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计算书
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给水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厂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 设计水质本设计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病毒以及其他有害万分,使净化后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的要求。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基础资料:1.厂区地形平坦无高差。
2.原水水质分析表原水水质分析表3.滤砂筛分资料(请改组成所需d10=0.5mm,K80=1.8的滤料)。
4.该水厂所在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1.1.2 设计水量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Q d=Q a*K d=60000×1.5=90000m3/d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和澄清池排泥等方面。
城镇水厂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则设计处理量为:Q=(1+a)Q d =1.08×90000=97200m3/d式中Q——水厂日处理量;a——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Q a——平均日设计供水量(m3/d),为6万m3/d;Q d——最高日设计供水量(m3/d);K d——供水量日变化系数,取1.5。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选择:1.原水→简单处理(如用筛网隔虑)适用条件:水质要求不高,如某些工业冷却用水,只要求去除粗大杂质时2.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适用条件:一般进水悬浮物含量应小于2000-3000mg/L,短时间允许到5000-10000mg/L,出水浊度约为10-20度,一般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水厂部分构筑物计算说明书

平流沉淀池设计(1)设水厂自用水量为5%,则设计水量为1.05d Q =1.05⨯18556.8=19484.643m /d =811.863m /d2)沉淀池停留时间取 1.5T h =,单池容积Qt W=n = 811.86 1.5=608.8952⨯mm/h 3)沉淀池水平流速取10v =。
沉淀池长为: 3.6 3.610 1.554L v T m =⨯⨯=⨯⨯=4)有效水深取H=3m ,沉淀池表面积: 2T 811.86 1.5405.93H 3Q A m ⨯===; 5)沉淀池宽为:405.93=7.5254A B m L ==,两个滤池:B 7.52b===3.76m 22 6)沉淀池有效水深为H +h H =有效超高=3+0.3=3.3m ,(取超高为0.3 m )滤料选用双层滤料:石英砂和无烟煤1)滤池面积及尺寸滤池工作时间为24h ,冲洗周期为12h , 滤池实际工作时间为0.124T=24--0.62=23.8-1.2=22.6h 12⨯⨯ 设滤池的正常滤速1v =9m/h 。
滤池面积2119484.64==95.79m T 922.6Q F v =⨯ 每组滤池单格数为N=4,布置成单行排列。
每个滤池面积95.7923.954F f N === 采用滤池长宽比为7:3,滤池设计尺寸为7⨯3 实际滤速19484.6410.26/73422.6Q v m h FT ===⨯⨯⨯ 校核强制流速410.2613.68/13Nv v m h N ⨯===- 2)滤池高度承托层高度:1450H mm =滤料层高度:2750H mm =(其中无烟煤350mm ,石英砂400mm ) 滤层最大水深:31700H mm =保护高度(超高):4300H mm =故滤池总高度:123445075017003003200 3.2H H H H H mm m =+++=+++==3)配水系统①. 干管取冲洗强度214/()q L s m =⋅干管流量2114294/g q f q L s =⋅=⨯=查阅资料,采用管径600g d mm =,(干管应埋入池底,顶部设滤头或开孔布置) 干管始端流速 1.05/g v m s =②. 支管支管中心距离,采用0.25m 每池支管数:22756()0.25j L n a ⨯===根 每根支管入口流量:gj j q 294q ===5.25/n 56L s 采用管径60j d mm =,支管始端流速 1.75/j v m s =③. 孔眼布置支管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K 采用0.25%孔眼总面积220.25%210.052552500k F K f m mm =⋅=⨯== 采用孔眼直径:10k d mm = 每个孔眼面积2220.7851078.54k k f d mm π==⨯= 孔眼总数:52500668.79670()78.5k k k F N f ===≈个 每个支管孔眼数k 670n =12.4113()54k j N n ==≈个 每根支管孔眼布置成两排,与垂线呈45︒夹角向下交错排列 每根支管长度:()()1130.6 1.222j g l B d m =-=-= 每排孔眼中心距 1.20.185111322j k k l a m n ===⨯ ④. 