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相关疾病论文
关于肥胖的研究报告

关于肥胖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肥胖肥胖的原因肥胖引起的事件肥胖对事业篇一:肥胖调查报告有关“小胖墩”的调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营养物质的丰富,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但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少新问题,“富贵病”——肥胖就是一例。
网上一篇报道称,现今肥胖已经上升为一种趋势,一种社会现象了。
很多大城市都正为中小学的肥胖焦虑不已。
因为胖已经不仅仅会影响到外貌,更会影响到健康,小学生肥胖已经是社会上迫不及待想解决地问题了。
目前,在我们班中,也有好多个“小胖墩”。
看到这种现状,我们不由想:到底什么是肥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多的肥胖儿童?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止肥胖?这些问题引导着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1、去书店或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杂志和书籍。
2、通过热线电话向儿科医生进行咨询。
3、请教懂这方面知识的人。
4、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5、对肥胖儿童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三、情况调查和资料整理(一)、查阅资料,咨询儿科专家,了解肥胖的定义与评定标准。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测量肥胖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测量体肥含量。
但由于此方法不适合临床应用,因此,当前最常用的还是以体重为指标进行判断。
但体重与身高又密切相关,为了能准确反映体重与身高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高体重指数BM2=体重(千克)/身高(米)判断肥胖,儿童肥胖的评定可参考下表:(二)、调查肥胖儿童生活习惯,走访有经验人士,了解肥胖的成因。
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资料查询,梳理肥胖成因:1、家长原因:(1)观念的落后,一方面“胖”就是“福”的陈旧观念,另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手中有了钱,以为自己已经吃够了缺衣少食的苦,再不能让孩子吃苦,于是给孩子买大量的营养品。
殊不知,盲目地给孩子吃营养品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病态的发胖。
肥胖与健康英语作文

肥胖与健康英语作文英文回答:Obesity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with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xcessive amount of body fa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numerous chronic diseases,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ype 2 diabetes,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nd certain types of cancer.The impact of obesity on health is undeniable. Excess body weight places strain on the heart and circulatory system, leading to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an increasedrisk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Obesity also disrupts insulin signaling, making it more difficult for cells to absorb glucose from the bloodstream, potentially leading to type 2 diabetes.Furthermore, the mechanical stress caused by excess weight takes a toll on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contributing to osteoarthritis and other joint problems. Obesity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certain types of cancer, such as breast, endometrial, and colon cancer.Beyond the physical health consequences, obesity can also have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 Individuals with obesity often face stigma, discriminat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which can lead to low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nxiety.Addressing the obesity epidemic require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hat includes healthy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public health initiatives, and policy changes. Encouraging regular exercise, promoting healthy eating habits, and providing access to affordablenutritious food are crucial steps in combating obesity.Moreover,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that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encourag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play a vital role in reducing obesity rates. Additionally, policy changes thatrestrict the marketing of unhealthy foods to children, impose taxes on sugary drinks, and promote active living can help create a healthier environment for all.By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s of obesity and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we can reduce the burden of this disease o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our communities.中文回答:肥胖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人和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中老年人超重 肥胖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增加运动量:适当增加运动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运动可以 增加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能量的消耗和脂肪的分解。
3、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避 免长时间坐或保持静止状态,尽量增加身体活动量。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根据医生 建议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疾病。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中老年人已经出现超重或肥胖问题,可以寻求专业 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帮助中老年人控 制体重并改善健康状况。
参考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大学生 群体中越来越普遍。超重和肥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高血压等,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大学生超重肥 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多摄入精细碳水化合物,如白米、白面等,而膳食 纤维等低热量食物的摄入不足。同时,对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没有节制, 导致体内脂肪堆积。
3、缺乏运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设备。 例如,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得人们的运动量减少,而办公室自动化设备的普及使得 人们在工作时缺乏身体活动。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使得能量消耗减少,进而 导致超重和肥胖。
这种变化的趋势不仅存在于单个城市或地区,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都在逐年上升。其中,经济发达的 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的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较高。
二、影响因素分析
1、生活方式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量增加,而体育锻炼等消耗热量的活动减少。 这种“多进少出”的生活方式使得能量在体内积累,进而导致超重和肥胖。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连陈汤治疗肥胖T2DM(痰湿内阻型)的临床疗效》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连陈汤治疗肥胖T2DM(痰湿内阻型)的临床疗效》一、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肥胖及与其相关的糖尿病(T2DM)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中医认为痰湿内阻型是肥胖T2DM的常见证型之一,治疗方法主要以健脾化痰、清热解毒等为主。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糖尿病的治疗与调控亦被逐渐发现。
连陈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被认为具有化痰消食、清泄痰火的作用。
本研究基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了连陈汤在治疗肥胖T2DM(痰湿内阻型)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方法1. 试验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痰湿内阻型肥胖T2DM患者进行连陈汤治疗。
同时,选取同类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
2. 试验对象选择符合痰湿内阻型肥胖T2DM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并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及严重并发症患者。
3. 肠道菌群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分析。
三、连陈汤治疗肥胖T2DM的机制探讨连陈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其成分包括黄连、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消食的作用。
其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T2DM 的机制可能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的目的。
四、临床疗效分析1. 血糖指标改善经过连陈汤治疗,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
2. 肠道菌群变化连陈汤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增加,有害菌群数量减少,肠道菌群结构趋于合理化。
与对照组相比,这种变化更为显著(P<0.05)。
3. 安全性评价连陈汤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连陈汤在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T2DM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连陈汤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谢。
肥胖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论文

