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年号含义
清朝十二帝各自的年号都有什么含义

清朝十二帝各自的年号都有什么含义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时首创年号,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年号。
自汉武帝开始,很多皇帝在位时都有一个或多个年号不等,像武则天在位15年一共使用了17个年号。
明朝朱元璋继位后,规定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清承明制,每个皇帝也是一个年号,但是明清各有一个皇帝(明朝的明英宗朱祁镇和清朝的皇太极)他们分别有两个年号。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时候称呼清朝皇帝的时候都直接以年号来称呼他们。
那么他们的年号各有什么含义呢?努尔哈赤天命,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年号。
努尔哈赤于1616年在关外称帝,自称“受命于天”,所以定年号为“天命”。
努尔哈赤虽是关外满人,但是他通晓汉文,曾经被明朝封为龙虎将军,可见他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天聪,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年号,是皇太极称帝之前的年号,天聪取“天赋聪明”之意,代表他自己才是正统。
崇德,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是皇太极称帝后的年号,取“崇尚德化”之意,反映出皇太极称帝之后的执政理念。
顺治,是清世祖福临的年号。
清朝建立后,雄心勃勃,意图入关,统一中原。
福临入关后就是按照这一目标执行的,“顺治”便反映出清人的这一理念,顺有顺利之意,治有治理之意,顺利就是“顺利治理”的意思。
康熙,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康有安宁之意,熙有兴盛之意,康熙意“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康熙皇帝雍正,是清世宗胤禛的年号,胤禛当初被封为“雍亲王”,之所以取“雍正”这个年号,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一次来强调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乾隆,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乾隆继位后,将大清推向了顶峰,乾表示天,隆表示昌盛,乾隆的意思就是“天道昌隆”,反映了乾隆帝弘历的治国理念。
嘉庆,是清仁宗颙琰的年号,颙琰在继位之前被封为嘉亲王,庆有庆祝的意思,嘉庆的含义便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
道光,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有“大道光辉”的意思。
道光皇帝咸丰,是清文宗奕詝的年号,咸有“普遍,都”的意思,丰有“富足”的意思,咸丰皇帝即位的时候,清朝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咸丰的意思就是“普天之下,百姓富足”,同时也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愿望。
一图看懂清朝十二位皇帝

一图看懂清朝十二位皇帝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朝代,也是目前来讲历史最清楚的一个朝代,那么清朝皇帝顺序是什么,清朝分别有哪些皇帝,另外在位时间表给大家看看!1、努尔哈赤(1559—1626年)努尔哈赤在位11年时间,也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清朝可以说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皇太极(1592—1643年)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满族人,前后在位17年的时间,在位期间主要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主要针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1643年--1661年)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主要击败了各种抗清的势力,完成清朝统一。
在位时间18年。
4、康熙皇帝(1654--1722年)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之久,也是清朝在位最久的一个皇帝,为了加强国家的稳定,康熙皇帝在经济上和文化建设上做出了重大的成绩。
5、雍正皇帝(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雍正皇帝在位13年,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
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公元1736年登基 (在位60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7、嘉庆皇帝(公元1796年登基 (在位25年)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25年时间,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8、道光皇帝(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登记的时候才29岁,在位30年时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
清朝十二帝年号中的秘密(李仁贵珍藏版)

