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综合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多选题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多选题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多选题测试试题及答案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已知图1中,A 、B 、C 、D 是正方形EFGH 各边的中点,分别沿着AB 、BC 、CD 、DA 把ABF 、BCG 、CDH △、DAE △向上折起,使得每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都与平面ABCD 垂直,再顺次连接EFGH ,得到一个如图2所示的多面体,则( )A .AEF 是正三角形B .平面AEF ⊥平面CGHC .直线CG 与平面AEF 2D .当2AB =时,多面体ABCD EFGH -的体积为83【答案】AC 【分析】取CD 、AB 的中点O 、M ,连接OH 、OM ,证明出OH ⊥平面ABCD ,然后以点O 为坐标原点,OM 、OC 、OH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EF ,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BC 选项的正误,利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取CD 、AB 的中点O 、M ,连接OH 、OM , 在图1中,A 、B 、C 、D 是正方形EFGH 各边的中点,则1122CH GH EH DH ===,O 为CD 的中点,OH CD ∴⊥,平面CDH ⊥平面ABCD ,平面CDH 平面ABCD CD =,OH ⊂平面CDH ,OH ∴⊥平面ABCD ,在图1中,设正方形EFGH 的边长为()220a a >,可得四边形ABCD 的边长为2a , 在图1中,ADE 和ABF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45BAF DAE ∠=∠=, 90BAD ∴∠=,∴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a 的正方形,O 、M 分别为CD 、AB 的中点,则//OC BM 且OC BM =,且90OCB ∠=,所以,四边形OCBM 为矩形,所以,OM CD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M 、OC 、OH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0A a a -、()2,,0B a a 、()0,,0C a 、()0,,0D a -、(),,E a a a -、()2,0,F a a 、(),,G a a a 、()0,0,H a .对于A 选项,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2AE AF EF a ===,所以,AEF 是正三角形,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0,AE a a =-,()0,,AF a a =,由11110m AE ax az m AF ay az ⎧⋅=-+=⎪⎨⋅=+=⎪⎩,取11z =,则11x =,11y =-,则()1,1,1m =-,设平面CGH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0,CG a a =,()0,,CH a a =-, 由222200n CG ax az n CH ay az ⎧⋅=+=⎪⎨⋅=-+=⎪⎩,取21z =-,可得21x =,21y =-,则()1,1,1n =--,()22111110m n ⋅=+--⨯=≠,所以,平面AEF 与平面CGH 不垂直,B 选项错误;对于C 选项,6cos ,23CG m CG m a CG m⋅<>===⨯⋅, 设直线CG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θ,则sin 6θ=,23cos 1sin θθ=-=,所以,sin tan 2cos θθθ==,C 选项正确; 对于D 选项,以ABCD 为底面,以OH 为高将几何体ABCD EFGH -补成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则E 、F 、G 、H 分别为11A D 、11A B 、11B C 、11C D 的中点,因为2AB =,即1a =,则1OH =,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2214V =⨯=,11211111113326A A EF A EF V S AA -=⋅=⨯⨯⨯=△,因此,多面体ABCD EFGH -的体积为111044463ABCD EFGH A A EF V V V --=-=-⨯=, D 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睛】方法点睛:计算线面角,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进而确定线面角的垂足,明确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即可确定线面角;(2)在构成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可利用等体积法求解垂线段的长度h ,从而不必作出线面角,则线面角θ满足sin hlθ=(l 为斜线段长),进而可求得线面角; (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设a 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的法向量,则线面角θ的正弦值为sin cos ,a n θ=<>.2.已知三棱锥A BCD -的三条侧棱AB ,AC ,AD 两两垂直,其长度分别为a ,b ,c .点A 在底面BCD 内的射影为O ,点A ,B ,C ,D 所对面的面积分别为A S ,B S ,C S ,D S .在下列所给的命题中,正确的有( ) A .2A BCO D S SS ⋅=; B .3333A B C D S S S S <++;C .若三条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1α,1β,1γ,则222111sin sin sin 1αβγ++=;D .若点M 是面BCD 内一个动点,且AM 与三条侧棱所成的角分别为2α,2β,2γ,则22cos α+2222cos cos 1βγ+=.【答案】ACD 【分析】由Rt O OA '与Rt O AD '相似,得边长关系,进而判断A 正确;当M 与O 重合时,注意线面角与线线角的关系,即可得C 正确;构造长方体,建立直角坐标系,代入夹角公式计算可得D 正确;代入特殊值,可得B 错误. 【详解】由三棱锥A BCD -的三条侧棱AB ,AC ,AD 两两垂直,则将三棱锥A BCD -补成长方体ABFC DGHE -,连接DO 并延长交BC 于O ', 则AO BC ⊥.对A :由Rt O OA '与Rt O AD '相似,则2O A O O O D '''=⨯又12A S BC O D '=⋅,12BCOS BC O O '=⋅, 22221124DS BC O A BC O A ⎛⎫''=⋅=⋅ ⎪⎝⎭所以2A BCOD S SS ⋅=,故A 正确.对B :当1a b c ===时,33318B C D S S S ===,则33338B C D S S S ++=,而332333322288A S ⎛⎫=⨯⨯=> ⎪ ⎪⎝⎭,此时3333A B C D S S S S >++,故B 不正确. 对D :分别以AB ,AC ,AD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M x y z ,则(),,AM x y z =,222AM x y z =++,(),0,0AB a =,()0,,0AC b =,()0,0,AD c =所以222222222cos cos cos AM AB AM AC AM AD AM ABAM ACAM ADαβγ⎛⎫⎛⎫⎛⎫⋅⋅⋅++=++ ⎪ ⎪ ⎪ ⎪⎪⎪⋅⋅⋅⎝⎭⎝⎭⎝⎭2222221x y z AMAMAM=++=,所以D 正确.对C :当M 与O 重合时,AO ⊥面BCD ,由D 有222222cos cos cos 1αβγ++=,由各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与侧棱与所AO 成角互为余角,可得C 正确. 故选:ACD.【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角、线线角、面积关系的问题,计算角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利用数量积的公式代入计算,解决这道题目还要结合线面角与线线角的关系判断.3.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底面ABCD 内(含边界)一点.( ) A .若13A P =,则满足条件的P 点有且只有一个 B .若12A P =,则点P 的轨迹是一段圆弧 C .若1//A P 平面11B D C ,则1A P 长的最小值为2D .若12A P =且1//A P 平面11B DC ,则平面11A PC 截正方体外接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23π【答案】ABD 【分析】选项A ,B 可利用球的截面小圆的半径来判断;由平面1//A BD 平面11B D C ,知满足1//A P 平面11B D C 的点P 在BD 上,1A P 长的最大值为2;结合以上条件点P 与B 或D 重合,利用12sin 60A P r =︒,求出6r =,进而求出面积. 【详解】对A 选项,如下图:由13A P =,知点P 在以1A 为球心,半径为3的球上,又因为P 在底面ABCD 内(含边界),底面截球可得一个小圆,由1A A ⊥底面ABCD ,知点P 的轨迹是在底面上以A 为圆心的小圆圆弧,半径为22112r A P A A =-=,则只有唯一一点C满足,故A 正确;对B 选项,同理可得点P 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22111r A P A A =-=的小圆圆弧上,在底面ABCD 内(含边界)中,可得点P 轨迹为四分之一圆弧BD .故B 正确;对C 选项,移动点P 可得两相交的动直线与平面11B D C 平行,则点P 必在过1A 且与平面11B D C 平行的平面内,由平面1//A BD 平面11B D C ,知满足1//A P 平面11B D C 的点P 在BD上,则1A P 长的最大值为12A B =,则C 不正确; 对选项D ,由以上推理可知,点P 既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1的小圆圆弧上,又在线段BD 上,即与B 或D 重合,不妨取点B ,则平面11A PC 截正方体外接球所得截面为11A BC 的外接圆,利用2126622,,sin 60333A B r r S r ππ==∴=∴==︒.故D 正确.故选:ABD 【点睛】(1)平面截球所得截面为圆面,且满足222=R r d +(其中R 为球半径,r 为小圆半径,d 为球心到小圆距离);(2)过定点A 的动直线平行一平面α,则这些动直线都在过A 且与α平行的平面内.4.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BC ==,18AA =,点P 在线段11A C 上,M 为AB 的中点,则( ) A .BD ⊥平面PACB .当P 为11AC 的中点时,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半径为72C .三棱锥A PCD -体积为定值D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π 【答案】ACD 【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判断出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求出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等体积法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计算出截面圆半径的最小值,求出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因为AB BC =,所以,矩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BD AC ⊥,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底面ABCD ,BD ⊂平面ABCD ,1BD AA ∴⊥,1AC AA A ⋂=,AC 、1AA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当点P 为11A C 的中点时,PA ===同理可得PB PC P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 取AC 的中点N ,则PN 平面ABCD ,且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在直线PN上,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PN R AN R -+=, 即2288R R -+=,解得92R =,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2114822ACDSAD CD =⋅=⨯=, 三棱锥P ACD -的高为18AA =,因此,116433A PCD P ACD ACD V V S AA --==⋅=△,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球心为E ,则E 为1BD 的中点, 连接EN 、MN ,则1142EN DD ==,122MN AD ==, E 、N 分别为1BD 、BD 的中点,则1//EN DD , 1DD ⊥平面ABCD ,EN ∴⊥平面ABCD ,MN ⊂平面ABCD ,EN MN ∴⊥,EM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为平面α,点E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直线EM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d EM θθ==≤ 当且仅当2πθ=时,等号成立,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半径为R '==,所以,截面圆的半径2r =≥=,因此,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为4π,D 选项正确.故选:ACD.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5.在三棱锥M ABC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1233AD AB AC =+,则3BC BD = B .若G 为ABC 的重心,则111333MG MA MB MC =++C .若0MA BC ⋅=,0MC AB ⋅=,则0MB AC ⋅=D .若三棱锥M ABC -的棱长都为2,P ,Q 分别为MA ,BC 中点,则2PQ = 【答案】BC 【分析】作出三棱锥M ABC -直观图,在每个三角形中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 【详解】对于A ,由已知12322233AD AB AC AD AC AB AD AC AB AD =+⇒=+⇒-=-,即2CD DB =,则32BD BD DC BC =+=,故A 错误; 对于B ,由G 为ABC 的重心,得0GA GB GC ++=,又MG MA AG =+,MG MB BG =+,MG MC CG =+,3MA MB MC MG ∴++=,即111333MG MA MB MC =++,故B 正确;对于C ,若0MA BC ⋅=,0MC AB ⋅=,则0MC MA BC AB ⋅+⋅=,即()00MA BC AC CB MA BC AC C MC C M B M C ⋅++=⇒⋅++⋅⋅=⋅()00MA BC A MC MC MC MC C BC MA BC AC ⋅⋅⋅⇒⋅+-=⇒-+=⋅()000MC M CA BC AC AC CB AC CB AC C MC ⇒+=⇒+=⇒+=⋅⋅⋅⋅⋅,即0MB AC ⋅=,故C 正确;对于D ,111()()222PQ MQ MP MB MC MA MB MC MA ∴=-=+-=+- ()21122PQ MB MC MA MB MC MA ∴=+-=+-,又()2222222MB MC MA MB MC MA MB MC MB MA MC MA+-=+++⋅-⋅-⋅2221112222222222228222=+++⨯⨯⨯-⨯⨯⨯-⨯⨯⨯=,1822PQ ∴==,故D 错误. 故选:BC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用已知向量表示某一向量的三个关键点: (1)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某一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2)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如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3)在立体几何中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仍然成立.6.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棱1DD 的中点,F 在侧面11CDD C 上运动,且满足1//B F 平面1A BE .以下命题正确的有( )A .侧面11CDD C 上存在点F ,使得11B F CD ⊥ B .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可能为30︒C .平面1A BE 与平面11CDD C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D .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过点E ,F ,A 5 【答案】AC 【分析】取11C D 中点M ,1CC 中点N ,连接11,,B M B N MN ,易证得平面1//B MN 平面1A BE ,可得点F 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N .取MN 的中点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1B F MN ⊥,即有11B F CD ⊥,A 正确;当点F 与点M 或点N 重合时,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最大,可判断B 错误;根据平面1//B MN 平面1A BE ,11B FC ∠即为平面1B MN 与平面11CDD C 所成的锐二面角,计算可知C 正确;【详解】取11C D 中点M ,1CC 中点N ,连接11,,B M B N MN ,则易证得11//B N A E ,1//MN A B ,从而平面1//B MN 平面1A BE ,所以点F 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N .取MN 的中点F ,因为1B MN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1B F MN ⊥,又因为1//MN CD ,所以11B F CD ⊥,故A 正确;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当点F 与点M 或点N 重合时,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最大,此时11tan C B F ∠=1tan 3023︒<=,所以B 错误; 平面1//B MN 平面1A BE ,取F 为MN 的中点,则1MN C F ⊥,1MN B F ⊥,∴11B FC ∠即为平面1B MN 与平面11CDD C 所成的锐二面角,11111tan B C B FC C F ∠==22,所以C 正确;因为当F 为1C E 与MN 的交点时,截面为菱形1AGC E (G 为1BB 的交点),面积为62,故D 错误. 故选:A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角,二面角,截面面积的求解,空间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7.如图,矩形ABCD 中, 22AB 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直线DE 翻折成1A DE △(点1A 不落在底面BCDE 内),若M 在线段1A C 上(点M 与1A ,C 不重合),则在ADE 翻转过程中,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 .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 C ⊥B .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1A DC 成立 C .存在点M ,使得//MB 平面1A DE 成立D .四棱锥1A BCDE -体积最大值为24【答案】CD 【分析】利用反证法可得A 、B 错误,取M 为1A C 的中点,取1A D 的中点为I ,连接,MI IE ,可证明//MB 平面1A DE ,当平面1A D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1A BCDE -体积最大值,利用公式可求得此时体积为2. 【详解】如图(1),取DE 的中点为F ,连接1,A F CF , 则45CDF ∠=︒,22DF =,故212254222222CF =+-⨯⨯=, 故222DC DF CF ≠+即2CFD π∠≠.若1CA DE ⊥,因为11,A D A E DF FE ==,故1A F DE ⊥,而111A F A C A ⋂=, 故DE ⊥平面1A FC ,因为CF ⊂平面1A FC ,故DE CF ⊥,矛盾,故A 错. 若BM ⊥平面1A DC ,因为DC ⊂平面1A DC ,故BM DC ⊥, 因为DC CB ⊥,BM CB B ⋂=,故CD ⊥平面1A CB ,因为1AC ⊂平面1A CB ,故1CD A C ⊥,但1A D CD <,矛盾,故B 错. 当平面1A D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1A BCDE -体积最大值, 由前述证明可知1A F DE ⊥,而平面1A DE平面BCDE DE =,1A F ⊂平面1A DE ,故1A F ⊥平面BCDE ,因为1A 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1A D A E ==,故122A F =,又四边形BCDE 的面积为13211122⨯-⨯⨯=, 故此时体积为13223224⨯⨯=,故D 正确. 对于C ,如图(2),取M 为1A C 的中点,取1A D 的中点为I ,连接,MI IE ,则1//,2IM CD IM CD =,而1//,2BE CD BE CD =, 故//,IM BE IM BE =即四边形IEBM 为平行四边形,故//IE BM ,因为IE ⊂平面1A DE ,BM ⊄平面1A DE ,故//MB 平面1A DE , 故C 正确. 故选:CD.【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注意对于折叠后点线面的位置的判断,若命题的不成立,往往需要利用反证法来处理,本题属于难题.8.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如图,,M N 分别是正方形ABCD ,11BCC B 的中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1D MN 与11BC 的交点是11B C 的中点 B .平面1D MN 与BC 的交点是BC 的三点分点 C .平面1D MN 与AD 的交点是AD 的三等分点 D .