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车辆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防火设计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防火设
计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
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基地被建造,这些基地提供
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维修和保养。
同时,在车辆基地周边还可以开展综
合利用项目。
但是,在开展综合利用项目时,防火设计必须严格执行,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首先,在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的设计中,必须考虑防火措施。
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必须具有防火性能,并且建筑物的内部设备、照明和通风系统也必须符合防火标准。
另外,建筑物必须根据规定安
装防火门、防火卷帘和防火隔板等建筑物防火设施。
其次,车辆基地综合利用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也必须加强。
所有
从事施工或使用建筑物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安全规定,禁止吸烟和使用
易燃物品。
建筑物内部的电线和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
除此之外,车辆基地周边的消防设施也必须
完善,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消防器材等。
最后,车辆基地的综合利用项目必须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
事件的发生。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进行适当的培训和
演练。
如果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保证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综合利用项目开展必须严格按
照防火设计标准进行,在建筑物结构、设备安装、管理和应急预案等
方面都必须被重视。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城市
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doc

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C J J /T ×-20×× 备案号J ×-2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of vehicle basefor urban rail transit20××-××-××发布 2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CJ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of vehicle basefor urban rail transitCJJ/T***-2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年×月×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北京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选址、功能与规模、总平面布置、运用及检修设施、其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设备运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59号中坤大厦16层,邮政编码:100044)。
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单位: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博捷高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洛阳大瞾铁路机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黄雪峰史海欧肖锋周再玲张战东邓家俊王力赖于坚詹蔚昌韩军宋杰林志元石文仙黄红东胡恩德何志平王凤鸣朱志伟侯峰黄忠兴杨金才黄先健潘继灏杨家鸿朱云冲李拥军马晓彤赵峰徐海峰熊晓锋孙志坚邬燕芳潘金平吴越甘朝友王玉卓张涛石硕李秋实刘永刚朱晓东付文胜庞正捷曾建勇张金桥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规划选址 6 4.1 车辆基地规划 64.2 车辆基地选址 65 功能与规模 8 5.1 车辆基地功能要求 85.2 车辆基地资源共享 95.3 车辆检修修程及检修指标105.4 车辆基地规模116 总平面布置 13 6.1 一般规定136.2 总平面布置146.3 站场与线路166.4 全自动运行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226.5 管线综合规划226.6 车辆基地物业开发 247 运用及检修设施25 7.1 运用设施257.2 检修设施387.3 物资总库547.4 综合维修中心567.5 培训中心587.6 救援设施597.7 其他生产、生活设施608 其他系统658.1 房屋建筑658.2 供电系统718.3 车辆基地通信788.4 车辆基地信号788.5 车辆基地自动化808.6 车辆基地环境保护 808.7 车辆基地节约能源 818.8 车辆基地防灾与安防849 设备安装869.1 一般规定869.2 设备安装8710 工程质量验收8610.1 一般规定 8610.2 工程质量验收划分8710.3 工程质量验收条件8710.4 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管理8911 设备运行9011.1 一般规定 9011.2 设备运行管理9011.3 设备维护管理92附录A 车辆基地主要专用设备配置表94 附录B 车辆基地主要工艺设备安装验收维护要点表130本标准用词说明138引用标准名录139附:条文说明141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gulations (4)4 Planning and Location Selection (6)4.1 Vehicle base planning (6)4.2 Vehicle base location (6)5 Function and Scale (8)5.1 Vehicle Bas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8)5.2 Vehicle Base Resource Sharing (9)5.3 