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源自英语的音借词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源自英语的音借词研究《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最具权威的中型词典,其收词中除本族词外,还包括数量可观的外来词,外来词又以源自英语的音借词居多。
英语音借词随着《现汉》的几次修订而呈增多趋势。
本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归类等方法研究《现汉》(第6版)中的英语音借词,研究主要涉及音借词的数量、形式、类别及特点等方面,以此说明英语影响汉语的程度。
标签:现代汉语词典英语音借词影响一、引言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英语如此,汉语也不例外。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借用外来词由来已久,而且外来词数量在不断增加。
这里所说的外来词不包括意译词(意译词是根据原词的意义,用汉语自己的词汇材料和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如“科学、民主、火车”等),而是指音译词,音译词不仅使用别的语言相应词语的义,也借用其音,如“吉普、尼龙”等(符淮青,2003)。
外来词的借入不但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而且还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容(魏志诚,2003)。
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中。
《现汉》从1978年问世至今先后出了六个版本。
每版除收录本族词汇外,还注意借入为数可观的外来词,如“戈比(俄)、沙龙(法)、纳粹(德)、拷贝(英)”等。
在借入的外来词中,源自英语的居多,这与英语逐渐变得国际化有很大关系。
本文拟通过统计、对比、归类、分析等方法就《现汉》(第6版)中出现的源自英语的音借词从其数量、形式、类别、特点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二、《现汉》(第6版)收录源自英语的音借词基本情况《现汉》1978年正式公开发行第1版。
1983年出版第2版,该版主要消除残存的“文革”影响,对第1版作了少量改动,收词方面变动很小。
1996年出版第3版,该版增删幅度较大。
2002年出版增补本,又称第4版,把增加的部分新词集中附在正文后面。
2005年出版第5版,该版与第3版一样修订规模大,增删幅度也大(韩敬体,2006)。
2012年出版第6版,该版修订规模也很大,“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余条”(《现汉》第6版说明)。
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及语用理据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 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 来词的语素 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 ,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 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 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Leabharlann 英语外来词特点借词方式
语用理据
Part.01
现代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汇的方式
现代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汇的方式
纯音译 01
伴音半译
03
02 谐意音译
04
仿译
05
意译
Part.02
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的发展
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的发展
1. 表意性
这种变化趋势与汉语的本质有很大关系,由于汉语是一种理据性 较强的语言,因此人们在对 外来词语用汉语表达时,通常会选择 表意性较强的汉字进行,尤其重视音意兼备。
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及语用理据
内
容
提
要
及
关
目录
键 词
一
、
来 词 汇 的 方 式
现 代 汉 语 借 用 英
语
外
二 、 英 语 的外 发来 展词 借 用 方 式
三
、
借
词 特 点
用 英 语 外
来
词
构
四 、 借 语用 用英 特语 点外 来 词 的
五 、 结 束 语
Start
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内容提要
2. 语码转换及混用
主要原因:英文单词表达更便捷,所表达的意义比音 译或者意 译更加的准确。
Part.03
借用英语外来词的构词特点
借用英语外来词的构词特点
01 外来词缀增加
02 外来词语汉化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英语外来词是指从英语语言中借用到汉语中的词语。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这些外来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科技类词汇随着科技的发展,英语外来词在科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借用而来的。
这些词汇的使用方便了人们对科技的理解和应用。
2. 经济类词汇在经济领域中,英语外来词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例如,投资、市场、经济增长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引入到汉语中的。
这些词汇的使用使得经济领域的交流更加便利和准确。
3. 文化类词汇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英语外来词在文化领域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例如,音乐、电影、时尚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借用而来的。
这些词汇的使用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信息。
4. 教育类词汇在教育领域中,英语外来词也广泛存在。
例如,课程、学术、研究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引入到汉语中的。
这些词汇的使用方便了教育交流和知识传播。
5. 娱乐类词汇英语外来词在娱乐领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音乐、电影、游戏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借用而来的。
这些词汇的使用方便了人们对娱乐活动的理解和参与。
英语外来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也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理解。
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些外来词时也要注意适度,不应过度依赖于外来词,以免影响汉语的纯正性和独特性。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努力创造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英语外来词的使用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合理的运用和适度的发展,这些外来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语言交流的需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前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和民族之间总会发生交流。
当某种事物的名字在交流的一方所使用的语言中不存在,或者是其中一方特别强大的时候,借词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顾名思义,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过来的词汇。
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中国人被迫或自愿和西方进行了接触交流。
洋泾浜英语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现代汉语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也首次出现了英语借词。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更快地发展,使得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更加多样化多元化。
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对于借词的界定一般持两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音译词等于借词,意译词不是借词;第二种观点认为意译词也是借词,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1、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类型1.1纯粹音译借词1.2音译加汉语意符借词1.3半音译半意译借词1.4英语或者字母缩写借词1.5英语字母附加汉字借词2、借词的类型及其多样化形成的原因2.1历史原因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交通不便等原因,近代以前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交流。
