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职业中毒案例(一)

合集下载

职业中毒案例一

职业中毒案例一

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

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

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

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

但未进一步确诊。

???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

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

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

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

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

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

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 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

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

常见有毒气体与中毒案例

常见有毒气体与中毒案例
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燃料(煤和石油) 的燃烧产物,在金属矿物的焙烧、毛和丝 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亦有 含二氧化硫的废气排出。二氧化硫是一种 活性毒物,在空气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 形成硫酸烟雾,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10 倍。
第二部分 常见有毒有害气 体的特性和防护救护
2、二氧化硫的物理特性 二氧化硫的化学分子式为SO2,在化学分类上
这是钻井液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
第二部分 常见有毒有害气
体的特性和防护救护
2、硫化氢的物理特性 硫 化物化,氢常的用化的学名分称子有式:为硫H化2S氢,、在氢化硫学酸分、类二上氢属硫于。无机硫 通常物理状态为:无色气体,比空气略重,容易聚集在
低洼处。分子量:34.08,自燃温度:260℃。沸点:62.0℃。熔点:-82.9℃。 可爆范围:空气中蒸气体积分数4.3%~46%。 溶解度: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亦溶于乙醇、汽油、煤 油和原油,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二氧化硫。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 度时容易辨别出。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 气味不能作警示措施。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与职业中毒案例
吉林油田职业病防治所 梁德君
二00九年四月
经验分享1 经验分享2
汇报提纲
第一部分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第二部分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特
性和防护救护 第三部分 职业中毒案例
第一部分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之一,同 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通常情况下,空气的 主要成分按体积可以分为:氮气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 它气体和杂质0.03%。然而,空气中气体所占 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外,任何事物都有它 的两面性,空气中的各类气体也都表现出了它 的两面性:有些气体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主要 化工原料,但是对人体却是有害的,特别是通 过呼吸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功课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功课

卫生学实习六职业中毒案例讨论[案例一] 患者赵**,男性,42岁,近年来常感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右上肢发麻,食欲减退,腹部隐痛。

因数日未解大便,并出现腹绞痛,收治入院。

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1℃,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患者的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答:职业中毒的诊断依据:(1)详细可靠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结果;(5)排除其他。

所以该病人的病史中还应补充详细可靠的职业史、接触史2、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答:腹绞痛主要由腹部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引起,如肠管、胆管及输尿管等痉挛或梗阻。

常见疾病有: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盆腔炎、急性胃炎、肝硬化、肠梗阻、胆道或输尿管梗阻、胆石症、胆道蛔虫、肾绞痛、胃肠痉挛、肠扭转、肠套叠或肠系膜血管栓塞3、引起腹绞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是什么?哪些行业可接触该毒物?答:可引起腹绞痛:铅,有机磷毒物,毒蘑,毒扁豆碱,斑蝥,乌头碱,巴豆,砷,汞,磷化合物,腐蚀性毒物等。

常见致职业中毒的有铅:接触机会: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铅白、油漆、颜料、釉料、防锈剂的生产中。

进一步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患者在某私人铅酸蓄电池厂工作12年,每天工作10小时。

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4、慢性铅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答:(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

严重者可出现腹绞痛(也称铅绞痛)。

职业病案例: 一起硝基甲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

职业病案例: 一起硝基甲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

一起硝基甲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硝基甲烷(nitromethaneCH3NO2),分子量:61.04,为无色液体,密度1.13g/cm3(20/4℃),在压力或高温下可以爆炸;沸点101℃,冰点-29℃,溶于水、乙醇和碱溶液;水中溶解度9.5%;闪点44.45℃;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为7.3%。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亦用作涂料和石油工业的溶剂。

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对肝、肾有损害,也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呼吸道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蒸气可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发绀、意识丧失、癫痫样抽搐等急性中毒症状。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00ppm(企业提供,质量标准HG/T2020-91);美国OSHA硝基甲烷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250mg/m3。

2020年2月18日14时30分,接市卫生局疾控处电讯:某市发生1起急性中毒事故,已死亡1人。

接报后,我中心立即与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得联系,核实中毒情况,并组织人员尽快赶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事故经过2020年2月18日6时30分,某市五一化工厂5名工人在车间工作,车间内共有4个反应釜(编号分别为1、2、3、4号),当工人陆某与戴某给4号反应釜投加原料亚硝酸钠时,陆某突然晕倒;戴某刚想将陆某拖离现场,其本人也感觉头晕并昏倒在地;在其他反应釜前工作的王某等3人看到陆、戴2人昏倒后,立即设法将其拖离现场;事后据戴某描述当时看到4号反应釜中有一股淡黄色气体缓慢上升,并闻到一股“苦味”。

7时左右,厂长陶某到达,将陆、戴2人送当地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据病历记录到达医院时间为8时。