孔眼水头损失支管壁厚采用5mm δ=流量系数0.67μ=水头损失221114 3.5621029.8100.670.25k q h m g K μ⎛⎫⎛⎫==⨯= ⎪ ⎪⨯⨯⨯⎝⎭⎝⎭ ⑤. 配水系统校核支管长度与直径之比应不大于60,1.220600.06jj l d ==< 孔眼总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应小于0.520.05250.330.5560.7850.06k j j F n f ==<⨯⨯ 干管横截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一般为1.75~2.0220.7850.6 1.786560.7850.06gj j f n f ⨯==⨯⨯,在范围之内。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
3.理解给水厂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5.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给水厂相关数据。
6.能够进行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给水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介绍给水厂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2.给水厂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讲解给水厂的运行方式、调节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给水厂的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3.实验法:学生进行给水厂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加深对给水厂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给水厂实验所需的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自来水厂设计—计算书

两个方案的区别在于澄清池和滤池的选择有所差异,其它方面基本相同。本人将现在常出现的澄清池和滤池列表进行比较,进行选择。
见表2.1澄清池选择和表2.2滤池选择
表2.1澄清池选择
类型性能特点使用条件
机械搅拌澄清池优点:
1.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大;
2.适应性较强,处理效果稳定;
设计中水源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原则:
1所选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卫生防护;
2所选水源可使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3所选水源具有施工条件。
张家川水源共有三处
1北川河水源丰富,常年有水,冬季较清、夏季水呈淡黄色,含沙量较高;
2南川河水量小,枯水期不能保证;
3地下水埋藏较深,并且为苦咸水,不易做给水水源。
(四)泵房高度
水泵采用自灌引水方式,其泵心低于吸水井的最低水位;
泵房使用半地下式建造,泵房的高度在有吊车起重时,高度。
第二节药剂投配设备
一、药剂选择
根据原水的水质水温和PH值的情况,选用混凝剂为三氯化铁,投加浓度为10%,最大投加量为33(mg/L)。
优点:净化效率高、用药量少、出水浊度低、色度小,过滤性能好,温度适应性高,PH值使用范围宽(PH=5~9)。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成本较低。采用计量泵湿式投加,不需要加助凝剂。
根据起重量、跨度,起升高度选用DX型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跨度1.25-16m,起升高度12m,大车电机运行速度20m/s,型号2DY12-4配套电动葫芦型号CD1;精确的跨度15.5m,长17.5m,最大轮压0.98吨总重1.69吨,CD1 1-12D电动葫芦。主要尺寸长954-974m,重量1.98吨。
净水厂设计计算书

二 设计计算内容一、 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综合生活用水量:Q 1=270000×250×96%=64800000L/d=64800m 3/d 生产用水量:Q 2=12000+12000+12000+8000=44000m 3/d 工业企业用水量:Q 3=[(25×1600×3+35×400×3+60×400×3)+(25×1600×3+35×400×3+40×400×3)+(25×1000×3)+(25×1600×3)]/1000=639m 3/d 浇洒绿地用水量:Q 4=(Q 1 +Q 2 +Q 3 )×10%=(64800+44000+639) ×10%=10944m 3/d 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水量: Q 5=20%×(Q 1+Q 2+Q 3+Q 4)=24077 m 3/d 设计水量:Q d =Q 1+Q 2+Q 3+Q 4+Q 5=144460 m 3/d=6019 m 3/h=1.67 m 3/s 水厂自用水量取5% Q I =1.05×TQd=6320.125 m 3/h 消防水量:Qx=55×2=110L/s=9504 m 3/d二. 