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1 【答案】BC 【分析】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连FM 并延长分别交,BC AD 于,P Q ,连1,D Q PN 并延长交11B C 与H ,平面四边形1D HPQ 为所求的截面,进而求出,,P Q H 在各边的位置,利用割补法求出多面体11QPHD C CD 的体积,即可求出结论.【详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 连接FM 并延长,设FM BC P ⋂=,FM AD Q ⋂=, 连接PN 并延长交11B C 于点H .连接1D Q ,1D H ,则平面四边形1D HPQ 就是平面1D MN 与正方体的截面,如图所示.111111////,22NE CC DD NE CC DD ==,NE ∴为1DD F ∆的中位线,E ∴为DF 中点,连BF , ,,90DCE FBE BF DC AB FBE DCE ∴∆≅∆==∠=∠=︒, ,,A B F ∴三点共线,取AB 中点S ,连MS ,则12//,,23BP FB MS BP MS BC MS FS =∴==, 22111,33236BP MS BC BC PE BC ∴==⨯=∴=, E 为DF 中点,11//,233PE DQ DQ PE BC AD ∴===N 分别是正方形11BCC B 的中心,11113C H BP C B ∴==所以点P 是线段BC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 点Q 是线段AD 靠近点D 的三等分点, 点H 是线段11B C 靠近点1C 的三等分点. 做出线段BC 的另一个三等分点P ', 做出线段11A D 靠近1D 的三等分点G ,连接QP ',HP ',QG ,GH ,1H QPP Q GHD V V '--=,所以111113QPHD C CD QPHQ DCC D V V V -==多面体长方体正方体 从而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体积比为2∶1. 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多面体的体积,确定出平面与正方体的交线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属于较难题.9.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点M ,N ,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0MN EF ⋅=B .ME NE =C .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2:3D .四棱锥A MENF -与多面体ABCD EMFN -体积之比为1:3 【答案】ABD 【分析】证明EF ⊥平面BDD B '',进而得EF MN ⊥,即可得A 选项正确;证明四边形MENF 为菱形即可得B 选项正确;由菱形性质得四边形MENF 的面积12S MN EF =⋅,再分别讨论MN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可;根据割补法求解体积即可. 【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连接BD ,B D '',MN .由题易得EF BD ⊥,EF BB '⊥,BD BB B '⋂=,所以EF ⊥平面BDD B '',又MN ⊂平面BDD B '',所以EF MN ⊥,因此0MN EF ⋅=,故A 正确.对于B 选项,由正方体性质得:平面''//BCC B 平面''ADD A ,平面''BCC B 平面EMFN MF =,平面''ADD A 平面EMFN EN =, 所以//MF EN ,同理得//ME NF ,又EF MN ⊥,所以四边形MENF 为菱形, 因此ME NE =,故B 正确.对于C 选项,由B 易得四边形MENF 的面积12S MN EF =⋅, 所以当点M ,N 分别为BB ',DD '的中点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S 最小,此时MN EF ==,即面积S 的最小值为1;当点M ,N 分别与点B (或点B '),D (或D )重合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S 最大,此时MN =,即面积S所以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2C 不正确. 对于D 选项,四棱锥A MENF -的体积1111336M AEF N AEF AEF V V V DB S --=+=⋅==△; 因为E ,F 分别是AA ',CC '的中点,所以BM D N '=,DN B M '=,于是被截面MENF 平分的两个多面体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因此多面体ABCD EMFN -的体积21122ABCD A B C D V V ''''-==正方体,所以四棱锥A MENF -与多面体ABCD EMFN -体积之比为1:3,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截面面积的最值、几何体的体积,考查空间思维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证明四边形MENF 为菱形,利用割补法将四棱锥A MENF -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M AEF - 和N AEF -的体积之和,将多面体ABCD EMFN -的体积转化为正方体的体积的一半求解.10.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过对角线1BD 的一个平面交棱1AA 于点E ,交棱1CC 于点F ,得四边形1BFD E ,在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四边形1BFD E 有可能是梯形B .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C .四边形1BFD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11BB D D D .四边形1BFD E 6【答案】BCD 【分析】四边形1BFD E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是四边形ABCD ;当与两条棱上的交点是中点时,四边形1BFD E 垂直于面11BB D D ;当E ,F 分别是两条棱的中点时,四边形1BFD E 的面积最小为62.【详解】过1BD 作平面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截面为四边形1BFD E , 如图所示,因为平面11//ABB A 平面11DCC D ,且平面1BFD E 平面11ABB A BE =.平面1BFD E平面1111,//DCC D D F BE D F =,因此,同理1//D E BF ,故四边形1BFD E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A 错误;对于选项B ,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 ,因此B 正确; 对于选项C ,当点E F 、分别为11,AA CC 的中点时,EF ⊥平面11BB D D ,又EF ⊂平面1BFD E ,则平面1BFD E ⊥平面11BB D D ,因此C 正确;对于选项D ,当F 点到线段1BD 的距离最小时,此时平行四边形1BFD E 的面积最小,此时点E F 、分别为11,AA CC 的中点,此时最小值为162322⨯⨯=,因此D 正确. 故选:BCD【点睛】关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想象出要画的平面是怎么样的平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考虑全面即可正确解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1.空间中,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若a∥b,b∥c,则a∥cB.若a⊥γ,b⊥γ,则a∥bC.若a∥γ,b∥γ,则a∥bD.若a⊥b,b⊥c,则a⊥c答案AB解析根据空间平行直线的传递性可知A正确;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B正确;若a∥γ,b∥γ,则a,b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C错误;若a⊥b,b⊥c,则a,c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故D错误.2.对于两条不同直线m,n和两个不同平面α,β,下列选项正确的为()A.若m⊥α,n⊥β,α⊥β,则m⊥nB.若m∥α,n∥β,α⊥β,则m⊥n或m∥nC.若m∥α,α∥β,则m∥β或m⊂βD.若m⊥α,m⊥n,则n∥α或n⊂α答案ACD解析对A,令m,n分别为直线m,n的方向向量,因为m⊥α,n⊥β,所以m⊥α,n⊥β,又α⊥β,所以m⊥n,即m⊥n,所以选项A正确;对B,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令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直线A1C1为m,直线C1D为n,满足α⊥β,m∥α,n∥β,但m与n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以选项B错误;对C,若m⊄β,过m作一平面γ分别与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且交线分别为a,b,则m∥a,a∥b,所以m∥b,所以m∥β;若m⊂β,符合题意,所以选项C 正确;对D,若n⊂α,符合题意;若n⊄α,过直线n作一平面β与平面α相交,设交线为b,因为b⊂α,m⊥α,所以m⊥b,又m⊥n,且n,b在同一平面内,所以n∥b,所以n∥α,所以选项D正确.综上,选ACD.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该正方体中()A.AE∥CDB.CH∥BEC.DG⊥BHD.BG⊥DE答案BCD解析由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正方体如图,连接AH,DE,BG,BH,DG,HC.由图形可知,AE⊥CD,故A错误;因为HE∥BC,HE=BC,所以四边形BCH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H∥BE,故B正确;因为DG⊥HC,DG⊥BC,HC∩BC=C,HC,BC⊂平面BHC,所以DG⊥平面BHC,又BH⊂平面BHC,所以DG⊥BH,故C正确;因为BG∥AH,而DE⊥AH,所以BG⊥DE,故D正确.故选BCD.4.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不可能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梯形C.有一个内角为75°的菱形D.正五边形答案BCD解析对于A,如图1,截面的形状可能是正三角形,故A可能;图1图2对于B,首先考虑平面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为梯形,且QR与AA1不平行,如图2所示,不妨假设PQ⊥QR,因为AA1⊥平面A1B1C1D1,PQ⊂平面A1B1C1D1,所以AA1⊥PQ,从而有PQ⊥平面A1ABB1,这是不可能的,故B不可能;对于C,当平面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为菱形(非正方形)时,只有如下情形,如图3,其中P,R为所在棱的中点,易知当菱形为PBRD1时,菱形中的锐角取得最小值,即∠PD1R最小.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PD1=RD1=5,PR=22,则由余弦定理,得cos∠PD1R=PD21+RD21-PR22PD1·RD1=5+5-82×5×5=15<6-24=cos 75°,所以∠PD1R>75°,故C不可能;图3对于D,假设截面是正五边形,则截面中的截线必然分别在5个面内,由于正方体有6个面,分成两两平行的三对,故必然有一对平行面中有两条截线,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这两条截线互相平行,但正五边形的边中是不可能有平行的边的,故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故D不可能.综上所述,选BCD.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M为AA1的中点,平面α过点D1且与CM垂直,则()A.CM⊥BDB.BD∥平面αC.平面C1BD∥平面αD.平面α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图形的面积为9 2答案ABD解析如图,连接AC,则BD⊥AC.因为BD⊥AM,AM∩AC=A,AM,AC⊂平面AMC,所以BD⊥平面AMC,又CM⊂平面AMC,所以BD⊥CM,故A正确;取AD的中点E,连接D1E,DM,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D1E⊥DM,又CD⊥D1E,DM∩CD=D,DM,CD⊂平面CDM,所以D1E⊥平面CDM,又CM⊂平面CDM,所以D1E⊥CM.连接B1D1,过点E作EF∥BD,交AB于F,连接B1F,所以CM⊥EF,又D1E∩EF=E,D1E,EF⊂平面D1EFB1,所以CM⊥平面D1EFB1,所以平面α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图形即梯形D1EFB1.由EF∥BD,BD⊄平面α,EF⊂平面α,得BD∥平面α,故B正确;连接AB1,AD1,易知平面AB1D1∥平面C1BD,而平面AB1D1∩平面α=B1D1,所以平面C1BD与平面α不平行,故C不正确;截面图形为等腰梯形D1EFB1,EF=2,B1D1=22,D1E=B1F=5,所以截面图形的面积S=12×(2+22)×(5)2-⎝⎛⎭⎪⎫22-222=92,故D正确.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N为底面ABCD的中心,P为线段A1D1上的动点(不包括两个端点),M为线段AP的中点,则()A.CM与PN是异面直线B.CM>PNC.平面PAN⊥平面BDD1B1D.过P,A,C三点的正方体的截面一定是等腰梯形答案BCD解析对于选项A,如图,连接NC,PC,则A,N,C三点共线.又M为AP的中点,N为AC的中点,所以CM与PN共面,故A错误;对于选项B,因为P为线段A1D1上的动点(不包括两个端点),所以AC>AP.在△MAC中,CM2=AC2+AM2-2AC·AM cos∠MAC=AC2+14AP2-AC·AP·cos∠MAC.在△PAN中,PN2=AP2+AN2-2AP·AN cos∠PAN=AP2+1 4AC 2-AP ·AC cos ∠PAN ,则CM 2-PN 2=34(AC 2-AP 2)>0,所以CM >PN ,故B 正确;对于选项C ,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易知AC ⊥平面BDD 1B 1,即AN ⊥平面BDD 1B 1,又AN ⊂平面PAN ,所以平面PAN ⊥平面BDD 1B 1,故C 正确; 对于选项D ,连接A 1C 1,在平面A 1B 1C 1D 1内作PK ∥A 1C 1,交C 1D 1于K ,连接KC .在正方体中,A 1C 1∥AC ,所以PK ∥AC ,PK ,AC 共面,所以四边形PKCA 就是过P ,A ,C 三点的正方体的截面,AA 1=CC 1,A 1P =C 1K ,所以AP =CK ,即梯形PKCA 为等腰梯形,故D 正确.故选BCD.7.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AA 1=2AB =2,点P 为线段AD 1上一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PB 1∥平面BC 1DB.三棱锥P-BC 1D 的体积为13C.三棱锥D 1-BC 1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π2D.直线PB 1与平面BCC 1B 1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53 答案 ABD解析 对于A 选项,连接B 1D 1,AB 1,根据正四棱柱的性质可知AD 1∥BC 1,BD ∥B 1D 1,因为BC 1⊄平面AB 1D 1,AD 1⊂平面AB 1D 1,所以BC 1∥平面AB 1D 1,同理得BD ∥平面AB 1D 1,又BC 1∩BD =B ,所以平面AB 1D 1∥平面BC 1D ,又PB 1⊂平面AB 1D 1,所以PB 1∥平面BC 1D ,所以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易知AD 1∥平面BC 1D ,所以V P-BC 1D =V A-BC 1D =V C 1-ABD =13×12×1×1×2=13,所以B 选项正确;对于C 选项,三棱锥D 1-BC 1D 的外接球即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的外接球.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4R 2=12+12+22=6,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 2=6π,所以C 选项错误;对于D 选项,过P 作PE ∥AB ,交BC 1于点E ,则PE ⊥平面BCC 1B 1,连接B 1E ,则∠PB 1E 即直线PB 1与平面BCC 1B 1所成的角,当B 1E 最小时,∠PB 1E 最大,此时B 1E ⊥BC 1,由等面积法得S △BB 1C 1=12BC 1·B 1E =12BB 1·B 1C 1,解得B 1E =25,在Rt △PB 1E 中,PE =AB =1,所以PB 1=12+⎝ ⎛⎭⎪⎫252=35,所以∠PB 1E 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PE PB 1=53,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ABD.8.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G 分别为BC ,CC 1,BB 1的中点,则( )A.直线D1D与直线AF垂直B.直线A1G与平面AEF平行C.平面AEF截正方体ABCD-A1B1C1D1所得的截面的面积为9 2D.点A1和点D到平面AEF的距离相等答案BCD解析对于选项A,假设AF与D1D垂直,又D1D⊥AE,AE∩AF=A,AE,AF⊂平面AEF,所以D1D⊥平面AEF.因为EF⊂平面AEF,所以D1D⊥EF,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假设不成立,故A错误;图1对于选项B,取B1C1的中点N,连接A1N,GN,如图1所示,易知A1N∥AE,又AE⊂平面AEF,A1N⊄平面AEF,所以A1N∥平面AEF.因为GN∥EF,EF⊂平面AEF,GN⊄平面AEF,所以GN∥平面AEF.又A1N,GN⊂平面A1GN,A1N∩GN=N,所以平面A1GN∥平面AEF.因为A1G⊂平面A1GN,所以A1G∥平面AEF,故B正确;对于选项C,连接AD1,FD1,如图2所示,因为AD1∥EF,所以四边形AD1FE 为平面AEF截正方体ABCD-A1B1C1D1所得的截面,又AD1=22+22=22,图2EF =12+12=2,D 1F =AE =12+22=5,所以四边形AD 1FE 为等腰梯形, 高为(5)2-⎝ ⎛⎭⎪⎫222=322,则S 梯形AD 1FE =12×(2+22)×322=92,故C 正确;对于选项D ,连接A 1D ,如图2所示,由选项C 可知A 1D 与平面AEF 相交且交点为A 1D 的中点,所以点A 1和点D 到平面AEF 的距离相等,故D 正确.综上,选BCD.9.已知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是B 1C 1的中点,点P 在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且总满足MP ⊥M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点P 的轨迹中包含AA 1的中点B.点P 在侧面AA 1D 1D 内的轨迹的长为5a4 C.MP 长度的最大值为21a4D.直线CC 1与直线MP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大值为55 答案 BCD解析 如图,取A 1D 1的中点E ,分别取A 1A ,B 1B 上靠近A 1,B 1的四等分点F ,G ,连接EM ,EF ,FG ,MG ,易知EM ∥FG 且EM =FG ,所以E ,M ,F ,G 四点共面.连接GC ,因为MG 2=⎝ ⎛⎭⎪⎫a 22+⎝ ⎛⎭⎪⎫a 42=5a 216,MC 2=⎝ ⎛⎭⎪⎫a 22+a 2=5a 24,GC 2=⎝ ⎛⎭⎪⎫3a 42+a 2=25a 216,因此MG 2+MC 2=GC 2,所以MG ⊥MC ,易知ME ⊥MC ,又MG ∩ME =M ,MG ,ME ⊂平面MEFG ,所以MC ⊥平面MEFG ,即点P 的轨迹为四边形MEFG (不含点M ),易知点P 在侧面AA 1D 1D 内的轨迹为EF ,且EF =MG =5a4,所以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根据点P 的轨迹可知,当P 与F 重合时,MP 最长,易知FG ⊥平面BB 1C 1C ,则FG ⊥MG ,连接MF ,所以MF =a 2+5a 216=21a4,故C 选项正确;由于点P 的轨迹为四边形MEFG (不含点M ),所以直线CC 1与直线MP 所成的最小角就是直线CC 1与平面MEFG 所成的角,又向量CC 1→与平面MEFG 的法向量CM →的夹角等于∠C 1CM ,且sin ∠C 1CM =a25a 2=55,所以直线CC 1与平面MEFG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5,即直线CC 1与直线MP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大值等于55,故D 选项正确.10.如图,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2,M 为AA 1的中点,过B 1M 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 1于N ,则( )A.截面α可能为六边形B.存在点N,使得BN⊥截面αC.若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则1≤CN≤2D.当N与C重合时,截面图形的面积为36 4答案CD解析设N0为棱CC1的中点,当N从C1移动到C时,其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如图1,当点N在线段C1N0上时,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当点N在线段N0C上(不包括点N0,C)时,截面α为五边形;当点N与点C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图1图2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A,截面α不可能为六边形,所以A错误;对于B,假设BN⊥截面α,因为B1M⊂α,所以BN⊥B1M,所以必有点N,C重合,而BC与平面B1CQM不垂直,所以B错误;对于C,当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时,点N在线段C1N0上,则1≤CN≤2,所以C 正确;对于D,当点N与点C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如图2,过M作MM′⊥B1C,垂足为M′.设梯形的高为h,B1M′=x,则在Rt△B1MM′中,由勾股定理,得h2=(2)2-x2,①同理h 2=⎝ ⎛⎭⎪⎫522-⎝ ⎛⎭⎪⎫52-x 2,② 由①②,解得x =255,h =65,所以截面α的面积等于12×⎝⎛⎭⎪⎫5+52·h =12×352×65=364,所以D 正确. 综上可知,选CD.。

