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随访管理项目之培训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逐步均等化项目培训资料之一

当前,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逐步均等化项目深入推进,高血压随访管理作为逐步均等化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问题更为突出,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程度不理想,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建设。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达到科学性、合理性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目的,特制定《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一文,望大家认真学习,融汇贯通,灵活应用。从而确保高血压患者用药规范;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建设。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特点各异,临床必须根据病情并结合药物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如何根据病情并结合药物特点合理选用药物,这是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关键及难点。关键是正确了解病情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同时必须掌握药物作用机理、药效学、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线降压药有六大类,可作为抗高血压药的首选药物,即: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钙通道阻滞药(CCB)、a1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ß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高血压,使之达到满意的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控制高血压以延缓、逆转、甚至阻断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靶器官形态和功能,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

生率和死亡率。

根据病情,患者决定应用药物治疗后,应遵循以下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一、终生治疗与有效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一旦确诊,根据病情决定应用药物治疗,就必须终生治疗。这是高血压病无法根治、难以治愈的特点决定的。有人就跟我较真,凭什么说高血压病不可治,我村里的某某某不是治好了吗。这种人混淆了高血压病与继发性高血压的概念。有些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手术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通过治疗达到血压控制满意的程度即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为有效治疗。

二、个体化原则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是不同的,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适应性及药物剂量也不相同。因此,在确立给药方案时,除应考虑疾病性质、并发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外,还应考虑疾病病程长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否长期用药,药物毒、副反应及个体反应差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及对药物依从性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决定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从而达到“最好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

三、根据病情及合并症选药

这是抗高血压药合理应用的基础,根据病情及合并症选药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更好地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呢?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积累,通过学

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以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更好地,合理地选用药物。

(一)、根据病情选用药物

对原发性高血压初期血压呈波动性,上升不高且不稳定,症状不明显,又无其他危险因素(高血脂、糖尿病等)即1级高血压,采用非药物治疗(如减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限制钠盐等),观察6——12个月,然后再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物。如1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则属高危病人,即发生心血管临床事件和死亡的危险性大。对于这类病人,在非药物治疗(如减肥、戒烟、戒酒、适量运动、限制钠盐等)基础上,一开始就需使用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压,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一经药物治疗,就要达到目的——血压控制满意的程度即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一种药达不到目的,就要考虑联合用药,直到满意为止。而这仅仅是一种理想,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达到血压控制满意不是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医者我们要尽力而为之,努力践行我们的职业道德——保证和增强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实际工作中千万注意降压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而影响器官功能甚至生命安全。

(二)、根据合并症选用药物

要充分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合并症合理选用药物。下面我将高血压病人的常见合并症及用药一一列出,以供参考。

1、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首选ACEI或ARB+利尿剂+ß受体阻

滞剂,特别注意安全应用ß受体阻滞剂:(1)充分应用ACEI、利尿剂和洋地黄类等药物控制心力衰竭,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开始使用ß受体阻滞剂。(2)从小剂量开始,如美托洛尔从6.25mg/d起始。(3)递增剂量渐进缓慢,每1——4周增加剂量,达最大耐受量。

(4)即使注意以上各点,仍有一些病人在开始使用1个月内心力衰竭加重,这是由于ß受体阻滞剂对肾血流量影响。导致水肿加重。此时若使用利尿剂可使心力衰竭好转,可继续使用ß受体阻滞剂。(5)清醒静息状态下,心率不慢于50次/分左右可继续用药。总之,应在医生严密观察指导下使用。

2、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者,常用ß受体阻滞剂。

3、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首选ACEI/ARB+ß受体阻滞剂+长效CCB。

4、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梗,常用ACEI/ARB+ß受体阻滞剂,不宜用CCB。

5、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首选ACEI/ARB+调脂药或CCB+调脂药,此外,哌唑嗪(属a1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调脂作用。有利于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ACEI/ARB、CCB。

7、高血压合并妊娠,首选CCB。

8、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首选ACEI/ARB、CCB。但需要注意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ACEI/ARB时应定期监测血肌酐及血钾变化,严

