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5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前端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3、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四)教学准备1、制定课本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五)教学时间: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

(出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A、求学网,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拱桥洨河和谐张鹜桥墩B、课文整体思路分析: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我们讨论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11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并明确其作用。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重要词语,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并明确其作用。

3.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出示学习目标1.我要积累重要词语,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2.我能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并明确其作用。

3.我要初步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自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

二、先学环节(13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1.默读资料以及课下注释,了解说明文的文学常识以及作者相关知识。

2.读课文,标出段序,查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在课本上注音,把你认为重点的字词写一写。

3.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结合课文具体语句回答。

(二)自学检测反馈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弧形()拱桥()洨河()陡坡()饮涧()桥墩( )雄zī()张鷟()匀称()()雄kuàng()驻足()惟妙惟肖()古pǔ()推chón()巧妙绝lú2.口头回答: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gǒng xiáo dǒu jiàn dūn 雄跨雄姿zhuó yún chèn 古朴推点拨:1.húxiào巧妙绝伦崇zhù2.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1)全文按照“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使读者对石拱桥的了解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⑴说明事物的特征。

⑴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学方法:⑴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

⑴比较阅读法。

⑴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教学及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屏幕显示:生字3、给课文前添加修饰语: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⑴“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⑴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⑴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⑴坚固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⑴杰出的中国石拱桥……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讨论填写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形式特点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了解中国石拱桥特点,分析赵州桥,并体会1-5自然段个别句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课时:分析卢沟桥,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点,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自豪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预习任务:①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中的1、3小题及二题。

②阅读课本110页中的《学习阅读说明文》以及120页的《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③完成顶尖课课练《中国石拱桥》课前预习一、1、导入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或者: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的一篇文章《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创始人,著名的桥梁专家。

二、文体介绍——说明文1含义: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介绍明确: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体会说明文准确语言。

三、预习检测,疏通生字弧形hú拱桥gǒng洨河xiáo陡坡dǒu和谐xié饮涧jiàn桥墩dūn郦道元lì张鷟zhuó匀称Yúnchèn惟妙惟肖xiào四、再读课文,把握特征释题:明确:中国/石拱桥问题:石拱桥有什么特点?齐读课文思考后,概括出来。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1、寻访文朋字友。

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中国石拱桥_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张孝纯

中国石拱桥_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张孝纯

精选讲课讲课方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讲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讲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讲课讲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中国石拱桥》讲课方案张孝纯【讲课假想】一、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从前,学生固然接触过一些带有说明性质的课文(如《人民英豪永久长存》等),但都没有提出过说明文的讲课要求;上一单元的“知识课文”《描述和说明》,也仅就“描述”和“说明”两种写法以及说明文中的描述同记述文中的描述的差异,作了最简易的界说;下一单元的“知识课文”《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才对如何写说明文作了较详细的解说,但那是学生在学过本单元和下单元的六篇说明文此后才能较好理解的。

(本地方说的“知识课文”和单元的课文,系依据校订从前的课本说的)因此,本文的讲课在语文知识和能力上的要求不宜过高,只宜使学生在“温故” 的基础上对描述和说明的差异以及说明文中的描述要为说明服务有进一步认识,并且初步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说明较复杂的事物要分成几方面按必定序次写,也就可以了。

(但在上述要求范围内,训练的力度要强些。

)关于个别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经过其余讲课渠道和组织形式,因材施教,以满足他们的较高要求。

二、“文道一致”的原则,是语文讲课的首要原则。

本文固然名为《中国石拱桥》,但绝非但是客观地介绍我国的石拱桥而已,恰巧相反,它不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并且用整段文字表达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骄傲感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府的歌颂。

这是本文主旨的重要构成部分,千万不可以忽视。

我不卑不亢地主张:我们所说的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质是培育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看法、方法和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把读书与做人、写作与做人、说话与做人、听话与做人联合起来。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2、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列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点。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根据特定的说明内容,合理安排科学的说明顺序。

2、理解根据说明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说明文吗?它跟记叙文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学过了哪些说明文?请一位同学回答。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 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到黑板根据汉字写拼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教师出题)洨(Xiáo) 匀称(yún chèn) 鷟(zhuó) 佥(qiān) 河堤(dī)2.学生口头补充解词: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石拱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案1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

“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等语句突出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坚固优美。

接着文章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小,便于车马上下。

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

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文章介绍卢沟桥时采用的顺序与此基本相同。

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周密,这在本文中有所体现。

如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两座桥的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结构,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3.把握课文中运用的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了解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掌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3.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设想
《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的说明文。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有初步了解,无须反复讲授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这篇课文是典型的事物说明文,学生理解起来无太大难度。

我以本课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特点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赵州桥和卢沟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和何种说明顺序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分析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把“桥”风趣地解释为是经过放大的板凳,同学们觉得桥想什么呢?(引出石拱桥,PPT展示赵州桥与卢沟桥图片)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请同学们看看图片,说说你眼中的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你会怎么描述它呢?
同学们刚刚的描述到底准不准确呢?中国石拱桥又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看看他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快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和卢沟桥?它有什么特点?
61656;明确:(1)对象是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的代表。

(2)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分析各段关系,理清说明顺序。

浏览全文,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与对应段落匹配。

61656;明确:第1、2段为“石拱桥”,第3、9、10段“中国石拱桥”、第4、5段为“赵州桥”:第6、7、8段为“卢沟桥”。

4.分析说明顺序,理解行文思路
文章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作者为什么不放在开头,而是先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纵观全文,“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这样的顺序安排有什么特点?
61656;明确:由第1、2段的“石拱桥”、到第3段引入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进而在4、5、6、7、8段结合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具体介绍,是由概括到具体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

另外,课文前8段介绍中国石拱桥建设成就,第9段揭示原因,是由果到因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

三、细读课文,解读说明方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分享。

61656;明确:归纳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引用这几种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1.比较上课开始时自己对图片的描述和课文中的语句有何不同之处,哪个更好?为什么?
61656;明确:说明文语句用词精准,能准确描述事物的特征。

2.将课文中的句子改一改还能有这样的效果吗?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61656;明确: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更准确。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换顺序?)
61656;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

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卢沟桥)桥宽约8米。

(这两句话对数字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61656;明确: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座50多米长的桥,精确到0.01米;“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61656;小结:通过与同学们自己的语言的对比和对文中语句的删改,我们可以发现,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上面的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是抓住“准确”二字。

五、延伸拓展
1.如果你是一名桥梁工程师,你会为中国设计一座怎样的桥梁?
2.课后观看影片《厉害了,我的国》,感受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和磅礴力量。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