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
华西口腔修复大纲()考研必备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其基础学科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材料学、生物力学等,其相关学科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口腔美学等。
口腔修复学的内容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有颌面部缺损的修复、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治。
其中活动修复和固定修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活动修复包括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修复,固定修复包括牙体缺损的嵌体、冠修复和牙列缺损的固定桥修复。
口腔修复学还包括年来发展迅速的种植义齿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该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枳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采用大课讲授与实验课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口腔修复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大纲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部分。
大纲的内容可由主讲老师稍作调整,先后顺序根据课程进度表进行。
一、口腔修复学绪论了解口腔修复学的概念、范畴、任务、相关学科、发展概况,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学习方法。
二、可摘局部义齿 [教学内容] 1、可摘局部义齿概述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作用: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 3、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形式。
4、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 Applegate-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王征寿分类法5、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口腔检查及准备6、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适应症7、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设计的原则,对基牙的基本要求,义齿的稳定和固位、分类设计8、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1)基牙及余留牙预备,(2)印模:托盘选择,印模材料的选择,印模种类及取印模的方法印模的要求。
《口腔修复学》

第6节 3/4冠 一、前牙3/4冠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前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邻面预备 2.切斜面预备 3.舌面预
备 4.邻沟预备 5.龈边缘预备及精修完 成 (三)前牙3/4冠的制作 1.蜡型制作 2.铸造完成
整理课件
二、后牙3/4冠 (一)后牙3/4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 2 3.邻沟预备 (三)后牙3/4冠蜡型制备
整理课件
第3部分 固定修复的可卸式模型制作
1.制取印模
2.灌注工作模型
3.模型修整
4.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
5.黏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6.加模型底座
7.分割模型
8.分离代型
9.修整代型
10.涂布间隙涂料
整理课件
修整后的代型
整理课件
代型复位
整理课件
第3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
类
整理课件
(三)直接固位体--卡环 1.卡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卡环各组成部分与基牙的关系 (1)卡环与观测线(导线)的关系 (2)卡环材料的要求 (3)卡环的种类 (4)常用的各种卡环 (5)组合式卡环的应用
整理课件
五、连接体 (一)大连接体 1.大连接体的作用 2.大连接体的要求 3.大连接体的种类 (二)小连接体
3.根据印模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类
4.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类
5.根据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分类
6.分层印模法
7.分区印模法
整理课件
(三)口腔印模的基本质量要求 (四) 制取口腔印模的一般程序 (五)印模制取的原理 1.印模压力的选择 2.开口或闭口印模的选择 3.功能性整塑 4.托盘类型的选择
整理课件
(二)半固定桥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thodontics》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thodontics》执笔人:李伟编写日期2017-7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100401382.课程性质/类别:专业方向课/必修课3.学时/学分:112学时/7学分4.适用专业: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是以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科学。
其临床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疾患、颞下颌关节疾患及牙合异常的预防和修复治疗。
要求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绪论(2学时)1.主要内容:(1)口腔修复学的概念(2)口腔修复学的主要内容,2.基本要求(1)掌握口腔修复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3.自学内容:了解其发展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4.课外实践:(二)临床接诊(4学时)1.主要内容:(1)初诊:初诊医师的主要任务、初诊准备及初诊顺序、主诉的概念及内容(2)临床检查:一般检查、X线检查、模型检查(3)诊断及治疗计划(4)修复前准备及处理(5)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6)医生与技工的交流2.基本要求(1)掌握主诉的概念及内容。
(2)掌握一般检查。
(3)熟悉了解牙矫正治疗、咬合调整与选磨、口腔粘膜疾患的治疗。
3.自学内容:修复前外科处理。
4.课外实践: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完成一份完整病历。