江苏省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立体几何(含答案)

江苏省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试题:立体几何(含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试题(附参考答案)立体几何一、填空题1、(2014年江苏高考)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21S ,S ,体积分别为21V ,V ,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49S S 21=,则=21V V▲ . 2、(2013年江苏高考)如图,在三棱柱ABC C B A -111中,F E D ,,分别是1AA AC AB ,,的中点,设三棱锥ADE F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为2V ,则=21:V V 。

3、(2012年江苏高考)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cm AB AD ==,12cm AA =,则四棱锥11A BB D D -的体积为 ▲ cm 3.4、(2015届江苏南京高三9月调研)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2的半圆,则这个圆锥的高是 ▲5、(2015届江苏南通市直中学高三9月调研)如图,各条棱长均为2的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M 为11A C 的中点,则三棱锥1M AB C -的体积为 ▲6、(2015届江苏苏州高三9月调研)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与球的直径相等圆柱、球的表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有12:S S = ▲7、(南京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已知m ,n 是不重合的两条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下列命题:①若α⊥β,m ⊥α,则m ∥β; ②若m ⊥α,m ⊥β,则α∥β; ③若m ∥α,m ⊥n ,则n ⊥α; ④若m ∥α,m ⊂β,则α∥β.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8、(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5月调研(二))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 上的中线AD = 2,将△ABC 沿AD 折成60°的二面角,连结BC ,则三棱锥C - ABD 的体积为 ▲ 9、(徐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与底面的直径相等,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10、(南京、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淮安三模))表面积为12π的圆柱,当其体积最大时,该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的比为 ▲二、解答题1、(2014年江苏高考)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E,F 分别为棱PC,AC,AB 的中点。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多选题测试试题附解析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多选题测试试题附解析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多选题测试试题附解析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C =11CC =,点D 为BC 中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111122A D AB AC AA =+-B .三棱锥11D ABC -的体积为6C .1AB BC ⊥且1//AB 平面11AC DD .ABC 内到直线AC 、1BB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答案】ABD 【分析】A .根据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进行计算并判断;B .根据1111D ABC A DB C V V --=,然后计算出对应三棱锥的高AD 和底面积11DB C S,由此求解出三棱锥的体积;C .先假设1AB BC ⊥,然后推出矛盾;取AB 中点E ,根据四点共面判断1AB //平面11AC D 是否成立;D .将问题转化为“ABC 内到直线AC 和点B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A .()11111111222A D A A AD AD AA AB AC AA AB AC AA =+=-=+-=+-,故正确; B .1111D AB C A DB C V V --=,因为D 为BC 中点且AB AC =,所以AD BC ⊥, 又因为1BB ⊥平面ABC ,所以1BB AD ⊥且1BB BC B =,所以AD ⊥平面11DB C ,又因为AD ===11111122DB C S BB B C =⨯⨯=,所以1111111133226D AB C A DB C DB C V V AD S --==⨯⨯=⋅=,故正确;C .假设1AB BC ⊥成立,又因为1BB ⊥平面ABC ,所以1BB BC ⊥且111BB AB B =,所以BC ⊥平面1ABB ,所以BC AB ⊥,显然与几何体为正三棱柱矛盾,所以1AB BC ⊥不成立;取AB 中点E ,连接11,,ED EA AB ,如下图所示:因为,D E 为,BC AB 中点,所以//DE AC ,且11//AC A C ,所以11//DE AC ,所以11,,,D E A C 四点共面,又因为1A E 与1AB 相交,所以1AB //平面11AC D 显然不成立,故错误;D .“ABC 内到直线AC 、1BB 的距离相等的点”即为“ABC 内到直线AC 和点B 的距离相等的点”,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满足要求的点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正确; 故选:ABD.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空间中三棱锥的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得到三棱锥的高和底面积,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2)等体积法:待求三棱锥的高和底面积不易求出,采用替换顶点位置的方法,使其求解高和底面积更容易,由此求解出三棱锥的体积.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棱AB 、1CC 的中点,1MB P 的顶点P 在棱1CC 与棱11C D 上运动,有以下四个命题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平面1MB P 1ND ⊥ B .平面1MB P ⊥平面11ND AC .1MB P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图形的面积为定值 D .1MB P 在侧面11D C CD 上射影图形是三角形 【答案】BC 【分析】取N 与P 重合,结合勾股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分点P 在棱1CC 、11C D 上运动两种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取点P 与点1C 重合,判断1MB P 在侧面11D C CD 上射影图形形状,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如下图所示:当点P 与点N 重合时, 若1ND ⊥平面1MB P ,1B N ⊂平面1MB P ,则11ND B N ⊥,由勾股定理可得2211115D N C N C D =+=,同理可得15B N =1122B D =2221111B N D N B D ∴+≠,则1ND 与1B N 不垂直,假设不成立,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取1BB 的中点E ,连接1A E 、EN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BB CC ,且E 、N 分别为1BB 、1CC 的中点, 则11//B E C N 且11B E C N =,所以,四边形11B ENC 为平行四边形,则11//EN B C 且11EN B C =,1111//A D B C 且1111A D B C =,所以,11//A D EN 且11A D EN =,所以,四边形11A EN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A E D N ,111A B BB =,1B E BM =,11190A B E B BM ∠=∠=,所以,111Rt A B E Rt B BM ≅△△,所以,111B A E BB M ∠=∠,所以,111111190A EB BB M A EB B A E ∠+∠=∠+∠=,190B FE ∴∠=,所以,11B M A E ⊥,11A D ⊥平面11AA B B ,1B M ⊂平面11AA B B ,111B M A D ∴⊥, 1111A D A E A =,11A D 、1A E ⊂平面11ND A ,1MB ∴⊥平面11ND A ,1MB ⊂平面1MB P ,所以,平面1MB P ⊥平面11ND A ,B 选项正确;对于C 选项,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若点P 在棱1CC 上运动时,1MB P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为MBC △, 此时,射影图形的面积为21224MBCa a S a =⋅=△; 若点P 在棱11C D 上运动时,设点P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点为G ,则G CD ∈, 且点G 到AB 的距离为a ,1MB 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为MB ,则1MB P 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为MBG △,且21224MBGa a S a =⋅⋅=△.综上所述,1MB P 在底面ABCD 内的射影图形的面积为定值,C 选项正确; 对于D 选项,当点P 与1C 重合时,P 、1B 两点在平面11D C CD 上的射影重合, 此时,1MB P 在侧面11D C CD 上的射影不构成三角形,D 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面面垂直常用的方法: (1)面面垂直的定义; (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证明面面垂直时,一般假设面面垂直成立,然后利用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即为所证的线面垂直,组织论据证明即可.3.如图,已知正方体1ABCD ABC D -的棱长为a ,E 是棱CD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1EB AD ⊥B .二面角11E A B A --的大小为4π C .三棱锥11A B D E -体积的最小值为313a D .1//D E 平面11A B BA 【答案】ABD 【分析】连接1A D 、1B C ,则易证1AD ⊥平面11A DCB ,1EB ⊂平面11A DCB ,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判断选项A 正确;二面角11E A B A --的平面角为1DA A ∠,易知14DA A π∠=,则可判断选项B 正确;用等体积法,将求三棱锥11A B D E -的体积转化为求三棱锥11E AB D -的体积,当点E 与D 重合时,三棱锥11E AB D -的体积最小,此时的值为316a ,则选项C 错误;易知平面11//D DCC 平面11A B BA ,而1D E ⊂平面11D DCC ,则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1//D E 平面11A B BA ,可判断选项D 正确. 【详解】选项A ,连接1A D 、1B C ,则由正方体1ABCD ABC D -可知,11A D AD ⊥,111A B AD ⊥,1111A DA B A =,则1AD ⊥平面11A DCB ,又因为1EB ⊂平面11A DCB ,所以11EB AD ⊥,选项A 正确; 选项B ,因为11//DE A B ,则二面角11E A B A --即为二面角11D A B A --, 由正方体1ABCD ABC D -可知,11A B ⊥平面1DA A , 则1DA A ∠为二面角11D A B A --的平面角,且14DA A π∠=,所以选项B 正确;选项C ,设点E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为d , 则11111113A B D E E AB D AB D V V S d --==⋅,连接1C D 、1C B ,易证平面1//BDC 平面11AB D ,则在棱CD 上,点D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最短,即点E 与D 重合时,三棱锥11A B D E -的体积最小, 由正方体1ABCD ABC D -知11A B ⊥平面1ADD , 所以1111123111113326D AB D B ADDADD a V V S A B a a --==⋅=⋅⋅=, 则选项C 错误;选项D ,由正方体1ABCD ABC D -知,平面11//CC D D 平面11A B BA ,且1D E ⊂平面11CC D D , 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1//D E 平面11A B BA ,则选项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对于选项C 的判断中,利用等体积法求三棱锥的体积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3,点E ,F 分别在1CC ,1BB 上,12C E EC →→=,12BF FB →→=.动点M 在侧面11ADD A 内(包含边界)运动,且满足直线//BM 平面1D EF ,则( )A .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B .三棱锥1D EFM -的体积为定值C .动点M 10D .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10【答案】BCD 【分析】由题做出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梯形1D EFN ,进而计算即可排除A 选项;根据//BM平面1D EF ,由等体积转化法得1111D EFM M D EF B D EF D BEFV V V V ----===即可得B 选项正确;取1AA 靠近1A 点的三等分点H , 1DD 靠近D 点的三等分点I ,易知M 的轨迹为线段HI 10,故C 选项正确;过M 点做BE 的平行线交1AA 于P ,交1DD 于O ,连接,BP OE ,易知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BPOE ,进而得当H 位于点I 时,截面面积最小,为四边形ABEI 的面积,且面积为310S AB BE =⋅=. 【详解】解:对于A 选项,如图,取BF 中点G ,连接1A G ,由点E ,F 分别在1CC ,1BB 上,12C E EC →→=,12BF FB →→=,故四边形11A D EG 为平行四边形,故11//AGD E ,由于在11A B G △,F 为1B G 中点,当N 为11A B 中点时,有11////NF A G D E ,故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梯形1D EFN ,此时22133532D N ⎛⎫=+= ⎪⎝⎭,223110EF =+=,故梯形1D EFN 不是等腰梯形,故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三棱锥1D EFM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1M D EF -的体积,由于//BM平面1D EF ,故三棱锥1M D EF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1B D EF -的体积,三棱锥1B D EF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1D BEF -的体积,而三棱锥1D BEF -的体积为定值,故B 选项正确; 对于C 选项,取1AA 靠近1A 点的三等分点H , 1DD 靠近D 点的三等分点I ,易知1////HB AG NF ,1//BI D F ,由于1,HI BI I NFD F F ==,故平面//BHI 平面1D EF ,故M 的轨迹为线段HI ,其长度为10,故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过M 点做BE 的平行线交1AA 于P ,交1DD 于O ,连接,BP OE ,则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BPOE ,易知当H 位于点I 时,平行四边形BPOE 边BP 最小,且为AB ,此时截面平行四边形BPOE 的面积最小,为四边形ABEI 的面积,且面积为310S AB BE =⋅=,故D 选项正确; 故选:BC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依次做出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梯形1D EFN ,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BPOE ,进而讨论AD选项,通过//BM平面1D EF ,并结合等体积转化法得1111D EFM M D EF B D EF D BEF V V V V ----===知B 选项正确,通过构造面面平行得M 的轨迹为线段HI ,进而讨论C 选项,考查回归转化思想和空间思维能力,是中档题.5.已知四面体ABCD 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为60︒B .点A 到平面BCDC .四面体ABCDD .动点P 在平面BCD 上,且AP 与AC 所成角为60︒,则点P 的轨迹是椭圆 【答案】BC 【分析】在正四面体中通过线面垂直可证得AC ⊥BD ,通过计算可验证BC,通过轨迹法可求得P 的轨迹为双曲线方程即可得D 错误. 【详解】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可得BD ⊥面ACE ,则AC ⊥BD ,故A 错误;在四面体ABCD 中,过点A 作AF ⊥面BCD 于点F ,则F 为为底面正三角形BCD 的重心,因为所有棱长均为2,AF ==即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3,故B 正确;设O 为正四面体的中心则OF 为内切球的半径,OA 我外接球的半径, 因为11433A BCD BCD BCD V S AF S OF -=⋅=⨯⋅△△,所以4AF OF =,即2=6OF AO =,所以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体积334433V R OA ππ===,故C 正确;建系如图:,A C ⎛⎛⎫⎪ ⎪⎝⎭⎝⎭,设(,,0)P x y ,则,,0,,333AP x y AC →→⎛⎛=-=- ⎝⎭⎝⎭,因为cos 60AP AC AP AC →→→→⋅=,所以241392y +=,即222388=333y x y +++,平方化简可得:2232340039y x y ----,可知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故D 错误. 故选:BC .【点睛】方法点睛: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的求解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采用空间向量法,利用空间向量法表示出已知的角度或距离的等量关系,从而得到轨迹方程.6.在直角梯形ABCD 中,2ABC BCD π∠=∠=,1AB BC ==,2DC =,E 为DC 中点,现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一个四棱锥D ABCE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四棱锥D ABCE -体积的最大值为13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恒为4π C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二面角A EC D --的大小为45︒D .在四棱锥D ABCE -中,当D 在EC 上的射影恰好为EC 的中点F 时,DB 与平面ABCE 15【答案】ABD 【分析】对于A ,四棱锥D ABCE -的底面面积是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需要平面DAE ⊥平面ABCE ,此时DE CE ⊥,可求得1133D ABCE ABCE V S DE -=⋅=可判断A ;对于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AE BC ,所以异面直线AD 与AE 所成的角即为AD 与BC所成角,由翻折前可知4DAE π∠=可判断B ;对于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结合翻折前可知AE ⊥平面DEC ,又AE ⊂平面ABCE ,所以平面DEC ⊥平面ABCE ,即二面角A EC D --的在大小为2π判断C ;对于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DF ⊥平面ABCE ,所以DBF ∠为直线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在直角DFB △中,15tan DF DBF BF ∠==,可判断D 正确;【详解】对于A ,ADE 沿AE 折起得到四棱锥D ABCE -,由四棱锥底面面积是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需要四棱锥的高最大,即平面DAE ⊥平面ABCE ,此时DE CE ⊥,由已知得1DE =,则111111333D ABCE ABCE V S DE -=⋅=⨯⨯⨯=,故A 正确; 对于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AE BC ,所以异面直线AD 与AE 所成的角即为AD 与BC 所成角,又1AB BC ==,2DC =,E 为DC 中点,可知4DAE π∠=,即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恒为4π,故B 正确; 对于C ,由翻折前知,,AE EC AE ED ⊥⊥,且ECED E =,则AE ⊥平面DEC ,又AE ⊂平面ABCE ,所以平面DEC ⊥平面ABCE ,即二面角A EC D --的大小为2π,故C 错误; 对于D ,如图连接,DF BF ,由C 选项知,AE ⊥平面DEC ,又DF ⊂平面DEC ,则AE DF ⊥,又由已知得EC DF ⊥,且EC AE E ⋂=,则DF ⊥平面ABCE ,所以DBF ∠为直线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在直角DFB △中,222222113122152tan 55111222DE CE DFDBF BFBC CE ⎛⎫⎛⎫-- ⎪⎪⎝⎭⎝⎭∠=====⎛⎫⎛⎫++ ⎪ ⎪⎝⎭⎝⎭,所以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的正切为155,故D 正确;故选:ABD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综合问题,求体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解题的关键要熟悉几种角的定义,通过平移法找到线线角,通过证垂直找到线面角和面面角,再结合三角形求出角,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转化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7.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B BC AA P ===是1A B 上的一动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DP 的最小值为355B .DP 5C .1AP PC +6D .1AP PC +170【答案】AD 【分析】DP 的最小值,即求1DA B △底边1A B 上的高即可;旋转11A BC 所在平面到平面11ABB A ,1AP PC +的最小值转化为求AC '即可.【详解】求DP 的最小值,即求1DA B △底边1A B 上的高,易知115,2A B A D BD ===,所以1A B 边上的高为355h =111,AC BC ,得11A BC ,以1A B 所在直线为轴,将11A BC 所在平面旋转到平面11ABB A ,设点1C 的新位置为C ',连接AC ',则AC '即为所求的最小值,易知11122,2,cos 10AA AC AAC ''==∠=-, 所以217042222()105AC '=+-⨯⨯⨯-=.故选:A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旋转求解线段最小值问题.求解翻折、旋转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原有的性质变化与否, (1)点的变化,点与点的重合及点的位置变化;(2)线的变化,翻折、旋转前后应注意其位置关系的变化;(3)长度、角度等几何度量的变化.8.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点M ,N ,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0MN EF ⋅=B .ME NE =C .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2:3D .四棱锥A MENF -与多面体ABCD EMFN -体积之比为1:3 【答案】ABD 【分析】证明EF ⊥平面BDD B '',进而得EF MN ⊥,即可得A 选项正确;证明四边形MENF 为菱形即可得B 选项正确;由菱形性质得四边形MENF 的面积12S MN EF =⋅,再分别讨论MN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可;根据割补法求解体积即可. 【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连接BD ,B D '',MN .由题易得EF BD ⊥,EFBB '⊥,BD BB B '⋂=,所以EF ⊥平面BDD B '',又MN ⊂平面BDD B '',所以EF MN ⊥,因此0MN EF ⋅=,故A 正确.对于B 选项,由正方体性质得:平面''//BCC B 平面''ADD A ,平面''BCC B 平面EMFN MF =,平面''ADD A 平面EMFN EN =, 所以//MF EN ,同理得//ME NF ,又EF MN ⊥,所以四边形MENF 为菱形, 因此ME NE =,故B 正确.对于C 选项,由B 易得四边形MENF 的面积12S MN EF =⋅, 所以当点M ,N 分别为BB ',DD '的中点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S 最小,此时2MN EF ==,即面积S 的最小值为1;当点M ,N 分别与点B (或点B '),D (或D )重合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S 最大,此时3MN =,即面积S 的最大值为6, 所以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2:6,故C 不正确. 对于D 选项,四棱锥A MENF -的体积111212336M AEF N AEF AEF V V V DB S --=+=⋅=⨯⨯=△; 因为E ,F 分别是AA ',CC '的中点,所以BM D N '=,DN B M '=,于是被截面MENF 平分的两个多面体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因此多面体ABCD EMFN -的体积21122ABCD A B C D V V ''''-==正方体,所以四棱锥A MENF -与多面体ABCD EMFN -体积之比为1:3,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截面面积的最值、几何体的体积,考查空间思维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证明四边形MENF 为菱形,利用割补法将四棱锥A MENF -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M AEF - 和N AEF -的体积之和,将多面体ABCD EMFN -的体积转化为正方体的体积的一半求解.9.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过对角线1BD 的一个平面交棱1AA 于点E ,交棱1CC 于点F ,得四边形1BFD E ,在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四边形1BFD E 有可能是梯形B .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C .四边形1BFD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11BB D D D .四边形1BFD E 面积的最小值为62【答案】BCD 【分析】四边形1BFD E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是四边形ABCD ;当与两条棱上的交点是中点时,四边形1BFD E 垂直于面11BB D D ;当E ,F 分别是两条棱的中点时,四边形1BFD E 6【详解】过1BD 作平面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截面为四边形1BFD E , 如图所示,因为平面11//ABB A 平面11DCC D ,且平面1BFD E 平面11ABB A BE =.平面1BFD E平面1111,//DCC D D F BE D F =,因此,同理1//D E BF ,故四边形1BFD E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A 错误;对于选项B ,四边形1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 ,因此B 正确; 对于选项C ,当点E F 、分别为11,AA CC 的中点时,EF ⊥平面11BB D D ,又EF ⊂平面1BFD E ,则平面1BFD E ⊥平面11BB D D ,因此C 正确;对于选项D ,当F 点到线段1BD 的距离最小时,此时平行四边形1BFD E 的面积最小,此时点E F 、分别为11,AA CC 的中点,此时最小值为162322=,因此D 正确. 故选:BCD【点睛】关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想象出要画的平面是怎么样的平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考虑全面即可正确解题.10.半正多面体(semiregularsolid)亦称“阿基米德多面体”,是由边数不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二十四等边体就是一种半正多面体,是由正方体切截而成的,它由八个正三角形和六个正方形构成(如图所示),若它的所有棱长都为2,则()A.BF⊥平面EABB.该二十四等边体的体积为20 3C.该二十四等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πD.PN与平面EBFN2【答案】BCD【分析】A用反证法判断;B先补齐八个角成正方体,再计算体积判断;C先找到球心与半径,再计算表面积判断;D先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再求正弦值判断.【详解】解:对于A,假设A对,即BF⊥平面EAB,于是BF AB⊥,90ABF∠=︒,但六边形ABFPQH为正六边形,120ABF∠=︒,矛盾,所以A错;对于B ,补齐八个角构成棱长为2的正方体, 则该二十四等边体的体积为3112028111323-⋅⋅⋅⋅⋅=,所以B 对;对于C ,取正方形ACPM 对角线交点O , 即为该二十四等边体外接球的球心, 其半径为2R =,其表面积为248R ππ=,所以C 对;对于D ,因为PN 在平面EBFN 内射影为NS , 所以PN 与平面EBFN 所成角即为PNS ∠, 其正弦值为222PS PN ==,所以D 对.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性质,考查了直线与平面所成角问题,考查了球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问题.。

