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类

合集下载

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

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

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层级分类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一)复习巩固: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二)联系生活: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

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

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三)提出任务:1、分组统计并分类统计幼儿园里的一些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组的能力差异进行分配)。

一组:车棚——车有几辆?自行车几辆?摩托车几辆?每种颜色的车各几辆?二组:前操场、后操场——树有几棵?前、后操场各几棵?大树、小树各几棵?三组:架空场地——柱子有几根?白色的几根?绿色的几根?圆的、方的各几根?(前三组让幼儿“统计——分类——再统计”,从中明白总数比分出去的数多,几个分出去的.数合起来等于总数)四组:电脑室——电脑有几台?在场办公的教师有几位?其中长头发几个?短头发几个?(检验幼儿如何解决“判断头发长与短的标准”)五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用的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哪个多?多多少?哪个少?少多少?(数的比较和一对一对应)六组:一楼架空——吊灯有几盏?(70多盏,幼儿要数准确不太容易,检验幼儿100以内的数数)七组:楼道——从一楼到五楼要爬几层楼梯?共有几级台阶?每层楼分别有几级台阶?(每层楼的高度不一样,让幼儿发现楼层高台阶就多)2、要求:①合理分工与合作;②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与记录;③学会验证所统计的数。

大班数学活动《层级分类》-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层级分类》-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层级分类》大班数学活动《层级分类》活动目标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理解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

2.能主动学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多角度分类物质准备PPT、雨伞图片、分类板、活动过程一、以“小兔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师小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店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要请小朋友们帮助它,将商品分一分,让他们看上去整齐、方便又容易。

你们愿意吗?1论怎样分让他们看上去整齐、方便又容易取放。

2.出示苹果图片,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师我们先看看苹果吧,你们看一看、想一想,苹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按什么方法把苹果分类摆放好呢?(1)幼儿自由操作(2)个别幼儿示范3引导幼儿在原分类物品的基础上,观察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进行二级分类(1)师你们看一看分好的苹果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继续分一分(2)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以及记录方法并大胆表述如又在红苹果里分出大红苹果和小红苹果,分别有2个,绿苹果大的2个,小的2个二、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练习,进一步探索物品的分类标准1.师小朋友帮助小兔分好了苹果,小兔很高兴。

小兔的商店里还有许多商品,要请小朋友们继续帮忙整理。

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想一想按什么标准摆放衣服、手套、杯子、碗等物品,想好了就试着分分看。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中的一种物品的卡片(如衣服、手套等)按物品的特征分类,3.展示幼儿操作记录结果,交流、分享、讨论。

三、进一步迁移经验游戏——《大风吹》1.小兔的商店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整理得整齐有序,可以开业了。

小兔给小朋友带了许多礼物,邀请小朋友一块儿做游戏。

2.游戏开始了①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男生、女生快分开;②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戴帽子的男生手拉手,戴花环的男生快蹲下;吹戴头饰的女生手拉手,戴花环的女生快蹲下。

③师“大风吹”,幼儿“吹什么?”——吹黄色帽子和红色帽子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头饰和黄色头饰的女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女生快分开。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1这篇文章来分享'层级,教案,数学'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家长有所帮助,谢谢。

【活动目标】1、学习设计分类标志,尝试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层级分类。

2、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经验准备】1、参观废品回收站,获得部分生活垃圾可回收的经验。

2、建立小小回收站,师幼共同收集可回收的废旧物品,交流各自收集的废品的名称、性质和用途等。

【材料准备】1、各种大小不同的分类箱、筐,白纸皮、笔等。

2、亲子手册《科学。

分一分,拼一拼》。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志,根据标志进行分类。

(一)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1、提问:这些废品有什么不同?如果要对这些废品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2、提问:哪一种分法更快更清楚?启发幼儿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二)讨论设计分类标志。

提问: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志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启发幼儿通过绘画或直接运用材料等方法设计分类标志。

(三)讨论分工合作,并根据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

1、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分享交流。

二、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分成相应的若干组,分别完成设计标志,并负责该类材料的分类归放。

(一)引导幼儿再次讨论确定分类标准、设计分类标志。

教师:我们已经把废品进行分类,想一想分好的各种废品还能再分吗?可以怎么分?(二)启发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工合作,并根据类别标志对废品进行分类、归放。

