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场面调度的作用及意义
场面调度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

场面调度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
摘要:
一、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概述
二、场面调度的定义及作用
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场面调度的具体运用
四、场面调度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影响及意义
正文:
一、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概述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1999 年)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农村青年男女爱情故事。
影片以其真实的情感、美丽的画面和细腻的表现手法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二、场面调度的定义及作用
场面调度是指电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对场景、演员、摄影机等元素的布局和调度。
其作用在于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调度,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从而更好地表达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场面调度的具体运用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导演张艺谋巧妙地运用了场面调度,营造出了一种真实、温馨、美丽的农村生活氛围。
例如,在拍摄农村场景时,导演采用了大全景镜头来展现农村的广阔和自然美;在拍摄人物时,导演则采用了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
演员调度:主要指导演对演员扮演的角色在剧
中的行为、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变动,以及演
员与演员之间互相交流时所产生的动作与位置
的变化。
镜头调度:对镜头的运动、位置的安排
演员调度的方法
作用:既能展示空间场面、环境的长度和宽度,浏览拍摄的场景空间全貌与容量,又有利于展现活动主体在其空间场面中的相互关系及运动方式、运动速度与节奏。
作用:展示人物或活动主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至远的动作行为,形成镜头内部的景别急速变化。
从远景到近景或相反。
景别的递变造成境内蒙太奇节奏与主体动作的高速运行态势。
避免形式主义和自然主义。
形式主义:不注重深入刻画人物形象,而过于追求镜头画面奇特怪异效果,人为痕迹严重。
自然主义:排斥对电影场面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处理,片面强调自然状态,太过粗糙。
第二章场面调度

3、空间的大小和形状也有意义。场面调度 可以使门、窗、楼梯、栅栏等日常事物都 成为隐喻。
三、摄影距离和拍摄方位对于观众与人物 的心理联系影响很大。
距离:特写——亲、远景——疏。 方位:正面、侧面、背面。
前景能够增加画面的透视感,赋予画面某 种情调、说明其性质。
后景往往作为背景,交代环境。
有时,导演可以在前景、中景和后景同时 安排不同的动作。这可以增加画面的信息 量,也能够含蓄地表达某种复杂的关系。 深焦摄影的特点就在于,在保持空间的完 整性的同时,保持场面内在的复杂性和含 蓄性。
二、空间的再现性和表现性。
个重要目的就是如何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创造三 维立体感。 立体感和透视密不可分。透视效果一方面取决于 摄影机透镜,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场面调度。沿纵 轴安排好前景、中景与后景,这是赋予场面深度 感的重要手段。此外,镜子、门窗也是增加画面 深度的常用手段。
一般而言,主体放中景。但也可以在前景 和后景,通过其他方式引导观众注意力。
最简单的一种不稳定构图就是倾斜构图
构图的常用技巧:
黄金分割。
为矢量方向留足空间。
运用好线条和图形。(曲线优雅、直线刚 硬,竖线进取、横线稳重、斜线动感;圆 形安全、团结,方形刚正、直接,三角形 富有动态。)
处理好大小关系。
区域空间和距离关系
一:创造三维立体空间是场面调度的重要目的。 银幕空间既是二维的又是三维的。场面调度的一
所有空间都既是再现性的,又是表现性的。 也就是说,空间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 它本身也能表达意义。
场面调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空间具有意义, 使场景中的一切都参与到叙事过程中。
1、空间是权力的体现。人物力量的对比、 戏剧地位都可以通过他/她拥有的空间反映 出来。
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

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
影视空间原理是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的空间元素在编排和安排上的原理。
场面调度是指影视作品中不同场景的安排和组织。
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层次感:根据剧情需要和表现手法,合理安排场景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有前后关系、空间深度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2. 空间对称:通过对称的空间布局,增加画面的美感和稳定感。
例如,在对话场景中,可以通过左右对称的布局安排演员的位置,形成画面的平衡感。
