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126种子植物分类豆科伞形科

合集下载

作物分类

作物分类

作物的分类人类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下,形成众多的类型和品种。

通常采用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依此分类可将作物分成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一)粮食作物也称食用作物,其中包含三大类。

1.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小麦、大麦(包括皮大麦和裸大麦)、燕麦(包括皮燕麦和裸燕麦)、黑麦、稻、玉米、谷子、高粱、黍、稷、稗、龙爪稷、蜡烛稗、薏苡等,也叫禾谷类作物。

荞麦属蓼科,其谷粒可供食用,习惯上也将其列入此类。

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属豆科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常见的作物有大豆、豌豆、绿豆、小豆、蚕豆、豇豆、菜豆、小扁豆、蔓豆、鹰嘴豆等。

3.薯芋类作物(或称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

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获)、芋、菊芋、蕉藕等。

(二)经济作物也称工业原料作物,其中包含四大类。

4.纤维作物其中有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大麻、亚麻、洋麻、黄麻、茼麻、苎麻等;叶纤维,如龙舌兰麻、蕉麻、菠萝麻等。

5.油料作物常见的有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等。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和甜菜,此外还有甜叶菊、芦粟等。

7.其他作物(有些是嗜好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等,此外还有挥发性油料作物,如香茅草等。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8.饲料及绿肥作物豆科中常见的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田菁、柽麻、三叶草、沙打旺等;禾本科中常见的有苏丹草、黑麦草、雀麦草等;其他如红萍、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等。

(四)药用作物9.药用作物种类颇多,栽培上常见的有人参、枸杞、黄芪、沙参、颠茄等。

由于保健事业的发展,对中草药的需求日增,野生草药供不应求,人工栽培有发展趋势,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以上是狭义的农作物,广义的农作物应另加:1.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油桐、油棕、油橄榄和其他多年生油料作物。

2.纤维作物芦苇、席草、木棉等。

3.饮料作物咖啡、可可。

药用植物学-伞形科

药用植物学-伞形科
Hort.

根状茎入药(药材名:川芎)。 能活血行瘀,散风止痛 。 含挥发油、阿魏酸、川芎内酯、 川芎嗪、藁本内酯等。 药典规定:阿魏酸不得少于0.10%。

藁本Ligusticum
sinensis Oliv. 又
名西芎,根茎入药 (药材名:藁本);
有散风寒、燥湿之效, 治风寒头疼,腹痛, 泄泻、外用治疥癣。 药典规定:阿魏酸不 得少于0.050%。
柴胡Buleurum chinense DC.
柴胡的弧形脉图
伞辐3~8
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与北柴胡的不同点: 根皮红棕色或黑棕色, 茎基密覆叶柄残余纤 维。叶线状披针形, 宽5mm左右,有3-5条 平行脉,叶缘白色, 骨质。每棱槽中有油 室5-6个,结合面油管 4-6个。
本科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香豆素、黄酮
类化合物、三萜皂苷及生物碱等。挥发油常与
树脂伴生而贮于油管中。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可用以治疗 某些疾病,其中部分已获得初步疗效和成果。
挥发油中除萜类成分外,主要含有多种内酯成分。如当 归中含有正丁烯酜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为解痉有效 成分。 香豆素是本科的特征成分。主要为香豆素衍生物及呋喃 骈香豆素衍生物,如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白花前胡 甲素、乙素praeruptorin。蛇床子主要有欧芹酚甲醚osthol, 二氢山芹醇、佛手内酯、蛇床子素cnidiadin等成分。 三萜类皂苷如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存在于柴胡属中; 极少数植物中含有生物碱如川芎中含有可以治疗冠心病的川 芎嗪(四甲基吡嗪tetrathylpyrazine),毒参属Conium含 有毒的毒参碱coniine等。 有毒的聚炔类化合物也是另一化学特征,如毒芹属 Cicuta植物含有的毒芹毒素cicutoxin。

被子植物分类2 第3组

被子植物分类2 第3组


外果皮为橘红, 能散寒 理气, 燥湿化痰
橘子——简介
橘,俗称桔。是起源很古老的多年生芸香科植物, 华夏大地是橘树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人食用 橘子,并且将野生橘树进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 。橘子有好几种品种,但是一般常见的还是椪柑 。这种橘子果实外皮肥厚,内藏瓤瓣,由汁泡和 种子构成。橘子色彩鲜艳、酸甜可口,是秋冬季 常见的美味佳果。富含维生素C。
豆科——主要科特征

