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配音的方法和技巧

合集下载

动漫配音与音效制作中的声音创作和后期处理技巧

动漫配音与音效制作中的声音创作和后期处理技巧

动漫配音与音效制作中的声音创作和后期处理技巧动漫作为一种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娱乐形式,其配音和音效制作在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音的创作和后期处理技巧对于打造一个优秀的动漫作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声音创作和后期处理两个方面,探讨动漫配音与音效制作中的技巧与方法。

声音创作是指在动漫制作中,通过声音的录制、设计和创作,为角色赋予独特的声音特征,使其更加立体化。

首先,配音演员的选择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配音演员在配音时,需要通过调整声音的音调、节奏和音量,来表达角色的不同情绪和状态。

此外,还需要注意角色的年龄、性格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声音类型。

在声音创作中,音效的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音效可以为动漫作品增添氛围和真实感。

例如,在打斗场景中,通过添加拳击声、脚步声等音效,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而在恐怖场景中,通过运用各种恐怖音效,如尖叫声、惊悚音乐等,可以让观众更加紧张和兴奋。

音效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情节和氛围来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除了声音创作,后期处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后期处理是指在声音录制完成后,对声音进行编辑、混音和特效处理,使其更加完美和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

首先,需要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剪辑和整理,去除噪音和杂音。

然后,通过调整音量、平衡和音频效果,使声音更加清晰和平衡。

在特殊场景中,如梦境、回忆等,可以通过添加特殊音效和混响效果,来增加神秘感和浪漫感。

此外,后期处理还包括对音频的混音和编码。

混音是指将不同声音轨道进行合并和调整,使其在整个作品中协调一致。

编码是指将音频转化为特定格式,以适应不同的播放平台和设备。

这些后期处理技巧可以使声音更加逼真、生动,并且能够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

总之,动漫配音与音效制作中的声音创作和后期处理技巧对于打造一个成功的动漫作品至关重要。

通过合适的配音演员的选择和声音特征的创作,可以使角色更加立体化和鲜活。

动漫配音和动作导演的解说和示范技巧

动漫配音和动作导演的解说和示范技巧

动漫配音和动作导演的解说和示范技巧动漫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其配音和动作的表现都是至关重要的。

配音演员和动作导演在动漫制作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通过解说和示范技巧,为动漫角色赋予生命和灵魂。

一、配音演员的解说技巧配音演员是动漫中角色的声音代言人,他们通过解说技巧将文字转化为声音,为角色注入个性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配音演员常用的解说技巧:1. 把握角色特点:配音演员首先要了解角色的性格、背景和情感状态,然后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声音和语调。

例如,对于一个勇敢而坚毅的角色,配音演员可以选择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以展现其决心和勇气。

2. 注重节奏和语气:配音演员需要准确把握对话的节奏和语气,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情感。

在配音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变换语速、加强语气和控制停顿等手法,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3. 声音表现技巧:配音演员可以运用声音的特点和技巧,增强角色的形象和表现力。

例如,通过调整音量和音调,配音演员可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以及不同情绪的转变。

二、动作导演的示范技巧动作导演是动漫中动作场景的设计和指导者,他们通过示范技巧,为动漫角色赋予动态和力量。

以下是一些动作导演常用的示范技巧:1. 动作设计:动作导演首先要根据剧情和角色特点,设计出合适的动作场景和动作动作。

例如,对于一个激烈的战斗场景,动作导演可以设计出精彩的招式和连续的动作,以展现角色的战斗技巧和力量。

2. 动作示范:动作导演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为动画师和演员提供参考。

他们可以用身体语言和动作来演示角色的动作表现,以帮助动画师和演员更好地理解和表现。

3. 动作指导:动作导演需要与动画师和演员密切合作,指导他们在动画或演出中如何表现角色的动作。

他们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理解动作的节奏、力量和流畅性,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结:动漫配音和动作导演在动漫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音演员通过解说技巧,为角色注入个性和情感;动作导演通过示范技巧,为角色赋予动态和力量。

配音技巧

配音技巧

配音技巧(整理)变声其实可以通过年龄分析,来逻辑判断配音运用方法。

1.小孩子类别,比如萝莉,正太。

其实小孩子在变声之前,说话的气息必定不成熟,很短,出气短,而稚嫩,所以这是年龄特点,变声也是通过嘴部的变化,来控制气流的小变化,口放圆,而出气小,来实现小孩子的语气和声音。