(完整版)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复习一、填空题1. 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间的地址关系不可以能为.... ①平行 ②订交③异面④垂直【答案】②【剖析】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因此两直线没有公共点,因此两直线不可以能订交2.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 8,底面周长为 6π,则它的体积为【答案】 3 55【剖析】设底面半径为r, 2 r 6 , r 3 , 设圆锥的高为 h ,那么 h823255 ,那么圆锥的体积 V1 r2 h 1 955 3 55 ,故填: 3 55 .3 33.已知平面/ / 平面 , P且 P ,试过点 P 的直线 m 与 , 分别交于 A , C ,过点 P 的直线 n 与 ,分别交于 B , D 且 PA6 , AC9, PD 8 ,则 BD 的长为 ___________.【答案】24 或 245【剖析】 第一种情况画出图形以以下列图所示,由于“若是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订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 ”因此 AB / /CD ,设 BD x ,依照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有6 8x, x249 x5第二种情况画出图形以以下列图所示,由于“若是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订交, 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因此 AB / /CD ,设 BDx ,依照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有PBA DCB A6X8, x 24 .384.半径为 R 的球 O 中有一内接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圆柱的侧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是 ____________.【答案】 1: 2PCDr 2h2rhr2h 2h时取等号,【剖析】 R2,圆柱的侧面积2 rh 44 242 R 2,当且仅当 r42 2此时圆柱的侧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2 R 2 : 4 R 2 1: 25.以下列图, G 、N 、M 、 H 分别是正三棱柱(两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棱柱)的极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 GH 、MN 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 ____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答案】②④【剖析】由题意得,可知( 1)中,直线 GH // MN ;图( 2)中,G , H , N 三点共面,但M 面 GHN ,因此直线 GH 与 MN 异面;图( 3)中,连接 MG , GM // HN ,因此 GH 与MNG ,因此直线 GH 与 MN 共面;图( 4)中, G , M , N 共面,但 H面 GHN ,因此直线 GH 与 MN试卷第 1 页,总 9 页异面.6.已知 m, n 为直线,,m, n // ;②为空间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m nm m mn,,m // n .其中的正确命题为, m // n ;③// ;④.m n//【答案】③④【剖析】关于① , 也会有n的结论 , 因此不正确;关于②, 也会有m, n异面的可能的结论, 因此不正确;简单考据关于③④都是正确的, 故应填答案③④ .7.设 a,b 是两条不同样的直线, , 是两个不同样的平面,则以下四个命题①若a b, a,b则,②若 a b, a则 b / /,③若 a,,则 a / /④若a / /, a,则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答案】①④【剖析】① a b ,不如设a, b订交(如异面平移到订交地址),确定一个平面,设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 c ,则由 b,得 b c ,从而 a // c ,于是有 c,因此,①正确;②若a b, a,b 可能在内,②错;③若 a,, a 可能在内,③错;④若 a / / ,则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内有直线 b 与a平行,又a,则 b,从而,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8.已知三棱锥 P ABC 的所有极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PC 为球 O 的直径,该三棱锥的体积为2,则球 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6【答案】4【剖析】设 ABC 的中心为O1,由题意得 S ABC3212OO1SABC OO12, 因此球O的;6334半径 R 满足R2OO12( 3)2211,球O的表面积为 4R2 4 .3339.以下列图 ,在直三棱柱 ABC A1 B1C1中, AB BC CC11,AB BC, E 为CC1的中点,则三棱锥 C1ABE 的体积是.【答案】112【剖析】由于 E 是 CC1中点,因此 V C ABE 1V C ABC11(11 1)11.1212321210. 以下列图,在直三棱柱ABC A1 B1C1中,ACB90 , AA12, AC BC1 ,则异面直线A1 B 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答案】66【剖析】由于AC / / A1C1,因此BA1C1(或其补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 BA1C1中,A1 B6 ,A1C11, BC15, cos BAC11615 6 .261611.如图,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ABCD - A1B1C1D1中,M , N分别是BB1, BC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在平面 ADA1D1上的投影的面积为.【答案】1 8【剖析】图中点 M 在平面的投影是AA1的中点,点N在平面的投影是AD 的中点,点 D 的投影还是点 D ,连接三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111,故填: 1 .2228812. 如图 , 正方体ABCD A1 B1C1D1中 ,AB 2 ,点 E 为 AD 的中点,点 F 在D F CECD 上,若 EF // 平面AB1C,则 EF________.A B【答案】 EF2D 1C1【剖析】依照题意,由于 EF // 平面AB1C ,因此EF // AC.又由于点E是AD中A1B1点,因此点 F 是 CD 中点.由于在 Rt DEF 中, DE DF 1,故EF2.13. 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 E 为 AB 的中点,在面ABCD11111D 1C1中取一点 F ,使 EF FC1最小,则最小值为__________.A 1B 1【答案】142D E C 【剖析】如图,将正方体ABCD A1B1C1D1关于面ABCD对称,则 EC1就是所A BD1C1A1N B132114 .求的最小值, EC1EN 2NC121242D1C1 14.点 M 是棱长为3 2 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内切球 O球面上的动 A 1NB1点,点 N 为B1C1上一点,2NB1NC1, DM BN ,则动点M的轨迹的长度为 __________ .DM C【答案】310A B 5【剖析】由于DM BN ,因此 M 在过 D 且垂直于 BN 的平面上,以以下列图( 1 ),取BS 1SB1,2AT 1TA1,则BN平面 DTSC ,因此 M 在一个圆周上,如图以下列图(2),正方体的中心O 到该平面的2距离即为 O1F,在直角三角形 O1FC中, O1F O1C sin O1CF 3sin O1CF ,而111,故 sin5 3 5tan O CF tan BCS3O1CF,O1 F, M 所在的圆周的半径1411255322为 3 2353 30,故其轨迹的长度为 3 1025105D 1C 1B1C1NA 1NB 1O1OD STM S CA B图( 1)二、解答题FB C图( 2)15.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DAB60o,AB 2 AD , PD底面ABCD .( 1)证明:PA BD ;( 2)设PD AD 2 ,求点 D 到面 PBC 的距离.解析:( 1 )证明:因为DAB60o,AB2AD ,由余弦定理得BD3AD .从而BD2AD 2AB2,∴ BD AD ,又由 PD 底面EABCD , BD面 ABCD ,可得 BDPD . ∴ BD 面 PAD , PA面 PAD ,∴ PABD .( 2)法 1:在平面 PDB 内作 DEPB ,垂足为 E . ∵ PD 底面 ABCD ,BC 面 ABCD ,∴ PD BC ,由( 1 )知 BDAD ,又 BC / / AD ,∴ BC BD ,又 AD I BD D , . ∴ BC 平面 PBD ,又AD I BD D ∴ BC DE . 则 DE 平面 PBC . 由题设知, PD 2 ,则 BD2 3 , PB 4,依照DE gPB PD gBD ,得 DE3 ,即点 D 到面 PBC 的距离为3 .法2 : 设 点 D到平 面 PBC 的 距 离 为 d , 由 ( 1 ) 得 BD AD , ∴ AB4 ,V P BCD1V PABCD 11S Y ABCD PD1 2 43 24 3 , 又 V 1 S PBCd , 由2236 23 P BCD 3PD 底 面ABCD , BD 面 ABCD , DC面 ABCD ,PBD , PCD 为 Rt, ∴PCPD 2 CD 22 5 , PBPD 2CD 2 4 , 又 BCAD2 , ∴PBC 为 Rt且SPBC1 2 44 ,∴ d3 .216. 已知直角梯形 ABCD 中, AB / /CD , AB AD , CD2, AD2 , AB 1 ,如图 1所示,将ABD 沿 BD 折起到 PBD 的地址,如图2 所示 .( 1)当平面 PBD平面 PBC 时,求三棱锥 P BCD 的体积;( 2)在图 2 中, E 为 PC 的中点,若线段BQ / /CD ,且 EQ / / 平面 PBD ,求线段 BQ 的长;剖析 :( 1)当平面PBD 平面 PBC 时,由于 PB PD ,且平面 PBD I 平面 PBCPB , PD平面PBD ,因此 PD平面 PBC ,由于 PC 平面 PBC ,因此 PD PC . 由于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 /CD , AB AD , CD 2 , AD 2 , AB 1 , 所 以 BD BC3 , DP2 . 所 以CPCD 2 PD 22 . 又 因 为 BP1 , 所 以 BP 2CP 2 BC 2 , 所 以 BPCP . 所 以S PBC1PB PC2. 因此三棱锥PBCD 的体积等于VD PBC1S PBCgPD1221.223323(2)取 PD 的中点 F ,连接 EF , BF ,如上图所示 . 又由于 E 为 PC 的中点,因此EF / /CD ,且EF1CD . 又由于 BQ / /CD ,因此 EF / / BQ . 因此 B , F , E , Q 共面 .2因 为 EQ / / 平 面 PBD , EQ平 面 BFEQ , 且 平 面 BFEQ I 平 面试卷第 5 页,总 9 页PBD BF , 所 以 EQ / / FB . 又 因 为 EF / / BQ , 所 以 四 边 形 BFEQ 是 平 行 四 边 形 . 所 以 BQEF1CD 1 .2ACDF 所在平面与梯形BCDE 所在平面垂直,且BC 2DE , DE / / BC ,17. 如图几何体中,矩形BD AD , M 为 AB 的中点 .( 1)证明: EM / / 平面 ACDF ; ( 2)证明: BD 平面 ACDF .剖析 :( 1)法 1:延长 BE 交 CD 与 G ,连接 AG ,∵ E, M 为中点,∴EM // AG , EM 平面 AFDC , AG 平面 AFDC ,∴ EM / / 面 ACDF .G法 2:如图,取 BC 的中点 N ,连接 MN 、 EN .在 ABC 中, M 为 AB 的中点, N 为 BC 的中点,∴ MN / / AC ,又由于 DE / / BC ,且 DE1 CN ,∴四边形 CDEN 为平行四边形,BC2∴ EN / / DC ,又∵ MN I EN N , AC I CD C . ∴平面 EMN / / 平面 ACDF ,又∵ EM面EMN ,∴ EM / / 面 ACDF .法 3:如图,取 AC 的中点 P ,连接 PM , PD . 在 ABC 中, P 为 AC 的中点, M 为 AB 的中点,∴PM / / BC ,且 PM11BC ,又∵ DE / /BC , DEBC , ∴ PM / / DE ,故四边形 DEMP 为平行四22边形,∴ ME / / DP ,又∵ DP 平面 ACDF , EM平面 ACDF ,∴ EM / / 面 ACDF .( 2)∵平面 ACDF平面 BCDE ,平面 ACDF I平面 BCDEDC ,又 AC DC ,∴ AC平面BCDE ,∴ AC BD ,又 BD AD , BD I ADA ,∴ BD 平面 ACDF .18.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B ⊥ BP , M 为 AC 的中点, N 为 PD 上一点 .( 1)若 MN ∥平面 ABP ,求证: N 为 PD 的中点;( 2)若平面 ABP ⊥平面 APC ,求证: PC ⊥平面 ABP.【剖析】( 1)连接 BD ,由四边形 ABCD 为矩形得: M 为 AC 和 BD 的中点,∵ MN ∥平面 ABP , MN 平面 BPD ,平面 BPD I 平面 ABP = BP ,∴MN ∥ BP ,∵ M 为 AC 的中点,∴ N 为 PD 的中点 .( 2)在△ ABP 中,过点 B 作 BE ⊥ AP 于 E ,∵平面 ABP ⊥平面 APC ,平面 ABP ∩平面 APC =AP ,BE 平面 ABP , BE ⊥ AP∴ BE ⊥平面 APC ,又 PC 平面 APC ,∴ BE ⊥ PC.∵ ABCD 为矩形,∴ AB ⊥ BC ,又 AB ⊥ BP , BC ∩BP= B ,BC ,BP 平面 BPC ,∴ AB ⊥平面 BPC , ∴AB ⊥PC ,又 BE ⊥ PC , AB 平面 ABP ,BE 平面 ABP ,AB ∩BE =B , ∴ PC ⊥平面 ABPP ABCD∥1 是线段的中点 .19. 如图 ,在四棱锥AB, MPA中,AB DC , AD DC2( 1)求证: DM ∥ 平面 PCB ;( 2)若AD AB ,平面 PAC 平面 PBC ,求证: PA BC .【剖析】(1)如图,取PB中点N , 连接CN , MN . 由于M是线段PA的中点 ,因此 MN∥ AB, MN 1AB , 2因为 DC∥ AB, CD 1CD ,所以四边形 CDF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 ,所以 MN∥DC , MN2CN∥DM ,由于 CN平面PCB,DM平面PCB,因此DM∥平面PCB.P( 2)连接AC , 在四边形ABCD中,由于AD AB,CD∥AB ,因此 AD CD ,设MNAD a ,因为 AD DC1AB ,所以 CD a, AB2a ,在ADC中,A2B ADC 90 , AD DC,所以DCA DAC45,从而D CAC2a,CAB45,在ACB中,AB2a, AC2a,CAB45 ,所以BC AC 2AB2 2 AB AC cos CAB2a, 所以AC 2BC 2AB2, 即AC BC .在平面PAC 中,过点 A 作 AE PC ,垂足为 E ,由于平面PAC平面 PBC ,因此 AE平面 PBC ,又由于BC平面 PBC ,因此 AE BC ,由于 AE平面PAC ,AC平面 PAC ,因此BC平面 PAC .因为PA 平面 PAC ,因此 PA BC .20. 如图 , 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B 900,E, F ,G 分别是 AA , AC , BB 的中点,且1 1 111CG C1G .(1)求证:CG //平面BEF;( 2)求证:平面BEF平面 AC1 1G .【剖析】证 :( Ⅰ ) 连接AG交BE于D , 连接DF , EG . ∵E,G分别是AA1, BB1的中点,∴ AE ∥BG且 AE =BG,∴四边形AEGB 是矩形.∴D是 AG 的中点,又∵F是AC 的中点,∴ DF ∥CG,则由 DF面 BEF , CG面 BEF ,得CG∥面 BEF( Ⅱ ) ∵在直三棱柱ABC A1 B1C1中, C1C ⊥底面 A1B1C1,∴ C1C ⊥ A1C1.又∵A1C1B1ACB900,即 C1B1⊥ A1C1,∴ A1C1⊥面 B1C1CB ,而CG面 B1C1CB ,∴ A1C1⊥CG,又 CG C1G ,由(Ⅰ)DF∥CG ,AC DF , DF C G DF AC G,Q DF BEF BEF11 1 ,∴平面1 1平面,∴平面平面AC G .1 1三、提高练习21.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AB 6 ,BC 2 3 ,O 为 AC 的中点,过 C 作 BO 的垂线,交 BO 、 AB 分别于 R 、 D ,若DPR CPR ,则三棱锥 P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答案】 3 3【剖析】在 Rt ABC 中, ACB 60,OCB 为等边三角形,DCB 30 ,因此 CD 4 , CR 3 , 因此 DR1,在 PDC 中, DPRCPR ,因此PDDR1 ,以以下列图( 2),设 P x, y , D 0,0 ,PC RC32则 C 4,0 ,从而有 9 x2y2x2y 2,整理获取 x1 y29,故 PCD 的边 CD 上的高424的最大值为3,从而 P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1 31 2 3 63 323 22PbPAODRCBD R C x图 (1)图( 2)22. 如图,直三棱柱 ABCA 1B 1C 1 中,D 、E 分别是棱 BC 、AB的中点,点F 在棱 CC 1 上,已知AB AC , AA 1 3 ,BC CF2 .( 1)求证: C 1E // 平面 ADF ;( 2)设点 M 在棱 BB 1 上,当 BM 为何值时, 平面 CAM 平面 ADF ?【剖析】( 1)连接 CE 交 AD 于 O ,连接 OF .由于 CE , AD 为ABC 中线,因此 O 为 ABC 的重心,CFCO 2.从而CC 1CE3OF // C 1E . OF 面 ADF , C 1E平面 ADF ,因此 C 1 E // 平面 ADF .( 2)当 BM 1 时,平面 CAM 平面 ADF .在直三棱柱ABC A 1 B 1C 1 中,由于 B 1 B 平面 ABC , B 1B 平面 B 1BCC 1 ,因此平面 B 1BCC 1 平面 ABC .由于 ABAC , D 是 BC 中点,因此 AD BC .又平面 B 1BCC 1 ∩平面 ABC BC , 因此 AD 平面(完满版)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B1BCC1.而CM平面B1BCC1,于是AD CM .由于BM CD 1,BC CF 2 ,因此Rt CBM Rt FCD ,因此 CM DF DF , AD 订交,因此CM平面ADF,CM平面CAM ,因此平面CAM平面ADF.试卷第 9 页,总 9 页11 / 11。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几何体的所有面都是三角形?A. 正方体B. 圆柱体C. 正六面体D. 球体答案:C2. 一个有8个面的多面体,其中6个面是正方形,另外2个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名字是?A. 正八面体B. 正十二面体C. 正二十面体D. 正二十四面体答案:C3. 空间中任意一点到四个角落连线的垂直距离相等的四棱锥称为?A. 正四棱锥B. 圆锥台C. 四棱锥D. 无法确定答案:C4. 任意多面体的面数与顶点数、棱数的关系是?A. 面数 + 顶点数 = 棱数 + 2B. 面数 + 棱数 = 顶点数 + 2C. 顶点数 + 棱数 = 面数 + 2D. 顶点数 + 面数 = 棱数 + 2答案:A5. 求下列多面体的棱数:(1)正六面体(2)正八面体(3)正十二面体答案:(1)正六面体的棱数为 12(2)正八面体的棱数为 24(3)正十二面体的棱数为 30二、填空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棱锥没有底面时,它的底面是一个______。

