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0•【字号】泰政办发〔2021〕82号•【施行日期】2021.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30日泰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泰州,推动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推进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泰州市质量发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全市以品质泰州建设为目标,树立全面、全程、全员的质量观,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品质、社会文化品质、生态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
立足于服务高质量发展、系统思维、市民满意,致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发展质态明显提升,质量综合状况稳中向好,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质量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已逐步建设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其中医药、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2020年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实现销售收入3676.8亿元。
在国内首创《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发布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制定实施《泰州市标准化条例》,2018年泰州市政府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的任务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技术中心的运行和发展,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条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和运作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的中枢。
第三条企业技术中心的任务是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四条企业技术中心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市场竞争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企业技术中心的任务和职责由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和协调。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担任主任,技术中心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等组成。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技术中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事项。
第六条企业技术中心应当建立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在企业中的协同作用。
第七条企业技术中心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对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八条企业技术中心应当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第二章技术研发第九条企业技术中心应当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确定技术研发方向和目标。
第十条技术研发项目应当经过论证和评估,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技术研发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应当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项目责任和任务分工。
第十二条技术研发项目应当按照计划和任务进度进行,确保研发成果的质量和进展。
第十三条技术研发项目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评估和处理项目的技术、经济和安全风险。
第十四条技术研发项目的成果应当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进行合法的申请、登记和保护。
第十五条技术研发项目的验收应当按照评审手续和标准进行,确保成果符合技术指标和市场需求。
第三章成果转化第十六条技术研发成果应当进行市场评估和商业化分析,确定成果的商业化价值和转化方式。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

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申请单位:靖江市永盛光电科技申请日期:2015年6月4日(一)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靖江市永盛光电科技是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公司主营产品为液晶显示用LED侧发光背光源,主要运用于手机、携带游戏机、平板电脑、工控仪表、车载显示等各种液晶显示器领域。
公司前身靖江市永盛橡塑厂,创建于1998年,生产各种塑料件;自2001年起,开始生产TN\STN液晶显示背光源;2005年起,开始生产CSTN\TFT等高端彩色液晶显示背光源。
目前,工厂面积10000㎡,建筑面积近4000㎡,员工80余人,其术开发人员18余人,拥有1000㎡的千级全封闭净化组装车间,600㎡的万级全封闭净化注塑车间,AAA级资信单位。
公司在技术、产线、人才等方面有了深厚的积累,以激情、高效、共赢为核心价值观,以创造精彩、引领视界为使命,以成为备受社会尊重和员工热爱的企业为愿景,以科技为本,公司目前拥有多项超薄背光源技术,创新服务于消费类和专业类全球显示市场。
公司为自然人资本,主要销售客户为世界知名液晶厂家,截至2014年12月,公司总资产9782万元,销售12212万元,负债率84%。
公司预计2015年销售突破3个亿。
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司长期与国外企业Philips、SHARP等保持合作关系,公司的目前拥有导光板、蚀刻导光板、导电胶按键硫化生料摆放模、一种导电胶按键硫化加工方法等专利9项,近期开发的“压缩模成型”技术,正在预申报相关专利。
公司拥有各种先进大中型自动、半自动精密生产设备和检测、实验设备公司。
公司新厂区占地40亩,投资近1.8亿人民币,正在加紧建设过程中。
目前,公司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LED背光研发、制造供应商。
公司已通过ISO9001、IS014001以及TS16949等体系认证。
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完全符合欧盟ROHS环保要求。
三、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产品不断的进行更新换代,其更换频率也越来越快,随之对各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等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等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1.10.13•【字号】苏经信科技[2011]1002号•【施行日期】2011.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税、江苏省地税、南京海关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苏经信科技〔2011〕1002号)各市经信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海关: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2010年新修订的《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经企业申报、各地推荐、专家核查、综合审核、现场考察等程序,现认定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等165家企业技术中心为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见附件)。
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要以此为契机,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
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在项目扶持、科技计划、税收优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认真做好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努力提升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省经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评价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滚动调整制度,不断提高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水平。
附件: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省地税南京海关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附: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1、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南京宝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南京海尔曼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南京中电熊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苏州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苏州新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苏州市青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7、江苏神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8、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9、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1、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2、苏州斯迪克电子胶粘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3、圣欧(苏州)安全防护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4、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5、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6、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7、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8、苏州吉人漆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9、中屹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0、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1、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2、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3、江苏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4、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5、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6、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7、无锡市军工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8、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9、无锡市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0、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1、凌志环保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2、江苏共昌轧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3、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4、无锡市中达电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5、无锡锡能锅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6、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7、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8、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9、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0、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1、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2、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3、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4、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5、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6、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7、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8、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9、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0、丹阳中超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1、江XXX昌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2、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3、江苏海田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4、威和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5、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6、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7、扬州天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8、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9、江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0、英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1、江苏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2、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3、江苏馋神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4、扬州市刘氏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