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相关疾病论文

超重肥胖相关疾病论文
超重肥胖相关疾病论文

超重肥胖与相关疾病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超重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测量体重指数、腰围及化验检查。结果:单纯体重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混合肥胖与相关疾病发病率分别为2.51%、23%、31.73%。结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判定肥胖的类型以及与之相关疾病的分析方面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体重指数;腰围;相关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4-0461-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高脂饮食的增加、运动工具及作业方式改变,使得体力活动逐年减少,国民的体重指数和腰围在不断增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在逐年增加,为保障人民的健康,我院与北京阜外医院进行健康查体长期合作,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自2009年集团员工在我院的查体,资料完整,既往无“三高症”病史的员工,共计6760例,年龄在18-80岁。

1.2 方法:人体参数测量,体检者,脱鞋帽,穿简便服装测量身高、体重;bmi=体重(kg)/身高2(m2)。腰围,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腰围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取垂直站立姿势,双足分开25-30厘米,用一个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细部位),

肥胖对人的危害

肥胖对人的危害 肥胖对人的危害:一、是健康长寿之大敌 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六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四~六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据报导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具日本统计资料表明标准死亡率为百分100%,肥胖者死亡率为127.9%。 二、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 三、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四、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

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五、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六、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七、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易感染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 八、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九、并发疝气

肥胖及其防治 论文(上传)

《肥胖及其防治》论文论文题目:肥胖及其疾病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话: 指导教师: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迅速增加的流行性疾病,减肥也成为席卷全球的新热潮和国际热点。余涓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肥胖和体重控制的最新知识背景,具体介绍了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肥胖相关性疾病、肥胖的临床诊治、肥胖的预防控制指导原则与实用方略等知识。她将先进性与实用性相互结合,以调动我们的兴趣,使我们能正确认识肥胖与肥胖防治的重要性,为将来的相关性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这里我就对“肥胖与疾病”这个话题展开论述。 肥胖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目前至少有14亿成年人超重,5亿人肥胖,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死亡可归咎于超重或肥胖,1980年至2008年,肥胖症人数已翻了近一番。肥胖曾被认为是高收入国家的问题,而现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也广泛存在这一问题,即除美国、英国、德国这些传统“胖国”,亚洲、非洲等国肥胖人数也在猛增。据新华社伦敦1月3日电(记者刘石磊)英国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肥胖成年人口30年来增长近4倍,超过9亿人处于超重或肥胖范畴。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肥胖人口数可达9000万,超重人数估计过两亿,人口过度肥胖已严重威胁全球发展。 真正的肥胖并不仅仅是单一的疾病,它也是一种异常发育所引起的疾病,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常常诱发各种严重的疾病。它可通过机体代谢的作用,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异常,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成为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它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脂质异常、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病、胆石症以及某些癌肿、骨关节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之前还有研究表明,肥胖还可以导致不育,这是由于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增高,过度刺激对胰岛素敏感的垂体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的促黄体激素(LH)从而导致不育症发生。最近有些科学家就发现IRX3基因才是真正的“肥胖基因”。 就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相比,其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了,尤其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最大,这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与正常者相比分别是轻度肥胖2倍,中度肥胖5倍、重度肥胖10倍。患高血压的危险超出标准体重的20%是正常体重者10倍;50岁以下肥胖者妇女脑梗塞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45岁以上肥胖男性左室肥大者,约50%在8年内死亡。 (一)引起肥胖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肥胖常与遗传有关。据统计,双亲体重正常其子女肥胖发生率为10%;双亲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为50%;双亲均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高达70%。同卵孪生儿在同一环境成长,其体重近似;即使在不同环境成长,其体重差别也小于异卵孪生子之间的差别。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者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其他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强度弱、工作压力大等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肥胖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肥胖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要点 1、广泛开展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意义的群众性宣教工作。

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症的定义在不断变化,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BMI的计算方法是: BMI = 体重(kg)÷身高?2;(m?2;) 例如某人70kg,身高1.70m,则:BMI=70/1.702=24.2 根据这个定义(成人标准),理想体重的BMI< 25.0。中国肥胖和2 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认为,BMI>27.5即诊断为肥胖症,而25.027.5,建议实施减重手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目前BMI>30的人群约占总人口的3%,肥胖的人数在3000至4000万之间。国内201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数据亦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这些患者中,64%的男性及77%的女性体重超标。 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致死性