Vehicle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10)5.4 Vehicle Base Scale (11)6 General Layout (13)6.1 General Regulations (13)6.2 General Layout (14)6.3 Depot and Lines (16)6.4 General Layout of Auto-motor Vehicle Base (22)6.5 Conduit planning (22)6.6 Property Development of Depot (23)7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acility (25)7.1 Operation System (25)7.2 Maintenance Facility (37)7.3 Main Material Storage (52)7.4 Comprehensive Repair Center (53)7.5 Training Centre (56)7.6 Rescue Facility (57)7.7 Other Production Living Facilities and Personnel (57)8 Other System (62)8.1 Buildings (62)8.2 Power Supply System (71)8.3 Vehicle Base Communication (74)8.4 Vehicle Base Signal (75)8.5 Vehicle Base Automatic System (77)8.6 Vehicle Ba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80)8.7 Vehicle Base Energy Saving System (81)8.8 Vehicle Bas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81)9 Equipment Installation (83)9.1 General Regulations (83)9. 2 Equipment Installation (84)10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86)10.1 General Regulations (86)10.2 Divis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87)10.3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Terms (87)10.4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rganization and Program Management (89)11 Equipment running and Maintenance (90)11.1 General Regulations (90)11.2 Equip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90)11.3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92)Appendix A Vehicle Base Equipment List (94)Appendix B Vehicle Base Main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Maintenance Criterion (13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13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40)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42)1 总则1.0.1为规范和统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技术标准,使工程设计、建设达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行维护安全,制定本标准。
地铁车辆基地课程设计

地铁车辆基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运行原理,掌握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培养学生对地铁车辆基地设计和运营的兴趣和热情。
1.掌握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了解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理解地铁车辆基地的运行原理和运营管理。
4.能够分析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布局。
5.能够评估地铁车辆基地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铁车辆基地的规划和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城市交通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运行原理,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以及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运营管理。
1.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地铁车辆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车辆段、停车库、检修车间等。
3.地铁车辆基地的运行原理和运营管理,如车辆调度、检修工艺、安全保障等。
4.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布局,如用地规划、设施配置、环保要求等。
5.地铁车辆基地的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地铁车辆基地的特点和优缺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铁车辆基地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地铁车辆基地的设计和运营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地铁车辆基地的特点和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规划与设计》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地铁车辆基地运行与管理》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地铁车辆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地铁车辆基地设计

地铁车辆基地设计27 车辆基地27.1 一般规定27.1.1 车辆基地设计应包括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其他生产、生活、办公等配套设施。
