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起源、历史及没落

合集下载

红茶研究报告

红茶研究报告

红茶研究报告1. 引言红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品,尤其在中国和印度等地。

本报告将对红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包括红茶的历史、制作工艺、品种以及健康效益等方面。

2. 红茶的历史2.1 茶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据说茶叶最早是在公元前2737年发现的。

传说中的神农氏发现了一种植物的叶子可以泡水喝,这就是茶叶的雏形。

2.2 红茶的发展红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中国。

在这个时期,制茶师傅开始尝试发酵茶叶,使其产生红褐色的颜色和独特的香气。

这就是红茶的诞生。

3. 红茶的制作工艺3.1 采摘红茶的制作从采摘开始。

一般来说,茶农会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采摘茶叶,这时茶叶的含水量较低,营养成分较为丰富。

3.2 发酵红茶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是一个关键步骤。

采摘回来的茶叶会经过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步骤。

发酵的时间和温度会影响红茶的口感和香气。

3.3 烘干发酵后的茶叶会进行烘干,以保持其口感和香气。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控制得当,以免茶叶过干或过湿。

4. 红茶的品种4.1 正山小种正山小种是一种非常有名的中国红茶,产于福建省。

它的茶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口感鲜爽,香气独特。

4.2 云南滇红云南滇红是中国的另一种有名的红茶,产于云南省。

它的茶叶条索粗壮,色泽金黄,口感浓厚,香气芳香。

4.3 阿萨姆红茶阿萨姆红茶是印度的代表性红茶,产于阿萨姆邦。

它的茶叶颗粒大而饱满,色泽深红,口感浓烈,香气醇厚。

4.4 锡兰红茶锡兰红茶是斯里兰卡的特色红茶,产于锡兰。

它的茶叶颗粒均匀,色泽明亮,口感柔和,香气清新。

5. 红茶的健康效益5.1 抗氧化作用红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5.2 提神醒脑红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神醒脑,增强大脑的活力和注意力。

5.3 促进消化红茶中的鞣酸能够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部不适。

5.4 降低胆固醇红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红茶ppt课件

红茶ppt课件
可分为祁门红茶、滇红、 闽红、川红、宜红、宁红 、台红、湖红和越红等。
02
红茶的制作工艺
采摘
采摘时间
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采摘,具 体时间视茶叶生长情况而定。
采摘标准
一般选择嫩芽和一芽一叶,以保证 茶叶的品质。
采摘方法
手工或机械采摘,应避免损坏茶叶 。
萎凋
自然萎凋
将采摘的茶叶平铺在特制的萎凋 槽上,利用自然风力吹干茶叶表 面水分。
发酵时间
通常在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视茶叶品质和发酵程度而定。
干燥
干燥方式
采用烘干机或晒干等方式将茶叶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并保持茶叶的品质。
干燥温度
一般控制在80-90℃左右,时间根据茶叶具体情况而定。
03
红茶的冲泡方法
茶具选择
茶壶
选择壶身较大、壶壁较厚、保温 性能好的茶壶,以充分提取红茶
的香气和滋味。
05
红茶的选购与储存
选购技巧
观察茶叶外观
优质红茶的茶叶颜色应均匀,呈深红色,表 面有光泽,无碎叶和杂质。
品尝茶汤味道
优质红茶的茶汤应醇厚回甘,口感顺滑,无 涩味。
闻茶叶香气
优质红茶应具有浓郁的茶香,无异味。
查看茶叶来源
选择来自可靠茶园的红茶,以确保品质和安 全。
储存方法
密封储存
将红茶袋密封,以防止空气和湿气进 入,导致茶叶变质。
感谢观看
红茶的传播
01
02
03
17世纪
红茶在荷兰和英国广泛传 播。
18世纪
红茶传入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19世纪
红茶传入印度、斯里兰卡 、越南和泰国等地。
红茶的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

祁门红茶历史和传说

祁门红茶历史和传说

祁门红茶历史和传说祁门红茶简称祁红,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

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历史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