叶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和叶
枕。

花两性,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常成二体雄蕊

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

果实为荚果
豆科—植物特点
果实—荚果
心皮1个, 上位子房,1 室, 常具多个胚 珠
豆科——植物特点
雄蕊10个, 9个花丝连合, 假蝶形花 一个分离, 呈二体。
被子植物分类(二)
蔷薇科 豆科 芸香科 伞形科
小组介绍
陈斯琪 豆 科 甘草 黄芪 合欢 分配工作任务及修改整理总结 幻灯片介绍 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制作 王鹏祥 蔷薇科 地榆 山楂 龙牙草
张倩伊 芸香科 佛手 陈皮
刘 帆 伞形科
羌活 独活
袁 越 表格制作 动画设计
豆科
为双子叶植物乔木、 灌木、亚灌木或草本, 直立或攀援,广布于 全世界。
药用龙牙草
全草入药
收敛止血,戳疟,止痢,解毒.
芸香科
芸香科——鉴定要点
木本,稀草本; 有时具刺 。 叶、花、果常有透明 油腺点, 含挥发油。 叶常互生, 多为复叶, 少单叶, 无托叶。
芸香科——鉴定要点
子房上位 , 心皮 4~15, 多合生 ,4~15 室 , 每室 1~2 胚珠。 柑果、蒴果、核果或 蓇葖果。

植物学:7_豆目三科(豆按用途)

植物学:7_豆目三科(豆按用途)

菽麻(太阳麻、印度麻)Crotalaria juncea L.
葛属 (Pueraria)
四、作药用
• 种类很多,达200种以上,有些是名贵的 药材。
甘草属(Glycyrrhiza)
• 能清热解 毒,润肺 止咳,调 和诸药。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黄芪属(Astragalus)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 落叶乔木,刺圆锥形, 常分枝。一回羽状复叶。 荚近伸直。荚果煎汁可 代皂;枝刺、荚瓣、种 子入药。
决明属(Cassia obtusifolia L.)
• 羽状复叶具小叶6枚。种 子近菱形,有光泽,供 药用。
凤凰木(Delonix regia(Bojea)Raf.)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
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
• 许多分类学家曾将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3 科作亚科处理,放在豆科(Leguminos-ae)中, 置于蔷薇目下。不论哪一种处理,都承认这3个科 或亚科是1个以荚果联系起来的自然群,克朗奎斯 特倾向于按照被子植物分科的习惯界限,处理成3 个科,就像十字花科与白花菜科;伞形科 (Apiaceae)与五加科;夹竹桃科与萝藦科等亲 缘关系密切的类群各自独立为科一样。
六、作观赏
• 有锦鸡儿属(Caragana spp.)、香碗豆 属(Lathyrus)、紫藤属(Wisteria)、 刺桐属(Erythrina)、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等多种。
锦鸡儿属(Caragana )
Caragana arborescens
香碗豆属(Lathyrus)

植物分类学专题培训课件

植物分类学专题培训课件
亚种(subspecies 缩写ssp.) 是一个种内的变异类群,形态上有一定区 别,在分布、生态或季节上有所隔离,同种内 的两个亚种,不分布在同一地理分布区内。
籼稻(亚种)与粳稻(亚种)的区别
籼稻与粳稻的区别
稻(名医别录)Oryza sativa L.
a. 籼稻(亚种)Oryza sativa L. ssp. Sativa —— 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 叶多被毛,很少无毛。花序较长,穗轴节间较长, 小穗排列稀疏较少彼此重叠;小花外稃疏被毛。颖果较 长,横断面扁平,胚乳含直链淀粉多。[南方种植]
现有四大著名分类系统
1、恩格勒
2、哈钦松Hutchison系统(1926,1934,1948, 1959,1973)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草 本支和木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起点, 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比较进化,认为单 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进化,起源于毛茛目。代表 着被子植物起源学说中的真花学派。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黄莲属 Coptis 种…………黄莲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种(species)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 然分布范围的植物类群,能自然交配,产生正 常能育的后代。
Kengyilia gobicola 的染色体核型
实验分类法:
血清鉴定法
1926 德国 梅茨( Mez )
利用沉淀反应来判断植物的亲缘关系
某种植物蛋白质
兔子
兔子血清中
产生抗体

