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的方式分类

按作用原理或传热方式分类 有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
按生产中使用目的分类
分成冷却器、加热器、冷凝器、汽化器(或 再沸器)和换热器等。
几种常用换热器
1 .夹套式换热器 该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较小,传热面又受容器 的限制,用于传热量不太片式换热器
板片式换热器分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 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等。
4 .列管式换热器
( 1 )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和造 价低廉的优点。缺点是不易检修和清洗;温 度差较大时,应考虑热补偿。 ( 2 ) U 型管换热器,它结构较简单,重量 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扬合。缺点是管内清 洗比较困难,管板的利用率低。
( 3 ) 浮头式换热器,可以补偿热膨胀,便 于清洗和检修,应用较为普遍,但结构较复 杂,造价较高。 ( 4 ) 填料函式列管换热器在一些腐蚀严重、 温差较大而经常更管束的冷却器中应用较多。 它结构较浮头式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检修 清洗。
分以下两种形式。
( 1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便于防腐蚀,能承受高压。缺点 是对流换热系数较小,传热系数 K 值也较小。 ( 2 )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便于检修和清洗, 传热效果也较好,但喷淋不易均匀。
1.套管式换热器
这种换热器构造较简单,能耐高压,流体的 流速较大;严格的逆流,有利于传热。但接 头较多,易发生泄漏;传热面积较小。
热管换热器的分类

热管换热器的分类
1、根据换热器安装方式分类:
①直接安装式热管换热器:将换热器直接安装在管道内,形成完整的
流体系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热管换热器。
②节点安装式热管换热器:将换热器安装在管路的节点处,两头设置
连接口,使用较多的是安全罐型换热器。
2、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分类:
①单管式热管换热器:采用单管路结构,体积小,排污量小。
②双管绕管式热管换热器:将两路流体分别绕着一个管绕管结构安装,换热器面积较大,适用于较大的换热量要求场合。
3、根据原理分类:
①强迫对流式热管换热器:采用强迫对流流动方式,采用压缩机或气
动器将两路流体分别强制进入换热器内,实现换热作用。
②重力对流式热管换热器:采用重力对流流动方式,利用其他设备提
供的低压或重力势能,将两路流体分别进入换热器内,实现换热作用。
tema换热器分类

tema换热器分类一、换热器概述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一种用于实现两个或多个介质之间热量传递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医药等行业。
换热器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对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换热器分类1.按热媒介质分类根据热媒介质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1)水水换热器:主要用于锅炉、热力系统等场合,实现水与水之间的热量传递。
(2)汽汽换热器:主要用于蒸汽之间的热量传递,如锅炉尾部烟道换热器。
(3)水汽换热器:主要用于水与蒸汽之间的热量传递,如汽轮机组的回热抽汽换热器。
2.按结构分类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1)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由壳体和管束组成,热媒介质在管内流动,壳侧为冷凝或蒸发空间。
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2)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板组成,板间夹层为热媒介质流动通道。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中低压、温度较低的场合。
(3)螺纹管换热器:螺纹管换热器采用特殊螺纹的管子组成,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和抗振性能。
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3.按工作原理分类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1)间壁式换热器:通过壁面分离热媒介质,实现热量传递。
如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2)沉浸式换热器:热媒介质直接浸泡在另一介质中,实现热量传递。
如沉浸式水冷器等。
(3)翅片式换热器:在热媒介质管道外表面设置翅片,增加换热面积,实现热量传递。
如空气预热器等。
三、各类换热器的特点与应用1.壳管式换热器: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较高的承压能力,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应用于锅炉、热力系统、化工等领域。
2.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清洗和维修,适用于中低压、温度较低的场合。
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3.螺纹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和抗振性能,适用于高压、高温场合。
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
4.沉浸式换热器:传热效果较好,适用于液液、气液等介质的热量传递。
换热器分类和特点

