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重点学习知识及现实生活的联系.doc
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分类与进化1. 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发展、功能等特征,将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学科。
生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形态特征、解剖特征、生殖方式等。
2. 进化论:进化论是指生物种群中个体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的改变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过程,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进化论提出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物竞天择等概念,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
第二单元:生态系统1.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种的相互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2. 生态因素: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内外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如种群密度、种间关系)、非生物因素(如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
3.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地位,包括生物在食物链和能量流动中的位置、物种对所属生境要求的范围等。
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及其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第三单元:生物的营养1.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维持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指人和动物体内进行消化与吸收的器官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第四单元:生物的运动与支持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和动物体内提供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的结构,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等。
人类的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和动物体内产生运动的器官,由肌肉组织、肌腱和骨骼连接起来。
肌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身体能够运动。
第五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是人和动物体内进行生殖的器官系统,包括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和阴茎,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等。
2. 发育:发育是指生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科学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组成、生命现象与生物规律等方面。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理解。
下面就对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1.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的构成中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细胞的功能有营养摄取、消化吸收、排泄、呼吸、运动、感受繁殖等。
细胞的分类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2. 遗传遗传是指性状在后代之间传递的现象。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由基因在个体间的传递所确定,有基因表达的随性状在子代中重新排序和分配的法则。
染色体遗传规律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并且染色体遗传是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
3.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指根据生物形态特征、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生态习性等,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类群的科学方法。
生物的分类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
4. 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繁殖可以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无性繁殖是指由一个个体产生一系列与其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有性繁殖是指由两个或多个个体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后代,后代与亲代的基因组合不相同。
5.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分为两个阶段,即胚胎期和成熟期。
在胚胎期,植物主要进行细胞 ** 和细胞扩增等过程,从而形成幼苗。
在成熟期,植物主要进行根的伸长和茎的生长等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还与光合作用、植物激素、土壤和水分等因素有关。
6.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主要分为肌肉运动和细胞运动两种。
肌肉运动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可以使动物进行有目的的移动。
细胞运动是指细胞内部一些细胞器的运动,如纤毛的鞭动等。
7. 营养与消化营养是生物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系统内被机械和化学方式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江苏凤凰学习教育出版本社:初中七年级的上册的生物重点学习知识.docx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 1 章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吸收营养物质、排除废物);④生物体能繁殖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6、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8、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第 2 章9、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1-镜座;2-镜柱; 3- 镜臂; 4-镜筒;5-目镜; 6-转换器; 7- 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 10- 载物台;11-光圈;12-反光镜。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5〕目镜和〔 7〕物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11〕光圈和〔 12〕反光镜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0x ”字样,表示 _放大倍数为10 倍。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
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 100 倍。
若改用 40 ×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物像变大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 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___ ___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目镜、物镜或者装片上,相互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生物知识点简略总结初中

生物知识点简略总结初中
1.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组成。
-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分裂、运动等。
-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核。
2.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 生物起源于地球上的原始海洋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然选择,生物不断进化。
-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形态结构等。
3. 基因和遗传
- 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控制着生物的遗传特征。
- 遗传的方式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基因突变等。
4. 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生
- 生物按照形态、生理、生态等特征进行分类,目前主要采用进化论系统。
5. 生物生长发育
- 生物经历从幼年到成年的生长过程,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6. 动植物体内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
- 动植物通过代谢活动获得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7. 生物的调节与控制
- 生物体内具有调节体温、血糖等功能的调节系统,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8. 生物和环境的互相作用
- 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适应环境环境改变,形成生态系统。
9. 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 生物资源包括食物、药物、能源、生物多样性等,应该合理开发利用以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10. 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
