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不锈钢管道清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操作规程编号: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操作规程1.0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部分的不锈钢管道酸洗与钝化工艺。
2.0主要编制依据下列文件为本标准的引用文件,若有新版本规范及标准,以其最新版本中对应条文要求为准。
2.1 SH/T3547-2011《化工设备和管道化学清洗施工及验收规范》2.2 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2.3 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2.4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0工艺原理及目的3.1酸洗钝化原理: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3.2常见的酸洗钝化液工序使用配方:(1)(3%-5% NaOH脱脂)+(5-8%硝酸+23氢氟酸)(酸洗钝化)(2)(3%-5% NaOH脱脂)+(18%i肖酸+2%氢氟酸)(酸洗钝化)(3)(1% NaO H脱脂)+ (65%-68%肖酸)(酸洗钝化)(4)(3%-5% NaOH脱脂)+斯福特3050配液(主要成分:柠檬酸)4.0酸洗钝化前准备工作4.1熟悉待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流程图(P& ID)及现场,将需要酸洗钝化的管道和需要移除、待替、封堵和增加的部件进行标注。
标注过的待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流程图附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记录》后。
在待酸洗钝化的管理系统流程图上的标注做如下规定:(1)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过程中需要清洗和钝化的管道和开启的阀门标注绿色;(2 )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过程中需要关闭的阀门在管路系统流程图上标注“关闭”;(3)需要移除、待替和封堵的部件用红色标注,如:压力探头、温度探头等精密仪器。
钝化操作规程

生产线钝化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明确生产线生产设备钝化操作过程,保证设备投产前具备生产运行能力。
2、职责2.1品管部负责钝化操作方法的收集、编写、审核和发布,确保钝化操作过程中处理异常事件的有效性,确保产品质量。
2.2品管部负责本规程解读落实与实施。
2.3各品管员负责对本规程要求的具体操作进行监督,车间操作工负责落实具体实施。
3、适用范围3.1适用饮料生产线4、定义无5 设备、仪器和试剂5.1 无6 作业程序6.1前处理单机设备钝化方案:6.1.1当各单机主要生产线管线均连接完,先采用长度约30cm木棒,顶端部裹不少于3cm厚度的破布。
用包裹端对管道外壁敲打,使管道中的焊渣掉下(注意连接仪表端接口周边部位不宜力度过大敲打),然后用自来水在整个生产管道系统进行预循环冲洗,预冲洗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一是冲洗掉管道中的焊渣;二是检查是否有渗漏。
6.1.2碱液清洗程序:6.1.2.1在CIP清洗系统的碱罐中调配浓度为4.0%的碱液;6.1.2.2调配量为1.5T;6.1.2.3使用片碱量:1.5T×4.0%÷片碱纯度=片碱添加量(kg)6.1.2.4碱液温度为70~80℃;6.1.2.5清洗时间在45~60min,要求管道浸泡≥15min,循环≥30min;6.1.2.6碱液清洗后,用RO水冲洗至设备处于中性;6.1.2.7检查设备内部表面是否有明显脏污存在,如有必要,则必须人工进行擦拭清洗;6.1.2.8碱液清洗效果检查:用清洁干燥的白滤纸或白纱布在设备内部、管道内壁对被清洗表面上用力往返擦拭一次,然而用目测评定擦拭物的清洁度,应无明显油脂痕迹为合格。
6.1.3酸液清洗程序:6.1.3.1在CIP清洗系统的酸罐中调配浓度为3%的酸液;6.1.3.2调配量为1.5T;6.1.3.3使用硝酸量:1.5T×3.0%÷硝酸纯度=硝酸用量(kg)6.1.3.4酸液温度为60~70℃;6.1.3.5循环时间在90~120min,在进行循环清洗时,各阀门、排放口要求至少开启3次,每次10s;6.1.3.6酸液清洗后,用RO水冲洗至设备处于中性;6.1.3.7检查设备表面,特别是焊接口处是否有毛刺存在,如有继续酸液清洗;6.1.3.8酸液清洗效果检查:用清洁干燥的白滤纸或白纱布在设备内部、管道内壁对被清洗表面上用力往返擦拭一次,然而用目测评定擦拭物的清洁度,应无明显油脂痕迹为合格。
纯化水系统碱洗钝化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纯化水系统钝化操作规程,清除工件内表面的油污、锈斑、氧化层、游离铁、焊接后产生的黄、蓝、黑色焊斑等污垢,使处理后的不锈钢表面形成以铬为主要物质的氧化膜,防止二次氧蚀和微生物的滋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范围2.1 适用于使用中出现纯化水水质检测不合格,排除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加药系统、保安过滤器、RO膜、精密过滤器、呼吸器等原因时的钝化。
2.2 适用于医疗器械车间纯化水系统不锈钢管路和储罐改造后钝化。
(储罐包括:原水箱、一级水箱和纯化水箱)3 职责制水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QA负责钝化过程的监控及复核。
4 程序4.1 可以将医疗器械车间纯化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即纯化水制备系统和纯化水输送系统。
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单个部分或全部进行钝化处理。
4.2 纯化水系统钝化流程示意图4.3 纯化水系统钝化操作流程4.3.1 钝化前准备:4.3.1.1 准备储液罐、快装接头软管、快装阀门、循环泵、卡箍、垫子、盲板、手套工具等。
4.3.1.2 准备钝化所需的氢氧化钠、不锈钢钝化液和pH试纸。
4.3.1.3 断开纯化水系统中不需要钝化的管路、阀门、RO膜、过滤器等。
4.3.2 建立钝化循环系统:4.3.2.1将所有需钝化的管路、储罐串联起来并用卡箍卡紧,再用软管将其与循环泵串联,形成循环回路。
注意储罐接入循环系统应上口进下口出,上口还需加装清洗球,使其在钝化过程中液体能均匀喷洒到储罐内表面。
4.3.3 循环系统预清洗:4.3.3.1 钝化循环系统建立好后,将储罐内加入饮用水,加入量满足循环系统循环即可,根据预清洗的用水量,确定碱液与钝化液的配制量。
