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体会
口腔修复实习心得

口腔修复实习心得在我的大学口腔修复实习期间,我有幸能够参与到多个口腔修复病例的治疗中,通过实践和观察,我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心得。
接下来,我将以____字的篇幅为您分享我的实习心得。
首先,我认为熟练掌握基本的口腔修复操作是实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实习期间,我多次参与到根管治疗、牙齿修复和义齿制作等环节中,通过反复练习和师傅的指导,我逐渐掌握了根管治疗的步骤、牙齿修复的工艺以及义齿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这些基本操作是我们今后临床工作中最常用到的,熟练掌握对于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其次,我认为严谨的治疗观念是实习期间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面对不同的病例,我们需要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治疗观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位患有牙龈炎的患者,经过仔细观察和病史询问,我意识到这位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待改善,于是我向患者详细讲解了正确刷牙的方法和日常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良好的治疗观念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
另外,我还意识到在实习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患者在治疗前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于是我就通过与患者的交流,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通过与患者的良好交流,我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诉求,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治疗合作度,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在实习期间,我还注意到了在工作中的细节和操作规范对于治疗结果的影响。
比如,在进行牙齿修复时,我注意到如果没有仔细清理牙龈边缘的残留物,会导致修复体与牙龈之间出现裂隙,从而影响修复的质量。
又如,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我注意到如果不正确选择根管仪器的规格和角度,可能会导致根管的误钻和扩大,从而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重视细节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还意识到在实习期间,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每一次的治疗都是一个有益的经验积累的机会,只有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空间。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体会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体会摘要: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临床学科,旨在修复和重建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
本文结合个人学习和教学经历,探讨了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体会和经验。
文章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教学体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1. 引言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口腔病患的诊断、治疗和修复,旨在恢复患者正常的口腔功能和美观。
在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体会。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理论授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科知识的基础,但仅仅依靠理论课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技术。
因此,我还采用了临床实习、病例讨论、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对口腔修复学内容的理解。
另外,我也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和学科比赛等形式,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技术水平。
3. 教学内容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牙齿缺损、错颌畸形、牙齿美容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注重将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真实病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和反馈,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
此外,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估,采用模拟实验和临床实习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外,我也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口腔修复实习心得(2篇)

口腔修复实习心得在进行口腔修复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
通过与临床教师和患者的互动,我对口腔修复学科的认识更加清晰,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下是我在这段实习时间里的心得体会。
首先,实践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常见的修复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例如,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合金、陶瓷等修复材料,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患者的牙齿结合,达到修复效果。
同时,实践还锻炼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使我更加熟练地处理临床操作。
其次,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至关重要。
患者是我们的实践对象,因此与他们的沟通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
在与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我发现耐心、细心和温和地与他们沟通,能够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听取他们的诉求和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建议。
同时,我们也要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让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
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我们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口腔修复学科的认可。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要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临床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患者出现突然的疼痛,修复材料出现意外脱落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冷静应对,迅速判断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临床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经验丰富,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通过这些实践经历,我逐渐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培养了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总结以上的实习体会,我意识到在口腔修复学科的学习和实践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口腔修复心得体会

口腔修复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从事口腔修复工作多年的医生,我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口腔修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牙齿、牙龈、颌面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结识了很多患者。
首先,我认识到口腔健康对于个人的整体健康非常重要。
牙齿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咀嚼食物,还和语言、面部表情等密切相关。
口腔疾病的出现往往会影响人的自信心和社交活动。
因此,合理的口腔修复可以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我发现每个人的口腔问题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修复过程中,我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有的患者可能需要牙齿矫正,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植牙手术。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口腔状况、年龄、经济能力等因素,从而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也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有的患者可能对治疗过程有顾虑或担忧,我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让他们放心并愿意接受治疗。
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患者对美观的追求。
对于前牙缺失的患者,他们希望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自然、美观。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我需要做到既实用又美观,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我还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口腔修复需要不同专业的医生共同配合,如口腔外科医生、正畸医生、种植医生等。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互相合作、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与此同时,良好的团队合作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医生的专业优势,提高治疗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认识到口腔修复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口腔修复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医生,我要保持学习的精神,不断更新知识,并将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实践中。
只有这样,我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修复服务。
总而言之,口腔修复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口腔健康对于个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合理的口腔修复可以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和社交活动。
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实践和体会

