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坐标距离计算表格(公式自动计算)

合集下载

全站仪导线测量计算表02

全站仪导线测量计算表02

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 B10°00′00.00″87°35′56.00″ 2.378 2.987 3.54B20°05′02.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925.005412.961239.064 GZ1131°53′51.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 B30°00′00.00″76°45′42.00″7.97 3.779 2.163B4311°58′53.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629.594411.195239.717 GZ2139°26′27.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实坡度#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 B50°00′00.00″71°35′54.00″26.176 3.779 2.33B6311°58′53.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926.594411.195239.717 GZ3138°36′12.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 B70°00′00.00″90°06′31.00″ 5.67 2.116 2.152B8270°35′05.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926.847386.359246.531 GZ4179°37′38.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 B90°00′00.00″89°52′53.00″ 5.646 2.444 1.238B10180°00′06.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930.009379.615238.281 GZ5269°56′10.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B110°00′00.00″90°25′28.00″30.064 2.444 2.2B12180°00′06.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930.009379.615238.281 GZ6269°51′47.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点号水平角读数右盘竖直角读数斜长仪高视高X Y ZB130°00′01.00″89°18′35.00″32.543 1.743 1.545B14269°51′53.00″方位角#NAME?站点坐标3929.938349.552237.814 GZ790°16′23.00″平距#NAME?高差#NAME?坐标增量#NAME?#NAME?#NAME?观测坡度角#NAME?前视坐标#NAME?#NAME?#NAME?。

全站仪使用及工程测量导线常用计算公式

全站仪使用及工程测量导线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人员使用手册全站仪测量及导线计算常用公式全集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目录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六、超高计算公式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八、标准差计算公式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2. 计算公式:()()212212y y x x S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x x y y arctg--=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212180x x y y arctg--+︒=α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2. 计算公式: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2. 计算公式: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180°)Y ′=V+Tsin(A+180°)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D)Y ″=V+Tsin(A+D)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P :所求点的桩号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M :左偏-1,右偏+1 C :J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I=C -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s L DRJ H -+=180π:圆缓桩号K=H+L :缓直桩号2. 计算公式: 1)当P<I 时中桩坐标:X m =U+(C -P)cos(A+180°) Y m =V+(C -P)sin(A+180°)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90°) Y b =Y m +Bsin(A+90°)2)当I<P<J 时()s230RL I P MA O π-︒+=()()2390R I P I P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180°)+GcosO Y m =V+Tsin(A+180°)+GsinO()s290RL I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W+90°) Y b =Y m +Bsin(A+MW+90°)3)当J<P<H 时()()R J P L M A R J P R L M A O s s πππ-+︒+=⎪⎭⎫⎝⎛-︒+︒+=909090 ()RJ P R G π-︒=90sin2中桩坐标:()O G R L M A R L L A T U X s ss m cos 30cos 90180cos 23+⎪⎭⎫ ⎝⎛︒+⎪⎪⎭⎫ ⎝⎛-+︒++=π ()O G R L M A R L L A T V Y s ss m sin 30sin 90180sin 23+⎪⎭⎫ ⎝⎛︒+⎪⎪⎭⎫ ⎝⎛-+︒++=π ()RJ P W π-︒=90边桩坐标:X b =X m +Bcos(O+MW+90°) Y b =Y m +Bsin(O+MW+90°)4)当H<P<K 时()sRL K P MMD A O π230180-︒-︒++= ()2390R P K P K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MD)+GcosO Y m =V+Tsin(A+MD)+GsinO()s290RL K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 -MW+90°) Y b =Y m +Bsin(A+MD -MW+90°)5)当P>K 时中桩坐标:X m =U+(T+P -K)cos(A+MD) Y m =V+(T+P-K)sin(A+MD)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90°) Y b =Y m +Bsin(A+MD+90°)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与计算精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与计算精

全站仪坐标测量步骤与计算
一、坐标测量的方法步骤
1、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 A6 作为测站 ,另外找一点为后视点 00,来测量另外 4 点 01、
02、 03、 04的坐标。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 A6 点,对中、整平。

③在后视点和要测量的点上分别安置棱镜。

2. 仪器的操作
开机一按MENU键一 F2(数据采集-F1(输入输入一个文件名-F4(确定一 F1(测站设置-F4(NEC - F1输入输入测站点号A7-确定后输测站坐标(N , E , Z , 输入完后确定—F3(记录—F2(后视设置—F1(输入输入后视点号00— F2(后视― 确定后输入后视点的坐标(N , E , Z,再确定输入方位角216° 40' C确定,—照准后视点确定后按F3(测量来检测坐标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按ESC退出—在坐标页面进行测量 ,分别测出 4个点的坐标并记录。

