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 咸丰皇帝奕宁
历史趣谈:咸丰 清朝中命运最不幸的皇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咸丰清朝中命运最不幸的皇帝
导语:咸丰,即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清朝第8位皇帝,公元1850年-1861年在位。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
他是
咸丰,即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清朝第8位皇帝,公元1850年-1861年在位。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
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母亲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继位以后,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这一点还是值得褒奖的。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清朝的衰落,30岁便及早地一命呜呼了,可谓英年早逝。
从咸丰个人际遇来说,在历代帝王之中,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
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
咸丰帝在位期间,清朝积累了二百多年的矛盾来了个总爆发,咸丰帝一个人把大清朝列祖列宗的苦难都承受了,一生短暂,备尝艰辛,自打继位开始,太平天国运动就深深地困扰着他,倾全国之力,依然未见胜利的曙光,又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咸丰帝终于崩溃了,以三十岁的年龄命丧热河。
但是,当清王朝终于挺过这一系列的打击之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逐渐融入到世界的洪流中去,跟过去的闭关锁国时代相比,天地宽了,机遇多了,大清朝终于度过了乾隆晚年以来的统治危机,迎来了一场枯木逢春的“同光中兴”,这真是中国王朝没落史上的一个奇。
[清朝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
![[清朝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bf5754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4b.png)
[清朝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清文宗爱新觉罗氏·奕詝出,183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圆明园,是道光帝第四子,母亲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按照秘密立储制度,被道光帝立为储君。
下面是分享的教养的咸丰皇帝,供大家参考!咸丰皇帝早期经历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帝第四子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
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
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
登基为帝奕詝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其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不久,进军湖南、湖北,咸丰三咸丰帝便装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改称天京,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
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同时,他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
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
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
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
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
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
爱新觉罗奕詝

镇压太平天国
道光帝死前一个月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即位后发展更为迅速,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 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咸丰帝对起义的态度很明朗,就是坚决镇压。八旗、绿营一败涂地。咸丰帝听了肃 顺和湖广总督吴文熔的话,依靠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汉人组织勇营来对付。咸丰帝为了尽快镇压太平天国 起义,并补救八旗、绿营兵力的不足,先后任命了40余个汉族团练大臣。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853年1月21 日),曾国藩接到令其协助湖南巡抚帮办湖南团练的寄谕。当时湖南兵力不足,湖南巡抚张亮基奏请选调乡勇, 集中省城长沙加以训练,并委托团练大臣曾国藩办理。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 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人物生平
1
早年受教
2
立储风波
3
锐意图治
4
攘外失利
5
崩逝行宫
清宫廷画师绘咸丰帝便装像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1831年7月17日),奕詝生于京师圆明园湛静斋 ,道 光帝第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是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宫之初,封为嫔。 但她聪慧漂亮,妩媚动人,很讨道光帝的欢心,很快就累晋封为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生下皇四 子奕詝。钮祜禄氏生子两年后,孝慎皇后佟佳氏病死。道光帝便晋封她为皇贵妃,摄六宫事。翌年,册立为皇后。 但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岁。奕詝当时只有10岁。
“御赏”和“同道堂”章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日(1861年8月20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 (21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 等。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 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 八大臣”。载垣等请咸丰帝朱笔亲写,以昭郑重。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咸丰 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十七日(22日) 清......
