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合集下载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ee ae o rsu e Fi l lv tdMo d pe s r, nal . y:At r sn e o e e twh nc mmo l sd6kn f n i h p re so dcn s h o e h e wa ob i Sh udat p nyu e ido t— y etn inme iieu ec o sstele yt ebg; o l c a
6 8
按 摩 与康 复 医学
2 1. ( 0 0 1 下)
C ieeMa i l i h s n np a o u t n& R h bla o dc e 2 1 , o 3 e a it n Me i n 0 0 N . it i i .
抗 高血压药物 的I 合理应用 临床
廖 翠玲
a c r i g t h i e e tst t n a d t e me ii ec a a t rs cc o s s c o d n O t ed f r n i f ua i n h d cn h r c e it h o e :Ad o a eme i t n id v d t n; h n u i n me ia i n mu tp y a ・ o i v c t dc i i iuai W e n o d c to s a t ao n o t n i n t e we n t e me ii et emu u lf n to ; h u d p y a t n o n t r h l o r s u e t e h a tr t n h d c e fe u n l e e t o b t e h d cn h t a u c n S o l a t e t n mo i st e b o d p e s r , h e r a ea dt e me i n r q e ty r - o i i o i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高血压药物应用应遵循4项原则,就是小剂量、优先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和个体化。

在用药物治疗高血压时,应采用较小的剂量,待有需要再逐步增加药物的剂量,切不可操之过急。

尽可能使用每天给药1次且长时间有效的药物,这样可以更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的并发疾病,也有利于控制夜间血压和晨起血压。

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方案,也有利于基层高血压的管理。

同时用药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判断而选择适合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以自己随意使用。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原则是什么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原则是什么

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原则和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优缺点药物治疗高血压应采取以下原则:(1)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

一般选择副作用较少的药物,从单药开始应用,如有效,可以根据年龄和反应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2)血压不应下降过快,否则会降低脑、心、肾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3)为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1天24小时内稳定降压,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

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1天1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

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大于50%,即给药后24小时仍保持50%以上的最大降压效应,这种药物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4)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5)坚持长期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满意的范围内。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优缺点1、利尿剂降压有什么优缺点?利尿剂可促进钠、水排泄,使血容量减少,血管张力下降,从而发挥降压作用。

常用的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

其中以噻嗪类应用最为普遍,降压作用温和、确切和持久,能减轻其他降压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增加它们的降压效力。

最常用的制剂有氢氯噻嗪,每次6.5~12.5毫克,每日口服1~2次;氯噻酮25~50毫克,每日服1次。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的利钠排钾作用较强,主要用于高血压伴有肾功能不全者或有钠潴留而噻嗪类利钠作用不明显时。

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易引起高血钾,在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时,更易发生。

吲哒帕胺(如万伯安)具有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对血管平滑肌有较高的选择性,降压作用强而持久,每天1次(2.5m g)维持量也可每2天服用1次,1次1片(2.5m g),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

利尿剂的缺点是可以产生高尿酸血症,糖耐量降低,低血钾、低血镁可导致心律失常,还可增加血中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有些病例可引起阳痿。