给水工艺流程的确定及构筑物的选择 2.1工艺流程的确定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水混 合絮凝沉淀池滤 池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2.2构筑物形式的选择根据已选工艺流程,在设计中混合设施选用机械混合池,反应池选用折板絮凝池,沉淀池选用平流式沉淀池,滤池选用V 型滤池,采用加氯消毒。
三、 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 混凝剂配制和投加 1. 设计参数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
(完整word版)自来水厂设计—计算书

目录第一部分说明书3第一章净水厂厂址选择3第二章处理流程选择及说明 4第一节岸边式取水构筑物8第二节药剂投配设备10第三节机械搅拌澄清池10第四节普通快滤池11第五节消毒间12第六节清水池14第七节送水泵站14第三章水厂的平面布置16第一节水厂的平面布置要求 16第二节基本设计标准16第三节水厂管线16第四节水厂的高程布置17第四章排泥水处理20第一节处理对象20第二节处理工序20第二部分计算书21第一章岸边式取水构筑物21第一节设计主要资料21第二节集水间计算21第三节泵站计算22第二章混凝设施26第一节药剂配制投加设备26第三章机械搅拌澄清池计算 35第一节第二反应室35第二节导流室35第三节分离室36第四节池深计算37第五节配水三角槽38第六节第一反应室39第七节容积计算40第八节进水系统40第九节集水系统41第十节污泥浓缩斗42第十一节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计算43第四章普通快滤池计算48第一节设计参数48第二节冲洗强度48第三节滤池面积及尺寸49第五节配水系统49第六节洗砂排水槽50第七节滤池各种管渠计算51第八节冲洗水泵52第五章消毒处理54第一节加氯设计54第二节加滤量计算54第三节加氯间和氯库54第六章清水池计算56第一节清水池有效容积56第二节清水池的平面尺寸56第三节管道系统56第四节清水池布置56第七章送水泵站58第一节流量计算58第二节扬程计算58第三节选泵58第四节二级泵房的布置59第五节起重设备选择59第六节泵房高度计算60第七节管道计算60第八章给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61第一节平面布置61第九章泥路计算64第一节泥、水平衡计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规模64第二节排泥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67结束语73致谢74参考文献75第一部分说明书第一章净水厂厂址选择净水厂一般应设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底、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水厂还应考虑防洪措施,同时尽量把水厂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给水厂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ss最高/(mg/L) 700最大时变化系数 1.251序号名称最高数平均数备注1 色度40 152 pH值7.8 7.23 DO溶解氧11.2 6.384 BOD5 2.5 1.15 COD 4.2 2.46 其余均符合国家地面水水源Ⅰ级标准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常年水位-----------m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年最高降水量----------,年最低降水量-----------。
常年风向-----------,频率--------。
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3 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 kg/cm2,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 8kg/cm2,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1.1.2、设计水量设计人口6.1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00L/d工厂A(万立方米/d)0.4工厂B(万立方米/d)0.7工厂C(万立方米/d)0.9工厂D(万立方米/d)1.4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195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90Qd=1.067×﹝(200×6.1×(1+1.95+0.9)/1000+0.4+0.7+0.9+1.4﹞=86400立方米/d1.1.3、分析原水水质显著特点为ss 含量较高,水量变化较小,故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会针对上述两个特点做出设计,以求实现工艺的优化。