肥胖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已达到流行的程度,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诸多研究调查显示,我国肥胖患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肥胖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肥胖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648- 01肥胖症(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
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
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
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因体脂增加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大于24者称为肥胖症。
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笔者查阅近10年来相关文献,并就肥胖症的营养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如下:研究概况1 药物疗法目前肥胖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抑制食欲和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在小肠吸收的阻止剂,(2)脂肪合成阻止剂,(3)产热增强剂。
目前治疗肥胖的药物主要有:奥利司他:187例肥胖病人给予奥利司他120mg,3次/d。
在用药第1年可有效降低体重,第2年体重可维持不变,并可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等肥胖相关危险因素[1]。
hollander等对391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人群进行了持续58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
在轻度低热卡饮食的情况下口服奥利司他和安慰剂120 mg,3次/d,病人均应用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并达到平衡。
治疗组1年后在体重、hba1c、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下降,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减少,ldl-c降低,ldl-c/hdl-c 之比的降低等方面均较安慰剂组更显著(p<0.001)。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预防 论文

一、小学生肥胖问题现状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父母越来越宠爱子女,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女,竭尽全力为子女提供丰厚优裕的物质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患有单纯性肥胖的小学生越来越多,现在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小学生的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危害
(一)生理
患有肥胖症的小学生往往会发生部分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比如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性发育不良、青春期提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肥胖会导致具有降低血糖、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的胰岛素水平增高,并且导致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长期如此,胰岛功能会因为超负荷工作而受损,会导致胰岛无法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从而引发糖尿病。
论文采用文件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原因,重点找出引起肥胖的各方面原因,从原因入手,得出预防肥胖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肥胖的危害;小学生肥胖的成因;小学生肥胖的预防
ABSTRACT
Obese childre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obesity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need to solve for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e and rapid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level of China's economy, Chines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gradually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he diet. Coupl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fierce, eating more and more students, sit more and more long, less and less activities.At the same time, it is easier for younger people to get obesity, which makes it more serious and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root causes and precautions for obesity problem among pupils, parents and school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better control weight, and reduce the severity of obesity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附减肥食品)..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肥胖症与营养防治*****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山东省菏泽市工作单位:肥胖症与营养防治程巍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食品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吃”已不再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令人担心的是“吃出来的负担”,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疾病-肥胖症,就是因为“吃”而造成的病症,肥胖症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国在近些年来,大多数国民民众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肥胖症也随着国民民众小康生活快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为疾病,是当前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又一大杀手。
追溯肥胖症的根源,其主要的还是饮食问题,本文主要是从肥胖的形成原因、肥胖的类型、常用判定指标、肥胖的危害及并发症、对肥胖症预防、膳食的治疗和运动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肥胖症;并发症;营养治疗;运动治疗。
一、肥胖、肥胖症的定义由于营养失衡,摄入的热量大于人体消耗的热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或分布异常,造成自身的体重增加,并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称为肥胖。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为疾病,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一起的慢性代谢疾病。
[1]二、肥胖症的形成原因肥胖症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因素:1.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2.饮食因素:饮食摄入热量过多,一些高脂肪、高糖饮食均可导致脂肪堆积;3.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
运动减少,则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全身脂肪库中;4.代谢因素: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5.神经精神因素;6.内分泌因素: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偏多,且又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较不敏感,脂肪细胞上单位面积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减少,也促进脂肪合成。
[2]三、肥胖症的分类肥胖症的分类比较繁多,在中医上也有分类,我说的是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分类,大致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种。
肥胖文献研究报告范文大全