答案:点2. 铅垂线是指从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顶点到与它相对的棱上所作的垂线,它与该棱垂足的连线相交于该多面体的______上。

答案:中点3. 对正八面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条对角线与_____两两垂直。

答案:六,相邻面三、计算题1. 一个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cm的正三角形,其高为8cm。

求棱锥体积。

解答:底面积 S = (1/2) ×底边长 ×高 = (1/2) × 6 × 8 = 24 cm²棱锥体积 V = (1/3) × S ×高 = (1/3) × 24 × 8 = 64 cm³所以,棱锥的体积为64 cm³。

2. 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其高为12cm。

求四棱锥的体积。

解答:底面积 S = 边长² = 10² = 100 cm²四棱锥体积 V = (1/3) × S ×高 = (1/3) × 100 × 12 = 400 cm³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400 cm³。

高考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

高考一轮复习-立体几何练习题

高考一轮复习练习卷立体几何初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旋转360°形成的空间几何体为( )A.一个圆锥B.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C.两个圆锥D.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2.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3,AD =4,AB =5,由A 在表面到达C 1的最短行程为( )A.12B.√74C.√80D.3√103.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πa 2B.73πa 2C.113πa 2 D.5πa 2 4.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SA =3,AB 与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34B.√54C.√74D.34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7分,部分选对得DC 1B 1BD 1A3人,有选错的得0分。