【活动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分类箱让幼儿继续收集废旧物品,并利用其制作玩具。

2、完成亲子手册《分一分,拼一拼》。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21、引导幼儿在帮算式宝宝搬家的过程中,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进行分类。

2、能迅速准确地进行8以内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层级分类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层级分类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层级分类1. 数的认知•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1到1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数数。

•教学内容:–数字1到10的认识和书写。

–数的数量关系的认知。

–数的顺序和排列的认知。

–数字与物体进行一一对应。

•教学活动:–数字介绍和认知游戏。

–数的排列和排序游戏。

–数字与物体进行一一对应的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地数数,并能够完成相应的认知活动。

2. 形状与空间•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并能够正确地辨认和描述形状。

•教学内容:–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形状的属性,如边数、角数等。

–形状的组合与分解。

–形状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活动:–形状认知游戏。

–形状拼图活动。

–形状的比较和排序活动。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地辨认和描述常见的几何形状,并能够完成相应的活动。

3. 大小与量•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大小与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测量。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了解大、小、相等等概念。

–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重量、容量和长度等量的概念。

–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测量活动。

•教学活动:–大小比较游戏。

–重量和容量的实践活动。

–长度的测量活动。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地进行大小的比较和简单的测量活动。

4. 模式与推理•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模式识别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认识简单的模式,如图片、形状、颜色等。

–继续和完成模式的活动。

–利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模式识别游戏。

–模式的继续和完成活动。

–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活动。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地识别模式,完成相应的活动,并能够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5.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学思维的培养,如观察、比较、分类、综合等。

–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活动:–数学思维游戏。

–实际问题解决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一、认识数的基本概念数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认识数的基本概念,培养幼儿对数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 数的认知活动目标:通过游戏与实物互动,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

活动内容:- 数字拼图:提供一组数字拼图,让幼儿根据拼图完成数字的认知。

- 数字积木:幼儿用数字积木搭建数字,同时朗读出数字名称。

2. 数的数量关系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数的数量关系,培养幼儿的数量感知。

活动内容:- 数字比较:将一组物品分成两堆,让幼儿判断哪一堆的数量更多或更少。

- 数量排序:给幼儿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幼儿按卡片上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

二、数的运算能力培养数的运算能力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点,通过培养幼儿的数的运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 加法与减法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

活动内容:- 水果盘计数:提供一些水果模型,让幼儿根据题目要求将模型加入或减去相应数量。

- 摇点子:提供点子骰子,幼儿摇骰子后,根据点数进行相应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2. 数的排序与比较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幼儿的排序与比较能力。

活动内容:- 大小排列:给幼儿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幼儿按卡片上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

- 数量比较:提供一组物品,让幼儿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判断哪一组更多或更少。

三、几何形状与空间感知几何形状和空间感知是培养幼儿空间思维和几何意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图形识别能力和空间方位感。

1. 图形识别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培养幼儿图形的识别与命名能力。

活动内容:- 图形拼贴:提供一些几何形状的拼贴图案,幼儿将相应的形状填入指定的位置。

- 形状配对:给幼儿一组几何形状卡片,要求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卡片进行配对。

2. 空间方位感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活动内容:- 寻找方位:给幼儿提供一幅地图或场景图,让幼儿根据指示找到特定的位置。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层级分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层级分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层级分类》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层级分类》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类记录卡。

2、音乐《找朋友》。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幼儿操作模切卡片,将树叶抠下,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树叶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清幼儿给树叶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1)请2~3名幼儿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分类的,分的结果如何。

鼓励幼儿大胆连贯讲述,并进行集体验证。

(2)引导幼儿知道同样的树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分类并记录,相互交流分类的`方法及结果。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儿站成一圈,请出6位幼儿站到圈里找朋友。

《找朋友》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儿边拍手边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请幼儿说一说找到的好朋友是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游戏可进行3次,教师提醒幼儿按衣着、性别、头发等特征来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1、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家庭中橱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摆放等2、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分类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动反思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

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识“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知识。

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

层级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层级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层级分类大班数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大班(3-5岁)的层级分类数学教学。

通过层级分类的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根据难易程度逐步分为三个层级:初级、中级和高级。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并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二、初级层级1. 主题:颜色分类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颜色辨识和分类能力•了解基本的颜色概念活动流程1.讲解颜色:利用教具、图片或实物等方式,教授基本颜色名称和颜色特点。