豆科

豆科
豆科 Leguminosae
豆科Leguminosae
• 木本或草本,有时藤本。 木本或草本,有时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 托叶。花两性, 托叶。花两性,辐射对 称或两侧对称; 称或两侧对称;萼5裂, 裂 花瓣5,常分离, 花瓣 ,常分离,多数为 蝶形花;雄蕊10 二体; 10, 蝶形花;雄蕊10,二体; 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 心皮1 子房上位, 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 至多数, 至多数 边缘胎座。 种子无胚乳。 果。种子无胚乳。 • 种子植物第三大科,仅 种子植物第三大科, 次于菊科和兰科。 次于菊科和兰科
豆科Leguminosae 化学成分
• 黄酮类:甘草甙,异甘草甙;和葛根中 黄酮类:甘草甙,异甘草甙; 大豆黄甙;槐米中芸香甙(芦丁); );葛 大豆黄甙;槐米中芸香甙(芦丁);葛 根素、补骨脂乙素。 根素、补骨脂乙素。 • 生物碱:苦参碱、野百合碱;毒扁豆碱。 生物碱:苦参碱、野百合碱;毒扁豆碱。 • 蒽醌类化合物:番泻甙。 蒽醌类化合物:番泻甙。 • 三萜皂甙:甘草酸、甘草次酸。 三萜皂甙:甘草酸、甘草次酸。 • 鞣质: 鞣质:
豆科Leguminosae
• 含羞草亚科 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多为木本,一至多回 多为木本, 多为木本 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 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 花瓣均镊合状排列,基部常结合; 片,花瓣均镊合状排列,基部常结合;雄蕊多 荚果有时具次生横隔膜。 数。荚果有时具次生横隔膜。 • 云实亚科 云实亚科Caesalpinoideae: 多为木本。通常为 多为木本。 双数羽状复叶。花两侧对称,花冠假蝶形; 双数羽状复叶。花两侧对称,花冠假蝶形;雄 蕊10,分离。 ,分离。 • 蝶形花亚科 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 木本或草本。羽状 木本或草本。 复叶或3出复叶 花两侧对称,花冠蝶形; 出复叶。 复叶或 出复叶。花两侧对称,花冠蝶形;雄 )+1的二体雄蕊 蕊10,多成(9)+ 的二体雄蕊,稀分离。 ,多成( )+ 的二体雄蕊,稀分离。

种子植物分类学概论

种子植物分类学概论

植物分类学摘要: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按照植物亲缘关系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分类系统,说明被子植物间的演化关系,是植物分类学家光荣的任务。

自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有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被子植物系统,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识和证据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分类系统,当前较为流行的有下面几个系统:恩格勒的分类系统,哈钦森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关键词:恩格勒哈钦森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引言:被子植物是当今植物界中属、种极为繁多而庞杂的一个类群,要认识这类植物就必须对它进行系统的分类,了解其原始类群与进步类群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也就是说,要弄清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规律性,这将有助于我们去分析和推断最古老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而探索它们的起源和祖先。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包括起源的时间、地点和祖先的来源等问题,其中祖先来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最重要的。

但是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将会帮助我们去发现祖先的渊源。

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摆脱了过去的偏见,重新研究和评价了过去的工作,使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

(一)起源的时间早在一百余年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被子植物在白垩纪时突然出现,认为是一个可疑的秘密,当时他归结为“地质纪录不完全”的结果。

一百余年后的今天,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问题,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可靠的化石证据不多,大多数的结论仍然是推论性的,粗略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古生代起源说:这是一个较老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坎普(Camp)、汤姆斯(Thomes)、埃姆斯(Eames)等学者主张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

突出的例子是Plumstead在南非二迭纪地层中发现的舌羊齿(Glossopleris),具有两性的结实器官,被认为是被子植物的祖先,以此认为“被子植物发生于南半球西南太平洋地区”,并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二迭纪。

最全蔬菜知识名称

最全蔬菜知识名称

白瓜、脆瓜、酥瓜、梢瓜
葫芦科 甜瓜属 甜瓜种
越瓜亚种
102 菜瓜
嫩瓜
蛇甜瓜、老羊瓜、酱瓜
葫芦科 甜瓜属 甜瓜种
菜瓜亚种
103 丝瓜
嫩瓜
圆筒丝瓜、蛮瓜、水瓜
葫芦科 丝瓜属 丝瓜种
104 苦瓜
嫩瓜
凉瓜古称锦荔枝、癞葡萄
葫芦科 苦瓜属 苦瓜种
105 瓠瓜
嫩瓜
扁蒲;葫芦、蒲瓜、夜开花,古称瓠、壶、匏
葫芦科 葫芦属 葫芦种
百合科
葱属 葱属 葱属
葱种 葱种 洋葱种
35 分蘖洋葱 肉质鳞茎
果子葱,毛葱
百合科 葱属
洋葱种
36 大蒜
肉质鳞茎、薹、嫩株
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有紫皮蒜 和白皮蒜之分
百合科
葱属
蒜种
37 薤(xie) 嫩茎叶和鳞茎
藠头、薙头、小蒜、薤白头、野蒜、野韭
百合科 葱属
薤种
亚种 葱的亚种 葱的亚种 葱的亚种
芥菜种 甘蓝种 甘蓝种
叶用芥菜亚种 结球甘蓝亚种 苤蓝亚种
52 白花菜
甘蓝类 (8种)
53 青花菜 54 宝塔菜
55 芥蓝
花球 花球 花球 嫩叶或花薹
花菜、菜花、椰菜花 西兰花、绿菜花、青花菜
白花芥蓝
十字花科 芸薹属 甘蓝种 十字花科 芸薹属 甘蓝种 十字花科 芸薹属 甘蓝种 十字花科 芸薹属 甘蓝种
豆科
荚长30-100cm,菜粮兼用
豆科
酸浆属 酸浆种 菜豆属 菜豆种 豇豆属 豇豆种
114 菜用大豆 豆粒
115 豌豆
豆粒
116 蚕豆
豆类 (11种)
117 扁豆
118 棉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