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课教案设计(1)
《茶文化》全套教案

《茶文化》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第五单元《饮食文化》中的第十二章《茶文化》。
教学内容详细涵盖了中国茶的历史发展、茶叶的分类与鉴赏、茶艺表演基本流程、以及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中国茶叶的分类、品质鉴别的基本能力。
3. 通过茶艺表演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的分类与品质鉴别、茶艺表演的基本流程。
教学重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茶艺表演的技巧与礼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茶叶样本、茶具、茶艺表演视频。
学具:笔记本、笔、品茗杯、茶叶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茶山的图片和茶叶的实物样本,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茶文化历史介绍:讲解茶叶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
3. 茶叶分类与鉴赏:介绍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主要茶叶的分类,展示不同茶叶的样品,讲解鉴别方法。
4. 茶艺表演学习:播放茶艺表演视频,分解动作,教授茶艺的基本流程和礼仪。
a. 烫杯温壶b. 放茶闻香c. 沸水泡茶d. 倒茶敬客e. 品茗交流5. 随堂练习:分组让学生自行进行茶艺表演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现代茶文化探讨:讨论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如何传承和发扬茶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茶叶的起源茶叶的历史地位2. 茶叶的分类与鉴赏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叶品质鉴别方法3. 茶艺表演基本流程烫杯温壶放茶闻香沸水泡茶倒茶敬客品茗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种茶叶,写一篇关于其历史、特点和泡制方法的介绍文章。
2. 答案示例:西湖龙井茶,介绍其产地、采制工艺、品质特点、泡饮方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茶叶分类和茶艺表演的兴趣程度,以及对茶文化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茶艺社团,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茶文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茶文化》教案设计

本文将围绕茶文化教案设计展开探讨,鲜明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手段,既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弘扬的重要手段。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考古实物,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
本文将就教案设计的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案设计的内容1.茶文化的基本介绍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茶文化主要包含茶史、茶道、茶艺、茶学、茶礼、茶文学等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浅出地介绍茶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素,使学生们了解到茶文化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茶道和茶艺茶道和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和审美文化。
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学生们带到茶艺馆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地学习,让学生们了解茶艺和茶道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3.茶文化的国际交流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国际交流和传播已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要传达给学生们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和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们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2.培养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在茶艺品茶和欣赏中国茶文学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4.增强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活动授课法通过组织茶艺大赛、品茶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利用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2.阅读教学法通过指定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让学生们了解茶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茶文化教案(甄选7篇)

茶文化教案(甄选7篇)茶文化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
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仪态端庄,先客后主等。
4、体验泡茶,品茶的快乐。
【活动准备】茶具,各种茶叶,茶袋,VCD短篇,幻灯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种各样的茶袋。
师:“请小朋友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幼:“淡淡的清香。
”师:“现在请小朋打开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茶叶,你认识吗?”师:“如果你不认识没有关系,现在去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们。
”播放幻灯片。
请小朋友再次观察茶叶,你认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吗?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碧螺春,梅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毛尖,蓝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龙井,绿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普洱茶,黄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铁观音。
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饮茶是最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师:“现在我请小朋友在录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师:“对,中国是第一个开始饮茶的国家,我们把饮茶看作是优雅,美的享受。
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的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
你们作为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感觉啊?”幼:“开心,自豪,高兴。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喝过茶吗?好喝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喝茶吗?喝茶有哪些好处?”“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还有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四、茶艺。
师:“茶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你们现在想不想就品一品呢?”幼:“想”师:“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泡制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
”教师示范茶艺表演,请幼儿观赏。
在茶艺表演中渗透文明礼仪,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绍茶具名称。
2、温杯。
3、泡茶。
4、品茶。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茶教案(推荐19篇)