(三)牙体缺损的修复(20学时)1.主要内容:(1)概述:牙体缺损的病因、掌握牙体缺损的影响(2)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3)人造冠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4)铸造金属全冠:铸造全冠的适应证、设计、固位原理及牙体预备(5)烤瓷熔附金属全冠: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缺点、牙体预备要求及特点(6)全瓷冠:瓷全冠的特点、适应证、禁忌证及牙体预备(7)嵌体与部分冠:嵌体优缺点、种类、适应证及禁忌证、牙体预备的特点(8)桩冠、桩核冠:适应证、禁忌证、固位形与抗力形的要求、牙体预备特点(9)全冠的粘固与完成(10)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11)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2.基本要求(1)掌握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牙体预备要求及特点。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6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教研室编写前言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原则和方法。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任务是结合牙合、颌面的解剖形态和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结合生物力学﹑医学美学原则,阐明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是为恢复生理形态与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咀嚼器官的保健,继而促进全身健康的目的。
学生通过讲课﹑示教﹑前期实习和生产实习,从而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最终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
口腔修复学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在其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课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临床技能。
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口腔检查方法,病历书写,基牙的牙体预备,制取印模,颌位关系的确定,灌注模型,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弯制卡环技术,完成冠类、固定桥、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等技术操作,初戴,选磨调牙合,复查修改等技术。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为68学时,于第七﹑八学期完成。
临床实习15周,于第九﹑十学期完成。
参考书目1.《口腔修复学》(第六版),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口腔修复学》(第五版),马轩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修复学》(第四版),徐君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口腔修复学》,姚江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目录第一章概论 (5)第二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6)第三章固定义齿 (11)第四章种植义齿 (13)第五章可摘局部义齿 (14)第六章全口义齿 (17)第七章其它修复方法 (21)教学时数分配表(共68学时)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第一章概论 4第二章牙体缺损的修复14第三章固定义齿12第四章种植义齿 2第五章可摘局部义齿14第六章全口义齿16第七章其它修复方法 6合计68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临床检查学时数:一、目的要求1.了解口腔修复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史。
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大纲Prosthodontics课程编号:1004010110101学时:120(理论48 ,见习72)学分:7.5分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口腔材料学、生物力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口腔修复学》的任务是研究口腔牙、颌及颌面部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恢复、改善、重建各类缺损或异常口腔颌面部病损,从而恢复、改进其应有的解剖学形态,长期维持其生理功能,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口腔应用材料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原理、修复工艺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应用性学科。
其临床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疾患、颞下颌关节疾患及牙合异常的预防和修复治疗。
前者是口腔修复学本科层次的主要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学习本门课程中,通过讲课和实验室以及生产实习等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基础理论包括:修复的原则、固位原理、设计原则、平衡牙合理论等;基本知识包括:牙合、颌、面的解剖生理和牙合学等;基本技能包括:口腔检查、牙体预备、取印模、颌位记录的方法与操作技术,各类修复体的相关技工操作,修复体的初戴、选磨、调牙合、复查修改等技术。
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
三、教学内容一、绪论(理论1学时,实验0.5学时)1.基本内容(1)口腔修复的基本观点,主要人体整体性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口腔常见的修复方法,发展历史。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原则;嵌体、金属全冠、烤瓷全冠、桩冠等的牙体预备和印模模型的要求。
熟悉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各类牙体缺损修复体的适应证、禁忌证;诊疗程序中临时冠制作、试戴和粘结、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原则。
口腔修复学教案范文

口腔修复学教案范文课程名称:口腔修复学教案课程代码:XXXX学时:XX学时学分:X学分教学目标:1.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掌握现代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2.理解常见口腔修复学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估口腔修复学病例;3.掌握常见口腔修复学治疗方法和技术,能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口腔修复学手术操作;4.培养学生的口腔修复学研究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修复学概述1.口腔修复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口腔修复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3.现代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第二章口腔修复学疾病1.龋齿和牙体组织缺损的病因与临床表现2.牙齿发育障碍的病因与分类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病因与临床表现4.牙周炎和牙槽骨吸收的病因与临床表现5.口腔黏膜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第三章口腔修复学治疗方法1.口腔修复学治疗方法的分类和选择2.修复材料的选择和应用3.不同口腔修复学病例的治疗方案制定4.口腔修复学手术操作的基本技术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课堂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口腔修复学的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2.讨论法: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