2.青年。

一般是在生理变声之初,所以嗓子的喉结刚刚长出,所以声音前置就会很适合这类年龄段,就是口腔的中前部分和鼻腔的中前部分配合,情绪上很动感,即可使声音年轻而华丽。

3.中年。

人在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龄,声音会很沉稳,厚重,甚至有些城府之感,声音的中气要足些,这类声音的变化,把气流的振动多放在口腔的中后部,声音要放稳,语速要不紧不慢,颇有风度,才能控制好这类声音的变化。

4.老年。

风烛残年,晚霞夕阳之段。

气息不够是很大特点,因为声带和器官是上了年龄的,所以我们要把声音放的很扁很扁,重点在口腔的后部控制,然后收起声音的时候要弱些,这样就会有老年的感觉和音色。

5.特殊音变化,比如猥琐,太监,伪娘什么的,这类就需要创意一点了,当然太监的声音比较有趣,多数是鼻子的上提声音很有味道,女性的细音放出,而收回的时候却有贴近男性,这些要很多体会和听电视实际的剧来练习才可以。

6华丽音的掌握。

这个就是以上的几点练好后,学会配合共振的方式发音,比如前置音和鼻音运用好,可以体会到童自荣老师的帅气;中部厚重音加鼻音共振,可以理解到江湖【江湖不笑生】大大的纯熟等等。

第四部分,融入景还是人。

这部分就不分类了,其实在应用段落已经说的很清晰,其实就是根据声音要求和分类的不同,提前构成自己所要配音角色的对话场景和人物关系,利用人物性格,突出配音效果。

就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做的熟练之后,不需要剧本,只需要看人物的台词,也能猜出8成的情景人物关系,配音就游刃有余了。

举个例子吧。

正太音。

气息放细,口腔位置靠前,嘴型缩小,略微加上点鼻音因为小孩子的气管较纤细,口腔很小,并且未发育完全与鼻腔有一定连通【对于变声的建议:不建议变声......】-----因为本音是最自然,最能够将腔体发挥完全的声音,而且对嗓子没有伤害。

配音技巧-配音的六大诀窍

配音技巧-配音的六大诀窍

配音技巧|配音的六大诀窍配音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配音讲的是如何在话筒前控制声音。

会说话不等于会配音,会主持也不等于会配音,会表演同样不等于会配音。

配音课学习的是配音的方法和技巧.想要学好配音,有以下六大诀窍。

一、配音时语言要松弛配音是在话筒前说话,这点与舞台表演不同,所以,要求也不同。

配音时的语言要放松,而且后期配音一定要松弛自然。

因为话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缩短了演员与观众的空间。

不要求音调与音节的伸展,别刻意追求音色响亮清甜,任何夸张与做作都会失真,声音状态应依照生活自然。

舞台表演,台词一般都会适度地夸张,这是为了使后排的观众听清楚。

舞台演员经常会把字音加强,拉长,提高,强调语音共鸣、吐字咬紧、音量放出;但是到了录音棚里,要求正好相反:一切恢复到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上来。

这自然是由于话筒及调音台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丁点夸张都会带来不真实的效果,这也是影视与舞台艺术在台词创作上的根本区别.二、配音时要控制声音控制声音,使声音松弛自然。

这并不是说要废除基本功训练.用松弛自然的生活语言来说话,但是松弛自然不能失去控制,不能四声混乱,不能吐字含混,还要强调语言的分寸感,注意语言的规范,有时比生活中还要收敛。

所以说,自然松弛是比较舞台剧相对而言,并非退回到原来的自然生活里去。

这种所谓的松池自然是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让听众找不着人工雕琢的痕迹,要求也更高.三、配音时需要准备的材料配音前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来了解原片的时代背景,掌握原片的思想内容,认识原片的风格体裁,分析原片的语言特征,找准剧情发展的脉络,理解剧中人物的感情,摸清人物的气质音色,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这些材料包括画面的和文字的内容。

只有认真的调查了,有了丰富的材料准备(画面的与文字的)才能准确生动地为原片中的角色配音。

否则便是瞎胡闹.四、配音时的话筒位置话筒的位置一般是录音助理负责摆放的,但话筒是死的,配音员是获得,一样可以调整话筒与自己的相对位置。

CV配音基本功练习方法[全套]

CV配音基本功练习方法[全套]

话与好听的声音是第一位的。

握好吐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练气就要说到练声中的气沉丹田,这点令三叶有点意外,平时概念里气沉丹田都只是唱歌的时候才会用到,配音的时候也需要这样吗?原来配音时也是需要气沉丹田,一气呵成的。