创始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庄引入北平,在市场获得了成功。

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

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祁门红茶历史和传说据说(此处缺少史料佐证)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

由于当时江西宁州生产红茶已经超过20年历史,品质稳定可靠,安徽茶商(包括余干臣在内)鼓动建德茶区的茶农仿制"宁红茶",成品在市场上被称为“建德红茶”。

随着胡元龙创始的祁门红茶的诞生,由于茶叶品质类似,此后建德红茶、祁门红茶与宁州红茶在出口市场上长期为竞争对手。

余干臣的弟子学徒有陈尚好等人。

从1875年余干臣在历口开办茶庄,陈尚好自幼在茶庄学艺,多年以后学技精湛,回正冲村自办茶号尚好坊。

祁门红茶的故事传说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

1876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

红茶 课件

红茶 课件
红茶文化也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如加入西方的咖啡文化元素等,这些融 合为红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国红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 到唐朝,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 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红茶的冲泡、品饮和 展示过程中,融入了许多艺术元素,如茶具的选择、泡茶的技巧、茶席 的布置等。
红茶的冲泡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如水温、浸泡时间、茶叶用量 等,这些技巧的运用能够让红茶的香气和味道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出红
03 红茶的冲泡与品鉴
红茶的冲泡技巧
选用适宜的茶具
红茶的冲泡最好使用瓷器或玻璃器皿,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红茶的色 泽和香气。
适宜的水温和水质
红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0-95摄氏度之间,水质以软水为宜,可以选 用纯净水或优质矿泉水。
投茶量与浸泡时间
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一般投茶量为3-5克,浸泡时间在3-5分钟之间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红茶与友人的分享
与朋友一起品饮红茶,分享彼此的 感受和心得,能够增进友谊,增强 交流。
04 红茶的营养与健康
红茶的营养成分
茶多酚
红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具有抗氧化、抗炎、
抗菌等作用。
咖啡因
红茶含有一定量的咖啡 因,具有提神醒脑、利
尿等作用。
氨基酸
红茶含有多种氨基酸, 如茶氨酸、谷氨酸等, 具有镇静安神、调节情
红茶的历史发展
01
红茶在清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推 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茶叶的主 流品种之一。
02
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红茶逐渐 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了国际茶 叶市场的主要产品。

红茶历史传说与故事

红茶历史传说与故事

红茶历史传说与故事相对于其他茶叶品种,红茶的产生较晚。

关于红茶的由来,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既然是传说,真假就不需计较,看看也只当娱乐罢了。

一个版本是正山小种是红茶的鼻祖,因此正山小种的产生即红茶的产生。

传说在战乱期间,有一支军队开抵星村驻扎于茶场,时逢采茶季节,士兵们看见满地的茶菁,于是以茶菁为床,就这么睡了一夜。

结果,当士兵走后,茶农们回来,发现茶菁因受压与放置过久缘故,均已发酵变黑,茶农们在不得已之下,只好以锅炒与松柴烘干,不料这种特殊气味的茶竟然颇受好评,从此便有了一种正山小种红茶。

红茶故事传说另一个版本则传说有一次满载茶叶的大船,从福建的口岸驶往英国途中,遇到风暴而迷失方向,经历了一年半载之后才到达英国的码头。

当英国商人打开箱子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本是绿黑的茶叶,怎么变成了红色,而且发出了与平时不同的甜香味。

开汤之后,平时是绿色的茶水如今却变成金黄色,好象皇室饮用的香槟,邀为英国皇室人员所喜爱,特下令年年进贡这种带有金黄色香槟般液体的茶叶。

传说是真是假我们无从判断,但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红茶的制作工艺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发酵,至于红茶的真正起源,就留给历史学家们去鉴证吧。