3. 空间转折:通过调整空间的转折角度和位置,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例如,在追逐场景中,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角度和位置来展现不同的追逐动态,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
4. 空间灯光:通过灯光的调整和使用,突出场景的主题和情绪。
灯光的明暗、色彩等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感知和情绪,因此在场面调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空间深度感:通过合理运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布置和运动,营造空间的深度感。
合理使用景深的操作,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增加观众的沉浸感。
总之,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是为了在视觉上更好地呈现故事情节,并引导观
众的注意力,营造出更真实、更有张力的视觉体验。
电影场面调度的作用及意义

关于电影的场面调度学号:201042308212姓名:韩金梅班别:10广电2班在所有电影技巧当中,场面调度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
看过一部电影之后,我们可能记不住它的剪辑、摄影机运动、淡岀淡入和画外音,但我们肯左会记住场而调度中的一些东西。
“场而调度”是电影导演创作中的主要表现手段中的一种,在这些表现手段里,有一些是电影艺术手段所特有的,如蒙太奇的作用等:也有一些是电影艺术戏剧艺术所共有的,场而调度就是其中之一。
“场面调度”这个统词还是从舞台剧的用于中借用来的。
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场而调度” 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但其涵义却有很大的变化和区别。
任电影中"场而调度”的涵义是指导演对话框内事物的安排。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舶摄条件,进行场而调度的设计。
利用场而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而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场而调度对电影形像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场而调度”又细分为: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演员调度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而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向上或向下调度:演员从镜头画而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动。
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演员在镜头画而中向斜角方向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环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而作环形运动或国绕镜头位置作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导演选用演员调度形式的着眼点,不只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上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性格,遵循人物在特立情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摄影机调度摄影机调度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形式: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场面调度全解析

场面调度全解析场面调度是指在各种活动、演出、赛事等场合中,为了使整个过程有序、流畅地进行而进行的人员、物资、设备等资源的组织和安排工作。
场面调度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和观众的体验。
本文将对场面调度进行全面解析,介绍其重要性、流程、策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内容。
一、场面调度的重要性场面调度在各种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场面调度能够确保整个活动过程的有序进行。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避免了人员、物资等资源的混乱和浪费,保证了活动实施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场面调度能够提升观众的体验。
通过精心的布局和设置,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活动,获得更好的视听效果,提高了观众对活动的满意度。
再次,场面调度还能为组织者提供可视化的管理手段。
通过对各项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监控,组织者可以实时了解整个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对活动的控制力。
二、场面调度的流程场面调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制定调度计划、资源分配、布局设计、人员安排、执行监控和问题处理。
1. 制定调度计划:在活动开始前,需要根据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制定具体的调度计划。
调度计划应包括资源需求、时间安排、场地布置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指标和目标。