3.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口腔修复学手术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巧。
4.研究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文献阅读,掌握最新的口腔修复学研究成果和进展。
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针对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进行答题。
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
4.实践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口腔修复学手术操作技能和临床实验能力。
5.科研文献报告:学生根据指定的口腔修复学研究领域进行文献阅读和报告撰写。
6.学习总结:学生根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撰写学习总结和体会,反思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大纲前言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本实验教学大纲是学生通过学习和操作,掌握各类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和要点,为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的要求】1.掌握后牙铸造金属可卸石膏代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掌握后牙铸造金属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1. 制作可卸石膏代型。
2.制作全冠蜡型实验五后牙金属全冠蜡型包埋、铸造、切割【目的要求】了解蜡型包埋、铸造的过程。
【教学内容】由老师示教完成蜡型包埋、铸造的过程。
实验六前牙金属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目的要求】1.加深对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理论的理解。
2.掌握前牙金属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1. 制作硅橡胶指引。
2.对人工模型上的人工牙进行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
实验七前牙金属烤瓷全冠临时冠的制作【目的要求】掌握前牙金属烤瓷全冠临时冠的制作的不同方法【教学内容】用三种方法制作临时冠。
实验八前牙金属烤瓷全冠代型修整、作基底冠蜡型【目的要求】1.掌握前牙铸造金属全冠可卸石膏代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掌握前牙铸造金属全冠基底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1.修整代型。
2.回切法制作基底冠蜡型。
实验九前牙金属烤瓷全冠烤瓷【目的要求】1.熟悉金属基底冠瓷结合面处理的方法。
2.熟悉涂瓷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1.对金属基底冠瓷结合面进行粗化处理,排气和预氧化。
2.在金属基底冠上涂瓷,融附。
3.烤瓷全冠试合和粘固。
实验十前牙金属烤瓷固定桥牙体预备【目的要求】掌握前牙金属烤瓷固定桥牙体预备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完成前牙金属烤瓷固定桥牙体预备实验十一后牙金属烤瓷固定桥牙体预备【目的要求】掌握后牙金属烤瓷固定桥牙体预备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内容】完成后牙金属烤瓷固定桥牙体预备实验十二可摘局部义齿制作(一):修复前口腔检查、基牙预备、印模制取与模型灌注【目的要求】1.掌握模型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完整版)《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口腔修复学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
具体要求为:1. 理解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常见的口腔修复学材料和技术;3. 掌握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应用和操作方法;4. 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口腔修复学的实际问题;5. 具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口腔修复学的概述-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口腔修复学的分类和相关理论。
2. 口腔修复学的材料与技术- 常见的口腔修复学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口腔修复学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3. 口腔修复学的应用与操作- 口腔修复学的常见临床应用;- 口腔修复学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口腔修复学的实践与研究- 口腔修复学的实验室技术和临床病例研究;- 口腔修复学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发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集中讲授:通过讲授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要点,培养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口腔修复学材料和技术的实际操作,并掌握基本技能。
3. 病例分析:通过病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术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提高学生的学术思维和交流能力。
5. 科研论文写作:通过科研论文写作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考核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评价和考核方法,包括: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病例分析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进行测验。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口腔修复学全面知识的掌握进行综合评估。
4. 科研论文: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篇口腔修复学相关的科研论文。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 《口腔修复学》(第一版),作者:XXX参考书目:- 《口腔修复学导论》,作者:XXX- 《现代口腔修复学》,作者:XXX六、补充说明本课程为口腔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发展口腔修复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牙体切割器械的种类及其选择
考核要求
一、牙体预备的定义
掌握牙体预备的定义。
二、牙体预备的原则
熟悉牙体预备的原则。
三、牙体切割器械的工作原理、种类及其选择
了解牙体切割器械的种类,以及如何按车针外形结构及金刚砂粒度、按功能及 按材料选择牙体切割器械。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牙体预备的定义。
授课时数
实习时数
第一章绪言
1
第二章 人造冠的固位原理
2
第三章牙体预备生物机械原理
1
第四章印模与模型技术
1
第五章暂时性修复和过渡性修复
1
第六章J合架
1
第七章嵌体与部分冠
1
2
第八章桩冠与桩核冠
1
第九章铸造金属全冠
1
2