且关于练气,与练习普通话一样重要,对配音有百宜而无一害,在初级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尤为重要。

【既然练气那么重要,那您平时是怎么练的呢?】拿一张和手指中指那么长,三个手指那么宽的纸。

贴到墙上吹气不要让纸掉下来。

能久一点就久一点,越长越好【这样的练习要持续多久呢?】每天坚持练,一次1个半小时!普通话专业发声训练朗读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

但是,如果一个好的朗读者,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朗读的效果势必会有影响,可大可小。

更何况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是对自己不好。

啊甲:一起去看一一电一一影一一吧乙:好——啊!2、夸张声音,加大运动幅度,用丹田气发声。

快板是最明显的例子,想象说快板的演员发声的状态, 自己找一段快板试试,体会声音的弹性。

第五、吐字归音训练普通话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也可叫做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字神。

在这里,我不对这些具体音节的发声要求作阐述,大家可以从这些字眼看出,要想说出的声音具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吐字归音是要从张嘴、运气、吐气、发声、保持、延续到收尾的一系列控制,所以不要随便,也不必拘谨, 培训师做到吐字清晰就基本够了,更上层楼,就要勤于练习。

吐字归音的练习,基本都是通过绕口令进行的。

从系统锻炼的方法来说,它通过不同声母、韵母的发声位置、气息和韵尾,可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在这里推荐一些绕口令给大家参考练习: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配音的知识点总结

配音的知识点总结

配音的知识点总结一、配音的基本知识点1. 配音的定义:配音是指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用声音代替原始录音或原始对白的一种技术与艺术手段。

配音执行的基本内容是模仿和再现影视原始音频的声音、语言、节奏和情感。

2. 配音的作用:配音可以弥补因环境、自然、技术等原因导致的原始录音不佳,或者对角色的个性、地区、时代做出更贴合的声音表现,从而增强观众的理解和参与感。

3. 配音的对象: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广播剧、有声读物等影视作品,以及电子游戏、广告等领域。

4. 配音的要求:配音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嗓音、丰富的演技和表演经验,了解角色背景和情感内核,并能准确表达角色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二、配音的基本技巧1. 理解角色:配音演员需要对所配音的角色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其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特点、情感变化等,以便更好地为角色找到合适的声音表现。

2. 合理运用声音:配音演员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包括音高、音色、音量等,来塑造角色的形象和个性。

3. 把握语音节奏:配音需要符合原始录音的语音节奏和韵律,同时也需要根据角色的情感和表现需求,调整语音的节奏和变化。

4. 表现情感:配音演员需要通过声音表现角色的情感,包括愤怒、悲伤、喜悦、恐惧等,使角色更加立体和饱满。

5. 合理运用气息和呼吸:配音演员需要合理控制呼吸,准确掌握气息的运用,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6. 注意配音的细节:包括口型、音节的清晰度、语气的变化、停顿的掌握等,都需要关注和处理好。

三、配音的行业规范1. 保持原始匹配:配音需要确保声音与原始录音的口型、情感、节奏、韵律匹配,以便达到更好的观感效果。

2. 注重角色还原:配音需要尽量还原角色原有的声音和情感,使其尽可能贴合原作中的人物形象。

3. 遵守版权法和道德规范:配音需要严格遵守版权法和道德规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形象权。

4. 尊重原创作品和原声演员:配音需要尊重原创作品和原声演员,为其作品提供合适的声音表现,而不是替代或篡改原作。

CV配音技巧,总结

CV配音技巧,总结

CV配音技巧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

在生活中,人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

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

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

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

此时,腹部有发胀的感觉。

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

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

与此相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

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

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

声音的意境。

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可以通过声音将生活环境和思想情绪融为一体,形成一种艺术境界。

使观众在欣赏中产生想象和联想,犹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情绪上受到感染。

如在影视作品中,虚化掉现实中的各种环境声音,突出和强调角色发出的某一种声音,可以使观众体验到与角色一样的心境,从而使观众在情绪上引起共鸣。

例如,考场上考生紧张的答题,静悄悄的教室,只剩下夸大了的钟表滴答声,显然强化了时间一分一秒从身边溜走的意境;再有一些电视节目中宣布大奖得主时,“获得特等奖的是……〞这时参加一段鼓点的滚奏效果,更加渲染了这种让人期待的感觉。