红茶现代故事夜了,外面飘着这个城市今年秋后的第一场雪,房间里有点冷飕飕的。

天气预报今夜最低零下18度。

隔窗的世界被飞舞着的细细的小雪笼罩着——又一个冬天到了。

她泡了一杯汤色浓艳的红茶,杯口散发着腾腾热气,杯里的茶叶一片片不停地舒展、漂浮,然后起落。

就像人生的段段沉浮。

心绪也随着热气穿越时空,约会那日午后。

那年三月末的北方天气依旧像冬日。

大地上覆盖着薄薄的、灰色的残雪,空气中仍然窜着前几日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阴冷、萧瑟、彻骨。

寒风中,长发一次一次地拂过那张清丽的、气质的、自信的脸。

长长的白色羊绒围巾也在冷风中朝着风的方向不停地伸展。

美丽茫然的眼神,流露着淡然和慵懒。

她习惯性地甩了甩长发,轻轻地抿了一下唇。

仰面迎着风吹了一会儿,也让风梳理着发丝。

红茶种类名称大全

红茶种类名称大全

红茶种类名称大全红茶,是一种香气浓郁、口感丰富的饮品,深受人们喜爱。

而在红茶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红茶的种类名称大全。

1. 中国红茶。

中国红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也是红茶的发源地。

其代表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金骏眉等。

中国红茶以其独特的鲜香和浓郁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2. 云南红茶。

云南红茶是中国红茶中的一大类,主要产于云南省。

其特点是茶汤鲜亮,滋味醇厚,香气独特。

代表有滇红、滇红金芽等。

3. 印度红茶。

印度红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红茶之一,主要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印度南部的红茶产区。

其特点是茶汤浓厚,滋味浓郁,带有一定的麦香和酒香。

代表有阿萨姆红茶、达啦曼红茶等。

4. 斯里兰卡红茶。

斯里兰卡红茶,又称锡兰红茶,是斯里兰卡的特产茶。

其茶汤呈现出红褐色,口感饱满,香气独特。

代表有锡兰红茶、努沃勒埃利耶红茶等。

5. 肯尼亚红茶。

肯尼亚红茶是非洲红茶的代表之一,肯尼亚的红茶产量在非洲国家中名列前茅。

其茶汤呈现出红褐色,口感醇厚,香气独特。

代表有肯尼亚红茶、马拉瓜红茶等。

6. 茶乡红茶。

茶乡红茶是中国红茶的一大类,主要产于福建省。

其茶汤呈现出红褐色,口感醇厚,香气独特。

代表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武夷红茶等。

7. 阿萨姆红茶。

阿萨姆红茶是印度红茶的代表之一,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

其茶汤呈现出红褐色,口感浓厚,香气独特。

8. 红茶拼配。

红茶拼配是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红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茶。

通过拼配,可以调和各种红茶的特点,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口感和香气。

以上就是红茶种类名称大全,每一种红茶都有着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红茶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品味红茶的魅力,享受红茶带来的愉悦和惊喜吧!。

红茶知识大全PPT课件

红茶知识大全PPT课件
纯净水
纯净水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不含 任何杂质或异味,能够最大程度 地展现红茶的香气和味道。
冲泡水温与时间
水温
根据红茶的种类和等级,选择适宜的水温进行冲泡。一般来说,高档红茶需要用90-95℃的水温冲泡,中档红茶 则需要用85-90℃的水温冲泡。
时间
冲泡时间根据红茶的种类和个人的口味来调整。一般来说,高档红茶的冲泡时间在3-5分钟之间,中档红茶的冲 泡时间在5-7分钟之间。如果喜欢浓一点的口味,可以适当延长冲泡时间,但不宜超过7分钟,以免影响口感和营 养价值。
红茶进出口情况
全球红茶的进出口贸易活跃,主 要出口国为中国、印度和斯里兰 卡,而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则是 主要进口国。
红茶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健康意识提升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红茶的 保健功能逐渐受到关注,市场需求将 进一步扩大。
品质与品牌竞争
未来红茶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品 牌和品质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 素。
01
红茶的营养价值与 健康益处
富含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物质
红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 酚、儿茶素等,这些物质有助于抵抗 自由基的损害,预防细胞损伤和疾病 的发生。
抗衰老作用
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红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降低患癌 症的风险。
红茶中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缓皮肤 老化,减少皱纹的出现,保持皮肤紧 致有弹性。
总结词
红茶起源于中国福建,是六大茶类中的一种,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色泽 偏红而得名。
详细描述
红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福建,据史料记载,红茶最早出现在明朝末年。当时 ,福建地区的人们开始将茶叶经过发酵、揉捻、干燥等工艺处理后制成红茶。随 着时间的推移,红茶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红茶起源