重肾功能衰竭病人应慎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禁用。

9、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首选CCB。

10、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宜用可乐定,不宜用利血平。

11、高血压伴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利血平、可乐定等。

12、老年人高血压应避免使用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如大剂量利尿药)和影响认知能力的药物——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13、高血压合并痛风者,不宜使用利尿剂。

四、保护组织器官,防止靶器官损害

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必须考虑保护组织器官,防止靶器官损害。一般而言,控制血压使之达到满意的程度就能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但并非所有药物都这样的。许多资料显示,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比较好的药物是ACEI、ARB、CCB。

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的病变和左心室肥厚。因此高血压经常危害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临床上常见到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脑出血和脑血管意外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所造成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通过控制高血压,通过逆转、延缓甚至阻断这些器官的损害而达到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1、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病人常伴有左心室肥厚,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左心室肥厚的存在与发展,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

独立危险因子,病情进展还可发生心力衰竭,与猝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密切相关,其重要性超过血压本身。对于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应用ACEI药物了,这种药物不仅能降血压,而且能有效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大及血管增生,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2、肾脏的保护,高血压病常影响肾脏功能,特别是长期控制不好的病人,往往导致肾脏的损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出现夜尿增多、多尿等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的病人,以老年高血压为主。这就是肾损害的早期症状,晚期才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表现为尿常规异常,部分病人有少量蛋白尿。因此对于这些病人在降血压的同时注意肾脏的保护。各种抗高血压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是不同的:ACEI、ARB、长效CCB具有优良的肾脏保护作用。

五、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很重要,我们在高血压病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中发现,许多的高血压病病人控制不满意是应用单一药物所造成,许多的高血压病病人的不良反应是单一用药剂量增大所造成。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血压病病人对高血压病认识不深,欠缺必要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另一方面该项目的实施人员很大一部分人不懂得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不懂得科学,合理地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有些人虽懂,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没有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没有进行必要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此讲,希望大家重视高血压病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重视高血压病

防治工作,重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通过此讲,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的知识、意义,并熟练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百姓。从而确保高血压病病人的有效治疗,从而确保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率。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已公认为较好和合理的治疗方案。研究

表明,单药治疗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小于140/90mmHg)的比率仅为40%——50%,而两种药物的合用可使70%——80%患者血压达标。HOT试验(hypertensionoptimaltreatment)1998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和香港两地,同时公布了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及开放性终盲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达到预定血压目标水平的患者中即血压控制满意的患者中,采用一种药物、两药合用或三药合用的患者分别占30%——40%、40%——50%和少于10%,联合用药者约占68%。由此可见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的普遍性,经常性。

(一)联合用药的意义

1、联合用药可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提高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和服药依从性。降压药物长期单独应用,常会引起耐受性,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只能通过加大剂量提高疗效,而这反而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不良反应增大的危险性超过了降压作用增加的效益,亦即药物的危险/效益比转向不利的一面。联合用药可以给予有效的解决这个矛盾。

2、联合用药可使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相互补充、相互协同、互补长短,从而达到药效的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减轻或抵消的

目的。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长期的用药。任何一种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均难以完全避免其不良反应。临床实践证明,只要合理、正确选用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就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这些不良反应。

那么如何合理、正确选用降压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达到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满意的目标,同时最大限度减轻甚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呢。下面讲一讲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的相关知识。

(二)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的相关知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1》可见,科学、合理、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有5种:

1、噻嗪类利尿剂加ACEI或ARB 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激活RAAS 系统,而这就成了不利于降低血压的负面作用。然而这种负面作用反而增强了ACEI或ARB对RAAS系统的阻断作用,从而产生了更强的降压效果。此外,ACEI或ARB可使血钾稍升,因而防止了长期应用利尿剂所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因此,噻嗪类利尿剂加ACEI或ARB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降压效果。

2、噻嗪类利尿剂加ß受体阻滞剂或a1受体阻滞剂ß受体阻滞剂可抵消利尿剂所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和心率增快作用,而噻嗪类利尿剂又可消除ß受体阻滞剂或a1受体阻滞剂的滞钠作用。此外,在对血管的舒缩作用上噻嗪类利尿剂可加强a受体阻滞剂的扩血管效应,而抵消ß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作用。