关于咸丰帝的历史故事五则

关于咸丰帝的历史故事五则咸丰,名爱新觉罗·奕詝,20岁登基,在位11年,31岁病死,咸丰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咸丰帝的历史故事五则,欢迎大家阅读!咸丰争帝位的故事道光晚年,传位大事一直没定,在钟爱的六皇子和素以"贤德"闻名的"四阿哥"之间,犹豫不决。
当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四阿哥老师的是山东滨州人杜受田,杜受田考取过榜眼,老实稳重,博学多才,谋略过人。
他窥探到皇上的心意,万分焦虑,从自身利益考虑,必须全力帮助自己的学生。
一次,道光皇帝命各位皇子到南苑打猎,实际是试一试皇子们的武艺怎样。
按清朝惯例,皇子读书时外出须向老师请假。
杜受田沉思良久,向四阿哥耳语:"阿哥到猎场以后,只管坐在那里看别人打猎,自己千万不要发一枪一箭,同时约束手下的奴仆随从不得捕杀生灵。
回来的时候,皇帝一定会问起原因,你可以回答说:'现在时初春,正是鸟兽孕育繁衍的时候,我不忍心伤害它们,这样也和'天和'相悖呀。
'千万记住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兄弟们争高低。
"当天狩猎结束,六阿哥所获猎物最多,只有四阿哥默坐,随从也垂手侍立。
皇上询问缘故,四阿哥就把杜受田教的话说了一遍。
道光皇帝龙颜大悦,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才是君主之度。
"道光重病在床,自知无回天之术,临终前最后考察两位皇子的能力和气度,决定继承人。
六阿哥的老师授计说:"觐见时皇上如果问到治国安邦的大计,你应当充分表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杜受田却对四阿哥说:"如果分析时政,无论能力还是口才都根本比不上六爷,只有一个办法,皇上如果说自己年老病危将不久于人世,你只管跪在地上痛哭,以表达你孝顺恭敬就足够了。
"晋见时,皇上果然询问身后治国大事,六阿哥无视皇上痛苦,口若悬河,大谈自己治国安邦的见解和抱负;四阿哥则一如师言,面对父皇的垂问,悲伤得泪流满面,以至于不能作答。
清朝咸丰帝的生平简介

清朝咸丰帝的生平简介爱新觉罗·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在位时期年号咸丰,故又称咸丰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咸丰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一般指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
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
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对于咸丰皇帝的死因,可以追溯他还是腹中胎儿的时候,据说他的母亲是孝全成皇后,本来她的孩子出生的时间要晚于祥妃。
因为当时皇长子夭折,孝全成皇后为了生下庶长子,让自己的孩子可以离皇位更近一步也让自己得到皇上更多宠爱的机会,她逼一位太医给她开药方,结果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比祥妃早一步诞下子嗣。
所以咸丰皇帝是一个早产儿,身体一直不好。
咸丰皇帝的身体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他还染上了很多的恶习,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
他贪图美色,即便国难当头他也不管,只顾自己在避暑山庄里享乐,除此之外他喜欢丝竹,为此特意找来了一个戏班子,不分季节的变化,全天为他唱。
咸丰:一个被亲生母亲孝全皇后坑得厉害,英年早逝的皇帝

咸丰:一个被亲生母亲孝全皇后坑得厉害,英年早逝的皇帝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第四子,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影视剧中的咸丰皇帝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纬意外死亡,终年23岁,这对于本来就只有三个儿子,而公元1827年(道光七年)、公元1829年(道光九年),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先后早夭,只剩下皇长子奕纬一根独苗的道光皇帝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幸好当时后宫中的静妃(孝静成皇后)和全贵妃(孝全皇后)两大宠妃都怀有身孕,给可怜的道光皇帝带来些许希望。
影视剧中的孝静成皇后按照宫廷记录,静妃比全贵妃早一个月左右怀孕,那么按照常理,如果静妃生下皇子,那么就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皇长子,有希望成为皇位继承人,而静妃也完全有可能母凭子贵,更上一层楼。
聪明绝顶的全贵妃于是请太医用保胎速生药催生早产生下了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奕詝(咸丰皇帝),而比全贵妃早怀孕却正常生产的静妃在全贵妃生产后十几天才生下儿子奕淙,奕淙也因此变成了皇五子,本应是皇兄却变成皇弟。
影视剧中的孝全皇后全贵妃也母凭子贵,道光十三年,孝慎成皇后病逝,同年,全贵妃被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道光十四年,全皇贵妃正式被册立为后,成为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