2.活动1:颜色分类游戏–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玩具或图片卡片。

–让幼儿将玩具或卡片按照颜色分类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

–鼓励幼儿说出分类的依据,例如颜色相同、相似等。

3.活动2:颜色匹配游戏–准备一些有不同颜色的图案的卡片和相应颜色的纸片。

–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图案,选择相应颜色的纸片进行匹配。

–引导幼儿描述图案和颜色匹配的关系。

2. 中级层级主题:形状分类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形状辨识和分类能力•了解基本的形状概念活动流程1.讲解形状:使用教具、图片或实物,教授基本形状的名称和形状特点。

2.活动1:形状分类游戏–准备一些具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卡片。

–让幼儿将卡片按照形状分类放置在相应的容器中。

–引导幼儿说出分类的依据,例如形状相同、相似等。

3.活动2:形状拼图–准备一些形状拼图教具或卡片。

–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形状,将相应的形状拼图放入正确的位置。

–引导幼儿描述拼图的形状特点。

3. 高级层级主题:数量分类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数量辨识和分类能力•了解基本的数量概念活动流程1.讲解数量:使用教具、图片或实物,教授基本的数字和数量概念。

2.活动1:数量排序游戏–准备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图案卡片。

–让幼儿将卡片按照数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依据,例如数量增加或减少等。

3.活动2:数量匹配游戏–准备一些有不同数量的图案卡片和相应数量的数字卡片。

–让幼儿根据图案卡片的数量,选择相应数量的数字卡片进行匹配。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类(四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类(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类(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类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排序二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有趣的规律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认识正方体四
- 1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
类一
执教教师:
指导教师:
选送单位:
活动目的:
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能明确地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2.学习用数字对物体进行分类统计。

3.能有序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常规。

活动准备:
1.红、蓝两色水笔各一支;
2.“分衣服”材料:大小、颜色不一的“衣服“;“分纽扣”材料:大小、扣眼、颜色不一的“纽扣”若干份;
3.分类板、记录纸;
4.投影仪。

活动预设:
一、以“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

师:郭老师开的商店进了一批新货,这批货又多又乱,请小朋友帮帮我,将这些东西分一分,好吗?
二、教师讲解层级分类和记录法
1.第一次分类并记录:
(1)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不同特征来进行第一次分类,并根据标志进行记录。

2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计划:层级分类
执教教师:郭玫
指导教师:温爱莲
选送单位:万安中心幼儿园
活动目的:
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能明确地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2.学习用数字对物体进行分类统计。

3.能有序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常规。

活动准备:
1.红、蓝两色水笔各一支;
2.“分衣服”材料:大小、颜色不一的“衣服“;“分纽扣”材料:大小、扣眼、颜色不一的“纽扣”若干份;
3.分类板、记录纸;
4.投影仪。

活动预设:
一、以“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

师:郭老师开的商店进了一批新货,这批货又多又乱,请小朋友帮帮我,将这些东西分一分,好吗?
二、教师讲解层级分类和记录法
1.第一次分类并记录: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不同特征来进行第一次分类,并根据标志进行记录。

师:这些衣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可以怎么分?
师:我们将分好的衣服再按照它的特征进行记录。

2.进行二级分类:
师:如果我要将这些衣服再进行分类,能不能再分?怎么分?
教师小结:像我们今天这样一层一层进行分类的方法就叫做层级分类。

我们在分同一种东西的时候都可以根据它的款式、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多级的分类!
三、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学习层级分类:
师:我的商店里还进了一批的纽扣,也想请你们帮我分一分。

小朋友们可以根据郭老师刚刚的方法,将这些纽扣一层一层进行分类,你们想想,看看有几种方法可以将这些纽扣进行分类整理!
师:我们分小组进行,每组2人,2个小朋友们可以先讨论,然后按商量好的方法帮我的纽扣进行分类。

一人分一人进行记录,每分一层都要数一数有多少,在记录纸上用数字记录并在上面画上标志。

四、师幼一同评价操作情况:
师:请你说说你是按纽扣的什么特征来分的?怎么记的?
五、结束延伸:
师:这些纽扣还能再分吗?怎么分?等等我们回班上一起来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