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降压药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临床药学室PPT课件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临床药学室PPT课件

1957年口服氯噻嗪问世,我国常用氢氯噻嗪。
以双克为代表的利尿剂一直是降压药的主力 军之一。欧美等国均建议:对无并发症的高 血压病人首选利尿剂。 疗效:不管是单用/联合用,均降压显著。 适应症:尤其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 胖或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效果更明显。
利尿剂降压的作用机制
血浆容量↓ 开始是通过排钠利尿 细胞外液↓ 血压↓ 心输出量↓ 数周后主要是通过降低血管平滑肌内Na+的含量 去甲肾上腺素 使 AngⅡ 血管平滑肌收缩效应↓ 其它加压物质 血管扩张 血压↓
为什么选择这六类作为 常用降压药?
1.利尿剂。 2.β
-受体阻滞剂。 3.钙离子拮抗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6.α -受体阻滞剂。 经过了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能够 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
一、 利尿剂
1948年开始使用(肌肉注射)
对肾衰 病 人仍有 效
常用的利尿剂
药名
剂量范围 作用时间 (mg/d ) (h)
副作用
注意事项
髓襻利尿剂 速尿
20~80 3~6
利尿酸
25~100 3~6
低钾、低镁血 慢性肾衰 症,高尿酸血 时有效 症,糖耐量减 退,高甘油三 酯、高胆固醇 血症,性功能 减退 高钾血症,性 肾衰或 与 ACEI合用 功能障碍 血钾↑ 时,
苯烷基胺类
维拉帕米
抑制心肌收缩及传导。
降压效应不如二氢吡啶类。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
苯噻氮卓类
地尔硫卓
抑制心肌收缩及传导较维拉帕米为轻。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 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临床麻醉学控制性降压药

临床麻醉学控制性降压药

临床麻醉学控制性降压药在临床麻醉学中,控制性降压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血压调节。

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血压,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中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及其使用方法。

首先,目前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物之一是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在手术开始前,通常会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快速起效,作用持续时间短。

此外,硝酸甘油还可以通过贴片的形式应用,持续缓慢释放药物,延长降压效应。

另一种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是硝普钠,它也是一种血管扩张剂。

与硝酸甘油不同的是,硝普钠的作用更加迅速,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硝酸甘油和硝普钠一般会在手术开始前进行使用,以便在手术过程中维持血压的稳定。

此外,乌拉地尔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物。

乌拉地尔属于钙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乌拉地尔主要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特别适用于有禁忌使用硝酸甘油和硝普钠的患者。

除了以上介绍的药物,利多卡因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

利多卡因主要通过抑制神经传导,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降低血压。

利多卡因一般通过静脉输注给药,作用时间较短,能够快速起效。

在手术过程中,利多卡因常用于维持血压稳定,尤其适用于术后高血压患者。

除了上述药物,临床麻醉学中还有其他一些控制性降压药物,如硫酸镁、乌拉地尔等。

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各有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总结起来,临床麻醉学中的控制性降压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利多卡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术中出血的风险。

在选择药物和使用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通过合理的应用控制性降压药,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促进术后康复。

降压药的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总结

降压药的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总结

3.常用药物(1)噻嗪类利尿剂:4.注意事项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禁忌证。

对于无痛风病史的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不是利尿剂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但不建议将利尿剂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在开始用药2~4周后检测血液电解质。

若患者无低血钾表现,此后每年复查1~2次即可。

联合应用利尿剂与ACEI、ARB治疗可降低低血钾发生率。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能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的新发糖尿病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特别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时降压效果差,此时可选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襻利尿剂。

螺内酯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

二、钙通道阻滞剂(CCB)1.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包括二氢吡啶类CCB和非二氢吡啶类CCB。

2.临床选择3.常用药物(1)二氢吡啶类CCB:4.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二氢吡啶类CCB没有绝对禁忌证,但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

CCB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尤其适用于生活中习惯高盐摄入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

短、中效CCB在扩血管的同时,由于血压下降速度快,会出现反射性交感激活、心率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应尽量使用长效制剂。

非二氢吡啶类CCB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䓬)均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应避免用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1.作用机制ARB通过有效拮抗AngⅡ与AT1受体结合引起的各种有害作用,增加了AngⅡ和AT2受体结合所产生的有益效应,同时也使AngⅡ转化为Ang1-7,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2.临床选择4.注意事项ARB可致畸,禁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