5、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6、扬州玉器厂技术中心77、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8、扬州北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9、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0、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1、江苏浩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2、扬州赛尔达尼龙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3、江苏菲达宝开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4、仪征市中兴涤纶纤维厂技术中心85、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6、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7、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8、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9、江苏永益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0、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1、泰州市华强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2、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3、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4、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5、江苏利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6、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7、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8、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9、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0、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1、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02、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3、江苏三上机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4、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5、江苏创导空调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6、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7、江苏徐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8、徐州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9、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0、江苏神舟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1、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2、江苏象王起重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3、江苏双鑫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4、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5、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6、江苏中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17、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8、马恒达悦达(盐城)拖拉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9、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0、江苏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1、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2、江苏高和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3、盐城中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4、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5、江苏咸中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6、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7、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8、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9、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30、江苏佳宇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1、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2、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3、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4、江苏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5、江苏玖久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6、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7、江苏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8、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9、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0、江苏凯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1、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2、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3、昆山华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4、江苏昆山协孚人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5、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6、昆山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7、张家港市江南锅炉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8、泰博制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9、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0、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1、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2、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3、江苏爱康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4、江阴市润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5、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6、江阴东华铝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7、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8、江阴众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9、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0、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1、江阴市恒润法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2、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3、江阴新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4、江苏海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5、远见风能(江阴)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泰政发〔2017〕142号

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政策措施的通知泰政发〔2017〕142号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关于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8月14日关于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政策措施为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政策。
一、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一)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制度。
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2018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2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3亿元;到2020年,全市财政统筹各类科技投入资金和基金三年累计100亿元。
完善财政科技资金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持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全面落实国家、省普惠性科技财税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75%。
研究探索鼓励和促进研究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的便利化措施,科技创新奖励支出和学科带头人、核心研发人员、科研协作辅助人员的薪酬可在企业研发预算中单列。
(三)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常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常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常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规范和加强常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技术中心是指:在全市工业重点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建立的具有技术创新方面示范和导向作用以及行业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企业、行业内的技术经济组织。
第三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
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7月31日。
第四条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健全,具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市同行业或者同领域中具备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企业年销售收入不低于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可适当放宽;企业技术中心经费纳入企业财务年度预算,中心财务实行单独核算,年度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企业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30人;有较完善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的组织架构。
企业不少于与一家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企业两年内(指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7月31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下列情况: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走私行为;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
第五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程序:企业向各辖市、区经信局(经发局)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常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附件一)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附件二)。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五金与厨卫》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
现产业化的决定》,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规范和加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科学技术进步法》,特制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现予以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总页数】3页(P32-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摘录
2.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3.《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5月20日开始施行
4.《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5月20日开始施行
5.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颁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11版)

石家庄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促进和规范我市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的建设和成长,充分发挥石家庄市认定技术中心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依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在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基础上,可申请建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对我市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效明显的企业技术中心,市予以认定,并不断引导、促进和完善,为升级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技术中心创造条件。