红茶起源

红茶的起源和红茶的种类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

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红茶种类一、祁门红祁门红茶,是我国传统红茶种类中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

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

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

祁红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着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种类二、滇红滇红茶,属大叶种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是我国红茶的后起之秀。

其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

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红茶。

因其采制时期不同,而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

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

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

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

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

风庆、云县、昌宁等地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茶,毫色多呈金黄。

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内质香郁味浓。

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

滇南茶区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种类三、闽红闽红茶系政和、坦洋和白琳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

三种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红茶种类四、政和政和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

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茶起源、历史及没落一、世界红茶之源-正山小种红茶世界红茶之源--“正山小种”红茶,作为世界红茶的始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于明朝中后期,诞生于中国武夷山桐木,由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创。

从正山小种到世界统饮名茶,由桐木走到世界的每一个红茶之印迹,都有着一段品不尽、道不完的红茶之韵!据史料记载,桐木在宋代称崇安县仁义乡,这里的劳动者主要经济来源靠桐油及制作绿茶类的“龙团凤饼”贡茶为生。

由于桐油生产的繁荣,当地大量地种植油桐树,受桐油发展的影响,这一地区地名曰桐木,这里又是出入中原的关口,故曰桐木关,正山堂江氏家族世代生活于此。

在江氏家族内,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正山小种红茶产生的说法:大约在明朝后期某年采茶季节,有一北方军队路过桐木关庙湾,夜晚驻扎在当地的木制茶叶加工地点,睡在了茶叶青叶上。

待到天明军队离开后,茶叶青叶已经变软发红,而且带黏性。

江氏族人非常着急,为了尽量挽回损失,族人决定把已经变软的茶叶搓揉成条,并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的枯萎材块作为燃料来烘干已经带黏性的茶青。

待到茶叶烘干后,原来红绿相伴的茶叶变的乌黑发亮,并且带有一股松脂的香气。

可是烘干好的茶叶在当地并没有人愿意买,于是江氏族人把这种烘过的茶叶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期望能尽可能地挽回些损失。

令人没有想到的时是,当第二年的制茶季节将来临时,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于原来茶叶几倍的价格来收购这种乌黑并且带松脂香味的茶叶,并且付了现款。

之后,在高价格的驱动下,这种乌黑、带有松脂香味的茶叶越做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兴旺,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广。

江氏族人根据这种茶叶的颜色,称其为“乌茶”,在方言中,乌是黑的意思。

后来为了与桐木关外冒充这种红茶的茶叶相区别,江氏族人称其为“正山小种红茶”,“正山”即为真正的高山上的茶,“正宗”的意思。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最先它是以治病功能在药店出售,而此时世界其他红茶均未诞生。

但随后红茶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

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带去几箱中国“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嫁妆。

随后,安妮女王提倡以茶代酒,将茶引入上流社会,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当时的珍品,后逐渐演化成“下午茶”。

1876年,祁门红茶在正山小种红茶的基础上试制成功,随后,中国各地的工夫红茶也以沿袭正山小种工艺的方式,慢慢发展出了滇红、闽南红茶等各地工夫红茶。

二、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有什么不同1、地域范围界定: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就在武夷山桐木关。

据《中国茶经》记载“桐木之内,方为正山”,凡是桐木关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

而武夷山附近或者其他地区所产的茶称外山,以区别桐木关以外所产的小种红茶。

2、制作工艺要求:正山小种为红茶的始祖,也是红茶中最为经典与传统的茶种,真正的正山小种红茶需要以武夷山地区高山茶树茶叶为原料,以传统技艺并经过马尾松的天然烟焙工艺制得。