ARB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功能减退,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应用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 应用
苯烷基胺类
维拉帕米
抑制心肌收缩及传导。 降压效应不如二氢吡啶类。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
PPT文档演模板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 应用
苯噻氮卓类
地尔硫卓
抑制心肌收缩及传导较维拉帕米为轻。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
PPT文档演模板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 应用
二氢吡啶类
❖ 名称结尾都有“地平”。
❖ 硝苯地平:降压疗效肯定。有人认为会 引起心肌梗死增加,未公认。
❖ 新品种很多:尼群地平,尼卡地平,非 洛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
❖ 用长效品种。 ❖ 尼卡地平有注射剂,用于急症。
PPT文档演模板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 应用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s)
三、 钙离子拮抗剂(CCBs)
❖ 70年代临床应用。 ❖ 没有代谢和电解质方面的不良反应。 ❖ 降压机制: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血管扩张,总外 周血管阻力降低。
PPT文档演模板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 应用
钙离子拮抗剂
❖ 第一代代表性的药物分3大类: ❖ 1、苯烷基胺类。 ❖ 2、苯噻氮卓类。 ❖ 3、二氢吡啶类。
PPT文档演模板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 应临床试验的综合:收缩压降低 9mmHg和舒张压降低4mmHg,脑卒中减 少36%,冠心病减少3%,总的心血管事 件减少34%。
❖ 中国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临床试验 (Syst-China):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 组脑卒中死亡降低58%,达到统计学显 著水平。
❖ 最新一类降压药。 ❖ 第一个是氯沙坦。1995年美国FDA批准

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_

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_
分类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 级高血压 2 级高血压 3 级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20-129 130-139 140-159 160-179 ≥180
舒张压(mmHg)
<80 80-84 85-89 90-99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140
以上。它的形成除遗传因素外,主 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吸烟、酗 酒、高血脂、糖尿病、高盐饮食, 肥胖、少动、精神紧张等,都是引 起高血压的促发因素。

• 1、盐与高血压—摄盐过多,可致水钠潴留,血压增高; • • 2、吸烟与高血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损害血管内膜, 加速动脉硬化,尼古丁引起血管痉挛,致血压增高; • • 3、饮酒与高血压—研究表明,大量饮酒一是使高血压 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二是可引起血压急剧波动,诱发心 脑事件发生; • • 4、肥胖与高血压—研究显示,肥胖者高血压发生率是 正常人的 • 3~4倍,主要与肥胖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有关; • • 5、紧张与高血压—长期紧张,可使心血管中枢调节失 衡,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血压增高。 •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 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其集发
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
• 肾动脉硬化,继发于高血压,临床可分良 性与恶性肾小动脉性肾硬化,前者病程较 长,一般病程20年,但在患病过程中仍有 小部分病人(1%-8%)转为恶性期,若不及 时治疗,常于1-2年内死亡,后者病变发展 迅速,肾功能急剧恶化,短期内进入肾功 能衰竭尿毒症,常伴有心、脑等多器官功 能衰退,若未能及时治疗3个月内死亡率达 50%以上,1年内为90%。

降压药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降压药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降压药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根据作用部位分类: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

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

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

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利美尼定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素能a2受体阻滞药,作用为:①兴奋中枢a 2受体,使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减少,心率减慢,血管平滑肌舒张。

②兴奋突触前膜a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本品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电生理影响小。

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降低同时,心率、心肌收缩力、每搏量、每搏指数、心脏指数均无变化。

适应症:本品是一个中枢降压药,具有独特的降压机制,作用比可乐定强,而副作用比可乐定小,因此可完全取代可乐定。

本药既可与其他药物合用作为第一线降压药物,又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本药是所有降压药物中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药物。

本药尚可用于治疗吗啡类药物停药后的戒断症状。

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失眠,可与安眠药合并使用。

服用较长时间后,要逐渐减量再停药,否则可引起焦虑、出汗、心动过速、血压过高等,如出现上述作用,可再使用本药或使用拉贝洛尔使症状缓解。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主用于外科手术时控制适当血压、高血压危象需迅速降压者。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不良反应有鼻塞、乏力、嗜睡、腹泻、胃酸分泌量过多、诱发溃疡病、震颤麻痹、忧郁等。

