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2
初中语文教案:理解古代诗词中的隐喻和比喻 (2)

初中语文教案:理解古代诗词中的隐喻和比喻理解古代诗词中的隐喻和比喻一、引言古代诗文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人们对诗歌的热爱与探索。
其中,隐喻和比喻作为修辞手法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运用于古人的诗词中,为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中所包含的隐喻和比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和寓意。
本篇教案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在理解古代诗词中隐喻和比喻方面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二、什么是隐喻和比喻1. 隐喻:指用一个事物替换另一个不同但有某种联系或相似之处的事物来进行表达。
通过隐含的暗示营造出特定情感、心情或形象效果。
2. 比喻:指以某种事物直接取代另一种有连续关系或类似特点的事物来进行说明。
通过利用两个实际对象之间存在的类似性质来塑造更加真切生动的形象。
三、教学活动1. 寻找隐喻和比喻的案例通过课前阅读古代诗文,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中所使用的隐喻和比喻。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简单整理,分享彼此发现的案例。
从中引导学生了解隐喻和比喻在文本中不同的运用方式,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和效果。
2. 分析隐喻与比喻对意境产生的影响选择一首著名的古代诗歌,例如《登鹳雀楼》,请学生仔细品味其中所用到的隐喻和比喻,并思考这些修辞手法对整个作品的意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解析其中一些典型语句,明确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运用隐喻和比喻来达到表达作者情感、描绘景物等目的。
3. 制作诗歌影音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古代诗歌。
要求他们通过选取适当场景,制作出与诗歌内容相符合、能够表达隐喻和比喻的影音展示。
通过呈现出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作品,将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直观地展现给全班同学,加深他们对隐喻和比喻的理解和感受。
四、评价与总结在结束上述教学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让他们回顾所学到的关于隐喻和比喻的知识,并思考这些修辞手法对于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性。
结合所学材料,让学生简单阐述自己对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理解,以及它们在诗歌中所扮演的角色。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语言学研究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用来进行语义分析,尤其
是在探究语言中隐含的意义时非常有用。
本文将介绍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并
以中文为例,探讨如何应用它们进行语义分析。
一、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指一种将经验直接转化为语言表达的方式,它是一种非语言性的心理现象,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传递意义。
意象图式的含义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感官感受到的创造性形象
的方式来表示,这些形象往往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不能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表达。
例如,“时间是一条河流”这个比喻中就运用了意象图式,将时间通过一个物理实物——河流来
表现。
在中文语言中,意象图式运用相当广泛,例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用意
象图式来比喻人们习惯于积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二、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是指将一个领域的概念运用到另一个领域,以便对后者的理解加深和丰富。
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有着类似之处,它们都是通过转化和表达概念来传递意义,但是概念
隐喻更加具体和局限,只适用于限定的一些领域,比如将“公司”这个经济概念隐喻到政
治领域中,比如“各部门是公司的基石”。
在中文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应用也相当普遍,例如,“脱胎换骨”就是将生理学的
“脱胚换骨”隐喻到社会学中,表达了人们改变自己的基本现状希望自我进步的想法。
三、中文语言的语义分析
总之,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可以用来进行中文语言的语义分析,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
加深入地理解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为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概念隐喻的定义

概念隐喻的定义概念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连接,以便更好地理解、解释或描述这个概念。
隐喻是一种非直接的比较,它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来建立对比关系,并在不同概念之间揭示出新的意义和理解。
隐喻可以通过直接的比喻来实现,例如"时间就像一条河流"。
在这个比喻中,时间与河流之间建立了联系,暗示了时间的流动和变化,突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这种直接的比喻是隐喻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将两个概念进行比较,从而使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更明显。