清朝十二帝年号中的秘密(李仁贵珍藏版)康熙曾言得天下之正者莫如我朝,意思是说清朝是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原因在于清军入关,是以为君父报仇之名讨贼而自立,而后厚葬崇祯,并以官来归者复其官,敏来归者复其业,以此笼络民心,并且朝廷礼制官员衣着都沿用明制,但真是如此吗?其实从十二帝年号中便可看出端倪。
一,清太祖努尔哈赤年号天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国后金改元天命,从年号中就可看出其野心,天命使然,天命所归。
二,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天聪为皇太极后金年号,意在天赋聪颖上天赐予,秉承天意,而崇德是改国号清之后的年号,意思是崇尚德治,用以感召天下,笼络民心。
三,清世祖福临年号顺治,顺治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个年号,第一层意思是顺承德治,第二层则是指顺应民心,沿用明朝制度来淡化政治矛盾。
四,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康为安康稳定,熙为和乐富足,康熙便是表示天下已经安定,已发展民生为大计。
五,清世宗胤禛,年号雍正,胤禛即位之前为雍亲王,雍为和谐安定之意,正则是正统,意思是指得位光明,并非矫诏篡位。
六,清高宗弘历年号乾隆,乾为天道,隆为兴隆昌盛,所以乾隆便是彰显天下大治,歌功颂德,不论是否实现大治,但自此以后清朝便开始走向下坡。
七,清仁宗颙琰年号嘉庆,嘉庆是乾隆定的年号,乾隆禅位颙琰因颙琰原为嘉亲王,所以禅位而立以资庆贺。
八,清宣宗旻宁年号道光。
九,清文宗奕詝年号咸丰,道光与咸丰二帝年号意思相近,表现的都是对困境中的一种期盼,道光寓意前路光明,咸丰则为天下富足,显然二位爷都未成功。
十,清穆宗载淳,年号同治载淳继位之时年6岁,原定年号祺祥,但慈禧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斩杀顾命大臣改元同治,可以理解为二太后协同亲王与大臣共同治国。
十一,清德宗载湉年号光绪。
十二,末代皇帝溥仪,年号宣统,同治帝驾崩以后后继无人,而后光绪与宣统都是以外支入嗣,继承大统,所以统绪传承,血脉延续便成为清朝的最后的期望,而结局却是最后3位清帝都无子嗣,王朝与血脉都未得以延续。
收齐了!清十二帝继统及名号总结,而溥仪的就看你承不承认了

收齐了!清十二帝继统及名号总结,而溥仪的就看你承不承认了清朝始末: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觉罗。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确定满族族名,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煤山自缢。
清军乘机入关,定都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紫禁城清朝十二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家中长子,年号天命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年号天聪,崇德清世祖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年号顺治清圣祖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年号康熙清世宗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年号雍正清高宗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年号乾隆清仁宗颙琰,是弘历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清宣宗绵宁,是颙琰次子,年号道光清文宗奕詝,是绵宁的第四子,年号咸丰清穆宗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
年号同治清德宗载恬,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年号光绪宣统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是奕寰的孙子,载恬的侄子,年号宣统清朝十二帝(按先后顺序)末代皇帝的谥号问题:以上是清朝从头至尾的各个皇帝的排行和称号,从顺治入关开始入主中原,共历十帝。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死后没了往日的皇族威严,所以没了上庙号和谥号的传统。
但据传,2004年,皇室后族依宣国公建议,上庙号为恭宗,谥号愍皇帝,全名就是——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
当然这个属于民间行为,并不会出现在官方文献中。
所以,有人把他当作闹剧,也有人表示理解,你觉得呢?溥仪欢迎阅读,有所想所感,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脚印,读完记着转发,欢迎关注,常来看看。
清朝各代的年号都是啥意思

清朝各代的年号都是啥意思清朝从立都北京到最后灭亡,一共经历了十位皇帝,每位皇帝都有一个年号,而每一个年号都有一个含意。
啥含意?还别说,水挺深的,你要是好好琢磨,能从中看出清朝兴亡来。
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年号是“顺治”。
用这个年号,是因为满人刚刚入主中原,担心汉人不服,所以满人希望汉人能顺顺当当地让满人治理。
顺,是顺利,治是治理。
两个字合起来,就是顺顺当当地治理。
顺治之后是“康熙”,用这个年号,是因为满清入关已经十多年了,虽然汉人还没有完全臣服,但满人基本在中原站住了脚,大部分反清势力也都镇压了,满人希望能平平安安地过太平盛世。
康是安宁,熙是兴盛。
俩字合起来,有“四方安宁,天下兴盛”之意。
康熙之后是“雍正”,用这个年号,是因为康熙活着的时候,“九子夺嫡”闹得很厉害,雍亲王最后当了皇帝。
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名正言顺?朝野上下都持怀疑态度。
所以,雍亲王继位后,就以“雍正”为年号,意思是“雍亲王为君正”,告诉天下,咱这皇帝当得光明正大,没有邪的歪的。
可往往事情是越描越黑,他越说“雍正”,人们越怀疑他这个皇上来路不正。
雍正之后是“乾隆”,用这个年号,是因为天下经过康熙、雍正治理,基本把老百姓治服了,汉人也不跟满人叫劲了,开始踏踏实实过日子。
这样一来,国家就出现了相对稳定局面。
皇上一高兴,就以“乾隆”为年号,乾是天,隆是昌隆,合起来意思就是“天道昌隆”。
乾隆之后是“嘉庆”,用这个年号,是因为继位的皇帝在享受“康乾盛世”的果实,天下太平,什么事儿没有,他当了皇上,心里高兴,也想让天下百姓跟他一起高兴,弄不好各地还得搞搞庆典啥的,戏子们还得在台上唱:“今个儿老百姓呀,真呀真高兴!”这样一来,“嘉庆”就不难理解了,意思是“嘉亲王即位,普天同庆”。
嘉庆之后是“道光”,用这个年号,是因为清朝从嘉庆朝就开始衰败,到了智亲王继位的时候,衰败的速度更快,再加上连年灾害,老百姓衣食无着,许多地方出现了路上不见人的凄凉景象。
“道光”正好反映了这一现实,即“大道光光”,看不见一个人。
清朝十二帝顺序