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水厂毕业设计全套计算书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城市概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华北地区2、气象资料①风向:绘出风玫瑰图②气温:最冷月平均为:-12.8℃最热月平均为: 25.4℃极端温度:最高38℃,最低-22.5℃③土壤冰冻深度:1.0m3、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①地质钻探资料表土 砂质粘土 细砂 中砂 粗砂 粗砂、砾石粘土 砂岩石层1m 1.5m 1m 2m 0.8m 1m 2m②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③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④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资料① 流量:最大流量为:190 (m3 / s);最小流量为:50 (m3 / s)。
②最大流速:1.3m/s③河床横断面图如下:-1.00M -3.00M -5.00M -8.00M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断面1-1.00M-3.00M-5.00M-8.00M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断面2-1.00M最高水位-3.00M最低水位-5.00M-8.00M断面3注: Q=50~200 (m3 / s)W=45~146m2V=1.1~1.3m/s④水源水质资料编号 名称 单位 分析结果1 色度 度 152 浑浊度 毫克/升 100~9003 臭和味 微量4 PH值 7.55 总硬度 度(德国度) 46 铁 毫克/升 0.17 总固体 毫克/升 2988 硝酸盐 毫克/升 0.0389 亚硝酸盐 毫克/升 0.0310 碱度 度 811 细菌总数 个/毫克 1200012 大肠杆菌数 个/升 3300013 耗氧量 毫克/升 9.53⑤水文资料扬水资料:Ⅰ号试井 Ⅱ号试井出水量Q1(L/S ) 降深S1(M)单位出水量q1(L/S/M)Ⅱ号试井抽水时对本井的水位消减值t1(M)出水量Q2(L/S)降深S2(M)单位出水量q2(L/S/M)Ⅱ号试井抽水时对本井的水位消减值t2(M)6.10 1.21 5.08 0.19 6.15 1.20 5.12 0.18 15.60 3.00 5.21 0.38 15.65 3.00 5.23 0.40 26.32 5.00 5.26 0.66 26.05 5.00 5.21 0.62注:1.井距 l试=200米2.井径 d试=0.2米3.深透系数 K=100米/日4.影响半径 R=600米5.含水层厚度 20~35米层次 层厚(M) 地层柱状图 岩性描述1 0.4 耕作土2 2 冲击粘土含泥3 1.3 粗砂4 45.3 黑色塑性粘土5 32 粗砂加砾石6 棕色海积粘土承压水静水位:-3.00m二、城市建设规划1、总体规划平面图 1:5002、市总规划人口 36万人3、市分区资料:分区名称 人口(万人)楼房层数 房屋卫生设备 一区 12二区 246 有室内给排水4、工业企业资料企业名称 生产用水量(吨/日)职工人数倒班次数冷车间人数(人/班)热车间人数(人/班)淋浴人数(人/班)企业A20000 15000 3 4000 1000 5000 企业B 15000 9000 3 2000 1000 3000 5、火车站用水量为 1500m3/d6、城市排管单位管径75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毫米)单价(米/元)管径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毫米)单价(米/元)7、城市电费___________元/度8、资金偿还期_________年第二节 工程设计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A市给水工程设计2、给水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与输配水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原始资料1.源水水质资料:编号名称单位分析结果1水的嗅和味级二类水体2浑浊度度(NTU)3色度度4总硬度毫克/升5PH值6碱度15毫克/升7溶解性固体毫克/升8水的温度:最高温度度最低温度度9细菌总数个/毫升10大肠菌群个/升2.石英砂筛分曲线:筛孔直径(毫米)0.3 0.4 0.5 0.6 0.75 1.0 1.2 1.5通过砂量所占的百分比(%)30 45 56 62 73 81 88 93 d3.厂区地形图(1:500)a=130m,b=170m,水厂所在地区为粘土地区,厂区地下水位深度4.41米,地面标高175.3m,主导风向西南风。
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8.8万m3/d。