3、品质上的差异:正山小种乃是高山茶,具备特殊的高山韵,滋味醇厚,且耐冲泡耐存放,外山小种大多是低山茶叶,底蕴薄,且不耐冲泡。

三、为什么说正山小种是红茶始祖自“正山小种”红茶出世以后,先后产生了四大红茶(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据史料记载祁门红茶是1876年由一个在福建崇安县任县令的余干臣回家乡后,把福建“正山小种”红茶制法带回去,在当地设红茶庄试制成功的。

此后才有后来品种不断增多的工夫红茶的出现。

见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所著《茶经述评》中详细记载了红茶的传播是由武夷山(崇安)向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又传到安徽东至最后才传到祁门,产生祁门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早在1604年以前就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最先它是以治病功能在药店出售,而此时世界其他红茶均未诞生。

据史料记载,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是在1848年,英国人罗伯特•福钧在利益驱使下窃取了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把茶叶移植到印度加尔各答后渐渐培育出的。

随后,中国各地的工夫红茶也以沿袭正山小种工艺的方式,慢慢发展出了滇红、闽南红茶等各地工夫红茶。

由此可以推断“正山小种”红茶是红茶之祖,桐木是红茶的发源地。

四、红茶发展历史1、红茶传入欧洲红茶的历史是从17世纪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始的。

从那时候起欧洲从中国进口红茶,这样才真正有了红茶。

据史书记载,欧洲进口红茶的确切时间是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他们最先把红茶带到了欧洲,随后饮用不发酵的绿茶的习惯传到了法国和英国。

说到红茶人们自然会想到英国。

实际上,荷兰是欧洲最先开始饮茶的国家,他们从17世纪30年代就开始有饮茶的习惯,而英国人则是从17世纪50年代才开始饮茶。

虽然那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和亚洲的贸易往来,但是重点在印度,而当时的印度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直到19世纪人们才发现了印度的阿萨姆红茶。

2、红茶在英国的发展1662年,西班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公主嫁中有许多当时非常珍贵的红茶和砂糖,她每天都要在红茶里加入大量砂糖饮用,受凯瑟琳的影响这种饮茶方式开始在贵族流行,至此红茶盛行开来。

后来,英国不满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所有红茶贸易,便悍然发动了对荷战争。

在战争达到白热化的1669年,英国制订了禁止从荷兰在进口红茶的法律。

最终英国取得该场战争的胜利。

从此英国夺取了荷兰在亚洲的红茶贸易权,并以中国福建、厦门为根据地开始红茶贸易。

1689年中国的红茶被直接通过海运送到英国。

那时红茶刚从船上卸下,伦敦大街小巷便传来叫卖声,往往家里藏有红茶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为什么许多贵族家里是主妇来烹茶呢?原因有二:一是显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其二便是防止某些客人的“顺手牵羊”,可见红茶之重。

当时英国从厦门购入的红茶近似于现在红茶中的半发酵茶—武夷茶。

因为红茶呈黑色,又名乌茶。

这样,人们的喜好渐渐从不发酵的绿茶转移到半发酵茶,红茶文化也最终在欧洲开花结果。

3、波士顿倾茶事件---打破了茶叶贸易垄断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红茶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并深受喜爱。

美国施行殖民统治的英国,垂涎于美国这个巨大的新兴红茶消费市场,特别制定了征收高额红茶贸易税的法律——《印花税法》,并于1765年开始执行。

法案一经颁布就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抵制,并在美国掀起了抵制英货的运动。

英国虽然迫于压力取消了法案,但依然保留了很高的茶税英国的这种做法更加激化了美国的反高税收运动。

终于,在1773年爆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一些美国青年袭击了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商船,把商船上堆放的342箱红茶倾倒进大海里。