临床 思维能 力和 接诊 能力 的培 养 ,例如 :准 确获 悉 根 据 预 约 记 录 或 患 者 姓 名 就 可 以直 接 调 用 病人 牙
患者 的主诉 、 详尽 收集 患者 相关 的病 史 , 针对 患者 的
片 。要求 实 习学生 根据 电脑 预 约系 统提示 的操 作项
目和提 供 的数字 X线 片 , 通过 教科 书 、 并 图书馆 相关
口腔 修 复科 通 讯 作 者 : 健 丰 , m i d ni m c @v h o o c 麻 E a e t t a n a 0 . m. h s c n
倘若 不 能正确 对待 这些 压力 , 容易 心理 失衡 . 响 很 影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 1 0 0年 7月 第八 卷第 4期 Ciia E u a o fG n rl rcie u. 0 0 l cl d ct no eea Pat J12 1 .Vo.. o4 n i c 1 N. 8
1 . 口腔修 复科 实 习 的初期 (~ .1 1 1 4周 ) 学生 以熟 器械 、 备不 同于 实验 室 。因此 , 习学生 不 知如何 设 实
使用 或使 用不 规 范 ,如 果让 学生 直 接在 患者 口腔 内
带教老 师 的助 手 .一边 熟悉 科室 操作 流程 、收费方 操 作是 对患者 不 负责任 的 。 针对这 种情况 , 教医师 带 案 , 边 进行 取 印模 、 一 排龈 、 制作 和 试戴 临时性 修 复 在 学生 口腔 修 复学 临床 实 习的初期 强 化仿真 头模 练 体等 基本操 作 。 在此 阶段 , 牙体 预备 等不可 逆操作 主 质量 . 求学 生制 备理 想 的预备 体 , 当时机介 入 部 要 适 分患者 口腔 内 的治疗 过 程 。
口腔修复科实习医生在牙齿修复中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口腔修复科实习医生在牙齿修复中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中的重要领域,通过不同的技术和材料,修复口腔中的各种缺陷和疾病,使患者重获完美的笑容和功能。
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我有幸参与了口腔修复科的实习工作,通过实践和学习,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这些经验,并分享给读者。
第一,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任何一项手术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牙齿修复领域,要精确地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口腔卫生状况、牙齿缺损的程度和类型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口腔影像学资料,例如X光片和CT扫描等。
这些准备工作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制定修复方案,减少手术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第二,精确的牙齿测量和设计在牙齿修复中,精确的牙齿测量和设计是确保修复效果的关键。
在我的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使用数字化口腔扫描仪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了对患者口腔情况的精确测量和模拟设计。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修复的精度和效果,并减少了修复过程中的不适和痛苦。
第三,注重团队合作在进行牙齿修复时,与其他医生和技术人员的良好合作和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与牙周科的医生合作,可以共同解决牙周疾病带来的问题;与实验室技师合作,可以制作出更加精准的修复体。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我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修复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四,注重细节和美学口腔修复不仅仅是恢复缺损和功能,更应该注重修复体的美学效果。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考虑到患者的面部特征、牙齿的颜色和形态等因素,在修复体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注重细节和美学,我能够为患者打造出更加自然、美观的修复体,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自信心。
第五,沟通与患者关系的建立作为一名医生,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关系建立对于修复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问题解答,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制定出更贴切的修复方案。
此外,关心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口腔保健情况,积极主动地向他们提供口腔健康教育和日常护理指导,也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口腔修复科个人小结