2. 资源分配:根据调度计划,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资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方面,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优先级进行分配,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3. 布局设计:根据活动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场地的布局设计。
布局应考虑到观众的视线、安全通道、表演区域等因素,使整个场地能够满足活动的要求,并提供良好的观赏环境。
4. 人员安排:根据活动的规模和内容,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人员安排应考虑到人员的技能、经验和适应能力,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高效、顺利地完成。
5. 执行监控: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任务进行监控和控制。
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电影场面调度分类(一)

电影场面调度分类(一)电影场面调度电影场面调度是电影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电影的节奏、画面呈现和故事情节的表达。
下面将针对电影场面调度进行分类和说明。
1. 剧情冲突•对比镜头:通过镜头的对比刻画出剧情的冲突或矛盾,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快剪辑:采用快速的镜头切换和剪辑,在表现冲突时增加剧情的紧迫感。
•动态运动:通过镜头的运动和摇晃来表现紧张刺激的剧情冲突。
2. 情感表达•静态画面:通过静态的画面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内心世界或沉思,突出情感的细腻和深度。
•慢速镜头:采用慢速的镜头拍摄和剪辑,减缓剧情节奏,增强观众对角色情感的体验。
•特效处理:运用特效技术来营造独特的氛围,加强情感表达,如色彩处理、模糊效果等。
3. 动作场面•高速镜头:使用高速摄影技术捕捉快速运动的画面,增强观众对动作场面的冲击感。
•撞击镜头:通过不同角度和轨迹的撞击镜头来渲染动作的力量感。
•高空镜头:采用空中拍摄手法,展现激烈动作的广阔范围和视觉冲击力。
4. 平行叙事•分割屏幕:将多个场景或时间同时展示在一个画面中,以平行叙事的方式呈现多条剧情线,增加观众的期待和耐心。
•交替剪辑:通过不同场景的交替剪辑来表达不同人物或事件的平行发展,增强剧情的复杂性和张力。
•场景交错:在不同场景之间进行场景交错,通过场景之间的联系和呼应来展现剧情的平行发展。
5. 思维转换•心理插入:通过角色的心理插入镜头,展现角色内心的思想和感受,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
•明暗对比:通过镜头的明暗对比来表达角色思维的转换或内心的冲突。
•幻觉处理:运用特殊的视觉效果,如动画、抖动镜头等来表现角色思维的转换和情感的变化。
以上是针对电影场面调度的相关分类及说明,不同的调度手法可以有效地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电影效果,提升观影体验。
谈谈对场面调度的理解

谈谈对场面调度的理解
场面调度是电影、戏剧和其他表演艺术中常用的术语,指的是导演或舞台监督在演出过程中对演员、道具、灯光、音乐等各个元素的安排和控制。
在电影和戏剧中,场面调度可以通过摄像机的位置、角度、运动以及演员的走位、动作等方式来实现。
它不仅可以影响观众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还可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引导视线等。
场面调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叙事上的连贯性。
通过巧妙的场面调度,导演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传达故事的主题和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电影和戏剧中,场面调度是导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导演需要具备对场景、角色和故事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视觉语言和表演艺术的敏锐感知,才能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是电影、戏剧和其他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导演表达思想和创造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影的场面调度学号:201042308212姓名:韩金梅班别:10广电2班在所有电影技巧当中,场面调度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
看过一部电影之后,我们可能记不住它的剪辑、摄影机运动、淡出淡入和画外音,但我们肯定会记住场面调度中的一些东西。
“场面调度”是电影导演创作中的主要表现手段中的一种,在这些表现手段里,有一些是电影艺术手段所特有的,如蒙太奇的作用等;也有一些是电影艺术戏剧艺术所共有的,场面调度就是其中之一。
“场面调度”这个名词还是从舞台剧的用于中借用来的。
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但其涵义却有很大的变化和区别。
在电影中“场面调度”的涵义是指导演对话框内事物的安排。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场面调度对电影形像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场面调度”又细分为: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演员调度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向上或向下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动。