茶教案(推荐19篇)茶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看茶、制茶、品茶,激发幼儿动手尝试的愿望,体验动手参与的乐趣。
2、幼儿在亲身体会中,加深对中国悠久茶文化的了解。
3、在亲身经历中,增加有关茶的感官经验。
4、了解有关茶叶的保健和其他的作用。
5、培养爱喝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有关的录象片、各种类别的茶、开水、茶杯、各种制作茶的原料如菊花、茉莉花、可食用色素、冰块、可食用香精、牛奶、冰糖等等。
2、孩子平时了解一些有关茶叶的知识。
活动过程:1、欣赏电视里有关“康师傅绿茶”的广告,激起幼儿讨论自己有关茶的经历和感受。
2、了解茶的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
结合录象片的内容和讲解以及实物,让幼儿简要了解茶是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的,在我国有很多茶叶盛产地,以及中国的茶泡制有许多的讲究,中国茶在国外很受青睐,茶对我们的健康有许多的作用等等。
3、和孩子们一起制作茶。
让孩子们在熟悉了已有的原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尝试,学着配置茶:茉莉花茶、菊花茶、红茶(可食用色素)、绿茶、水蜜桃茶、山楂茶、草莓茶、冰茶、冰糖茶、奶茶等等。
可以是多种原料配置。
让孩子在多种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口味的配置,还可以用同一口味,用不同的分量来配置浓淡不同的口味。
4、品茶: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什么茶”,是什么原料,估计是什么口味等。
老师用开水进行泡制,大家一起品茶,边品茶边谈自己感受。
活动延伸:1、在活动区里,准备茶叶超市,让幼儿在其中更加熟悉各种不同的茶;同时,准备相关的材料,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自己配制茶饮料。
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提议,不断更换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尝试。
2、有机会能走进茶园,让幼儿亲自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茶叶。
亲自帮助工作人员摘茶、搓差、烤茶、包装茶。
3、有条件的可以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了解有关茶叶的保健和其他的作用。
活动反思:一般的有关这方面的活动,老是不可避免的去讲解去观察和了解,而本活动却一改此举,放开了让孩子去动手去操作,让他们在自身体验中去感受去获取。
幼儿园茶文化知识教案

幼儿园茶文化知识教案一、课程目标:1. 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和种类;2. 培养幼儿的饮茶习惯,并让幼儿学会自主泡茶;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礼仪。
二、教学准备:1. 茶具、茶叶、开水壶、杯子等;2. 课件;3. 相关的茶文化资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环节教师使用图片让幼儿猜测,如茶树、茶叶等,然后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茶文化。
2. 讲授知识(1)茶文化的历史和起源茶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中国。
中国是第一个将茶作为饮料的国家。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西周时期,茶就已经开始被人们喜爱并用作饮料。
在唐代,茶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茶礼,茶道”,成为了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茶文化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非常丰富、多元化的文化形态。
(2)茶的种类和分类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发酵程度、产地、制作工艺等方式。
在制作中,一般有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等几种。
根据产地,茶主要分为中国茶和外国茶两种。
学会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茶文化。
(3)品茶礼仪中国的茶文化讲究品质、品位和品味。
许多人认为,品茶礼仪也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挑选茶叶到泡茶,到品尝,每个过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这不仅体现了礼数,也是品茶的一种技巧。
3. 示范操作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泡茶,包括准备茶具、选购茶叶、烧水、控制好泡茶时间和温度、倒入杯中等。
同时,也要教会幼儿如何辨别茶的质量,如何选择合适的茶具等。
4. 练习和巩固在巩固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自主煮茶,并进行品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茶的香气、口感以及颜色和形状等方面的细节。
5. 结束环节教师通过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幼儿在放松的环境中,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亮点:1. 通过引入环节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融入本节课的主题;2. 在讲授知识环节,不仅介绍了茶文化的历史和起源,还介绍了茶的种类和分类,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认识茶文化;3. 在示范操作环节,教师将操作过程进行系统化的讲授,教会幼儿制作一杯好喝的茶,并指导幼儿如何进行品茶礼仪;4. 在练习和巩固阶段,通过小茶馆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泡茶、品尝茶,并注意到茶的一些品质细节,大大增强了幼儿对待茶文化的认知;5.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茶文化教案

茶文化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和推广茶文化,使学生对茶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茶文化,学生将能够欣赏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制茶技艺。
此外,教案还将引导学生探索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并培养学生的品茶技巧和茶道修养。
二、教学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茶的历史和起源;2.掌握茶的制作流程和茶具的使用方法;3.了解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差异;4.理解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5.培养良好的品茶习惯和修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茶的起源与历史教师通过讲授茶的起源和历史,向学生介绍茶的重要性和茶文化的发展。
可以使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幻灯片,引导学生探索茶的起源、茶叶的变迁等。
2.茶的制作流程和茶具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讲解茶叶的制作流程,如采摘、烘焙、晾晒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茶具,如茶杯、茶壶、茶叶罐等。
鼓励学生亲自尝试制作茶叶和使用茶具。
3.世界茶文化差异教师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如中国、日本、英国等,向学生展示茶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的饮用方式。
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茶文化。
4.茶与身心健康教师向学生解释茶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如茶的抗氧化、降血脂、减肥等功效。
同时,教师可以分享一些与茶相关的养生方法和茶的营养知识。
5.品茶技巧和茶道修养教师向学生介绍品茶的技巧和茶道的基本修养。
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品茶动作和礼仪,培养良好的茶道修养。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1.教学手段:课堂讲授、示范、讨论、实践操作等。
2.教学媒体:PPT、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亲自制作茶叶和品尝茶叶,展示他们掌握的茶制作技巧和品茶方法。
3.小组展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茶文化展示活动,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了解和体验。
六、教学扩展1.茶文化参观:安排学生参观茶叶生产基地、茶文化博物馆等,深入了解茶的制作过程和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节课堂教案

