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坚定的锡兵雨停了以后,有两个孩子从这儿走过。

“你瞧!”一个孩子说,“这儿躺着一个锡兵。

我们让他去航行一番吧!”他们用一张报纸折了一只船,把锡兵放在里面。

锡兵就这么沿着水沟顺流而下。

这两个孩子在岸上跟着他跑,拍着手。

啊!多么湍急的水流啊!多么骇人的巨浪啊!纸船一上一下地颠簸着,有时它旋转得那么急,弄得锡兵的头都昏起来。

可是他站得很牢,面色一点也不变,肩上扛着长枪,眼睛向前看。

忽然船顺着水流进入一条很长很宽的下水道里去了。

四周一片漆黑,他仿佛又回到他的匣子里去了。

水流非常湍急。

在下水道尽头的地方,锡兵已经可以看得到前面的阳光了。

不过他又听到一阵喧闹的声音,这声音可以把一个胆子大的人都吓到。

想想看吧,在下水道尽头的地方,水流冲进一条宽大的运河里去了。

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我们被一道巨大的瀑布冲下去一样。

现在他已流进运河,没有办法止住了。

船一直冲到外面去。

可怜的锡兵只有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身体直直地挺起来。

谁也不能说,他曾经眨过一下眼皮。

现在纸已经破了,锡兵也沉到了水底。

不过,正在这时候,一条大鱼忽然把他吞到肚子里去了。

啊,那里面是多么黑暗啊!比在下水道里还要糟,而且空间是那么狭小!不过锡兵是坚定的。

就是当他直直地躺下来的时候,他仍然紧紧地扛着他的长枪。

这鱼东奔西撞,做出许多可怕的动作。

后来它忽然变得安静起来。

接着一道闪电似的光射进它的身体。

阳光照得很亮,这时有一个人在大声地喊:“锡兵!”原来这条鱼已经被捉住,送到市场里卖掉,带进厨房里来,而且女仆用一把大刀把它的肚皮剖开了。

她用两根手指把锡兵拦腰掐住,拿到客厅里来——大家都要看看这位在鱼腹里旅行了一番的了不起的人物。

不过锡兵一点也没有显出骄傲的神气。

——选自(丹麦)安徒生的《坚定的锡兵》,有删改1.【梳理故事】根据选文内容,将锡兵航行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水沟运河客厅2.【理解句子】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故事内容填一填。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1、童话: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像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

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2、弄清故事的几大要素。

童话故事和记事类文章一样,它也有几大要素,我们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必须弄清它们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么发展的,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弄清了这些要素,这个故事我们也基本上读懂了。

3、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①童话里的人物、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随意编造的,而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

例如,社会上有冻死孩子的事情,才出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

善与恶、苦与甜、笑与哭等情景在童话里的出现无一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所以我们在阅读童话时,绝不能小视它的现实意义。

②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如《小青石》一文就是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4、寓言和童话的区别。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都具有教育意义。

不同的是,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5、词语解释(1)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训练——【童话】道理、词语解释【主题阅读1】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到了一口井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0分)1.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流淌.(shànɡ)一栋.(dònɡ)B.思绪.(xù)丁零.(línɡ)C.糖醋.(còu)腊肠.(cánɡ)D.鳄.鱼(è)一篇.(biǎ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淌”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氵”。

B.“状”共7画,第一笔是“丨”。

C.“肠”和“克”的笔画数相同。

D.“密、栋、梯”按音序排列是“栋、密、梯”。

3.下列不能用“浩瀚”一词来形容的事物是()A.宇宙B.星空C.城市D.大海4.下列句子中,“津津有味”一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爸爸津津有味地讲述着祖辈们的苦难生活。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C.他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小说。

D.小红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想象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使文章内容更有趣。

B.美好的愿望、奇异的经历都可以通过大胆想象来实现。

C.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要大胆想象,激发创造力。

D.想象的内容必须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二、读语境,结合拼音写字词。

(7分)我躺在草地上,望着xīnɡ kōnɡ(),sī xù()缓缓liú tǎnɡ()这世间wàn wù()是谁创造的呢?茫茫宇宙有着怎样的mì mì()呢?人们能够chuān yuè()时空与过去的自己xiānɡ yù()吗?三、词语练习。