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演员在镜头画面中向斜角方向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环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环形运动或围绕镜头位置作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导演选用演员调度形式的着眼点,不只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上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性格,遵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摄影机调度摄影机调度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形式;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一般来讲,若干衔接镜头,用同一个运动形式拍摄,会给人流畅的感觉,用忽而仰,忽而俯的角度拍摄,会给人强烈的对立感觉。
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电影的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与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两种调度相辅相成,都以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所决定的人物行为逻辑为依据。
为了使电影形像的造型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处理电影场面调度时,可以从剧情的需要出发,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手法:纵深调度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或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富于变化的演员调度,充分运用摄影机调度的多种运动形式,使镜头位置作纵深方向(推或拉)的运动。
比如将摄影机摆在十字路口中心,拍一演员从北街由远而近冲向镜头跑来,尔后又拐向西街由近而远背向镜头跑去的镜头;或者跟拍一演员从一个房间走到房子深处另外几个房间的镜头。
这种调度可以利用透视关系的多样变化,使人物和景物的形态获得强烈的造型表现力,加强电影形像的三度空间感。
重复调度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重复出现。
虽然镜头调度有些变动,但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重复出现。
虽然演员调度有些变动,但相同或相似的镜头调度重复出现。
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重复出现,会引发观众的联想,使他们在比较之中,领会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涵义,从而增强剧情的感人力量。
比如,一场戏是刚结完婚的妻子在村口一棵榕树下送别丈夫上前线作战。
另一场戏是数年后,同在这棵榕树下,妻子迎接丈夫立功凯旋归来。
如果将这两场戏用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加以处理,当观众第二次看到时,势必会联想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境,从而对这一对夫妻的离别和重逢有更深的感受。
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
若再配以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场面调度与蒙太奇的关系电影从无声变为有声以来,运用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蒙太奇分切,但是并未完全排除蒙太奇手段。
场面调度与蒙太奇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可以藉助于蒙太奇技巧,通过演员和摄影机运动的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在相互对比之中,揭示出一种更为深刻的涵义。
只有当这两种表现手段融为一体时,电影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才更具有强烈的感染人的作用。
假定有这样两个片断:一个是地下工作者在充满阳光的火车站里坐在椅子上等候着,另一个是另一个地下工作者为了和他接上关系正在阴森森的密林中被敌人追踪拚命奔逃。
一个是静、亮、暖色,另一个是动、暗、冷色,这两个片断多次对比着交递出现,能使观众在紧张的气氛中,更强烈地感受地下工作者为革命冒生命危险的优秀质量。
从各国的电影发展史来看,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改进,电影场面调度技巧的运用愈来愈丰富多彩。
但是,有两种倾向应该避免:一种是形式主义倾向。
它不将场面调度用以创造真实感人的电影形像,不注重深入刻画人物形像,而过于追求镜头画面奇特怪诞的异常效果,结果人为痕迹很重,使观众失去身临其境之感。
另一种是自然主义倾向。
它排斥对电影场面调度精心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处理,片面强调自然状态,结果,虽然看来如现实生活一样真实,但却显得粗糙杂乱,失去了电影形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像的魅力。
下面以实例来看一下场面调度的作用: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影片以特写镜头开篇,从开始便布下悬疑的基调,缓摇镜头,由主人公杰玛的肩过渡到他的脸部表情,继而一个过肩镜头,杰玛作为后景而被强调,细腻刻画其紧张,不安的神态。