妊娠期间可增加胎儿呼吸合并症。

2.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患者禁用。

3.用药期间发生明显抑郁症状应减量或停药。

临近产期的孕妇不宜应用。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应用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上的应用
维拉帕米
? 抑制心肌收缩及传导。 ? 降压效应不如二氢吡啶类。 ?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
苯噻氮卓类
地尔硫卓
抑制心肌收缩及传导较维拉帕米为轻。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
二氢吡啶类
? 名称结尾都有“地平”。 ? 硝苯地平:降压疗效肯定。有人认为会
引起心肌梗死增加,未公认。 ? 新品种很多:尼群地平,尼卡地平,非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 特点和临床应用
降压的意义
? 临床试验证明,降低血压可以减少高血 压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
? 我国高血压病人的脑卒中发生率是心肌 梗死的5倍左右。
? 国外临床试验:收缩压降低10-14mmHg 和舒张压降低5-6mmHg,脑卒中减少 2/5,冠心病减少1/6,总的心血管事件减 少1/3。
? 肾动脉狭窄(双侧狭窄或孤立肾狭窄),高血 钾,准备妊娠妇女禁用。
? 多数是前体药。肝中转化为活性产物才有降压 作用。
ACEIs
? 品种很多,名称结尾是“普利”。 ?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
普利,倍朵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 等。 ? 依那普利拉是依那普利的活性产物。是 注射剂,用于急症。
? 夫塞米: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应用。 ? 氨苯喋啶,氨氯吡咪:多与噻嗪类利尿
剂合用。 ? 安体舒通: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
选用。
二 、β-受体阻滞剂(BBs)
? 60年代临床应用。 ? 品种很多,降压效果基本相仿。 ? 选用心脏选择性和长效品种。 ? 有内在交感活性的品种:对血脂,心率影响小。 ? 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禁用。 ? 嗜铬细胞瘤:不能单独应用。 ? 常用品种:阿替洛尔,美多洛尔,比索洛尔等。
洛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 ? 用长效品种。 ? 尼卡地平有注射剂,用于急症。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特点及临床应用_201111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特点及临床应用_201111