27.1.2 车辆基地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的配置,应根据本工程的运营需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车辆基地的规划布置和既有车辆基地的功能及分布情况,实现线网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
27.1.3 车辆基地设计,应初、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
用地范围应在站场股道和房屋规划布置的基础上按远期规模确定。
27.1.4 车辆基地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用地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2 应有良好的接轨条件;3 用地面积应满足功能和布置的要求,并应具有远期发展余地;4 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5 应便于城市电力、给排水及各种管线的引入和城市道路的连接;6 宜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
27.1.5 车辆基地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方针。
27.1.6 车辆基地设计应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总平面布置、房屋设计和材料、设备的选用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7.1.7 车辆基地设计应对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等进行综合治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环境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7.1.8 车辆基地设计涉及既有河道、水利设施,既有道路、规划道路及重要管线迁改时,应取得水利,水务及市政相关部门的认可,相关迁改设施应与本工程同时施工。
27.1.9 车辆基地应具有外来物资、设备及新车进入的运输条件,有条件时应设连接国家铁路的专用线;车辆基地内应有运输、消防道路,并应有不少于两个与外界道路相连通的出入口。
运输道路、消防道路与线路设有平交道时,应在道口前安装安全警示标识及限高、限载标识牌。
27.1.10 车辆基地需进行物业开发时,应明确开发内容、性质和规模。
总平面布置应在保证车辆基地功能和规模的基础上,对车辆基地的各项设备、设施与物业开发的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并应结合车辆基地内外道路的合理衔接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的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效益分析。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一、车辆段
2.车辆段车辆停放与检修场所
停车场
检修库
工程车库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一、车辆段
3.车辆段技术设备
1)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主要包括轨道平地两用电 动牵引车、移车台、轨道车(如图73所示)和转轨设备等。
图7-3 轨道车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一、车辆段
3.车辆段技术设备
2)升降设备 车辆段升降设备包括架车机、落轮升降台等,如图7-4所示。
机电工段负责全线机电设备,如环控系统、自动 售检票系统、给排水系统、动力照明系统、电梯及自动 扶梯、屏蔽门、车站监控设备等的日常巡检、保养和维 护工作,工段包括电机工班、环控工班、电梯工班、给 水工班、屏蔽门工班、自控工班、自动售检票工班等。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二、综合维修中心
2.综合维修中心的组成
2)修建车间 修建车间由建筑工段和桥隧工段组成。 建筑工段承担全线房屋建筑、车站建筑、站内外装饰、室内外上下水、出入口、风亭和其他地面
设施的日常巡检、保养和维护工作,工段配备木工班、电工班、水暖班、建筑工班等。 桥隧工段承担全线高架桥、隧道的日常巡检、维护和堵漏工作,由隧道巡检工班和清扫工班组成。
3)工务车间 工务车间承担线路的轨道、道岔及其设备的日常巡检、探伤和养护工作,根据工作量大小,由若
干个养路工班组成。 4)接触网工区
接触网工区负责接触网或接触轨的日常维护、检修和事故抢险工作,需要配备轨道牵引车、接触 网检测车、架放线车等,这些车辆一般存放于特种车库。 5)通号车间
5)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包括超声波轮对探伤仪、轮缘轮距测量仪和车门驱动空气压力测量装置等。
6)试验设备 车辆段试验设备包括列车静扭试验台、转向架试验台等,如图7-6所示。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不断膨胀,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轨道交通的建设中,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设施之一。
为了满足建设需要,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固结性和稳定性。
车辆基地的组成元素主要是基础设施、驻车设施、运维设施等建筑群体,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应考虑地基承载能力,确保车辆基地的固结性和稳定性。
其次,在设计标准上应考虑到车辆基地的巨大尺寸,因此建筑物的横向跨度要大于一般建筑,墙体厚度与高度比例要增加。
在材料的选取上,应选择抗压、耐磨的材料,确保轨道上盖的连接处以及整个车辆基地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
此外,设计标准还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轨道交通建筑的重要要求之一。
第三,设计标准还应有优秀的防火安全性。
由于车辆基地内车辆的液化燃料、磨削加工、齿轮配合等工作,极易引发火灾。
因此,建筑的主要构件应选择不易燃材料,根据车辆基地整体的规划要求设计消防通道和消火系统,确保在灾害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车辆基地能够及时高效地应对。