4.3.3.2 开启循环泵进行10分钟预清洗,检查整个循环系统确保碱洗时系统的完好与完整,不能有渗漏现象。
4.3.3.3 预清洗结束后关闭循环泵,将循环系统内的水排尽。
4.3.4 溶液配制:4.3.4.1 溶液现用现配。
4.3.4.2 碱洗溶液的配制:根据循环系统预清洗的用水量,配制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即100L水中加入1公斤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可得)。
纯化水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纯化水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清洗、钝化、消毒操作程序,保证清洗、钝化、消毒的有效.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系统纯化水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的操作。
3 责任者纯化水系统的运行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车间相关人员。
4内容4.1 概述4.1。
1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新建、改建纯化水系或注射用水系统统制药工艺用水不锈钢贮罐、管道的清洗、钝化、消毒。
纯化水系统贮罐及不锈钢管道的处理(清洗、钝化,消毒)分为纯化水循环预冲洗→碱液循环清洗→纯化水冲洗→钝化→纯化水再次冲洗→排放→消毒。
4。
1.2 清洗、钝化、消毒前的准备:4。
1。
2.1 清洁剂NaOH(化学纯)10kg,配制成1%的碱液用。
4.1。
2.2 钝化试剂硝酸(化学纯)80 kg,配制成8%的酸液用。
4.1。
2。
3 操作前将紫外灯消毒器拆卸,另外用不锈钢软管将循环泵与使用系统管路连接,将用水罐的呼吸器拆卸下来。
以免酸碱腐蚀损坏。
4。
2 纯化水循环预冲洗:启动制水系统,待纯水箱内注入约1000L纯化水时,启动纯水泵加以循环,15mim后打开各使用点用水阀,边循环边排放,待纯水箱内纯水降到低位时,关闭纯水泵,全开纯水箱排空阀及各使用点阀,排尽纯水箱内积水和管道积水后,关闭纯水箱及纯水管道上所有的用水点阀门。
4.3 碱液清洗:4.3.1 启动制水系统制取纯水(不得将制取的纯水注入纯水箱内),在清洗箱内注入约250L纯化水,加入2.5公斤NaOH(化学纯),搅拌均匀,使其成为1%的NaOH溶液,用清洗泵输送到纯水贮罐.按以上配制方法,重复3次1%NaOH溶液配制后,通过清洗泵输送到纯水贮罐内,使纯水贮罐内的1%NaOH清洁液的体积有1000L.4.3。
2 开启纯化水泵,使1%NaOH清洁液在纯化水箱及输送管道内进行循环2小时,打开纯化水管道上各使用点阀,排放约3分钟,对阀门处进行清洗。
全开纯水箱排空阀,全开各使用点阀,排尽纯水箱及管道内清洗液。
工艺管道钝化操作规程

制药工艺管道的脱脂和钝化程序
1、管道试压合格后应先进行管道清洗,清洗之前应逐一查看各连接点是否
紧固,用水点阀门是否关闭,待确定无误后,方可打开泵,打开回流阀,循环冲洗30分钟,再将水排尽,在冲洗过程中应逐一打开支管阀门,每个支管冲洗1分钟左右,再关闭。
2、进行脱脂、钝化处理。
操作如下:
①配制1%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贮罐加热到70℃左右,循环15分钟后排
尽。
②冲洗管道至各用水点的电导率和贮罐一致,检查PH值至7.0左右。
③配制8%硝酸溶液放入贮罐加热至49-52℃,循环60分钟后排尽。
④冲洗管道至各用水点的电导和贮罐一致,检查PH值至7.0左右。
⑤打开各用水点阀门将管内水放尽,用纯蒸汽灭菌管道15分钟。
注意事项:
1、以上冲洗管道用水应选用去离子水,注射水管道最后一道冲洗最好选用
注射用水。
2、用过的酸和碱溶液如能确定其浓度和质量,应再适当配制重复利用,以
降低费用。
3、钝化过的酸或碱溶液不要直接排放,应尽量暂时回收,钝化结束,相互
中和再排放。
酸洗钝化管理制度

酸洗钝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酸洗钝化工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产品质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公司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酸洗钝化工作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包括工程师、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
三、主要任务1. 制定并完善酸洗钝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安全可靠;2. 建立并严格执行酸洗钝化工作标准,提高工作质量;3.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四、工作流程1. 酸洗钝化前工作:(1)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了解酸洗钝化工作的相关要求和规定;(2)准备好所需的酸洗剂和钝化剂,确保质量合格;(3)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良好,无异常情况。
2. 酸洗钝化过程中的工作:(1)操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和安全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停止操作;(3)定期对酸洗剂和钝化剂进行检测,确保其浓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3. 酸洗钝化后工作:(1)将使用过的酸洗剂和钝化剂妥善处理,做好废液的分类和储存工作;(2)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确保设备表面无残留物;(3)记录酸洗钝化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作为工作记录。
