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分析及辽宁港口的建设对策

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分析及辽宁港口的建设对策

( 一)船舶大型化
对航运业而言 ,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实现规模经济 ,是增
强竞 争力 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具体表现为船舶规模 的超大型发 展趋势 。近几年 ,马士基、地中海、长荣 海运 、达飞轮船等 国
备水平均取得 了显 著的发展 ,一个现代化 的集装箱港 口群已初 具规模 。其次,辽宁省作 为东三省唯一的沿海省份及人海通道 , 拥有包括东北 三省及 内蒙古地 区的13 2 万平方公里面积 的经济腹 地 。同时 ,周边有 日本 、韩国 、朝鲜及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
2总第 10期期 0 1 ( 0年第 1 ) 6 2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ODE BN ENTE RI E RE RP S CUI
NO.2 2 1 1 ,0 0
( u ua vt O 10 C m l ie N . ) t y 6
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分析及辽 宁港 口的建设对策

集装箱运输业 的激烈竞争 ,促使 各大航运公 司不得不把优 化资源配置 ,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恒常 目标 。传统提
二 、辽宁省港 口集 装箱运输 业的发展 优势及 问题
( )辽 宁港 口集 装 箱 运输 的发 展优 势 一


国际集装 箱运输 业的发 展趋 势
辽宁港 口在港 口条 件与货源总量 两方 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 件 。首先 ,近年来 ,辽宁港 口的现代化水平 与集装箱运输的装
( )港 口互 补化 四
文章编号 :17 - 15 (0 0 1— 0 0 O 6 4 14 2 1) 2 0 2 一 2 集装箱运输 是 目前 国际货物运输的最重要的形式 ,其凭借 安全可靠 的运输模式 、先进迅捷 的信息管理 ,使其在整个海运

船舶大型化——精选推荐

船舶大型化——精选推荐

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摘要:从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港口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分析港口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深水码头装卸效率集疏运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 由于世界经济及贸易的发展, 全球集装箱运输总量一直以10% 左右的增长率递增, 这就给全球集装箱运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集装箱船舶正在迅速向大型化发展。

2011 年2 月21 日,马士基集团与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DSME)签订合同,斥资约19 亿美订造10 艘全球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船,马士基集团此次订造的集装箱船长400 m,宽59 m高73 m,设计装载能力1.8 万TEU,比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Emma Maersk”号装载能力大 2 500TEU,扩容约16%,其首艘船将在2013—2014 年交付。

2011 年1—8 月,全共订造10 000 TEU 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52 艘,而2010年全年仅订造10 艘。

截至2011 年底,全球运营集装箱船的最大船型为14 770 TEU,在建集装箱船的最大船型为18 000 TEU。

由此可见,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来看,一艘 1 万TEU 级的大型集装箱船满载出入港口时要求港口水深保证在16.5~17米,而马士基订造的1.8 万TEU 级集装箱船满载时则要求港口水深达到18 米。

如果港口不能满足这些船舶要求的水深条件,就意味着无缘获得这些“大家伙”的光顾,可观的收益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截走。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港口硬件设施的要求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硬件设施建设的影响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港口航道和码头泊位水深目前,全球大多数港口码头的泊位及航道水深达不到大型集装箱船靠泊要求,特别是1.3 万TEU 以上集装箱船靠泊所要求的15 ~17 m 水深。

实际上,为应对船舶大型化带来的挑战,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成为新建码头及码头升级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船舶吨位、泊位长度、航道水深、回转半径、泊位装卸桥数目、堆场面积等都给码头泊位设计带来挑战。

国际海运发展趋势及中国现阶段航运市场战略

国际海运发展趋势及中国现阶段航运市场战略

(一)全球航运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全球海运市场在经历了2001年周期性回落之后,于2002年、2003年开始回转,并在2004年达到新的顶峰。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 国际航运市场显示出调整的趋势,这主要是根据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全球船舶运力、运量情况等因素来判断的。

从国际经济与贸易来看, 2006年,支持世界经济增长的各种有利因素将不会发生大的逆转,世界经济将延续目前的平稳增长势头。

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4.9%,07年为4.7%。

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成长率估计将分别为9.5%和9.0%;目前, 各航运企业都很看重中国因素对全球海运市场的拉动。

这些数据表明,国际贸易和主要推动力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将对国际航运的支撑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从2004年开始,新的造船订单在不断增加,而且日益趋向大吨位。