第三条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负责我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对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四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截止日期为每年4月10日。
第五条申请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申请企业必须是在我市辖区内进行工商注册和纳税的企业法人,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
(二)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中处先进地位,在我市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具有较完善的研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发投入,研发与创新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五)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队伍。
(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较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七)企业两年内(指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4月10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1)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规范和加强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泰州市关于工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暂行办法》(泰政办发[2000]77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泰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泰州市经贸委)对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定 第三条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 第四条 申请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具备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近3年企业不亏损。 2、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3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 3、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与能力,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不低于30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4、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第五条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程序 1、市直企业向泰州市经贸委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其它企业向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附件一)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附件二)。 2、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企业名单,签署推荐意见,并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泰州市经贸委。 3、泰州市经贸委依据国家和省产业政策、认定条件等进行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并予以发布和授牌。 4、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自泰州市经贸委受理申请之日起, 60个工作日之内发布认定结果。 第三章 评价 第六条 按照国家和省产业政策、认定条件等,泰州市经贸委对市直企业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和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对本辖区内的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每逢尾数为3、6、9的年份进行一次评价。 第七条 评价程序: 1、数据采集。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将评价材料报所在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市直企业报泰州市经贸委。评价材料包括:《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附件三)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附件二)。 2、数据初审。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对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进行初审,出具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泰州市经贸委。 3、数据核查。泰州市经贸委负责全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核查会议和实地核查等。 4、评价结果公布。泰州市经贸委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布。 第八条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1、评价得分85分及以上者为优秀。 2、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85分之间为合格。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在65分(含65分)至60分之间; (3)逾期一个月不上报评价材料的企业技术中心; (4)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低于300万元。 (5)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低于30人。 (6)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低于300万元。 第九条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从上报评价材料截止之日起,泰州市经贸委在60个工作日内公布评价结果。 第四章 调整与撤销 第十条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其下属公司原有的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视情况调整为集团公司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 第十一条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一个月内报报泰州市经贸委,并申请更名或调整。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1、评价不合格; 2、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 3、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 4、所在企业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5、所在企业有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 第五章 管理与政策 第十三条 企业上报的申请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材料和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申请泰州市认定技术中心的企业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市认定;已是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撤消其资格且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市认定。因第十二条原因被撤销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市认定。 第十四条 对于评价得分65分(含65分)至60分的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警告,市直企业由泰州市经贸委,其它企业由所在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负责督促整改。 第十五条 泰州市经贸委对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优秀的企业,优先推荐申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优先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优先帮助企业享受有关技术进步的优惠政策,促进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泰州市经贸委负责解释。
附件一: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2、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包括主要仪器设备等。 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创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等。 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情况。 6、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创新团队以及人才培养情况。 7、企业技术中心近三年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及其经济效益。 三、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推荐意见(盖章)
附件二: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 一、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数据表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所属行业 主营业务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技术中心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电子邮件 企业网址 报告年度 序号 数据名称 单位 数据值 1 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万元 2 企业利润总额 万元 3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4 (T-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5 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 万元 6 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 万元 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 万元 7 (T-1)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 万元 8 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 项 其中:(1)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 项 (2)对外合作项目数 项 9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10 新产品销售利润 万元 11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万元 12 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 万美元 13 企业职工总数 人 14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万元 15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 人 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 人 16 技术中心职工人数 人 17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 万元 18 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万元 19 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 人 20 技术中心博士人数 人 21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月数 人月 22 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 个 23 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 个 24 通过国家和省认证实验室数 个 25 当年完成的科技项目数 项 26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专利数 项 其中:拥有的发明专利数 项 27 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项 其中: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项 28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 项 29 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数 个 其中:驰名商标数 个 30 企业获得的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数 个 其中:中国名牌产品数 个 31 获国家和省科技奖励项目数 项 其中:获省科技奖励项目数 项
注:当年指统计年度,(T-1)年指统计年度之前一年。
企业负责人签字: 企业盖章:
各市(区)经贸委(经发局)、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医药园区经发局审核意见:
二、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 1、列入国家统计的企业需提供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B107-2表)复印件、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B107-1表)复印件。未列入国家统计的企业应参照上述两个表的格式填报后提交。 2、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3、企业集团应将下属企业的B107-2表、B107-1表分别合并后填报,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别进行合并填报。 4、评价指标的证明材料主要包括:(1)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和外部专家;(2)对外合作项目;(3)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4)在研和完成的全部科技项目;(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明细;(6)拥有的专利及受理的专利申请;(7)制定和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8)国家、省认证实验室;(9)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江苏省名牌;(10)新产品销售和利润;(11)获国家和省科技奖励。
附件三: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泰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时需要提交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前两年度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