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统计公式1112
医院统计公式1111

医疗服务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100%。
3.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X100%。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
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5.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10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X100%。
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
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9.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0.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1.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12.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3.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大全

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日=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实际门诊工作日=全月半日门诊天数/2+全日门诊天数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诊疗次数/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病人总数100%门诊诊断疑诊率=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下肯定的诊断书/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病人数100%医疗质量统计一、 诊断质量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率/出院病人中未经本院门诊入院人数100%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出院病人数10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病理诊断例数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例数100%入院三日确诊率=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出院病人数100%出院待查率=出院待查数/出院病人数100%二、治疗质量治愈率=治愈人数/出院病人数100%好转率=好转人数/出院病人数100%某病治愈率=某病治愈例数/某病出院例数100%病死率=死亡人数/出院病人数100%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一年呢你某病出院人数/某丙同一时期出院人数100%。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单病种平均住院医药费用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急诊抢救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100%
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例数/出院病人数×100%
无菌手术感染率(%)
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100%
急诊病死率(%)
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100%
出院病人病死率(%)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分类
监测指标
计算公式
一、医疗资源
实有床位数(张)
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注册护士数(人)
二、服务效率
总诊疗人次数(人次)
出院人数(人)
病床使用率(%)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诊疗人次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本月日历天数
出院死亡人数/出院人数×100%
四、病人医药费用
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数+健康检查人数)
门诊病人次均药费(元)
门诊药品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元)
(住院医疗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出院人数
出院病人人均药费(元)
住院药品收入/出院人数
出院病人日均医药费(元)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本月日历天数
三、服务质量
入院3日确诊率(%)
入院3日诊断符合人数/出院人数×100%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不符合人数)×100%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大全优质资料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大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日)=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 实际门诊工作日=全月半日门诊天数/2+全日门诊天数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 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诊疗次数/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病人总数*100%门诊诊断疑诊率=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下肯定的诊断书/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病人数*100%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率/出院病人中未经本院门诊入院人数*100%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出院病人数*10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病理诊断例数*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例数*100%入院三日确诊率=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出院病人数*100%出院待查率=出院待查数/出院病人数*100%二、治疗质量治愈率=治愈人数/出院病人数*100%好转率=好转人数/出院病人数*100%某病治愈率=某病治愈例数/某病出院例数*100%病死率=死亡人数/出院病人数*100%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一年呢你某病出院人数/某丙同一时期出院人数*100%计算公式部分第一章:1。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大全

精品文档汇总表计算公式一、医疗服务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张)=1. 本年日历日数(365)治愈人数*100=2. 治愈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好转率(%)=3. 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病死率(4. %)=出院人数抢救成功人次数*100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出院人数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病人总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365251年工作日数()年日历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入院人数*100=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100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精品文档急诊死亡人数*100)=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二、业务收入和支出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1. 年业务收入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医院2.)年日历日数(365年工作日数(251)数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1000=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4. 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5. 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7. *1000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8. *1000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精品文档住院治疗收入*1000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12. 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13. 出院人数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1000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总诊疗人次数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17. 年平均职工人数诊疗人次数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实际门诊工作日=全月半日门诊天数/2+全日门诊天数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诊疗次数/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病人总数*100%门诊诊断疑诊率=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下肯定的诊断书/经门诊介绍住院.精品文档的出院病人数*100%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率/出院病人中未经本院门诊入院人数*100%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出院病人数*10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病理诊断例数*100%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例数*100%入院三日确诊率=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出院病人数*100%出院待查率=出院待查数/出院病人数*100%二、治疗质量治愈率=治愈人数/出院病人数*100%好转率=好转人数/出院病人数*100%某病治愈率=某病治愈例数/某病出院例数*100%病死率=死亡人数/出院病人数*100%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一年呢你某病出院人数/某丙同一时期出院人数*100%.精品文档.。
医院统计公式1112

(1)工作效率指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
本年日历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病床工作日=―――――――――――
日平均开放病床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病床使用率(%)=―――――――――×100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出院人数
病床周转次数(次)=――――――――
平均开放病床数
卫生部规定城市医院病床使用率标准是93%,周转次数标准是每年20次,病床工作日标准是每年340天,以此标准,与实际完成数进行比较,并同时与未贷款前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2)工作质量指标
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数
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
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数+不符合数
治愈人数+好转人数
治愈好转率=―――――――――――×100%
出院病人数
死亡病人数
病死率=――――――――×100%
出院病人数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人数
抢救成功人次数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100%
年内抢救病人总数
医疗差错数
医疗差错发生率=―――――――――×100%
住院病人总数
医疗事故数
医疗事故发生率=―――――――――×100%
住院病人总数
以上各项指标与未贷款前3年指标相比较,确定医院贷款后工作质量是否提高。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范本模板】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总诊疗人次数: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人次数统计,包括:a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b出诊人次数;c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数;d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
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3、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次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
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房及临时增设病房.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病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日12点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6、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7、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天)。
8、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9、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0、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1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12、治愈率=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100%。
13、好转率=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100%。
医疗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指标计算公式医疗指标计算公式1、治愈率=报告期内(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2、好转率=报告期内好转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3、未愈率=报告期内未愈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4、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5、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7、治愈率=报告期内(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8、好转率=报告期内好转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未愈率=报告期内未愈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9、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10、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
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11、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2、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3、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14、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5、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1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作效率指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
本年日历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病床工作日=―――――――――――
日平均开放病床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病床使用率(%)=―――――――――×100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出院人数
病床周转次数(次)=――――――――
平均开放病床数
卫生部规定城市医院病床使用率标准是93%,周转次数标准是每年20次,病床工作日标准是每年340天,以此标准,与实际完成数进行比较,并同时与未贷款前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2)工作质量指标
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数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
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数+不符合数
治愈人数+好转人数
治愈好转率=―――――――――――×100%
出院病人数
死亡病人数
病死率=――――――――×100%
出院病人数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人数
抢救成功人次数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100%
年内抢救病人总数
医疗差错数
医疗差错发生率=―――――――――×100%
住院病人总数
医疗事故数
医疗事故发生率=―――――――――×100%
住院病人总数
以上各项指标与未贷款前3年指标相比较,确定医院贷款后工作质量是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