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春水阅读指导教案
推荐繁星春水教案

推荐繁星春水教案【篇一:《繁星春水》教学设计】《繁星春水》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将《繁星春水》列为欣赏诗歌必读名著,以求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缺少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及其作品特点2、培养学生阅读《繁星春水》的兴趣3、运用吟诵法、批注法、仿写法、感悟法理解诗歌内容一、激发兴趣导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看看大家是否认识她?简介冰心:(课件1)出示冰心图片她,1900年10月5日出生,1999年2月28日去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她,是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有你在,灯亮着。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您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您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巴金)她,原名谢婉莹,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就是冰心。
对于冰心,你接触过她的哪些作品?(学生自由谈)冰心作品:(课件2)出示《寄小读者》《小桔灯》《荷叶母亲》等二、了解冰心作品及其特点是啊,无论是《寄小读者》,还是《荷叶母亲》都让我们感受到她文笔的细致,其实,你不知道,奠定她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地位的是,她21岁时,出版了一本在中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书,就连她自己都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拨动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同时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你想知道这本书吗?(想)那便是《繁星春水》。
(教师出示手拿的名著《繁星春水》,并板书课题:《繁星春水〉〉冰心)三、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繁星春水》是一部诗集,你觉得对于这样的名著,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走进她?(学生自由谈阅读方法,教师顺势引导)一)方法一:反复诵读入诗境是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先读为快”用你喜欢的读书方法,读屏幕上的诗歌:(课件3)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推荐阅读繁星春水教案

推荐阅读繁星春水教案教案标题:《繁星春水》推荐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繁星春水》这本书的主题和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繁星春水》这本书的作者、出版时间和背景。
2. 提出问题:你们对这本书有什么期待?你们对这个标题有什么猜测?阅读活动:1. 分发《繁星春水》的书籍给学生,并指导他们阅读前翻阅目录和封面,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主题。
2. 学生开始阅读书籍,并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疑惑和感受。
3. 学生完成阅读后,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理解和分析:1. 引导学生回顾书中的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主题的呈现。
2.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书中的主题是什么?你们对书中的角色有什么看法?3.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使用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段,如隐喻、比喻、描写等,以及它们对故事的影响。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写一篇读后感、改编故事情节、或者创作自己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一篇关于他们的心理描写或者角色转变的文章。
3.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演绎,将书中的某个情节或者对话改编成戏剧形式,并进行表演。
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演绎成果。
2. 回顾整个教案过程,学生讨论他们对《繁星春水》这本书的看法和体验。
教学资源:1. 《繁星春水》的书籍2. 阅读记录本和笔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讨论和写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2. 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和创作作品可以作为评估材料。
教案延伸:1. 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书评或者写一篇关于《繁星春水》的文章,发表在学校报纸或者网站上。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和分享。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阅读《繁星春水》,熟悉故事情节和主题,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阅读和讨论。
繁星春水整本书教学设计

繁星春水整本书教学设计引言:《繁星春水》是一本经典的教育类书籍,作者以饱满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描绘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围绕这本书的教学设计展开,旨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读书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在教学开始前,可设计一些与书籍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你是如何看待成长过程中的难题和困境?”或者“你认为书中的主人公需要如何解决自己的困境?”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2. 阅读与理解阶段:要求学生逐章节地进行阅读,理解书中的主要情节。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题目,例如:“主人公在书中面对的挑战有哪些?”或者“你认为主人公经历这样的困境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书籍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3. 议论与辩论阶段: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根据书中的情节和主题展开讨论和辩论。
例如,可以组织一场小组辩论,主题为:“成长过程中,挑战与困境对个人发展有重要作用吗?”学生可以通过展开讨论,激烈辩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写作与分享阶段:要求学生根据书中的情节和主题,撰写一篇作文。
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文学评论或者自由写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人思考。
在完成作文后,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提高。
5. 总结与反思阶段:教学结束前,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也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个人成长。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方式: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写作作品、小组讨论和辩论、课堂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繁星春水阅读指导教案

繁星春水阅读指导教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七年级名著阅读指导教案《繁星》《春水》教学目标1、积累冰心的资料,对作者及其《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的写作背景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2、反复阅读《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中的诗歌,品味冰心诗歌的语言,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能自选其中一首诗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3、读《繁星》和《春水》,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交流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
2、难点:在对冰心的诗歌反复朗诵的过程中,把握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课时 3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一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发表了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集《超人》等2、内容简介:《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吟咏自然,讴歌母爱,抒发对生活的感情。
作者善于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自然界的一个现象,人世间的一段悲欢离合,以及人们习而不察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人生的哲理,体会人生与自然的某些规律性的本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诗集以“爱的哲学”为核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
3、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二、诗歌节选(一)对无私母爱的赞颂母亲啊!冰心诗中母爱的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天上的风雨来了,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选自诗集_《繁星》《春水》,作者是_冰心(谢婉莹)。
繁星春水阅读教学设计