除了直接的比喻,隐喻还可以通过更复杂的方式进行构建。
例如,生命可以被比喻为一座山峰。
这个隐喻更加细致和深入地体现了生命的各个层面和经历。
它暗示了生命的起伏和困难,以及攀登山峰的过程。
这个隐喻还可以继续扩展,将不同的生命阶段和经历与攀登山峰的不同部分进行类比,以突出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概念隐喻不仅可以用于语言和文学创作中,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
在科学中,隐喻可以用于解释复杂的概念或现象,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心理学中,隐喻可以用于描述和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哲学中,隐喻可以用于探讨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使其更具体和可感知。
通过使用概念隐喻,人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具体、可感知的形象,以增强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它可以创造出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形象,丰富人们的思维和感知。
隐喻是一种文化和语境相关的现象,它的理解和使用受到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隐喻的意义和解读并不固定,而是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个隐喻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效果。
因此,理解和使用隐喻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综上所述,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相连接,以便更好地理解、解释或描述这个概念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揭示出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并从中展示出新的意义和理解。
基于概念隐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研究

提高”[4 ,J追根溯 源, 3J - 这种现状 的出现 主要有 以下几 方面原 因: , 首先 传统词汇记忆形式单一枯燥 , 习者把 大量 的精力 学 投入到了英语词 汇的语音 、 拼写和对应 的中文释义的机械记
忆上, 忽视了 语境的影响, 因此易遗忘 ; 其次, 词汇中大量出现
的一词多义 和一词 多用 现象 使学 生 的词 汇 习得 更加 困难 。
摘 要: 二语词汇 习 一直是二语 习得者 学习过程 中的难点 ,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 得 概念 在二语 词汇 习 中可发 得
挥重要作 用。从认知角度分析对词汇的隐喻 解读 可使词汇 习 更加生动, 得 有利于学习者的二语词汇习得。
关键词 : 隐喻 ; 概念 二语词汇 ; 知 认 中图分类号 : I - 6 D一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4 姗 ) 一04 一 1 13 7 08 ( 05 ( 2
定义一 :h 8 l w m hrsLd Tee ee o e po i Ⅱ 呦 8 / ef 】 1 adepf d n e . i xi
W i y e v B 一书前 Le
三、 基于概念隐喻的二语词汇习得
大部分英语词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的, 隐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一词 多义现象。传统观念认为 , 词汇的各个义项是任意、 无序、 混 乱的, 但是, 认知语言学家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找到了规律。他
ecg n k d fh gntm oe.J ( nn e i i rs a t r5 隐喻的精髓在 i o n o tn i e o nh _ f (
第 2 卷第 2 6 期
21 6月 3 0年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 r l C咖 o n a ua Ta e Clg e hm’ oe c le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s l o wl y f r o m a seed t o a s l e n de rt ru n k a n d ina f l l y i n t o
. .. .. .. ..— . ... .. .. ... .. .— —
i t ssh e1 t eri ng
. . . . . . . .. . . . . . . .
熟 悉 的生 活 经验 中 的概念 语 义特 征 映射 到 不熟 悉 的 抽 象认 知 域 上 ,从 而 达 到理 解 抽象 概 念 的 目的 。例 如 ,在 《 新 视野 大 学 英语 》( 第 二 版 )中 ,( 以下 简
称 《 新 》二 版 )我 们看 到这 样两 句关 于 l o v e的描 写 :
焦 云侠
(郑州轻工业学院 外 国语 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摘 要 :基 于认 知视 角下的概 念 隐喻理 论 ,对 1 1 6名 非英 语 专业 大二 学生 的词 汇认知 进 行 了
实验,探讨在大学英语课 堂中融入概念 隐喻对词汇习得 的作用及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概念 隐喻意识 的培养,有助于提 高学习者词 汇记忆以及词 义拓展能力。
基金项 目:本 文系 2 0 1 2年郑 州轻工业 学院教学 改革与研 究项 目 “ 认知语 言学视 角下大学英语词 汇教 学改革研 究与 实践” 、2 0 1 3 年河南省教 育厅人丈社会科学青年项 目 “ 英语专业 学生思辨 能力培养 的研 究与 实践”( 2 0 1 3 . Q N. 5 8 7 )成果。 作者 简介 :焦云侠 ( 1 9 8 0 - ) ,女 ,陕西渭 南人 ,郑 州轻工业学 院外 国语 学院讲 师,主要从 事认知语 言学,文学翻译研 究 。
概念隐喻例子

概念隐喻例子
以下是一些概念隐喻的例子:
1. 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将时间和金钱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暗示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就像金钱一样,我们需要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它。
