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很纠结?
• 儿童腺样体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在儿 童生长发育期内轻易摘除,会削弱鼻咽部的 局部免疫功能。 • 而病理性肥大的腺样体常并发多种疾病,后 果严重,应及时手术刮除。
谢谢各位
收工回家
N A
PAS值测量
• • • • 程万民等 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 A/ N 比≥0. 71 , PAS ≤3 mm ,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 和手术指征。
D
正常组镰刀形(图4)、刀鞘形(图5)为主
镰刀形、刀鞘形,腺样体厚度较薄,下缘凹 陷或平直,但均不下凸;
肥大组子弹形(图6)、山丘形(图7)为主
N
A’
A
B
• Elwary测量100 例3~7 岁即将行腺样体切 除术儿童的A/ N 比,并与100名正常儿童对 照, 发现肥大组A/ N 比为0. 652 ~0. 853 , 平均0. 713 ,而正常儿童组则为0. 499~0. 621 ,平均0. 583 ,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 义,并确定A/ N比在0. 68~0. 726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3 为病理性肥大。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腺样体肥大影像诊断标准

腺样体肥大影像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腺样体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腺体器官,位于下颌骨下部的颈部,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体积增大或肥厚,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准确的影像诊断对腺样体肥大非常重要。
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通常采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方法,这些影像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腺样体的形态和结构,以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腺样体肥大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腺样体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其内部结构的情况。
腺样体肥大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腺样体体积增大:正常成年人的腺样体体积一般在4ml以下,当其体积超过正常范围时即可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2. 腺样体增厚:正常腺样体的前后径一般在4-5mm左右,当其前后径增厚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可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3. 腺样体内部结构的改变:腺样体肥大时,其内部结构可能发生一些改变,如结节、囊肿等,这些改变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清晰地显示出来。
二、CT扫描CT扫描是腺样体肥大的更加精准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腺样体的三维结构,有助于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腺样体肥大在CT扫描上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腺样体的密度:腺样体肥大时,其密度一般不均匀,可能会出现低密度灶或高密度灶。
2. 腺样体的形态:腺样体肥大时,其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如边界不规则、形态不规则等。
3. 周围结构的受压情况:腺样体肥大时,可能会对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产生一定的压迫,这些情况也可以通过CT扫描清晰地显示出来。
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腺样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医生可以全面地评估腺样体肥大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指儿童的扁桃体、腺样体或者两者同时肥大。
以下是常用的CT诊断标准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
1. 扁桃体肥大:一般使用Friedman分级系统来评估扁桃体肥大程度,该系统主要根据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级。
一般而言,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越大,表示扁桃体肥大程度越高。
2. 腺样体肥大: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可以使用下述指标:
- 腺样体后截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在鼻腔后方的横断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PSA值超过某个阈值,如0.45 cm²,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 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接触面积超过某个阈值,如75%或80%,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CT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和医院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
1/ 1。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通常是指儿童或青少年的腺样体(例如扁桃体和腺病毒)明显增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像诊断标准:
1. X线检查:传统上,颈部正侧位X线片被用于评估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呈现为两侧颈部后壁的软组织密度增加。
然而,X线不能直接测量腺样体的大小,也无法区分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包括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相关问题(如腺样体周围的感染或炎症)。
但CT扫描受到辐射暴露的限制,因此在儿童中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不涉及辐射暴露。
它可以显示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和组织结构,并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病因。
然而,MRI扫描的成本较高,所以通常仅在必要时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影像诊断只是确定腺样体肥大的一种方法。
最终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你或家人有类似的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怎样检查出小孩腺样体肥大

怎样检查出小孩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脑下部,与垂体紧密相连;功能上腺样体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卵巢激素、睾丸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等。
腺样体是影响生长发育、代谢、免疫系统和性成熟的关键器官。
腺样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环境的调节非常敏感。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较为常见,通常是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腺样体肥大对于维护儿童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怎样检查出小孩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通常不能被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来检查腺样体的大小和激素分泌情况。
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摸后枕骨区、主动脉下窝和腹股沟三个部位可以初步评估腺样体的大小,并寻找其他可能的体征,如身高、体重和性征等。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检查腺样体功能的方法之一。
此类检查可以通过血液中的激素水平来评估腺样体是否正常。
例如,如果腺样体肥大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儿童的生长激素水平将异常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检测。
3.影像检查影像检查是检查腺样体是否肥大的另一种方法。
通常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等。