茶文化节课堂教案第一章:茶文化的起源与历史1.1 介绍茶树的起源和茶的发现过程1.2 讲解中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历程1.3 了解世界茶文化的差异与特色第二章:茶的种类与特点2.1 学习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主要茶类的特点和区别2.2 掌握各种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品饮方式2.3 探讨茶叶的品质评价标准和方法第三章:茶艺的基本技巧与实践3.1 学习茶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3.2 掌握泡茶的技巧,包括水温、茶叶投放量、泡茶时间等3.3 实践茶艺表演,包括泡茶、倒茶、递茶等动作的规范和礼仪第四章:茶与健康4.1 了解茶叶的主要成分和对人体的益处4.2 学习茶叶的适宜饮用量和饮用时间4.3 探讨茶叶对身心健康的调节作用,如提神醒脑、舒缓压力等第五章:茶文化的艺术表现5.1 了解茶诗、茶画、茶艺表演等茶文化的艺术形式5.2 学习茶道的内涵和精神,包括尊重、平和、清静等5.3 欣赏茶文化作品,提升对茶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第六章:茶馆文化与茶艺体验6.1 介绍茶馆的历史和功能,以及茶馆文化在茶文化中的地位6.2 学习如何在茶馆中进行茶艺体验,包括点茶、品茶、交流等6.3 探讨茶馆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如社交、传承文化等第七章:茶叶品牌与茶叶市场7.1 了解中国知名茶叶品牌及其特点和优势7.2 学习如何选择和购买优质茶叶,包括辨别茶叶的真伪、品质等7.3 探讨茶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茶叶产业的经济价值第八章: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影响8.1 学习茶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历程和方式8.2 了解各国茶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茶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8.3 探讨茶文化对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的促进作用第九章: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9.1 了解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9.2 学习茶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教育、政策等9.3 探讨如何加强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促进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十章:茶文化节的策划与实施10.1 学习茶文化节的策划流程和关键要素,包括主题确定、活动安排等10.2 了解茶文化节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茶文化节对茶文化推广和传播的贡献10.3 探讨如何实施茶文化节,以实现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茶文化的起源与历史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对于茶文化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幼儿园中班《茶文化》活动课教学教案设计实用十份