3、二氢吡啶类CCB加ACEI或ARB 前者直接扩张动脉,后者

对RAAS系统的阻断作用,即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故两者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在心肾和血管的保护上,两药也均有协同作用。二氢吡啶类CCB常见产生的踝部水肿,可被ACEI或ARB消除。相关研究表明,小剂量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加ACEI或ARB初始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此外,ACEI或ARB 可部分阻断二氢吡啶类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4、二氢吡啶类CCB加ß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CCB直接扩张动脉、轻度增加心输出量和增快心率作用。正好抵消ß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降低心输出量和减慢心率作用。两药合用可使不良反应减轻。

5、ß受体阻滞剂加a1受体阻滞剂ß受体阻滞剂对外周血管具有收缩作用,a1受体阻滞剂则有舒张作用。a1受体阻滞剂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轻度增加心输出量和增快心率作用,正好抵消ß受体阻滞剂的缩血管、降低心输出量和减慢心率作用。两药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又可减轻不良反应。

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是:二氢吡啶类CCB 加ACEI;二氢吡啶类CCB加ARB;噻嗪类利尿剂加ACEI;噻嗪类利尿剂加ARB;二氢吡啶类CCB加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CCB加ß受体阻滞剂。这也是我们在日常高血压随访管理工作中必须掌握和应用的方案。

我的经验认为: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及ß受体阻滞剂,这五类药是常用的降压药。应用时一定要掌握各药的适

应证,应用方法,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这几类药相对安全,应用范围较广,临床应用较容易,比较容易掌握。因此非常常用。而ß受体阻滞剂应用时就需要详察、就需要小心谨慎。因为这种药个体化差异较大,必须个体化用药,从小剂量开始,渐进缓慢地增加剂量,密切观察疗效,达到“最小剂量,最好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长期用药不可骤然停药,避免撤药综合征。同时要严格掌握用药禁忌。如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病人那是绝对禁用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宜应用ß受体阻滞剂。

次要推荐使用可接受联合治疗方案是:噻嗪类利尿剂加ß受体阻滞剂;ß受体阻滞剂加a1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CCB加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螺内酯);噻嗪类利尿剂加保钾利尿剂。这些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较少应用。

不常推荐的但必要时慎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是:ACEI加ß受体阻滞剂;ARB加ß受体阻滞剂;ACEI加ARB ;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甲基多巴)加ß受体阻滞剂。这些方案对于我们来讲,基本上不用。

(三)其他的降压药联和应用的方法

多药联合治疗方案如两药合用仍不能奏效,可考虑三种或四种药物合用。这个方案主要用于病程长,用前述方案无效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HOT试验表明三药合用的患者占近10%,由此可见应用三药联合治疗方案的患者还是不少的。在前述两药联合治疗方案

的基础上加用另一种降压药便构成三药联合治疗方案。临床常用的是二氢吡啶类CCB加ACEI或ARB加噻嗪类利尿剂组成联合治疗方案。此外,还有四药联合治疗方案,这个方案主要用于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在三药联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第四种降压药如ß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可乐定或a1受体阻滞剂等。

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同类药物不宜联合应用,如可乐定与a 甲基多巴都能使血容量增加,合用将使降压作用减弱;利血平和胍乙啶都能使心率减慢,合用将导致心动过缓等。

常用降压药物种类、剂量、用法、主要不良反应列表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常用的各种降压药

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可乐宁0.03mg/氢氯噻嗪5mg)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氯沙坦钾50mg/氢氯噻嗪12.5mg)

(氯沙坦钾100mg/氢氯噻嗪12.5mg)1片

1片

1

1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

异常

缬沙坦/氢氯噻嗪

(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1~2片 1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

异常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 1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

异常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

(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1片 1 偶见血管神经水肿,血钾

异常

卡托普利/氢氯噻嗪

(卡托普利10mg/氢氯噻嗪6mg)1-2片1~2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

肿,血钾异常

复方阿米洛利

(阿米洛利 2.5mg/氢氯

噻嗪25mg)