二 . 坐标测量计算公式 :
(1 坐标增量计算 :
△ X AB =SAB • C OS a AB
X B =XA + △ X AB
△ Y AB = SAB • Sin a AB
Y B =YA + △Y AB
X A ; Y A 测站的 X 轴, Y 轴的数值。

X B ; Y B ------ 测点的 X 轴, Y 轴的数值。

△ X AB ; △ Y A&测站坐标的X轴,Y轴的坐标增量a A---- 测点方位角。

制作人:任晨辉组长:张博班级:地质 1002班。

全站仪闭合及符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02011

全站仪闭合及符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02011

全站仪闭合及符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2014) 全站仪导线测量计算书(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如已知A点的坐标X,450.000米,YAAAB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闭合导线的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角度闭合差: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数?β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校核) 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3、坐标增量计算设D、α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1212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别用表示: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

由图可知: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调整的方法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以相反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条边的坐标增量中,公式为:的改正数,的改正数,的改正数,米的改正数,米5、导线点的坐标计算根据导线起算点A的已知坐标及改正后的纵、横坐标增量,可按下式计算B点的坐标:起始点A的坐标已知,则B点的坐标为:(二)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图6—10 附和导线算例草图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由于A、E的坐标为已知,所以从A到E的坐标增量也就已知,即:通过附合导线测量也可以求得A、E间的坐标增量,用、表示由于测量误差故存在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击放大图)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击放大图)。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计算方法①.方位角计算(左角)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αBC = αAB + ∠B ± 180°= 30270°αCD = αBC + ∠C ± 180°= 27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60°+ 180 + 70 °- 180v1.0 可编辑可修改160αDE = αCD + ∠D ± 180°=160°+ 100°- 180 °= 80°αEB = αDE + ∠E ± 180°= 80°+ 130°- 180 °= 30°②.方位角计算(右角)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αBC = αAB + ∠B ± 180°= 30°+ 60°+ 180°= 270°αCD= αBC- ∠C ± 180°= 270°- 290°+ 180°= 160°αDE = αCD - ∠D ± 180°=160°- 260°- 180 °= 80°αEB = αDE - ∠E ± 180°= 80°- 230°- 180°= 30总结: 角在左边用加法,角在右边用减法(左加右减);在求方位角时,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得数大于180°则减去180°,若小于180°则加上180°(大减小加)。

全站仪坐标计算公式[]

全站仪坐标计算公式[]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

则有:方位角:坐标: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高程:(3)方法: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 和角度差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4-3-1-1-1、金鑫:全 站 仪 导 线 计 算 表(未修改完)

4-3-1-1-1、金鑫:全 站 仪 导 线 计 算 表(未修改完)

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金鑫煤矿测量成果
计算本
年月日
导线计算表
欧里金鑫煤矿中央石门北边运输大巷(西安80坐标)
全站仪导线计算表
欧里金鑫煤矿南边运输巷、石门(西安80坐标系)
欧里金鑫煤矿全站仪导线计算表(西安80)
地点: -55m 水平:翼槽巷道仪器测量年月日
欧里金鑫煤矿全站仪导线计算表(西安80)
地点: +11m 、水平:翼槽巷道仪器测量年月日
欧里金鑫煤矿全站仪导线计算表(西安80)
地点: +11m 以上水平:翼槽巷道仪器测量年月日
欧里金鑫煤矿全站仪导线计算表(西安80)
地点: +11m以上水平:翼槽巷道仪器测量年月日。

全站仪坐标计算公式[1]共7页文档

全站仪坐标计算公式[1]共7页文档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

则有:方位角:坐标: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高程:(3)方法: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 和角度差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1Y1宽度
26735.15678998.855
测量点坐

X2Y2

左26771.90878985.562340°06’55”39.08236.757-2.325
中26761.56878989.244340°00’15”28.10628.1110.005
右26782.14578979.566337°40’55”50.79450.793-0.001














测站点坐
标(基
站)

K+503.00
K+504.00
K+505.00

桩号K+500.00K+501.00K+502.00全站仪测量方位角距离计算表格(自动计算)计算方位角计算距离实测距离偏差
注:X1、Y1坐标为测
站点坐标,也就是仪
器基站坐标数据;X2
、Y2为现测量点坐标
数据,红色字体为根
据已测得数据填写,
可更改,计算方位角
、计算距离以及偏差
是固定公式,将自动
生成,不可更改!(此
表格多用于道路测
量,如需他用,表格
桩号等内容可按自己
需要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