临床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浅谈

临床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浅谈
22做 好 急 诊 接 诊 工 作 , 密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严
摒气 , 免打喷嚏或 咳嗽, 避 也不作腰穿 。 229躁动 的护理 躁 动不 安是颅脑外伤的一种 常见表现 ,引起躁 ..
动 不 安 有 许 多 因素 , 先 考 虑 是 脑 水 肿 、 内血 肿 所 致 的 颅 内 高压 进 首 颅
加床栏或专人陪护 。护士给患者抽血 、 注射等操作 时 , 需有人相助 以 防断针 等意 外发生。当伤员 由安静突然转 入躁动 , 自躁动转为安 或 静人睡 时, 应提 高警惕 , 观察是否病情恶化 。切勿随意 给镇静 剂 。 以 颅脑损伤者 常伴 有不同程度 的意 防混淆病情 。 221 ..O合并伤处理 颅脑外伤合并 四肢 骨折者 , 应给予有效 的夹板固
4体 会
期 ”防止再度出现 昏迷。如果及时发观” , 中间清醒 ” 应及时处理, 效果
压力 . 善 呼 吸 。 改
221 心 理 护 理 颅 脑 外 伤 患 者病 情 急 ,发 病 时 间 短 ,病 人 无 心 理 适 . .1
应过程 , 易出现恐惧 、 紧张 等不 良情绪反应 , 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 故 在抢救病人 时应 主动安慰病人 , 医务人员要 以和蔼亲的态度 、 温和的 语 言来 耐心细致地解答病人 的询 问, 使病人消除紧 张、 惧情绪 。 恐 以 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
输 血 、 氧 。 使伤 员平 卧 , 意 保 暖 , 给 注 同时 检 查 休 克原 因 , 明有 无 其 查
定, 合并 骨盆骨折 者应用 三角 巾或 大块包 伤材 料作环形包 扎 , 膝微
曲, 下部加垫 , 合并脊椎骨 骨折者 , 搬运时应严 防颈部和躯干前屈 式 扭转 , 应使脊椎保持伸 直 , 并将伤员放在硬质担 架上 , 并尽量减 少搬 动。合并胸外伤者 , 出现反常呼吸 , 若 可采用棉 垫 , 胸带压迫包 扎于 浮动胞壁处 , 合并 张力性 气胸者应及时胸腔穿刺 , 以迅速降低胸腔内

降压药物选用的4项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选用的4项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选用的4项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以下原则:
1、安全原则:选择安全疗效可靠的药物,避免造成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如
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反应,利尿剂如钾补充剂引起血钾升高等;
2、有效原则:根据有效的疗效,持续抑制患者血压,维持其在正常血压范围内,减少患者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病变的发生;
3、多样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多采用不同和多种药物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效果,以减轻药物性副作用;
4、经济原则:尽量采取经济方便的药物,根据患者家庭收入和个人经济状况,综合考虑患者的看法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在没有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下,
节省一部分支出费用的同时进行抗高血压治疗。

抗高血压药合理使用原则

抗高血压药合理使用原则
肾素 抑 制 药 : 米 克 林 。 ③ 钙 离 子 拮 抗 剂 : 硝 苯 地 平 、 群 雷 如 尼
mmH g时 即可 联 合应 用 2种 或 2种 以 上 的 药 物 , 小 剂 量 开 从 始 , 以逐渐加量 , 标 准剂量 。为达 到理想 的降压 目的, 可 至 两
种 药 物 联 合 时 宜 选 用 具 有 不 同作 用 机 制 者 , 以协 同降 压 作 用 ,
mmHg 1 ( mmH =0 1 3 P ) 血 压 ≤ 15 9 g .3 a ≤ k 4 /5mm Hg时 , 单 可 选 一 种 B 受 体 阻滞 剂 或 利 尿 剂 或 AC I 当 1 59 n g 2 E。 4 / 5mrH  ̄ 血 压 ≤ 10 10mmH 6 /0 g时 , 将 p 受 体 阻 滞 剂 、 ( I 加 用 可 2 A' 增 E 量 达 标 准 剂 量 , 单 选 双 氢 吡 啶 类 钙 拈 抗 剂 , 据 具 体 情 况 也 或 根
效 关 系 等 因 素 而 定 。 当 血 压 较 难 达 标 时 , 于 剂 量 依 赖 性 好 埘
地 平 等 。④ 肾 , 素 受 体 阻 断 药 : .. 体 阻 断 药 : 唑 嗪 腺 aa 受 哌 药 ; . 体 阻 断 药 : 奈 洛 尔 ;. 、 受 体 阻 断 药 : 贝 洛 尔 。 b口受 普 ca p 拉 ⑤ 交 感 神 经 抑 制 药 :. 枢 降 压 药 , 乐 定 、 a中 可 甲基 多 巴 ;. 经 b神 节阻 断 药 , 卡 拉 明 等 ;. 响 肾 上 腺 素 能 神 经 末 梢 递 质 药 , 美 e影
可 2种 药 物 联 合 用 半 标 准 剂 量 。 当 患 者 m 压 ≥ 1 0 1 0 6 /0
发症 下 降 5 % 以 j 2。 依 据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及 国 际 高 血 压 联 0 二 J