第十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2
4
第十一章瓷全冠
1
第十二章固定桥
9
4
第十三章可摘局部义齿
15Biblioteka 10四、口腔修复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考核知识点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任务、临床内容、基本治疗手段。
口腔修复体的作用、类型、质量要求。
考核要求
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定义、任务、临床内容、基本治疗手段。
了解口腔修复体的作用、类型、质量要求。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口腔修复学的定义。
2.试述口腔修复体的种类。
第二章 人造冠的固位原理
第十四章全口义齿
10
8
第十五章 单颌全口义齿与即刻全
1
口义齿
考试
2
合计
50
30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口腔修复学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内容,了解修复治疗的基 本原理,了解如何学习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 了解口腔修复学常见的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内容。
口腔修复学主要教授内容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颌 面缺损修复,牙周病修复治疗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修复治疗等内容。
二、总体要求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常见修复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 悉各种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了解口腔新材料、新方法及疑难病例的诊断、治 疗原则。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二、模型技术
模型的基本要求。模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考核知识点
一、印模的分类
二、托盘的选择和使用
三、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四、模型的基本要求和灌注方法
考核要求
一、印模的分类
了解印模有哪几种类型。
二、托盘的选择和使用
了解托盘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三、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熟悉不同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第六章牙合 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牙合架的分类及用途、结构 课程内容
口腔修复学教学大纲
(专科)
一、课程简介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 缺损、畸形的病因、症状、诊断、预防修复治疗的临床医学科学。它以口腔及 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病理、 牙^学、口腔应用材料、口腔生物力学等知识为 基础,采用符合人体生理情况的人工修复体或矫治器来恢复或重建缺损部位的 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维护牙列的完整性和颌面部的外形与美观,促进口颌系 统及全身的健康。
二、暂时冠桥的制作
了解暂时冠桥的制作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及成品冠法。
三、过渡性修复种类、适应症和修复方法
了解过渡性修复的种类:可摘过渡性义齿修复,全口过渡性义齿,固定过渡性 义齿,过渡性夹板,过渡性牙垫。
了解各类过渡性修复的适应症。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暂时冠桥的作用。
2.过渡性修复种类有哪几种?
3.各类过渡性修复的适应症是什么?
课程内容
一、牙体及牙周组织功能结构特点
二、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点
三、牙体预备及牙体切割器械
牙体预备的定义。
牙体预备的原则:正确恢复形态和功能,尽可能保存保护牙体组织,保证组织 健康,符合抗力形和固位形要求。
牙体切割器械的工作原理和选择。
四、牙、颌位关系异常情况下的牙体预备
考核知识点
一、牙体预备的定义
课程内容
一、口腔修复学应有的认识和要求。
1•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2.了解口腔修复学的任务、目的和内容。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启发学生热爱专业,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二、口腔修复学与口腔医学的关系。
三、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史,我国解放前后口腔修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考核要求
一、概述
熟悉:人造冠修复体固位的概念
二、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和临床应用
了解: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固位的定义。
2.固定修复固位力的组成是什么?
3.临床常用的固位形有哪些?
第三章牙体预备生物机械原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牙体预备的定义,熟悉牙体预备的原则,了解牙体切割器 械的种类及其选择。
2.牙体预备的原则是什么?
第四章印模与模型技术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模型的基本要求和灌注方法,熟悉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了解印模的分类、托盘的选择和使用。
课程内容
一、印模技术
印模的分类。印模的原理。托盘的选择和使用。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几种 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印模的消毒。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人造冠修复体固位的概念,了解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课程内容
一、概述
固位的概念、固位的意义
二、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和临床应用
约束力、摩擦力、粘结力等固位原理。环抱面固位形、钉洞固位形、沟固位形 及洞固位形等固位原理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固定修复的固位原理和临床应用
四、模型的基本要求和灌注方法 掌握灌注模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印模的分类有哪些?
2.超硬石膏、硬石膏、普通石膏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第五章暂时性修复和过渡性修复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暂时冠桥的作用,了解暂时冠的制作,过渡性修复种类、 适应症。
课程内容
一、暂时性冠桥修复
暂时性冠桥的要求。暂时性冠桥的保护作用、自洁作用、维持与稳定作用、恢 复功能作用及诊断信息作用。暂时冠的分类。暂时冠桥的制作。暂时修复体的 粘固。
二、过渡性修复
概述(过渡性修复的特点)。
过渡性修复种类、适应症和修复方法:可摘过渡性义齿修复,全口过渡性义齿, 固定过渡性义齿,过渡性夹板,过渡性 牙垫。
考核知识点
一、暂时冠桥的作用
二、暂时冠桥的制作
三、过渡性修复种类、适应症和修复方法
考核要求
一、暂时冠桥的作用
掌握暂时性冠桥的保护作用、自洁作用、维持与稳定作用、恢复功能作用及诊 断信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