目前世界各大船厂的新船订单已经排到2007年、2008年,按照造船周期,从2006年开始,将是新船交付的高峰。

大量的造船订单极可能引发的可预计的新增运力增长,将有可能使未来几年内运力过剩, 从而直接导致竞争加剧,运费下调。

根据权威机构德鲁里的预计,2006年全球运力有望增长15.7%,而运量的增长幅度仅为9.7%.这些说明了未来国际航运业将延续其调整性的发展阶段。

(二)各类航运市场发展趋势1. 集装箱运输市场2006年,全球集装箱船舶运力快速增长的趋势仍将继续。

基于对世界经济、我国外贸形势,以及集装箱运力增长的分析,2006年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仍将基本维持供需两旺的局面,但运力的投入将快于运量的增长,供大于求的形势将在2006年加剧。

据克拉克森统计,2006年将交付的船舶运力达133.2万TEU,相当于2005年年底船队规模的16.5%,预示着2006年的运力新增速度将较2005年更快。

从订造船舶的运力结构上分析,超巴拿马型船将占2006年交付总运力的51%,明显加重主干航线的压力,届时主干航线的供求形势将十分严峻。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

三、应对措施
• 1、政府优惠政策扶持。 • 2、港口的对策。完善基础设施、港口集装箱装卸系 统,疏浚航道;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发展水水中转、 海铁联运;液体货物采用管道运输等。 • 3、船公司的对策。(1)实施战略联盟。在联盟内部 实现舱位互租、舱位互换、共同派船等,深化合作, 互利共赢,实现规模效应。(2)开展差异化竞争。 实力弱小的船公司不要盲目效仿,要转变竞争策略, 应该利用有限的资源科学合理地确定船队规模,调整 优化挂靠方案,保证少数航线的优势;也可以转而运 输特殊的货物,进而取得一定优势。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
一、有利影响
• 1、规模经济效益。在集装箱船运输中,虽然大型 集装箱船本身造价上升,但是其所载集装箱数量 得到较大提高,加之其拥有更高的燃料利用率和 环保性,而且燃料费用,人员工资,港口费用等 没有同比例增加,于是每单位集装箱运营成本降 低。 • 2、环境效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造船业 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都得到极大改善,船舶建造技 术水平不断提高,而大型船舶在环境保护方面有 极大优势。
• 3、推动支线运输的发展。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 舶的投入势必使船公司在航线规划时减少挂靠港, 而少数保留的港口成为枢纽港,其他港口退化为 支线港。支线港数目越来越多,支线运输量需求 在客观上不断扩大,支线运输随着集装箱船大型 化而得到更深的发展机遇。
效率、集疏运条件等尚不适应超大型集装箱船,各 地港口争取枢纽港的竞争更加激烈。 • 2、船公司面临的困境。(1)资金压力。公司经营成 本和码头投资成本等非常高,而航运业的投资回报期 较长。(2)经营风险。没有充足稳定的货源,规模 经济就无从谈起。而且,如果大船达不到一定的载货 量,出现亏舱,船舶越大,亏损越大。(3)退出市 场风险。班轮公司组成几大战略联盟,不被联盟吸纳 的小型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大船,处于劣势,最 终不得不退出主干航线。(4)船舶航行安全风险。 大船存在灵活性差,惯性大,瞭望盲区大等对航行安 全不利的因素。

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及其对航运业、港口的影响

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及其对航运业、港口的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及其对航运业、港口的影响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年级工商 121学生姓名李元娇学号 2指导教师刘伟二○一四年十一月中海集运一季亏近7亿却斥逾50亿造世界最大船2013年,中海集运公布了2013年首季财报,当季营收79.3亿元,亏损6.9亿元。

虽已减亏五成,中海集运毕竟尚在亏损中,该公司却令人意外地宣布董事会已同意建造5艘1.8万TEU型集装箱船舶。

按照中海集运的解释,该公司造船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了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中海集运董秘叶宇芒称,新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具有低单箱成本、低油耗的优势,尤其在货量最大、大船投入最多、竞争最激烈的远东至欧美主干航线上,更能突显这些优势。

拥有大型船舶是班轮公司未来能够保持市场竞争力的资本。

因此,中海集运顺应市场“大船、低碳”的发展趋势,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进一步优化船队结构、扩增运力规模,努力通过船队大型化发展和航线合作等多种途径,不断降低单箱成本,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这艘世界最大船名为“中海环球”号,“中海环球”号能一次运送1910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比竞争对手多830个。