有声语言作为人的思想和感情的物质载体,具有无穷的表现力。

郭沫假设说:“音有万态之殊。

〞英国的萧伯纳曾拿“是〞字的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做比较:说一个“是〞字有50种方法,可是写下来的只是一种。

我们看,这一个“是〞字假设为一个独词句,它无所谓重音,也无需停连,那么语言发出者采用什么绝妙的方法显露各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呢?这就是“语气〞!语气,是播音的重要表达技巧。

它要求表现思想感情的贴切性、丰富性和深刻性,要求声音形式的曲折性和变化性。

配音 注意事项

配音 注意事项

配音注意事项配音是指演员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媒体作品中的角色进行声音表演的一种形式。

配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配音可以为角色赋予生命力,增加观众对作品的共鸣。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配音的注意事项。

首先,一个好的配音演员需要有良好的声音基础。

配音演员应该具备清晰、准确、美妙的音色,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因此,平时需要通过科学的发音训练来提高声音的音质、音量和音调的可控性。

其次,配音演员要准确理解角色的性格、身份、台词等。

在配音前,应该详细阅读剧本,深入了解剧情和角色的背景,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

只有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配音过程中从内心诠释出角色的表达和情感。

第三,要注意与角色形象的契合。

对于动画片或游戏中的角色,声音是角色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配音演员要根据角色的外貌、年龄、性格特点等来选择适合的声音类型,并通过声音的表演来突出角色的个性特点,使观众能够从声音中感受到角色的形象和个性。

第四,要注意配音的节奏和节奏感。

配音演员要根据剧本和角色的表演需要,灵活地掌握节奏和节奏感,合理地运用语速、停顿和语调等方面的表演技巧,使表演更加自然、流畅、有张力。

良好的节奏感能够使观众更加容易进入角色的情境,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要注意表情和气息的掌握。

配音演员要能够通过声音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和表情。

在表演时,要灵活运用声音的高低、明暗、起伏等特点,以及气息的控制,将角色的情绪和内心世界传达给观众,增强观众对角色的共鸣。

第六,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配音是一门需要不断磨炼和提高的艺术。

配音演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和学习他人的表演经验,尝试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技巧,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升自己在配音领域的专业水平。

总之,配音是一门需要综合声音表达、角色塑造、情感传递等多方面技能的艺术。

配音演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声音基础,准确理解角色的性格和台词,与角色形象契合,注意配音的节奏和节奏感,掌握表情和气息的表达,并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也是一门音画艺术,在社会越来越需要感官刺激的今天,好的主流动画一定要具备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这是大众对动画的直接需求。

没有声音的动画毫无生气,,比不上漫画在线看,没有画面的声音,其表现力就大打折扣。

动画的娱乐,表现在播出的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声音和画面。

而声音中的重要环节配音的地位又凌驾于音乐和声效之上。

中国的配音历来在世界享有盛誉,中国也是世界为数不多v将配音作为一项事业,一项艺术来推动的国家,仅七、八十年代的大批海外影片的译制配音,就一直为大家津津乐道,余音绕梁。

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就这样被成功再现;一批重磅的配音演员如毕克、刘广宁、邱岳峰、童自荣、乔榛、丁建华等等,就这样通过声音的魅力成为了大众的偶像。

中国早期配音的发展状况与日本当代发达的声优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日本声优大部分是为原创作品配音,我们的配音演员,特别是译制片配音不仅要做到词音达意,而且还要将口型尽量对得完美……
不知是我们的视听要求越来越高,还是当今的配音水平在下降,特别是动画片的配音,如今已经越来越少有让人心动的声音,越来越少让人记忆深刻的性格形象了。

打开电视,到处都是配音平庸的动画片,一句句不痛不痒的对白,一声声矫揉造作的呼喊,怎能将观众吸引?
个人认为目前中国动画配音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以下三点:
一、声线毫无特点
看了多部国产动画,几乎没有哪个声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学院派播音出身效果,如果不睁开眼睛,真的是不知道这个声音是来自动画还是电视剧或者电影。

当然,这也和国内缺乏专业的动画配音演员有关,大部分动画配音都是来自为电视、电影配音的演员,很少为单独的角色去挑选特色的声音就这样,我们在各个风格迥然相异的动画片中感受到似曾相识、大众化的声音,觉得了无生趣。

这点对动画片人物形象独特性损害犹大。

反观日本的配音界,不仅针对不同角色选择相应声优,而且许多优质声优的变声能力都特别强,能适应多种角色的声音需要,而每个角色都塑造的栩栩如生。

柯男、犬夜叉、圣斗士,哪一个不曾在漫迷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有一个声优执着几十年不离不弃地为一个角色配音,如机器猫等,这种专业和敬业,在国内尚属罕见。

