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源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淋巴瘤11例的护理

中国乡村医药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淋巴瘤11例的护理黄晓苗 孙文瑞 张彩琴淋巴瘤(ML)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免疫细胞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5%[1]。
难治性淋巴瘤是在初次治疗期间仍然继续进展,或虽然经过治疗,但活检证实病灶仍然持续存在。
复发性淋巴瘤是经初次治疗完全缓解后,半年内疾病再次发展。
抗PD-1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百泽安)2019年12月27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但其输注过程中也存在各种不良反应。
我院血液科近1年收住复发和难治性淋巴瘤患者11例,住院期间均用百泽安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血液内科收住的复发和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11例,均符合血液病淋巴瘤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6~72岁。
移植后复发2例,化疗后复发9例。
患者在接受百泽安治疗前均评估全身状况,排除使用禁忌证,同意使用百泽安治疗,且签署特殊药物知情同意书。
2 护理2.1 静脉给药的护理 本组11例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前用10mL注射器回抽导管无回血后予生理盐水10mL 脉冲式冲管以确定导管在位通畅,妥善固定,保证输注顺畅。
输注时使用专用输液器(配有一个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的输液过滤器)建立输液通路,切勿使用同一输液管与其他药物同时给药。
常规医嘱生理盐水100mL+百泽安200mg静脉滴注,第一次输注时间应不短于60分钟;如果耐受良好,后续每一次输注时间应不短于30分钟。
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本院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为20滴=(1±0.1)mL。
按计算公式准确计算滴数[3]。
或使用湖南比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YS-820系列输液泵调节输液速度。
输注时避免输液管道牵拉、折叠或脱落。
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停药。
纵隔淋巴瘤、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肿块紧贴胸膜,邻近胸椎见 类圆形骨质破坏区; 冠状位图像示肿块紧贴脊柱, 明显不均匀强化,呈蜂窝状、 可见分隔; 斜冠状位图像,肿块明显不 均匀强化,其内见杂乱的供 瘤血管
节细胞神经瘤。女,28岁 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右 后上纵隔铸型生长的低密 度肿物,增强扫描局部轻 度不均质强化。
MR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可见“漩涡征”,增强扫描 晚期病灶明显不均质强化。
临床
➢ 早期常无症状,仅触及表浅淋巴结增大,或有不 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
➢ 中晚期常出现发热、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气 管、食管或上腔脉受压则出现相应症状。上墙镜 面受压时,出现颈静脉怒张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 征表现。
➢ 转移表现:1)淋巴瘤可侵犯肺、胸膜、骨骼及 全身其他器官和淋巴结。2)HD病变呈循序发展 蔓延,扩散时侵犯相邻的淋巴结或器官,仅少数 产生血行转移。3)NHL常为无序跳跃式发展
➢ 良性者边缘光滑锐利,可压迫邻近骨质造成骨 质吸收,压迹光整。
➢ 恶性者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楚,内部密度 不均匀。病变侵及椎管内外时,CT可显示病变 呈哑铃形态,诊断较容易。
影像表现(MRI)
➢ 肿瘤呈长T、长T2信号。增强扫描瘤体有明显强 化,囊变部分不强化。MRI对骨质破的显示不如 CT,但对瘤体与椎管的关系及脊髓是否受压等 显示则明显优于CT。
病理
➢ 病理上淋巴瘤分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 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 两大类,还可分为许多亚型。
➢ 霍奇金病以侵犯淋巴结为主,结外少见,常从颈 部淋巴结开始,向邻近淋巴扩散。非霍奇金淋巴 瘤常呈跳跃式,病变常广泛,结外器官易受累。
影像学表现(CT)
纵隔肿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纵隔肿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纵隔肿瘤概述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s)是指发生于纵隔内各种组织和结构内的肿瘤和囊肿,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畏寒、发热及气急等。
纵隔区肿瘤种类繁多,既有原发,也有继发。
原发性肿瘤中以良性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
纵隔实际上是指胸骨与脊椎之间的胸腔,上连颈部,下止于膈肌。
纵隔内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胸腺、胸导管、丰富的淋巴组织和结缔脂肪组织。
为了便于纵隔病变的解剖定位,通常将纵隔划分为上、下两部。
下纵隔再以心包前后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英文名称:mediastinal tumor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肺积、咳嗽、胸痹。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纵隔,胸部。
常见症状:咳嗽、胸痛、畏寒、发热。
主要病因: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X线、CT、MRI、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活检穿刺检查。
重要提醒:若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胸部存在异常肿块或平时感觉胸部不适,应尽快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治。
临床分类:常见的纵隔肿瘤包括:1、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围神经。
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
以单侧多见。
肿瘤较小时无明显症状,较大可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可发生疼痛。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可分成两大类:(1)自主神经系统肿瘤:大多起源于交感神经。