- 生物科学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制药等,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以上是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简略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范围囊括了生物界的生物体及其生命活动,是人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人们的认知深度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生物现象,因此生物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生物的会考中,学生需要掌握关于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分子、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进化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对生物会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
**一、生物基本概念**1. 生物与生命生物是指地球上生长、发育、繁殖的有机体。
生物体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能够进行代谢和自我修复。
生物的生命活动表现为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生物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系统。
2. 分类与系统发育生物按照相似性和进化关系被分类,系统发育是基于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将生物体系排序、分类和组织的过程。
分类学指出,生物可以被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阶层,并通过分类法对生物进行归类。
3. 细胞学说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产物。
它们是最基本的单位,可以作为生物体的构成和运作的基本单元。
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活动基本单位。
4. 基因基因是存储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DNA分子的特定部分。
基因编码了生物体体内的特定蛋白质合成信息。
基因在生物体内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二、生物分子**1. DNA与RNA分子结构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RNA是核糖核酸,参与了生物体内多种生物代谢反应以及遗传信息传递。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它参与了生物内部的结构支持、酶的催化、信号传导和免疫反应等多种重要生物活动。
3. 酶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物催化剂,通过调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来保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细胞生物学**1.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对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doc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31211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总学时数:72后续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普通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首先必须达到的知识平台。
按照教学计划,本课程安排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之后专业课程之前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反映了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是一内容丰富、完整的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较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与生产实践中。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程介绍的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细胞与生物大分子、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植物的形态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生物的类群、生物与环境等方面内容。
教学要求:在教学上强调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生物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影响,适当介绍学科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
4、教学重点、难点在结构上调整好与后续课程的配合,为避免与以后所学课程内容重复,教学内容上以植物的形态与功能、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生物的类群、生物进化和生物与环境为主要讲授重点,其他内容在教学上力求少而精,深入浅出,突出核心。
由于该课程开设在生物化学课程之后,教学难点体现在动、植物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及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理解和掌握。
5、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或专题讲座。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吴相钰主编《普通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十五”规划教材主要参考书:[1]陈阅增主编《普通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刘凌云等编《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4]张宪省等编《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8]沈萍主编《微生物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刘祖洞主编《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李博等《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1]C.丹尼斯,R 加拉格尔编 J D 沃森序《人类基因组—我们的DNA》北京:科学出版社二、正文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了解: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学研究方法、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学概述知识要点:概念、任务、方法、意义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知识要点:组成、结构、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应激和运动三、本章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细胞与生物大分子一、教学要求了解:细胞的化学物质组成及功能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的主要物质组成知识要点:无机物、有机物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知识要点:生物膜系统、细胞骨架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第三节细胞代谢(略)第四节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知识要点:分裂方式、细胞周期三、本章学时数(5学时)第三章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教学要求了解:动物的形态及功能、动物行为、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人类的营养、保健与健康掌握:人的形态与功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营养与消化知识要点: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血液与循环知识要点:循环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呼吸:气体交换知识要点:呼吸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第四节内环境的控制知识要点:排泄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第五节内分泌系统与化学调节知识要点:内分泌腺组成、激素的作用第六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知识要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第七节感觉器官与感觉知识要点:感觉器官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第八节运动系统知识要点:骨骼类型、构成、骨骼肌第九节免疫系统(略)第十节生殖系统知识要点: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特点第十一节动物的行为与通讯知识要点: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通讯方式三、本章学时数(14学时)第四章植物的形态与功能一、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的生殖与发育、植物的生长响应与生物节律、植物对植食动物和病菌的防御掌握:植物结构与功能、植物的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知识要点: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知识要点: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第三节植物的营养知识要点:水分、矿质元素、有机物质的运输第四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要点:光反应、暗反应第五节植物激素知识要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生理作用第六节植物的生长响应与生物节律知识要点:向性运动、感性运动第七节植物对植食动物和病菌的防御知识要点:生物胁迫、防御方法、抗性基因三、本章学时数(10学时)第五章遗传与变异一、教学要求了解:高等植物的细胞质遗传、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人类遗传性疾病与优生等。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是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的总称,是自然界中最为广泛和复杂的一类物质。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经历着生长、繁殖、运动和适应环境等生命过程。