当然,也有个别动画片给笔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嘀嘟小和尚》中小和尚的配音演员就是找的一个声音很奇怪的孩子,略有沙哑,又不失童趣,还有一股子坏劲,令小和尚的形象跃然而出,变得极为生动。

所以说特色的声音,是原创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容易被忽略,却又极其关键的一点。

二、配音缺乏感情
动画在配音前就是一个几乎无声的作品(那些先配音后制作的除外),因此它不能像电视剧、电影一样能给配音演员更多的启示,一切情绪都要根据演员的揣摩和配音导演的调动,而作为配音这样一个可以连轴转而速成的工作,让配音演员去花费时间研究角色也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这使得流水线上作业的配音,普遍缺乏应有的情感色彩。

没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就无法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卡通形象,一个卡通形象如果苍白无力,就很难得到观众,特别是青少观众的认同,就会没有任何角色亲和力,这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前期的策划、制作等所有围绕动画角色所展开的工作几乎就全部白费。

动画片《阿凡提》中为阿凡提配音的毕克老师,将这一经典形象的性格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

小时候看葫芦娃被困,还能急的眼泪直掉。

但是现在的孩子,鲜有被动画所感动的情景。

三、角色对位不准
没有专业的动画配音队伍,没有机动的配音演员征寻机制,就只能在现有的配音队伍中根据个人声音特点进行分配,因此就造成了角色定位的模式性:老人形象就是老人声音,孩子形象就是孩子声音,无数的动画片中的孩子们的声音变得千篇一律,特别是由大人们配的嗲声嗲气的孩子腔,根本就已经脱离现实中的孩子太远了,也因此就偏离了其所对应的角色,使得老人不像老人,孩子不像孩子,样板化模式化严重。

如今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大片,动辄就数千万美元邀请明星给卡通形象配音,但无论请哪位明星,我们都能感觉到,这个明星的形象和声音与卡通形象是吻合的,这也就保证了卡通形象的完整性。

而国内,近几年来,也开始渐渐采取邀请明星配音得方法,比如《宝莲灯》中的姜文所担纲的二郎神,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仅如此,更多的引进动画大片也通过国内的明星效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比如《海底总动员》等,恰当的配音演员的选择能促进动画的成功。

在这方面,国内也不乏失败的例子,比如由李亚鹏所配的《黑客帝国》中的救世主尼奥,一句“全是噩梦”就让观众笑场,明显是失败之作,这点在将来为动画配音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的。

总起来说,目前国内的动画配音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如《我为歌狂》、《隋唐英雄传》等,无论是声音,还是歌曲,都属质量上乘。

前不久听到了《围棋少年》中由童自荣老师为片中一个反角所配的音,就感觉人物有血有肉。

据说这部动画的导演马风清也意识到了配音的重要性,在制作动画片后期的时候,专门从北京将动画片拿到上海做的配音、配乐和主题曲,使动画片的整体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

但是,与此对应的,仍是众多粗制滥造的动画配音、配乐,并直接影响着动画片本身的质量。

近来,市面上现身一种只以音像制品发行的方言动画片,如四川话、东北话版本的《猫和老鼠》等,虽然没有大肆宣传,但是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效益,关键一点是它们的娱乐效果都很强,因此才有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反应。

其实在国外的诸多动画片中,也有一些角色是以方言的形式出现,能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形象特征。

虽然国家一直对传媒节目中的方言不去提倡,但如今无论新闻还是电视剧、电影,方言角色越来越多,也使得动画片可以做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记得看过一版由台湾省配音的《小鸡快跑》动画电影,其中的老公鸡是典型的山东口音,其搞笑效果简直爆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动画巨头迪士尼挑选配音演员有一个全球的标准,尽管语言不同,但同一个角色在各个国家挑选的配音演员在音色、发声方法上都应该相差无几,都应该尽量和迪士尼动画的原版配音无限接近。

迪士尼的这种全球标准目的是让世界各地的观众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迪士尼,当然也给他们寻找合适的配音演员带来困难。

比如在中国为“唐老鸭”配音的筛选从2001年开始就一波三折,直到找到了满意的配音演员为之,这才是一个专业的态度。

动画片的译制工作尚让迪士尼如此大费周折,反观我们,是否也应从中吸取经验,去掉硬伤,开始认真对待我们的动画配音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