肥胖症是最主要的可预防性致死因素之一。大量美国和欧洲的研究表明肥胖症的致死率随BMI而异。BMI大于32可导致死亡率加倍,美国每年因肥胖症而增加的死亡人数在111,999到365,000之间。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年轻患者(35岁以下)严重肥胖症(BMI>40)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20年,女性减少5年。 致病性 肥胖症能导致多种生理和心理疾病。这些疾病可分成两大类: 1.脂肪体积的增加导致的疾病,包括骨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社交障碍等; 2.脂肪细胞增加导致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不育等。 脂肪含量增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含量增加同样也导致机体,主要是血液,处于一种炎症状态,增加了栓塞的风险。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指出,亚洲人群的肥胖以向心性肥胖为主。向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臀比增大,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的组合,常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等。因此在我国,若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应更积极建议减重手术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肥胖及其预防论文

肥胖的防治 摘要:健康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期盼,也是真诚表达人们之间祝愿最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饮食方式的改变,进而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特别是肥胖症发病率的增加。肥胖在我国大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肥胖现状不容乐观。 肥胖实际上时一种多见于生活条件较好人群中的营养不良性疾病。这种营养不良性疾病,不是由于营养缺乏,而是由于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它的特点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体重状态。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影响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更重要的是容易并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血管基本、冠心病、痛风、胆结石、脂肪肝等,还可使经济体对各种反应的能力下降,不能适应环境骤变,不能抵抗各种感染,不能耐受麻醉与外科手术等。总之,肥胖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预防和治疗肥胖已成为当今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 肥胖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患者有无明显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可以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源性肥胖。按照发病年龄的不同,单纯性肥胖又可分为"幼年起病型肥胖"和"成年起病型肥胖"。按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单纯性肥胖还可分为"腹型肥胖"和"臀型肥胖"。引起肥胖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有包括遗传因素、物质代谢的改变、内分泌激素调节异常、神经精神因素;外因以饮食过多而运动过少为主。【1】 肥胖症的治疗要本着个体化的原则,根据肥胖者家族史、个人饮食习惯、社会环境因素、食欲大小和体力活动强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和长期性治疗计划。 一、运动减肥运动疗法是肥胖人减肥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肥胖者应根据自己年龄、性别、工作、生活习惯、环境条件、兴趣爱好、体力水平、运动基础和其肥胖程度及减肥目标科学地选择运动疗法,常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众所周知,肥胖者参加一定量的运动,能良好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恢复它对新陈代谢的调节,刺激机体消耗脂肪,进而促进脂肪代谢。肌肉的运动,使肌肉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提高,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教学目标: 1、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 3、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关于儿童肥胖及预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揭示课题:预防肥胖 二、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1、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2、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1)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2)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3)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小学生如何预防肥胖。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青少年如何预防肥胖?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四、总结。

肥胖论文

姓名:吴丹 学号:3100311094 年级:2010级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肥胖及其防治论文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目前至少有10亿成年人超重,3亿人肥胖,除美国、英国、德国这些传统“胖国”,亚洲、非洲等国肥胖人数也在猛增;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肥胖人口数可达9000万,超重人数估计过两亿,人口过度肥胖已严重威胁全球发展。5月11日是防治肥胖日,目前国内外有关肥胖问题的最新资讯,以呼吁更多的民众及有关部门共同关注,并从己做起,从而有效遏止这一严峻趋势。 一、肥胖的概念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二、肥胖的判定 当实测体重超过正常值10%为超重,20%~30%时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时为中度肥胖,超过50%时为重度肥胖。 1.体质指数和腰围 目前国际通用的肥胖的诊断批准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waist circuit,WC)。体质指数=体重(㎏)/身高(㎡)。大多数个体的体质指数与体脂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而腰围测量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可用来确定腹部脂肪分布引起肥胖相关疾病危险度增高的体重超重者。腰围与身高无关,但于BMI和腰臀比较紧密相关,是腹内脂肪含量和总体脂的一个近似指标。由于人种和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其诊断标准也不同。1997年WHO发布的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和2001年中国肥胖工作专家