清朝十二帝顺序
清太祖高皇帝年号:天命。
清太宗文皇帝年号:天聪、崇德。
清世祖章皇帝年号:顺治。
清圣祖仁皇帝年号:康熙。
清世宗宪皇帝年号:雍正。
清高宗纯皇帝年号:乾隆。
清仁宗睿皇帝年号:嘉庆。
清宣宗成皇帝年号:道光。
清文宗显皇帝年号:咸丰。
清穆宗毅皇帝年号:同治。
清德宗景皇帝年号:光绪。
年号:宣统。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按照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起算,一说按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起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州女真,后改为“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共传十二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清朝中后期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内部矛盾激化、逐步落后于世界。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
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作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奠定中国而今版图,但其后期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些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清朝十二帝顺口溜大全

清朝十二帝顺口溜大全
(原创版)
目录
1.清朝的历史背景和十二位皇帝的产生
2.清十二帝顺口溜的概述
3.清十二帝顺口溜详解
4.清朝皇帝的姓名、年号和统治时间
5.总结
正文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其统治时间从 1644 年至 1912 年,共计 268 年。
在这段时间里,清朝共诞生了十二位皇帝。
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治理方式和特点,而他们的名字和年号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清十二帝顺口溜是对清朝十二位皇帝的一种民间说法,其内容为:“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这句顺口溜不仅简单易记,而且涵盖了所有清朝皇帝的名字和年号。
具体来说,清十二帝顺口溜的含义如下:
- “天天顺”指的是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他们分别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和第二位皇帝。
- “康雍乾”指的是圣祖康熙、世宗雍正和圣宗乾隆,他们是清朝入关后的前三位皇帝,也是清朝最辉煌时期的统治者。
- “嘉道咸”指的是仁宗嘉庆、宣宗道光和文宗咸丰,他们是清朝中后期的皇帝,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 “同光宣”指的是穆宗同治、德宗光绪和末代皇帝宣统,他们是清
朝最后的三位皇帝,也是清朝灭亡前的统治者。
清朝的皇帝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特点,而且在年号上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康熙的年号“康熙”意为“万象更新”,雍正的年号“雍正”意为“安定”,乾隆的年号“乾隆”意为“昌盛”,这些年号都寄托了皇帝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清十二帝顺口溜是民间对清朝皇帝的一种简要概括和记忆方式。
清朝十二帝顺序(清朝十二帝顺序列表简介)