但全贵妃没想到的是,成为皇长子的奕詝因为是被用保胎速生药催生早产,以致出生后身体瘦弱不堪,后来在一次打猎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身上掉了下来摔断腿,变成瘸子。
咸丰皇帝刚登基那几年,北京城就有“瘸龙病风”的童谣,映射腿有残疾的咸丰和体弱多病的皇后(慈安太后)。
咸丰皇帝本就体质虚弱,却还沉迷于情色,还吸食鸦片,经常喝鹿血,身体每况日下。
先天不足,后天又失调,有着后宫佳丽三千的咸丰皇帝最后只留下一个子嗣(同治皇帝),病逝于热河,年仅30岁。
影视剧中的咸丰皇帝当然,这一切他的亲生母亲孝全皇后是看不到了,因为她在道光二十年(1840)早已病逝圆明园病逝,年仅33岁,此时距离她封后仅六年。
咸丰皇帝简介

三一文库()〔咸丰皇帝简介〕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皇子,其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咸丰皇帝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皇子,其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
1850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咸丰元年。
道光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位三十年,统治时期国内矛盾尖锐,清政府的残暴镇压导致各地百姓起义势力此起彼伏,甚至联合势力,集解成为一支有领导有组织的反清起义军,一派星火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全国弥漫着鸦片风潮,民众深受其害,劳动力大大削减,民不聊生,面对外来帝国势力的侵蚀,道光皇帝陷入一片焦灼之中,遂采取清廷一贯的禁止政策,派林则徐赶赴广州进行销烟事宜,然而虎门销烟事件直接导致了中英双方关系的紧张,一场蓄谋已久的非正义战争拉开了帷幕,从此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自此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道光皇帝对于政务处理颇为思虑,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郁结成疾,身患重病之下勉强临朝处理政事,直至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知其命不久矣,遂召唤朝廷重臣,取出匾后的诏书,宣布皇四子奕詝继承大统。
未过正午,道光去世。
咸丰皇帝登基时年仅二十岁,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制确定继位的皇子,咸丰帝继位不久,清王朝的命途迅速衰败,外敌入侵,内患不断,最终于三十一岁时,与承德避暑山庄病逝。
咸丰皇后咸丰共有三位皇后,在咸丰仍未继位时,迎娶了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萨克达氏为嫡福晋,成婚两年后病逝,待到咸丰继位,追封其为孝德皇后。
萨克达氏去世后,咸丰又迎娶了钮钴禄氏为嫡福晋,她是广西右江道道台穆扬阿之女,生性善良,不与人交恶,又无争强好斗之心,故于深宫厚院中独留一片清静之地,直到咸丰继位被封为孝慈皇贵妃,咸丰二年,被封为皇后。
咸丰对钮钴禄氏极为敬重,却不偏爱,继位之初,咸丰便下令广招秀女,其中一位名叫兰儿的宫女尤为出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咸丰宠幸,便怀上龙子,母因子贵,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兰儿就是后来主宰清朝末代历史四十多年命运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诞下皇子载淳后,叶赫那拉氏被晋封为懿贵妃。
清宫咸丰至宣统咸丰皇帝风流皇帝

咸丰为什么是瘸子? 小时候骑马的时候摔了,把腿摔折了,经过这御医 骨科把腿治好了,但是落了一个残疾。 咸丰帝是一个瘸子,刚一登基,便下一道旨令: 每次退朝后,皇帝后走。只是有一次因为生气,忘 了那道旨令,比群臣先走,这一秘密才被世人所知
咸丰皇帝喜爱诗词戏曲,到了近乎痴迷的 程度。无论是在紫禁城漱芳斋、畅音阁,还是 圆明园德和园,避暑山庄一片云、如意洲等地, 到处都有他点戏、赏戏、观戏、演戏的身影。 心情极好的时候,他还指导身材标志的太监学 戏,教他们学唱戏。 咸丰皇帝喜爱美酒,几乎到了每食必饮, 每饮必醉,每醉必暴怒的程度。他撒酒疯是出 了名的,一撒酒疯,必有一二内侍、宫女遭殃, 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或伤或残,甚至命丧黄 泉。酒醒之后,他又十分后悔,一方面对随侍 侍从、宫女多方宽慰,一方面大加赏赐,宠爱 有加,侍卫、宫女们常常是一脸伤痕地接受皇 帝超出寻常的赏赐。
光绪皇帝——“白痴”皇帝
3岁的光绪皇帝在一片惊恐声中和令人害怕 的特殊氛围中,哭喊着进入紫禁城。当时,他 的小便失禁,是带着一身骚尿的气味走进皇宫 的。那个时候,慈禧太后正在院中,当她听到 御前近侍的奏报,骂了一句:“一个白痴”。 从此,白痴,如同紧箍咒一样,笼罩着光绪皇 帝的一生。几天后,光绪皇帝坐上雕龙宝座, 一时之间,鬼使神差,光绪突然大哭大闹起来。 慈禧太后十分烦恼,又一次骂道:“白痴,白 痴皇帝!”