肥胖文献研究报告范文大全肥胖文献研究报告范文大全引言肥胖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全面梳理和分析肥胖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策略,旨在为进一步科学理解和解决肥胖问题提供参考。
一、肥胖的定义和分类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储备过多而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身体状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肥胖可根据体重指数(BMI)来进行分类,BMI在25至29.9之间定义为超重,而BMI超过30则被定义为肥胖。
二、肥胖的影响因素2.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史是肥胖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拥有肥胖家族成员的个体更容易发展为肥胖。
2.2 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过多,缺乏蔬菜水果的摄入,都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从而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2.3 生活方式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对肥胖产生了重要影响。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行为,使得体内能量消耗不足,导致脂肪堆积。
2.4 心理因素一些研究发现,压力、情绪不稳定、焦虑等心理因素与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人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进食来获得快感,从而导致摄入过多的食物。
三、肥胖对健康的影响肥胖不仅对个人外貌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
此外,肥胖还会增加手术风险、影响生殖健康等。
四、肥胖的防治策略4.1 饮食控制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和控制肥胖至关重要。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
4.2 运动促进适量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
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都能帮助消耗多余脂肪,保持身体健康。
4.3 心理干预在肥胖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也相当重要。
通过心理咨询、行为治疗等方式,帮助个体克服进食障碍、改变不良习惯,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重肥胖与相关疾病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超重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方法:测量体重指数、腰围及化验检查。
结果:单纯体重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混合肥胖与相关疾病发病率分别为2.51%、23%、31.73%。
结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判定肥胖的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疾病的分析方面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体重指数;腰围;相关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4-0461-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脂饮食的增加、运动工具及作业方式改变,使得体力活动逐年减少,国民的体重指数和腰围在不断增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在逐年增加,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我院与北京阜外医院进行健康查体长期合作,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自2009年集团员工在我院的查体,资料完整,既往无“三高症”病史的员工,共计6760例,年龄在18-80岁。
1.2 方法:人体参数测量,体检者,脱鞋帽,穿简便服装测量身高、体重;bmi=体重(kg)/身高2(m2)。
腰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腰围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取垂直站立姿势,双足分开25-30厘米,用一个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细部位),
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进行测量。
血压,采用台式血压计,体检前休息十分钟,坐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取平均值。
化验检查,空腹12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glu)、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
1.3 诊断标准
1.3.1 糖调节异常采用2003年国际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即glu≥5.6mmol/l;脂代谢异常诊断参考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即tg>1.7mmol/l、tc>5.72mmol/l。
1.3.2 分组,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体重指数(bmi)制定了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以18.5≤bmi≥24.9为正常,以25≤bmi ≥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
腰围方面,依据国人肥胖标准,男性≥90 cm、女性≥80cm为中心性肥胖。
将检测人群分为:(1)正常体重和腰围组;(2)单纯体重性肥胖组;(3)单纯中心性肥胖组、⑷混合肥胖组。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用卡方检验,结果用p值表示。
2 结果
正常体重和腰围的人群占42.76%、单纯体重性肥胖占2.51%、单纯中心性肥胖占23%、混合肥胖占31.73%;与(1)组比较,(2)组各疾病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3)、(4)组
显差别, (p<0.001或p <0.01)。
(4)组较(3)组的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调节异常的发病率无统计
学差别,见附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分析,人群肥胖的总发病率为57.24%,其中,单纯体重性肥胖占2.51%,单纯中心性肥胖占22.99%,混合肥胖占31.72%。
单纯bmi升高的人群,相对于正常体重和腰围组,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无差别;可能是体内肌肉增长造成的,也许并不肥胖。
如果按照bmi估计肥胖而不测量腰围,就会造成单纯中心性肥胖的漏诊。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机构都提出过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定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提出的定义或诊断标[1]
备中心性肥胖、其次体重指数(bmi)≥30kg/身高2(m2),在此基础上,外加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之所以把诊断中心性肥胖的腰围作为重点诊断指标分析,是因为腰围更能反映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聚集,而内脏脂肪的堆积和其分泌的多种脂肪细胞因子、蛋白质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il)-6、脂联素、肿瘤坏子因子等.,可介导多种代谢异常,如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及糖调节异常等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形成,所以,在体格检查时,重视体重指数和腰围测量,确定肥胖的种类,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lbertikg, zimmet p, shaw j:idf epidemiology task force consensusgroup. the metabolic syndrome-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 lancet, 2005, 336:1059-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