医生通过该检查可以更直观地观察腺样体是否肥大以及可能导致肥大的原因。
二、治疗方法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因个体差异和原因而异。
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法。
根据肥大的原因不同,医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药物,如卡比多巴、溴隐亭等调节腺样体或抑制腺样体激素分泌。
药物治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应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症状加重,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1)经鼻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通过鼻腔进入颅内,通过鼻子进行手术治疗,无需外科切口。
(2)颅底脑外科手术:这是一种开放手术,医生通过颅骨切口切开颅骨达到腺样体进行手术。
腺样体肥大影像诊断标准

腺样体肥大影像诊断标准
腺样体肥大是指咽喉部的腺样体组织增生,通常会导致咽喉部的不适症状,比如咽部不适、咽痛、声音嘶哑等。
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颈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腺样体肥大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颈部组织结构信息,有助于评估腺样体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了解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3.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软组织对比,有助于评估腺样体的组织学特征,对于鉴别腺样体肥大与其他颈部疾病具有一定的帮助。
4. X线造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腺样体肥大,如咽部梗阻等,X线造影检查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总的来说,腺样体肥大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依靠超声、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综合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腺样体肥大,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当然,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与MRI影像诊断

➢Ⅲ型, Ⅰ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除Ⅰ型的CT 表现外,还有咽鼓管咽口粘连狭窄及中耳乳 突积液即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文献报道,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咽鼓管非机械性 阻塞等,都是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 至耳聋,耳聋为传导性耳聋。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 与MRI影像诊断
CT扫描方法
• 常规OML (听眦线)鼻咽部轴扫, 扫描体位: 标准仰卧头颅正 位;扫描参数: OML 基线, 层厚3mm/5mm, 螺距1.0。扫描 范围: 以侧位作为定位线, 包括中耳乳突进行螺旋方式扫描, 部分进行静脉增强扫描。
• 以蝶- 枕骨结合面为基点, X 射线垂直穿过腺样体( 即是通 过腺样体的最大厚度的截面) 进行冠状位扫描。
正常腺样体CT影像
• 在标准CT 轴位像长方形 。
• 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清晰 或隐约可见, 双侧对称, 鼻 后孔大部分畅通, 咽旁间隙 清晰, 邻近骨质无破坏。
CT分型
•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Ⅰ型单纯型,仅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形成肿块,前缘平直或略凹陷,堵塞后鼻孔,鼻咽 腔变形、狭窄,上气道变窄,临床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
正常腺样体MRI
• 正常组镰刀形、刀鞘形为主。
肥大腺样体MRI
•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为主。
MRI诊断优点
•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 样体本身,清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后孔间隙、鼻 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 及N 线,及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厚度及后突程度, 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肥大组
• 在标准CT 轴位像上,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增大的腺样 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近, 呈弥漫性 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 形( 图11)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鼻咽气腔形态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腺样体饱滿、下凸,象山 丘样突出。在冠状面上腺样体表现为“马鞍形”和 “倒置梯形”。
MRI诊断优点
• 首先,在MR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 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样体本身,清 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 后孔间隙、鼻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 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及N 线,及 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 厚度及后突程度,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 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鼻咽后气道宽度(PAS) 软腭表面与腺样体表面最凸点之间有效气道
宽度、作为PAS宽度 (图中a’) 鼻咽口气道宽度是鼻咽最小气道宽度。
PSA宽度参考值:
• 在10mm以上者属正常范围. • 6~10mm视腺样体生理性或中度肥大, • ≤5mm时,可认为腺样体重度肥大。 • PAS≤3mm时,患儿多有张口呼吸. • 因此,有文献报道认为当A/N值≥0.71,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您的阅览
咽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2020-12-17
2
咽部解剖
2020-12-17
3
腺样体解剖
2020-12-17
4
●X线摄片Chest radiography
• 常规:站立后前位 • 侧位:病变定位
AA
’
B
2020-12-17
5
咽部正常X线表现
2020-12-17
耳积液。 • 口咽部:腺体肿大,阻塞呼吸道,造成睡眠中呼
吸暂停
2020-12-17
13
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很纠结?
• 生理作用:儿童腺样体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在儿童生长发育期内轻易摘除,会削弱鼻咽部的局 部免疫功能。
• 病理作用:病理性肥大的腺样体常并发多种疾病, 后果严重,应及时手术刮除。
• 标准意义:所以确定腺样体肥大标准和手术指征 十分重要。
相对困难。 • 首选检查: • 国内外有关腺样体肥大的标准和手术指征,首选鼻咽部侧位X 线平
片。
2020-12-17
16
鼻咽部侧位摄片优势: • 优点:能够很好的现实鼻咽腔宽窄情况 • 测量: (1)腺样体(Adenoid,A)厚度
(2)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
(3)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 Airway Space ,PAS) 的宽度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结果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分度。 • ≤0. 60 属正常 • 0. 61~0. 70 为中度肥大 • ≥0. 71 为病理性肥大。
2020-12-17
25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结果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A/ N 比
• ≤0. 66 为正常 • 大于0. 7 为肥大 • 大于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 • A/ N 比≥0. 71 •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手术指征。
• 3、特点: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的 好发年龄在3~8 岁,且以男童较多.