在初一下册的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分类、人类的基因和遗传等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归纳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是什么?生物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特征的所有组织和个体的总称。
2. 生物的特征有哪些?生物具有生长、繁殖、运动和适应环境等生命特征。
3.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身体系统,具有各自的功能。
二、生物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都是由细胞完成的。
2. 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功能。
3. 器官:是由不同种类的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4. 身体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协调工作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生物的生长发育1. 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过程,是细胞分裂和组织增多的结果。
2. 生物的发育:是指生物从受精卵发育成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期、幼体期、成体期等阶段。
四、生物的分类1. 生物的分类是指根据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对生物进行归类的过程。
2. 生物的分类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古细菌界等多个界。
五、人类的基因和遗传1. 基因是决定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是DNA的一部分。
2. 遗传是指生物体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包括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以上就是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的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过程、分类规律以及人类的遗传特征。
生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我们能够更加珍惜和保护生物,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2000字】第二篇示例: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可以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化,培养自然科学观念和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为了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层面。
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了解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和实际应用。
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应树立生命观念,尊重生命、自然和生态环境,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等方面。
深度:生物学课程应涵盖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同时强调知识的内在和系统化。
广度:课程应涉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细胞、遗传、生态、生物技术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难度:课程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知识难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授课方式、教学策略等。
授课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讲座、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要求包括考试形式、考核内容等。
考试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书面测试、实验操作、课堂表现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按理说是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却并非如此。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长期以来,我们众多的生物教育者,将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多的局限在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上。
学生几乎不可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导致出现了知识不能够用于实际的问题。
久而久知,学生对生物也失去了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今天高考决定人生的前提下,生物学科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
在高考学科中,生物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生为了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中英数这些主科上。
甚至有的学校在高一的时候不开课时,甚至即使开课也压缩了课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分数较差。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高中教学大纲相比有了很大改变。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这四个课程理念是: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些理念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
因此新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实际问题。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堂导入联系实际
如讲“光合作用”时,我们可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
并联系植物如何栽培、来提高产量解决粮食危机,保证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
学生讨论可意识到耕地不变,人口增
多,只有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产量正
是此时学生迫于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有了积极性,自然就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教学提出“现实生活问题”利用课堂知识原理解决
如讲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内容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菜市场的阿姨为何在菜上洒水?为何用糖蜜西红柿?为何嗑瓜子时嘴唇会发白?为何洗衣服手会起皱?列举这些身边的实
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做到每个人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例子可举。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也体验了快乐学习的乐趣
3、以“我”为例,解决必修II 的遗传与进化相关问题
例如,在讲解 DNA 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
比如,梯子有扶手,有踏板,扶手是基本骨架,踏板是连接两个骨架的桥。
而 DNA 的平面结构就非常像梯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碱基间构成的氢键就是梯子的踏板?
以下是一位老师在讲解细胞溪水和失水的一个实例,本人觉得很值得借鉴,拿出来和各位同行分享,具体设计如下:
师:
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细胞层次,生命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它要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从外界摄取物质,同时也包括及时地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今天,我们开始着重探讨在细胞层次上物质是如何输入和输出的。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当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生:
吃比较咸的食物,吃咸菜或者嗑瓜子引起口干,主要是细胞外盐分太多了师:
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生:
这些水分应该来自细胞
师:
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
水分子从细胞内流出细胞外
师:
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变化?
生:
青菜叶变得硬挺了。
师:
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
水分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师: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水分子可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能由细胞内流出细胞外。
那么请同学们结合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思考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生:
,,(思考)
师:
(继续提示)嗑瓜子引起口干,菜馅渗出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
它们的共同点是细胞外有一定的盐分
师:
细胞外有盐分,(板书)细胞外界溶液浓度 __细胞内浓度,细胞失水?还是吸水呢?
生:
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
师:
红细胞吸水胀破,蔫了的青菜叶恢复坚挺,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
细胞外为清水。
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师:
由此,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什么假设?
生:
可以假设:
如果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由此展开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