恶性的有神经母细胞瘤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良性的有神经节细胞瘤。
尚有少数发生于迷走神经的神经纤维瘤。
(2)起源于外围神经的肿瘤:良性的有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临床上这两类肿瘤表现相似,故有人统称为神经纤维瘤。
多发生于脊神经根或其近侧段,亦有少数来自肋间神经。
恶性者有恶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肉瘤。
2、畸胎瘤与皮样囊肿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
根据胚层来源虽可分成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畸胎瘤(含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三种类型,但其发生学相同。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外科学第三十单元原发纵隔肿瘤

第三十单元原发纵隔肿瘤原发纵隔肿瘤(1)划区法(2)常见纵隔肿瘤好发部分(1)划区法: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分为上、下纵隔;气管、心包前的间隙为前纵隔;其后的为后纵隔;本身为中纵隔。
(2)常见纵隔肿瘤好发部分: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从脊柱内脊髓发出脊神经,当然要靠后畸胎瘤与皮样囊肿: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方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想想胸腺位置还是考上一点的例题.纵隔畸胎瘤好发部位是A.前上纵隔B.后上纵隔C.前纵隔D.后纵隔E.中纵隔答案:C【真题库】1.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最常见的纵隔肿瘤是A.胸腺瘤B.心包囊肿C.畸胎瘤D.神经源性肿瘤E.淋巴瘤答案:D【真题库】2.胸腺瘤好发部位是A.前上纵隔B.前下纵隔C.后上纵隔D.后下纵隔E.中纵隔(内脏器官纵隔)答案:A【真题库】3.后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2002)A.畸胎瘤B.神经源性肿瘤C.胸腺瘤D.淋巴源肿瘤E.胸内甲状腺答案:B(2002)【真题库】5.常见前纵隔肿瘤是(2001)A.胸腺瘤B.神经源性肿瘤C.肉瘤D.平滑肌瘤E.支气管囊肿答案:A(2001)【真题库】6.女性,38岁,健康查体发现右前上纵隔椭圆形阴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界线明显,首先考虑诊断可能是A.胸腺瘤B.淋巴瘤C.神经源性肿瘤D.心包囊肿E.支气管囊肿答案:A试题点评:根据前上纵隔肿瘤,首先考虑为胸腺瘤或胸骨后甲状腺肿,椭圆形阴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界线明显,进一步考虑为胸腺瘤。
【真题库】7.女,40岁,3年来劳累后气促,曾诊:X线片示前上纵隔类圆阴影压迫气管(最关键提示),最可能的诊断(2003)A.淋巴瘤B.神经源性肿瘤C.肺癌D.胸骨后甲状腺肿E.心包囊肿答案:D(2003)解析:本题考点为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协和习题1.对纵隔描述不正确的是A纵隔内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胸腺其实就是把肺除外剩下的!B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为界,纵隔分成上,下两部分C在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为前纵隔D在气管,心包后面的称后纵隔E原发性纵隔肿瘤以恶性多见(答案:1.E )协和习题2.神经源性肿瘤多见于A前纵隔B后纵隔C上纵隔D下纵隔E中纵隔(答案:2.B)协和习题3.胸腺瘤多见于A后纵隔B前上纵隔C前纵隔D上纵隔E中纵隔(答案:3.B)协和习题4.关于胸腺瘤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前上纵隔B多合并重症肌无力C多不采取手术治疗D多为良性E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答案:4.C )协和习题5.纵隔分成上下两部,是以哪条连线为界A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上缘水平连线B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水平连线C胸骨角与主动脉弓上缘连线D胸骨角与主动脉弓下缘连线E胸骨柄与第四胸椎下缘连线(答案:5.B)协和习题6.下列哪种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不正确A胸腺瘤采取手术治疗B胸腔镜下行神经源性肿瘤切除C恶性淋巴源性肿瘤手术切除D胸骨后甲状腺肿行手术切除E畸胎瘤行手术治疗(答案:6.C)相关知识: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2), 722-730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2103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郑鹏1,韩从辉2*,张亮2,仲永21蚌埠医学院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2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收稿日期:2021年1月23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7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26日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2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患者初诊时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72例PGL患者中男36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1:1。
发病中位年龄60 (30~78)岁。
发病部位以胃窦30.5% (22例)最常见。
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占86.1%。
随访时间3~110个月不等,中位随访56个月。
PGL患者1年、3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98.3%、81.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60岁(p = 0.028)、临床分期为III/IV期(p = 0.001)、B症状(p < 0.001)、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p = 0.028)、ALB < 35 g/l (p = 0.003)、高水平LDH (p = 0.003)、病理分型为T细胞淋巴瘤(p = 0.006)为影响总生存期的预后危险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
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p = 0.022)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PGL在中老年男性更常见,以DLBC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8例诊治分析

1 1 一 般 资料 .