陆某送到医院时已死亡;戴某主诉头昏、气急、胸闷,查体、面部、手等发绀明显,经输氧与对症治疗,使用美蓝后症状缓解;戴某经抢救,治愈出院。

2现场卫生学调查发生中毒事故工厂位于某市辛庄镇,现有工人20名,产品为硝基甲烷。

三氯化磷中毒事故案例

三氯化磷中毒事故案例

三氯化磷中毒事故案例及分析三氯化磷中毒事故及分析(1)、事故介绍事故1 1995年9月2日,江苏省淮阴某农药厂,用气割贮有40吨三氯化磷成品的大罐检修时,发生爆炸,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2 1995年10月20日,江苏昆山化工厂一卫生所一设备维修工因抢修丁草胺生产车间酰化工段设备,拆卸管道时被三氯化磷溶液溅至头面部和颈部,当即用水冲洗后继续工作约1小时。

2小时后咽痛、声音嘶哑,胸闷气急、颈部皮肤灼痛就诊,诊断为:急性三氯化磷中毒(化学性咽喉炎、化学性肺炎);化学性眼灼伤;皮肤灼伤。

事故3 2002年月14日中午,常州市某化工厂装载着成品三氯化磷液体的槽车在过地磅时因地面不平被颠覆,车内三氯化磷液体溢出约300KG。

当时天下中雨,三氯化磷遇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黄白色烟雾向约80米处的小学飘去,学生正在午睡,吸人烟气后呛咳,在未辩明风向时四处逃避.吸人气体约四分钟。

在校学生约180人,吸入毒气程度不同,均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61名学生因症状较多而住院。

临床表现主要为程度不同的咽干、咽痛、咳嗽、头昏症状。

事故4 2002年4月14日下午1时,武进市某私营化工厂发生一起由于司机行车不到位,造成三氯化磷大量泄漏污染环境,危害人群,致121名学生,4名老师吸人不同程度的有害气体,分别在市级四所医院接受治疗。

同时造成周围树木枯黄、河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左右。

事故5 2002年9月25日凌晨,一辆装载10吨三氯化磷的危险品运输车在江苏省仪征境内倾覆,造成毒气泄露,致使当地5737人紧急疏散。

由于措施得力,除两名抢险的消防干警中毒外,没有造成群众伤亡。

事故6 2002年10月20日16时许,一辆装载三氯化磷的槽车途经京沪高速路108公里处时,被追尾,致槽罐阀门损坏,三氯化磷大量泄漏,遇水分解产生大量毒雾迅速蔓延,并造成7辆车连环相撞,两辆车起火,4人死亡,京沪高速为此中断7小时,位于下风方向的四个村庄近万名群众的生命受到毒气威胁。

职业性中毒(一)

职业性中毒(一)
▪ 除毒物本身的化学特性外,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还有:接 触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外界气 温、气湿等。经皮吸收的毒物也不经肝即可直接进入大循 环。
精选完整ppt课件
22
(三)消化道
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而致职业中毒 的事例甚少。
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和发生意外时可经消化道进 入体内。
毒物透过表皮屏障进入真皮 此阶段取决于毒物的脂溶性,毒物的脂溶性越强, 则越易进入。
分子量<300、脂溶性和角质层的厚度
➢第二阶段(吸收相):
毒物在真皮被吸收入血 此阶段取决于毒物的水溶性,水溶性大则易于被吸收入血。
精选完整ppt课件
21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 经皮吸收的毒物往往是一类既具有脂溶性,也具有水溶性 的 物 质 。 即 脂 水 分 配 系 数 (lipid / 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 脂/水分配系数( 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指毒物在脂肪中和水中溶解度的比值 (脂肪中的溶解度/水中溶解度)。
结合临床征象和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精选完整ppt课件
28
⑵呼吸道: 气态毒物经呼吸道排出。
被动扩散,排出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肺泡呼吸膜内
外有毒气体的分压差;②通气量。
⑶消化道:肝脏是毒物排泄的重要器官
①排泄如铅、锰等②生物转化③肠肝循环
⑷其它途径 :
唾液腺;乳腺如铅、锰、苯等;胎盘屏障如铅;头 发和指甲如铅、砷等;汗腺;月经。
精选完整ppt课件
29
4、蓄积(accumulation):
定义: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
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 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广州市相继发生多起急性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推荐下载

广州市相继发生多起急性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推荐下载

2012年02月23日21:27:28广州市相继发生多起急性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已有4人医治无效死亡新华网广州2月23日电(记者陈冀)记者从广州市安全监管局最新获悉,广州市相继发生多起急性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事件,这是由劣质有毒胶水引起的职业中毒事件。

自2011年9月28日广州市发生第一例疑似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以来,截至2012年2月20日,广州市共有38例患者发生疑似中毒现象,其中已有4例因医治无效死亡。