宣统皇帝——“呆儿”皇帝
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弟载沣 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 光绪皇帝去世前一天,慈禧太后命令近侍,立 即将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溥仪带到宫中。三岁的 溥仪被近侍送到慈禧太后的床前。当慈禧太后 伸出手,想抱一抱溥仪时,溥仪被她那张十分 恐怖的脸吓得嚎啕大哭。慈禧太后看着胆怯、 恐惧的孩子,苦笑着说:“一个呆儿!”从此, 呆儿的诅咒,伴随着溥仪的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
衣锦食肥,美妾如云,皇帝享有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可他并不能享有其中的许多乐趣。
他的身上负有重大的责任——行为应当成为人世间的楷模,言论必须成为战无不胜的法宝。
一个人要坚持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不困难。
索性做一个昏君。
谁也奈何他不得。
可要成年累月的做一个好皇帝,倒是一个苦差使。
若在一个平常年代表,一切还能过得去。
可咸丰帝又特别命苦。
他遇到了清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灾难。
一、皇四子与皇六子
1、道光帝是一个资质平常的人,不具想象力,也乏创造力。
他为政之道曰:“守成”,即用祖宗的成法,让祖宗之业再度辉煌。
然而,时代不同了。
自乾隆后期起,清王朝已经进入了中国历代王朝“治”、“乱”循环的又一曲折,康、雍、乾盛世风光已是流水不复;而鸦片战争中西方之您这大兵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惯常的轨道。
2、道光帝是一位不具有长距离、宽视野的人,目光短浅。
看人尤其成问题的人。
3、在专制社会中,立储之事只能出于圣裁。
旁人的建言本已逾规,若言而不中更有危险。
康熙立储引起了很大纷争,以致雍正帝上台后杀的杀,关的关,管的管,一片刀光血影。
殷鉴不远。
雍正帝由此而创造了密建制度:由皇帝密写立储谕旨封于匣内,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共同启示,按御书所定,嗣
皇帝即位。
乾隆将之定为永久制度。
4、道光帝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道光帝不能像其他军国大事一样,听听臣子的意见,甚至公开地表示对某一皇子的好恶也会引起宫内外的一些混乱。
他只能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做判断,并将一切放在心底。
而在他的心底,皇六子与皇四子又难分上下,由此,道光帝举棋不定,难下决心。
兹事体大。
5、人们总是指责道光帝选择四皇子奕宁,而没有选择六皇子奕。
然而,人们指责道光帝的选择失误是因为他们依据的是可以看见的历史结局。
可是,道光帝又能看见什么?在他面前,只是一个刚满15岁的孩子,另一个还不到14岁。
二、良师荩臣杜受田
1、尽管按照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奕宁四岁半读书太早;尽管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向,我们更有理由指责,孔孟经典不适宜作为教材,教育应当包括新科技、新文化;但是,在那个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绝,即使是知识精英,也认为孔孟之道是学问的顶峰。
在那种氛围里,若有从事科学技术的人,自己都会认为自己不学无术。
更何况沿袭了近两百年的上书房制度,已经“成功”地培养出五位皇帝,包括康、雍、乾三朝英主。
功绩俱在,夫复何求?