5.已知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m,n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α,β不平行,则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6.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2,a,且长为a的棱与长为√2的棱异面,则a的取值可以是()A.32B.2 C.1 D.75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且所有侧棱张之和为100,则其侧棱长为8.四面体S−ABC中,各个侧面都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SC和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角等于9.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1)α∥βα∥γ}⇒β∥γ;(2)α⊥βm∥α}⇒m∥β;(3)m⊥αm∥β}⇒α⊥β;(4)m∥nn⊂α}⇒α⊥β;其中假命题有10.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放置的正方形ABCO,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的坐标为(2,2),则在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正方形的直观图中,顶点B '到x'轴的距离为,该直观图的面积为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立体几何专题检测——江苏省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立体几何专题检测——江苏省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江苏省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立体几何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B 、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是棱台C 、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D 、圆锥有无数条母线2、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若m α⊥,m n ⊥,则 n α∥B 、 若αβ⊥,m α⊥,n β⊥,则m n ⊥C 、若n α∥,m n ⊥,则m α⊥D 、若αβ∥,m ⊂α,n ⊂β,则m n ∥3、已知圆锥的高为6,其侧面展开图为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A .2 2B .2 3C .2 6D .4 24、正多面体共有5种,统称为柏拉图体,它们分别是正四面体、正六面体(即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连接正方体中相邻面的中心,可以得到另一个柏拉图体.已知该柏拉图体的体积为323,则生成它的正方体的棱长为( ) A. 2 B. 322 C. 324 D. 45、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21400km .;水位为海拔157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21800km .,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 .上升到1575m .7 2.65≈)( ) A. 931.010m ⨯B. 931.210m ⨯C. 931.410m ⨯D.931.610m ⨯6、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侧棱1113,60AA A AD A AB ︒=∠=∠=,则1AC =( ).A 22 .B 10 .C 3 .D 177、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G H 分别是所在棱上的动点,且满足1DH BG AE CF +=+=,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 .,,,E G F H 四点一定不共面B .若四边形EGFH 为矩形,则DH CF =C .若四边形EGFH 为菱形,则,E F 一定为所在棱的中点D .若四边形EGFH 为菱形,则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为[4,25]8. 足球运动成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最具魅力、拥有球迷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举行.已知某足球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满足2dm AB BC AD BD CD =====,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23π,则该足球的体积为( ) A.342dm 27πB.3352dm 27πC.314dm 27πD.32dm 27π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 9、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于点P ,则( ) A .α内不存在直线与l 平行 B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l 垂直C .α内所有直线与l 是异面直线D .至少存在一个过l 且与α垂直的平面 10、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则( ) A. 直线1BC 与1DA 所成的角为90︒ B. 直线1BC 与1CA 所成的角为90︒ C. 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的角为45︒D. 直线1B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11、在一个圆锥中,D 为圆锥的顶点,O 为圆锥底面圆的圆心,P 为线段DO 的中点,AE 为底面圆的直径,△ABC 是底面圆的内接正三角形,AB =AD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E ∥平面PACB .PA ⊥平面PBCC .在圆锥侧面上,点A 到DB 中点的最短距离为32D .记直线DO 与过点P 的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当cos θ∈(0,33)时,平面α与圆锥侧面的交线为椭圆12、已知圆台1OO 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2和4,母线长为4.正四棱台上底面1111D C B A 的四个顶点在圆台上底面圆周上,下底面ABCD 的四个顶点在圆台下底面圆周上,则( ) A. 1AA 与底面所成的角为60° B. 二面角1A ABC 小于60°C. 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64πD. 设圆台1OO 的体积为1V ,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2V ,则12V V π=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32,则正四棱锥P ABCD -的侧面积为14、已知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圆台的高为23cm ,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则这个圆台的轴截面的面积等于 2.cm 15、已知,,,A B C D 在球O 的球面上,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33,AD ⊥平面,2ABC AD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16、在等腰梯形ABCD 中,22AB CD ==,3DAB CBA π∠=∠=,O 为AB 的中点.将BOC∆沿OC 折起,使点B 到达点B '的位置,则三棱锥B AD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当3B D '=B ADC '-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B CD '的距离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2CD AB =,AC 与BD 相交于点M ,点N 在线段AP 上,AN AP λ=(0λ>),且//MN 平面PCD . (I )求实数λ的值;(Ⅱ)若1AB AD DP ===,2PA PB ==,60BAD ︒∠=,求点N 到平面PCD 的距离.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以P ,A ,B ,C ,D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B CD ∥,12AD CD AB ==,平面PAD ⊥平面PAB ,PA PB ⊥. (1)求证:平面PAD ⊥平面PBC ; (2)若二面角P AB D --的余弦值为33,求直线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2. (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 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多面体ABCDP 中,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22PA AB BD CD ===,22PC PB ==,点E 是BC 中点,平面ABC ⊥平面BCD .(1) 求证://DE 平面PAC ;(2) F 是直线BC 上的一点,若二面角F DA B --为直二面角,求BF 的长.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BC ∥点M 在棱PB 上,2PM MB =点N 在棱PC 上,223PA AB AD BC ====. (1)若2CN NP =,Q 为PD 的中点,求证:A ,M ,N ,Q 四点共面; (2)求直线PA 与平面AMN 所成角的正弦的最大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2,AD =33,∠ABC =30º,AE ⊥BC ,垂足为E .以AE 为折痕把△ABE 折起,使点B 到达点P 的位置,且平面PAE 与平面AECD 所成的角为90º(如图2).(1)求证:PE ⊥CD ;(2)若点F 在线段PC 上,且二面角F -AD -C 的大小为30º,求三棱锥F -ACD 的体积.补充练习:1、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D BC ,AD AB ⊥,122AA AD BC ===,2AB E 在棱11A D 上,平面1BC E 与棱1AA 交于点F .(1)求证:1BD C F ⊥;(2)若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5,试确定点F 的位置.【解答】(1)证明:在直四棱柱中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1AA BD ∴⊥,连接AC ,2tan 2AB ADB AD ∠==,2tan 2CB CAB AB ∠==, ADB CAB ∴∠=∠,AC BD ∴⊥, 1AA ,AC ⊂平面11ACC A ,1AA AC A =,BD ∴⊥平面11ACC A ,1C F ⊂平面11ACC A ,1BD C F ∴⊥.(2)以A 为坐标原点,AD 为x 轴,AB 为y 轴,1A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A ,0,0),(0B 20),(1C 20),1(1C 22), 平面ABCD 的法向量为(0n =,0,1),(BE x =,2-2),0x >,则242|cos ,|56BE n x =<>=+,解得12x =, 则1(2E ,0,2),1(2BE =,22),11(2C E =-,2-0),设(0F ,0,)z ,1(1C F =-,2-2)z -,则(1-,2-12)(2z m -=,2-12)(2n +-,2-0),∴11122222m n m n ⎧-=-⎪⎨⎪--=-⎩,解得12m =-,32n =,1z =,(0F ∴,0,1),F ∴为棱1AA 的中点.参考答案1、D2、B3、A4、D5、C6、D7、D8、A 8、【详解】根据题意,三棱锥A BCD -如图所示,图中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N M 分别是线段,AO CO 上靠近点O 的三等分点, 因为2dm AB BC AD BD CD =====,所以ABD △和CBD 均为等边三角形,因为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所以,AO BD CO BD ⊥⊥, 所以AOC ∠为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所以23AOC π∠=, 因为ABD △和CBD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 所以,AO CO 分别为ABD △和CBD 的中线,因为,N M 分别是线段,AO CO 上靠近点O 的三等分点, 所以,N M 分别为ABD △和CBD 的外心,过,N M 分别作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垂线,EN EM ,交于点E ,则点E 为三棱锥A BCD -外接球的球心,即为足球的球心,所以线段EB 为球的半径,因为,AO BD CO BD ⊥⊥,2dm AB BC AD BD CD =====,所以6dm 2AO CO ==,则6dm 6NO MO ==, 因为,,90AO CO EO EO ENO EMO ==∠=∠=︒, 所以ENO △≌EMO △,所以123EON EMO AOC π∠=∠=∠=, 在直角EMO △中,2tan32EM OM π==,因为EM ⊥平面BCD ,BM ⊂平面BCD ,所以BM EM ⊥, 因为M 是CBD 的外心,所以63BM =,所以2276EB EM BM =+=, 所以3344774233627V EB πππ⎛⎫=⋅== ⎪ ⎪⎝⎭, 所以足球的体积为742dm 27π,故选:A9、ABD 10、ABD 11、BD 12、AC12、【详解】如图,过1A 作1A P AO ⊥,作出截面11ACC A 的平面图,易知11ACC A 为等腰梯形,且1,O O 为11,AC A C 中点,易得1114,8,4AC AC AA ===,1122AC AC AP -==,故22114223OO A P ==-=即圆台的高3h =111122,4222A B AB ====2242 选项A :易得1A AO ∠即为1AA 与底面所成角,则111cos 2AP A AO AA ∠==,故13A AO π∠=,正确;选项B :过P 作PQ AB ⊥于Q ,连接1A Q ,由1A P AB ⊥,1A P PQ P ⋂=,故AB ⊥面1A PQ ,1AQ ⊂面1A PQ ,故1AB A Q ⊥, 1A QP ∠即为二面角1A AB C 的平面角,111sin A P AQP A Q ∠=,111sin A PA AP A A∠=,又11A Q A A <,故11sin sin AQP A AP ∠>∠,即160AQP ∠>,B 错误; 选项C :设外接球半径为R ,球心到下底距离为x ,在11ACC A 的平面图中,2O 为球心, 则221,23O O x O O x ==,112,4O C OC ==,212O C O C R ==,故()2222164234R x R R x ⎧-=⎪⇒=⎨-=⎪⎩, 故表面积2464S R ππ==,正确;选项D :()2215632482333V ππ=++⨯=,()21112383216233V =++⨯=然12V V π≠,错误. 故选:AC.13、8 14、3 15、8π 16、4π313. 16、解:等腰梯形ABCD 中,22AB CD ==,3DAB CBA π∠=∠=,O 为AB 的中点,BOC ∴∆,ADO ∆,DOC ∆为等边三角形,1OA OB OC OD ====,∴三棱锥B ADC '-处接球的球心为O ,半径为1,414S ππ∴=⨯=,连接BD 与OC 交于M ,则OC MD ⊥,OC MB ⊥,OC MB ⊥',B MD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3BM DM B D =='=,3B MD π∴∠'=, B ∴'到平面COD 的距离为3334h π'==, 在△B CD '中,1B C '=,3B D '=1CD =,2133391()24B CDS '=-=, 设球心O 到平面B CD '的距离为h , 由O B CD B COD V V ''--=,得1133B CDCOD Sh S h '∆'⋅=⋅, ∴139133334h =,解得313h ,∴三棱锥B ADC '-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B ADC '-处接球的球心到平面B CD '的距离为31313. 故答案为:4π;31313.17、【详解】分析:解法一:(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3AM AC =,结合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有//MN PC .据此可得13λ=. (2) 由题意可知ABD ∆为等边三角形,则1BD AD ==,结合勾股定理可知PD BD ⊥且PD DA ⊥,由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有PD ⊥平面ABCD ,进一步有平面PCD ⊥平面ABCD .作ME CD ⊥于E ,则ME ⊥平面PCD . ME 即为N 到平面PCD 的距离.结合比例关系计算可得N 到平面PCD 3解法二:(1)同解法一.(2)由题意可得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BD AD ==,结合勾股定理可得PD BD ⊥且PD DA ⊥,则PD ⊥平面ABCD .