1片 1 血钾异常,尿酸升高

贝那普利/氢氯噻嗪

(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2.5mg)1片 1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

肿,血钾异常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

(培哚普利4mg/吲达帕胺1.25mg)1片 1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

肿,血钾异常

氨氯地平/缬沙坦

(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1片 1 头痛,踝部水肿,偶见血

管神经水肿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5mg/贝那普利10mg)1片 1 头痛,踝部水肿,偶见血

管神经水肿

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

(赖诺普利10mg/氢氯噻

嗪12.5mg)

1片 1 咳嗽,血钾异常

复方依那普利片

(依那普利5mg/氢氯噻嗪12.5mg)1片 1 咳嗽,偶见血管神经水

肿,血钾异常

尼群地平/阿替洛尔

(尼群地平10mg/阿替洛尔20mg)

(尼群地平5mg/阿替洛

1片

1-2片

1-2

1-2

头痛,踝部水肿,支气管

痉挛,心动过缓

注:降压药使用方法详见SFDA批准的有关药物的说明书。

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用降压药:

IV: 静脉注射;IM:肌肉注射;急症降压药使用详见各种药物的说明书。

通过此讲,希望大家能掌握高血压的基本治法和基本用药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熟练运用,得出经验,提高技能。为保障和增强辖区内人们健康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就是作为医务人员理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最后特别强调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患者的随访表中,有关药物名称书写一定要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也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如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是一种退烧药,不同药厂对它生产的制剂商品名有泰诺林、百服咛、必理通等。因此,必须使用通用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绝对禁止使用商品名。这是建档的规范性问题,均等化项目的质量问题。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高血压随访管理项目之培训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逐步均等化项目培训资料之一 当前,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逐步均等化项目深入推进,高血压随访管理作为逐步均等化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问题更为突出,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程度不理想,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建设。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达到科学性、合理性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目的,特制定《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一文,望大家认真学习,融汇贯通,灵活应用。从而确保高血压患者用药规范;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建设。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特点各异,临床必须根据病情并结合药物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如何根据病情并结合药物特点合理选用药物,这是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关键及难点。关键是正确了解病情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同时必须掌握药物作用机理、药效学、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线降压药有六大类,可作为抗高血压药的首选药物,即: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钙通道阻滞药(CCB)、a1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ß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高血压,使之达到满意的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控制高血压以延缓、逆转、甚至阻断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靶器官形态和功能,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

生率和死亡率。 根据病情,患者决定应用药物治疗后,应遵循以下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一、终生治疗与有效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一旦确诊,根据病情决定应用药物治疗,就必须终生治疗。这是高血压病无法根治、难以治愈的特点决定的。有人就跟我较真,凭什么说高血压病不可治,我村里的某某某不是治好了吗。这种人混淆了高血压病与继发性高血压的概念。有些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手术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通过治疗达到血压控制满意的程度即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为有效治疗。 二、个体化原则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是不同的,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适应性及药物剂量也不相同。因此,在确立给药方案时,除应考虑疾病性质、并发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外,还应考虑疾病病程长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否长期用药,药物毒、副反应及个体反应差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及对药物依从性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决定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从而达到“最好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 三、根据病情及合并症选药 这是抗高血压药合理应用的基础,根据病情及合并症选药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更好地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呢?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积累,通过学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 一、引言 二、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步骤 2.1 随访前准备工作 随访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检查报告、用药记录等; 2) 确定随访时间和地点,并提前通知患者; 3) 准备随访所需的测量设备和记录表格。 2.2 随访内容 高血压患者随访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教育:向患者传授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如饮食调控、运动锻炼等; 2) 用药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3) 定期测量血压: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下来进行跟踪 观察; 4) 询问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 心悸等; 5) 体征检查:检查患者的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重等; 6) 并发症筛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因素,对高血压相 关并发症进行筛查; 7) 心理状况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是否存 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3 随访要点 在进行高血压患者随访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 尊重患者:在与患者交流时,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 2) 提供支持: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 立信心并坚持治疗; 3) 鼓励自我管理:引导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如合理饮食、 适量锻炼等; 4) 随访记录:随访时,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体征、用 药情况等信息;