一阵烟雾,场面变得模糊,烟雾消散,转至警察的特写镜头,嚣张、傲慢和居高临下的神情。
从色彩上将,该组镜头以黄色为主打色,给人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
有趣的是,我发现当镜头对准主人公杰玛时,其中的黄色更为鲜明,纯度更高,这给人温和、内敛、稳重的心理感受;在描述审案警察时,其黄色有些偏暗,我觉得参杂黯黑色的黄色正是导演对不平衡权利的暗示。
接着转场,屏幕上显字提问,然后切换到一堆纸币的场景,接着显示前一天答题现场的情景,接着又是一对纸币的特写镜头,接着炫目的耀眼的白色灯光再次将主人公带至答题现场,由杰玛的特写镜头淡化至铺洒纸币的动态镜头,重复内容频繁出现但不同视觉的切入点不让人觉得冗杂,取而代之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这两个镜头中,采用多角度的拍摄方法,同时运用昏暗的灯光,以及人物所站的位置很好的显现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同时起到了渲染场面气氛的作用。
影片中的哥哥舍利姆起初看到女主角与自己的弟弟杰玛的关系比较好,自己又加入黑帮,于是便让自己的弟弟离开自己。
他采用的是暴利的方式,由最初的两人厮打在一起发展到哥哥拿枪指着弟弟,将两人的关系演绎到极致。
影片中人物所处的位置直接确定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哥哥站着起了压倒式的作用,这一段戏里整个灯光的基调都是昏暗的,很有力的控制了影像的感染力。
虽然整个灯光的格调是昏暗的,但人物的面部采用了比较亮的照明,使人物的表情细节更加清晰,进一步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更加增强了现场气氛的感染力。
如果说故事片中运用的更多是演员的调度,则专题片和纪录片中则是更多的运用的是镜头的调度。
在下面的这则新闻专题中,很少用到演员调度,它更多的是尊重事实,更多的是记者在现场拍摄到的真实画面,如果说调度,如下面这个镜头,调度的就比较单一,镜头中只有被采访的主体是清晰的,整个画面是被虚掉的。
而这个女孩与帐篷的镜头则是更多的调度,女孩和帐篷的组合,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人性,能够引起观众感情的共鸣。
有些影片里,人物除了一场戏的开始,从布景屋子的外面走进来之外,其他的时候,他们都是坐在桌边不动,知道把台词说完为止。
人物是不动的,只用镜头的跳动来解决这调度上的沉闷。
也有些影片里,人物恢复了活动的能力,他们在景物中起坐、行走、徘徊、出入,调度是存在的。
在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镜头。
被警察追赶着奔跑的孩子在巷子里奔跑的孩子电影镜头不全是静止的,镜头的运动也给电影空间带来不同的变格。
在一个运动的镜头里,银幕图像从最初的画面逐渐转移到最末的画面,这样也使电影空间扩展和增大,但是,一个运动镜头带来的全部的电影空间,是不能同时出现在银幕上的。
即使如此,这一个镜头的形象给观众的印象也是完整的,镜头中的主体的活动是连续的,因此,这样的空间运用还应该是电影空间运用中的一部分。
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则多采用镜头的移动来进行场面调度。
如下面的镜头中,先是两只相对而立的鸟的中景,接着镜头前推,到后面的特写,这一过程是完整的,以镜头的运动带来镜头中主体活动的连续性的视觉体验。
在下面的这几个镜头中则主要运用的是场面调度中的镜头调度,第一幅图中是摄像机跟随飞行的雁群运动,采用仰拍,中景,与观众的观看方式一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下面的这个镜头则是采用的俯拍,远景,整个镜头一址跟着飞行着的鸟群,下面是广阔的海洋,这则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同时向观众传达了迁徙的鸟飞行的路途之远的信息,以及它们飞行的危险。
推动了影片的情节发展。
不过纪录片想要传递的信息通常会通过剪辑表现。
前面一直在描写鸟类的坚毅,战胜迁徙过程的各种恶劣条件。
就在观众唏嘘感动时,突然几声枪响,鸟群应声而落。
这种反差而产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后面再来一个人类恰巧遇见路过的鸟群,给它们喂食,吃饱的鸟群又继续上路这样的镜头,又很自然的让观众觉得,这样的画面多么温馨啊。
于是也就自然树立起了善恶的价值观。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场面调度有如下意义:场面调度在影视后期特效中具有同样的美学意义。
在影视后期特效中,场面调度是指影视影视后期特效的制作者通过对场景空间的设计、物体在场景内的运动和虚拟摄像机的运动引导观众视线、交代情节和表现思想。
场面调度在影视后期特效中具有三种形式:镜头调度,即对画面内部物体运动轨迹、姿态、出画入画的控制;镜头调度和物体调度的结合,即使虚拟摄像机与表现主体都处于运动当中,使画面框架、画框内物体的运动姿态和体积大小同时发生变化。
场面调度超越了影视画面空间和屏幕的限制,使观众得以在自由的影视时空内自由地运动和观察。
在场景调度的关照下,影视艺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时空艺术。
就影视后期特效的造型特点而言,场面调度使虚拟摄像机具备了真实摄像机所不能具备的积极性,画面因此显示出视觉上的多样性,可以创造出更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形象,形成更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能既深刻、鲜明地表达影视工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风格,又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场面调度在建筑虚拟漫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三维人物的运动来显示人与环境的协调;运用虚拟摄像机的运动将室内室外、天上天下的各处景观联系在一起,让观众从宏观到微观对楼盘进行观摩,达到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或梦幻般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