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语言描写教案
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教案

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巩固识记有关动作语言描写的词语2、体会动作语言描写的效果3、学习动作语言描写的方法第二部分、回顾旧知识描写人物动作:健步如飞、扭头就跑、定睛一看、侧耳细听、冥思苦想、步履矫健拔腿就跑、目不转睛、听得入迷、挖空心思、大步流星、连蹦带跳凝神注视、道听途说、飞檐走壁、东奔西窜、怒目而视、大摇大摆横冲直撞、左顾右盼、步履艰难、飞似得跑、东张西望、一瘸一拐奔走如飞、挤眉弄眼、匍匐前进、上窜下跳、瞻前顾后、蹑手蹑脚描写人物语言: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花言巧语、鬼鬼祟祟、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偷偷摸摸踉踉跄跄、窃窃私语、喋喋不休、跃跃欲试第三部分、知识点讲解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高尔基说过,为了使作品具有说服、教育的力量,要尽可能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
这就是强调动作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中心环节。
其实,动作就是人物思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
如“一路上他又蹦又跳”中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向前扑去”中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坚强勇敢的品质等。
动作描写时,一定要用词准确、精练,并且要很好地为表现人物特点及中心思想服务,否则就会变得罗嗦多余。
“人民艺术家”老舍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可见,“坐着谈不如起来行”,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佳途径。
一、动作连贯,有条有理1、动作描写要注意连贯性,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要有次序地连续写出来。
如《飞夺泸定桥》中,写红军战士冲过桥的经过有这样一段话“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这段中的“拿、背、带、冒、攀、冲”,写红军战士过桥时的动作,一个接一个,前一个引出后一个,后一个又离不开前一个,一组动作突出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语言描写 凸显人物个性(教案设计)

语言描写凸显人物个性(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语言描写1.1 定义:语言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来表现人物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从而凸显人物个性。
1.2 目的:让学员掌握语言描写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语言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析语言描写的方法2.1 直接引语:通过引号将人物的直接话语呈现出来,真实地表现人物的语言特点。
2.2 间接引语:通过作者的叙述来转述人物的话语,更加客观地展现人物的语言风格。
2.3 内心独白:描绘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展现人物内心的语言特点。
第三章: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个性3.1 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描写形式,以凸显人物个性。
3.2 注意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在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性,避免单一和刻板。
3.3 结合其他描写手法:将语言描写与其他描写手法(如动作、外貌、心理等)相结合,全方位地塑造人物个性。
第四章:实例分析与演练4.1 分析名著中的语言描写案例:以名著为例,分析其中的语言描写,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个性。
4.2 学员演练:学员尝试运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一个人物,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
第五章:作业与反馈5.1 作业布置:学员根据所学的语言描写方法,完成一篇关于人物个性的语言描写短文。
5.2 作业反馈:教师对学员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员提高语言描写的能力。
第六章:语言描写与情境的融合6.1 情境设置:在语言描写中,要紧密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使语言描写更具真实感和说服力。
6.2 练习:学员尝试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语言描写,注意语言与情境的融合,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第七章:语言描写与人物关系的呈现7.1 人物关系: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7.2 案例分析:分析名著中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关系的手法,理解其对于推动情节和发展人物性格的作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人物描写一组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物描写一组9篇人物描写一组 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拓展与延伸】围绕单元专题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
【重、难点突破】感受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这册学的有关写人的文章,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才把人物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个个性分明的人物,看看作者是用了怎样神奇的笔法来描写的吧。
二、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1、你们看过《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吗?里面的嘎子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啊!现在我们就一起重温他摔跤时的“嘎”劲吧。
2、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描写嘎子的内容,说说嘎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重点抓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体会。
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
他“从不单凭力气”跟人硬拼,而是“一向仗着”自己“眼疾手快”,所以,这次跟胖墩儿摔跤,“自然不跟他一*一搂”,而选择了适合自己特长的“随便摔”的方式。
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
人物语言描写 教案

人物语言描写教案教案标题:人物语言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帮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1. 人物语言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通过具体例子分析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运用语言描写来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状态。
教学内容:1. 介绍人物语言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物语言描写是重要的。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状态的。
3. 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人物语言描写的例子,并让他们分析其中的技巧和特点。
4. 练习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语言描写来描述他们的形象和情感状态,然后和同学分享并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文学片段或者故事情节来引起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人物语言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分析案例:选取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案例,分析其中的技巧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
4. 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选择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语言描写来描述他们的形象和情感状态,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5. 总结:总结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语言描写能力。
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的片段或故事情节。
2. 人物语言描写的例子和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练习活动的指导材料和范例。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学生对于语言描写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人物语言描写来丰富作品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多观察和分析其中的人物语言描写,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人物语言描写》教案

