ) A. -12 B. 12 C. 3 D. -3 2. 疫情期间,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为了让学生在家中学习之外可以更好地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在家多做家务运动,因为中学生在家务劳动中能更密切地与家人接触交流,也可缓解压力、休息大脑.经调查,某校学生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参与家务劳动能使家庭关系更融洽, 3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否参与家务劳动对家庭关系无影响.现为了调查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时长情况,决定在 两类同学中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同学参与调查,那么需要抽取认为自己参与家务劳动能使家庭关系更融洽的同学的个数是( ) A. 30 B. 70 C. 80 D. 100 3. 从装有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8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两个球,下列各对事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是( ) A. “至少一个白球”和“都是红球” B. “至少一个白球”和“至少一个红球” C. “恰有一个白球”和“恰有一个红球” D. “恰有一个白球”和“都是红球” 4.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a f x x x =≥,()log a g x x =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图4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 42.5% 22.8% 17.5% 17.2%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必修一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必修一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作出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2.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径A、B、C三点,其中O.A之间 的距离为9 8 m,A、B之间的距离为2m,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B、C 之间的距离为() A.2.5m B.3m C.3.5m D.4m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在28 s s时间内()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再起立的动作 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再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端叠放着两物块A 、B ,A 、B 的质量分别为2kg 和3kg ,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体A 上,则此瞬间A 对B 的压力大小为(取210/g m s )( ) A.10N B.24N C.26N D.30N 5.如图所示,一个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AB 段的长度是BC 段长度的两倍,它们的光滑程度不一样,物块m 自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 点到C 点恰好静止,此过程中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 自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对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方向为( ) A.先向右后向左 B.先向左后向右 C.一直向右 D.一直向左 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明,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 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题总分: 15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和第II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卷和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一一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有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8. 表1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 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2014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4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变法措施结果 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系,为其提供经济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保障,其规模、组织更加完备,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对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的表述符合题意及史实,故选C。 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2018年(全国I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文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6页)

文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6页)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 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 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图6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 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 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 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 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 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 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 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 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 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1)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歼?15沿曲线MN向上爬升,速度逐渐增大,图中画出表示歼?15在P点受到合力的四种方向,其中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 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A.v0 g B.2v0 g C.4v0 g D.8v0 g 3. 一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4N,当汽车经过半径为80m的弯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m/s时所需的向心力为1.4×104N C.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m/s时汽车会发生侧滑 D.汽车能安全转弯的向心加速度不超过7.0m/s2 4.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伽利略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总结得到行星运动三定律 B.开普勒以行星运动定律为基础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D.库仑是第一个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以电场为媒介的科学家 5. 电场中等势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场描述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C点小 B.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的电势能大 C.正电荷从A移动到C,电场力做负功 D.电荷沿等势面AB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6. 跳水项目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之一,在高台跳水比赛中,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 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 7.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与宇宙飞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算出人 造地球卫星质量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他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就一定是相同的 C.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一 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D.一艘绕火星飞行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 少所受万有引力减少故飞行速度减小 8.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固定1 4 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最低点 B.s=(1+1 μ)R A.s>(1+1 μ )R C.s<(1+1 μ )R D.s=2R 9. 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 G.则()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抛物线x2=2y的准线方程为() A.y=﹣1 B.x=﹣1 C.D. 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命题p:?x∈R,x2+x+1<0,则?p:?x∈R,x2+x+1>0 B.命题已知x,y∈R,若x+y≠3,则x≠2或y≠1是真命题 C.设x∈R,则2+x≥0是﹣1≤x≤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x、y∈R,如果xy=0,则x=0的否命题是?x、y∈R,如果xy=0,则x≠0 3.(5分)直线l过点P(﹣2,﹣4)且与抛物线y2=﹣8x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共有() A.0条 B.1条 C.2条 D.3条 4.(5分)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5.(5分)已知20枚的一元硬币中混有6枚五角硬币,从中任意取出两枚,已知其中一枚为五角硬币,则两枚都是五角硬币的概率为()A.B.C.D. 6.(5分)将一个半径适当的小球放入如图所示的容器最上方的入口处,小球将自由落下,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将3次遇到黑色障碍物,最后落入A袋或B 袋中,已知小球每次遇到黑色障碍物时,向左、右两边下落的概率分别为,则小球落入A袋中的概率为()