肥胖与疾病论文

关于肥胖与疾病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以及体力劳动的减少,然而一种力量强大的生命杀手——肥胖病也在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悄无声息地进人这个社会,逐渐成为一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肥胖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它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在急剧上升的一种疾病。肥胖是个仅次于吸烟之后的第二个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性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因此要积极关注肥胖,了解肥胖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肥胖疾病肥胖基因肥胖危害防治措施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目前至少有10亿成年人超重,3亿人肥胖,除美国、英国、德国这些传统“胖国”,亚洲、非洲等国肥胖人数也在猛增;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肥胖人口数可达9000万,超重人数估计过两亿,人口过度肥胖已严重威胁全球发展。5月11日是防治肥胖日,目前国内外有关肥胖问题的最新资讯,以呼吁更多的民众及有关部门共同关注,并从己做起,从而有效遏止这一严峻趋势。 真正的肥胖不仅是单一的疾病,它也是一种异常发育所引起的疾病,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常常诱发各种严重的疾病。它可通过机体代谢的作用,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异常,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成为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增加了糖尿病、高血压、脂质异常、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病、胆石症及某些癌肿、骨关节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肥胖还可以导致不育,这是由于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增高,过度刺激对胰岛素敏感的垂体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的促黄体激素(LH)从而导致不育症发生(Brothers et al. ,2010)。 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相比,其发病率显着增高,尤其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最大,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及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与正常者相比分别是轻度肥胖2倍,中度肥胖5倍、重度肥胖10倍。患高血压的危险超出标准体重的20%是正常体重者10倍;50岁以下肥胖者妇女脑梗塞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45岁以上肥胖男性左室肥大者,约50%在8年内死亡。 1引起肥胖症的基因: 引起肥胖症的病因学很复杂,总体认为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目前,科学家已克隆出了5 个与人的食欲及体重调节有关的基因,即OB基因、LEPR基因、PC1 基因、POMC基因和MC4R基因。 人的OB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在人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全长约20kb,含有3个外显子,外显子全长4240bp 。OB基因只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编码产物瘦蛋白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即瘦素(Leptin),或瘦蛋白,是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瘦素在脂肪组织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在血液中与其受体LEPRe结合。 人的瘦素受体基因LEPR 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1p31),其编码产物瘦蛋白受体属于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共有6 种,即Ra ,Rb ,Rc ,Rd ,Re和Rf ,它们是LEPR 基因转录后通过不同剪切而生成。这些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心、肝、肾、肺、脾、胰脏、睾丸和脂肪组织中。瘦蛋白与受体LEPRe 结合后生成瘦蛋白2Re;后者将瘦素带入脉络膜,

肥胖发生的机制论文

关于肥胖发生的机制报告 一、前言 半个世纪以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亿的肥胖者,70亿营养不良的人。而现在,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大约是16亿,并且很多肥胖的人都伴有各种疾病,糖尿病者有2亿3千万之多,超过10亿的人有高血压,每年有大量的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疾病[1]。世界卫生组织对79个国家估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临床诊断患肥胖症人数2.5亿,预计到2025年肥胖症患者将是1995年的两倍,且每个月有15万人因过度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而死亡[2]。《2010 年欧洲健康报告》表明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3 个主要发达国家中,有六分之一的成年人为肥胖,并以墨西哥和美国为首最为严重;欧洲则以英国为代表的成年人最胖[3]。最新的研究表明,肥胖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2002 年我国关于国民饮食状况调查显示有2.6亿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有1.6亿人(或成年总人口的18.6%)遭受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折磨,有1.6亿人承受动脉硬化的痛苦,超过2000万人已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占成年总人口的2.6%,与1996年数据相比,主要大城市中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由4.6% 提高到了6.4%,中小型城市由3.4%提高到了3.9%。据新化社官方报道,我国已有7000万至9000万人属于临床意义上的肥胖。陈超刚博士认为,到2015年将会有2亿人严重超重[4]。BMI指数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保健体系未来所能承受的压力限度。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BMI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和中风风险分别会增加15.4% 和6.1%;指数达到24,同时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可能性将超过90%。最为关键的是,腹部肥胖意味着脂肪填进了腹腔内脏器官的间隙。腹部肥胖状况严重的人患糖尿病(也可能由遗传导致)的风险超出常人3倍,患高血压、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也要高出2倍。 近年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分布之广,已经达到令人不安的程度。人体的体重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相对不变的固定体重,包括骨骼等重量;另一部分是可变体重,包括水分,肌肉,脂肪等重量,出现躯干性肥胖的年龄,男性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在更年期之后较易发生,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程度是随肥胖程度递增的。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中国医学认为减肥应从饮食、运动、中药健脾化痰、调补肝肾等方面着手,用以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将人体多余的脂肪代谢掉,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相传在我国元代,朝廷中就有专门给皇宫贵族们在御膳中加入中药来改善肥胖体质,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就曾记述了许多能利水、消肿、减肥、润五脏的饮食方法,至今仍闪耀着中国传统食疗学的光彩。本文主要从如何安全有效地防治肥胖症一直都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体育与健康(3-4年级)第3节《营养不良与肥胖》word教案