《人物语言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语言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案例。
4. 学生实践练习编写人物语言描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掌握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创作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语言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语言描写的力量。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编写人物语言描写,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语言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核心要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案例,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语言描写。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编写人物语言描写,互相交流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质量,包括语言描写的准确性、创新性和对人物特点的把握。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彼此的进步和学习。
七、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准备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案例,以便分析和讨论。
2. 写作材料: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纸张、笔等材料。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人物语言描写的参考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人物语言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3-4课时:讲解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第5-6课时: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案例。
高考语文作文 人物描写之语言描教案

人物描写之语言描写〔修改〕教学目标1、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2、语言描写要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
3、语言描写要精炼、灵动、鲜活,以行传神,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要求精炼、传神、个性化和生活化。
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写人的文章,刻画人物主要有哪些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主要讲一下语言描写。
二、什么是语言描写?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
〞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来看一那么材料: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
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吗?〔自由发言〕明确: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段话说明了不同身份的人因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
俗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描写显身份——个性〔板书〕。
每个人所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而知其人,闻其声便能明其性。
也就是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写谁得像谁,千万不能写成众口一词。
欣赏第二那么材料:再如,我母亲虽识字不多,一生与土地打交道。
可在我心中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
有一次我们姐妹三人携儿带女开着俩车回娘家,街坊邻居们都说我母亲有福气。
你们猜不到我母亲说了什么,我作了个整理:“要说有福气不假,我这人对歇着没仇,对好吃儿没意见;白面是自个儿磨的,果子油儿是自个儿挤的;菜哪棵长虫,哪棵没药,俺自个儿清楚。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案名称:表达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具体的描述词语描写人物形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能够运用具体的描述词语描写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能够自主完成语言描写的练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人物形象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形象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学习新知:教师讲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描写的重要性。
3.示范指导:教师选取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具体的描述,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引导学生
进行分析和思考,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4.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并展
示给其他小组。
5.展示交流:学生将自己的形象描写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6.巩固提高:学生进行形象描写的练习,要求使用具体的描述词语,并尽量使描写生
动有趣。
7.作业布置:布置写一篇形象描写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具体的描述词
语进行人物形象描写。
通过小组合作并进行展示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写,避免过于夸张
和夸大的描述。
同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形象描写,避免重复和平庸的描写。
初中文言文人物描写教案