2、奕宁以孝道来对抗奕的才识,以仁义来反击武功
3、乾隆帝继位时不比奕宁大几岁,可他接手的是雍正帝留下的丰厚遗产,本人又才华横溢。
而咸丰帝奕宁呢?他接手的是道光帝留下的
烂摊子,自己又缺乏才识,只得将求助的目光转向杜受田。
4、杜受田本人缺乏实际经验,没做过地方官,没处理过具体政务。
三、射偏了的箭
1、年轻的奕宁登上皇位时,颇有企图心。
他继承了祖宗大业,也极力效法祖宗的勤政风范
2、对于一个比自己强大国家的咄咄逼人的进迫,应当采取何种策略,从思想角度和政治角度来看是有区别的。
前者强调正义性,后者强调可行性。
3、咸丰帝以为用忠摈奸即可抗夷,是一只射偏了的箭
4、对外强硬取决于武力强大,若非如此,只是一种虚张
四、上帝之祸
1、朝廷中枢在蒙骗中对广西的形势没有丝毫的察觉
2、社会动乱的根源之一在于乾隆末年起半个多世纪的政治腐败。
文官爱钱,武官惜命。
拼命做官,无心做事。
见利竭力钻营,见难弥缝逃避。
绝大多数的官员已经不能在政治目标上与朝廷中枢保持一致。
五、亏得湘人曾国藩
1、湘军不是正式的朝廷军队
六、新财源:厘金
1、同湘军一样,厘金的出现也非源于旨意,而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由上而下兴办的。
2、湘军和厘金的共同点在于:①在清朝国家体制之外自创制度②朝廷的监控权很小
3、显示了统治集团某些个人的出色才华,也反衬出朝廷及整个官僚机器的无能为力。
客观地说来,在当时的情况下,依靠旧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关系几乎寸步难行,只能凭借某些个人的胆识、毅力和关系。
4、厘金与湘军,是咸丰一朝的两大变局。
银与兵,是咸丰帝当政之初日夜焦虑耗尽心力的两件事。
厘金与湘军正是应朝廷之急而生,可以说他们挽救了清王朝的危亡。
可是,财权与兵权,这两项在任何国度中都极为重要的权力,渐渐落到地方督抚手中,朝廷的权力也只剩下任官命将一项。
5、在湘军创立之初,咸丰帝多次与曾国藩斗法,而在解决财政危机上,咸丰帝却支影不显。
在厘金这等重要的大事上,咸丰帝毫无主见。
七、造反,造反
1、除了太平天国之外,全国各地多处有造反事件,咸丰帝心力衰竭,有偏安一隅的想法。
2、皇帝面对全国的战乱的无能为力使朝臣不再全然相信皇帝的无所不能
3、咸丰开始贪图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
4、今天的历史学家找不到任何心理的痕迹,去判断咸丰帝是否后悔
过做了皇帝;但可以肯定,如果他不做皇帝,他个人会多一分平常,也会多一分欢乐。
5、皇帝的身份使他不能将自己内心的慌乱流露出来,他必须以镇定自若的神态统治天下,只能将一切苦衷伴着冷酒,全部吞到自己肚子里去。
八、外患又来了
九、外国公使驻京问题
十、圆明园的硝烟
1、对于盗贼的横行,批判固然有理,固然义正言辞,但又是无用的。
既然盗贼不可能被消灭,重要的是研究防御措施。
2、近年来,修复圆明园的呼声日益响亮,这使我又感到另一种凄冷。
荒芜的圆明园是我们脸上的伤疤,提示着当年的耻辱。
在我们这个民族尚未强大到能够拒绝一切耻辱之前,千万不要用人为的整容,来抹掉这一伤疤。
结语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子。
如果能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的幸事。
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
同样痛苦的是,一个人坐在他才力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除非他每日只是混日子过。
若他有强烈的责任感,结果事事与愿望相违,那几乎是人生的自我折磨。
咸丰皇帝奕宁是后一类不幸的人。
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就他的个人历史而言,凡是当时和后来被证明有效的举措,如湘军、厘金、总理衙门……都不是他的创造,也都不符合他的思想;凡是他尽心尽力制定出的政策,如怎样镇压太平天国,怎样对抗英法联军……却全部可行。
他在位十一年零六个月,事件可谓不短,但我们找不到一项可以称道的大决策,可载史记的大功绩。
皇帝当到这种份上,那就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了,而是连带整个国家陷于灾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