2. 爱情是战争:这个隐喻将爱情和战争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暗示爱情是一种需要争取和征服的东西,就像战争一样。
3. 人生是旅程:这个隐喻将人生和旅程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暗示人生是一段有起点和终点的旅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各种风景和挑战。
4. 知识是力量:这个隐喻将知识和力量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暗示知识是一种能够赋予人们力量和能力的东西。
5. 语言是工具:这个隐喻将语言和工具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暗示语言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工具。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概念隐喻的特点,即将两个不同的概念联系起
来,通过一个概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
概念隐喻理论关照下的二语习得

20 09年第 3期
( 第7 总 3期 ) J OURNAL 0F ZHANGZH0U N0RMAL UNI RS VE n
No3 0 9 .. o 2
( i sp y oi c n e P l o h &S c l i cs ho aS e )
英 语 中绝 大部 分 单 词 都 可 以分解 为 若 干个词
缀 。一个 由词 缀组 成 的英 语单 词 的 含义 由这 些词 缀 的概念 组 合而 成 。 比如 : croae 个单 词可 i op rt 这 n 以分 解 为 i c r 、t 主要 词 缀 。其 中 i n、op a e等 n表示
能力 的教学 模 式 。本 文 提 出 了概 念 隐喻 对 比的二
语 习得模 式 这 一 概念 ,认 为概 念 隐 喻对 比的教学 模 式 是 培养 跨语 言 隐喻 能 力 的有 效 途径 .并 结合
习得 中存在 的问题 。虽然 最近几 年我 国大学英语 四
六级考试通过率一 直呈上 升趋势 。但学 生的 口头和 书面语 篇过于直 自 , 乏英 语语 言文化 内涵 。 缺 这是交 际法和与之相关的教 学大纲难 以解 决 的问题 。 近 年 来 , 着认 知 语 言学 的发 展 , 语 界把 寻 随 外
喻 能 力 。 概 念 隐喻 理 论 关 照 下 的 二 语 习得 凸 显 了语 言 和语 言 学 习的 隐喻 本 质 。 ( 键 词 ]隐 喻 ; 念 隐喻 对 比 的 二语 习得 模 式 关 概 中 圈分 类 号 : 3 9 H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4 8 2 0 ) 3 1 9 O 1 0 - 6 X(0 9 0 — 1 一 4
英语隐喻辨认及其翻译

英语隐喻辨认及其翻译
摘要:
1.引言
2.英语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3.英语隐喻的辨认方法
4.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
5.结论
正文:
1.引言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语言表达中。
在英语中,隐喻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增加了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研究英语隐喻的辨认及其翻译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英语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相联系来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中,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比喻、借代、象征等。
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性的事物相联系来表达意义;借代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的代表物与该事物相联系来表达意义;象征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具有深层次联系的事物或概念相联系来表达意义。
3.英语隐喻的辨认方法
要准确辨认英语隐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英语隐喻的常见类型和结构特点;其次,要熟悉英语隐喻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便在理解隐喻时能够准确把握其内涵;最后,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对英语隐喻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4.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英语隐喻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准确理解隐喻的原意,避免误解;其次,要尽量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使译文具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最后,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适当采用意译、借译等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5.结论
英语隐喻的辨认及其翻译是英语教学和翻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ew hindsight mud wide blinkers short-sighted eye-opener sight • 1. If your eyes are very open they are____ open. • 2. Something which is very surprising is often called an ______. • 3. ______is when you understand something in the past because of new things you have learned. • 4. To make horses go in a straight line without looking to either side, they are fitted with _____so that they can only see straight ahead.