制造商韩国现代重工表示,该船比普通的1万箱级别的集装箱船节省1/5的油耗。

该船今年9月已完工下坞,同时将于2014年11月投入运营。

像中海集运动同样心思的公司不少,因此这几年全球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各大班轮公司纷纷加快了船舶大型化的进程。

有航运分析师担心,中海的订单,会引发更多航运公司的跟进,届时更拖累了航运市场复苏的步伐。

摘要中海集运的船舶大型化新闻引起了我对国际航运业及港口影响的思考。

在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船舶大型化特别是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趋势日益凸显。

但国际航运体系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船舶的发展也要和这个系统的发展相适应。

本文拟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及其对航运业、港口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思考上海港的发展和机遇。

关键词:国际航运业船舶大型化港口发展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历程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进程可分为六个发展阶段:普通货船改装成集装箱船;早期集装箱船;早期巴拿马型船;极限巴拿马型船;早期超巴拿马型船;特超巴拿马型船。

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浅析

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浅析

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浅析发表于:6/12/2009 3:08:01 PM 浏览次数:135一、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现状1.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的特点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主要集中在我国水路运输较发达的沿海、长江及长江部分内河区域。

通常还与公路运输形成联运方式目前已成为内贸货物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起步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有2t,5t和10t的非标准集装箱在沿海地区运输,但还没有形成规模。

1996年某些小公司开始用标准集装箱在沿海地区进行尝试性货物运输。

1997年3月份上海海运局所属上海海兴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投入了2艘614TEU的全集装箱船率先开通了国内水路集装箱班轮快运航线,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标志着国内水路集装箱运输与国际接轨。

虽然我国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起步晚,但从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至2007年全国开展此项业务的港口企业已达60个,箱量也从1999年的263.6万TEIJ发展到2007年的2578.7万TEU。

除以上两大特点外,还有以下几大特点:(1)船舶吨位小、船龄较长1)船的载重吨位小,海船在3000~10000吨,江船在3000~5000吨;2)集散二用船占一定比例,但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向专业集装箱船发展;3)船龄都比较长,新船少。

(2)运输用集装箱的来源不便目前各个船公司基本都无特种箱提供,箱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向租箱公司租赁(主要来源);2)客户自备箱(长期定航线,有来回运输需求的客户);3)向大船公司(母公司)借用租赁。

(3)主要靠泊港口专用码头资源有限1)虽然在沿海及长江可供使用的专业码头数量不多,但各主要港口基本都有可供内贸集装箱起/落泊的码头;2)目前沿海主要港口中有专业内贸集装箱码头的有丹东、营口、大连、塘沽、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福州、泉州、汕头、蛇口、广州、中山、湛江、海口等;3)长江沿线有重庆、法陵、万州、宜昌、荆州、城陵矶、武汉、岳阳、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常州、江阴、张家港、南通、常熟、太仓、上海等。

集装箱课后答案

集装箱课后答案

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 ransportation)就是将货物装在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作为一个货物集合或成组单元,进行运输(包括船舶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这几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装卸、搬运的运输工艺和运输组织形式。

2.集装箱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是指集装箱运输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集合,包括设施与设备、运输组织与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等各组成部分及内部各个环节。

补充:集装箱(Container)是一种具有足够强度、便于反复使用的大型标准化载货容器。

适箱率:在一个港口吞吐量装卸过程中,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货物比率。

箱化率:在适合装箱货物中,真正采用集装箱运输货物所占的比率。

集装箱绿色运输:指在运输过程中抑制运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运输环境的净化,使运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简答题1.集装箱运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1)克服传统运输方式的缺陷而发展起来:①船舶装卸效率低,船舶港停泊时间长,周转慢;②劳动强度大,货损货差多,货运量很难得到保证;③货物的装卸运输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④无法实现整个运输系统。