初中文言文人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人物描写的特点、技巧,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人物描写的魅力,学会欣赏和评价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简洁、传神、寓意深远。
2. 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选取合适的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进行教学,如《史记》、《古文观止》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古代人物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技巧,并总结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
4. 对比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类似的人物描写作品,如《古文观止》中的《岳阳楼记》。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文言文人物描写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篇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进行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和技巧。
2.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
3. 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人物描写技巧,进行简单的创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人物描写作品选集。
2.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古代人物画册。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文人物描写的技巧和特点。
2.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人物描写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4.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人物语言描写训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描写把人物和事件写得生动形象;2、初步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和修改等方法了解如何进行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写作初步掌握人物的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中阶段,咱们的写作任务主要是写好规范的记叙文。
一篇好的记叙文往往要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真——要写出真情实感;细——要有具体可感的描写;活——要能巧妙地运用选材、表达、布局谋篇、立意等多方面的写法技巧,写出新意。
有人说,练好记叙文的真功夫还得在“细”字上多斟酌,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说”。
二、品一品,明作用:(一)、比较下面三组句子中的A句和B句的表达效果,归纳语言描写概念及其作用:1、A. 双喜问阿发偷谁家的,阿发说偷他家的。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
“且慢,让我来看看吧。
……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社戏》2、A.哈尔威船长不准男人走在女人前面。
B.哈尔威船长说:“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船长》3、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皇帝的新装》归纳——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
语言描写妙处: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二)简单介绍按照参与话语活动的人数,语言描写的三种类型:1、“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独白)2、“你去哪儿?”“图书馆。
”“借书吗?”“不,还书。
”(对话)3、马克说:“我们去上海吧。
”玛丽说:“上海没什么传统的东西,还是去西安吧。
”罗兰一听又不同意了,急忙说:“我喜欢自然风景,听说中国的西部自然风光很好,我们去那里旅行吧。
”爱德华听了他们的话,很为难地说:“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我们到底去哪里好呢?”(多人议谈)三、想一想,知方法——以具体示例,通过比较、分析、修改法让学生了解归纳作文中进行语言描写的方法(一)方法一、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表示“说”的词,如:叫、喊、问、数、应、道等等A、“来呀!”我最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C、“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D、“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E、“有什么好自豪的呢,不过是份内之事。
”他低着头,并不停下手中的活。
(二)方法二、标点正确,交替使用语言描写的五种基本格式。
1、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串:○1引号内标点是语言的一部分;○2引号必须要写完整。
○3冒号根据具体形式来定。
2、提示语在后面“瞧你,这两天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4、提示语在两边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提醒: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
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三)、以下列材料分析得出语言描写的方法三:1、***想一想,下列语言表达哪一句是合情合理的:(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2)、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食盐的化学名称)放得太多了。
”(3)、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4)、小花对老师说:“我要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5)、心爱的小狗丢了,小强说:“我的小狗不见了,我会开心的。
”(6)、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
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2、***考考你: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
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A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啊碗啊分不清。
”B、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是针线是线才行。
”C、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D、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归纳方法三——选取切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心理感受、情绪、文化教养、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场合等特点,进行合理表达。
(四):以比较法了解语言描写的方法四1、想一想,下面这段语言描写有什么问题: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
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
我说:“吃过了。
”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
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
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分析得出进行语言描写的方法四——语言描写要围绕中心,要简洁。
2、读修改文体会方法四: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
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一见面,小云就满面笑容地对我说。
“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我问。
“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五)、通过学生朗读体会并修改了解语言描写的方法五:1、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写得好吗?为什么?(请大家给这个同学改一改,看怎样写更好一点)疯玩了一整天,暮色四合,我才在肚子的呼唤声中提脚飞奔回家。
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正站在我的房门口,似乎在专等我回来。
妈妈问我:“作业完成了吗?”我说:“做完了。
”妈妈说:“拿来我看看。
”我说:“好。
”作业交给了妈妈,我站在一旁忐忑不安地等待发落。
妈妈说:“过来,你的作业太不认真了!重新做,做好了再吃饭!”我说:“可是,我,我很饿……”妈妈说:“那也不行,做好了再吃!”我说:“嗯。
”毕竟,母命不可违,我只好坐到书桌旁,在肚子的呻吟声中铺开了作业本……2、师生共评学生修改文,师引导学生了解归纳语言描写的方法五——语言描写要与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情绪、音量、音调、音速、语气、感觉、所处情境等结合起来写,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六)、师通过屏幕展示简单介绍语言描写的方法六——巧借标点表特别含义(幻18)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
如:1、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时“我……我……没拿。
”小林涨红着脸说。
2、说话时表示声音的延长她仰望天空,对着悠闲飘游的白云高喊: “我成功了———”那声音如一只云雀在空气中欢快地飞舞。
四、课堂小结: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说”的六种方法——一、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表示“说”的词,如:叫、喊、问、数、应、道等等。
二、标点正确,交替使用语言描写的五种基本格式。
三、选取切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心理感受、情绪、文化教养、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场合等特点的语言,进行合情合理的表达。
四、语言描写要围绕中心,要简洁。
五、语言描写要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情绪、音量、音调、音速、语气、感觉、所处情境等结合起来写,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六、巧借标点表特别含义五、作文练习一、以修改文(方法五中的)回顾前课所学,加深印象:修改文:疯玩了一整天,暮色四合,我才在肚子的呼唤声中提脚飞奔回家。
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正站在我的房门口,似乎在专等我回来。
她看着我,一脸严肃地问:“作业完成了吗?”嗓门也比往常大了许多。
我愣了愣,心中似有一阵冷风刮过,但还是强作镇定地说:“做完了。
”“拿来我看看。
”妈妈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
“好。
”我低低地回答。
作业交给了妈妈,我站在一旁忐忑不安地等待发落。
“过来,你看你写的字,歪歪扭扭,你把作业做成什么样子了!”妈妈突然冲我怒吼起来,眉头越拧越紧,“重新做,做好了再吃饭!”“可是,我,我很饿……”“那也不行,做好了再吃!”妈妈的语气不容置疑。
“嗯。
”我怯怯地答道,声音却伴着眼泪不自觉地变了调。
毕竟,母命不可违,我只好坐到书桌旁,在肚子的呻吟声中铺开了作业本……关注——1、写“说”的词;2、标点及“说”的格式运用;3、所“说”与人物的心情、性格等是否切合;4、“说”的中心;5、“说”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6、标点巧用再强调——修改后的表达效果二、读写“说”的精彩片段,进一步体会语言描写的方法技巧(1)、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3)、“砰!”门被重重地踹开了,全家顿时愕然。
原来是参加“海选”的妹妹回来了,她阴沉着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你被选上了吗?”我小心翼翼地问她。
“嗯!”她气哼哼地蹦出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因为角色。
”她愤愤地答道。
角色会有什么问题?我有些疑惑,可又不敢去惹她。
“你的角色是什么?”妈妈上前抚摸着她的头关切地问道。
“他们让我演狗。
”妹妹委屈地趴在妈妈怀里哭道。
我们大家面面相觑。
(4)、“呼,呼”,一阵刺耳的“雷鸣”响起,我烦闷地翻转身,呼噜声依旧响起,肆无忌惮。
“爸!”我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