营养不良与肥胖 松林店中心学校祁晓庚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最新一期“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青少年中,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与肥胖成为儿童健康的两大威胁。为了学生身体健康,我们应正确教导学生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受家庭环境影响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正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班级中的学生大部分身体比较健康,但也有部分学生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现象。通过全班集体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归纳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和原因。 【教学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营养不良与肥胖。 2、了解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危害。 3、了解造成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原因。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及参加者数量】 小学四年级25人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 问答卷每人一张 【教学活动步骤】 一、填写问卷,引入课题。 1、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问答卷。(课前每人发一张问答卷) 2、全班交流问答卷结果,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饮食认识和习惯。 3、引入课题 目前,肥胖和营养不良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两大营养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肥胖和营养不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营养不良与肥胖症。营养不良与肥胖(板书课题) 二、你知道吗? 1、什么是营养不良?(出示图片) 教师简述什么是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因食物营养未达到膳食供给量标准,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功能障碍或因生理、生活、劳动、病理等原因对营养消耗过多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2、营养不良有什么危害?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了解营养不良的危害。 儿童长期的营养不良,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但影响体格发育,而且影响智力发育,还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多种疾病,也会对未来的劳动生产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儿童2岁前发生的生长迟缓将会对他的整个一生发生影响。全国5岁以下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8.0%,其中生长迟缓率为9.9% 、低体重率为5.9%及消瘦率为2.2%。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其发病率在小儿总患病率中仍占有一定比例。 3、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 (1)全班分组讨论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并记录在问答卷的下面。 (2)全班集体交流,归纳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吃的太少导致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主要是

健康教育教案(肥胖的预防与控制)汇总

健康教育教案 ——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年月日 ㈠肥胖的治疗方法 1、行为干预 专家、家庭成员与肥胖者需要配合要制定食物摄食计划. 要使肥胖者虽吃少一些但感觉良好能多活动而不懒散有信心坚持治疗。 2、合理的膳食 当消耗热量高于摄入量时才能减轻体重次要是体脂的减少使体内不再积聚脂肪并除去过多的脂肪堆积. 避免吃快餐、方便食品、甜食等高热量食品,但热量也不能过低,否则会有身体衰弱、抑郁感、脱发等不良反应。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应与饮食配合,并长期坚持,否则出现体重不易下降,或下降后又反弹掂象。运动时间宜选择空腹或餐后1—3小时,以有氧运动为宜,即选择运动时最大心率为(170次/min-年龄)为宜。坚持运动(jian1 chi2 yun4 dong4是治疗和预防肥胖最有效方法之一。 运动前做热身准备(yun dong qian zuo re shen zhun bei运动后进行放松。减肥降体重不以体重恢复正常为目标,要逐渐减轻到初始体重的10%,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4、药物治疗 理想的药物要能减轻体重,改善体脂分布异常和肥胖相关的危害因子和并发症状,药物治疗仅在饮食、运动治疗未能奏效时,作为短期内的(wei4 neng2 zou4 xiao4 shi2 _zuo1 wei4 duan3 qi1 nei4 de0辅助治疗。 5、外科治疗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一倍或超过标准体重的45千克,可用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有吸脂、切脂或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等。(二)肥胖的预防 1、普遍性预防