设点N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d ,利用体积关系:2233N PCD A PCD P ACD V V V ---==, 即2193ACDPCDPD Sd S ⋅=⋅.求解三角形的面积然后解方程可得N 到平面PCD 3 详解:解法一:(1)因为//AB CD ,所以1,2AM AB MC CD ==即13AM AC =. 因为//MN 平面PCD ,MN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PCD PC =, 所以//MN PC . 所以13AN AM AP AC ==,即13λ=.(2) 因为0,60AB AD BAD =∠=,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BD AD ==, 又因为1PD =,2PA PB ==,所以222PB PD BD =+且222PA PD AD =+,所以PD BD ⊥且PD DA ⊥,又因为DA DB D ⋂=,所以PD ABCD ⊥平面 因PD ⊂平面PCD ,所以平面PCD ⊥平面ABCD .作ME CD ⊥于E ,因为平面PCD ⋂平面=ABCD CD ,所以ME ⊥平面PCD . 又因为//MN 平面PCD ,所以ME 即为N 到平面PCD 的距离. 在△ABD 中,设AB 边上的高为h ,则3h =因为23MD MC BD AC ==,所以233ME h ==N 到平面PCD 3 解法二、(1)同解法一.(2)因为0,60AB AD BAD =∠=,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BD AD ==, 又因为1PD =,2PA PB ==,所以222PB PD BD =+且222PA PD AD =+,所以PD BD ⊥且PD DA ⊥,又因为DA DB D ⋂=,所以PD ⊥平面ABCD . 设点N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d ,由13AN AP =得23NP AP =, 所以2233N PCD A PCD P ACD V V V ---==, 即2193ACDPCDPD S d S ⋅=⋅.因为1322ACDS AD DC sin ADC =⋅⋅∠=,112PCDS PD CD =⋅=,1PD =, 所以23193d =,解得3d =N 到平面PCD 318、【1】因为平面PAD ⊥平面PAB ,平面PAD 平面PAB PA =,PA PB ⊥,PB ⊂平面PAB ,所以PB ⊥平面PAD ,又因为PB ⊂平面PBC ,所以平面PAD ⊥平面PBC . 【2】过D 作DH PA ⊥,⊥DO AB ,垂足分别为H ,O ,连接HO ,因为平面PAD ⊥平面PAB ,平面PAD 平面PAB PA =,DH PA ⊥,DH ⊂平面PAD ,所以DH ⊥平面PAB ,又AB 平面PAB ,所以DH AB ⊥,又⊥DO AB ,且DO DH D =,DO ,DH ⊂平面DHO ,所以AB ⊥平面DHO , 因为HO ⊂平面DHO ,所以AB HO ⊥,即DOH ∠即为二面角P AB D --的平面角, 不妨设4AB =,则可知2AD CD BD ===,且1AO =,3OD =因为3cos DOH ∠=1OH =,所以4BAP π∠=,过O 作OM ⊥平面PAB ,以{},,OA OH OM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2D ,()1,2,0P -,()3,0,0B -,(2C -, 所以(1,2PD =-,()2,2,0BP =,(1,1,2CP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22020m BP x y m CP x y z ⎧⋅=+=⎪⎨⋅=+=⎪⎩,令1x =,则1y =-,0z =,所以()1,1,0m =-,设直线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则2sin 211112m PD m PDθ⋅===+⋅++⋅, 即4πθ=.19、【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设点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为h , 则111111112211433333A A BC A A ABC A ABC AB BC C C B V S h h V S A A V ---=⋅===⋅==, 解得2h =所以点A 到平面1A BC 2;【2】取1A B 的中点E ,连接AE ,如图,因为1AA AB =,所以1AE A B ⊥, 又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平面1A BC平面111ABB A A B =,且AE ⊂平面11ABB A ,所以AE ⊥平面1A BC , 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B ⊥平面ABC ,由BC ⊂平面1A BC ,BC ⊂平面ABC 可得AE BC ⊥,1BB BC ⊥, 又1,AE BB ⊂平面11ABB A 且相交,所以BC ⊥平面11ABB A ,所以1,,BC BA BB 两两垂直,以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1)得2AE =12AA AB ==,122A B =2BC =,则()()()()10,2,0,0,2,2,0,0,0,2,0,0A A B C ,所以1A C 的中点()1,1,1D , 则()1,1,1BD =,()()0,2,0,2,0,0BA BC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m x y z =,则020m BD x y z m BA y ⎧⋅=++=⎪⎨⋅==⎪⎩,可取()1,0,1m =-,设平面BDC 的一个法向量(),,n a b c =,则020m BD a b c m BC a ⎧⋅=++=⎪⎨⋅==⎪⎩, 可取()0,1,1n =-, 则11cos ,222m n m n m n⋅===⨯⋅,所以二面角A BD C --21312⎛⎫-= ⎪⎝⎭. 20、(1)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2PA AB AC ===,又22PC PB ==股定理知,PA AB PA AC ⊥⊥,故PA ⊥平面ABC ,BD CD =,点E 是BC 中点,则DE BC ⊥,由于平面ABC ⊥平面BCD 知DE ⊥平面ABC ,则//DE PA ,//DE 平面PAC (2) 以点E 为原点,EC 方向为x 轴,EA 方向为y 轴,ED 方向为z 轴建系 则(0,0,1),3,0),(1,0,0)D A B -,设(,0,0)F a平面FDA 内,(0,3,1),(,0,1)DA DF a =-=-,法向量(3,3)m a a = 平面BDA 内,(0,3,1),(1,0,1)DA DB =-=--,法向量(3,1,3)m =-设直二面角F DA B --的平面角θ,则37cos 0,430,,44m n a a BF θ==-===21、【1详】解: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0,0,0A ,()0,1,1Q ,42,0,33M ⎛⎫ ⎪⎝⎭,24,1,33N ⎛⎫ ⎪⎝⎭, 则42,0,33AM ⎛⎫= ⎪⎝⎭,()0,1,1AQ Q =,24,1,33AN ⎛⎫= ⎪⎝⎭,设AN x AM y AQ =+,则243314233x y x y ⎧=⎪⎪=⎨⎪⎪=+⎩,解得1,12x y ==,则12AN AM AQ =+,即A ,M ,N ,Q 四点共面.【2】解:由(1)中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0,0,2)P ,()2,3,0C ,()0,0,2AP =, 设PN PC =λ,(其中01λ≤≤),且(),,N x y z , 则()(),,22,3,2x y z λ-=-,解得()2,3,22N λλλ-, 可得42(,0,)33AM =()2,3,22AN λλλ=-设平面AMN 的法向量为(),,n a b c =,由4203323(22)0n AM a c n AN a b c λλλ⎧⋅=+=⎪⎨⎪⋅=++-=⎩, 取1a =,可得42,23b c λ=-=-,所以41,2,23n λ⎛⎫=-- ⎪⎝⎭设直线AP 与平面AMN 所成角为θ,则225sin 4523AP n AP nθλ⋅==≤⎛⎫+- ⎪⎝⎭,当且仅当23λ=时等号成立. 直线PA 与平面AMN 25.22、解:(1)方法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所以AE ⊥PE .因为平面PAE 与平面AECD 所成的角为90º,即平面PAE ⊥平面AECD . ················· 2分 又因为平面PAE ∩平面AECD =AE ,PE ⊂平面PAE ,所以PE ⊥平面AECD .因为CD ⊂平面AECD ,所以PE ⊥CD . ············································································ 4分 方法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所以AE ⊥PE ,AE ⊥CE , 所以∠PEC 为平面PAE 与平面AECD 所成角的平面角.因为平面PAE 与平面AECD 所成的角为90º,所以∠PEC =90º,即PE ⊥CE . ········· 2分 又PE ⊥AE ,AE ∩CE =E ,AE ⊂平面AECD ,CE ⊂平面AECD ,所以PE ⊥平面AECD . 因为CD ⊂平面AECD ,所以PE ⊥CD . ············································································ 4分 (2)方法1由(1)得PE ⊥平面AECD ,AE ⊥EC ,故以{EA →,EC →,EP →}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得A (1,0,0),C (0,23,0),D (1,33,0),P (0,0,3),所以PC →=(0,23,-3),AP →=(-1,0,3),AD →=(0,33,0). ································································································· 5分 设PF →=λPC →=(0,23λ,-3λ),λ∈[0,1],则AF →=AP →+PF →=(-1,23λ,3-3λ). ······························································ 6分设平面FA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D →·n =0,AF →·n =0,即⎩⎪⎨⎪⎧y =0,-x +23λy +(3-3λ)z =0,取z =1,得x =3-3λ,则平面FA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3λ,0,1). ·················································· 8分 又因为平面AEC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0,1), 且二面角F -DA -C 的大小为30º,所以|cos <m ,n >|=|m ·n |m |·|n ||=|1(3-3λ)2+1|=32,整理得9λ2-18λ+8=0,即(3λ-2)(3λ-4)=0,解得λ=23或λ=43(舍去),故PF →=23PC →. ................................................................................ 10分因为S △ACD =12×33×1=332,所以V F -ACD =13V P -ACD =13S △ACD ×13PE =12. ............................................................................... 12分方法2在△PEC 中,过F 作FG ∥EC ,交PE 于点G .因为EC ∥AD ,所以FG ∥AD ,因此A ,D ,F ,G 共面.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易知AD ⊥AE .由(1)得PE ⊥平面AECD , 因为AD ⊂平面AECD ,所以AD ⊥PE .又PE ∩AE =E ,AE ,PE ⊂平面PAE ,所以AD ⊥平面PAE . 因为AG ⊂平面PAE ,所以AD ⊥AG .所以∠GAE 为二面角F -AD -C 的平面角,所以∠GAE =30º. ································· 8分 在Rt △AEG 中,∠AEG =90º,∠GAE =30º,AE =1,所以EG =33. ···················· 10分 因为FG ∥AD ,FG ⊄平面AECD ,AD ⊂平面AECD ,所以FG ∥平面AECD .因此V F -ACD =V G -ACD =13×(12×33×1)×33=12.······················································ 1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立体几何》综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以是( )A .棱柱B .棱台C .圆柱D .圆台2、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俯视图不可能为 ①矩形;②直角三角形;③圆;④椭圆.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3 .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m∥α,n∥α,则m∥nB .若m∥α,m∥β,则α∥βC .若m∥n,m⊥α,则n⊥αD .若m∥α,α⊥β,则m⊥β4.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16B .13C .23D .125 .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平行或重合 B.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6、一个四棱锥的侧棱长都相等,底面是正方形,其正(主)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 )A .45,8B .845,3C .84(51),3+ D .8,87、如图所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积为3,体积为22,E 为侧棱PC 的中点,则PA 与BE 所成的角为( )A.π6B.π4C.π3D.π28、如图是不锈钢保温饭盒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单位:cm ), 则 该饭盒的表面积为A .1100π2cmB .900π2cmC .800π2cmD .600π2cm9、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34AB AC ==,,AB AC ⊥,112AA =,则球O 的半径为( )A .3172B .210C132D .31010.圆台上、下底面面积分别是π、4π,侧面积是6π,这个圆台的体积是( )A 、233πB 、23πC 、736πD 、733π11、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与球的直径相等,圆柱、球的表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1S :2S =A . 1:1.B . 2:1.C . 3:2.D . 4:1.1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1P,2P 分别为线段AB ,1BD (不包括端点)上的动点,且线段12P P 平行于平面11A ADD ,则四面体121PP AB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A .124 B .112C .16 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正四棱锥O ABCD -的体积为322,底面边长为3,则以O 为球心,OA 为半径的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其表面积为________.15、已知球与棱长均为2的三棱锥各条棱都相切,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16.(2013湖北 文16)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 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 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__________寸.(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 AB BC ⊥, D 为棱1CC 上任一点. (1)求证:直线11A B ∥平面ABD ; (2)求证:平面ABD ⊥平面11BCC B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B O PA O C O 是圆的直径,垂直圆所在的平面,是圆上的点(1)求证:BC PAC ⊥平面;(2)设//.Q PA G AOC QG PBC ∆为的中点,为的重心,求证:平面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 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心, A 1O ⊥平面ABCD , 12AB AA ==.OD 1B 1C 1D ACBA 1(Ⅰ) 证明: 平面A 1BD // 平面CD 1B 1; (Ⅱ) 求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 BCF -,其中22BC =. (1) 证明:DE //平面BCF ; (2) 证明:CF ⊥平面ABF ; (3)当23AD =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F DEG V -.图1 图2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1AB AC AA ==,且E 是BC 中点.(1)求证:1//A B 平面1AEC ; (2)求证:1B C ⊥平面1AEC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C⊥平面ABE,AE⊥BE,BE = BC = 1,AE = 3,M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DE的中点,P为线段AE的中点。