换热器分类和特点
1. 板式换热器啊,那可是换热器家族里的小巧精灵!就像你家里那精致的小摆件,体积不大但功能强大。
你看,在一些需要紧凑空间的地方,它就能大显身手啦!比如说小型的暖通系统。
2. 管式换热器,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像个大力士一样,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温度呢!大型化工厂不就经常用它嘛,那可真是稳定运行的保障啊!
3. 翅片管式换热器,哎呀呀,就像是给换热器穿上了超级保暖的羽绒服!加大了换热面积呢。
汽车的散热器不就是用它来保证汽车不“发烧”嘛!
4. 螺旋板式换热器,这多特别呀,像一条盘旋的巨龙!弯曲的设计让它在一些特殊工况下表现超棒的哟,想想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工业流程就懂啦!
5. 板翅式换热器,嘿,这就是个结合体呀!兼具了板式和翅片式的优点呢,难道不是很牛?航天领域用它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厉害吧!
6. 沉浸式换热器,哇哦,就像人泡在温泉里一样,那是全方位的接触换热呀!在一些需要简单直接换热的场合,它可不会让人失望,好比家用的热水器啊。
7. 喷淋式换热器,你想想,就像给换热器冲了个舒服的热水澡!让换热更加高效快速。
食品加工行业很多就靠它来保持温度呢!
8. 蓄热式换热器,这可是个能“存能量”的宝贝呀!就好像你存钱一样,把热量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用。
钢铁厂的余热回收不就常用它嘛。
9. 混合式换热器,那真的是各种方式都来一点呀,超级灵活的呢!像个多面手一样。
在一些复杂的工艺中,它能自如应对,多厉害呀!
总之呀,换热器的种类这么多,各有各的特点和用处,我们可真得好好了解它们,才能让它们在合适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呀!。
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分类一. 夹套式换热器结构如图所示。
夹套空间是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路。
这种换热器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
当用蒸汽进行加热时,蒸汽上部接管进入夹套,冷凝水由下部接管流出。
作为冷却器时,冷却介质(如冷却水)由夹套下部接管进入,由上部接管流出。
夹套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但由于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面较小,且传热系数不高。
二.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的结构与操作如下图所示。
这种换热器多用作冷却器。
热流体在管内自下而上流动,冷水由最上面的淋水管流出,均匀地分布在蛇管上,并沿其表面呈膜状自上而下流下,最后流入水槽排出。
喷淋式换热器常置于室外空气流通处。
冷却水在空气中汽化亦可带走部分热量,增强冷却效果。
其优点是便于检修,传热效果较好。
缺点是喷淋不易均匀。
三.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部件由直径不同的直管按同轴线相Array暗幕套组合而成。
内管用180Сざ任?~6m。
若管子太长,管中间会向下弯曲,使环隙中的流体分布不均匀。
套管换热器的优点是构造简单,内管能耐高压,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增减,适当选择两管的管径,两流体皆可获得适宜的流速,且两流体可作严格逆流。
其缺点是管间接头较多,接头处易泄漏,单位换热器体积具有的传热面积较小。
故适用于流量不大、传热面积要求不大但压强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管壳式换热器1.固定管板式结构如图所示。
管子两端与管板的连接方式可用焊接法或胀接法固定。
壳体则同管板焊接。
从而管束、管板与壳体成为一个不可拆的整体。
这就是固定管板式名称的由来。
折流板主要是圆缺形与盘环形两种,其结构如图所示。
操作时,管壁温度是由管程与壳程流体共同控制的,而壳壁温度只与壳程流体有关,与管程流体无关。
管壁与壳壁温度不同,二者线膨胀不同,又因整体是固定结构,必产生热应力。
热应力大时可能使管子压弯或把管子从管板处拉脱。
所以当热、冷流体间温差超过50℃时应有减小热应力的措施,称“热补偿”。
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常用“膨胀节”结构进行热补偿。
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换热器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耗能用量大的领域。
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换热器的具体分类如下:1.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1.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1.1.1 夹套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结构简单;但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也不高.为提高传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当夹套中通入冷却水或无相变的加热剂时,亦可在夹套中设置螺旋隔板或其它增加湍动的措施,以提高夹套一侧的给热系数.为补充传热面的不足,也可在釜内部安装蛇管. 夹套式换热器广泛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和冷却.1.1.2沉浸式蛇管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将金属管弯绕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形状,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蛇管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可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其缺点是容器内液体湍动程度低,管外给热系数小.为提高传热系数,容器内可安装搅拌器.1.1.3 喷淋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将换热管成排地固定在钢架上,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从上方喷淋装置均匀淋下,故也称喷淋式冷却器.喷淋式换热器的管外是一层湍动程度较高的液膜,管外给热系数较沉浸式增大很多.另外,这种换热器大多放置在空气流通之处,冷却水的蒸发亦带走一部分热量,可起到降低冷却水温度,增大传热推动力的作用.因此,和沉浸式相比,喷淋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大有改善.1.1.4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是由直径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由U形弯头连接而成.在这种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两者皆可得到较高的流速,故传热系数较大.另外,在套管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可为纯逆流,对数平均推动力较大. 套管换热器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应用亦方便(可根据需要增减管段数目). 特别是由于套管换热器同时具备传热系数大,传热推动力大及能够承受高压强的优点,在超高压生产过程(例如操作压力为3000大气压的高压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换热器几乎全部是套管式.1.1.5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又称列管式) 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这样,流体可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而往返管束多次,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档板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多壳程.在管壳式换热器内,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两者温差很大, 换热器内部将出现很大的热应力,可能使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松脱.因此,当管束和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应采取适当的温差补偿措施,消除或减小热应力.1.2混合式换热器混合式热交换器是依靠冷、热流体直接接触而进行传热的,这种传热方式避免了传热间壁及其两侧的污垢热阻,只要流体间的接触情况良好,就有较大的传热速率。
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及作用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冶金等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一、板式换热器的分类板式换热器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行流板式换热器和逆流板式换热器。
1. 平行流板式换热器:在这种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沿着同一方向流动,即冷流体从一个端口进入,热流体从另一个端口进入,并且两者在整个换热过程中都是平行流动的。
平行流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传热效率高,但温度差较小。
2. 逆流板式换热器:逆流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分别从两端进入,一个从一端流入,另一个从另一端流入,并且两者在换热过程中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
逆流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温度差较大,但传热效率相对较低。
二、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板式换热器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来实现传热,从而达到加热或冷却介质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热、流体流动和传质三个方面。
1. 传热:板式换热器的传热主要依靠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实现。
当冷热流体从两侧进入板式换热器后,流体在板的表面上流动,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实现热量的传递。
传热过程中,热量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直至两者达到热平衡。
2. 流体流动:流体在板式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式有平行流和逆流两种。
在平行流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沿着同一方向流动,流体在板的表面上形成平行的流动路径。
而在逆流板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分别从两端进入,一个从一端流入,另一个从另一端流入,并且两者在换热过程中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
3. 传质:除了传热外,板式换热器还可以实现流体间的传质。
在传质过程中,溶质从高浓度流体传递到低浓度流体,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实现溶质的传递。
传质过程中,溶质的浓度梯度是实现传质的驱动力。
总的来说,板式换热器通过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实现传热、流体流动和传质,从而达到加热或冷却介质的目的。
其分类包括平行流板式换热器和逆流板式换热器,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换热器分类及代号