最后,设计标准必须适应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和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的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轨道交通的现代化,增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世界和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标准。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要具备固结性和稳定性、巨大的尺寸、环境友好、防火安全性和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以此确保车辆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建设中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广泛参与,以确保设计标准可行、科学和可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接口管理探讨

Di u s n o rjc nefc n g me to c i s fUr a i s si n P o tI tra eMa a e n fVehl Baeo b n Ral c o e e
Tr nst a i
LI Che U ng— —we n
( hn ala iu nS re n ei ru o t , hn u e 4 0 6 ,C ia C iaR i ySy a uvya dD s n G op C .Ld Wu a ,H b i 3 0 3 hn ) w g
cmpe ei nc a w rs w i novs i a y ma r,d p r ns yt n rs i efcs n te o rh s emu ii l ok hc ivl n m n j s e at t,ss msa d cos n r e .I h v p h e o me e t a
o fr he ma a e n r c s ft e v h ce b s fe s t n g me tp o e so h e il a e,pon s o tt e rs ft e man tc n c li tra e nd pu sf r r i t u h ikso h i e h i a n e c s a t o wa d f
城 市 轨 道 交通 车 辆 基 地 工 程 接 口管 理 探 讨
刘 成 文 汉 4 06 ) 30 3
摘要 : 研究 目的 : 轨道交通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是综合性极 强 , 涉专业 、 门、 牵 部 系统 众多 、 口关 系纵横交 错 的 接 市政工 程之一 , 同设计 阶段 , 口重 点不同 , 不 接 如何 把握 关键接 口、 理顺接 口关系 , 对整体 工程质量 、 程投 资 工 和建设工期 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 分析车辆基地工程 特点 , 工程建设 参与方 相互关 系 , 合各设计 阶段研 结 究 目标 , 以设计 阶段 为轴线 , 分析梳理各设计 阶段对工程有 重大影 响 的主要 接 口内容 、 口 目的 、 口执行方 接 接 式, 提出 了车辆基地接 口管理流程和 主要技术 接 口风险及防范措施 。 研 究结论 : 轨道交 通车辆基地项 目设计 , 应根据各设计 阶段研 究 目的, 车辆基 地工程对应设计 阶段应 达到 的 目标 , 重视接 口清理 、 理顺接 口关 系 、 明确接 口标 准 、 抓住接 口重点 , 把握接 E风险防范措施 。 l 关键词 : 轨道交通 ; 车辆基地 ; 口管理 接 中 图分 类 号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U11 A
城轨线路与站场项目五车辆基地

● 还设有运用车间、运转值班室、驾驶员待班室等驾驶员出乘用 房,以及列车、车载信号检修用房。
1、停车库 隔离 开关 ● 设置自动防灾报警设备
● 架空接触网或接触轨应进库, 接触轨加防护装置,库线两 端和库外线之间及停车台位 之间设置隔离开关。
南宁地铁新村停车场
亚洲最大的地铁停车场
上海地铁富锦路停车场
任务三 车辆段认知
一、车辆段功能
●1) 承担所属线路的车辆停放、清洁、列检及编组作业。 ● 2)承担所在线路车辆的定修(年检)及以下车辆检查
维修和临修工作。 ● 3)承担所属线路和由多条联络线互相沟通的线路的车
辆架修、大修工作。 ● 4)承担车辆部件的检测、修理工作,满足车辆各修程
● 双月检库、 ● 定修库 ● 架修库。
● 检修库及其辅助车间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车辆的配属量、车辆 的修程、检修方式及其工艺流程,同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地形条件、 工件运输线路以及安全、防火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2、检修库
● (1)双月检修库:完成列车双月检作业。双月检要在库内对列车 的走行部、车体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为便于作业和保证安全, 线路采用架空形式(立柱式轨下基础)。
对互换部件的需求。 ● 5)具备综合检修基地功能,保障线路各系统正常运行
二、车辆段组成
● 车辆段主要划分为检修区和运营区,主要任务是承担车 辆的运营及各种定期检修作业。
● 所有的检修工作均集中在检修区进行, ● 运营区主要负责段属车辆的停放、列检和乘务工作。 ● 车辆段主要由停车库、检修库、列检所、运用管理部门、
二、停车场的设施
● 停车场配备车辆运行、整备和日常检查维修及配套设施, 主要有停车列检库、不落轮镟床库、调机库、临修库和 车辆自动洗刷库及出入段线、洗车线、试车线、存车线、 牵出线等各种辅助线路;主要设备有调机车、不落轮链 床、自动洗车机、车辆救援设备、架车机以及起重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应满足容量大、安全、快速、舒适、 美观和节能的要求,其主要特点如下。
1.安全可靠性高,载客能力强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主要在市内和市郊运行。它的运 营条件与铁道车辆有所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要在地下隧道、高架线路和地面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旋转电动机驱 动车辆和直线电动机驱动车辆;按车辆制造材料可分为钢骨架车 辆和合金材料车辆;按供电方式可分为接触网供电车辆和接触轨 供电车辆;按车辆连接方式可分为贯通式车辆和非贯通式车辆。
5.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编组
按照运营需求,将各独立的车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运行体,就称为车辆编组。车辆编组应考虑线 路坡度、运营密度、站间距离、舒适度、安全可靠性、工程投资、客流大小等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车辆 基地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 的基本知识。
掌握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 的基本组成。
掌握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 基地的基本 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车辆基地