(14分)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6分)只要……就……不管……都……如果……就……(1)只要技术高,()什么样的鱼,我()能钓上来。

(2)()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分析和语文园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分析和语文园地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72、73、74和75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流程】
备 注
■自主学习:
见<一课一案>第69页自主学习部分
■合作探究:
1、大声朗读第10~15自然段,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4、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单元重、难点:
1、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4、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想象力。
么还愿意输血给小姑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阮恒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中,你读
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一分钟的沉默,孩子们都想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2套)
六、1、难堪2、拜见3、绝望4、奥秘
七、1.要是你能认真做事情,就好了。
2.我变成了树。
3、我好像看见爸爸正在啃着糖醋排骨。
八、(一)课内阅读
1.短文选自《宇宙的另一边》。
2.万条垂下绿丝绦忙趁东风放纸鸢
3.示例: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也有火山爆发和令人害怕的地震呢?如果没有火山爆发与地震,人们就会安全地生产与生活,那该是多么幸福呀!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也有战争呢?人们是为了什么而战呢?莫非是为了石油?……

3、我看见爸爸啃着糖醋排骨。(扩句)

八、阅读。
(一)课内阅读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
1.短文选自《》。
2.把诗句补充完整。
3.宇宙另一边的乘法似乎更有诗意。你感觉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一)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ì mìliú tănghú lijì xù
tái tóumáfansī xùlóu tī
二、辨字组词
淌()铃()乘()绪()篇()
倘()玲()乖()堵()遍()
三、下面只有一组词语完全正确,在后面打“√”,其余找出并改正
1、浩瀚秘密到影纸鸢()
()的白云()的太阳()的愿望
()的土地()的营养()的地方
2、把诗歌内容连线。
把小手接在柳树枝上飞到遥远的地方
把脚丫种在春天的土地上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把眼睛安在桃树枝上蓝天是我的课堂
把自己装在风筝上悠出春的歌唱
3、根据诗歌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课外阅读。

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作者为妈妈做的事情是()A.为妈妈送去芬芳,为妈妈挡阳光B.不告诉妈妈C.让妈妈讲故事D.让妈妈看书(2)从第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3)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孩子比作金色花,这两者都是美丽的,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B.这篇短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七色花,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C.“我”藏起来不让妈妈找到,是为了捉弄妈妈。

(4)你会把自己想象成什么呢?想去做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橡树花园里生长着一棵橡树。

它一年比一年粗壮高大,一年比一年挺拔威武。

它那亭亭如盖的树冠遮天蔽日,浓密的树荫挡住了周围所有树木的阳光。

随着一天天地强壮,橡树变得越来越骄傲。

有一天,它用轻蔑的语气对周围的树木大声喊:“快把这棵丑陋的榛子树给我收拾掉!”于是那棵可怜的榛子树被砍倒在它的脚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五单元测试题(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9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2.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6分)令⎩⎪⎨⎪⎧ ( ) ( ) 台⎩⎪⎨⎪⎧ ( ) ( ) 卖⎩⎪⎨⎪⎧() () 3.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3分)(1)小马虎经常惹磨烦,真让人胆心。

( )() (2)我变得树上长满了各种形壮的鸟窝。

( )() (3)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段往下滴的水朱。

( )()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ABB 式的词语。

(3分)( )的饭菜 ( )的草地 ( )的大地( )的太阳 ( )的露珠 ( )的奖牌5.选词填空。

(4分)(1)李伟( )三年被评为“五好学生”,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2)小娟做完了语文作业,又( )做数学作业,一分钟也不浪费。

(3)( )是晴天还是雨天,他( )要来训练场参加训练。

(4)( )下雨了,他( )不去参加训练了。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1)风一吹,鸟窝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 )(2)青蛙在荷叶上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下玩耍。