2020-12-17
8
组织成分及发育特点
• 正常情况下:咽部有丰富的淋 巴组织,鼻咽腔顶壁有腺样体(咽 扁桃体) ;咽峡两侧有腭扁桃体; 舌根处有舌扁桃体;在咽后壁、 咽鼓管口和咽隐窝处有明显分 散的淋巴滤泡,构成咽淋巴环。
(1)1987年 Elwany提出鼻 咽腔的宽度(N) 测量方法:
硬腭后端
至翼板与颅底
交点间的距离
为鼻咽腔的宽
度。
2020-12-17
21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二)
• 腺样体-鼻咽腔 比率A/N值:
(1)1987年
Elwany提出鼻
咽腔的宽度(N)
测量方法:
D’
硬腭后端
C’ N
至翼板与颅底
交点间的距离
• 并发症:多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同时存在。 • OSAHS: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发甚至危及生命。
2020-12-17
10
腺样体肥大
2020-12-17
11
腺样体肥大
2020-12-17
12
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
• 鼻腔:腺样体肿大,造成鼻塞,打呼,张口呼吸。 • 耳部:腺样体阻塞耳咽管开口,并发中耳炎,中
6
腺样体
• 名称:腺样体 有多种叫法
• 增殖腺 • 咽扁桃体 • Luschka扁桃
体
2020-12-17
7
腺样体
• 1、部位:是位于鼻咽腔顶部、蝶骨体底和枕骨斜 坡颅外面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有4~5条呈前后方 向的纵行深沟, 表面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2、 W aldeyer 环:它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 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此环特殊的位置 成为吸入性或摄入性抗原最早接触部位, 是呼吸道 第一道防御门户。
• 肥大组:A/ N 比为0. 652 ~0. 853 ,平均0. 713 • 正常儿童组:为0. 499~0. 621 ,平均0. 583 • 分度: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确定A/ N
比在0. 68~0. 726 为中度肥大,A/ N 比≥0. 73 为 病理性肥大。
2020-12-17
24
• 生长发育:腺样体出生后即存 在,随年龄而增生,6岁左右最 大,以后逐渐退化,一般10岁 以后开始萎缩,多在青春期后 退化消失。
2020-12-17
9
病理
•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鼻咽部腺样体因慢性炎症刺激发生病理性肥 大,导致鼻咽腔及气道狭窄,当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咽通气道的70 % 时,则影响邻近器官功能或全身健康,称为腺样体肥大。
2020-12-17
14
腺样体肥大的检查
• 常见病之一: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 • 临床检查: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
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
2020-12-17
15
腺样体肥大的检查
• 缺点: • 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
为鼻咽腔的宽
度。
2020-12-17
22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二)
(2)现多用的鼻 咽腔的宽度(N) 测量方法:
N为腺样体最凸 部鼻咽腔的宽度, 即垂线的反向延 长线与硬腭后端 或软腭前中部上 缘的交点和枕骨 斜坡颅外面切线 的垂直距离。
N
A’ A
B
2020-12-17
23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结果
• Elwary测量:100 例3~7 岁即将行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的A/ N 比,并与100名正常儿童对照。
• 中心线:通过外耳孔 前下方约2cm处
• 注意:嘱患儿闭口用 鼻吸气并摄片,防止 软腭抬高造成鼻咽腔 变窄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一)
• 腺样体厚度(A)的
测量:
• 测量:腺样体最 突点至枕骨斜坡 颅骨外侧面的垂 直距离为腺样体 厚度:
• 意义:>13mm, 就会出现鼻咽腔
气道变窄,甚至
闭塞。
2020-12-17
19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一)
• 腺样体厚度(A)的
测量:
• 测量:腺样体最 突点至枕骨斜坡 颅骨外侧面的垂 直距离为腺样体 厚度:
• 意义:>13mm, 就会出现鼻咽腔 气道变窄,甚至 闭塞。
2020-12-17
AA
’
B
20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二)
• 腺样体-鼻咽腔 比率A/N值:
• 意义: (1)用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
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 (2)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0-12-17
17
鼻咽• 部体位侧:患位儿X端片坐或的站摄片方法
立侧位,下颌略抬高, 以减少下颌支与鼻咽 腔重叠,眶耳线平行 于地面,头颅矢状面 与摄片架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