• 1. Why do you want me to complain? I can’t _____. • 2. I thought I’d ___, but I still ended up with the mushroom pizza when I ordered the ham and mushroom. • 3. Try to see the situation___ I simply can’t afford to spend &1,000 on a holiday. • 4. Jane and Fred are both in their forties so they’re going into marriage with their____.
dead-end footsteps
crossroads steam
1.At Heathrow planes______ and land every minute. 2.Do you think there will ever be a _____between southern Spain and North Africa? 3.The road up to hero house has no surface and in the middle of winter it gets full of_____. 4.It’s really difficult finding the way to her house. She lives in the country, five miles from the nearest town, down a lane off the main road, and then up a little____ past an old ruined church. 5.When you get to the___ , take the road to the left, heading for Oxford.
• 1. I can never understand his explanations, can you? • > No. They’re_____. • ( as mud as clear) • 2.So I think we should keep the womenonly policy. • > Isn’t that a _____? • ( view short-sighted very)
• 1. Why doesn’t Steve ever listen to other people’s point of view? • 2.Did you see the way Simon spoke to his wife? • 3. Not you again! What do You want? • 4. We should never have bought this car. It’s been nothing but trouble. • 5. Oh, so you didn’t know that Jill got the job because her dad knows the Director. • 6. These instructions are incomprehensible. • A. Yes. It was a real eye-opener, wasn’t it? I never knew he could get so angry! • B. It’s easy to say that with hindsight. • C. Because he’s blinkered, that’s why. • D. Ah! Now I get the picture. • E . Let me have a look. Yes, I see what you mean. • F. I want to clear up the misunderstanding we had earlier.
short-cut take off rails tunnel ruts track
dead-end fooe the days of diesel and electric trains, there was only_____. • 7.A train came off the___ just outside York station and 3people were killed. • 8. Sh! Listen! Can’t you hear the sound of ____ outside? • 9.The police caught the 15-year-old boy who stole my car when he drove up a street which turned out to be a____. • 10. When we were small, we used to take a ___over the fields to school, but now they’ve built a housing estate on the farm.
• 5. Management are giving the smokers their own room. • > At last. They’ve _____. • (the seen light) • 6.What exactly does he want us to do? • > I don’t know. Ask him again____. • ( it’s very not clear) • 7. So you add these figures to those and that’s how you get this total. • > Ah, now_____. • (what I mean you see)
view hindsight mud wide blinkers short-sighted eye-opener sight • 5. Very wet earth is called_____. • 6. _____people cannot see things which are far away. • 7. If something disappears along a road, eventually you lose____ of it. • 8.You usually get a good ____ of the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from the top of a hill.
• • • • • • • • • • • • • • • • • •
be blinkered心胸狭窄的 心胸狭窄的 clear up 澄清(误会等) 澄清(误会等) as clear as mud 很不清楚的 make oneself clear 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 with one’s eyes wide open 充分了解自己所做的事 through one’s eyes 以某人的眼光(看某事) 以某人的眼光(看某事) eye-opener 令人开眼界的或令人惊奇的事物 get the picture 明白;理解 明白; hindsight 事后的认识;事后聪明 事后的认识; see the light 同意,领会 同意, see through sb 看穿或看透某人 see reason 明白事理;接受劝告 明白事理; see the point 理解某人的意思;明白要点 理解某人的意思; can’t see past the end of one’s nose 目光短浅 lose sight of sb/ sth 忘记或忽略某事 某人 忘记或忽略某事/某人 open one’s eyes 使某人看清 …;长见识 ; one’s point of view某人的观点或看法 某人的观点或看法
a. see past the end of his nose b. made myself perfectly clear c. opened your eyes d. saw through e. through my eyes f. saw reason g. eyes wide open h. see the point
a. see past the end of his nose b. made myself perfectly clear c. opened your eyes d. saw through e. through my eyes f. saw reason g. eyes wide open h. see the point
• 3. There are so many possibilities. We could also develop a new – • > Stop. Slow down. Don’t ____ our aims. • (lose of sight) • 4. Don’t worry. It’s not really a problem. • > Well, it is _______. • (my from view poi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