8例均 为 19 9 6年 9月 ~20 0 6年 1 O
中 、 肉状 、 鱼 边界 不清 1 。术 后患 者一 般情 况好 转 例
后, 尽快 进 行放 疗及 化疗 。
月 间在 我 院 住 院 的原 发 性 中枢 神 经 系 统 淋 巴 瘤 患 者, 男性 3例 , 女性 5例 , 龄 6~6 年 3岁 , 均年 龄 4 平 6 岁 。8例 患者 均 无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风 湿 性 关 节 类
系统 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 治情 况。结果 诊 来源 1 , 例 平均生存时 间 1. 月。结论 84个
分析 8例原发性 中枢神经
单病灶 7例 , 多病灶 1 。病理 检查 为 B细胞来源者 7例 , 例 T细胞 原发性 中枢神经系统淋 巴瘤多 为术后病 理确诊 , 孤立病灶 可行手
术切除 , 术后 化疗 加放 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命 , 而弥漫分布型不宜手术切 除, 可进行化疗及放疗 。
作者单位 :5 50 4 0 1柳州 广西 医科大学第五 附属 医院神经外科
15 。本 院收治 的患 者 均 排 除 了 自身 免疫 性 疾 .%
病 和 免疫缺 陷性 疾病 , 提示 非 免 疫缺 陷 P N L的 也 CS 发 病 率增 加 。一般 P N L的男/ 发 病 中枢神经系统淋 巴瘤 ;诊 断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694 R 3.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7 (070 -1 - 627 0 20 )3 2 0 7 0 32
原 发性 中枢 神经 系统 淋 巴瘤是 原发 于脑 和脊 髓 的恶 性 淋 巴 瘤 , 床 诊 断 难 , 后 差 。 现 对 我 院 临 预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肿瘤二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肿瘤二1、单选对于肿瘤治疗的近期疗效判断,肿瘤增大25%以上是指()A.完全反应(CR)B.部分反应(PR)C.稳定(SD.D.疾病进展(PD.E.疾病痊愈正确答案:D2、单(江南博哥)选分化是指肿瘤细胞生长成熟的程度()A.分化程度越高则恶性程度越高B.分化程度越低则恶化程度越低C.未分化细胞越少则恶性程度越高D.分化程度越低则越接近其相应的发源组织E.未分化细胞越少则越接近其相应的发源组织正确答案:E3、单选引起癌痛的原因包括()。
A.肿瘤刺激骨膜,破坏骨质B.肿瘤直接浸润,侵犯神经C.肿瘤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缺血等D.患者的心理性原因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单选某女性患者,70岁,诊断为胃癌,按照TNM分期法定为Tx期,X代表()A.肿瘤较小B.肿瘤较大C.未见肿瘤D.原发肿瘤的情况无法评估E.淋巴结转移正确答案:D5、单选下列病毒和宫颈癌发生关系密切的是()。
A.人乳头瘤病毒B.人乙型肝炎病毒C.EB病毒D.人疱疹病毒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6、单选癌痛的三阶梯治疗一般指()A.非阿片类药→弱阿片类药→强阿片类药B.弱阿片类药→非阿片类药→强阿片类药C.强阿片类药→弱阿片类药→非阿片类药D.非阿片类药→强阿片类药→弱阿片类药E.弱阿片类药→强阿片类药→非阿片类药正确答案:A7、单选患者,女性,60岁,确诊右乳腺癌并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个月余,自觉右上肢肿痛,活动受限,查体:生命征稳定,右乳缺如,右胸壁和腋窝可见手术瘢痕,右上肢中度非凹陷性水肿,右上肢抬高受限。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体征的主要原因是()A.乳腺癌转移B.手术损伤局部神经及淋巴管C.肾疾病D.营养不良E.内分泌代谢疾病正确答案:B8、单选TNM分期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变范围限于临床检查B.病变范围限于内镜检查C.病变范围限于术中所见D.病变范围限于影像学检查E.只适用于未曾进行过治疗的患者正确答案:C9、单选早期恶性实体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手术B.放疗C.化疗D.物理治疗E.生物治疗正确答案:A10、单选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过度增生所形成的肿物,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摘要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作为化疗方案的组成药物直接抗肿瘤、治疗肿瘤的某些合并症和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