目前,该市正在集中开展相关专项整治工作。

据介绍,这些中毒病例全部分布在白云区、荔湾区38家用人单位(其中36家为无牌无证私人小作坊)。

目前,38例患者中,4例因医治无效死亡,3例达到出院标准出院,3例自行出院或转到当地医院治疗,其余28名患者目前均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接受治疗,患者病情稳定,暂无生命危险。

截至目前,已有25例被确诊为职业病,其中24例为重度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1例为轻度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从1月30日开始,广州市未发现新增1,2-二氯乙烷职业中毒病例。

事件已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广州市安全监管局局长梁醒虾表示,职业中毒事件调查组将按照重伤以上一人一案的标准立案,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对劣质胶水追根索源,对涉及外地的胶水生产企业一查到底,追究企业主责任,并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以切实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目前,公安部门已抓获涉嫌提供有毒胶水或非法储存危险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其中刑事拘留7人(包括4名行拘转刑拘嫌疑人)、行政拘留18人(有4人后来转为刑事拘留)。

患者的职业病诊断、工伤确认及赔偿事宜也仍在依法继续进行之中。

甘肃省白银市一化工企业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作者:安监总局网站来源:安监总局网站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点击数:55 【字体:小大】【打印文章】接收回传 2012年2月16日下午18时,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王岘镇一化工企业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三人死亡(系一家三口,父母均在50岁左右,儿子25岁)。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条件不当,导致工作者身体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职业中毒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讨论职业中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化工厂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小李是一家化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包括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小李每天都暴露在有毒气体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有机溶剂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小李长期暴露在有毒化学品中,导致了职业中毒。

化工厂应该加强对有毒化学品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有毒化学品的可能性。

案例二: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张三是一名矿工,他长期在地下煤矿工作,吸入了大量的煤尘。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除尘设备,张三每天都暴露在粉尘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尘肺病,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导致了职业中毒。

煤矿应该加强对粉尘的控制,提供良好的除尘设备,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矿工吸入粉尘的可能性。

案例三:工厂工人长期接触重金属王五是一名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重金属,比如铅、汞等。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王五每天都暴露在重金属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工厂应该加强对重金属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防护措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重金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职业中毒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职业健康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职业中毒案例(一)
2002年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调查了全市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9起,中毒涉及人数达44人,其中死亡11人。

这些职业中毒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硫化氢中毒事故明显增多,9起中毒事件中有4起为硫化氢中毒引起;二是中毒死亡人数多,出现了一起事故死亡4人的恶性重特大事故;三是非化工单位中毒事件明显上升,其中市政系统的职业中毒事件所占比例最大;四是在发生的这些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中,有的是用人单位不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作业场所环境恶劣,卫生防护设施差甚至无任何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落实;五是劳动者缺乏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规、违章操作造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因此,无锡市疾控中心的职业卫生专家指出,政府以及各部门应齐抓共管,从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范;同时应广泛普及各种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对职业中毒事故的防范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记者在采访中摘录的4起典型中毒案例,教训是深刻的。

案例之一:
污水窨井施工不慎四人相继发生中毒
2003年8月23日上午,无锡某建筑工程公司的3名工人在广丰一村一主干道上的污水窨井进行工程施工。

该窨井直径600毫米,深2.5米,下面支管直径300毫米,总管直径800毫米。

下午2时半,当工人王某在污水窨井内敲破旧污水管封头时,突然从管内冲出许多污水并伴有臭鸡蛋味,致使王某当即昏倒在井下,在场的另两名工人郭某和翟某下去救人也相继昏倒。

一位居民见后奋不顾身下井救人,拉出了翟某一人,刚爬出井后也昏倒在地。

上边的旁观者立即打119报警,火速赶到的119消防人员戴上防毒面具后下井将昏倒在窨井内的另两名工人救出,4人均被送至锡山人民医院抢救。

经无锡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人员对事故现场窨井中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次事故为硫化氢中毒引起。

案例之二:
有毒袋装运垃圾捡破烂众人中毒
2003年6月22日中午时分,某家农药厂进行卫生大扫除,用大约一二百只存放过对氯苯胺的塑料编织袋将38车(小推车)的垃圾袋装后,
下午1时许用一辆卡车运送至桃花山垃圾填埋场。

几十名捡破烂的人冲上前去捡拾时接触了有毒的塑料编织袋,约半小时后有数人开始出现头痛、头昏、眼花、恶心、无力、脸色指甲青紫等症状,并发生了昏倒。

这些人员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最后认定19人轻度中毒,57人为接触反应。

无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速派人来到桃花山垃圾填埋场调查,并采集了两个塑料编织袋送往市疾控中心进行化验,结果为对氯苯胺中毒,是一起由农药厂废弃的残留有毒物致使群体性皮肤吸收中毒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