针对总体人口,通过改善膳食结构、提倡适当体力活动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产生。 2、选择性治疗 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使他们了解高危因素,并主动尽可能减少高危因素的影响,以阻止此类人群发展为肥胖。 3、针对性预防 次要对象是已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预防肥胖的发生,每天摄入合理营养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为重要。 ㈢肥胖的体力活动指喃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由于人不可能终身依赖药物来管理或控制体重,所以饮食控制结合适量运动是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 l 运动类(yun4 dong4 lei4型:有氧运动即有节奏的低阻力动力型运动如步行、慢跑、自行车各种球类活动等。 l 运动强度:中低(yun4 dong4 qiang2 du4 _zhong1 di1强度,自觉疲劳程度为有一点累或稍累。 l 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为:每天30~60分钟。一天的运动时间可以累加,但每次运动应在15 ~ 20分钟以上,才能(fen zhong yi shang _cai neng达到减少身体脂肪的效果。运动频率为:3 ~ 5次/周。

肥胖论文

姓名:吴丹 学号: 3100311094 年级: 2010级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肥胖及其防治论文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目前至少有10亿成年人超重,3亿人肥胖,除美国、英国、德国这些传统“胖国”,亚洲、非洲等国肥胖人数也在猛增;根据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肥胖人口数可达9000万,超重人数估计过两亿,人口过度肥胖已严重威胁全球发展。5月11日是防治肥胖日,目前国内外有关肥胖问题的最新资讯,以呼吁更多的民众及有关部门共同关注,并从己做起,从而有效遏止这一严峻趋势。 一、肥胖的概念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二、肥胖的判定 当实测体重超过正常值10%为超重,20%~30%时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时为中度肥胖,超过50%时为重度肥胖。 1.体质指数和腰围 目前国际通用的肥胖的诊断批准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waist circuit,WC)。体质指数=体重(㎏)/身高(㎡)。大多数个体的体质指数与体脂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而腰围测量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可用来确定腹部脂肪分布引起肥胖相关疾病危险度增高的体重超重者。腰围与身高无关,但于BMI和腰臀比较紧密相关,是腹内脂肪含量和总体脂的一个近似指标。由于人种和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其诊断标准也不同。1997年WHO发布的成年人肥胖诊断标准和2001年中国肥胖工作专家

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肥胖

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肥胖 教学目标: 1、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 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 3、 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关于儿童肥胖及预防的资料。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除 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揭示课题:预防肥胖 2、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1、 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 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2、 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1) 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2) 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 重正常的人。 (3) 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 上的问题。 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 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 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3、 小学生如何预防肥胖。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

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青少年如何预防肥胖?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四、总结。