5) 转诊管理: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或需要进一步诊治,及时转诊至专科医生。 三、附件 1、病历资料 2、随访记录表格 3、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指中国的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管理机构,负责卫生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运营进行了规范。 3、《高血压诊疗指南》:由中国心血管学会、中国抗高血压协会等编制的用于指导高血压患者诊疗工作的指南。

高血压患者日常随访内容

高血压患者日常随访内容 高血压患者是一类需要长期管理和随访的慢性疾病患者。日常随访是为了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调整生活方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高血压患者日常随访内容的主要内容: 1. 生活方式指导: - 饮食指导:控制食盐摄入,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 运动指导:鼓励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 - 戒烟戒酒:引导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过度饮酒和二手烟的接触。 - 控制体重:针对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建议采取科学减肥方法。 2. 用药指导: - 引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不间断治疗,不自行停药。 - 提醒患者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反应。 -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正在使用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 血压监测: - 随访期间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血压值,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 - 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建议自行在家测量血压,并记录在随访表格中。 4. 并发症筛查: - 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心脑血管、肾脏等器官功能评估。 -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尿常规、血糖、血脂等检查项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生活质量评估: - 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 倾听患者的疾病体验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6. 用药依从性评估: - 了解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7. 生活习惯评估: - 询问患者是否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戒烟戒酒等情况。 8. 随访记录: - 每次随访结束后,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血压、用药、检查结果等内容。 - 根据随访记录,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高血压患者日常随访内容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病的常见护理培训

高血压病的常见护理培训 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在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一种慢性 疾病。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水平,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培训。下面,我将介绍高血压病的常见护理培训 内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1.高血压的定义:根据2017年药物治疗指南,成人高血压定义为 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130 mmHg和/或舒张压(DBP)≥80 mmHg。 2.高血压的分类: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分为三级: 一级为SBP 140-159 mmHg和/或DBP 90-99 mmHg,二级为SBP 160- 179 mmHg和/或DBP 100-109 mmHg,三级为SBP≥180 mmHg和/或 DBP≥110 mmHg。 二、高血压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1.高血压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心理因素等。 2.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包括外周抵抗增加、心排血量减少等。 三、高血压病的临床特征 1.高血压病的症状:包括头昏、头痛、眩晕、乏力、恶心等。 2.高血压病的体征:包括血压增高、颈动脉搏动增强等。 四、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和危害 1.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 2.高血压病的危害: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导致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五、高血压的护理策略和方法 1.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调整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

2.药物治疗:针对高血压的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3.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六、高血压病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1.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2.药物管理: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提醒患者在特殊情况下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3.饮食指导: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控制盐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限制高脂食物等。 4.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进行有氧运动。 5.定期随访: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总结: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hypertension)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压是指在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下,超过正常范围,使心脏和血管承受过大压力的一种疾病。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我们需要进行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 一、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分级是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的标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正常血压:收缩压(SBP)<120mmHg,舒张压(DBP)<80mmHg; 2. 正常高值:SBP 120-129mmHg,DBP <80mmHg; 3. 正常高值1级:SBP 130-139mmHg,DBP 80-89mmHg; 4. 高血压1级:SBP 140-159mmHg,DBP 90-99mmHg; 5. 高血压2级:SBP 160-179mmHg,DBP 100-109mmHg; 6. 高血压3级:SBP ≥180mmHg,DBP ≥110mmHg。

二、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定期随访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下面是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具体内容: 1. 评估患者风险: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肥胖等因素,评估患者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确定治疗目标。 2.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可以使用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等方法进行监测。 3. 生活方式干预:鼓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血压水平。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其他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5. 定期随访: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效果,制定随访计划。对于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随访周期;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应缩短随访周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评估治疗效果: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血压控制情况、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7. 教育与支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的危害、药物的使用方法、生活方式改变等。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和流程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和流程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 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管理和随访是至关重要的。本 文档旨在介绍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更 好地进行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工作。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制度 1. 指导原则: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指导原则: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个体化: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 - 综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 手段进行管理。 -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管理流程:高血压患者随访的一般流程如下:管理流程:高 血压患者随访的一般流程如下: - 注册:将高血压患者登记入册,建立患者档案。