(2)货运单位的演变:传统件杂货货物运输(以“件”体为单位)--托盘—-过渡到--集装箱运输。

2.简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沿革。

答:(1)萌芽阶段(1801~1955年)(2)开创阶段(1955~1966年)(3)成长阶段(1966~1971年)(4)扩X阶段(1971~20世纪80年代末)(5)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3.国际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2)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发展(3)集装箱码头不断现代化,港口中转作用日益提高(4)集装箱箱型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5)集装箱运输信息管理实现现代化(6)集装箱多式联运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7)市场竞争激烈,各大班轮公司经营战略将明显改变(8)集装箱运输的绿色化4.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及优越性是什么.答:(1)高效率的运输方式(2)高质量的运输方式(3)资本高度密集型的行业(4)高协作的运输系统工程(5)适于组织多式联运5.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哪些.答:(1)适箱货物(2)集装箱(3)船舶与运输航线(4)码头与装卸作业设施(5)内陆集疏运系统(6)运输管理系统(7)运输辅助子系统6.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及传递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情况,向有关管理机构、运输企业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供可靠的信息,为统计分析、运行组织和管理决策等不同层次的活动提供服务。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的影响分析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的影响分析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的影响分析作者:关腾飞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1期[摘要]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种趋势是渐进式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将对港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受港口吃水的限制、受装卸能力的限制、受基础设施的限制、受航线的限制。

[关键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港口[作者简介]关腾飞,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航海技术,广东广州,510800[中图分类号]F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1-0092-0004海上集装箱运输业与港口的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国际贸易总量中有超过70%的货物为集装箱化运输,专家预测,全球贸易集装箱化在未来10年内将会翻一番。

世界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外贸必然兴旺,必然会拉动海运业包括海上集装箱、海上运输业的发展。

作为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工具和载体,集装箱船舶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航运商为适应班轮运输发展全球化的需要,抢占市场占有率,因国际航运业对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需求呈昂扬的发展势态,基于对其诱人的低成本和高效益的期待,从已订造的集装箱船来看,2003年1~10月初的9个月中订造8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已有78艘,共有63万多箱位。

加上在此期内订造7000TEU的30多艘,共计约110艘。

到现在为止,已有30艘7500~8000TEU级的集装箱船投入营运,2006年,9600TEU级的集装箱船也投入营运。

船舶大型化已成为集装箱船队发展的主流。

2005年3月,中国远洋向韩国现代重工订造4艘世界最大的1万TEU集装箱船,在2008年已竣工。

而目前建造1.2万~1.5万TEU全集装箱船的设计方案已经推出,“巨无霸”型集装箱船呼之欲出。

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订造从未间断,造船规模不断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的近些年来发展势头有增加势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似乎有些跟不上当今船舶经济的发展,发展的前景并不让人看好。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是为了顺应航运部门与造船部门对于大型集装箱的需求,但是,当下航运市场的疲软,导致了相关部门由于成本预算对于大型集装箱追求的犹豫;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集装箱、船舶与国际贸易是三个独立的个体,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必须将三个事物有针对性的联系在一起,因此,目前看来,该问题也只是在集装箱船舶领域的对问题进行思考,没有将其有针对性的联系在一起。

如今大型集装箱船与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概念还未有明显的区分,但当今世界商船队的现状及长期以来集装箱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归纳出大型集装箱船的特点为:总长超过300米,全船可布置19个以上40尺BAY位;型宽42米以上,横向可载17列集装箱或者更多;型深超过24米,货舱内可载9-10层集装箱;结构吃水在14-16米之间,载重量超过9.3万t;全船总箱位:甲板堆8层箱时超过8000TEU。

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随着国际贸易发展的日益壮大,依托于贸易而产生的集装箱船舶运输顺应而产生并发展成熟起来,为了节约成本并提高运量,集装箱运输船舶大型化的需求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大型船舶投入运营,单次货物运输量增大,长远看来运输成本有所降低,运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马士基计划在欧亚贸易航线上布置一条完全由11000TEU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所构成的新航线,马士基船舶于金融危机前已经开始涉足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领域,该方案自2006年开始施行;2007 年 8 月容量为10 050 TEU 的“中远亚洲”轮首航于天津,与此同时,中海宣布订购 8 艘 13 300 TEU 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开始付诸于实践。

2010年,受到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造船市场为了自我生存又开始红火起来,长荣海运该年订购了32艘约8000TEU的船舶和20艘7024TEU的船舶,东方海皇在大宇船厂订造2艘10700TEU的船舶,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自金融危机后发展迅速。