口腔修复科个人小结在参加口腔修复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口腔修复科的重要性和临床技术的复杂性。
在这段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口腔修复科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巧,也参与了一些真实的临床案例,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口腔修复科是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口腔内外科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学习口腔解剖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内科学等基础知识,我对口腔的结构、功能以及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学习了口腔修复科的临床操作技巧,包括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和植入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我能够更好地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提升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口腔修复科的临床技术十分复杂,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观摩老师的诊疗过程,学习了不同类型的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如全瓷冠、烤瓷冠等。
我也亲自参与了一些真实的病例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每次临床操作过程中,我都非常注重细节和操作技巧,保证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在和患者的沟通中,我也能够倾听并解答他们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口腔修复科的学习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关注最新的研究和技术进展。
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科研讨论和学术交流,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我也积极参加各种口腔修复科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会议,向一流专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修复服务。
口腔修复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关乎患者的口腔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
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口腔修复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相关的临床技术和经验。
我会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患者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口腔修复的自我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口腔修复科的实习生涯已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受益匪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的实习进行自我总结:一、专业知识方面1. 理论知识:在实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等。
通过查阅文献、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我对口腔修复学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技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口腔修复体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能,包括铸造、烤瓷、树脂等修复材料的应用。
同时,我学会了修复体的粘接、抛光、调整等操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修复服务。
二、临床经验方面1. 诊断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采集病史、询问患者症状、检查口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口腔疾病进行诊断。
通过不断实践,我的诊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治疗方案制定: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我学会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3. 沟通能力:在与患者沟通时,我注重倾听患者的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使患者对我产生信任感。
三、团队协作方面1. 与同事相处:在实习期间,我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共同工作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与患者沟通:在为患者提供口腔修复服务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四、不足与改进1. 实习初期,我对口腔修复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在与患者沟通时,我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理解和引导患者。
总之,在口腔修复科的实习期间,我收获颇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体会
【摘要】口腔临床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探索的目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参阅有关资料,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一些改进和尝试,通过对每年教学班级的成绩对比和总结,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对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教师自身知识的提高。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r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57-02
作为口腔临床学科之一的《口腔修复学》,它不同于其他临床学科,是一门技能性和直观性比较强的学科,从以往历届的教学效果和同学们的反映来看,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课堂讲授的内容抽象,同学不容易理解;二是同学在这门功课上花费的时间较多,所取得的效果不大,从而导致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不高、学习热情不高、感觉压力较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同学们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修复学自身的特点和我们对历届同学学习的掌握情况,我们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和不断的探讨,并逐渐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学科自身的特点
1.1.1《口腔修复学》主要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下,实验学时占大部分,理论课的时间相对
较少,讲课的时候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阐明问题。
1.1.2教材所涉及到的基础学科知识较多,设计中有关咀嚼运动对修复体的影响必须运用有关力学原理分析修复体在口腔中的受力
情况;在口腔材料学的教学中,又要运用到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另外还涉及比较多的就是工艺学原理以及口腔的解剖生理学原理等。
1.2 学生的因素
1.2.1教材与学科相关的临床基础较少,除了《口腔解剖生理学》运用较多以外,所涉及到的其他相关临床基础知识就很少,这也是同学感到这门学科比较陌生、较难学的原因之一。
1.2.2缺乏直观印象:教学模型较小的事实是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同学无法看清,缺乏直观印象,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1.2.3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统招学生和在职学生的班级都采用同一教材,教师没有根据同学的情况选择教材的余地,就造成在教学活动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4同学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所讲述的口腔修复体是一个空间立体的,很多同学对事物的思考还停留在平面思维的基础上,不能将教学中所见的平面图形在脑海里转换成立体图像加以理解。
1.3 教师方面的因素
1.3.1教学方法不当:以往的教学安排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互相脱节,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模型、图片等教学工具来说明每个相关的制作过程,同学自然学习起来就很吃力,教师不能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同学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方
法、不能很好利用现有的模型和有关的参考资料。
1.3.2教师自身的知识面不宽:由于《口腔修复学》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由于很多是以前中学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要么是当今很已经更新的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知识成旧,不能有机地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理论方面的论证。
2 改进措施
2.1 丰富教师的知识:要上好每一堂科,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进行准备,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应高于课堂对同学所讲授的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同学一起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并对有关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推理,启发同学的逻辑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才会加深同学们的印象,知识的掌握才牢靠。
否则教师就会陷入到照本宣科的地步,不作进一步的探讨,同学不能理解书本知识,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2.2 运用恰当的例子:在讲课中运用例子是我们帮助同学理解课堂知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问题,课堂就会变得生动,同学听起来感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述牙颌畸形的病因时,其中对于口呼吸习惯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什么表现为“腭顶高拱”这个问题时。
为了阐述这个特征,加强同学的记忆,教会他们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讲课时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飞机能够在天空中翱翔而不坠落?然后把腭顶的形状
和飞机的机翼做了一个比较,最后我们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先分析飞机机翼上下两面的压力差和空气流速之间的关系来对比口腔
和鼻腔内空气流动所造成的压力差,这样一来,同学通过对飞机飞行道理的分析,从而达到弄清楚口呼吸的患者腭顶不能下降的原因,这样就完成了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
2.3 演示法的运用:演示法教学是增加同学们的直观印象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在讲述口腔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和使用方法时,我们就进行了这一步的演示,很快就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从同学们的反映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口腔材料学的讲授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了。
2.4 图表及实体模型的运用:从我们以前教学所使用的图表来看,很多都是将教材上的图表放大、翻制,缺乏新颖的东西,吸引不了同学的注意力。
再加上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班级,教学要求不同,除了运用已有的挂图以外,还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内容增加新的、教材中没有的挂图,也可以在黑板上利用动态的图示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对一些教学中没有的模型,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这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5 教学顺序的调整: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们是将材料学作为专门的学时集中讲授,各种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又是在理论课讲完以后再实验,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由于同学没有接触过,学起来吃力;二是理论和实验脱节,灌输的内容多,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教学起来难度也很大,效果自然不好。
在改进的时候,我们把不同的口腔材料结合在各个章节里面的修复体制作中进行讲
述,讲述一个步骤以后马上做相关的实验、实验完后再讲下一个制作步骤,这样就把理论和实验有机的集合起来了,既避免理论课过分集中所带来的同学精神紧张和疲惫,又防止了因实验连续时间较长,理论和实践容易脱节,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又不能很好地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的效果同样也不好。
2.6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当今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我们将模型以及各种修复体的每个制作步骤利用powerpnt做成幻灯片运用在教学当中进行演示,必要的时候在课堂上放映有关内容的光碟资料教学片来说明我们的教学内容,从而解决了以前由于缺乏直观印象而带来的理解难度。
2.7 课后加强辅导力度:对当天所学习的内容我们在晚自习当中组织同学进行回顾,包括课堂所用的图表,幻灯以及录像片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耐心辅导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安排适当的晚自习时间加强实验技能的辅导,这样就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很好地完成了实验。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所涉及的基础面比较广,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必须很下功夫,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光靠自己的临床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丰富其他方面的知识。
作为教师来说,每个教师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加强交流,取长不短,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同学才会感到有趣,
教学质量才会不断地得以提高,才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口腔医疗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