( )(3)盛开的牵牛花仿佛一个个小喇叭。

( )(4)星光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

( ) 7.照样子,发挥想象写句子。

(6分)(1)在宇宙的这一边,喷泉从水池里喷出,好似盛放的烟花;在宇宙的那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一)假如太阳休假一天太阳每天都要上班,实在是太辛苦了。

假如太阳休假一天的话……他会去街口的那家食品店吗?他会去逛服装城吗?他会去参加宴会吗?咦,大车小车都停下来了!原来,司机们都把他当成了红灯。

假如太阳休假一天,他会去西瓜地里睡觉吗?还是会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呢?也许,他会去天空散散步吧。

哎呀,那样的话,太阳就又开始上班啦!1.【写法探究】我们会觉得短文中的这些想象很奇妙又很合理,是因为()A.这些都是我们平常见到的事实。

B.我们对太阳很熟悉。

C.这些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有关。

2.【语文要素】发挥想象写一写。

我想,假如太阳休假一天,他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我的爸爸休假的时候一样。

也许他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我的妈妈休假的时候一样。

(二)我变成了一只蚂蚁(节选)我正坐在书桌前垂头丧气地写作业,心想着:如果我变成一只无忧无虑的蚂蚁该多好啊!忽然,我面前金光一闪,我竟然真的变成了一只蚂蚁。

这时,妈妈进来了,纳闷儿地说:“咦,这熊孩子,又跑哪儿野去了?”我小心翼翼地贴着墙脚,生怕被她走路时带起来的风刮走。

终于,我爬出了家门,我开心地在草丛中散步,就像走在原始森林里。

不一会儿,我碰到一只红蚂蚁,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

红蚂蚁告诉我:“我们得赶紧去找吃的,不然就要饿肚子了。

”我奇怪地问:“难道不是吃吃花蜜就行吗?”她说:“你看这里哪有花?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人类的小孩吃饭时落下的饭粒或者饼干渣,要是运气不好,就什么食物都找不到。

”听她这么说,我也紧张起来,跟着她到处找食物。

她又严肃地告诉我:“我们还得随时留意一个爱捣蛋的小孩……”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轰隆隆一阵巨响,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赶紧逃命。

突然,一只巨大的脚丫向我们头顶压过来,我们撒腿就跑,可是无论怎么跑,都跑不出那个黑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奇妙的想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

《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中“我”趴在窗台上看星空时,发现了宇宙另一边的一系列秘密: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有着和宇宙这一边相同的空间场景,却又有着和这一边完全相反的情景。

文中的想象新奇而大胆,充满童话色彩。

《我变成了一棵树》写“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是围绕想象力安排的说写训练。

“习作例文”给出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引导学生围绕例文展开想象。

习作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走进作者神奇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3.拓展想象,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4.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

5.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走进作者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难点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宇宙的另一边》2课时《我变成了一棵树》2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习作:奇妙的想象2课时16宇宙的另一边本文写的是“我”对宇宙另一边的秘密的一系列猜想,并且这些猜想都是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的视角和“我”所经历的一切来展开的,所以使本课的想象合理而新颖,充满童真童趣。

神秘莫测的宇宙一直都是学生们好奇、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本课充满神奇的想象、贴合生活的场景、新奇精彩的描述、天真活泼的语言……一定会让学生沉浸其中,参与其中,并由此想象出关于宇宙另一边的更多、更新奇的秘密。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阶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语言的优美。

然后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奇妙想象,并仿照课文内容写下自己的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话说出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感受文中的“我”大胆而神奇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大胆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相互讨论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使其养成善于观察、善于追问的学习习惯。

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难点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和同学交流,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

教师: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认读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清课文结构,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

一、赏图入境,交流导入——宇宙1.用幻灯片展示宇宙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都想到了什么?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宇宙呢?2.学生交流。

3.师:看来,同学们对神秘莫测的宇宙都充满了好奇,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宇宙的神奇吧!二、自读课文,指导识字1.请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结合工具书或问老师、问同学,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展示交流:(1)指生认读生字。

(2)小组内“开火车”比赛。

(3)“顺风耳”比赛。

教师读词语,学生在生字表中指出这个词语中出现的生字。

(课件出示)4.讨论交流,理解难懂的词语。

(1)浩瀚: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2)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3)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4)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5)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拜访:敬辞,访问。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全班交流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关于现实的描写?哪几个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3.学生自由朗读喜欢的自然段。