幼儿园中班《茶文化》活动课教学教案设计实用十份幼儿园中班《茶文化》活动课教学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种茶的历史、茶叶的分类、茶具知识、茶的故事等。
2.通过交流,了解一些浅显的茶文化知识。
3.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重点:茶艺表演难点:感受茶道中的茶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之为重要,由此可见。
去年暑假我们走进了日照茶园,了解了日照茶的历史、种植、成分、功效,还体验了亲手炒制。
我们也借助日照茶茶园之行,开始进行关于茶文化的系列研究。
根据之前的任务分工,有:茶史、茶具、茶艺等6个小组进行研究。
今天剪一缕春光,沐一段茶香,开始我们的汇报展示。
二、小组汇报(一)茶史预设1神农氏:神农氏就是炎帝,我们是炎黄子孙。
从老祖宗开始变开始吃茶,历史久远!这里我提到吃茶,因为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就是经烹煮后吃下的。
预设2锦绣茶祖,3200~3500年树龄,六人合抱,才能勉强抱过来。
比孔子还大700岁,比秦始皇大100岁。
古茶树,不是__独有,但是历史却最久远。
2007年,这棵古茶树共制得茶叶499克,拍卖价高达40万,贵的有道理,喝的是千年茶文化。
预设3宋,斗茶,在达官贵族,文人墨客之间兴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宋__就是个赏茶鉴茶的高手。
由上而下,蔚然成风,万人空巷看斗茶。
预设4团茶:故名思意,就是制成团状,印上龙凤,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25克小团龙茶市价二两黄金,请分8人喝,按现在的金价2400多元。
所以喝团茶是地位的象征,这就是一种茶文化。
后来*民老百姓出身的朱__,看不惯这种习俗就开始大力推行散茶。
这就让茶接地气了,这也是一种文化。
(二)茶类预设1红茶:红茶以普洱为贵。
展示普洱饼。
也有成团状,1955年清理故宫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人头普洱团茶。
价值连城,茶中极品。
预设2红茶:__对老舍说过,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普洱是我们王室的象征,是显贵的一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第一课时华夏茶史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二、新授(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
(日本、韩国)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作业布置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第二课时茶叶的分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古代茶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二、茶叶的分类依据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
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
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
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可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三、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1、绿茶类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
绿茶的制法: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
2、黄茶类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
主产区:安徽、湖北等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
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黑茶类黑茶以边消为主。
主产于湖南、广西等。
黑茶的制法: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
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
4、白茶类白茶是福建的特产。
白茶制法: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
5、青茶类主产于福建、广台湾。
制法: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大红袍、铁观音。
6、红茶类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
制法: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四、课堂总结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1、茶叶有哪些类型2、各类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征第三课时信阳毛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
2、了解信阳是最古老的的茶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
3、了解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4、掌握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教学重难点:1、了解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2、掌握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信阳毛尖芽叶、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图片、信阳茶园分布示意图教学过程:一、师生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信阳也盛产茶。
板书:信阳毛尖(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二、信阳毛尖茶的发展。
1、唐朝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
信阳归淮南茶区。
2、宋代茶叶的制作工艺在唐朝更为精湛,饮茶器具叶更讲究。
苏东坡“淮南茶、信阳第一”3、明朝禁止饼茶生产,茶叶加工开始有了揉条的工序,制茶由蒸青变为炒青,茶的品种也多样化了。
4、清朝茶叶向更高层次发展。
5、解放后,茶产业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茶叶已成为信阳市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是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
(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
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四、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
(种植、采摘、杀青、揉捻、干燥)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
(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
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
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板书:我爱家乡茶五、了解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播放配乐录音,静静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交流学生搜集到的与茶相关的诗句、词句。
七、布置作业。
1、说明“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2、说明信阳毛尖茶的发展史3、信阳毛尖获得过哪些荣誉第三课时茶树栽培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茶树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2、茶园的管理有哪些内容教学重难点:茶树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教具准备:图片课时安排: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茶叶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和制茶技术是否合理。
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宜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及合理采摘时提高鲜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茶树生育的基本规律1、茶树的总发育周期2、茶树的年发育周期三、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1、气候条件2、土壤条件3、地形条件四、新茶园的建设1、园址选择与开垦2、茶树种植3、播种和移载五、茶园管理施肥、耕锄、修剪、水分保持、病虫害的防治六、作业布置1、茶树的种植方式有哪些2、茶园的管理有哪些内容第五课时第五讲制作加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工艺流程。
2、掌握采茶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工艺流程。
课时安排:第五课时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绿茶珍品“信阳毛尖”,人们称她是大别山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为什么具有自己独到的特色二、新授1采摘:采摘时期,鲜叶标准,采摘方法2炒制: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工艺(1)筛分(2)摊放(3)生锅(4)熟锅(5)初烘(6)摊凉(7)复烘(8)择拣(9)再复烘3信阳毛尖机械制作工艺4小结5茶联赏析三、作业布置1参加采茶实践活动,掌握采茶基本方法。
2你家所在地主要茶叶生产机械有哪些其功能如何第六课时包装贮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如何选用茶叶包装材料。
了解茶叶应如何正确贮存。
教学重难点:了解茶叶应如何正确贮存。
课时安排:第六课时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师朗诵《茶歌》导入茶是极易变质的农副产品,因此,包装与贮运显得特别重要。
二、包装: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形式三、贮运:茶叶变质的原因;保管好茶叶,要做到三要三防一要干燥防潮湿;二要清洁防异味;三要低温防光照四、运输:运输工具,运输包装五、茶联赏析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六、作业布置1、如如何选用茶叶包装材料2、茶叶应如何正确贮存第七课时鉴别选购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优质信阳毛尖有何特征。
2、初步懂得高山茶与平地茶如何鉴别。
教学重难点:了解优质信阳毛尖有何特征。
初步懂得高山茶与平地茶如何鉴别。
课时安排:第七课时教具准备:信阳毛尖干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来佳茗似佳人”。
宋代词人苏轼千古绝喻的佳茗,即上好茶----上品茶。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茶的真假喻品质优劣,鉴别选购常通过看、闻、嚼、泡等感官方法进行。
二、鉴别选购方法1、干看评外形2、湿看识内质(1)嗅香气(2)看汤色(3)尝滋味(4)评叶底3、看产地三、真假茶的鉴别四、新茶、陈茶的鉴别五、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鉴别六、春、夏、秋茶的鉴别七、作业布置1、优质信阳毛尖有何特征2、高山茶与平地茶如何鉴别第八课时茶具选择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茶具的种类和茶具的功能。
2、初步懂得如何选择茶具。
教学重难点:了解茶具的种类和茶具的功能。
教具准备:三套茶具课时安排:第八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国的茶具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二、茶具种类1、陶土茶具适宜兴的陶土制作的紫砂陶茶具。
2、瓷器茶具: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等几类。
3、漆器茶具4、玻璃茶具5、金属茶具6、竹木茶具7、搪瓷茶具小结:了解茶具的种类和茶具的功能,我们该如何选择茶具呢四、茶联赏析五、作业布置1、你家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它和哪一种茶壶相似2、学习了茶具选择,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茶具来泡信阳毛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