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 小剂量起始:初始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

3. 联合用药:对于血压较高或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用药,以提高降压效果。

4. 长期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

5. 定期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

6.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心悸等。

患者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
就医。

7. 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盐摄入等。

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生活方式干预。

药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X X 大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自从1997年美国JNC VI、1999年WHO-ISH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又陆续完成了几个临床试验和药物比较研究,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综合干预高血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干预新的指南突出了血压水平和共存危险因素的同等重要性。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性相关,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最低的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是最低的。

高血压病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疾病,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与血压水平直接相关,而且还取决于伴随的危险因素和并存的其他临床疾病。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血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静息的生活方式,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研究提示,心率增快、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提示心率与血压密切相关,高心率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

Framingham研究表明心率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与收缩压和吸烟等同,男性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快而增加,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将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和14%的心血管死亡。

高尿酸血症有促炎症与血栓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ramingham 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性的存在。

高尿酸血症是否增加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无论是在高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个体中,上述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叠加,加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2000年世界各国成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6.4%,到2025年将高达29.2%。

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

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外周供血不足等。

合理选用降压药,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减轻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或缓解左心室重塑、缓解动脉硬化的发展,保护肾功,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发生,从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一、血压水平的分类和治疗目标
1、分类
2、治疗目标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目标: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是用利尿剂、肾上腺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另外还有中枢性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但已较少单独应用,在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中仍经常使用。

1 利尿剂
各类利尿药单用即有降压作用,并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常用降压的利尿剂包括高效、中效、低效利尿剂,临床治疗高血压以噻嗪类利尿药为主,其中氢氯噻嗪最为常用。

噻嗪类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安全、有限、低廉,可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高血压;单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肾单位减少,水钠容量增加,血浆申诉活性降低,这类药物更佳。

长期大剂量噻嗪类利尿药应用常导致电解质、糖、脂质代谢改变,并可增高血浆肾素活性,患者适度限钠或与留钾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用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留钾利尿药作用温和,螺内酯适用于低血钾症、高尿血症的患者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氨苯蝶啶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可增强疗效,并可对抗这些利尿药排钾、排镁作用。

肾功能不良或少尿者禁用留钾利尿药。

高效利尿药不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的一线药,而用于高血压危象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因其增加肾血流量,并有较强的排钠利尿作用。

吲达帕胺属非噻嗪类利尿药,具有轻度利尿和钙拮抗作用,降压作用温和,疗效确切,且有心脏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
不引起血脂改变,对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可用吲达帕胺替代噻嗪类利尿药。

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各型高血压,对高肾素活性、高血流动力学的青年高血压患者更为适宜。

β受体阻滞剂每日用药2次均可维持满意的降压效应,但老年人一般效果较差。

吸烟者服用普萘洛尔效果差,但不影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降压效果。

一般不引起水钠潴留。

与利尿药合用加强降压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与扩血管要联合应用能有限治疗重度或顽固性高血压。

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可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良反应较多,长期降压效果差,除用于控制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高血压危象外,不作为抗高血压药常规应用。

α1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可改善脂代谢,降低TG, LDL2C,升高HDL2C,还能减轻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

此类药适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哮喘病及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

在应用时要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及眩晕、心悸等不良反应。

服此类药物的患者应嘱患者不要突然改变体位。

对于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不能满意控制血压的患者,用此类药有效。

若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血管扩张剂合用,可以提高疗效。

3 钙通道阻滞药
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作用就是通过阻滞钙通道影响Ca2 +内流和细胞内Ca2 +移动从而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兴奋2收缩耦联,使心肌收缩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来实现的。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降压作用显著,用于治疗严重高血压患者。

长期用药后,外周阻力下降30%-40%,肺循环阻力也下降。

后一作用特别适用于心源性哮喘的高血压危象患者。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用于轻度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