肥胖发生的分子机制

肥 胖 发 生 的 分 子 机 制 张红敏1 陈世伟2 1成都中医药大学02级博士生 成都610075 2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03级博士生 成都610041 摘要 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 其发病过程复杂 危害严重 研究表明 肥胖是一种由食欲和能量调节紊乱引起的疾病 与基因 环境 膳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但具体发病机制尙不清楚 本文主要从遗传学角度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 按 信号传导系统异常 肥胖相关基因突变等两方面对其发病加以综述 认为肥胖的发生与肥胖相关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肥胖 信号传导 基因突变 Molecul mechanism of obesity Zhang hongmin 1 Chen shiwei 2 1. Chengt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tu 610075 ,China 2.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ic, West China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 Sichuan university , Chengtu 610041, China Abstract Obesity has become a public wealth question of harming human being’s health. Investigation showed the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gene, enviroment and constitution of food, and is induced regulation disorder of food appetite and energy , although mechanism isn’t known. This paper is written to integrate data of near years from abnormality of signal conducting system and mutation of obesity-related genes according to genetic point of view, and concluded that obesity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mutation of obesity-related genes. Key words: obesiy, signai conducting system, gene mutation 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 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近年的研究表明 肥胖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基础上的常见代谢失调症[1,2] 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对于肥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 但直到1994年 Zhang 等[3]在小鼠成功克隆了肥胖基因 ob gene 并且鉴定了人类的相应ob 基因和它所表达的蛋白产物Leptin 才使肥胖的机制研究走上了分子水平的高度 本文就对近1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遗传学角度分以下2个方面做一概述 1 信号传导系统异常 研究资料表明 人类肥胖的基础不是leptin 的缺乏 而是对内源性leptin 产生了抵抗 以致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4] leptin 抵抗的病理学基础可能在于下丘脑中leptin 作用的受体后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STAT 及其各种后续基因 它们中任一组分发生异常均可能形成leptin 抵抗而导致肥胖发生 另外 体重的减轻不仅包括脂肪细胞体积的减少 也包括脂肪细胞数目的减少[5] Prins 等[6]首次应用凋亡的理论阐明了正常的脂肪细胞在体内数目减少的可能的分子机制 由此也引起了脂肪细胞凋亡与肥胖关系的研究 1.1 Leptin 传导通路异常 JAK-STAT 途径目前被认为是Leptin 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7] Leptin 的生理学作用主要是通过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的 即越过血脑屏障后的Leptin 与其受体 LEPR 结合 激活JAK STAT 信号转导途径 形成STAT 同源或异源复合物 该复合物转运入细胞核 进而调节受leptin 控制的后续基因 如 NPY CRH 等基因 的转录 影响脑内的摄食和饱食中枢 调节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3] 下丘脑是LEPR 神经肽Y NPY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等神经内分泌递质的主要产生位点 这些神经递质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将导致肥胖[8] 故下丘脑被认为是leptin 作用的关键区域[9] Leptin 与下丘脑内的特异性受体LEPR 结合后即通过信号转导途径调控这些神经内分泌递质的产生 LEPR 是Leptin 的高亲和力受体 属第I 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10] LEPR 不同的剪切形式可以形成几种不同的受体 分为长胞内区受体和短胞内区受体 LEPRa 和LEPRc 为短胞内区受体 其功能上可能是运载体 主要与leptin 的血浆运输和清除有关 如果LEPRa LEPRc 发生缺陷则可以阻碍leptin 通过血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s://www.360docs.net/doc/0214246937.html,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者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其他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强度弱、工作压力大等环境因素也

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肥胖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教学目标: 1、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 3、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关于儿童肥胖及预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揭示课题:预防肥胖 二、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1、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2、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1)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2)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3)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小学生如何预防肥胖。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青少年如何预防肥胖?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四、总结。 精品文档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概述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作为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ICD编码E66),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达到流行的程度。 在2005年WHO工作报告中估计全球大约有16亿成人(15岁以上)超重,肥胖的成人至少有4亿。同时WHO预计到2015年,全球成年人口中将有23亿人超重,7亿人口达到肥胖水平。资料还显示2005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至少有2000万人肥胖。肥胖不仅发生在高收入国家,在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在城市)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增加更加引人瞩目。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而且随着体重指数(BMI)的上升这些危险呈上升趋势。与BMI增加有关的主要慢性疾病包括:(1)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头号致死原因,每年有l700万人因上述疾病死亡。(2)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WHO估计在未来10年中,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将增加50%。(3)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炎。(4)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与肥胖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疾病的“双重负担”:即在面临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挑战的同时,也正在经历诸如肥胖和超重等慢性疾病危险因素迅速增加的窘境,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突出。营养不良和肥胖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甚至于同一个家庭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疾病双重负担常常表现为出生前或者婴幼儿期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继而暴露于富含高脂高热量而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食物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的环境中,现有的证据表明上述过程是促使青春期或成年期肥胖和发生多种疾病的原因。 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基本原因是摄入和消耗的能量不平衡,肥胖症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肥胖症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感染、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疾病所致,本建议所涉及者仅针对原发性肥胖症。 目前认为,导致全球超重和肥胖的因素包括:食物转变为富含脂肪和糖类而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高热量食物;由于城市化、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更多地采用坐姿的工作等导致体力活动不断减少等等。超重和肥胖及其导致的慢性疾病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力求摄人和消耗能量平衡并维持正常体重;限制脂肪摄入并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豆类以及谷物和坚果的摄入,同时减少简单糖类的摄入。在采取健康饮食的同时增加体力运动,每天保持至少30min规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必要时为了控制体重需要增加运动强度。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