4.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奇妙的事情?你觉得文中有哪些句子或段落新奇有趣、想象丰富?四、指导写字,正确书写1.自读生字。

2.和同学交流写这些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3.书写指导。

“秘”右部是“必”,不要写成“心”。

“栋”右部是“东”,不要写成“”。

“铃”右部是“令”,不要写成“今”。

4.学生用手在桌上临摹。

5.展示书写。

宇宙的另一边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边的倒影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第二课时1.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2.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相互交流,比比谁的想象更奇妙。

3.尝试用文中的句式将这些秘密写下来。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难点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尝试用文中的句式将这些秘密写下来。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跟随课件听写、校正。

二、细读课文,说说秘密1.师问: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场景?2.学生交流。

(趴在窗台上、早上上学、上课铃声响、下课了)3.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呢?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

4.指名学生读所画的部分。

5.交流秘密。

●课件出示文字: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1)齐读句子。

(2)师生配合读。

(3)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4)学生交流。

(5)师:“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这个孩子是谁?他又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文字: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1)指名读。

(2)学生互相评价。

(3)师:这一自然段中共有几个问号?这个孩子和“我”的行为是怎样的呢?(4)师:你会怎样回答作者的这些问题呢?●课件出示文字: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1)师生配合读,师读分号前的句子,生读分号后的句子,感受句式特点。

(2)交流句式。

(3)一起有感情地再读这部分内容。

●研读7、8、9自然段。

(1)自读这三个自然段。

(2)师:从这三个自然段中,你又发现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3)学生交流。

●研读第11自然段。

(1)“我”告诉了同学们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围绕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三、展开想象,书写秘密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文中所提到的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板书。

3.师:宇宙的另一边有这么多的秘密,除了这些,它还会有哪些秘密呢?请同学们仔细地想一想。

4.学生交流秘密。

5.师:同学们,你们想把这些秘密也像作者一样写下来吗?让我们一起仿照文中的句式把这些秘密写下来吧!6.请写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想象。

7.评一评谁的想象更奇妙。

四、拓展阅读,体验神奇本文中的一系列想象是不是新颖而有趣呢?想要再次体验一番这样的神奇吗?那就去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吧,如《风居住的街道》《我想养一只鸭子》《星星小时候》等。

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边另一边拿出作业本放回作业本爬楼梯下楼梯冬天下雪夏天下雪太阳从东边升起太阳从西边升起石头没有生命石头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出门向左出门向右上语文课上数学课加法、乘法、写风的习作本文中的想象大胆新奇,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读,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感受想象力的神奇。

同时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品味语言的优美,感受其间洋溢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读为主,让学生领略奇妙的想象,感知句式特点,提升语文素养。

同时,我也特别注重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敢想、敢说,并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象。

借助这个小练笔,将学生积蓄已久的想象从笔尖倾泻下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想象,从而发散思维,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因贪玩不想吃饭,坐在树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的故事。

这篇课文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文中那个玩得正开心不想回家吃饭的孩子多像生活中的自己呀。

作者将人与动植物间的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不同生命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

文中小作者的经历是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的,因此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读这篇课文。

而本文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是学生喜欢的。

这篇课文会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走进文字,触及那些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奇思妙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进行讲解分析。

本课充满神奇的想象色彩,生硬的讲解会肢解文本的美感,因此教学要以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为主,师生在朗读中进入英英的想象世界,去探寻一个孩子创造的神奇世界。

【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读写重点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借助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想象的神奇。

2.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想象的神奇,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读写重点词语。

2.自由表达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

难点畅想自己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师: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卡通人物,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孙悟空的图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吗?(会七十二变)2.师:对,其实不光孙悟空会变,有些小朋友也会变。

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读一个小朋友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吧。

3.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读,正音。

3.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赛读。

4.把这些词语带入到文中,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读通顺。

5.指导学生朗读。

如:“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将“真”强调读。

如:“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读出惊奇的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