繁星春水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繁星春水》这篇诗歌的分析和解读,促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并能够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繁星春水》这首诗歌的作者、诗歌所属的文学时期等相关信息,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正文阅读:学生阅读《繁星春水》诗歌的全文,并标注生字和重要段落,以确保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3.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结构以及表达的意境和主题。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4. 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批判性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传递的情感、价值观念等,并鼓励他们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5.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繁星春水》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好奇心。
2. 正文阅读(15分钟)学生自行阅读《繁星春水》的全文,并做好标注工作。
3. 诗歌分析(20分钟)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结构和意境。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 批判性思考(15分钟)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批判性思考。
引导他们思考诗歌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并与其他同学展开讨论。
5. 创作练习(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6.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与作业布置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创作练习的短文整理出来,提交下节课。
五、教学手段与资源准备1.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个人思考、小组合作。
繁星春水阅读课教案

【 - 写作指导】【篇一】繁星春水阅读课教案繁星春水教学案《繁星·春水》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冰心的生平事迹,熟知《繁星·春水》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体会《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
2、通过品读诗歌方法的渗透,学生初步掌握读诗的方法,并能选择恰当的角度品读诗歌。
3、体会诗人在诗集中贯穿的“爱的哲学”,培养对母亲、童真、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对冰心的诗歌反复朗诵的过程中,把握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冰心诗歌的思想内涵,学习为一首诗歌写评论。
引导学生掌握读诗方法,并能自主品读诗歌。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引领1、了解作家冰心的生平事迹,熟知《繁星春水》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重点)2、通过品读是个方法的渗透,初步掌握读诗的方法。
3、体会《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选择恰当的角度品读诗歌。
(难点)二、导入笛卡尔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现代文学的灿烂星空里,有两颗闪烁的小星——《繁星》和《春水》,今天,就让我和你们一起,怀着崇敬和喜悦,一起走进《繁星·春水》,走近冰心的心灵世界,一起品读诗歌的清新。
二、预习导学1、了解作家冰心的简单生平。
2、冰心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这对她有什么影响?3、《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是什么?5、《繁星·春水》的艺术风格是什么?三、自主探究一部好的诗集需要阅读者慢慢品读其中的美丽,好诗是需要慢慢品读的,接下来我们从意象、语言、手法、哲理、情感五个方面教给同学们品诗的技巧。
(一)品意象(境)意象是诗人的意中之象,即带有作者主观感受、价值取向的事物。
意境是诗人借助诗的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
诗人往往就是借助意象和创设的特定意境来暗示或者启迪读者一些东西。
例1: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繁星春水》教案

《繁星春水》教案一【课标导读】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冰心的《繁星春水》,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篇名著。
冰心在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
几年前,李大钊、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刚刚发表过“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等主张。
冰心比他们年轻,“五四”运动爆发时还是一名学生,她的家庭环境优裕,就读的又是教会学校。
所以,她与当时活跃于思想界的男性作家们不同,她接受的思想除了爱国主义、民主主义之外,还有基督教教义和爱的哲学。
在当时那种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社会环境里,冰心成了文学研究会中的一员。
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在冰心的“问题小说”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然而,只有组诗《繁星》和《春水》,才能更直接地反映冰心这位青年知识女性内心的感触和情思。
所以,教学这篇名著,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品味诗歌语言,并学习赏析诗歌的内容。
同时,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养成朗诵诗歌和品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赞美。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品读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诵读法、阅读法、鉴赏法七、【课时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一)阅读方法指导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3、做点读书笔记。
4、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展视野。
初中繁星春水教案

初中繁星春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繁星·春水》的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品味诗中的意象和美学价值。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2. 诗中的意象和美学价值。
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的美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PPT。
2. 学生准备《繁星·春水》诗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有“五四”时期“四大才女”之称。
2. 引导学生了解《繁星·春水》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诗歌形式和特点(10分钟)1. 分析《繁星·春水》中的诗歌形式,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清新、简洁、含蓄等。
三、意象和美学价值(10分钟)1.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星星、月亮、春天、水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的美感。
2. 引导学生从意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领悟诗歌的美学价值。
四、深入解读(10分钟)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解读,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形式、意象和美学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选取一首《繁星·春水》中的诗歌,写一篇阅读心得。
2. 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散文集《寒夜》、《小桔灯》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品味诗中的意象和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的美感,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名著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冰心的资料,对作者及其《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的写作背景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2、反复阅读《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中的诗歌,品味冰心诗歌的语言,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能自选其中一首诗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3、读《繁星》和《春水》,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交流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
2、难点:在对冰心的诗歌反复朗诵的过程中,把握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