(1)求证:AE⊥MN;(2)求四棱锥M–ADNP的体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台. 2、【答案】C【解析】当俯视图为圆时,由三视图可知为圆柱,此时主视图和左视图应该相同,所以俯视图不可能是圆,选C.3、【答案】C【解析】平行的传递性只有在线线和面面之间成立,其他的线面混合的不成立,所以A,B 错误。

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于某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该平面,所以C 正确. 4、【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判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2,则111112323V =⨯⨯⨯⨯=,选B. 5、【答案】B【解析】A 中的射影也有可能是两个点,错误。

C 中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错误。

D 中的两个平面也有可能相交,错误。

所以只有B 正确。

6、【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2,高为2,斜高是5,所以11842545,222233S V =⨯⨯⨯==⨯⨯⨯=侧,故选B.7、答案 C解析 连结AC 、BD 交于点O ,连结OE ,易得OE ∥P A . ∴所求角为∠BEO .由所给条件易得OB =62,OE =12P A =22,BE =2,∴cos ∠OEB =12,∴∠OEB =3π,选C.8、B由三视图可知,该饭盒是一个圆柱和半球的组合体,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0cm ,高为30cm ,半球的半径为10cm ,则S 圆柱=22700rh r πππ+=.S 半球=22r π=200π,所以这个饭盒的表面积为90πcm 2.9、【答案】C【解析】由球心作平面ABC 的垂线,则垂足为BC 中点M 。

计算AM=52,由垂径定理,OM=6,所以半径R=22513()622+=,选C.10、答案 D解析 上底半径r =1,下底半径R =2.∵S 侧=6π,设母线长为l ,则π(1+2)·l =6π,∴l =2,∴高h =l 2-(R -r )2=3,∴V =13π·3(1+1×2+2×2)=733π.故选D.11、【答案】C 12、【答案】A【解析】过2P 作2PO ⊥底面于O,连结1OP , 则1OP AB ⊥,即1OP 为三棱锥211PPAB -的高,设101AP x x =<<,,则由题意知1//OP AD ,所以有11OP BP AD AB=,即11OP x =-。

所以四面体121PP AB 的体积为11211111111(1)(1)()33266224AP B x x S OP x x x x ∆+-⋅=⨯-=-≤=,当且仅当1x x =-,即12x =时,取等号,所以四面体121PP AB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124,选A.二、填空题13、【答案】24π【解析】设正四棱锥的高为h ,则2132(3)32h ⨯=,解得高322h =。

则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36⨯=,所以22326()()622OA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24(6)24ππ=. 14、【答案】π3【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半径r=1的半个球体。

其表面积为πππ342122=+⋅r r 。

15、【答案】2π【解析】将该三棱锥放入正方体内,若球与三棱锥各棱均相切等价于球与正方体各面均相切,所以222,2R R ==,则球的表面积为214422S R πππ==⨯=.16、【答案】3【解析】本题考查圆台的体积公式。

做出圆台的轴截面如图,由题意知,14BF =(单位寸,下同),6OC =,18,9OF OG ==,即G 是中点,所以GE 为梯形的中位线,所以146102GE +==,即积水的上底面半径为10.所以盆中积水的体积为1(1003610036)95883πππππ++⨯⨯=。

盆口的面积为214196ππ=,所以5883196ππ=,即平地降雨量是3寸。

⊥三、解答题17、(1)证明:由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得11//A B AB ,而11,A B ABD AB ABD ⊄⊂平面平面,所以直线11A B ∥平面ABD . (2)因为三棱柱111C B A ABC -为直三棱柱,所以1AB BB ⊥,又AB BC ⊥,而1B B ⊂平面11BCC B ,BC ⊂平面11BCC B ,且1BB BC B = ,所以AB ⊥平面11BCC B 又AB ABD ⊂平面,所以平面ABD ⊥平面11BCC B .18、证明:(1)由AB 是圆O 的直径,得AC ⊥BC. 由P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得PA ⊥BC. 又PA∩AC =A ,PA ⊂平面PAC ,AC ⊂平面PAC , 所以BC ⊥平面PAC.11(2)连结OG 并延长交AC 于M ,连结QM ,QO ,由G 为△AOC 的重心,得M 为AC 中点,由Q 为PA 中点,得QM ∥PC. 又O 为AB 中点,得OM ∥BC.因为QM∩MO =M ,QM ⊂平面QMO. MO ⊂平面QMO ,BC∩PC =C ,BC ⊂平面PBC ,PC ⊂平面PBC ,所以平面QMO ∥平面PBC. 因为QG ⊂平面QMO ,所以QG ∥平面PBC.19、解: (Ⅰ) 设111O D B 线段的中点为. 在正方体AG 中有BD ∥B 1D 1,A 1O 1∥OC∴平面A 1BD ∥平面CD 1B 1.11111,AO BD O OC B D O == ∴平面A 1BD ∥平面CD 1B 1.(Ⅱ) ∵A 1O ∥O 1C.且平.在正方形AB CD 中,AO = 1 .三棱柱A 1B 1D 1-ABD 的体积V A1B1D1-ABD =S △ABD ·A 1O=12×()22×1=1. 11)2(2121111111=⋅⋅=⋅=-∆-O A S V ABD D B A ABD ABD D B A 的体积三棱柱. 所以,1111111=--ABD D B A V ABD D B A 的体积三棱柱.20、解:(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AE = AD AE DB EC ∴=,在折叠后的三棱锥A BCF -中也成立,//DE BC ∴ ,DE ⊄ 平面BCF ,BC ⊂平面BCF ,//DE ∴平面BCF ;(2)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F 是BC 的中点,所以AF BC ⊥①,12BF CF ==.. 1 1 1 = ≥ O A OA RT 中,在 A12在三棱锥A BCF -中,22BC =,222BC BF CF CF BF ∴=+∴⊥② BF CF F CF ABF ⋂=∴⊥ 平面;(3)由题意可知//GE CF ,结合(2)可得GE DFG ⊥平面.11111131332323323324F DEG E DFG V V DG FG GF --⎛⎫==⋅⋅⋅⋅=⨯⨯⨯⨯⨯= ⎪ ⎪⎝⎭21、解:(I) 连接A C 1交AC 1于点O ,连接EO因为四边形1ACC A 1为正方形,所以O 为A C 1中点,又E 为CB 中点,所以EO 为1A BC ∆的中位线,所以1//EO A B又EO ⊂平面1AEC ,1A B ⊄平面1AEC ,所以1//A B 平面1AEC .(2)因为AB AC =,又E 为CB 中点,所以AE BC ⊥又因为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B ⊥底面ABC ,又AE ⊂底面ABC , 所以1AE BB ⊥,又因为1BB BC B = ,所以AE ⊥平面11BCC B .又1B C ⊂平面11BCC B ,所以AE ⊥1B C .在矩形11BCC B 中, 1112tan tan 2CB C EC C ∠=∠=,所以111CB C EC C ∠=∠, 所以11190CB C EC B ∠+∠= ,即11B C EC ⊥又1AE EC E = ,所以1B C ⊥平面11BCC B ,22、解: (1),//AE BE MP BE ⊥ MP AE ∴⊥又BC ⊥ 平面ABE ,AE ⊂平面ABE ,BC AE ∴⊥, P N M AD CBE13 N 为DE 的中点,P 为AE 的中点,,//AD NP ∴ BC NP BC AD //,//∴ , ,NP AE ∴⊥ 又,,NP MP P NP MP =⊂ 平面PMN .MN AE MNP MN MNP AE ⊥∴⊂⊥∴,,平面平面(2)由(1)知AE MP ⊥,且2121==BE MP . //,ABE AD BC AD ∴⊥ 平面,ABE MP 平面⊂ ,MP AD ⊥∴, ADNP AE AD A AE AD 平面⊂=,, ,⊥∴MP ADNP 平面 //,ABE AD BC AD ∴⊥ 平面,AP AD ⊥∴, 又,//AD NP ADNP 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131332228ADNP S ⎛⎫+⋅ ⎪⎝⎭==梯形,21=MP , ∴四棱锥ADNP M -的体积1331338216ADNP V S MP =⋅=⋅⋅=梯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