换热器主要部件分类及代号1、前端管箱型式代号根据前端管箱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A型:平盖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管箱法兰通过螺栓、垫片来连接;(2) B型:封头管箱,管箱端部为椭圆封头;(3) N型: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A型管箱类似;2、壳体型式代号(1) E型:单程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2) I型:U形管式换热器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中I型;(3) K型:釜式重沸器壳体,主要用于带蒸发空间的换热器;(4) O型:带外导流筒的换热器壳体,主要用于浮头式换热器;3、后端结构型式代号(1) L型: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2) M型: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3) N型:与N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4、换热器型式代号1) AEM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标准椭圆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或耳式;2) AEM(CONE)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主要用于塔器的再沸器;3) AKL前端管箱及后端管箱均为A型平盖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4) AES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为S型,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5) AKU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6) AIU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I形,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7) BEM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8) BEM(CONE)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主要用于塔器的再沸器;9) BES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S型的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0) BKU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1) BIU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I型,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2) BKM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管箱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3) NEN前、后端管箱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4) NKN前、后端管箱均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5) AOS与A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出口处液体分布更为均匀;16) BOS与B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口处流体分布更为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分类
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随处可见,在工业中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耗能用量十分大的领域,随着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换热器种类开发越来越多。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和形式亦不同,换热器种类随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不断更新,具体分类如下。
(一)按传热原理分类
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主要工作原理是两种介质经接触面而相互传递热量,实现传热,接触面积直接影响到传热量。
这类换热器的介质通常是一种气体,另一种为液体,主要以塔设备为主体的传热设备,但通常又涉及传质。
故很难区分与塔器的关系,通常归口为塔式设备,电厂用凉水塔为最典型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2.蓄能式换热器(简称蓄能器)这类换热器用量极少,原理是通过一种固体物质,热介质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传递热量的目的。
3.板,管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用量非常大,占总量的99%以上,原理是热介质通过金属或非金属将热量传递给冷介质的传热设备,这类换热器是我们通常称为管壳式,板式,板翘式,板壳式换热器。
(二)按传热种类分类
1.无相变传热一般分为加热器和冷却器。
2.有相变传热一般分为冷凝器和重沸器。
重沸器又分为釜式重沸器,虹吸式重沸器,再沸器,蒸发器,蒸汽发生器,废热锅炉。
(三)按结构分类
分为釜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双壳程换热器,单套管换热器,多套管换热器,外导流筒换热器,折流杆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插管式换热器,滑动管板式换热器。
(四)按折流板分类
分为单弓形换热器,双弓形换热器,三弓形换热器,螺旋弓形换热器。
(五)按板状分类
分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翘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板式蒸发器,板式冷凝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穿孔板换热器。
(六) 按密封形式分类
此类换热器多用于高温,高压装置中,具体分为:螺旋锁紧环换热器,薄膜密封换热器,钢垫圈换热器,密封盖板式换热器。
(七)非金属材料换热器分类
分为石墨换热器,氟塑料换热器,陶瓷纤维复合材料换热器,玻璃钢换热器。
(八)按材料分类
主要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又可分为低合金钢,高合金钢,低温钢,稀有金属等。
换热器种类繁多,还有按管箱分类等,各种换热器各自适用于某一种工况,为此,应根据介质,温度,压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换热器,扬长避短,使之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