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有志于振兴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思想、社会科学等等大规模地传入了中国,对当时闭关自守的中国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许多英语词汇被借用进入了汉语。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英语国家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达到空前的繁荣。
2.2社会原因在地球村概念的影响之下,由于西方英语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英语顺理成章成为了全球的强势语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渴望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这就需要对交流的工具英语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国国内的教育体制也是不断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水平测试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仅权威的国际国内英语测试考试目前就有几十种。
关于英汉借词的研究报告

关于英汉借词的研究报告英汉借词是指从英语中借用到汉语中的词汇,它们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并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英汉借词的研究对于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分类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英汉借词的研究。
首先,英汉借词的研究需要了解历史背景。
自19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西方的接触增强,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在中国的学校中教授。
这导致了英语词汇大量进入汉语中,丰富了汉语词汇体系。
例如,"汽车"一词就是从英语单词"car"借用而来的。
相关研究表明,英汉借词对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及舶来文化的渗透有积极影响。
同时,英汉借词的使用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英汉借词可根据语言层次进行分类。
基于语音层面,借词可以再分为音译和音义合并两类。
音译是指将外来词的音译成对应的汉字,如"coffee"音译成"咖啡"。
音义合并则是将外来词的读音和意义都借用,如"butter"的音译成"黄油"。
基于词汇形态层面,借词又可以再分为完全文化外来词和部分文化外来词两类。
完全文化外来词是指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外来词,如"tea"。
部分文化外来词则是指在外来词的基础上进行了汉字化处理,如"咖喱"。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借词的特点和规律。
然后,英汉借词对于两种语言的影响是双向的。
对于汉语而言,英语词汇的借用补充了汉语的词汇缺陷,丰富了表达方式。
同时,借词也对汉语的语音、语法和用词方式产生了影响。
对于英语而言,汉语词汇的借用也有助于英语的发展,丰富了英语的多样性和词汇资源。
例如,英语单词"typhoon"就是从汉语"台风"借用而来的。
英汉借词的互动关系促进了两种语言的交流和发展。
综上所述,英汉借词作为两种语言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演变的产物,对于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借词的分类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借词的分类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关于借词(一)借词的定义借词也叫外来词,简单说来,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在汉语中,一般说来,借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用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不同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并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
(二)借词的分类1.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酷(cool)、迪斯科(disco)、托福(TOEFL)等。
2.半音半意: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如:呼拉圈(hula-hoop)、冰淇淋(ice-cream)等。
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等。
3.音译附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如:高尔夫球(golf+球)、保龄球(bowling+球)等。
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中巴(中+bus)、酒吧(酒+bar)等。
其中音譯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部分语素。
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有的是词缀语素。
4.音意兼顾: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
如:香波(shampoo)、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
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意味,所选用汉字往往可以诱发人的联想。
美国有一种叫Revlon的化妆品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
露华浓一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5.借译: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
例如:超人(superman)、超市(supermarket)、热线(hot line)、冷战(cold war)、绿卡(green card)等。
浅析英语借词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

浅析英语借词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我们对现有汉语的研究,能清楚描述出汉语语言的结构,但是这种描述是远远不够的,语言并不是静态存在的,它的存在与发展往往处在动态之中,即:发展与衍生之中。
本文将对汉语流行语进行研究,分析其灵活而又多变的社会体现。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手苏联老大哥的影响,政策向苏联“一边倒”的同时,语言也受到俄语的影響,产生出大量的借词现象,如“文化宫”、“集体农庄”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外政策逐步开放,英语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对各国语言影响重大。
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汉语中的借词现象逐步以英语为主。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英语借词现象在汉语流行语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了解其形成因素,分析其形成的理论依据、语言价值,预测其发展方式及规律,更好的掌握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影响及渊源。
一、英语借词现象对汉语流行语的原因每种文字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之中,记录历史事件的一种书写符号,只有适应历史的特点才能完成相应的语言交流、传承的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新科技不断出现,人们的认知不断被刷新,与此同时,文字或语言的发展也要随之发生转变,大众需求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发生改变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借词出现在汉语流行语中的必然条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就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1.发展的力量什么是流行语?它是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中,被社会大众所广泛使用的某些词语。
他们的出现往往与当前的社会现象、当前从事的特定职业、固有范围等有关。