需要指出的是,11000TEU只是假设甲板上堆放7层集装箱的计算结果,如果在甲板上堆放8层集装箱,则集装箱装载量最多可以达到15000TEU。

但是由于受到高箱高度、集装箱堆码承受能力和安全设计这3项主要因素限制,最大集装箱装载总量实际上为12000TEU左右。

但可以预见,在充分利用船体装载量以追求最大利润的刺激下,受限制因素将面临挑战。

二.船舶大型化对集装箱运输安全性的影晌当集装箱船舶进入12000TEU的超大规模时代,安全问题已成为其面临的首要问题。

船舶大型化不仅是船舶尺度的变化,对集装箱现行堆码和绑扎要求也带来相应影响,灾难的潜在风险也在增大,国际海事组织不得不将工作重心转到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安全问题上。

1.现行集装箱拴固系统面临挑战大型集装箱船舶将对现有集装箱拴固带来严峻考验。

2006年2月发生4起集装箱船舶丢失货物的事故,所有事故船舶都是后巴拿马(post-Panama)集装箱巨轮。

事故均是在恶劣海况条件下发生的,当时船舶前后颠簸摇摆幅度很大,共有200个40英尺箱从船尾跌落。

在发生事故的船舶中,有2艘船舶的尾部是扁平状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使集装箱总装载量最大化。

针对上述事故,各种机构、组织都展开调查。

一种假设认为,当集装箱船尾受到砰击时,会产生一个垂直加速度,此加速度有可能导致拴固集装箱的角件松开。

集装箱海运行业大多数人认为扭锁故障是集装箱角件松开并最终导致集装箱坍塌从甲板上丢失的主要原因。

但GL(German ischer Lloyd)通过调查指出,安装在船舶上的半自动和全自动扭锁不存在问题,其性能足以满足集装箱角件的固缚需要,建议从其他方面考虑事故原因,如集装箱的使用年限、角件尺寸和集装箱内货物重量分布等。

IG(International Group)指出,大型船舶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力将对现行拴固系统带来严峻考验,特别对全自动扭锁的安全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力学专家分析指出,大型船舶产生的巨大旋转和垂直作用力可能使集装箱全自动扭锁在使用过程中脱开,任何人都不能保证集装箱全自动扭锁在大型集装箱船舶实际运作中不会发生问题,但目前,针对船舶大型化对集装箱拴固系统造成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另外,现行ISO标准对集装箱拴固系统的规定滞后。

GL正着手研究和改进目前的集装箱拴固系统,另外,全自动扭锁供应商针对全自动扭锁早期出现的问题,正展开新全自动扭锁的研制工作。

2.集装箱运输安全智能化发展海事保险业同样也将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一旦15000TEU的船舶投入营运,单船货物的价值将达到10亿美元。

另外,集装箱内货物多种多样,只要一种货物申报不当,高度易燃的货物就足以使集装箱船舶变成火球。

可喜的是,中集集团成功中标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面向安全监测与跟踪的网络化微系统”,开发和建设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实时跟踪、监测和报警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从生产、仓储、运输到使用全过程的远程监测与跟踪。

在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的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同时,实现供应链信息透明化,为现代物流提供实时信息流。

同时,这套系统也将为危险化学品运输途径的拓展提供保障,以便实现大规模危险化学品海运和铁路运输,节约运输成本,提高社会效益与效率。

三.船舶大型化对集装箱设计的影晌1.集装箱角件大型集装箱船舶使集装箱角件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2006年12月底,MSC表示将有更多大型新集装箱船投入运营。

MSC旗下的码头装备有可同时吊装2个集装箱的岸吊排架(上海振华港机集团最近研发和生产出世界首台1次可同时吊装3个40英尺集装箱的超大型起重机,并正式落户赤湾集装箱码头),并且为提高集装箱装卸效率,货物吊装速度要求比以前高得多。

为此,MSC特别要求中集集团加强集装箱质量控制,特别是集装箱角件的质量,认为角件质量对集装箱运输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MSC将组建自己的检查队伍,对集装箱角件开展一系列试验。

随着大型集装箱船舶对集装箱堆码能力和总重要求的不断提高,现行集装箱角件承载能力是否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船舶大型化运输要求?是否有必要研制开发新的集装箱角件?这也许是未来集装箱角件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2.集装箱堆码日益增加的对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操作表明,大型集装箱船舶货舱深度在不断加大,相应的集装箱堆码高度也逐渐攀升。