- 评估:进行身体检查、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的血 压状况。 - 制定管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包 括药物治疗方案、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等内容。 - 实施管理措施:指导患者按照管理计划进行治疗,包括用药 规范、控制饮食摄入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等。 - 定期随访:根据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 疗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3. 信息管理:为方便随访管理,建议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记 录和管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随访 记录等。信息管理:为方便随访管理,建议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记录和管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随 访记录等。 结论 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和流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 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采用个体化的管理计划 和定期随访,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随访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如果不及时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等。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分级随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高血压的分级、随访管理的目的和内容、随访周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血压的分级 高血压的分级是根据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来确定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合会(ISH)的定义,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一级高血压的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二级高血压的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三级高血压的收缩压为≥180mmHg,舒张压为≥110mmHg。 二、随访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高血压的随访管理旨在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达到以下目的: 1. 控制血压水平:随访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保持血压在理想范围内。

2. 评估并发症风险:高血压患者容易伴发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随访管理应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3. 促进生活方式改变: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随访管理应包括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和监督,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访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测量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记录下来,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可以选择家庭测量血压仪,进行自我监测,也可以定期到医院或诊所进行测量。 2. 药物治疗调整: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病情变化,医生会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3. 生活方式指导: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包括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并发症筛查:随访管理应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下是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培训内容。 一、高血压的基本知识 1.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 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压持续升高。 2. 高血压的危害 - 高血压患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脏病、脑卒中等。 3.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 头痛、眩晕、面部潮红等等。 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年龄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当等。 二、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措施 1. 生活方式改变 - 饮食控制,低盐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效果更佳,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 戒烟限酒,减少饮酒和吸烟的次数。 2. 药物治疗

- 服用降压药物,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用,不能随意停药或 调整药物剂量。 3. 定期随访 -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做血压检测,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 行治疗调整。 4. 定期健康评估 - 医生或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等。 5. 健康教育 - 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三、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 服务对象 - 高血压患者,包括初次诊断的患者和已经诊断的患者。 2. 服务内容 - 定期随访和健康评估 - 每个月不少于一次的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和生 活质量。 - 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健康评估,包括心理、生理指标等。 - 个性化治疗方案 -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随访与管理总结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方案 1、目的及意义 △监测血压、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的相关疾病的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纠正或维持治疗方案,使血压长期稳定地维持目标水平。临床称达标。 △促进患者坚持降压治疗,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随访步骤和内容 对于所有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根据高血压患者潜在危险的大小将患者分类,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随访。在随访管理过程中,随着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减、靶器官损害的改善和加重、并发疾病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治疗管理方案。落实一年四次随访,并做好个人信息随访纪录。要求病人做好每年体检一次。 3、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 (1)与药物有关的原因:剂量大小;合并用药合理性;使用了有升压作用或干扰抗压疗效的药物(如非类固醇抗炎药、口服避孕药、拟交感药、肾上腺类固醇药物、鼻血管收缩剂等);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停用可乐定引起血压反跳。 (2)未坚持治疗:发生副作用;药价高;用药方案不方便或不规律;对患者教育不够。 (3)其他伴随情况:吸烟;肥胖加重;高盐摄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饮酒过量。 4、继发性高血压 (1)、治疗方案中未包括利尿剂 (2)、假性顽固性高血压;老年假性高血压。 (3)、促进患者坚持降压治疗的常用措施: △尽量减少患者药费,简化就医内容。 △大力提倡推广非药物治疗。 △如无特殊需要,不必经常复查实验室检查。 △应用药物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降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药时每次只加一种药。△教育患者,使其了解疾病与治疗的有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随访内容(1) 随访内容(2)