二、设计规模与工艺流程1.设计规模城市自来水厂规模为8.7万m3/d,水厂的自用水量按日用水量的5%算,则水厂设计水量为:Q0=1.05Qd=1.05×87000=91350 m3/d一级泵站、配水井、加药间、药库、加氯间、氯库、二级泵站、土建工程均一次建成。
2.水厂处理工艺流程框图(构筑物):↓↓↓↓↓↓↓↓三、配水井设计计算1.配水井设计规模为3806.25m3/h=1.06m3/s。
配水井水停留时间采用2~3min,取T=2.5min取,则配水井有效容积为W=QT=3806.25×2.5/60=168.6m3。
2.进水管管径D1=1100mm,v=1.13m/s,在1.0m/s-1.2m/s范围内。
进水从配水井底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2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2座后续处理构筑物。
每个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分配水量为q=1.06/2=0.53m3/s。
配水采用矩形薄壁溢流堰至配水管。
3.堰上水头H: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为q=0.53m3/s=530L/s,一般大于100L/s采用矩形堰,小于100L/s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h取0.5m)。
矩形堰的流量公式为:3/2q式中q——矩形堰的流量,m3/s;m——流量系数,初步设计时采用m=0.42;b——堰宽,m,取堰宽b=6.28m;H——堰上水头,m。
则有: H=0.1m4.堰顶宽度B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B/H<0.67时,属于矩形薄壁堰。
取B=0.05m,这时B/H=0.5(在0~0.67范围内),所以,该堰属于矩形薄壁堰。
5.配水管管径D2=900mm,v=0.84m/s,在0.8m/s-1.0m/s范围内。
配水井外径为6m,内径为4m,井内有效水深H=5.9m,考虑堰上水头和一定的保护高度,取配水井总高度为6.2m。
四、混合工艺设计及计算1.混合器设计:混合采用管式混合,设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50m,设计流量为Q 0=1.05Q d =91350 m 3/d=1.06m 3/s ,进水管采用两条钢管,每条钢管流量为1903 m 3/h ,直径DN900,设计流速为0.83m/s ,1000i=0.899m ,混合管段水头损失h=iL=50×0.899/1000=0.045m ,小于管道内水头损失要求0.3-0.4m ,故在进水管内安装管道混合器,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采用玻璃钢管式静态混合器2个,每个混合器处理水量为0.53m 3/s ,水厂进水管投药口至絮凝池的距离为10m 。
1. 进水管流速v=0.83m/s ,满足设计要求0.8-1.0m/s 。
2. 孔板孔径d 2 d 2/d 1=0.75d 1=900mm ,d 2=0.75×900=675mm3. 孔板处流速v ’=v ×(d 1/d 2)2=0.83×(900/675)2=1.48m/s符合设计要求1.0-1.5m/s4. 孔板水头损失h ’=ξv ’2/(2g)=2.66×1.482/(2×9.81)=0.3mH 2O 式中ξ为孔板阻力系数,当d 2/d 1=0.75时,ξ=2.665. 混合时间静态混合器采用2节,混合单元数取N=2,则混合器长度: L=1.1×D ×N=1.1×0.9×2=1.98m 混合时间:T=L/v=1.98/0.83=2.39s2. 加药间的设计计算已知计算水量Q=91350=3806.253m /h 混凝剂采用精制硫酸铝,混凝剂最大投药量u=30mg/L,药溶液的浓度b=10%,混凝剂每日配制次数n=3次。
设计计算过程如下:2.1 溶液池溶液池容积:3113.931041725.3806304171000100010024m bn uQ bn uQ W =⨯⨯⨯==⨯⨯⨯⨯= 取103m溶液池设置两个,每个容积为 '1W =53m 。
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B ×L ×H=2.0×2.0×(1.25+0.3)m ,超高0.3m 溶液池池底设DN200的排渣管一根,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聚乙烯板(防腐)2.2 溶解池溶解池容积:31125.153.03.0)3.0~2.0(m W W W =⨯===溶解池池体尺寸为B ×L ×H=1.0×1.5×(1.0+0.2)m (池顶高出地面0.2m )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 ,则放水流量s L t W q /5.2106010005.16020=⨯⨯==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0d =50mm ,相应流速0V =1.34m/s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 排渣管一根每池设搅拌机一台,选用ZJ-700型折桨式搅拌机,功率为4KW,转速为85r/min 。