五、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安全帽,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手表、项链等饰物;2. 在酸洗钝化工作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私自调整设备参数;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设备维护1. 每周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2. 定期更换设备的滤网和滤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洗设备表面、润滑阀门等;4. 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修复,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质量控制1. 对酸洗剂和钝化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要求;2. 对酸洗钝化后的产品进行抽检,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3. 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回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不锈钢管道清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操作规程编号: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操作规程1.0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部分的不锈钢管道酸洗与钝化工艺。
2.0主要编制依据下列文件为本标准的引用文件,若有新版本规范及标准,以其最新版本中对应条文要求为准。
2.1 SH/T3547-2011《化工设备和管道化学清洗施工及验收规范》2.2 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2.3 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2.4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0工艺原理及目的3.1酸洗钝化原理: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3.2常见的酸洗钝化液工序使用配方:(1)(3%-5% NaOH脱脂)+(5-8%硝酸+23氢氟酸)(酸洗钝化)(2)(3%-5% NaOH脱脂)+(18%i肖酸+2%氢氟酸)(酸洗钝化)(3)(1% NaO H脱脂)+ (65%-68%肖酸)(酸洗钝化)(4)(3%-5% NaOH脱脂)+斯福特3050配液(主要成分:柠檬酸)4.0酸洗钝化前准备工作4.1熟悉待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流程图(P& ID)及现场,将需要酸洗钝化的管道和需要移除、待替、封堵和增加的部件进行标注。
标注过的待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流程图附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记录》后。
在待酸洗钝化的管理系统流程图上的标注做如下规定:(1)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过程中需要清洗和钝化的管道和开启的阀门标注绿色;(2 )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过程中需要关闭的阀门在管路系统流程图上标注“关闭”;(3)需要移除、待替和封堵的部件用红色标注,如:压力探头、温度探头等精密仪器。
钝化作业指导书

钝化作业指导书1. 概述钝化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以防止金属材料受到氧化、腐蚀等环境因素的损害。
钝化作业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等多个行业中。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钝化作业的操作指南,确保作业的高效性、安全性和质量。
2. 作业准备2.1. 确定钝化工艺在进行钝化作业之前,需明确所需的钝化工艺,包括钝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作业温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金属的种类、使用环境及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2.2. 准备钝化设备和材料检查钝化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定期维护。
准备所需的钝化剂、腐蚀试液、清洗剂、酸洗液等材料,并按照操作规程储存和使用。
2.3. 准备个人防护装备进行钝化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保护人身安全。
3. 钝化作业步骤3.1. 准备金属表面钝化作业前,需要先清洗金属表面。
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清除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脂。
采用物理方法(如喷水、擦拭)或化学方法(如浸泡)进行清洗,并确保表面完全干燥。
3.2. 酸洗处理酸洗处理是钝化作业的重要步骤,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将金属浸泡于酸洗液中,根据金属种类和要求的钝化膜厚度,控制酸洗时间和温度。
酸洗结束后,用清水彻底冲洗金属,以及中和酸洗液的残留。
3.3. 钝化处理将经过酸洗的金属浸泡于钝化剂中,根据工艺要求控制浸泡时间和温度。
钝化剂中的活性成分会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钝化作用的保护层。
完成钝化后,用清水冲洗并确保金属表面干燥。
3.4. 检查和测试对钝化后的金属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钝化膜的均匀性和质量。
可以使用腐蚀试液或其他测试方法进行检验。
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进行钝化作业。
3.5. 记录和报告对钝化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酸洗时间、温度、钝化剂配比、腐蚀试验结果等。
并及时编制作业报告,以备后续分析和追踪。
4. 安全注意事项4.1. 个人防护执行钝化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1页
钝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铬酸钝化液是一种剧毒药品,使用时必须戴好手套,口罩
和眼镜,严防进入口、鼻、耳、眼中。
2、如果铬酸钝化液溅到皮肤上,马上用清水冲洗干净。
3、许妥善保管好铬酸,不用时及时移入仓库,并由专人保管。
4、要防止铬酸液溅洒到地面造成公害。
5、废铬酸溶液禁止流入地沟和普通下水道。
6、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穿戴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