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 250/10万 vs 50/10万)。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比值,在我国高 血压人群约5~8: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1:1
脑卒中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50%,40%
和10%
《2007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 血压分级
适应症:轻中度高血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禁忌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肾功能不全,血 肌酐大于290mol/L
副作用:电解质代谢异常(尤其低钾血症)、胰岛 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痛风。
作用机制
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受体,减慢心率 抑制心肌受体,减弱心肌收缩力 抑制交感神经节前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
利尿作用更强: 10~20mg 特苏尼相当于 40mg 速 尿
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半衰期3.5小时 生物利用度高:口服生物利用度 (80~90%) 高于速
尿 (40~50%) 。口服和非肠道给药疗效几乎相同。 排 K+ 量明显低于速尿(拮抗醛固酮,相对保钾),
对 Mg2+ 、尿酸、糖和脂质类物无明显影响。
Giuseppe Mancia, Co-Chairperson, Guy De Backer,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7) 28, 1462–1536.
• 临床试验证明,降低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并 发症。特别是脑卒中。
• 国外临床试验:收缩压降低10-14mmHg 和舒张压降低5-6mmHg,脑卒中减少2/5, 冠心病减少1/6,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1/3。
血管选择性强 1:118 心衰? 谷峰比33%-60% 半衰期25小时,但是。。。 美国仅批准于治疗高血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既要重
视其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也要充分认识到该药物的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的控制血压。
利尿药的注意事项
1.(1)应用噻嗪类利尿药进行降压治疗宜推荐较小的有效剂量,避免有效血容量过度降低而导致各
脏器的供血量下降,可单用,也可与其他类降压药物如 CCB 类、ACEI 类和 ARB 类联合应用,可协同降压。
(2)最好晨起时服用,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不宜在晚上,因为夜间血流速度慢,血黏度高,利尿后,
会使血黏度进一步增高,增加血栓风险;再者晚上用利尿剂,小便次数增多,影响患者睡眠而间接影响血
压。 (3)腹泻时不宜应用利尿剂,因腹泻会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利尿会增加血黏度,血栓和心梗
发生概率增加。 (4)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时应定期监测血钾、钠、氯等电解质水平。如使用氢氯噻嗪、
呋塞米等排钾利尿药或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药时注意监测血钾,以防血钾过低或过高。 (5)对利尿药成
分过敏者禁用该类利尿药,如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吲达帕胺;噻嗪类利尿药禁用于痛风患者。 (6)
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者,尤其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药,如长
期或大剂量应用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尿酸水平以及电解质情况等。 (7)利尿剂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
响,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男性,3%~32% 出现性功能障碍 [1],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减退,精
子数目减少,停药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2.β- 受体阻滞剂的注意事项 (1)运动员慎用。 (2)要从小剂量开始,切忌开始即大剂量用药。
剂量应个体化,以避免心动过缓的发生。 (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时,β- 受体阻滞剂可能
会掩盖低血糖症状。 (4)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糖脂代谢异常,而加重支气管哮喘及糖尿病,血
脂升高,加重心衰,因此有慢性肺部疾患及哮喘,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传导障碍者应慎用。 (5)若
没有医师指导,不得突然停药或变更剂量,突然停药可出现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增快
引起高血压危象及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所以长期服用β- 受体阻滞剂患者不可突然停药,必须停药时
要注意逐渐递减剂量每 2~3 天剂量减半,整个撤药时间应至少持续 2 周。 (6)β- 受体阻滞剂因有
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因此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不主张与利尿剂配合使用。
3. CCB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目前因短效 CCB 用药后血压下降过快,易引起低血压反应,反
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压波动较大,目前在非紧急状态时已不主张使用短效心痛定,多主张使用每日 1-2 次
的长效 CCB。 (2)初始用药时,少数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头胀、心跳加速。 如初始小剂量用药,适
应后逐渐加大剂量,这些不良反应会较轻微。 (3)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也是 CCB 的常见副作用,
如在应用 CCB 时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就可以缓解,并可增强降压的效果。 (4)CCB 和β- 受体阻滞
剂联用会明显地抑制窦房结活动和延长房室传导时间,特别对于老年人,在心室功能不全和自身有心脏传
导缺陷患者,在使用这两类药物时,要密切关注心电图监测 [2]。
4. ACEI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该类药物应从小剂量起开始使用,并逐渐加量到起效,尤其是肾动
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避免血压过度降低。患者要定期做肾功能和血钾测定。 (2)严重肾功能不全 (肌
酐清除率<30 ml/min) 者禁用本品。双侧肾动脉狭窄与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者,使用本品时导致严
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 (3)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脱水者以及孕妇应禁用该类降压药物。
(4)ACEI 由于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可以引起高血钾 ,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或合用保钾利尿剂或口服补钾药物
时更容易发生 [4]。 (5)ACEI 类药物会导致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所以驾驶及进行高空作业的人慎用。
(6)如果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期间出现干咳,若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并改为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7)
如果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低血压现象则应让患者躺下,该症状会立刻减轻,一旦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
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 (8)患者在使用 ACEI 类降压药物期间同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容易引发
低血糖,所以应对同时联用上述药物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血糖水平监测,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时,应
及时静脉推注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 (9)对于正在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与选择性环氧化酶 -2 抑制剂的患者,使用 ACEI 时会导致 ACEI 的作用削弱,并且进一步
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肾衰竭。
5. ARB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使用时要减量,避免用量过大,血压下降过快而致肾功能恶化。 (2)
用药前注意查血生化、肝功能及血钾。 (3)可在进餐或空腹时服用,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 (4)
严重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30 ml/min) 者禁用本品。双侧肾动脉狭窄与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
者,使用本品时导致严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 (5)因 ARB 药物会导致头晕、眩晕等不良
反应,所以驾驶及进行高空作业的人慎用。 (6)妊娠期高血压及哺乳期女性患者不可用。 (7)对于正
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选择性环氧化酶 -2 抑制剂的患者,使用 ARB 会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肾衰竭。
6. α受体阻断药的注意事项 (1)用药后不仅要测定卧位血压,还应测定站立位或坐位血压;患者在
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时要采取仰卧位,密切关注血压,血压过低可采用升压药纠正。最好采用坐位服药。 (2)
在给药初期或突然增加剂量的情况下,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引起起立时头昏、眩晕、恶心、胸部不适、
呼吸困难等症状,因而对于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汽车等风险性较高的工作人员不易使用。如果药物过量引
起低血压,患者应立即平卧,取头低位。 (3)服用时宜将药片完整吞服,不宜咀嚼、掰开或碾碎,因容
易引起一过性血药浓度升高而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增大。如大便中出现药片类似物,系排出体外的药物空
壳,无需担心。 (4)已知对其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近期发生心肌梗死者禁用;有胃肠道梗阻或任何程
度的胃肠道腔径缩窄病史者禁用。 (5)特拉唑嗪不用于有排尿晕厥史的患者。 (6)易致胎儿畸形,故
怀孕哺乳期妇女不易使用。
7.其他类型降压药的注意事项 (1)硝普钠 对光敏感,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
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新配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溶液的
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 6~8 小时。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硝普钠注射液只可静脉慢速滴注,切不可直
接推注。 最好使用微量输液泵,这样可以精确控制给药速度,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中控制降压
时突然停用硝普钠,尤其血药浓度较高而突然停药时,可能发生反跳性血压升高。对诊断的干扰: 用硝普
钠注射液时血二氧化碳分压 (PCO2)、PH、碳酸氢盐浓度可能降低;血浆氰化物、硫氰酸盐浓度可能因本品
代谢后产生而增高;其超量时动脉血乳酸盐浓度可增高,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2)利血平 对萝芙木制剂
过敏者对利血平也过敏,包括含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复方利血平等。过敏患者、
体弱和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帕金森病、癫痫、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抑制、呼吸功能不全、消化
性溃疡、胃肠功能失调、胆石症、高尿酸血症和有痛风病史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