2.3 投药管投药管流量:s L W q /347.06060241000310606024100031=⨯⨯⨯⨯=⨯⨯⨯⨯=查表得投药管管径d=20mm ,相应流速为0.31m/s2.4 投药计量设备采用计量加药泵,泵型号JZ-800/10,选用3台,两用一备2.5 石灰投量1)碱度为15mg/L=0.15mmol/L ,市售精制硫酸铝含Al 2O 3约16%,投量35mg/L ,石灰市售纯度为50%。
2)投药量折合Al 2O 3为35mg/L ×16%=5.6mg/L ,Al 2O 3分子量为102,投药量相当于 5.6/102=0.055mmol/L ,剩余碱度取0.385mmol/L ,则[CaO]=3×0.055-0.15+0.385=0.4mmol/L 。
CaO 分子量为56,则市售石灰投量为0.4×56/0.5=44.8mg/L3. 药剂仓库的计算3.1 混凝剂为精制硫酸铝,每袋质量是40Kg ,每袋规格为0.5m ×0.4m ×0.2m ,投药量为30mg/L ,水厂设计水量为3806.25 m 3。
药剂堆放高度为1.5m ,药剂储存期为30d 。
3.2 设计计算硫酸铝的袋数:袋)(205640303025.3806024.0024.0100024=⨯⨯==⨯=W Qut W ut Q N 有效堆放面积:269)2.01(5.12.04.05.02056)e 1(m H NV A =-⨯⨯⨯⨯=-=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应连在一起,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期间1-2个月用量计算。
仓库内应设有磅秤,并留有1.5m 的过道,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的方便,应有良好通风条件,并防止受潮。
4. 加氯间的设计计算4.1 已知参数计算水量Q=87000×1.05=91350m 3/d=3806.25m 3/h=1.06m 3/s 预氯化最大投加量为1.5mg/L ,清水池最大投加量为1mg/L 。
4.2 设计计算预加氯量为:0.0010.001 1.54375 6.5625/L Q aQ kg L ==⨯⨯=清水池加氯量:0.0010.00114375 4.375/L Q aQ kg L==⨯⨯=为保证氯消毒时的安全和计量正确,采用加氯机投氯,并设校核氯量的计量设备。
选用LS80-3转子真空加氯机5台,3用2备。
5. 液氯仓库5.1 已知参数水量Q=3806.25 m 3/h,预氯化最大投加量为1.5mg/L ,清水池最大投加量为1mg/L 。
5.2 设计计算仓库储备量按15d 最大用量计算,则储备量为kg M 5.393715)375.45625.6(24=⨯+⨯=选用1t 的氯瓶4个。
五、絮凝工艺:栅条絮凝池的设计与计算1、 设计参数絮凝池分两组,每组2个,则每个池的设计水量为22837.5m 3/d 絮凝时间:t=12min 絮凝池分三段:前段放密栅条,过栅流速v 1栅 =0.25m/s ,竖井平均流速v 1井=0.12m/s 中段放疏栅条,过栅流速v 2栅.=2m/s ,竖井平均流速v 2井.=12m/s 末端不放栅条,竖井平均流速v 井=12m/s2、 计算2.1 每个絮凝池的设计水量:Q=837.5 m 3/d=951.56m 3/h264 m 3/s 2.2 絮凝池容积:w=Qt/60=951.56×12/60=190.312 m 3 2.3 絮凝池平面面积A絮凝池池深取4.3m226.443.4312.190m H W A ===2.4 絮凝池单个竖井的平面面积f2'2.212.0264.0m vQ f ===取竖井长=1.5m ,宽B=1.5m ,单个竖井实际平面面积实f =1.5×1.5=2.25 m 2 2.5 竖井个数n67.1925.226.44===f A n 个 取n=20个 2.6 选用栅条选用栅条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断面为矩形,厚度为50mm ,宽度为50mm ,预制拼装。
2.7 竖井内栅条的布置 2.7.1. 前段设置密栅后:竖井过水面积:21106.125.0264.0m v Q A ===栅水 竖井中栅条面积:栅1A =2.25-1.06=1.192m 单栅过水断面面积:栅1a =1.5×0.05=0.0752m所需栅条数为:87.15075.019.1111===栅栅a A M 根 取1M =16根 两边靠池壁各放置栅条1根,中间放置14根,过水缝缝隙数为15个平均过水缝宽mm S 67.4615501615001=⨯-=实际过栅流速s m v /249.0047.0155.1264.0=⨯⨯=2.7.2中段设置疏栅后:竖井过水面积:22220.122.0264.0m v Q A ===栅水 竖井中栅条面积:栅2A =2.25-1.20=1.052m 单栅过水断面面积:栅2a =1.5×0.05=0.0752m 所需栅条数为:14075.005.1222===栅栅a A M 根 取1M =14根 两边靠池壁各放置栅条1根,中间放置12根,过水缝缝隙数为13个平均过水缝宽mm S 54.6113501415002=⨯-=实际过栅流速s m v /22.00615.0135.1264.0=⨯⨯=2.8 絮凝池总高和排泥絮凝池有效水深为 4.3m ,取超高 0.3m ,池底设泥斗及快开排泥阀排泥,泥斗深度0.60m ,池总高H :H=4.3+0.3+0.60=5.2m 2.9 絮凝池长、宽絮凝池布置如图所示,图中各个格左下角数字为水流依次流过竖井的编号顺序,“上”“下”表水竖井隔墙的开孔位置,上孔上缘在最高水位以下,下孔下缘与排泥槽齐平,Ⅰ、Ⅱ、Ⅲ、表示每个竖井中的栅条数,单竖井池壁厚为2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