作为欧式45英尺集装箱先锋的一家英国租箱公司,对装有托盘的欧式45英尺集装箱设计进行修改,采用高强度的地板技术以提高45英尺集装箱的堆码能力。

堆码能力的技术参数为:40英尺位可以堆总重为34t的箱共4层,在45英尺位为7层。

而通常的堆码值为:40英尺位可以堆总重为30.48t的箱共3层,在45英尺位为7层。

目前已有少数集装箱客户,如NYK、马士基、长荣的堆码达到和超过前者要求,近期MOL也提出要求,希望加大45英尺位堆码值。

堆码能力的提高势必需要对原集装箱结构进行相应加强,并可能引发集装箱结构的新设计,同时对集装箱原材料也造成一定影响,如对于干货集装箱,有可能使用高强度钢取代当前广泛使用的CORTEN 钢。

3.集装箱总重理论上,船舶越大,单位集装箱的燃油消耗量和造船成本就可能越低。

由于船舶大型化及运载能力的迅速增加,客户对增加干货集装箱装载总重的呼声日隆,开始有客户要求干货集装箱总重达34t。

最大总重在干货集装箱制造史中不断攀升,由24t到30t,接着是目前的32.5t。

对总重为32.5t的集装箱,通常要求加贴"超重标"以作为警示。

而新提出的34t总重要比原24t总重增加40%,多达10t。

虽然34t总重己在40英尺冷箱高柜和40英尺装载托盘的超宽箱高柜得到应用,而且少数冷箱产品的总重达到35t,但对占整个集装箱产品大多数的现行干货集装箱结构而言,总重34t是一个严峻考验。

目前的干货集装箱,前墙板、门板和侧板ISO试验不能保证能够通过34t总重的测试。

同时,34t总重也对集装箱底架提出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另外,34t总重的干货箱将给目前工厂的模具和夹具带来困难,将会引起制造成本的大量增加。

总重34t能否成为未来干货箱总重的发展趋势,值得密切关注。

4.具有新功能的集装箱通常,越大的集装箱船越容易招致火灾。

正如大不列颠保赔协会指出,即使一种正确声明并且明显无害的废钢金属,也有可能在一个集装箱里发生爆炸。

当火灾发生时,要想在一大堆集装箱中找到着火的集装箱,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由于集装箱数量众多,着火的集装箱很容易把附近其他集装箱引燃。

另外,查明事故的真相也并不容易。

目前,船公司和保险公司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危险货物的不当申报、包装和积载,这有可能导致一连串的事故。

据统计,高达10%的集装箱货物具有危险性,这个比率还在迅速上升。

次氯酸钙、二氧化氯来自其他许多化学品以及烟花等是引起集装箱船舶火灾的主要原因。

保险公司和大不列颠保赔协会对这种令人烦忧的趋向表示极大愤慨并且发表过各种严正声明,但至今多年,状况仍无甚改观,这让人们对超大集装箱船舶的"麻烦"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虽然会对装运的危险货物采取特殊的安全保护措施,但如何更有效地避免因集装箱而引起的集装箱船舶火灾呢?是否要求装运危险货物的集装箱具有防火或防爆功能?这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四.船舶大型化对集装箱船舶设计的影晌大型集装箱船舶所受的扭力值得特别关注,这包括在船侧壳体和船底纵向上所受的翘曲力。

由海浪所引起的扭转力矩和其他力矩的合并将使船舶、特别是大型集装箱船舶承受巨大合力。

而严格的交货时间又要求大型集装箱船舶必须高速行使,即使是在恶劣的海况条件下。

为了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吃水线下的船体被设计得很窄,但上方却很宽,这更易引起船体侧摇,而且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最大装货量设计使得船首过度外飘、船尾过度悬垂。

当船的侧摇幅度过大时,船舶将难以控制,从而使集装箱承受很强的横向刚性,严重时有可能导致集装箱整体坍塌,甚至从船舶上掉入海中。

所以,集装箱船舶(特别是大型集装箱船舶)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对集装箱运输至关重要。

在集装箱船的容量加速提升的背景下,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挑战:新一代大型船舶从决定订造到新船交付的时间间隔,同基础设施为适应大船而制定工程决策到实际建成的时间间隔,两者之间有巨大的落差。

此外,陆上的各种设施和建筑物投资昂贵而且不可转移,而船是可以灵活部署的流动资产。

这将表明,未来大型船舶的发展需要一个更有组织和有计划的转变。

集装箱运输公司在订造大型船舶之前从不咨询任何人,这是他们典型的特征。

需要在有关的交通利益相关者之间举行一场建设性的讨论,参加人员应该来自于政府、监管部门、港务局和所有感兴趣的民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