A.B.C.D. 7.(5分)(x2+3x+2)6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 A.92 B.576 C.192 D.384 8.(5分)设O为坐标原点,动点N在圆C:x2+y2=8上,过N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M,点P满足,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 A.B.C.D. 9.(5分)我们可以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估计π的近似值,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表示其基本步骤(Scilab中用rand()函数来产生0~1的均匀随机数),若输出的结果为524,则由此可估计π的近似值为() A.3.144 B.3.154 C.3.141 D.3.142 10.(5分)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 A.B.C. D.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第I 卷和第II 卷组成。第I 卷为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 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 卷为非选择题,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I 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若角600°的终边上有一点(-4,a),则a 的值是 A.4 B.-43 C. 43 D.-43 2.已知向量a =(x -5,3),b =(2,x),且a ⊥b ,则由x 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A.{2,3} B.{-1,6} C.{2} D.{6} 3.如图,正方形O'A'C'B'的边长为1cm ,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它的原图形面积 2 B. 2 4 C.2(13 D.6 4.已知0<α<π,2sin2α=sin α,则sin(α- 2 π)= A.15 B.-14 15 D.14 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osA = 1 2 ,a =3,则a b c sinA sinB sinC ++++= A. 1 2 B.32 3 D.2

6.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的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60°,则塔高为 A. 2003 B.100m C.400 3 D.90m 7.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角C 为直角,且AC =BC =2,点P 是斜边上的一个三等分点,则 CP CB CP CA ?+?= A.0 B.4 C. 94 D.-9 4 8.若将函数f(x)=2sin(x + 6 π )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下平 移一个单位得到的函数g(x)的图象,函数g(x) A.图象关于点(- 12π,0)对称 B.最小正周期是2 π C.在(0,6π)上递增 D.在(0,6 π )上最大值是1 9.已知m ,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各组条件中能推出m ⊥l 的所有序号是 ①m ⊥α,l ⊥β,α⊥β; ②m ⊥α,l //β,α//β; ③m ?α,l ⊥β,α//β; ④m ?α,l //β,α⊥β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10.△ABC 中,若sin(A +B -C)=sin(A -B +C),则△ABC 必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1.已知函数f(x)=sin(ωx +3 π )(ω>0),若f(x)在[0,23π]上恰有两个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 是 A.(1, 52) B.[1,52) C.(52,4) D.[5 2 ,4) 12.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AC =6,BC =CC 1=2,点P 是线段BC 1上的动点,则CP +PA 1的最小值为 26 2 37+1 D.62 第II 卷(非选择题90分)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参考版)一.选择题。(共12题,共48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即可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2018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综历史试题 (黑吉辽蒙疆宁陕青渝甘使用)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材料核心词:“去其三面”(体现其仁德高尚),获得诸侯拥护,灭夏立商。答案A。B、C都不是材料核心意思,D项与材料无关。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偏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解析】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失去土地)。AC均与材料无关。D调换了宾语,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不是税收。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典型的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宰相数量大增非权力大增,排除A(今年高考有多道试题涉及此类干扰项)。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青”,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都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2019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答案】B 【解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得集合,由,能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集合,,, ∴,∴的取值范围为,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交集定义、不等式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2.设a为的虚部,b为的实部,则a+b=() A.B.C.D.0 【答案】A 【解析】算出和后可得前者的虚部和后者的实部从而得到要求的和. 【详解】 ,故,又,故,所以,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及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①; ②; ③; ④.

则输出函数的序号个数为() A.4 B.3 C.2 D.1【答案】D 【解析】判断各选项的函数是否有零点后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 若,则恒成立,故无零点; 若,则恒成立,故无零点; 若,则或,故无零点; 若,令,则,故有零点, 综上,有一个函数有零点,故输出函数的序号个数为1,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算法中的判断结构,属于基础题. 4.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答案】B

【解析】根据函数在、上的符号及的值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 当时,,故D不正确,当时,,故A不正确, 当时,,故C不正确,综上,选B. 【点睛】 对于函数的图像问题,我们可先计算函数的定义域,然后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再研究函数在特殊点的函数值的大小或特殊范围上函数值的符号,必要时可依据导数的符号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结合排除法可得正确的结果. 5.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A.B.C.D. 【答案】C 【解析】: 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抽取方法是一奇一偶,C C÷C= 6.若sin()=,则cos()=() A.B.C.D. 【答案】C 【解析】令,利用诱导公式和倍角公式可得. 【详解】 令,则, 所以,故选C. 【点睛】 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分析:(1)看函数名的差异;(2)看结构的差异;(3)看角的差异;(4)看次数的差异.对应的方法是:弦切互化法、辅助角公式(或公式的逆用)、角的分拆与整合(用已知的角表示未知的角)、升幂降幂法. 7.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017高考贵州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Ⅲ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6.表1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基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行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图5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