5.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本知识
5.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成
5.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一般是指地铁车辆和轻轨车辆, 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是运输乘客的载 体,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轨道线路运行,站距短,线路曲线半径小,坡度大;客流量大而集中,乘客上下 车频繁,高峰时会超载。
2.车辆性能好,加减速度快,制动效果佳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因站距短,车辆在最高速度运行是
01 困难的,所以需要有较高的启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以达到启动快、停车制动距
离短、提高车辆平均速度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编组通常由3~8节车辆组成,可以是全动列车编组,也可以是动拖结合编组, 依线路、客流、车型情况而定。在编组方式中,以M表示动车,T表示拖车,c表示带有驾驶室,p表 示带有受电弓。我国地铁列车常用编组形式有四节编组(二动二拖)、六节编组(三动三拖或四动两 拖)、八节编组(六动两拖)等。列车两端的车辆必须带有驾驶室。四节编组的形式是Tc-Mp-MpTc;六节编组的形式可以是Tc-Mp-M-Mp-M-Tc,也可是Tc-Mp-M-M-Mp-Tc;八节编组的形式可 以是Tc-Mp-M-Mp-M-Mp-M-Tc,也可以是Tc-Mp-M-Mp-M-M-Mp-Tc。列车编组示意如图5-1所 示。不同城市列车编组方式有所不同。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种类很多,性能各异,但其结构 大致相同,由车体及内部设备、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 制动装置、空调通风系统、车辆电气牵引系统、辅助供 电系统、列车控制及诊断系统等部分组成。
5.2.1 车体及内部设备
车体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重要的组成部件 之一,位于转向架上,其主要功能是运载乘客, 承受和传递载荷,安装传动机构、电气设备和内 部设备等。
放区域等,内部服务于乘客的设备较简单。
1. 车体的特征
4 对车辆质量限制较为严格,设计时讲求车体轻量化,以降低高架线路的工程投资。 5 车体的防火要求严格,采用了防火、阻燃、低烟和低毒的材料。 6 对车辆的隔声、减振、隔热要求严格,最大限度地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3.牵引效率高,能源消耗低
01
车辆的设计应遵循减少能耗、减少发热设备的原则,以降低隧道内的温度,
为此应尽量减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自重,选择效率高的传动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4.牵引方式灵活,适应能力强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方式较为灵活,包括动力集中牵引、动力分散牵引等
01 。由于行车密度大,地下铁道的通信信号比较复杂,为确保安全行车,车载通信信
5.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是技术含量高且集中的机电设备,也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中关键的设备。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结构和性能不尽相同,种类繁多, 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牵引动力配置分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牵引动力配置可分为动车(motor ,用M表示)和拖车(trailer,用T表示)。动车本身带有动 力装置,即装有牵引电动机,具有牵引和载客的双重功能。 动车又可分为带有受电弓的动车和不带受电弓的动车。拖车 本身没有动力牵引装置,需要通过动车的牵引拖带来实现运 行,仅有载客功能,可设置司机室(用Tc表示),也可带受 电弓。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营时一般采用动拖结合、固定 编组,从而形成电动列车组。
2. 按车辆规格(车体宽度)分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按车体宽度不同可分为A型车(宽度为3 m)、B型车(宽度为2.8 m)和C型车(宽度为2.6 m)三种。 A型车为高运量地铁车辆的基本车型,轴重较重,载客人数较多, 车体尺寸较大,单向运能为每小时5万~7万人次;B型车为大运 量地铁车辆,相对A型车各项指标值均较小,单向运能为每小时 3万~5万人次;C型车更小,一般为轻轨车辆的基本车型,单向 运能为每小时1万~3万人次。
5.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编组
图5-1列车编组示意图
另外,国内列车编组方式中车型表示方法有的采用A 、B、C等字母来表示。其中,A代表带驾驶室的拖车; B代表带受电弓的动车;C代表不带受电弓的动车。例 如,上述六节编组的列车Tc-Mp-M-M-Mp-Tc,可表 示为A-B-C-C-B-A;八节编组的列车Tc-Mp-M-MpM-M-Mp-Tc,可表示为A-B-C-B-C-C-B-A。
号设备及车辆的控制系统应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5.乘车环境优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
01
辆的悬挂系统比大铁路要求高,地下铁道车辆的车厢内除采用机械式通风换气来改善 车内空气品质外,还增设空气调节装置,提高乘坐舒适性,并改善司机的工作条件。
同时,在降低车厢内来自轮轨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噪声上也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
1. 车体的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是城市公共交通或近郊客运所选择的特殊运输方式,车体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1 由于是服务于市内及近郊的公共交通,因此车体的外观造型和色彩美观应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2 列车一般采用四节、六节或八节的编组形式,由动车与拖车组成。 3 为了增加载客量和利于乘客疏散,车厢内座位较少、车门多且开度大,一般设有残疾人轮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