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及准则

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及准则 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及准则 高血压患者管理 1高血压患者的筛查途径:对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 2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 3高血压患者管理: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开展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高血压筛查流程: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测量血压(1.若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3天后复查,若血压还高于正常即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有必要时药转诊至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若确诊为高血压,纳入高血压患者管理。2.若正常告诉居民要保证没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高危人群,{比如说家人有高血压疾病的或心脑血管疾病和摄盐量大的居民}建议其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义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 辖区内35岁以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测量血压2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

憋不能平卧、心前区疼痛、血压高于正常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上述情况之一的紧急处理后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评估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症状②评估并存的临床症状③评估并记录最近一次各项辅助检查结果④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⑤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运动、摄盐等情况。⑥评估患者服药情况。 根据上所写的评估进行分类干预:1、血压控制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按时随访。2、初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有新并发症或有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整药物,2周时随访,告诉所有接受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异常症状的应立即就诊,并进行针对性生活方式指导.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3、连续2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连续2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改善的或有新的并发症出现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转诊,并于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高血压管理分级方案、要求及随访内容

高血压管理分级方案、要求及随访内容 一级管理 二级管理 三级管理 管理对象 低危 中危 高危及很高危 管理要求 首先进行单纯非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6-12个月后视血压水平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如果单纯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开始药物治疗,并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至少2个月随访一次。3-6个月后视血压水平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如果当单纯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开始药物治疗,并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同时开始非药物和药物 治疗,至少1个月随访 一次,加强规范降压治 疗,强调按时服药,密 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发展 和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 副作用,及时向患者提 出靶器官损害的预警与 评价,必要时应及时转 诊 随访内容 血压至少每3个月测量一次,了解患者自觉症状,测量体重每6个月一次,建议患者每2-3年做一次血脂、空腹血糖检测和心电图、肾功能以及眼底检查。 血压至少每2个月测量一次,了解患者自觉症状,测量体重每3个月一次。建议患者每年做一次血脂、空腹血糖检测和心电图、肾功能以及眼底检查。每2年做一次超声心电图检查。 血压至少每个月测量一 次,了解患者自觉症状, 测量体重每3个月一次。 建议患者每年做一次血 脂、空腹血糖检测和心 电图、肾功能以及眼底 检查。每两年做一次超 声心电图检查,并视病 情决定检测频度。 1级高血压:90-99 140-159。2级高血压:100-109 160-179。3级高血压:>110 >180 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者。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1-2种危险因素,或级不伴或伴≤2种危险因素,无靶器官损害者。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3种危险因素,无靶器官损害者。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和相关疾病者{包括糖尿病 危险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年龄>60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靶器官损害{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心:左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冠脉搭桥术后。肾: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动脉夹层,动脉闭塞。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三级以上。 相关疾病{糖尿病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的随访内容和频次表 内 容 常规管理 强化管理 患者病情 症状、体征、血糖、血压的指标及治疗情况 每年至少2次 每年至少4次 非药物治疗 饮食、运动、心理治疗 每年至少2次 每年至少4次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指导 每3个月至少1次 每2个月至少1次 健康教育 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知识和技能 每年2次 每年4次

高血压培训

高血压病管理培训资料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为了做好慢性病患者医疗卫生管理服务工作,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纳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内容,由于村卫生室医生(de)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并受各种条件因素(de)限制,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新医疗政策,指导村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慢性病管理防治工作,切实提高慢性病(de)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居民(de)检测筛查服务,对高危人群开展针对 性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工作,因此而开展本次慢性病管理 服务项目培训工作. 一、项目目标: 1、指导辖区内居民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对明确诊断者进行登记规范管理. 2、掌握个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管理. 3、在中心卫生院(de)指导下,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服务.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诊断明确患者. 三、服务内容:筛查、建档、规范管理、随访指导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康复技术知识服务. 培训内容 一、高血压病管理 高血压病管理(原发性高血压) 一、血压形成(de)因素:心脏因素、血管因素、血管内容物(de)因素. 二、高血压病(de)诊断 1、规范血压(de)测量:血压测量规范化,血压计(de)选择要求,医疗常用(de)汞柱台式血压计,符合国际标准(de)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并取坐位,测压时安静,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右上臂,肘弯上处,