清朝十二帝顺序(清朝十二帝顺序列表简介)清朝(1636年—1912年),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若加上后金享国时长为296年,1636—1912享国为276年。
前后历12位帝王。
皇帝姓爱新觉罗氏,民族为女真族,皇太极改为满洲族。
1、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女真族人,1583年起兵反明,1616年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
1618年在萨尔浒之战中打败明军,1625年迁都沈阳,1626年进攻宁远,遭遇明朝守将袁崇焕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又身中大炮受伤,不久病逝,终年68岁。
追尊太祖高皇帝,葬福陵。
2、太宗皇太极(1592—1643)努尔哈赤第八子,1626年继承后金汗位,年号天聪。
1636年,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改沈阳为盛京。
1643年驾崩,终年51岁,追尊太宗文皇帝,葬昭陵。
3、世祖福临(1638—1661)年号顺治,太宗第九子,母为孝庄,1643年继承皇位,迁都北京,标志满清王朝正式入主中原。
在位18年,终年仅24岁,追尊世祖章皇帝,葬孝陵。
4、圣祖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顺治第三子,1661年继承皇位,1722年驾崩于畅春园,在位61年,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封建帝王。
追尊圣祖仁皇帝,葬景陵。
开创“康乾盛世”。
5、世宗胤禛(1678—1735)年号雍正,康熙第四子,1722年继位,1735年驾崩于圆明园,在位13年,终年58岁,追尊世宗宪皇帝,葬泰陵。
6、高宗弘历(1711—1799)年号乾隆,雍正第四子,1735年即帝位,1796年退位,在位60年,1799年驾崩,享寿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封建皇帝,追尊高宗纯皇帝,葬裕陵。
7、仁宗颙琰(1760年—1820)年号嘉庆,乾隆第十五子,1796年受乾隆禅位为帝,1820年驾崩,在位25年,终年60岁,追尊仁宗睿皇帝,葬昌陵。
8、宣宗旻宁(1782—1850)年号道光,嘉庆第二子,1820年即帝位,在位30年,1850年驾崩,追尊宣宗成皇帝,葬慕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努尔哈赤是清王朝地开创者,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你知道以“天命”为年号地意图吗?
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皇太极是努尔哈赤地第八子,年即汗位,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你知道改元“崇德”地用意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皇太极是清王朝地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地,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地优秀文化.皇太极仿明制,设六部,笼络蒙汉官僚,招揽人才.“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地政治理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顺治皇帝是皇太极地第九子,在位期间,清人实现了入主中原地愿望,“顺治”是其年号.你知道“顺治”地含义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顺治帝生于崇德三年(年),崇德八年(年)即位,明年改元顺治.顺治即位前,皇太极统一了整个东北,建立起关东一统地大清帝国.这时地清帝国,雄心勃勃,兵锋屡指关内,意欲逐鹿中原,一统华夏.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地这一理想.顺,顺利;治,治理.顺治,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康熙皇帝是顺治帝地第三子,清人入关后地第二位皇帝,“康熙”是其年号.你知道以“康熙”为年号反映了一种什么样地理想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年),顺治十八年(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顺治时,前明地残余势力及各地主要抗清武装,基本上被消灭,华夏一统地理想得以实现.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现国泰民安,是新地时代主题.“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康,安宁;熙,兴盛.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雍正皇帝是康熙帝地第四子,“雍正”是其年号.此年号地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吗?
雍正帝生于康熙十七年(年),初封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年)即位,明年改元“雍正”.雍正是借权臣地力量继位地,在夺位过程中使用了残酷地手段,参与夺位地诸弟多不得善终,康熙帝地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地正当性,在当时就受到怀疑.“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地意思,他想以此强调自己皇位地“正当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六、乾隆是雍正帝地第四子,与康熙齐名,他们开创地“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国力相当强盛地时期.你知道以“乾隆”为年号地意图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年),雍正十三年(年)即位,明年改元乾隆.康熙时,清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巩固.乾隆地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乾”表示“天”,“乾隆”地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地治国理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七、嘉庆帝是乾隆帝地第十五子,在位期间,清代地鼎盛时期终结.“嘉庆”是他地年号,你知道此年号地含义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嘉庆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年),乾隆五十四年(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年)册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庆.庆,普天同庆.“嘉庆”地意思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八、道光帝是嘉庆皇帝地长子,在他统治时期,“鸦片战争”爆发,清朝走向衰落.“道光”是他地年号,此年号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道光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年),嘉庆十八年(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年)即位,明年改元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九、咸丰帝是道光帝地第四子,“咸丰”是他地年号.“咸丰”二字寄予了一种什么样地期望你知道吗?
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年),道光三十年(年)即皇位,明年改元“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咸丰”意思是“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丰”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地愿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同治皇帝是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地独生子,咸丰十一年(年)即位,“同治”是其年号.你知道此年号地来历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同治皇帝生于咸丰六年(年),即位时才岁,按咸丰帝诏命,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肃顺等准备以“祺祥”作为幼君地年号.慈禧(咸丰帝地贵妃,其子即位后被尊为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讠斤发动政变,逮治了肃顺等八大臣.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咸丰帝皇后)垂帘听政.并取消“祺祥”年号,改用“同治”,隐含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一、光绪帝地父亲是道光帝地第七子,母亲是慈禧地胞妹,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背景,在同治帝病故之后,得以继承大统.“光绪”是他地年号,此年号地含义你知道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光绪出生于同治十年(年),同治十三年(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绪”,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地愿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十二、溥仪是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你知道“宣统”二字地含义吗?
溥仪是光绪皇帝弟弟载沣地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年)十月,光绪生了重病,在他临死前,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地溥仪为帝,并让溥仪地父亲载沣监国.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统”.年月日,溥仪被迫退位,清王朝灭亡,延续了两千多年地封建帝制也宣告结束.宣,大.“宣统”即“大统”.溥仪即位时,反清浪潮席卷华夏大地,“宣统”二字有为清王朝统治地正当性作辩护地意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