本文介绍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用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肿瘤治疗Rational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tumorZHOU Xin-li(Department of Oncology,Hua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40)Abstract Glucocorticoi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tumor. They exerted direct anti-tumor effects in combined chemotherapy,controlled complications of cancer,and relieved tumor-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range,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and precaution of glucocorticoids in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tumor.Key words glucocorticoid;tumor;therapy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
以下简称为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其合理应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激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作为化疗方案的组成药物直接抗肿瘤,还可以治疗肿瘤的某些合并症和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源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现如今因为城村环境的不断变化,饮食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们的生命不断地被各种毫无征兆的疾病所侵袭,淋巴源性肿瘤就是一种。
淋巴源性肿瘤在患病的时候没有一点征兆,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干咳,胸闷等等的症状,那么淋巴源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具体有那些呢?我们看下面的内容。
1、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自体细胞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
它是通过提取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肿瘤“第四大治疗技术”,能全面杀灭残余癌细胞、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变患者癌症体质、瓦解癌细胞的生存环境。
因此在现代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不可或缺,据临床数据,辅助细胞免疫治疗的治愈率高出三成以上。
且该疗法无痛、无毒、副作用极小且疗效显著,因此公认为肿瘤的“绿色疗法”。
2、放射治疗
60Co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均有效。
照射方法有局部、不全及全淋巴结照射等3种。
不全淋巴结照射除照射受累淋巴结及肿瘤组织外,尚斋包括附近可能侵及的淋巴结区。
霍奇金病ⅠA、ⅠB、ⅡA、ⅡB及ⅢA等首先使用放疗较为合适。
10年(中数)追踪生存率达80%以上,疗效较好。
非霍淋Ⅰ及Ⅱ期对放疗也敏感,但复发率高。
3、化学疗法
化学治疗的适应证有:①不适于放射治疗者即第Ⅲ、Ⅳ期患者。
②在紧急情况下需迅速解除压迫症状者,如脊髓压迫症、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受压、气管受压窒息等。
③对局部淋巴瘤患者可作为放射治疗的辅助疗法,因化学疗法可能破坏照射范围以外的肿瘤隐匿灶,以补局部放射的不足。
根据病情,亦可在上述方案中加入甲氨蝶呤、博来霉素、表鬼臼素等组成更强烈的化疗方案。
对全身肿瘤播散或有全身症状不能耐受联合化疗者可单独给以苯丁酸氮芥4—12mg,每日口服或环磷酰胺100mg,每日口服,以减轻症状。
如血象抑制不明显,可连续口服几个月。
以上就是淋巴源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所有相关内容的
介绍了。
其实在面对不同的疾病的时候,所有人的建议都是一定要及早的治疗,以免让小病养成大病,对于淋巴源性肿瘤的来说,治疗之前一定要把身体调理好了,才能有助于整个治疗效果。
按照医生的医嘱积极的配合治疗,相信很快就会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