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明显搏动处,上臂和血压计放置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第Ⅰ时相为收缩压(SBP). 以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为舒张压(DBP),12岁以下儿童、孕妇、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调音)做为舒张压(DBP)记录.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每次测得值不同时,取平均值记录,水银柱血压计计数以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使用水银计血压计则以显示(de)血压读数为准. 2、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 (1)血压水平为130—/85—89mmHg; (2)现在吸烟者; (3)空恢复血糖水平为<=FBG<=L; (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TC<=L; (5)体重指数(BMI)>24kg/m2,或男性腰围>=90cm,或女性腰围>=85cm; 三、高血压(de)筛查 1、目标人群: 35岁以上人群为筛查病人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4次/年测量血压,对第一次发现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de)人群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de)因素,后预约,非同日3次测得(de)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同时登记、采集信息、开展一般体检、填制随访表、并作健教指导、建立个人档案、纳入管理,如有必要可建议转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结果并记录. 四、高血压患者预防 1、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降至6g; 2、减少脂肪摄入:每日食用油<25g、瘦肉50-100g、鱼虾50g、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少吃糖类; 3、规律运动:中等量频次,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高血压病培训资料

高血压病培训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组织人员: 主讲人: 一、定义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二、分类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给出了高血压的界定标准。美国高血压联合委员会(JNC)在其第七次报告中将高血压进行了重新分类。 高血压分类

三、规范血压的测量 选择多次非同日测量,常用的汞柱台式血压计,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并取坐位,测压时安静,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右上臂,肘弯上2.5CM处,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明显搏动处,上臂和血压计放置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第Ⅰ时相为收缩压(SBP)。以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为舒张压(DBP),12岁以下儿童、孕妇、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调音)做为舒张压(DBP)记录。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每次测得值不同时,取平均值记录,水银柱血压计计数以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使用水银计血压计则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 四、影响因素 包括性别与年龄、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过重、性格、遗传、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等。 五、高危人群 (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2)吸烟者; (3)空恢复血糖水平为6.1<=FBG<=7.0mmol/L; (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TC<=6.2mmol/L;

(5)体重指数(BMI)>24kg/m2,或男性腰围>=90cm,或女性腰围>=85cm; 不同身高时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六、高血压的筛查 1、目标人群: 35岁以上人群为筛查病人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4次/年测量血压,对第一次发现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的人群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非同日3次测得的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同时登记、采集信息、开展一般体检、填制随访表、并作健教指导、建立个人档案、纳入管理,如有必要可建议转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结果并记录。 七、高血压患者预防保健措施 1、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降至6g; 2、减少脂肪摄入:每日食用油<25g、瘦肉50-100g、鱼虾50g、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少吃糖类; 3、规律运动:中等量频次,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高血压患者随访

高血压患者随访——医师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其中高血压患者的随访不容小觑。 对于所有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根据高血压患者潜在危险的大小将患者分类,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随访。在随访管理过程中,随着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增减、靶器官损害的改善和加重、并发疾病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治疗管理方案。落实一年四次随访,并做好个人信息随访纪录。要求病人做好每年体检一次。 一、高血压患者随访内容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部胀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立即就诊并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就诊期间的症状。 2.测量身高、体重、心率、脉搏、腰围并询问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等。 3.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有无加重以及血压控制满意程度,如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两周后随访;对连续2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患者转诊设有高血压

专科病房的医院就诊,两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下一次随访管理。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5.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6.高血压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指血),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眼底检查、心电图、大便潜血、B超、K(钾)、Na(钠)检查、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二、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及随访 1.一级管理 (1)管理对象: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参见章节)属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 (2)管理要求:至少3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情况采取非药物治疗为主的健康教育处方。当单纯非药物治疗6-12个月效果不佳时,增加药物治疗。 2.二级管理 (1)管理对象: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中危的高血压患者; (2)管理要求:至少2个月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