)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开端,美国的各个港口也纷纷效仿,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4、发现阿萨姆红茶1823年,揭开红茶历史新的一页。

英国探险家罗伯特•布鲁斯在印度的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树。

这就是现今的阿萨姆红茶,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红茶的新品种。

1839年,全新的阿萨姆红茶正式诞生。

随后在1845年,英国人发现阿萨姆红茶叶片较大,比现在的中国红茶更适合批量生产。

于是他们把阿萨姆红茶和中国红茶进行杂交后在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人工种植这一新品种。

自此,英国的茶文化广泛地流传开来。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自1874年W.S.莱尔(W.S.Lyle)发明第一台揉捻机后,1876年乔治·里德(George Reld)又发明了切茶机.将条形茶切成短小而细的碎茶,红碎茶则正式出现。

再经近百年的发展,各种新的机具不断发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断出现,各类制法大致确定,产品花色基本定型,消费的习惯已经形成,使红碎茶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五、中国红茶的没落中国是茶叶主产地。

近代历史上,中国曾长期垄断世界市场的茶叶出口,主导着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脉搏。

茶叶也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尤其是进入19世纪以后,世界市场对于中国茶叶的需求持续走高,在1817年至1833年里,中国茶叶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普遍在50%以上,可见中国出口贸易对茶叶的倚重。

英国人帮助中国茶叶走向世界,当时,对于中国茶叶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是英国,它还是近代最大的国际茶叶市场。

一方面,英国本土拥有庞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得益于英国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他们掌握了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权,将茶叶贸易扩张到全球各地,间接帮助中国的茶叶打开世界市场。

中国茶商坐享其成,在供给侧牢牢控制住茶叶输出价格,就能随着不断扩大的世界茶叶市场需求,获得高额的利润。

英国市场对于中国茶叶的依赖可以从两组数据来说明。

首先,从国家之间的茶叶贸易来看,1843年到1860年间,从广州出口的茶叶基本上全部运往英国。

到了1860年代,中国外销的茶叶依然有70%-80%被运往英国市场。

其次,从英国本土的茶叶消费来看,1868年的时候,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是3.52磅,中国茶叶占93%,印度茶占7%。

可见当时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上的绝对统治地位。

中国与英国之间的茶叶贸易对英国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意义非凡。

1839年,英国进口的中国茶叶高达4000多万磅,征收的茶叶税超过300万磅,占英国国库全部收入的10%。

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已经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世界茶叶市场上,中国强势垄断茶叶的出口,英国的茶叶经济命脉掌握在中国茶商手里,掌握在清政府手里,这让英国上下处于一种强烈的不安之中,他们迫切希望打破中国人的垄断。

很快,英国人就如愿以偿。

到了19世纪90年代,英国人的茶叶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人均消费茶叶增长到5.73英镑,而中国茶叶所占的比重却急速下降到11%。

那么,短短20多年时间,中国茶叶在英国为什么不受欢迎了呢?破除中国茶商垄断,英国人在印度发展茶叶经济我们先来看是哪些地方的茶叶取代了中国茶?答案很有意思,印度茶与锡兰茶——这两个产地当时均是英国的殖民地。

原来,英国商人对中国人垄断茶叶一事耿耿于怀,他们一直在尝试培育自己的茶叶生产地,来满足自己控制的茶叶市场。

毗邻中国的印度成为了英国人的首选之地。

1838年,印度殖民地向英国出口了第一批茶叶,由此打开了印度茶叶全面扩张的道路。

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叶出口盛极而衰,在英国市场逐渐萎缩,而英国人实际控制的印度茶、锡兰茶开始高歌猛进。

到了1890年代,印度茶、锡兰茶几乎联手将中国茶赶出了英国市场。

那么,英国人为什么放弃喝中国茶?中国茶为什么丢掉了英国市场呢?这要从中国茶的主要对手印度茶说起。

19世纪中后期的印度茶,在英国人的扶持之下,确实具备了与中国茶一决雌雄的条件。

首先,印度一些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茶叶种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