因此,汉语流行语往往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反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增多,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等知识,这就要求汉语与英语之间必须有所接触,有所影响等,这一系列的现象,就促成了汉语流行语中英语借此想象的产生。
2.外交的力量任何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不可能是封闭的、独世而存的,只有与其他民族、国家进行交流、互通有无,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有点,摈弃吱声的不足,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强大。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文化分析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文化分析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盛普聪【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类文化相互渗透,大量英语外来词汇深入我们的汉语言当中,语言作为各个民族文化的主要体现,相互交融恰恰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
本文主要简要地分析汉语中的英语借词途径,并指出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心理意义。
【关键词】汉语语言 英语 借词 文化分析一、 汉语中英语借词的途径汉语与英语的最早接触至今最少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汉英的语言交流更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我们觉得英语里我们的生活还很远的时候,在街头巷尾,诸如咖啡、超市、桑拿等已经普遍存在。
在电视或网络上也会经常听到一些“街舞”、“峰会”等词汇。
在汉语的英语借词中,大部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1.音译借词。
音译从字面上解释即通过一种词汇或语言符号的发音直接用母语进行转译。
我国的汉语和英语无论是从字面或是意义上来讲,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化,这就使得在借用的过程中无法直接使用英语的本质意义进行借词,因此最简便的便是使用音译的方式。
这种借词途径在汉英语言交流的各个时期都存在着。
比如coffee一词,我们直接音译为咖啡,guitar音译为吉他,model音译为模特,还有tank坦克、巧克力chocolate等等这样的音译借词途径不胜枚举。
2.音译加意译借词。
在音译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缺陷,这主要是由于对单纯的语言符号直接表述,与意义上毫不相干,这会让许多人往往不知所云,无法理解。
可以说音译的借词往往在表现力上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为了加强表现力,便开始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在汉语的词尾加入表明来源或属性的词汇,从而使得音译词的表现力更直观,理解更方便,例如啤酒beer,披萨pizza,俱乐部club等等,这样的现象让人理解更加明了,在我们街头随处可见的必胜客披萨,以及台球俱乐部等等都有这样的表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类型及其成因探析
前言: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和民族之间总会发生交流。
当某种事物的名字在交流的一方所使用的语言中不存在,或者是其中一方特别强大的时候,借词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顾名思义,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过来的词汇。
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中国人被迫或自愿和西方进行了接触交流。
洋泾浜英语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现代汉语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也首次出现了英语借词。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更快地发展,使得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更加多样化多元化。
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对于借词的界定一般持两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音译词等于借词,意译词不是借词;第二种观点认为意译词也是借词,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1、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类型
1.1纯粹音译借词
1.2音译加汉语意符借词
1.3半音译半意译借词
1.4英语或者字母缩写借词
1.5英语字母附加汉字借词
2、借词的类型及其多样化形成的原因
2.1历史原因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交通不便等原因,近代以前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几乎没有直接的接触交流。
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有志于振兴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思想、社会科学等等大规模地传入了中国,对当时闭关自守的中国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许多英语词汇被借用进入了汉语。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英语国家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达到空前的繁荣。
2.2社会原因
在地球村概念的影响之下,由于西方英语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英语顺理成章成为了全球的强势语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渴望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这就需要对交流的工具英语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国国内的教育体制也是不断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水平测试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仅权威的国际国内英语测试考试目前就有几十种。
国外比如托福、雅思、托业、bec;国内的大学四六级、pets等等。
英语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英语学习的教材书籍在书店中长期占据主导位置。
这些都表示国人渴望更多融入国际社会,这种主观意识也是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产生以及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3经济原因
2.4翻译原因
2.5文化原因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不雅或者敏感性的词汇,用英语来表达会淡化其不雅的色彩。
比如用bra来代替人们日常熟悉的胸罩,可以淡化掉胸罩中包含的不雅色彩;再如用sexy来取代性感,因为sexy在英语词汇中是个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隐去了性别色彩同时增添了有魅力的意思,而性感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轻挑、风骚的意思,所以在公众场合,人们更乐意用sexy 来取代性感一词。
2.6语言学原因
2.7港台影响原因
港台地区由于特殊的身份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地现代化过程中与其他国家有更
多的接触,因此港台地区语言中有大量的英语借词。
随着港台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些借词又直接从港台地区借用了过来,如mtv、dvd等都是先从港台地区传入现代汉语词汇的。
结语:
借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语言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更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交互融合。
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和扩充。
各国之间联系的加强、各个行业领域的交流深入必定会让借词这一语言现象继续发展下去。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胚胎中孕育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它具有极强的包容力。
我们应该相信,吸收的借词和否定传统并没任何必然联系,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吸收消化借词,丰富我们的现代汉语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